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包模式中问题解决者参与动机机制研究_冯小亮_第1页
众包模式中问题解决者参与动机机制研究_冯小亮_第2页
众包模式中问题解决者参与动机机制研究_冯小亮_第3页
众包模式中问题解决者参与动机机制研究_冯小亮_第4页
众包模式中问题解决者参与动机机制研究_冯小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4 期 总第 258 期2013 年 4 月商 业 经 济 与 管 理JOURNAL OF BUSINESS ECONOMICSNo4 Vol258Apr 2013收稿日期 : 2012 12 06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70972091)作者简介 : 冯小亮 ( 1984 ) , 男 , 湖北大冶人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贸易与营销系讲师 , 管理学博士 , 研究方向为营销战略 ; 黄敏学 ( 1973 ) , 男 , 湖北大冶人 ,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与旅游管理系副系主任 , 教授 , 经济学博士 , 博士生导师 , 研究方向为网络营销 。众包模式中问题解决者参与动机机制研究冯小亮1,黄敏学2(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3;2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摘 要 : 网络社区活动参与动机的研究发现 , 参与者的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之间存在挤出效应 。然而众包作为解决企业实际经营问题为主的新型网络社区活动 , 其问题解决者的参与既可以满足内在兴趣爱好 , 同时也能得到外部的企业经济奖励 。这为网络社区动机理论提供了新研究对象 , 文章对应经过探索性研究发现问题解决者的参与动机由内部 、外部和内化的外部性动机构成 。并且各类别动机之间呈现共生关系 , 可以相互强化 。文章丰富了动机和众包的理论研究 , 并对企业众包活动的激励策略制订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 众包模式 ; 问题解决者 ; 参与动机 ; 机制中图分类号 : F7135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0-2154( 2013) 04-0025-11一 、引 言众包是指将传统企业内部完成的任务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 , 转交给非特定的外部网络群体完成 , 参与个体分别提交方案后 , 发包方择优而选并对中标者给予奖励的问题解决模式 13。以往企业问题解决的方式以内包或外包为主 , 而众包则是借助企业外部网络群体智力资源为导向 , 为企业问题解决和外部资源利用提供了新模式 3, 它已被企业界所广为关注 。每年有成千上万的企业参与到众包活动中 , 它们通过借助InnoCentive、猪八戒等众包平台发布任务需求 , 使得众包已发展成为上千亿元的市场 4。作为一种新型外部资源利用模式 , 众包已得到企业界的重视 , 然而众包的理论研究却处于起步阶段 , 已有学者倡导加强对众包模式的系统性研究 3。本文着眼于众包的开展基础 问题解决者 ( “solver”, 与 “威客 ”表达意思相同 ) 的参与动机研究 5, 探索其构成要素及内部影响机制 。参与者动机影响其对活动的努力重视程度 , 关系到提交方案的质量 , 从而决定企业发包方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众包作为网络社区的新型生产活动 , 受其活动内容和性质的影响 , 其参与者动机较其它社区活动有所差异 , 需要进一步探索其动机内在规律 。现有网络环境下相关的动机研究主要为品牌社区成员的信息共享动机 6、Wikipedia 等社会化媒介中的贡献者动机 78以及开源软件中参与者的协同参与动机 5, 9, 10。主要从内部 ( intrinsic) 动机或外部 ( extrinsic) 动机视角 , 构建人们参与网络社区活动的原因和行为模式 。而众包作为新型网络社区活动 : 首先 , 是以解决企业实际经营问题为导向 , 任务类型较广从新产品开发 、活动方案策划到广告设计等 11; 其次 , 以知识创意型产品 ( knowledge-based product) 生产为主 , 并且参与者与发包方企业间存在排他性的知识产权交易关系 12。因此 , 众包活动不仅类似以往网络社区的纯粹兴趣爱好满足的社会性行为 , 也是经济性的市场交易行为 , 导致其参与者动机构成要素和机制具有特殊性 3, 13。开源软件参与者的动机研究发现参与者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相互排斥 , 存在挤出效应( crowding-out effect) 10, 14, 也即经济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呈负向关系 。但众包活动作为具有社会性和经济性因素影响的综合体 , 问题解决者可以在追求外在经济利益的同时 , 满足其内在需求 。基于以往网络社区活动的参与动机研究似乎不能提供全面 、合理的对应解释 , 所以众包中问题解决者参与动机机制的研究具有必要性和理论创新性 。因此本文扎根于众包问题解决者的参与动机 , 主要研究其参与动机的构成 、各类别动机之间的关系机制以及动机对绩效的影响 。从理论贡献上 , 本文经过探索性研究发现众包中问题解决者的参与动机由内外动机 、外部动机和内化的外部动机构成 ( internalized extrinsic motivation) , 并且各动机之间呈现共生关系 ,其中内部动机的影响作用相对更大 , 揭示了众包问题解决者的参与动机内在规律 , 丰富了网络社区参与者动机的理论研究 , 同时也对众包理论研究的开展具有启示意义 。从实践指导意义上 , 本研究发现问题解决者的参与动机具体主要表现为兴趣爱好 、奖金刺激和个人能力锻炼 。企业可以对此制定相应的激励方案 ,从而提高众包活动绩效 。二 、理论背景( 一 ) 动机理论动机是行为的原因 , 是刺激和促发行为反应并为这种反应指明具体方向的内在力量 , 同时也是个体为什么会做某事的原因 15, 以下将对相关动机理论简要阐述 :1 内部动机 。是指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主要受与个人相关的内在因素的影响 , 如能力胜任感( competence) 、自控感 ( control) 、自主性 ( autonomy) 等 16。能力胜任感是指参与者是否具备完成活动所需的技术和能力 , 自控感是指参与者对活动过程的掌控感 , 而自主性则是指参与者对活动内容的自主决定权 。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使其价值观得到满足 , 当某产品与一个人内心深处秉持的价值体系或自我概念相联系时 , 就会发生产品涉入 17。传统的工作环境下 , 由于规章和制度性因素的影响 , 以及明确的职责分工 , 使得人们从事的工作很多不一定是自己所喜欢的 。而在网络虚拟社区中参与者从事某项活动具有较强的自主权力 , 可以根据兴趣爱好自我选择任务 , 享受工作和体验成就满足感 , 内部动机容易得到实现 18。内部动机可以使得活动更加有意义 , 参与者是完全基于自身兴趣爱好而工作 , 而非将参与行为当成达到某种目的的工具和手段 19。内部动机可以通过精神层面的奖励而实现 2021, 如当众包中复杂 、需要创造性的任务被问题解决者完成时 , 任务的完成本身就是精神奖励 2223。2 外部动机 。来源于环境和任务特点的吸引 , 参与者不是出于对活动本身的兴趣而选择参与 24。外部动机与条件性操作理论相关 25, 通过外部的刺激可以强化人们的参与行为 , 外部的刺激表现为经济报酬或其他利益 14, 26。经济上的报酬在网络社区活动中表现为奖金激励 , 而关于开源活动参与者的外部动机研究发现 , 通过解决某些难题 , 可以锻炼个人职业能力和向职场传递个人技能信号 23, 2729。参与者们通过社区活动可以建立个人资本 ( human capital) , 达到个人自我营销的效果 , 这些显现的直接收益驱动着人们参与网络社区活动 。3 内化的外部动机 。内化的外部动机是以上两种动机的有机综合 , 将外部刺激内化可以通过两种方式 : 内摄自律和认同调节 19。内摄自律是指个体采取行动将外部的刺激转化成为内需 , 为了提升自我 ( ego)和行动的感知合理性 ; 认同调节是个体通过认同活动的价值以及对自己的重要意义 , 加强自身对活动的自主决定能力品牌社区以及开源软件的研究发现 10, 3031, 参与者内化的外部动机主要表现为追求使用价值( use value) 和声望 ( status) 。使用价值是当参与者自身遇到某方面困难需要解决时 , 通过参与活动解决此问题 , 如电脑迷遇到程序漏洞 ( bug) 需要完善而参与到开源软件活动中 ; 声望则是追求群体成员的认同( peer recognition) , 出自于名声和自尊的需要 15。62 商 业 经 济 与 管 理 2013 年( 二 ) 激励理论动机理论与激励理论两者联系密切 , 动机理论揭示了人们为什么要参与某些活动 , 而激励理论在此基础之上则进一步说明如何调动和激发参与者的积极性 。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需要 , 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是诱因 , 发包方企业 、平台的各种激励方案是促使问题解决者参与的外在诱因 。根据激励理论对参与行为的回馈 ( feedback) 是强化人们行为的有效途径 , 可以提升参与者的内部动机 32。行为主义激励学派提倡用肯定 、表扬 、奖赏或否定 、批评 、惩罚等强化手段改变或固定人们的行为 , 而认知激励学派倡导通过思想意识 、兴趣 、价值和需要推进人们的行为 。从众包平台和任务发包方对于问题解决者的激励方案来看 , 问题解决者所得的激励方案是双重的 , 任务发包方提供奖金直接从行为上对其参与进行奖赏 , 而平台则通过构建社区为其提供参与场所和归属感 , 同时通过等级制度可以使之获得群体成员的认可 。从激励方案的分类可以看出 , 发包方为问题解决者提供的是针对外部动机的物质性激励 , 平台方为问题解决者提供的是针对内部动机的精神性激励 。以上分析为我们了解众包模式中问题解决者的参与动机提供了相应的理论基础 , 然而这些研究结论是基于品牌社区 6、社会化媒介 78和开源软件 5, 910等具有社会性的网络社区活动 。而众包是经济性和社会性结合的复杂模式 , 其参与者的动机具有特殊性 , 如经济性的外部动机和兴趣爱好的内部动机不一定存在挤出效应 , 因为企业已事先公布了奖金方案 , 问题解决者可以根据兴趣爱好自由选择任务 1。因此需要在以往动机研究的基础之上 , 进一步探索众包中问题解决者动机的独特之处 。三 、基于扎根理论的众包活动问题解决者参与动机分析( 一 ) 研究设计1 数据收集 。问题解决者的参与动机是影响众包活动绩效的重要变量 , 基于社会性网络活动参与者动机的研究不能提供合理解释 3。需要全面 、正确地了解问题解决者的参与动机和行为规律 , 才能制定有吸引力的发包方案 。问卷调查的数据收集方式适用于验证性的成熟课题 , 而众包作为一个较新研究课题 ,采用质性研究的收集数据更能有助于全面 、深入的了解 。互联网为质性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 网络素材具有群体范围广 、参与者自愿或匿名性 、记录可保存性 、可分析性等优势 33。虽然网络环境信息的真实度得到人们的质疑 , 但由于其开放性 、自主性使得人们可以更自由表达真实想法 , 因此网上信息的准确性能够达到一定水准 34。因此本研究借助互联网的数据的可记录性和可分析性的优点 , 通过中国和美国两个著名的众包网站 ( InnoCentive com 和 zhubajie com) 中问题解决者的博客 ( 参与众包活动的成长历程分享 )分析 , 为全面系统了解问题解决者的动机构成奠定基础 。2 研究方法 。互联网的二手资料以文字叙述性为主 , 因此本研究拟采用扎根理论 ( grounded theory) 来进行数据分析 。扎根理论是一种有效的二手定性资料的研究方法 , 它是经由系统化的资料搜集与分析 , 采用归纳的方法去发掘 、发展现象背后的理论 。本研究按照扎根理论方法的一般流程 , 在经过理论抽样后的数据基础上 , 通过开放编码 、主轴编码和选择编码等方法来构建出问题解决者的行为机制图 ( 见图 1) 35。本研究第一步先把博客内容进行逐条分析 , 把提及频次高的概念类别进行归类 , 产生出 19个开放编码概念 ; 再进一步根据研究主题的主轴编码 , 将研究主题与资料建立联结 ; 第三步则运用选择编码对二级编码进行提取与精炼 , 得出问题解决者参与动机的核心类别 。图 1 扎根流程图72第 4 期 冯小亮 , 黄敏学 : 众包模式中问题解决者参与动机机制研究( 二 ) 理论抽样由于众包的平台网站数量和类型较多 , 在数据源的选取上本研究遵循以下标准 : ( 1) 网站的影响力大 , 可以保证问题解决者的参与数量 , 所得结论代表性较高 ; ( 2) 网站的任务类型多 , 可以避免固定任务类型导致的对参与动机的影响 , 如 Threadless 只针对 T 裇设计 , 问题解决者类型单一 ; ( 3) 网站发展时间长 ,可以避免因为平台网站的偶然促销因素对行为动机产生情境性影响 。根据这些标准 , 我们从 Crowdspirit、Amazon Turk、Threadless、InnoCentive、Taskcn、猪八戒等横跨欧洲 、中国 、美国的众多网站平台中选取了InnoCentive、猪八戒两家具有代表性的网站 。其中 InnoCentive 是美国最著名的众包平台 , 遍布全球的会员多达 14万 , 所解决的问题包括企业研发中的技术难题 、标识设计以及公共发展问题的方案建议等 。猪八戒网是我国目前最大的众包网站 , 其问题解决者会员数量已经多达 500万人 , 年营业额超过 5亿元 , 网站中的任务类型从设计 、市场推广到应用开发各类型均有包含 。这两个网站具有高度的代表性 , 为了排除外界因素对数据质量的干扰 , 我们从 InnoCentive 和猪八戒网中随机各选取了 20名问题解决者所发布博客内容作为数据来源 。( 三 ) 开放编码 ( Open Coding)1 资料的整理 。我们对所选样本的博客内容进行了整理 , 抓取了问题解决者的姓名 、国籍 、性别 、职业 、教育程度和成为问题解决者的起始时间等人口基本统计变量信息 。根据研究目的我们在对博客内容进行整理时 , 对与众包活动参与动机无关的内容 ( 如旅游 、饮食等个人爱好 ) 予以了剔除 。部分样本信息见表 1。表 1 部分博客样本及其基本情况来源编号姓名 国籍性别开始时间和中标次数教育信息 职业 用途Innocentive 1 Daniel Castro 美国 男 2008年,1次成功中标硕士,信息安全专业高级分析师,华盛顿州智囊团的信息安全方面建模Innocentive 2 Garima Kaul 印度 女 2009年,2次成功中标博士,药剂研发专业自由作家,医药制药行业 建模Innocentive 3 John Lucas 英国 男 2009年,2次成功中标博士,分子生物学首席执行官,Cizzle Biotech公司检验Innocentive 7 Corinne Le Buhan 法国 女 ,1次成功中标硕士,电气工程学咨询师,企业技术发展战略规划方面检验zhubajie 22 zzxr110zzxr中国,郑州男 2011年,6092次中标 专科,园林设计 大二年级,在校学生 建模zhubajie 25 柴新庆中国,济南男 2011年, 小学 销售员 检验zhubajie 27 燕飞来中国,长春女 2011年,130次中标 本科,服装设计 全职太太 建模zhubajie 36 tzszr中国,泰州男 2010年,322次中标 本科,医学 医生 检验注:“”表示相关信息缺失,无法统计编码。2 开放编码 。开放编码是将所获得的原始信息逐步进行概念化和范畴化 , 用概念和范畴来正确反映资料内容 , 并把信息记录和抽象出来的概念打破 、揉碎并重新整合的过程 。其目的在于指认现象 、界定概念 、发现范畴 , 也即处理聚敛问题 34。根据开放编码的要求 , 我们先对所选取的 40个博客样本内容进行逐一编码 , 共形成有效编码 227条 。为了更好地分析博客中每句话的内容 , 同时又保留博客中每句话的顺序 ,82 商 业 经 济 与 管 理 2013 年其中 InnoCentive 网的样本取自于其中的 “Solver blog”版块 ( http: / /blog innocentive com/category/solver-profiles/) ; 猪八戒网样本选自其威客社区 “猪圈 ”模块中的 “威客人生 ”( http: / /quan zhubajie com/q4859-858-default html)开放编码的编号中包含有 : 网站编号 博客编号 概念编码 , 如编码 1-15-5即 InnoCentive 网站中编号 15的问题解决者第 5次所提及的相关动机 。有些比较重要的动机会多次提及 , 我们按照出现的位置进行再次编码 。经过对贴标签进行多次整理分析 , 本研究最终从资料中抽象出 19个范畴及其概念 ( 见表 2) 。表 2 开放编码形成的范畴编号 主范畴 概念1 兴趣爱好 基于个人对某一领域(如设计、化学等)的喜欢或痴迷,愿意参加与此相关的活动。2工作方式无约束众包活动对参与者没有文凭、专业、性别、地理位置等资格条件的约束,基于开放的环境,所有感兴趣和有参与条件的人都可以参与。3继续参与意愿是否愿意持续参与到平台的众包活动中,分为两种情形:受某因素鼓励,愿意继续参与;受某些条件束缚,无法继续参与。4业余时间合理利用利用生活中的空闲时间从事众包活动,帮助企业或社会解决某些方面问题,提高空闲时间的价值。5个人能力锻炼通过众包获得从事专业相关活动的机会,提升自己专业能力的熟练掌握程度,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6 追求成就感 提交的方案被选中可以为企业或社会创造价值,并得到他人的认可,由此带来自豪感。7 能力胜任感 自己的技术、知识和能力能够完成众包的任务。8 自由需求众包的任务活动实施过程中较少被干涉,问题解决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 creativity),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任务完成的过程中问题解决者可以自主控制( control);二、问题解决者可以自主决定完成任务的方式( autonomy)。9任务发包方声誉吸引众包的平台和任务引起问题解决者的好奇心( curiosity),从而推动其关注和参与。10 奖金刺激 任务发包方提供一定的赏金作为最后中标者的奖励,从经济上对问题解决者的参与行为进行补偿。11 挑战自我应对压力和竞争能力的检验,一方面有些任务是问题解决者需要付出很大努力才能完成的,另一方面要比其他许多参与者方案更优秀才能获得胜利。12 利他主义帮助社会和他人的发展进步,参与的众包活动可以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有些为非赢利组织的任务),或者帮助企业解决某项研发或技术问题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13 职业发展通过众包活动得到的能力提升,通过高水平的参赛作品向职业市场传递个人能力、价值信号,有助于自己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14 参与态度 对于任务发包方和任务的评价,如积极(或消极)对待任务方式。15 创新需求 喜欢对传统的方式提出改进,通过众包活动为企业或社会发展带来更有效的生产方式。16 学习需求众包中的任务都是各个企业面临的不同难题,任务完成需要一些知识,问题解决者通过众包活动的机会,接触和了解各种不同学科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文化水平。17 参与涉入度 在参与众包任务中的时间、精力的付出程度。18 声望需求在问题解决者组成的圈子当中的知名度、威望、他人的尊重和认可程度,以及自身在社区成员当中的影响力。19 社交需求 通过众包活动结识相关的朋友,满足自己与他人交往的需求。( 四 ) 主轴编码 ( Axle Coding)主轴编码是将开放编码中被分割的资料 , 通过聚类分析 , 在不同范畴之间建立关联 。在建立关联时 , 需要分析各个范畴在概念层次上是否存在潜在的联结关系 , 从而寻找一定的线索 34。为此 , 我们将开放式编码中能呈现不同范畴联系的动机逐一分析 , 试图解析出其中潜在的脉络或因果关系 。通过主轴分析 , 我们可以发现博客内容中所提及的动机存在一定的范畴归类以及与行为间的因果关系 。我们将这些范畴和逻辑关系思路进行了归类 , 可以形成以下四个大类关系 , 见表 3。92第 4 期 冯小亮 , 黄敏学 : 众包模式中问题解决者参与动机机制研究表 3 基于主轴编码形成的四大类关系编号 关系类别 影响关系的范畴 关系的内涵1问题解决者内部动机的形成兴趣爱好( 1-13-1、2-21-1、2-36-1)、自由需求( 1-1-2、1-2-9、2-26-2)、创新需求(1-4-3、1-11-1)、追求成就感(1-2-5、1-5-2、1-26-3)、能力胜任感(1-6-2、1-15-2、2-38-3)、挑战自我(1-4-1、1-12-2、1-19-1)、利他主义(1-10-4、1-12-7、1-21-6)构成问题解决者动机的一个重要维度是内部动机,是指参与者自我相关的驱动要素。相对于传统企业内部工作的管理约束,众包中参与者可以根据“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可以胜任的任务(“能力胜任感”),拥有较大自主决定权(“自由需求”),可以将自己的创造力自由发挥(“创新需求”)。当完成难度较大的挑战任务时(“挑战自我”),可以给参与者带来“成就感”,同时可以帮助企业或社会解决困难(“利他主义”)。2问题解决者外部动机的形成奖金激励(1-3-1、1-18-2、1-23-2)、任务发包方声誉吸引(1-2-10、1-18-7、2-29-2)、业余时间的合理利用(1-2-1、1-7-4、1-25-1)、工作方式无条件约束(1-2-7、1-1-3、1-11-8)构成问题解决者动机的另一个重要维度是外部动机,它是外界的刺激因素。众包任务中的“奖金激励”是吸引参与者的重要外因,而且对参与者没有年龄、学历、专业等条件约束(“工作方式无条件约束”),是参与者们工作以外时间的赚钱、锻炼的好机遇(“业余时间的合理利用”)。企业的知名度越大,任务的参与者数量越多,企业的知名度可以为参与者带来心理收益(“任务发包方声誉吸引”)。3问题解决者内化外部动机的形成声望需求( 2-23-5、2-28-3)、社交需求( 2-26-1、2-34-6、2-38-1)、个人能力锻炼( 1-2-6、1-12-3、1-15-10)、学习需求( 1-3-4、1-8-3、2-32-6)、职业发展需求(1-18-10、2-24-5、2-37-3)构成问题解决者动机的最后一个重要维度是内化的外部性动机,它是前两种动机的综合。众包提供了兴趣爱好者们交友的平台(“社交需求”),建立个人圈子中的威望(“声望需求”)。同时众包中的任务可以“锻炼个人能力”,通过众包活动的锻炼可以学习到新的知识(“学习需求”),从而帮助个人职业发展(“职业发展需求”)。4问题解决者的行为形成参与态度( 1-18-8、2-37-7)、参与涉入度(1-6-4、1-11-4、2-28-4)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和内化的外部动机是“参与行为”形成的主要因素。较强的参与动机有助于建立积极的“参与态度”和较高的“活动涉入度”,从而助于参与绩效的提升,实现企业的众包目标。( 五 ) 选择编码 ( Selective Coding)选择性编码是指选择核心范畴 , 把它系统地和其它范畴进行比较 , 验证其间的关系 , 并把尚未发展完备的范畴补充整齐的过程 。该过程的主要任务包括识别出能够统领其他范畴的主范畴 , 用所有资料及由此开发出来的范畴 、关系等简明扼要说明全部现象 , 即开发故事线 ; 继续开发范畴使其具有更细微 、更完备的特征 34, 36。经过开放编码 、主轴编码及其相关分析后 , 本研究根据研究目的对原始资料 、概念 、范畴 , 尤其是范畴关系实行了不断地比较 , 将本研究的核心问题范畴化为 “众包问题解决者的动机形成机制 ”及 “问题解决者动机的影响机制 ”两大主范畴 ( 如图 2所示 ) 。这两大核心范畴与动机 态度 行为理论是相一致的 , 问题解决者基于不同的动机参与到众包活动中 , 进而表现出具有差异性的态度和行为 。下面展开分析这两大主范畴能否统领其他的主范畴 。1 问题解决者参与动机的构成 。以下分别从动机的组成和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 1) 问题解决者参与动机的组成成分 。众包活动中问题解决者的参与动机由内部动机 、内化的外部动机 、外部动机三大类别组成 , 与开源软件参与者动机的构成具有一定相似性 10。内部动机主要由兴趣爱好 、自由吸引 、创新需求 、追求成就感 、能力胜任感 、挑战自我 、利他主义七个维度构成 , 这些均是构成问题解决者的内在驱动要素 ; 内化的外部性动机主要由声望需求 、社交需要 、个人能力锻炼 、学习需求 、职业发展五个维度构成 , 这些维度不能被完全归类为外部动机或内部动机 , 一方面是来自于人们内心的需求 ( 如“社交需求 ”) , 另一方面众包平台提供的交友机会可以满足这些需求 ; 外部动机由奖金刺激 、发包方声誉吸引 、业余时间合理利用 、工作方式无约束四个维度组成 , 这些均与众包的任务特点相关 , 是问题解决者参与的外在诱因 。问题解决者的参与行为受以上因素的影响 。( 2) 各动机之间的关系 。开源软件的参与者动机研究发现 , 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内化的外部动机间03 商 业 经 济 与 管 理 2013 年图 2 问题解决者参与者动机的构成均具有挤出效应 , 呈现此消彼长的状态关系 10。但众包活动中参与者的各动机之间呈现共生关系 , 彼此间可以相互依存 , 如追求奖金的外部动机与追求成就感的内部动机并不相互冲突 , 是参与者同时追求的收获( 1-11-6) 。基于个人的兴趣爱好参与到众包任务中 , 同时也是帮助企业或社会解决难题 , 并获得奖金奖励也不存在矛盾冲突 ( 1-16-2) 。2 问题解决者参与动机的影响 。动机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影响 15, 动机的强弱会影响问题解决者参与态度的积极性 。积极的参与态度下 , 问题解决者会认真对待任务 , 将自身的知识 、技能以及身边的资源投入到众包任务的完成中 , 有助于提高众包方案的完成质量 ( 1-18-8; 2-37-7) , 从而提高其方案中标的概率 。当问题解决者对某项众包活动的参与动机不强时 , 他们会忽略该活动或投入程度降低 。( 六 ) 理论饱和检验作为决定何时停止采样的鉴定标准 , 理论饱和度检验是指不可以获取额外数据以使分析者进一步发展某一个范畴的时刻 33。为了检验理论饱和度 , 我们将预留的 20个博客内容进行了编码和分析 , 通过编码没有发现构成问题解决者参与动机的其他维度 , 仍然反映的是各动机之间的相互关系 。由于博客内容较多 , 我们只能列举以下作为举证 :( 1) 在我加入到创新中心网站的时间是在第一次中标的前几周 , 开始我总是选择那些自己感兴趣 , 而且能够胜利的工作 ( 1-15-1、2“兴趣爱好 ”, “能力胜任感 ”) 。( 2) 我不在乎最终提交的方案能否获奖 , 参与任务完成的历程是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 同时也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 1-15-4、5“学习需求 ”, “个人能力锻炼 ”) 。( 3) 我赢得过创新中心的两次挑战 , 奖金很具吸引力 , 而且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让人很有成就感 ( 1-3-1、2“奖金激励 ”, “追求成就感 ”)( 4) 不知不觉的已经在猪八戒 3年多了 , 也结交了很多设计界的朋友 , 认识了好多不错的雇主 , 后来也慢慢成为了朋友 , 可以说猪八戒在我的工业设计道路上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 2-38-1“社交需求 ”, “职业发展需求 ”) 。( 5) 认真对待每一单的任务 , 即使任务的设计费只有 30元 , 既然接了 , 就一定要做好 , 做到一流的服务态度 ( 2-23-4“参与的态度 ”)13第 4 期 冯小亮 , 黄敏学 : 众包模式中问题解决者参与动机机制研究四 、问题解决者动机机制分析上述模型构建了众包活动中问题解决者的动机构成 , 并且发现不同类别的动机之间呈现出共生关系 ,与开源软件的动机研究结论具有差异性 10。然而上述模型没有回答 , 在构成问题解决者所有动机维度中 ,哪些维度是相对而言更加重要的呢 ? 对于重要的维度 , 企业在设计招标方案时应有所侧重 。我们根据各动机维度在编码出现的频率 , 对其进行了频率统计 ( 表 4) , 其中奖金激励 、兴趣爱好 、能力锻炼是三个提及率最高的维度 。从三大类别动机的统计来看 , 内部动机的提及频率 ( 39 88%) 要高于外部动机 ( 256%) 和内化的外部动机 ( 3452%) , 是驱动问题解决者参与到众包中的重要因素 , 因此众包模式是在问题解决者业余爱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论点进一步得到了验证 1。除了兴趣爱好 、奖金激励 、个人能力锻炼外 , 在制定发包策略方案还应注意一些其他动机 , 如追求成就感 、学习需求 、自由吸引等 。表 4 问题解决者参与动机构成统计分析类别 动机 频次频率类别内部 整体动机内部动机兴趣爱好 26 3881% 1548%追求成就感 11 1642% 655%自由吸引 11 1642% 655%挑战自我 7 1045% 417%创新的需求 6 896% 357%能力胜任 3 448% 179%利他主义 3 448% 179%外部动机奖金激励 27 6279% 1607%工作方式无约束 6 1395% 357%业余时间的合理支配 6 1395% 357%平台与任务的吸引 4 930% 238%内化的外部动机个人能力锻炼 25 4310% 1488%学习需求 11 1897% 655%职业发展 9 1552% 536%圈子声望 9 1552% 536%社交需求 4 690% 238%五 、研究结论及未来研究方向( 一 ) 研究结论本研究通过对众包活动中问题解决者博客内容的扎根分析 , 得出了以下结论 :( 1) 众包活动中问题解决者的动机构成是一个多维概念 。以往网络社区活动参与者的动机研究指出 ,动机主要由能力胜任感 、控制感 、自主性 、利他主义 、奖金吸引 、声望动机 、使用价值 7个维度构成 910。然而众包既是产权的交易活动 , 也是由兴趣爱好者自由选择参与的社区竞赛活动 3。因此其参与者的动机构成具有差异性 , 本研究发现问题解决者的参与动机可以分为三大类 : 内部动机 、外部动机和内化的外部动机 , 共由 16个维度组成 ( 见表 4) 。众包的问题解决者参与动机构成 , 相比开源软件和品牌社区参与者动机更为复杂 。而且通过对各维度出现的频率统计发现 , 内部动机相对于外部动机和内化的外部动机更为重要 , 所有的动机构成中个人能力锻炼 、奖金刺激 、兴趣爱好三个维度提及率分别最高 , 是驱使问题解决者参与到众包任务中的主要原因 。23 商 业 经 济 与 管 理 2013 年( 2) 各类别动机之间呈现共生关系 。开源软件 、品牌社区中参与者的动机之间存在挤出效应 , 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内化的外部动机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 10, 14。而本研究发现 , 众包中问题解决者的参与动机之间相互是共生关系 , 与前者有很大的差异性 。这与活动的组织模式具有密切联系 , 开源软件模式多是基于义务自愿形式组成的 , 不是为某一特定的企业服务 ; 众包则是平台企业组织的采取奖金刺激的交易形式 , 将闲散的智力资源汇集起来为任务发包方企业服务 。问题解决者参与众包活动的目标是多重性的 , 首先是具有一定的兴趣爱好 , 其次满足兴趣爱好的同时可以获得经济回报 , 同时在活动过程中拥有较大的自主决定权 。而且通过众包活动的锻炼 , 可以帮助问题解决者个人资本的积累和职业发展 , 其受益可以是多重的 , 因此其参与动机的共生关系并不矛盾 。( 二 ) 管理启示本研究发现问题解决者各类别动机间呈现共生关系 , 内部动机相对而言更为重要 , 而且兴趣爱好 、个人能力锻炼和奖金激励是提及频率最高的具体参与动机表现 , 所以任务发包企业和众包平台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提升参与者的积极性 。( 1) 对于发包方企业而言 , 首先在任务布置中应给予问题解决者适当的自由发挥空间 , 充分发挥问题解决者的创造力 。由于众包模式是建立在人们业余兴趣爱好的基础上 , 同时自由需求 、创新需求和任务完成方式的自由决定权是人们参与的重要动机 。所以相对企业内部任务传达的详尽策略 , 众包任务说明中企业应当简明扼要地说明意图 , 应激发问题解决者的挑战欲望 , 让问题解决者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 充分利用问题解决者内部动机特征规律 ; 其次在奖金额度设计中要保持一定的吸引力 。众包相对于企业内部完成或外包 , 可以更节省经济成本 , 但众包不是剥削问题解决者的劳动 。奖金是问题解决者参与的重要驱动力 ,问题解决者会根据奖金额度自我筛选任务 , 有吸引力度的奖金可以吸引更多能力较强的参与者 。( 2) 众包平台应加强问题解决者社区归属感和成员声望管理 。通过众包活动建立兴趣爱好类似的朋友圈子是很多问题解决者的参与目的 , 众包平台可以定期举办活动为他们提供交流机会 , 提高他们的平台忠诚度 。同时圈内的身份地位也是问题解决者追求的重要动机之一 , 平台会员管理时应突出不同等级的重要意义 , 提升问题解决者的参与热情 。( 三 ) 研究局限及未来方向本文主要以扎根理论的定性研究为主 , 然而扎根理论所得结论的效度 、信度 、推广度等问题仍受质疑 34。因此本研究所得出的问题解决者参与动机构成及其关系 , 还需在后续的研究中进一步概念化和操作化 , 实施问卷调查进行实证 。所以采用量化数据分析来检验模型中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是未来需要进一步探讨的地方 。另外 , 本文只是就问题解决者的参与动机进行了研究 , 众包作为企业获取外部智力资源的新商业模式 , 有许多可以值得研究的课题 。如从发包企业视角 , 产品创新过程中引入众包 , 通过问题解决者群体智力资源的多元化给新产品研发提供创意帮助 , 那么如何设计具有吸引力的发包策略 , 如何利用问题解决者智力资源的广度和深度 , 是新产品研发中值得研究的课题 ; 而从众包平台视角 , 平台内交易的对象是知识创意型产品 , 买卖双方的参与者 、交易规则不同于实物型交易平台 , 因此促进双方交易的顺利进行 , 是平台治理值得研究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 1 HOWE J The Rise of Crowdsourcing J Wired Megazine, 2006, 14( 6) : 14 2 JEPPESEN L B, LAKHANI K R Marginality and Problem Solving Effectiveness in Broadcast Search J Organization Science,2010, 21( 5) : 10161033 3 AFUAH A, TUCCI C L Crowdsourcing as a Solution to Distant Search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12, 37( 3) : 355375 4 夏剑 众包革命 : 群众创新 N/OL 中国企业报 , 20080325( 3) 20121222 http: / /finance sina com cn/review/observe/20080325shtml33第 4 期 冯小亮 , 黄敏学 : 众包模式中问题解决者参与动机机制研究 5 TERWIESCH C, XU Y Innovation Contests, Open Innovation, and Multiagent Problem Solving J Management Science, 2008,54( 9) : 5291543 6 MUNIZ A M, OGUINN T C Brand Community J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001, 27( 3) : 412432 7 AMICHAI-HAMBURGER Y Potential and Promise of Online Volunteering 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08, 24( 2) :544562 8 ANTIN J, CHURCHILL E F Badges in Social Media: A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J UX Scientist, 2011, 7( 5) : 4367 9 HARS A, OU S S Working for Free? Motivations of Participating in Open Source Projects C Hawaii: System Sciences,Proceeding of the 34th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 2001: 19 10 ROBERTS J A, HANN I H Understanding the Motivations, Particip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Open Source Software Developer: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Apache Projects J Management Science, 2006, 52( 7) : 984989 11 VUKOVIC M Crowdsourcing for Enterprises C New York: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2009: 686692 12 FELSTINER A Working the Crowd: Employment and Labor Law in the Crowdsourcing Industry J Berkeley Journal ofEmploynent and Labor Law, 2011, 32( 1) : 143178 13 BENKLER Y, NISSENBAUM H Commons-based Peer Production and Virtue J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2006, 4( 14) : 394419 14 OSTERLOH M, FREY B S Motivation, Knowledge Transfer, and Organizational Forms 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00, 11( 5) :538550 15 MASLOW A H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M New York: Haper Row, 1987: 6568 16 DECI E L Intrinsic Motivation M New York: Plenum Press, 1975: 324327 17 桑辉 , 郭晓薇 消费者产品涉入与品牌转换 : 顾客满意的中介效应 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 2012( 6) : 5663 18 LAKHANI K, WOLF B Why Hackers Do What They Do: Understanding Motivation and Effeort in Free/Open Source SoftwareProjects M Cambridge, MA: MIT Press, 2005: 2227 19 DECI E L, RYAN R M The Support of Autonomy and the Control of Behavior 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Psychology, 1987, 53( 6) : 10241037 20 KIRSCH L J The Management of Complex Tasks in Organizations: Controlling the Systems Development Process J Organization Science, 1996, 7( 1) : 121 21 WEINBERG G The Psychology of Computer Programming M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1971: 178180 22 JEPPESEN L B, FREDERIKSEN L Why do Users Contribution to Firm-Hosted User Communities? The Case of ComputerControlled Music Instruments 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06, 17( 1) : 4563 23 VILLARROEL J A, TUCCI C L Motivating Firm-Sponsored E-Collective Work R Cambridge, MA: MIT Press, 2010: 147150 24 JOHNS G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Understanding and Managing Life at Work M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CollegePublishers, 1996: 375378 25 SKINNER B F Science and Human Behavior M New York: Free Press, 1965: 263265 26 CALDER B, STAW B The Self-perception of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 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Psychology, 1975, 31( 4) : 599605 2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