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家校教育保持同步_1_第1页
如何使家校教育保持同步_1_第2页
如何使家校教育保持同步_1_第3页
如何使家校教育保持同步_1_第4页
如何使家校教育保持同步_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使家校教育保持同步如何使家校教育保持同步案例展示(一)爱心感动上帝班里几乎所有的同学都讨厌刘东,这不仅因为他有鼻炎,一年四季流鼻涕,说话口吃得厉害,而且特别因为他爱用武力“解决”问题,谁都领教过他的“拳头” 。他的受大家孤立的状态,反过来加重了他的生理缺欠和品德缺陷。如果不解决刘东与同学关系紧张的问题,就要影响他的成长。我决心与家长紧密配合,培养他的自信心,让他学会与人友好相处。通过家访了解到,他的父母在三十六岁才有了这棵独苗,全家人把他视为掌上明珠,宠爱有加。父母平日里工作忙,根本顾不上管他。有时妈妈管,爸爸却护着,父母经常因为管孩子吵架。再加上爷爷奶奶的过分溺爱,逐渐养成了他惟我独尊的性格。可见,马上指望这样的家长承担起有效的教育责任是不可能的,我决心先“降伏”这个“小皇帝” ,进而建立有效的家校联手搞好教育的机制。由于口吃,刘东说话时,同学们总是哄堂大笑。每当这时,他都会举起小拳头在空中挥舞,好像在说:“不许笑,谁笑我就揍谁!”有一次,我正好又看到这种情景,就连忙和同学们说:“咱们做个游戏好吗?” “好!”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老师这有一面镜子,你做一个表情,看镜子里的你是什么表情?” 然后我把他们叫到镜子前面。让他们对着镜子笑,我问:“你们看到什么?” “看到镜子里的我在笑。 ”“你们对着镜子噘着嘴生气,又看到什么?” “我们生气的样子。 ”我接着说:“别人就像你的一面镜子,你对他笑他也对你笑,你对他好他也对你好,宽容别人就是宽容自己,你支持别人的工作,别人也会支持你的工作。如果你不尊重别人,别人也同样会这样对待你。 ”(我想他们已经尝到不支持别人的滋味,体会到其中的苦恼。 )“那么,你想让刘东对你们好,你们应该做些什么?”“我们应该对他好!”一个同学说:“我一定尊重刘东。 ”刘东说:“我也应该尊重你,不应该对你挥拳头。 ”孩子的答案是率真的,这个游戏中所蕴涵的道理他们也未必能懂,但是在以后的日子中,这种哄堂大笑的场面很少再出现,刘东也“安静”了许多。为了让刘东赢得更大的自信,我一有时间就和他聊天,上课也经常让他发言,即使说得结结巴巴的,我也叫他,还让孩子们鼓励他。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他特别爱表现自己,话说得也流利多了,连上公开课,也敢举手发言。可是有一天,我外出看课,刘东惹了大祸。中午,他和一名男孩玩耍时把一名一年级的小姑娘撞倒,小姑娘的头碰到马路的道牙上,鲜血直流。而惹了祸的刘东跑掉了。当老师们将小姑娘的头包扎好后,到处找刘东,最后发现他一个人站在教室的窗前,望着窗外第二天,他的爸爸一大早来到学校给小姑娘道歉,并告诉我说:“昨天东东站在窗前孤独无助时最想见的就是丛老师,他说:就你对他好!每当她遇到难题就你能帮助他解决 ”听了家长的话,我很感动,因为我的爱心不仅打动了“小皇帝”,而且也打动了家长。这天放学后我买了些水果,领着刘东到了小姑娘家看望小姑娘并垫了药费。后来刘东在日记里写到:“虽然我给班级抹了黑,但老师对我还是很好的,我不能辜负老师的期望,以后再也不给老师惹麻烦。 ”看到这喜人的进步,我因势利导,一方面请他的同桌每天督促他吃药,治疗鼻炎;另一方面,帮他收拾桌椅、书包、周围的卫生,记家校联系日记本,把他每天的点滴进步随时向家长汇报。家长再也不像过去那样对待刘东了。家长不止一次地在回执中写到:“丛老师谢谢你,用放大镜来看孩子的优点,你不仅尽到了一个老师的职责,还出色地担当了一个医生的角色!”事情已经过去 4 年了,如今的刘东已经考上了我市的一所重点高中。(丛红延)(二)在真爱中沟通家庭和学校是学生的两大生活空间,而班主任和家长又是这两大生活空间的导演,如何对孩子施爱,是导演好她们成长这部“大戏”的核心所在,而班主任又是核心中的关键。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物质条件得到改善的同时,也为家长的教育投入提供了有利的保障。他们对自己的子女过分溺爱,对孩子的要求千依百顺,这些家长在注重满足孩子物质需求的同时,却忽略了对孩子自立自强精神的培养,不少独生子女任性、自私、不善交际、适应力差等现象,他们的健康成长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教育是科学,更是艺术。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格外关注这部分倍受家长溺爱的孩子的发展,要善于运用我们的教育智慧和艺术,为他们创设一个自主、和谐的发展空间,让他们找到自信,找到发展的平台;要用我们的真爱点亮她们的心灵,使她们真正懂得爱、理解爱,从而学会去爱。记得以前我刚接手的初中班级里有这样的一个学生:梳着小平头,喜爱穿着中性衣服,性格有点像男孩子,同学们都叫她“假小子” 。起初她给我的印象很好,为人热情,性情耿直,爱帮助同学,甚至我都为她的行为所打动。但好景不长,逐渐地掩盖在直觉的背后的弱点渐渐地暴露出来:经常性的不完成家庭作业,还强词夺理,总找借口;经常拿别人的东西,却总也不打招呼;经常性地与同学借钱,但却总也不还;经常打骂同学,甚至连男同学也不是她的对手;经常勾结校外人员,骚扰同学,甚至抢夺同学的钱物日子长了,同学们对她都敢怒不敢言,也与她渐渐地“疏远”了。她也越来越“放肆”起来,成了班级的“霸王” ,没有同学敢惹她了。后来她的小学同学偷偷地告诉我:她是原来学校的“大姐大” ,没有同学敢惹她,也没有老师能说服得了她的,同学和老师都拿他没办法,是一个小“魔头” 。在了解这种情况后,我再也坐不住了,经过充分的“备课”后,我找到她谈了几次话。但每次面对我的批评教育,她表现得却很老道, “ 好好好” 、 “是是是”的,不是保证这个,就是保证那个的。但事实上,在我的面前她表现得还好,一离开我的视线,她就会像一匹“脱缰的野马” ,在同学间尽情地演绎着她的放纵、无理与傲慢。面对现状,我将视线投入到了她的家庭,投向她的家长。在一番设计和准备后,我针对她进行了一次意想不到的家访:咚!咚!咚!三声敲门声后,为我开门的正是扬扬,她看到我后,先是吓了一跳,而后问到:“老师你怎么不打招呼就来了?”还没等我说话,她便回头向屋内喊道:“哎!我老师来了!”紧接着,屋内迎出一男一女两个年近花甲的老人,将我让进屋内。老人说:“我们是扬扬的爷爷奶奶,老师,我孙女在学校表现得怎么样?”我按预先设计好的先扬后抑的家访策略,对扬扬的优点进行了放大。扬扬在旁边听了后惭愧地低下了头,而她的爷爷听了后,扬扬得意,冲着她的奶奶说道:“真么样,这就是我孙女!”我也点点头。随后,我较为婉转地向扬扬的爷爷奶奶说着杨扬在校的表现,还没等我说完,扬扬的爷爷就不耐烦了,冲着我说:“孩子就是孩子,不可能不犯错误,错了改了不就行了吗?没什么大不了的!”奶奶也在旁边帮腔。看着两位老人的表现,我深深感到一个老人对自己孙女的袒护与溺爱,因此,我也再没有多说什么。而后我向他们了解了扬扬的基本情况:扬扬的父亲开了一个公司,父母常年在外地料理生意,很少回来,对孩子虽然关心,但怎奈离得太远,照管不到孩子。而扬扬常年的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老人对孩子“爱护”有加,扬扬也在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溺爱中,渐渐长大了解了扬扬的生活背景后,我的心中不免有些心酸。是啊!一个孩子常年远离父母,由爷爷奶奶照顾,而爷爷奶奶又如此溺爱,她发展到现在的地步也就不足为奇了。为此,我改变了家访策略,与扬扬的爷爷奶奶聊起了溺爱孩子的话题,在谈到高潮之际,我又给他们讲述了几个在家长溺爱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的弱点等我还向扬扬的爷爷要了扬扬父母的联系电话,第一次家访就这样在融洽的氛围中结束了。第二天扬扬看我的目光中多了一些信任和尊重,和我打招呼也比以往真诚了许多。后来,我又去过她家几次,还送给了她爷爷奶奶几本有关改进家庭教育方法的书籍。以后的日子里,我对她投入了更多的爱心,我们一起吃午饭;一起回家;一起讲述着生活中的见闻;一起评价着身边的人和事,我们成了好朋友。我们还经常地通过电话、qq 和 msn等进行交流,渐渐地我与扬扬关系越来越亲近了。她的毛病也改了很多,特别是不和同学打架了,头发也留起来了。在与扬扬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了她对父母思念。有一次,刚好是“五.一”假前的一天,我生病了,在给他们讲完第一节课后,她悄悄地来到了我的身边小声地说:“老师你是不是病了?”我惊诧地问:“你怎么知道的?”她腼腆地说:“不告诉你!拿!老师这是我爷爷给我带的纯牛奶,还是热的呢,你快喝了吧。 ”说完将牛奶放到我的手里,踮着脚跑回了座位。此时我的手不但感受到了牛奶的热量,更感受到了我对她的投入,也终于有了温度。放学回家的路上,她主动帮我拿包,不时地还和我开几句玩笑逗我乐。但我却发觉她的眼神中流露出了一丝丝忧伤,我问她:“你也病了?”她点点头。我将手被伸向她的额头,她抓住了我的手说了句:“我是心病!”说完眼中泛起了晶莹的泪花,望向了车窗外。此时,我似乎明白了一个孩子远离了父母,怎能不思念父母呢?当然这一切都被扬扬的一篇作文所证实,在一次题为我的心声的作文中写道:父母是我的最爱,我多么渴望能够依偎在父母的温暖的怀抱中,在受伤的时候,能够为我抚平心灵的伤痛;我多么渴望父母能够牵着我的手,在我最需要的时候,帮我放飞心中的梦想我渴望父爱,渴望母爱,期盼着他们能够早日回到我的身边看完她的作文,我的眼睛湿润了,我再也按耐不住自己的情感,毅然拿起电话,给扬扬的父母打了一个电话,向他们说了扬扬的心声,希望他们能够回来看望扬扬,以便给他更多的鼓励,同时我也向扬扬父母介绍了目前扬扬的表现和她爷爷奶奶溺爱她的现状。他们表示目前工作很忙,等忙完这一段后,尽快回来看望扬扬。转眼中秋节到了,这天中午,我正在休息,突然,同学跑过来气喘吁吁的说:“老师扬扬和和,和校外人员打起来了,你快去看看吧!”听了后我迅速地向校外跑去,只见扬扬站在一个女孩和两个男孩中间,正被他们数落着,而扬扬也正和他们理论着,这时其中的一个男孩抡起拳头照着扬扬的脸狠狠地砸去,我飞快地冲了上去,一把搂住了扬扬,将杨扬护住,狠狠的一拳就这样砸到了我的后背,顿时我一阵剧痛,很长时间没透过气来,那三个人见事不妙,撒腿就跑,扬扬见状眼睛都红了,朝着他们跑的方向猛追过去,我缓过气来后,又去追扬扬,我边追边喊:“快回来,扬扬!”可她头也不回的往前跑,我一不小心崴了脚,重重地摔在了地上。这时,扬扬马上跑了回来,将我从地上搀扶起来受伤后,我在家整整休了一个星期,其间她一有时间就来看我,并向我承认了错误。我摸着她的头说:“没问题,我相信你!”上班后,同学们告诉我,在我不在的时候,扬扬表现得特别好,俨然变了一个人。课上他目不转睛地听着我的课,显得尤为积极第二天,一大早她就跑到我面前,只见她穿着漂亮的裙子,洋洋得意地说:“怎么样?”我说:“噢!漂亮极了!”说完她飞快地跑向教室,在我的印象中他还是第一次穿裙子。放学后,她在班级门口等我,神秘兮兮地向我招着手,我拿着包和她向校门口走去。到了校门后她飞快地跑向一对夫妇,指着他们向我介绍说:“老师!这是我的爸爸和妈妈。 ”她的语言中流露着无限的幸福同时,她还美滋滋地告诉我她的妈妈将留下来与她一起度过三年的初中生活三年后扬扬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理想的学校。虽然她已经离开了我们的学校,但一有时间,她就回来看我,好像和我有讲不完的话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爱的滋润,无论是父母的爱、长辈的爱、还是教师的爱,对于一个成长中的孩子都是至关重要的。孩子们需要什么样的爱?她们需要真爱!需要老师的真爱,更需要父母的真爱!让我们一起用赤诚的心,给孩子们以更多的真爱吧!(刘文)经典评述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由于职业与社会地位不同、年龄不同,以及多元化的家庭文化,家长和教师对学生会有不同的要求。本案例中的家长对孩子一味地袒护和溺爱,而老师给予孩子的是真爱,老师与家长在对待孩子教育上存在差异。但差异的存在并没有给老师造成沟通上的障碍,老师把家长视为自己教育活动的合作者,积极主动地建立与家长经常性的联系,以利于更多地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并与家长商讨如何使孩子成长得更好的方法。在老师与家长沟通过程中,创造有利于沟通的氛围,并以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作为目标,灵活选择沟通方式和沟通技巧,引导沟通活动顺利进行,而不是一味地强调自己的动机和教育内容的正确,老师始终尊重家长的观点。因此,家长乐于接纳对方。本案例中,老师的真爱与家长的溺爱的较量,最终教师的真爱胜利了,教师成功的沟通技巧起着关键的作用。/p如何使家校教育保持同步案例展示(一)爱心感动上帝班里几乎所有的同学都讨厌刘东,这不仅因为他有鼻炎,一年四季流鼻涕,说话口吃得厉害,而且特别因为他爱用武力“解决”问题,谁都领教过他的“拳头” 。他的受大家孤立的状态,反过来加重了他的生理缺欠和品德缺陷。如果不解决刘东与同学关系紧张的问题,就要影响他的成长。我决心与家长紧密配合,培养他的自信心,让他学会与人友好相处。通过家访了解到,他的父母在三十六岁才有了这棵独苗,全家人把他视为掌上明珠,宠爱有加。父母平日里工作忙,根本顾不上管他。有时妈妈管,爸爸却护着,父母经常因为管孩子吵架。再加上爷爷奶奶的过分溺爱,逐渐养成了他惟我独尊的性格。可见,马上指望这样的家长承担起有效的教育责任是不可能的,我决心先“降伏”这个“小皇帝” ,进而建立有效的家校联手搞好教育的机制。由于口吃,刘东说话时,同学们总是哄堂大笑。每当这时,他都会举起小拳头在空中挥舞,好像在说:“不许笑,谁笑我就揍谁!”有一次,我正好又看到这种情景,就连忙和同学们说:“咱们做个游戏好吗?” “好!”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老师这有一面镜子,你做一个表情,看镜子里的你是什么表情?” 然后我把他们叫到镜子前面。让他们对着镜子笑,我问:“你们看到什么?” “看到镜子里的我在笑。 ”“你们对着镜子噘着嘴生气,又看到什么?” “我们生气的样子。 ”我接着说:“别人就像你的一面镜子,你对他笑他也对你笑,你对他好他也对你好,宽容别人就是宽容自己,你支持别人的工作,别人也会支持你的工作。如果你不尊重别人,别人也同样会这样对待你。 ”(我想他们已经尝到不支持别人的滋味,体会到其中的苦恼。 )“那么,你想让刘东对你们好,你们应该做些什么?”“我们应该对他好!”一个同学说:“我一定尊重刘东。 ”刘东说:“我也应该尊重你,不应该对你挥拳头。 ”孩子的答案是率真的,这个游戏中所蕴涵的道理他们也未必能懂,但是在以后的日子中,这种哄堂大笑的场面很少再出现,刘东也“安静”了许多。为了让刘东赢得更大的自信,我一有时间就和他聊天,上课也经常让他发言,即使说得结结巴巴的,我也叫他,还让孩子们鼓励他。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他特别爱表现自己,话说得也流利多了,连上公开课,也敢举手发言。可是有一天,我外出看课,刘东惹了大祸。中午,他和一名男孩玩耍时把一名一年级的小姑娘撞倒,小姑娘的头碰到马路的道牙上,鲜血直流。而惹了祸的刘东跑掉了。当老师们将小姑娘的头包扎好后,到处找刘东,最后发现他一个人站在教室的窗前,望着窗外第二天,他的爸爸一大早来到学校给小姑娘道歉,并告诉我说:“昨天东东站在窗前孤独无助时最想见的就是丛老师,他说:就你对他好!每当她遇到难题就你能帮助他解决 ”听了家长的话,我很感动,因为我的爱心不仅打动了“小皇帝”,而且也打动了家长。这天放学后我买了些水果,领着刘东到了小姑娘家看望小姑娘并垫了药费。后来刘东在日记里写到:“虽然我给班级抹了黑,但老师对我还是很好的,我不能辜负老师的期望,以后再也不给老师惹麻烦。 ”看到这喜人的进步,我因势利导,一方面请他的同桌每天督促他吃药,治疗鼻炎;另一方面,帮他收拾桌椅、书包、周围的卫生,记家校联系日记本,把他每天的点滴进步随时向家长汇报。家长再也不像过去那样对待刘东了。家长不止一次地在回执中写到:“丛老师谢谢你,用放大镜来看孩子的优点,你不仅尽到了一个老师的职责,还出色地担当了一个医生的角色!”事情已经过去 4 年了,如今的刘东已经考上了我市的一所重点高中。(丛红延)(二)在真爱中沟通家庭和学校是学生的两大生活空间,而班主任和家长又是这两大生活空间的导演,如何对孩子施爱,是导演好她们成长这部“大戏”的核心所在,而班主任又是核心中的关键。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物质条件得到改善的同时,也为家长的教育投入提供了有利的保障。他们对自己的子女过分溺爱,对孩子的要求千依百顺,这些家长在注重满足孩子物质需求的同时,却忽略了对孩子自立自强精神的培养,不少独生子女任性、自私、不善交际、适应力差等现象,他们的健康成长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教育是科学,更是艺术。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格外关注这部分倍受家长溺爱的孩子的发展,要善于运用我们的教育智慧和艺术,为他们创设一个自主、和谐的发展空间,让他们找到自信,找到发展的平台;要用我们的真爱点亮她们的心灵,使她们真正懂得爱、理解爱,从而学会去爱。记得以前我刚接手的初中班级里有这样的一个学生:梳着小平头,喜爱穿着中性衣服,性格有点像男孩子,同学们都叫她“假小子” 。起初她给我的印象很好,为人热情,性情耿直,爱帮助同学,甚至我都为她的行为所打动。但好景不长,逐渐地掩盖在直觉的背后的弱点渐渐地暴露出来:经常性的不完成家庭作业,还强词夺理,总找借口;经常拿别人的东西,却总也不打招呼;经常性地与同学借钱,但却总也不还;经常打骂同学,甚至连男同学也不是她的对手;经常勾结校外人员,骚扰同学,甚至抢夺同学的钱物日子长了,同学们对她都敢怒不敢言,也与她渐渐地“疏远”了。她也越来越“放肆”起来,成了班级的“霸王” ,没有同学敢惹她了。后来她的小学同学偷偷地告诉我:她是原来学校的“大姐大” ,没有同学敢惹她,也没有老师能说服得了她的,同学和老师都拿他没办法,是一个小“魔头” 。在了解这种情况后,我再也坐不住了,经过充分的“备课”后,我找到她谈了几次话。但每次面对我的批评教育,她表现得却很老道, “ 好好好” 、 “是是是”的,不是保证这个,就是保证那个的。但事实上,在我的面前她表现得还好,一离开我的视线,她就会像一匹“脱缰的野马” ,在同学间尽情地演绎着她的放纵、无理与傲慢。面对现状,我将视线投入到了她的家庭,投向她的家长。在一番设计和准备后,我针对她进行了一次意想不到的家访:咚!咚!咚!三声敲门声后,为我开门的正是扬扬,她看到我后,先是吓了一跳,而后问到:“老师你怎么不打招呼就来了?”还没等我说话,她便回头向屋内喊道:“哎!我老师来了!”紧接着,屋内迎出一男一女两个年近花甲的老人,将我让进屋内。老人说:“我们是扬扬的爷爷奶奶,老师,我孙女在学校表现得怎么样?”我按预先设计好的先扬后抑的家访策略,对扬扬的优点进行了放大。扬扬在旁边听了后惭愧地低下了头,而她的爷爷听了后,扬扬得意,冲着她的奶奶说道:“真么样,这就是我孙女!”我也点点头。随后,我较为婉转地向扬扬的爷爷奶奶说着杨扬在校的表现,还没等我说完,扬扬的爷爷就不耐烦了,冲着我说:“孩子就是孩子,不可能不犯错误,错了改了不就行了吗?没什么大不了的!”奶奶也在旁边帮腔。看着两位老人的表现,我深深感到一个老人对自己孙女的袒护与溺爱,因此,我也再没有多说什么。而后我向他们了解了扬扬的基本情况:扬扬的父亲开了一个公司,父母常年在外地料理生意,很少回来,对孩子虽然关心,但怎奈离得太远,照管不到孩子。而扬扬常年的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老人对孩子“爱护”有加,扬扬也在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溺爱中,渐渐长大了解了扬扬的生活背景后,我的心中不免有些心酸。是啊!一个孩子常年远离父母,由爷爷奶奶照顾,而爷爷奶奶又如此溺爱,她发展到现在的地步也就不足为奇了。为此,我改变了家访策略,与扬扬的爷爷奶奶聊起了溺爱孩子的话题,在谈到高潮之际,我又给他们讲述了几个在家长溺爱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的弱点等我还向扬扬的爷爷要了扬扬父母的联系电话,第一次家访就这样在融洽的氛围中结束了。第二天扬扬看我的目光中多了一些信任和尊重,和我打招呼也比以往真诚了许多。后来,我又去过她家几次,还送给了她爷爷奶奶几本有关改进家庭教育方法的书籍。以后的日子里,我对她投入了更多的爱心,我们一起吃午饭;一起回家;一起讲述着生活中的见闻;一起评价着身边的人和事,我们成了好朋友。我们还经常地通过电话、qq 和 msn等进行交流,渐渐地我与扬扬关系越来越亲近了。她的毛病也改了很多,特别是不和同学打架了,头发也留起来了。在与扬扬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了她对父母思念。有一次,刚好是“五.一”假前的一天,我生病了,在给他们讲完第一节课后,她悄悄地来到了我的身边小声地说:“老师你是不是病了?”我惊诧地问:“你怎么知道的?”她腼腆地说:“不告诉你!拿!老师这是我爷爷给我带的纯牛奶,还是热的呢,你快喝了吧。 ”说完将牛奶放到我的手里,踮着脚跑回了座位。此时我的手不但感受到了牛奶的热量,更感受到了我对她的投入,也终于有了温度。放学回家的路上,她主动帮我拿包,不时地还和我开几句玩笑逗我乐。但我却发觉她的眼神中流露出了一丝丝忧伤,我问她:“你也病了?”她点点头。我将手被伸向她的额头,她抓住了我的手说了句:“我是心病!”说完眼中泛起了晶莹的泪花,望向了车窗外。此时,我似乎明白了一个孩子远离了父母,怎能不思念父母呢?当然这一切都被扬扬的一篇作文所证实,在一次题为我的心声的作文中写道:父母是我的最爱,我多么渴望能够依偎在父母的温暖的怀抱中,在受伤的时候,能够为我抚平心灵的伤痛;我多么渴望父母能够牵着我的手,在我最需要的时候,帮我放飞心中的梦想我渴望父爱,渴望母爱,期盼着他们能够早日回到我的身边看完她的作文,我的眼睛湿润了,我再也按耐不住自己的情感,毅然拿起电话,给扬扬的父母打了一个电话,向他们说了扬扬的心声,希望他们能够回来看望扬扬,以便给他更多的鼓励,同时我也向扬扬父母介绍了目前扬扬的表现和她爷爷奶奶溺爱她的现状。他们表示目前工作很忙,等忙完这一段后,尽快回来看望扬扬。转眼中秋节到了,这天中午,我正在休息,突然,同学跑过来气喘吁吁的说:“老师扬扬和和,和校外人员打起来了,你快去看看吧!”听了后我迅速地向校外跑去,只见扬扬站在一个女孩和两个男孩中间,正被他们数落着,而扬扬也正和他们理论着,这时其中的一个男孩抡起拳头照着扬扬的脸狠狠地砸去,我飞快地冲了上去,一把搂住了扬扬,将杨扬护住,狠狠的一拳就这样砸到了我的后背,顿时我一阵剧痛,很长时间没透过气来,那三个人见事不妙,撒腿就跑,扬扬见状眼睛都红了,朝着他们跑的方向猛追过去,我缓过气来后,又去追扬扬,我边追边喊:“快回来,扬扬!”可她头也不回的往前跑,我一不小心崴了脚,重重地摔在了地上。这时,扬扬马上跑了回来,将我从地上搀扶起来受伤后,我在家整整休了一个星期,其间她一有时间就来看我,并向我承认了错误。我摸着她的头说:“没问题,我相信你!”上班后,同学们告诉我,在我不在的时候,扬扬表现得特别好,俨然变了一个人。课上他目不转睛地听着我的课,显得尤为积极第二天,一大早她就跑到我面前,只见她穿着漂亮的裙子,洋洋得意地说:“怎么样?”我说:“噢!漂亮极了!”说完她飞快地跑向教室,在我的印象中他还是第一次穿裙子。放学后,她在班级门口等我,神秘兮兮地向我招着手,我拿着包和她向校门口走去。到了校门后她飞快地跑向一对夫妇,指着他们向我介绍说:“老师!这是我的爸爸和妈妈。 ”她的语言中流露着无限的幸福同时,她还美滋滋地告诉我她的妈妈将留下来与她一起度过三年的初中生活三年后扬扬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理想的学校。虽然她已经离开了我们的学校,但一有时间,她就回来看我,好像和我有讲不完的话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爱的滋润,无论是父母的爱、长辈的爱、还是教师的爱,对于一个成长中的孩子都是至关重要的。孩子们需要什么样的爱?她们需要真爱!需要老师的真爱,更需要父母的真爱!让我们一起用赤诚的心,给孩子们以更多的真爱吧!(刘文)经典评述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由于职业与社会地位不同、年龄不同,以及多元化的家庭文化,家长和教师对学生会有不同的要求。本案例中的家长对孩子一味地袒护和溺爱,而老师给予孩子的是真爱,老师与家长在对待孩子教育上存在差异。但差异的存在并没有给老师造成沟通上的障碍,老师把家长视为自己教育活动的合作者,积极主动地建立与家长经常性的联系,以利于更多地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并与家长商讨如何使孩子成长得更好的方法。在老师与家长沟通过程中,创造有利于沟通的氛围,并以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作为目标,灵活选择沟通方式和沟通技巧,引导沟通活动顺利进行,而不是一味地强调自己的动机和教育内容的正确,老师始终尊重家长的观点。因此,家长乐于接纳对方。本案例中,老师的真爱与家长的溺爱的较量,最终教师的真爱胜利了,教师成功的沟通技巧起着关键的作用。/p如何使家校教育保持同步案例展示(一)爱心感动上帝班里几乎所有的同学都讨厌刘东,这不仅因为他有鼻炎,一年四季流鼻涕,说话口吃得厉害,而且特别因为他爱用武力“解决”问题,谁都领教过他的“拳头” 。他的受大家孤立的状态,反过来加重了他的生理缺欠和品德缺陷。如果不解决刘东与同学关系紧张的问题,就要影响他的成长。我决心与家长紧密配合,培养他的自信心,让他学会与人友好相处。通过家访了解到,他的父母在三十六岁才有了这棵独苗,全家人把他视为掌上明珠,宠爱有加。父母平日里工作忙,根本顾不上管他。有时妈妈管,爸爸却护着,父母经常因为管孩子吵架。再加上爷爷奶奶的过分溺爱,逐渐养成了他惟我独尊的性格。可见,马上指望这样的家长承担起有效的教育责任是不可能的,我决心先“降伏”这个“小皇帝” ,进而建立有效的家校联手搞好教育的机制。由于口吃,刘东说话时,同学们总是哄堂大笑。每当这时,他都会举起小拳头在空中挥舞,好像在说:“不许笑,谁笑我就揍谁!”有一次,我正好又看到这种情景,就连忙和同学们说:“咱们做个游戏好吗?” “好!”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老师这有一面镜子,你做一个表情,看镜子里的你是什么表情?” 然后我把他们叫到镜子前面。让他们对着镜子笑,我问:“你们看到什么?” “看到镜子里的我在笑。 ”“你们对着镜子噘着嘴生气,又看到什么?” “我们生气的样子。 ”我接着说:“别人就像你的一面镜子,你对他笑他也对你笑,你对他好他也对你好,宽容别人就是宽容自己,你支持别人的工作,别人也会支持你的工作。如果你不尊重别人,别人也同样会这样对待你。 ”(我想他们已经尝到不支持别人的滋味,体会到其中的苦恼。 )“那么,你想让刘东对你们好,你们应该做些什么?”“我们应该对他好!”一个同学说:“我一定尊重刘东。 ”刘东说:“我也应该尊重你,不应该对你挥拳头。 ”孩子的答案是率真的,这个游戏中所蕴涵的道理他们也未必能懂,但是在以后的日子中,这种哄堂大笑的场面很少再出现,刘东也“安静”了许多。为了让刘东赢得更大的自信,我一有时间就和他聊天,上课也经常让他发言,即使说得结结巴巴的,我也叫他,还让孩子们鼓励他。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他特别爱表现自己,话说得也流利多了,连上公开课,也敢举手发言。可是有一天,我外出看课,刘东惹了大祸。中午,他和一名男孩玩耍时把一名一年级的小姑娘撞倒,小姑娘的头碰到马路的道牙上,鲜血直流。而惹了祸的刘东跑掉了。当老师们将小姑娘的头包扎好后,到处找刘东,最后发现他一个人站在教室的窗前,望着窗外第二天,他的爸爸一大早来到学校给小姑娘道歉,并告诉我说:“昨天东东站在窗前孤独无助时最想见的就是丛老师,他说:就你对他好!每当她遇到难题就你能帮助他解决 ”听了家长的话,我很感动,因为我的爱心不仅打动了“小皇帝”,而且也打动了家长。这天放学后我买了些水果,领着刘东到了小姑娘家看望小姑娘并垫了药费。后来刘东在日记里写到:“虽然我给班级抹了黑,但老师对我还是很好的,我不能辜负老师的期望,以后再也不给老师惹麻烦。 ”看到这喜人的进步,我因势利导,一方面请他的同桌每天督促他吃药,治疗鼻炎;另一方面,帮他收拾桌椅、书包、周围的卫生,记家校联系日记本,把他每天的点滴进步随时向家长汇报。家长再也不像过去那样对待刘东了。家长不止一次地在回执中写到:“丛老师谢谢你,用放大镜来看孩子的优点,你不仅尽到了一个老师的职责,还出色地担当了一个医生的角色!”事情已经过去 4 年了,如今的刘东已经考上了我市的一所重点高中。(丛红延)(二)在真爱中沟通家庭和学校是学生的两大生活空间,而班主任和家长又是这两大生活空间的导演,如何对孩子施爱,是导演好她们成长这部“大戏”的核心所在,而班主任又是核心中的关键。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物质条件得到改善的同时,也为家长的教育投入提供了有利的保障。他们对自己的子女过分溺爱,对孩子的要求千依百顺,这些家长在注重满足孩子物质需求的同时,却忽略了对孩子自立自强精神的培养,不少独生子女任性、自私、不善交际、适应力差等现象,他们的健康成长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教育是科学,更是艺术。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格外关注这部分倍受家长溺爱的孩子的发展,要善于运用我们的教育智慧和艺术,为他们创设一个自主、和谐的发展空间,让他们找到自信,找到发展的平台;要用我们的真爱点亮她们的心灵,使她们真正懂得爱、理解爱,从而学会去爱。记得以前我刚接手的初中班级里有这样的一个学生:梳着小平头,喜爱穿着中性衣服,性格有点像男孩子,同学们都叫她“假小子” 。起初她给我的印象很好,为人热情,性情耿直,爱帮助同学,甚至我都为她的行为所打动。但好景不长,逐渐地掩盖在直觉的背后的弱点渐渐地暴露出来:经常性的不完成家庭作业,还强词夺理,总找借口;经常拿别人的东西,却总也不打招呼;经常性地与同学借钱,但却总也不还;经常打骂同学,甚至连男同学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