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地方标准 中药材山绿茶栽培技术规程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 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与项目编号 本标准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的 2016 年 第 六 批广西地方标 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 (桂质监函 2016 324 号文) ,项目编号为 2016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提出,广西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 负责 起草。 (二)参与起草单位 ( 1)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 ( 2)广西万寿堂药业有限公司 (三)主要起草人员名单及职务或职称 二、编制标准意义 山绿茶为冬青科植物海南冬青 干燥叶经加 工炮制而成。海南冬青为冬青科冬青属植物,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海南和云南一带。研 制 人 员 姓 名 职务 /职称 现从事 专 业 所在单位 项 目 负责人 姚绍嫦 高级工程师 生物技术 广西药用植物园 主 要 参 加 人 员 谭文明 高级工程师 药用植物栽 培 广西万寿堂药业有限公司 蓝祖栽 副主任技师 药用植物栽 培 广西药用植物园 刘丽辉 助理研究员 植物保护 广西药用植物园 利荣欢 助理研究员 生物技术 广西万寿堂药业有限公司 凌征柱 研究员 生物技术 广西药用植物园 1 山绿茶在广西区内主要分布在大明山附近各县海拨超过 600m 的山上,曾在金秀圣堂山、横县、都安、百色岑王老山等地发现有少量分布,目前企业收购的山绿茶药材均来自于大明山附近的上林、武鸣、宾阳、马山等地,以采集野生资源为主,由于采收方法不当造成有限的野生资源经过多年的采集,现已面临枯竭,生产原料的货源常常供不应求,致使药材价格不断上扬。据广西万寿堂药业有限公司的不完全统计,广西区内需要山绿茶原料的厂家有 3 家知名企业,广西万寿堂药 业有限公司是广西使用原料第一大厂家,山绿茶年需求量 100 吨(鲜叶)以上,是该公司的决明山绿茶、山绿茶降压胶囊等专利产品的主要原料。 2011 年该公司以山绿茶为主要原料的产品实现产值将近一千万元,随着企业的发展和专利产品决明山绿茶的进一步推广,预计 2015 年单个产品的产值可突破亿元。 山绿茶疗效明确、使用历史悠久,已收载于广西中药材标准 (1990 年版 ),其制剂山绿茶降压片仅由山绿茶一味药材组成,被收载于中药部颁标准 (标编号 :产品已申请获得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山绿茶具有清热 解毒,消肿止痛,活血通脉的功效,主要用于降血压、降血脂、降胆固醇及冠心病、脑血管意外所致的偏瘫,以及风热感冒、肺热咳嗽、咽喉水肿、扁桃体炎、痢疾等病症。药理研究还表明山绿茶中的三萜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肝病毒抗炎和抗 活性。以山绿茶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制剂作为降压、降脂的常用中成药,具有使用量较大、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产品独特等优点,在广西等地区销路很好,市场占有率高,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持续发展前景。据新华本草纲目记载:“山绿茶,又名海南冬青,性寒,味苦,经入肝、脾、肺、肾,平息肝 风,用于肝风头痛及肝阳上亢头痛、头晕等症。广西万寿堂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主导产品决明山绿茶、山绿茶降压胶囊等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很快赢得了医生和患者的信赖。 山绿茶的化学成分主要为黄酮类、三萜类、三萜皂苷类和奎宁酸类等,其中三萜类成分的含量最高,芦丁为山绿茶中黄酮类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近年来,山绿茶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取得较大进展,如芦丁、绿原酸、海南冬青甙、冬青素 A、乌索酸、冬青皂甙 胡萝卜苷等化学成分已被分离鉴定。随着一系列有活性的新化合物被发现,其药用价值的开发和利用将会有更广阔的前景,也为良种选 育提供更明确的定量分析指标。 2 广西药用植物园与广西万寿堂药业有限公司自 2012 年共同合作对山绿茶的人工繁育与栽培技术开展系统的研究工作, 2013 年获得了广西科技厅科技攻关课题资助“广西特色药材山绿茶种质资源评价及繁育技术研究与示范”,目前已熟练掌握了山绿茶人工栽培技术,为中药材山绿茶栽培技术规程的制定提供了技术支撑。为规范和统一区内中药材山绿茶的生产,保证山绿茶药材生产的质量,促进其在广西主要栽培地区的推广应用,现申请制定广西地方标准中药材山绿茶栽培技术规程。制定中药材山绿茶栽培技术规程,不仅对于规范区 内山绿茶药材的生产,提高山绿茶药材品质,还对保护山绿茶野生资源,确保山绿茶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经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标准备案公告,目前山绿茶栽培生产既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又无地方标准,因此,本标准的制定,既填补了国内山绿茶中药材生产标准的空白,又规范了山绿茶药材市场,具有较好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为保证中药材的质量稳定,应从源头上把好质量关,即从药材生产技术的环节上进行控制,制定药材生产技术标准,使得从源头上生产出优质药材原材料,这是山绿茶实 现药材的大规模人工栽培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标准的制定将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技术指导。 三、标准编制起草及研究过程 (一)标准编制过程 本标准编写内容以中药材山绿茶栽培技术研究的数据为基本依据,标准起草小组于课题实施期间,除了在实验室进行大量试验,对取得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还对各药材收购企业和广大药材收购商以及药材市场进行了大量的调研,为起草编写标准打下了坚实基础。标准起草小组在广西科技厅科技攻关课题“广西特色药材山绿茶种质资源评价及繁育技术研究与示范”( 桂科重 1355001资助下 ,对广西区内的山绿茶种质资源进行调查、收集与保存,并且选择优质种源开展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经过两年多的摸索,掌握了山绿茶种质资源的分布与现状、组培快繁技术、人工栽培技术、生产现状等。 标准主管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 2016 年第 六 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修订)计划项目 (桂质监函 2016345 号文) 后 , 我们及时成立了以 3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姚绍嫦为主持人,谭文明、蓝祖栽、刘丽辉、利荣欢、凌征柱为组员的标准起草小组,及时部署了标准编制的工作方案和小组成员调研、起草工作时间安排表。 2015 年 1 ,编写小组经过多次调查研究,完善了编写草案并完成了编写大纲。 2016 年 1,编写小组落实编写任务,形成标准初稿并组织课题组内成员对初稿进行讨论修改。 2015 年 6 月形成征求意见稿。在编制过程中,我们在广泛调查和试验研究的同时还咨询了相关权威专家,力争编制工作过程科学、严谨,方法、技术路线正确。 (二)标准研究过程 按照广西区质监局关于编制标准工作的要求,标准起草小组于项目实施期间,重点对大明山山脉附近的武鸣、上林、横县、上思等主要产区进行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并引种到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引种繁育 圃进行保存,并且在马山县古零镇水锦村建立良种繁育示范基地 ,开展人工栽培技术研究。在基地的栽培管理过程中,对不同的栽培管理措施进行了比较,总结出山绿茶人工栽培技术规程,可用于指导广西区内山绿茶组培苗的生产。 四、标准编制原则、依据 (一)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规范和统一广西区内中药材山绿茶的生产,以提高山绿茶药材的质量,并促进其在广西的推广应用。 (二)本标准的格式和编写方法执行 规定。 (三)本标准的制定力求准确、内容与当前山绿茶药材生产及种植实际紧密结合,重视可操作性。 五 、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山绿茶( 的栽培品种、产地环境条件、栽培技术、采收与加工、贮藏、生产档案。适用 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中药材山绿茶的生产。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 的目的是规范山绿茶药材生产,使产出的药材质量稳定、可控, 因此把以下文件作为规范性引用文件: 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4 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 用准则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 2002 年)第 32号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 (三)栽培品种 冬青科植物海南冬青 (四)产地条件选择 环境质量:主要规定了环境空气标准、灌溉水质标准、土壤环境标准均应符合国家相应标准中二级以上水平。这是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求必须达到的,所以把这几项指标作为产地环境的基本要求。 气候条件:根据野生资源调查结果及山绿茶的生物学特性,总结已有的研究文献,结合本课题的研究结果以及广西的自然条件,对气候条件的要求 主要从温度、光照、湿度等方面进行了规定。野生山绿茶多分布在林下, 幼苗期 荫蔽度 为 50% 60%的林下植株长势较好,分布于沟谷边缘的植物长势良好,这些地方湿度较大, 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 75%以上, 为植株生长提供了足够的水分。 种植地选择地势平缓的地块,以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好。为确保药材的安全性,种植地 5 水、废渣排放企业及垃圾填埋场。 (五) 繁殖技术 根据本课题组的试验研究, 山绿茶可以 采用种子繁殖 、 扦插繁殖 和组织培养繁殖。通过不同繁殖方式对比,在实际推广种植中,还是以种 子 繁殖操作更方便, 成本更低, 更有利于 在实际 生产 中 推广 ,因此在本技术规程中对种子繁殖进行了规范化要求 。 1. 种子形态和品质特性 山绿茶的种子呈梭形或纺锤形,种子分核背部局 1 条纵沟,种皮黄褐色或棕褐色,表面粗糙(图 1),经测定 300 粒的平均长度为 度为 宽比为 粒重平均为 g,平均含水量为 表 1)。 5 表 1 山绿茶种子形态和品质特性 组别 种子长度 /子宽度 /宽比 千粒重 /g 含 水量 /% 第一组 二组 三组 均值 1 山绿茶的种子 2. 浸种时间对山绿茶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山绿茶种子在不同浸种时间处理后培养于 15 35 的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种子最大发芽率( 出现在浸种 24 h, 30 光照培养条件下,但不同浸种时间对种 子发芽率无显著差异。温度低于 20 时,无论浸种时间长短,种子发芽率均为 0;温度不低于 20 时,随着浸泡时间的变化,山绿茶种子发芽率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且都在浸种 24 h 处理达到最大发芽率。经方差分析,除了浸种 12h 后在 35 下培养的种子发芽率显著低于其它浸种时间的外,其它处理在不同温度下培养的种子发芽率均无显著差异(表 2)。因此,浸种时间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不大。 表 2 不同浸种时间、温度和光照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温度 / 光照条件 浸种时间 (h) 12 24 36 15 光 0 光 5 光 0 光 5 光 6 1525 光 :差异显著性分析选择 = 平,表示字母为纵向数据间的比较,其中上标字母表示光照条件下种子发芽率间的比较,下标字母表示黑暗条件下种子发芽率间的比较。小写字母表示差异达显著水平,P<写字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P< 3. 光照条件对山绿茶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由表 2 可知,温度不低于 20 时,种子开始发芽,对于同一浸种时 间各温度处理在光照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均明显高于黑暗条件下的发芽率。 1525 的变温处理在光照条件下,对种子发芽并未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发芽率与 25 光照条件的最为接近,而在黑暗条件下大大抑制了种子的发芽。 35 培养下,种子发芽率也较低,但光照条件下的发芽率明显高于黑暗条件的。在发芽率较高的25, 30 这两个温度下,在光照条件下的发芽率也均显著高于在黑暗条件下的发芽率,且浸种 24 h 后在 30 光照条件下培养获得了最高的发芽率( 。因此,光照条件能显著促进山绿茶种子的萌发。 4. 温度条件 对山绿茶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由表 2 可知, 在温度低于 20 时,不管是否光照和浸种时间长短,发芽率都为 0。在 20, 35 条件下培养,种子发芽率均较低,不超过 80%。随着温度的增加,种子发芽率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并且 30 条件下发芽率极显著高于其他温度下、 同浸泡时间、 同光照条件下的发芽率。因此, 30 最适宜山绿茶种子萌发。 5. 贮藏时间对山绿茶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不同的贮藏时间对山绿茶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始发芽粒数和发芽天数均有影响(表 3),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发芽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 变化规律。贮藏 3 个月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最高,分别为 始发芽粒数最多( 24 粒),发芽所需天数最短( 贮藏 6 个月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次之,分别为 藏 12 个月时,种子发芽率与发芽指数均明显下降,说明种子贮藏时间越长,其生活力下降越快。 表 3 不同贮藏时间对山绿茶种子萌发的影响 贮藏时间 /月 发芽率 /% 发芽指数 始发芽粒数 发芽天数 /d 0 7 12 2 贮藏 3 个月种子的发芽情况 综上所述, 山绿茶种子平均长度为 度为 宽比为 粒重平均为 g,平均含水量为 在光照、温度等因素相同的条件下,种子浸种 24 h 发芽率最高;在较适宜的浸种时间和温度条件下,种子在光照下培养的发芽率极显著高于在黑暗下培养的发芽率;随着温度的增加,种子发芽率先升后降 , 30 最适合种子萌发;不同的贮藏时间对山绿茶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始发芽粒数和发芽天数均有影响, 4 低温贮藏 3 个 月的发芽率( 和发芽指数( 均最高,且始发芽粒数最多( 24 粒),发芽所需天数最短( 28d)。 6. 苗期管理 中耕除草、排灌、施肥等是常规的田间管理方法。山绿茶种苗在定植第一年生长较慢,易滋生杂草,应及时除草,为促进植株生长,应薄施氮肥,促进植株分蘖。苗期除草 2次 3次,施肥 2次 3次,以薄施氮肥为主。每 667 次施腐熟农家水肥 1 000 0 山绿茶植株 在透气性 差的地块或积水会严重影响其生长,因此种植地应做好水分管理工作,雨后及时排水。 7. 大田移栽 大田 种植前一个月深耕翻晒。种植前犁耙土块细碎,起畦宽 70 15 0 平畦面。 种植时 按行距 100 株距 100 挖穴,穴长、深、宽为 20 15 15 ,每穴施入厩肥、堆肥、草木灰混合肥 2 3 肥土拌匀 8 后,即可种植。 每穴放种苗 1 株。放苗时要让其根自然伸展开,覆土过根茎为宜,把土稍压实,并浇足定根水。 中耕除草、排灌、施肥等是常 规的田间管理方法。每年 3月 4月、 7月 8月和 11月各浅中耕除草一次。幼苗期宜在畦面铺上稻草或蕨草。 生长发育期,保持土壤湿润。遇旱要及时灌水;雨后做好排水工作。施肥配合中耕除草一起进行,每年施 2次复合肥,在 3月 4月与 11月中耕除草后一起进行。幼苗生长期平均每株 10 g, 第二年后平均每株 20 g, 均匀撒施于植株旁的地面,施后培土。 8. 病虫害防治 在山绿茶种植过程中,坚持贯彻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环保方针及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采取农业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对其主要病虫害进行防 治。 加强田间管理,增施磷钾肥,保持适当的荫蔽度和湿度,防止地面积水。采取剪除或拔除病虫株、清除枯叶烧毁或深埋;科学施肥;轮作倒茬;深翻土地后阳光曝晒等措施抑制病虫害发生。对主要发生的病虫害进行化学防治,经调查主要有根腐病等几种病虫害,现总结出它们的化学防治方法如下: ( 1)根腐病 病原菌主要由根部侵入,造成根部腐烂,地上部分呈萎蔫状。该病全年均有发生,以夏、秋季为严重发生期。在发病初期以百菌清或甲基托布津兑水 500 倍800倍灌根,连续 2次 3次。 ( 2)白绢病 病原菌主要为害茎基部和根部,使受害部纵裂 变褐,后期腐烂。该病主要在高温高湿季节发生。发病初期以多菌灵或脱菌特兑水 500倍 800倍灌根或喷雾,连续 2次 3次。 ( 3)红蜘蛛 该害螨全年均可发生,主要在植株叶片背面刺吸为害,使叶片正面出现不规则褪绿变成白色小斑,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发病初期用乐果或吡虫啉 1 200倍 1 500倍喷雾。 9. 药材 采收加工 9 山绿茶的药用部位为嫩叶,植株种植 后 3 4年可进行采收,全年均可采收。采收后置于室内晾干。置干燥、阴凉、通风处贮藏。 相关文献报道 表明全年不同采收期药材的化学成分含量差异不大。 六、与现行法律法规和标准 关系 本标准(征求意见稿)制定是在参照国内其他作物的相关标准等国家相关的法规和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制定出来的,因此与现行法律、法规及强制性标准无冲突。 七、实施标准的要求和建议 为保证中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白云学院《有机化学Ⅰ(上)》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商业策划与项目管理》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电力大学《教育技术与应用能力训练》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高血压急症护理要点与药物治疗方案
- 心脏外科冠心病冠脉搭桥术后护理管理手册
- 泌尿系结石预防指南及管理策略
- 骨折急救处理方案
- 放射性碘治疗甲状腺癌监测方案
- 急诊科脑卒中监护措施
- 2025年检验类之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每日一练试卷B卷含答案
- 2025视觉设计师秋招笔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超声产前筛查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工会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3年食品筛选清洗机械相关行业项目成效实现方案
- 2026届广东肇庆市高三一模英语试题答案讲解课件
- 2025年广东普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2025安徽合肥市大数据资产运营有限公司招聘3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二十届四中全会知识测试题库(含答案)
- 【MOOC】新媒体文化十二讲-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肾脏切除手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