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必有二_第1页
有一必有二_第2页
有一必有二_第3页
有一必有二_第4页
有一必有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一必有二跟随霍老师和菲扬到了星光,凤亮也来看望小童心。看她第一眼就有了一种亲切感,觉得跟自己三姐家的女儿很相似,只是小外甥女向亭还小一点。虽然一年也见不了几次,但就有一种天性的相通。童心的体温这会儿已达 38, “要不要送她去发烧门诊?”菲扬问。霍老师有些迟疑, “发烧门诊安全吗?”“据我判断,童心这是普通发烧,她没有途径接触传染源。而且儿童体内可能有抗体,比成人更不易得这个病。我住的那一带,离晶莹的医院比较近,在病人没有转出之前,这个医院是个不小的传染源,一些人就是因为去看发烧门诊而不慎染病,因为那儿毕竟是大量病毒积聚的地方。只要有病毒存在的地儿就不能说绝对安全。我看先找校医用点退烧药,隔离观察半天,看情况而定。 ”凤亮说。霍老师点头通过。这个时候,女儿萱颜正准备转往小汤山医院。纳坦伯教授也赶来询问童心的病情。霍老师给凤亮引见已毕,凤亮很是恭敬地说道:“今天算连连遇上高人了,刚见了生物学博士,今又遇教育学博士。真是有一必有二啊。 ”想到教授的来意,又说:“童心您不用挂念,她现在已经被隔离了。没有什么大问题的。 ”教授这些天一直参加星光教师的工作,和这群可敬的小学老师已经混熟了,自感收获多多。霍老师略显担忧, “凤亮你说有一必有二,是否也可用在晶莹和萱颜身上?”凤亮淡然一笑, “这您不必担心,此话并不是指从过程到结果完全一样,只要有一点相通就可以了。这是我上初三时发现的自然规律 。她们都得过非典,但结果大不一样,您请放心吧。 ”纳坦伯教授的汉语水平近来大见长进,他发现在生活环境当中学习,和书本教育相比成效就是形同天渊。他对凤亮的发现很感兴趣, “那么你说sars 到什么时候会彻底消失呢?”“永远不会。 ”此话一出惊得他们都张大了嘴巴, “很明了,因为病毒也是环境的产物。早在四月份疫情紧急的时候,我三姐每隔两三天就来一次电话,担心我呀。我就跟她说,sars 病毒是不耐高温的,等到六七月份天气一热,它会自动消失一段时间,但不是永远。一旦环境孕育成熟,它会卷土重来的。现在疫情稍微缓解,也许得归功于它自身的规律,因为我们还没有能力征服它。特效药和疫苗都还没影呢,凭什么就敢大言不惭轻言战胜呢?即使有了药物和疫苗,也只能杀死或免疫生物个体内的病毒,而不是全部。现在的病毒不是被我们杀死了,而是自己悄然隐退。一种病毒暂时退却,下一种病毒、下一场灾难会接踵而至,灾难是一种生存方式。 ”教授连连赞许, “高见,事实的确如此。这也可以用上有一必有二吧。 ”“即使不久北京被双解除了,世卫组织撤销旅行警告并将其从疫区名单删除,也没有什么可骄傲的。我们曾经的努力是缩小了感染人数和范围,并没能完全战胜 sars,以为大功告成纯属自欺欺人。 ”凤亮郑重相告。想到萱颜,凤亮又道:“过几天就要高考了,明年她还有机会的。机会多了,就是教育走向人性化的一个标志。 ”霍老师长叹, “错过一次机会没有什么,人生就是在失去与获得中成长的。就盼她早日好起来,经历非典会成为她成长路上的一次转折。 ”霍老师每天提心吊胆,也如同凤亮的家人经常打电话,向医院询问情况。“是一次经典转折。 ”凤亮转向纳坦伯教授,“介绍一下你们的高考吧,有什么不一样?”教授笑了, “我们的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可没有你们神圣,一考定终身,你们残酷得很啊,你们是在培养人还是扼杀人?”凤亮只得点点头, “不错,这我们必须承认,我只能无奈地说,的确是这样。 ”“我们的入学考试,机会多得很,分布在平时,而且务实而不务虚。重在测试能力,测试内容和方式是多元的,各有侧重。不是所有学生都需要参加某一项统一考试,人才成长怎么能够整齐划一呢?”纳坦伯教授双手一摊,对中国教育表示不解。“考试如果实现不了人性化,教育就不会人性化。 ”霍老师补充道。凤亮也深有感触, “人性化教育就是个性化教育,就是要充分尊重个体的发展权利,而不是以一个统一模式,限制或堵死了我们的自由发展之路。教育拒绝模式化,首先从考试开始。 ”纳坦伯教授继续道:“在美国上大学很容易,想顺利毕业却要付出加倍的努力,这与中国恰恰相反。你们在上大学的人生起点上就把人给堵死了,他们还怎么成才?上了个大学,就飘飘欲仙了,吊儿郞当也照样拿到学位,水分大得很呀。大学校园里,谈恋爱的比刻苦求学的多得多,真搞不清你们的大学是用来干什么的。还好,这些年你们国家有了就业压力,让学生知道大学里也得学习了。 ”“还是市场决定一切。教育的发展归根结底要靠市场规律调节,行政计划太多了,高校没有自主经营权,如何实现千帆并竞,百舸争流呢?”霍老师忧思道。凤亮感受到了教授的一点启发, “这与我们的教育资源不足有关系。上大学很难也就增加了人们考上名校的成就感,导致了大众教育观念的误区,甚至出现了上个哈佛比获诺贝尔奖还牛的可笑现象,所谓高考状元也是同类。 ”教授和霍老师都被逗乐了,纳坦伯说:“其实上美国的名校比上中国的普通大学容易得多,因为我们的优质教育资源比较普及。 ”“诺贝尔奖获得者不会肤浅地来介绍什么成功经验,因为他们深知每个人的成才密码都不一样,照搬只会害人害己。上了大学仅仅是个起点,却自以为功成名就了,这样的人终其一生也不会有什么大成,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懂什么叫成才与成功。如此浅陋的经验之谈 ,也可大书特书,只会误导公众。如果总持这些老观念,我们永远都获不了诺贝尔奖。 ”凤亮一针见血。菲扬在旁,静听三位在此一番会晤,不觉茅塞顿开。她热情招待客人, “各位教育专家,别光顾开研讨会了,休息一下喝点水吧。 ”霍老师并未将童心发烧的消息告诉她爸爸,他从追悼会现场直接回实验室了。却说方岩和黎明夫妻二人参加完晶莹的悼别仪式,家门前已经有人在等着他们了。作者:潘凤亮/p跟随霍老师和菲扬到了星光,凤亮也来看望小童心。看她第一眼就有了一种亲切感,觉得跟自己三姐家的女儿很相似,只是小外甥女向亭还小一点。虽然一年也见不了几次,但就有一种天性的相通。童心的体温这会儿已达 38, “要不要送她去发烧门诊?”菲扬问。霍老师有些迟疑, “发烧门诊安全吗?”“据我判断,童心这是普通发烧,她没有途径接触传染源。而且儿童体内可能有抗体,比成人更不易得这个病。我住的那一带,离晶莹的医院比较近,在病人没有转出之前,这个医院是个不小的传染源,一些人就是因为去看发烧门诊而不慎染病,因为那儿毕竟是大量病毒积聚的地方。只要有病毒存在的地儿就不能说绝对安全。我看先找校医用点退烧药,隔离观察半天,看情况而定。 ”凤亮说。霍老师点头通过。这个时候,女儿萱颜正准备转往小汤山医院。纳坦伯教授也赶来询问童心的病情。霍老师给凤亮引见已毕,凤亮很是恭敬地说道:“今天算连连遇上高人了,刚见了生物学博士,今又遇教育学博士。真是有一必有二啊。 ”想到教授的来意,又说:“童心您不用挂念,她现在已经被隔离了。没有什么大问题的。 ”教授这些天一直参加星光教师的工作,和这群可敬的小学老师已经混熟了,自感收获多多。霍老师略显担忧, “凤亮你说有一必有二,是否也可用在晶莹和萱颜身上?”凤亮淡然一笑, “这您不必担心,此话并不是指从过程到结果完全一样,只要有一点相通就可以了。这是我上初三时发现的自然规律 。她们都得过非典,但结果大不一样,您请放心吧。 ”纳坦伯教授的汉语水平近来大见长进,他发现在生活环境当中学习,和书本教育相比成效就是形同天渊。他对凤亮的发现很感兴趣, “那么你说sars 到什么时候会彻底消失呢?”“永远不会。 ”此话一出惊得他们都张大了嘴巴, “很明了,因为病毒也是环境的产物。早在四月份疫情紧急的时候,我三姐每隔两三天就来一次电话,担心我呀。我就跟她说,sars 病毒是不耐高温的,等到六七月份天气一热,它会自动消失一段时间,但不是永远。一旦环境孕育成熟,它会卷土重来的。现在疫情稍微缓解,也许得归功于它自身的规律,因为我们还没有能力征服它。特效药和疫苗都还没影呢,凭什么就敢大言不惭轻言战胜呢?即使有了药物和疫苗,也只能杀死或免疫生物个体内的病毒,而不是全部。现在的病毒不是被我们杀死了,而是自己悄然隐退。一种病毒暂时退却,下一种病毒、下一场灾难会接踵而至,灾难是一种生存方式。 ”教授连连赞许, “高见,事实的确如此。这也可以用上有一必有二吧。 ”“即使不久北京被双解除了,世卫组织撤销旅行警告并将其从疫区名单删除,也没有什么可骄傲的。我们曾经的努力是缩小了感染人数和范围,并没能完全战胜 sars,以为大功告成纯属自欺欺人。 ”凤亮郑重相告。想到萱颜,凤亮又道:“过几天就要高考了,明年她还有机会的。机会多了,就是教育走向人性化的一个标志。 ”霍老师长叹, “错过一次机会没有什么,人生就是在失去与获得中成长的。就盼她早日好起来,经历非典会成为她成长路上的一次转折。 ”霍老师每天提心吊胆,也如同凤亮的家人经常打电话,向医院询问情况。“是一次经典转折。 ”凤亮转向纳坦伯教授,“介绍一下你们的高考吧,有什么不一样?”教授笑了, “我们的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可没有你们神圣,一考定终身,你们残酷得很啊,你们是在培养人还是扼杀人?”凤亮只得点点头, “不错,这我们必须承认,我只能无奈地说,的确是这样。 ”“我们的入学考试,机会多得很,分布在平时,而且务实而不务虚。重在测试能力,测试内容和方式是多元的,各有侧重。不是所有学生都需要参加某一项统一考试,人才成长怎么能够整齐划一呢?”纳坦伯教授双手一摊,对中国教育表示不解。“考试如果实现不了人性化,教育就不会人性化。 ”霍老师补充道。凤亮也深有感触, “人性化教育就是个性化教育,就是要充分尊重个体的发展权利,而不是以一个统一模式,限制或堵死了我们的自由发展之路。教育拒绝模式化,首先从考试开始。 ”纳坦伯教授继续道:“在美国上大学很容易,想顺利毕业却要付出加倍的努力,这与中国恰恰相反。你们在上大学的人生起点上就把人给堵死了,他们还怎么成才?上了个大学,就飘飘欲仙了,吊儿郞当也照样拿到学位,水分大得很呀。大学校园里,谈恋爱的比刻苦求学的多得多,真搞不清你们的大学是用来干什么的。还好,这些年你们国家有了就业压力,让学生知道大学里也得学习了。 ”“还是市场决定一切。教育的发展归根结底要靠市场规律调节,行政计划太多了,高校没有自主经营权,如何实现千帆并竞,百舸争流呢?”霍老师忧思道。凤亮感受到了教授的一点启发, “这与我们的教育资源不足有关系。上大学很难也就增加了人们考上名校的成就感,导致了大众教育观念的误区,甚至出现了上个哈佛比获诺贝尔奖还牛的可笑现象,所谓高考状元也是同类。 ”教授和霍老师都被逗乐了,纳坦伯说:“其实上美国的名校比上中国的普通大学容易得多,因为我们的优质教育资源比较普及。 ”“诺贝尔奖获得者不会肤浅地来介绍什么成功经验,因为他们深知每个人的成才密码都不一样,照搬只会害人害己。上了大学仅仅是个起点,却自以为功成名就了,这样的人终其一生也不会有什么大成,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懂什么叫成才与成功。如此浅陋的经验之谈 ,也可大书特书,只会误导公众。如果总持这些老观念,我们永远都获不了诺贝尔奖。 ”凤亮一针见血。菲扬在旁,静听三位在此一番会晤,不觉茅塞顿开。她热情招待客人, “各位教育专家,别光顾开研讨会了,休息一下喝点水吧。 ”霍老师并未将童心发烧的消息告诉她爸爸,他从追悼会现场直接回实验室了。却说方岩和黎明夫妻二人参加完晶莹的悼别仪式,家门前已经有人在等着他们了。作者:潘凤亮/p跟随霍老师和菲扬到了星光,凤亮也来看望小童心。看她第一眼就有了一种亲切感,觉得跟自己三姐家的女儿很相似,只是小外甥女向亭还小一点。虽然一年也见不了几次,但就有一种天性的相通。童心的体温这会儿已达 38, “要不要送她去发烧门诊?”菲扬问。霍老师有些迟疑, “发烧门诊安全吗?”“据我判断,童心这是普通发烧,她没有途径接触传染源。而且儿童体内可能有抗体,比成人更不易得这个病。我住的那一带,离晶莹的医院比较近,在病人没有转出之前,这个医院是个不小的传染源,一些人就是因为去看发烧门诊而不慎染病,因为那儿毕竟是大量病毒积聚的地方。只要有病毒存在的地儿就不能说绝对安全。我看先找校医用点退烧药,隔离观察半天,看情况而定。 ”凤亮说。霍老师点头通过。这个时候,女儿萱颜正准备转往小汤山医院。纳坦伯教授也赶来询问童心的病情。霍老师给凤亮引见已毕,凤亮很是恭敬地说道:“今天算连连遇上高人了,刚见了生物学博士,今又遇教育学博士。真是有一必有二啊。 ”想到教授的来意,又说:“童心您不用挂念,她现在已经被隔离了。没有什么大问题的。 ”教授这些天一直参加星光教师的工作,和这群可敬的小学老师已经混熟了,自感收获多多。霍老师略显担忧, “凤亮你说有一必有二,是否也可用在晶莹和萱颜身上?”凤亮淡然一笑, “这您不必担心,此话并不是指从过程到结果完全一样,只要有一点相通就可以了。这是我上初三时发现的自然规律 。她们都得过非典,但结果大不一样,您请放心吧。 ”纳坦伯教授的汉语水平近来大见长进,他发现在生活环境当中学习,和书本教育相比成效就是形同天渊。他对凤亮的发现很感兴趣, “那么你说sars 到什么时候会彻底消失呢?”“永远不会。 ”此话一出惊得他们都张大了嘴巴, “很明了,因为病毒也是环境的产物。早在四月份疫情紧急的时候,我三姐每隔两三天就来一次电话,担心我呀。我就跟她说,sars 病毒是不耐高温的,等到六七月份天气一热,它会自动消失一段时间,但不是永远。一旦环境孕育成熟,它会卷土重来的。现在疫情稍微缓解,也许得归功于它自身的规律,因为我们还没有能力征服它。特效药和疫苗都还没影呢,凭什么就敢大言不惭轻言战胜呢?即使有了药物和疫苗,也只能杀死或免疫生物个体内的病毒,而不是全部。现在的病毒不是被我们杀死了,而是自己悄然隐退。一种病毒暂时退却,下一种病毒、下一场灾难会接踵而至,灾难是一种生存方式。 ”教授连连赞许, “高见,事实的确如此。这也可以用上有一必有二吧。 ”“即使不久北京被双解除了,世卫组织撤销旅行警告并将其从疫区名单删除,也没有什么可骄傲的。我们曾经的努力是缩小了感染人数和范围,并没能完全战胜 sars,以为大功告成纯属自欺欺人。 ”凤亮郑重相告。想到萱颜,凤亮又道:“过几天就要高考了,明年她还有机会的。机会多了,就是教育走向人性化的一个标志。 ”霍老师长叹, “错过一次机会没有什么,人生就是在失去与获得中成长的。就盼她早日好起来,经历非典会成为她成长路上的一次转折。 ”霍老师每天提心吊胆,也如同凤亮的家人经常打电话,向医院询问情况。“是一次经典转折。 ”凤亮转向纳坦伯教授,“介绍一下你们的高考吧,有什么不一样?”教授笑了, “我们的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可没有你们神圣,一考定终身,你们残酷得很啊,你们是在培养人还是扼杀人?”凤亮只得点点头, “不错,这我们必须承认,我只能无奈地说,的确是这样。 ”“我们的入学考试,机会多得很,分布在平时,而且务实而不务虚。重在测试能力,测试内容和方式是多元的,各有侧重。不是所有学生都需要参加某一项统一考试,人才成长怎么能够整齐划一呢?”纳坦伯教授双手一摊,对中国教育表示不解。“考试如果实现不了人性化,教育就不会人性化。 ”霍老师补充道。凤亮也深有感触, “人性化教育就是个性化教育,就是要充分尊重个体的发展权利,而不是以一个统一模式,限制或堵死了我们的自由发展之路。教育拒绝模式化,首先从考试开始。 ”纳坦伯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