信访回复制度_第1页
信访回复制度_第2页
信访回复制度_第3页
信访回复制度_第4页
信访回复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访回复制度篇一:信访事项答复复查行文格式规定信访事项答复复查行文格式规定 为了进一步规范全 X 信访事项答复复查工作,努力提高 信访事项的办理质量和水平,根据国务院信访条例和XX 省信访事项复查复核工作实施细则等规定,结合我X 实际, 特制订如下规定。 一、文头格式 1发文机关标识。由发文机关全称加“信访事项答复 意见书”组成,用大字套红印在文件首页上端正中,如“XXX 人民政府信访事项答复意见书” 。 2发文字号。由机关代字、年份、序号三项组成,一 般排在发文机关下方。为便于识别,机关代字应选用能反映 本机关特征的代字,并固定使用。年份要写全,不可只写两 位数,并以六角括号括起来。如 XX 政府的答复意见发文字 号可用“XX 访答字XX号” ,XX 政府的复查意见可用“X 访处字XX号” 。 二、正文格式 1标题部分。标题由事由、文种组成即可,用 2 号宋 体加粗。如关于对信访事项的答复意见 、关于对 信访事项的复查意见 。 2正文的开头。开头部分是固定格式,可参照附件。3主体部分。要逐条陈述信访事项发生的时间、原因、 现状,处理该信访事项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依据,提 出明确的处理意见。 4正文结尾。结尾部分是固定格式,可参照附件。 5成文时间。必须写明年月日,要用汉字小写标识,成文时间右空 4 字距离。 6印章。答复意见书一律加盖各 X 各 XX 公章,不得使 用行政机关内部工作部门印章或信访专用章,XX 政府的答 复、复查意见书加盖“XX 人民政府处理信访事项专用章” , 加盖印章应上距正文 2-4 毫米,端正,居中,下压成文日期。 7附注。居左空 2 字,在成文时间下行,注明签收人、 签收时间,送达情况。 三、文尾格式 1主题词。每个主题词之间空隔一个字距离,不用标 点,主题词用 3 号宋体, “主题词”本身是 3 号黑体。2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在主题词之下的位置,用横 线与主题词、印发份数隔开。横线内,印发机关左空1 字标 识,印发时间右空 1 字标识。印发时间以付印的日期为准, 用阿拉伯数字标识,3 号仿宋体字。 3用纸、印刷格式。公文用纸一律采用 A4 型,正文用 3 号仿宋字体。 附件:1.答复意见的规范化格式 2.复查意见的规范化格式 二 0 一一年 X 月 X 日 附件 1 发文单位全称+信访事项答复意见书函号 关于对 信访事项的答复意见 同志: 你信访反映的 问题, 根据国务院信访条例第 32 条规定,经调查研究,现作 出如下答复意见: (要逐条陈述信访事项发生的时间、原因、现状、处理 该信访事项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依据,提出明确的意 见) 你对此答复意见如有异议,可在收到本答复意见书之日 起 30 日内,书面申明事实和理由,向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 复查。 (单位公章) 年 月日 签收人: 签收时间: 送达情况: 主题词:信访 答复 意见 XX 年月日印 共印份 附件 2 发文单位全称+信访事项答复意见书函号 关于对 信访事项的复查意见 同志: 你信访反映问题,因对 (机关)的 答复意见有异议,向 (上级机关)提出复查 申请。根据国务院信访条例第 34 条规定,现作出如下 复查意见: 1. 2. 3. (要逐条陈述信访事项发生的时间、原因、现状,处理 该信访事项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依据,提出明确的处 理意见) 。 你如对此复查意见有异议,可在收到此复查意见书之日 起 30 日内,书面申明事实和理由,向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 复核。 (单位信访专用章) 年 月 日 签收人: 签收时间: 主题词:信访 复查 意见 XX 年月日印 共印份 篇二:信访工作管理办法信访工作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缓解、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营造和谐发展环境,依据信访条例和有关规定,特制订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所指的“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公司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综合部受理的活动。 第三条 信访工作原则 (一)以事实为根据,以党的政策和国家的法律为准绳,坚持依法信访和上访原则。 (二)信访工作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原则。 (三)认真搞好调查研究,积极、妥善解决群众的合理、合法要求。对无理要求不能满足,但要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 (四)来信来访不能转给被投诉和被检举人。 第四条 信访工作要求 (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围绕“保增长、保发展、保稳定” ,充分认识做好信访、上 访工作在维护企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强化做好信访、上访工作的政治责任,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完善措施,推动中央决策和集团部署的贯彻落实,解决信访、上访突出问题,促进企业和谐,为公司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二)将劳动争议、涉法涉诉等影响公司发展的不利事件及时发现和就地化解在萌芽状态,全力杜绝拖欠民工工资问题,力争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决不允许推诿扯皮和矛盾上交。努力形成全公司上下对于信访、上访工作齐抓共管的局面,全力保障企业稳定和秩序正常。 (三)建立符合企业实际的领导人员接访以及矛盾排查化解制度,确定每月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为公司领导接访日,遇节假日和领导出差顺延。 (四)高度重视离退休人员管理,主动关心员工待遇和解决生活困难。认真做好平常和节日走访、慰问和安抚工作,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企业的温暧及时送到离退休员工的家中和心中。 第五条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及各地市分公司、区县分公司的信访工作。 第二章 管理机构与职责 第六条 公司信访、上访工作由公司总经理直接负责,并由综合部牵头,公司设立信访工作办公室,具体职责落实在综合秘书岗;人力资源部、计划建设部、基建办、纪检监察、 党群和工会进行协调配合。第七条 地市分公司的信访、上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是地市分公司第一负责人,具体职责落实在综合部经理岗。第八条 在公司层面,涉及工程类的信访、上访由计划建设部进行协调解决,涉及离退休、内退人员和公司员工的信访、上访案件由人力资源部进行协调解决。 第三章 信访工作流程 第一节 来信来电接收、来访接待 第九条 当接到群众来信后,由综合部负责拆阅,且相关注意事项如下: (一)要保证信封的完整性,尤其是要注意保证信封上邮戳和文字的完整; (二)要保证信件内容的完整,在拆封过程中不得损坏信件; (三)在信件正文第一页的右上角处,加盖信访专用章,并在盖章处填写收信日期和来信编号。 第十条 当接到群众来电时,处理的相关注意事项如下: (一)接听人首先要耐心细致地问明举报人的姓名、单位和联系方式等自然情况,对于匿名举报,也要求举报人予以明示。 (二)接听人要对所举报的内容认真记录在案,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时向举报人核对清楚,避免出现错漏现象。(三)在工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采取电话录音的方式,受理群众电话举报。(四)用专门格式的“举报电话记录”单,对来电内容进行摘要(详细记录可打印附在后面) ,转交给具体负责信访举报工作的承办人员,并做好交接工作。 第十一条 当接到群众来访时,来访接待有综合部负责,并请来访人登记来访信息,且相关注意事项如下: (一)与来访者进行谈话时,应首先问清(核实)来访者的单位、姓名及联系方式等自然情况。 (二)对于接谈的内容,要认真做好记录,并要求举报人在记录上签字认可,作为查办资料。 (三)反映重要内容的问题,还要求举报人进一步提供书面材料,以备查处。 第二节 信访登记 第十二条 信访岗要认真阅读来信的内容,准确领会来信的原意,根据来信的内容,进行分类处理。综合部信访管理岗位人员及时将信访信息进行录入,将信件的正文、信封及附件等材料一并装订(信封订在最后) ,呈报相关领导阅批。 第三节 领导批示 第十三条 如果来信(来电)来访内容较长,反映的问题较多,在呈报领导批示前,应当对来信来访进行摘报,信中反映的主要问题要详细摘报,次要问题可简单摘报,无关紧 要的问题可以不摘报。第十四条 如果来信(来电)来访举报的对象级别较高(一般是指本级党政班子的主要领导) ,不采用“来信来访摘报” ,而应当采用“送阅信件” 。 第十五条“送阅信件”一般只由经办人、综合部领导和做出批示的领导知晓,其它人员无需告知。 第十六条 在呈交领导批示时,来信(来电)来访的原件应当附在后面一并呈报。 第十七条 在领导做出批示后,信访管理人员应将领导批示及时记录在册。 第十八 条如果来信是由领导转来,且领导已在来信原件上做出批示的,本环节可以省略。 第四节 初步核实 第十九条 综合部收到的信访,要根据领导的批示,决定是否进行初步核实。如果不需要初步核实的举报,直接归档。反之则需要进一步的处理,直至材料归档。 第五节 发交办函、回复信访 第二十条 对于署真实姓名的来信,一般应当回复信访人,复信因种类不同,写法也各异。 通常有鼓励性复信、解答性复信、说服性复信和告知性复信。在复信中,应当告知信访人来信已收到和已转请哪个单位处理等。 篇三:村队信访工作制度村队信访工作制度 一、来信来访来话登记制度 1、接到群众来信、来电或接待群众来访,认真填写来信来访登记卡,记录好反映的内容,做好登记。 2、登记来信内容时,要言简意明,准确无误,条理分明。 3、及时转交分管领导阅批,并按批示该转办的及时办掉,该自办的及时查处办结。 二、接访制度 1、对来访者要做到热情、礼貌、文明接待,耐心听取来访者所反映的问题,不得有任何轻视、忽视来访者的言行。 2、对来访者所反映的问题要如实记录,不得自行取舍。 3、接访时要依据法律法规和政策解答问题,不许愿更不信口开河。 4、对情绪激动的来访者,要做好疏通工作,避免不良后果。 三、来信来访办理制度 1、在办理好登记的同时,要根据来信来访内容,谨慎考虑处理办法,急件要先办。对反映重要问题或涉及村干部的信访要及时呈报领导批示。对一般问题的信访,按照“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处理。 2、对不予受理、不在受理范围的信访事项要告知信访人向有关部门提出。3、对有详细通讯地址的、署名的来信,应将来信的办理情况在规定期限内答复来信人。 4、处理信件做到保密、慎重,拒绝压信不转或不办现象,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交待。 四、来信回复回访制度 1、对直接受理并署名的来信来访件,要答复信访者等候处理,以减少重复来信。 2、对真实姓名的信访人,要给予负责的答复。 3、对联名信或集体上访反映的问题,查结后,要召开专门会议公布调查结果。 4、严格按有关政策规定回信、回访,回信要言简意明,答复信访人以书面或口头答复,答复情况记录在案。 五、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制度 1、每月进行一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切实把矛盾隐患消灭在萌芽、防范于未然。 2、建立工作台帐,把排查的信访矛盾纠纷登记造册,经梳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