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鹤楼送别的教学反思黄鹤楼送别是苏教版第九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属于“文包诗”的形式,即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黄鹤楼送别的教学反思,希望大家喜欢!黄鹤楼送别的教学反思范文 1 黄鹤楼送别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文包诗,课文根据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还原了 1200 多年前李白与孟浩然在黄鹤楼边深情话别的场景,让学生能在具体场景中感受李、孟二人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一课,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一、理解“一串词”黄鹤楼送别的“文”虽是白话文,却有几分古典韵致。文中不少词语组成词串读一读、品一品,都颇有味道。 “暮春三月、烟雾迷蒙、繁花似锦”既交待了送别的时间,又渲染出烟花三月的盎然春意;“依依惜别、杨柳依依、沙鸥点点”营造出临别时依依不舍的氛围;“永世不绝、誉满天下、脍炙人口”则表达出李白对孟浩然的一片敬仰之情以及李、孟之间深厚的友谊。这三组词语,请学生先认一认,说说它们的意思,再有滋有味地读一读,既为朗读课文扫清障碍,又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歌情感奠定基础。二、了解“ 一件事”五年级的学生读黄鹤楼送别一文,已经能够初步理解,所以理解课文内容并不是本课的学习重点。文包诗类课文,除理解课文内容以外,还需要诗文对照,尝试以文解诗。因此, “诗文对照,以文解诗”可作为本课教学重点。读完课文后,可请学生试着说一说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在概括课文的过程中,将文与诗对照起来。 “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 “(孟浩然)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对应“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对应“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理解古诗,如果把诗句拆开来,逐一注解,固然可以准确理解词义,但同时也就消解了诗歌的韵味。教学文包诗类课文,通过阅读易懂的现代文,将文中相关语句梳理出来,与古诗对照,可不着痕迹地完成理解诗意的教学任务。三、品味“一段情”从文中读出“一件事” ,是阅读黄鹤楼送别的第一个层次。由字里行间品出依依惜别的深情,是理解这篇课文的关键。细读一番,课文按照送别的过程,写了“看景藏情” “举杯话情” “吟诗寄情”三个部分。“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这句描写颇有画面感,将两位诗人正在观赏江景的画面呈现在读者面前。然而,不难发现,其间“看景”是表象, “藏情”才是根本, “一会儿一会儿”便透露出李白与孟浩然心有所挂、心绪不宁的心理状态。如果说,上一段“看景”的动作描写只是铺垫,那么,接下来李白与孟浩然“话别”的语言描写则是送别的高潮部分。在李、孟二人的对话中,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 ”这里,李白称孟浩然为“孟夫子” ,第 2 自然段中先后出现了六个“您”字。可见,李白对孟浩然深怀敬仰之情。 “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兄长 和老师。 ”这句话又表现出他们之间的师生之情、兄弟之情,由这句话,我们甚至可以想到在两人相处的过程中,年长12 岁的孟浩然无论是在诗歌创作,还是在生活上,都对年轻的李白格外关照。 “今天您就要顺江而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还没分别,李白就已经在期盼着再次见面,这份牵挂,这份思念之情溢于言表。作为兄长,孟浩然借用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诗句劝慰友人,并进一步表达:“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品读“举杯话别”这段文字,从两位诗人的对话中,我们感受到他们之间的浓浓情谊。而正因为友谊深厚,离别时才如此依依不舍。“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李白在长江边一站,站出了一幅动人的画,站成了一尊感人的像。 “伫立”意指长时间地站立。由此,我们脑海中便会浮现出一幅画面孟浩然登上了船,李白站在岸边;解开缆绳,船缓缓离开岸边,李白站在岸边;船渐渐驶向江心,李白站在岸边;船在水天交接处变成一个黑点,李白站在岸边;船消失在天边,李白站在岸边当我们将这组镜头在脑海中呈现出来时,我们既能理解什么是“伫立” ,更能感受什么是依依惜别。再联想起长江上的白帆片片、旅人往来,在李白眼里却是“孤帆” ,这一深情“凝视” ,正是依依惜别之情的流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蕴含的依依惜别之情比较含蓄,而黄鹤楼送别一文将其渲染得淋漓尽致。所以,学习文包诗类课文,把“文”用好了,可以为理解“诗”提供很好的铺垫。四、欣赏“一组诗”通过诗文对照、以文解诗,对于解读这篇文本,应该可以画上句号了。但语文教学,贵在“用教材教” ,贵在“以课文为例子” ,能让学生通过阅读一篇而带动多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送别诗,是我国古代众多送别诗中的优秀代表。以此诗为引子,我们自然会想起别董大 ,想起送元二使安西 ,等等。请学生再读一读这些诗,结合相关资料介绍,我们也可以尝试再现高适与董大、王维与元二分别的场景,甚至还能细细体会同是送别诗,但因为前往的地点不同、离别的环境不同、分别的境况不同。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哀而不伤,别董大强作勉励, 送元二使安西充满感伤。这些差异,可以在阅读中通过对比,逐一品味。黄鹤楼送别的教学反思范文 2 黄鹤楼送别是苏教版第九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属于“文包诗”的形式,即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本文诗文互照,情景同现,是一篇形式新颖,能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故事情境发展学生情感的好课文。“感人心者,莫乎于情” ,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仍然是情。可以这么说,没有情感的教学是不吸引人的教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出发,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列入课程目标之中,更可见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能力发展。 ”基于以上思考,我在教学黄鹤楼送别时,试图沿着情感的纬线,引导学生品词析句,层层深入,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感悟两位大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一、整体入手,潜心会文上课伊始,紧扣题眼“送别”设问,理解“饯行” ,初步感知李白和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紧接着,让学生默读课文二至四自然段,通过“找、划、写”的方式潜心会文,让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从语言文字中感受两位大诗人的深情。二、含英咀华,涵咏真情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含英咀华,涵咏真情。比如:“令人敬仰” 、 “誉满天下” 、 “一直”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伫立” 、 “凝视”等,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并通过“以读激情”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指导学生不仅看文字表面的意思,更深入到文本内部,发现文字背后的色彩,感悟文字背后蕴含的人物的丰富情感。三、抓住“空白” ,引导想象文章主要是引导学生体会两位大诗人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但文本描写的情景离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而且人物的情感非常细腻,五年级的孩子还是很难体会到的。教学时我抓住文中的空白点,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以此深入人物内心世界。例如:当李白目送友人的帆船渐行渐远,望着浩浩荡荡的江水,依然伫立江边,此时他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呢?通过想象说话,让学生在想象中与人物进行心灵的沟通,从而产生情感共鸣,更好地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意境。四、拓展资料,升华感情文本中的人物和描写的情景时空跨度太大,如何让学生在情感上与李白产生共鸣,也对孟浩然充满敬仰之情是个不太容易处理的问题。于是我适度地把课外资料引入课堂,例如,在教学李白举杯辞行时所说的一段话时,老师首先通过范读,使学生直接感受到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与难舍之情,为了使学生真切地体悟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我适时地拓展了李白的诗赠孟浩然 ,帮助学生了解孟浩然的高尚品格,从而使学生对两位诗人之间的深情厚意的了解变得“充实” “厚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跨境公共交通工具融资考核试卷
- 纺织品市场的市场竞争策略考核试卷
- 通信设备在智能停车场管理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纱线市场趋势分析与预测考核试卷
- 无机酸在油墨工业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私募股权投资文化娱乐产业投资考核试卷
- 花卉的种植与传统文化考核试卷
- 玉石行业人才培养与职业规划考核试卷
- 油料作物种植与农业科技创新驱动考核试卷
- 血液感染护理常规
- 【课件】图形的旋转+课件2024-2025学年华东师大版(2024)数学七年级下册+
- 赤峰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 2025年心理咨询师执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2024年蚌埠市龙子湖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2025-2030中国萤石行业分析及供需形势与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 2025-2030硅胶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趋势前景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四调)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 数学试卷(含答案详解)
- 籍贯对照表完整版
- GB 20664-2006有色金属矿产品的天然放射性限值
- 西门子S7-200自动售货机课程设计(共16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