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观后感1000字_第1页
龙门石窟观后感1000字_第2页
龙门石窟观后感1000字_第3页
龙门石窟观后感1000字_第4页
龙门石窟观后感10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龙门石窟观后感 1000 字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南郊五公里外的伊河两岸,龙门石窟建于 493 年,现存窟龛 2345 个,佛像十万尊,碑刻题记2800 余品。这里的佛像神态庄严、肃穆。来到龙门石窟,不得不观赏的是万佛洞和奉先洞。龙门石窟观后感 1000 字 三月末去了趟龙门石窟。知道那里有古人留下许多精美的石刻,早已向往了。还没走进山门,便远远地望见镶嵌在山崖上的石窟,一层层一排排。心中升起无比的敬佩,在这样高高的悬崖上,几乎无落脚情况下依山而凿,这可是将生命置之度外的雕凿啊,一钎一锤,该是带着极度虔诚的雕凿吧。这当中有对菩萨的虔诚,也有对艺术的虔诚吧。急急奔上山,一尊尊精美的雕刻立刻呈现眼前,柔美高贵,慈悲爱怜的眼神望着拜访她们的每一个游客。然而,我的心却开始有了几分沉重,而且越往上走越沉重。这里偷盗现象很严重,一个个空洞石穴记录着偷盗者的罪恶。偷盗者们有的将整尊的佛像盗走,搬不走的就狠心地将佛像的头部砍下偷走,甚至记录着武则天出游盛况的极具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巨幅浮雕也被偷走,留下的只是石壁上残存的痕迹,我们只能从旁边的照片上欣赏那绝美的雕塑。如今,这幅雕塑被美国的一家博物馆收藏。我的眼被泪水模糊了,本来属于我们国家的珍宝,却有家难回。有一尊佛像的头曾经被偷走又被一位非常有民族感的收藏家从国外收回,重新安在那尊佛像身上。也许菩萨柔肠,原谅了那偷盗者的恶行,但我还是从那修复得几乎看不出痕迹的伤口上看出一缕悲凉的血和感激的泪。因为,这里记录着曾有过一段令人不齿的罪恶和一段公德无量的善举。据说偷盗最猖獗时候是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时候,那些洋鬼子们邪-恶的眼睛看懂了这些石像的艺术价值,或亲自盗取或用卑鄙的手段通过无知的村民偷盗。而且年代越久的石像丢失得越严重。罪恶呀,罪恶!我恨,我心痛。也许当年雕刻这些石窟的艺术家们的汗水早已淹没偷盗者们邪-恶的灵魂,也许当年艺术家们用过的钢钎早已穿透了那些罪恶的手。但我依然恨,依然心痛。龙门石窟观后感 1000 字 来到河南当然要去中国三大石窟之一龙门石窟。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是国家 AAAAA 级景区,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南郊 12 公里处伊水两岸的龙门山和香山崖壁上,开凿于北魏中期至北宋的四百余年间。龙门石窟至今仍存有窟龛 2100 多个,造像10 万余尊,碑刻题记 3600 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世界最伟大的古典艺术宝库之一和中国石窟艺术的“里程碑”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 400 余年之久,南北长达 1 公里,今存有窟龛 2345 个,造像 10万余尊,碑刻题记 2800 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进入景区我先来到了潜溪寺。潜溪寺是龙门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窟。它高、宽各九米多,进深近七米,大约建于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朝初期。窟顶藻井为一朵浅刻大莲花。主佛阿弥陀佛端坐在须弥台上,面颐丰满,胸部隆起,衣纹斜垂座前,身体各部比例匀称,神情睿智,整个姿态给人以静穆慈祥之感。主佛左侧为大弟子迦叶,右侧为小弟子阿难。两弟子旁边分别为观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特别是南壁的大势至菩萨,造型丰满敦厚,仪态文静,在故宫博物院有 1 比 1 的复制品陈列。阿弥陀佛与两侧的两位菩萨共称为西方三圣,即掌管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位圣人,是佛教净土宗信仰的对象。走两步路之后便来到了万佛洞。万佛洞因洞内南北两侧雕有整齐排列的一万五千尊小佛而得名。洞窟呈前后室结构,前室造二力士、二狮子,后室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是龙门石窟造像组合最完整的洞窟。窟顶有一朵精美的莲花,环绕莲花周围的为一则碑刻题记:“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监姚神表,内道场运禅师,一万五千尊像一龛” 。它说明了该洞窟是在宫中二品女官姚神表和内道场智运禅师的主持下开凿的,完工于唐高宗永隆元年即公元 680 年。洞内主佛为阿弥陀佛,端坐于双层莲花座上,面相丰满圆润,两肩宽厚,简洁流畅的衣纹运用了唐代浑圆刀的雕刻手法。主佛施“无畏印” ,表示在天地之间无所畏惧,唯我独尊。主佛端坐在莲花宝座上,在束腰部位雕刻了四位金刚力士,那奋力向上的雄姿与主佛的沉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更加衬托出主佛的安详。主佛背后还有五十二朵莲花,每朵莲花上都端坐有一位供养菩萨,她们或坐或侧,或手持莲花,或窃窃私语,神情各异,像是不同少女的群体像。五十二代表着菩萨从开始修行到最后成佛的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在洞内南北两壁整齐地刻有一万五千尊小佛像,每尊只有四厘米高。在南北两壁的壁基上各刻有六位伎乐人,舞伎在悠扬的乐曲声中翩翩起舞,体态轻盈,婀娜多姿龙门石窟观后感 1000 字 龙门石窟是中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的三大宝库之一。它位于洛阳市东南方向,分布于伊河两岸的崖壁上,现存窟龛 2300 多个,雕像一万余尊,是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典范之作。刚近龙门风景区,这里山清水秀,气势不凡的龙门大桥雄跨于伊河之上,飞驾于龙门之口,犹如一弯彩虹,又如一座天然“门阙” 。秀美的伊河波光潋滟,两岸垂柳婆娑,宛如碧玉丝涤,微风过处摇曳生姿,风景宜人。进入龙门,放眼望去,东西两坐青山对峙,龙门石窟依山傍水,与对岸的香山寺隔河相望,四月的龙门,气候宜人,与同伴们漫步在伊河岸边,香山寺的钟声浑厚悠远绵长,声声入耳,倍感神清气爽。龙门石窟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窟内造像雕刻精湛,造型别致,构图美妙,题材内容丰富,正如白居易所评:“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 ”龙门石窟最大且具代表性的是奉先寺,尤其中间那尊巨大的卢舍那雕像,真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杰作,当地人传说她是武则天的化身。瞧,这尊佛像丰腴饱满,修眉细长,眉若新月,眼睑下垂,嘴角微翘,含笑不露,头部稍低略作俯视状,她安详、温存、亲切,她庄重而温雅,睿智而明朗,令人敬而不惧。在塑造这尊佛像时,仿佛把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情感、开阔的胸怀和典雅的外貌完美结合在一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直引得中外游客络绎不绝来此观光。整个奉先寺以雍容大度气势非凡的卢舍那佛为中心,大佛两侧的弟子,有的慈祥,有的虔诚,将佛国世界那种充满祥和的理想境界表达的淋漓尽致。那恢宏壮观博大精深的雕刻、绘画、书法、服饰和图案纹样的精湛艺术,吸引着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古阳洞内的龙门二十品,字体端庄大方,刚健质朴,既有隶书格调,又有楷书因素,是“魏碑”体的代表,是龙门石窟碑刻书法艺术的精华,历来被世人所推崇。走在龙门石窟群里,步移景换,有的佛像粗狂豪放,雄健有力,气势逼人;有的观音菩萨手执净瓶举尘尾,体态圆润丰满,姿势优美, ,十分传神;有的仪表堂皇,衣纹流畅,和善开朗;有的魁梧刚劲;浮雕伎乐人,个个啊娜多姿,形象逼真;壁顶的莲花栩栩如生,佛像的背景火纹犹如熊熊烈火,照耀着佛祖不被伊水淹没毁损驻足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面前,感到自豪的是,古老民族的聪明才智,北魏和唐朝时期的经济鼎盛。望着历时 1500 多年仍然惟妙惟肖的各种佛像,由衷地赞美那些能工巧匠,鬼斧神工的超常技艺,为我们的祖先骄傲,为他们自豪。而每当看到佛龛内那一个个佛像要么缺胳膊少腿,要么没有头颅,有的只剩半拉身子,有的甚至只留下一个佛坑整个石窟满目疮痍,伤痕累累,遍体鳞伤,望着祖先留下如此壮观的遗产,却被惟利是图的不法分子破坏的惨不忍睹,真是可悲、可叹、可气、可恨!为了尽快驱除感伤的心里,将视线投向掩映在苍松翠柏的香山寺,听那当当的钟声,仿佛白居易的白氏洛中集的墨香从藏经堂内随风阵阵飘来,名人、名山、名寺相得益彰。路经“白园”时,那冷落的庭院和旅游区的繁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