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方法汇总_第1页
高考历史复习方法汇总_第2页
高考历史复习方法汇总_第3页
高考历史复习方法汇总_第4页
高考历史复习方法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历史复习方法汇总 1.准确记忆基本史实,力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对 基础知识的把握,我坚持“全、准、细”的原则。 “全”即 复习要全面,以课本为依据,对课本上的每一个知识点进 行地毯式清理,在此基础上强化重点;“准”即对知识的识 记、理解、阐释要准确;“细”即注重细节,近几年文科综 合试题问题并不难,但考查很细致,细节决定成败。因此 教材中的导言、正文中大小字、地图、图片和文献资料、 课下小字注释、书后大事年表及其他隐性知识(如历史现象、 历史概念的本质内涵,教材本身纵横交错的网络化的知识 结构;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整个学科体系和历史发展的客 观规律及基本的理论观点)等,复习时要面面俱到,不可偏 废,要强记、记死,使之成为提高考试成绩的新增长点。 以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为例:(1)正文知识点:时 代特征、春秋诸侯争霸(背景、目的、条件、经过、标志) 战国兼并战争(战国开始的标志、战国七雄、兼并战争)民 族融合(途径、意义)(2)插图:地图春秋大国争霸图 战国兼并形势图(图中包含诸侯国、战役地点、少数民 族分布),图片马陵道遗址 长平之战遗址(3)“楚王 问鼎”的文字材料。(4)小字注释“王畿” 。类似这样的知 识点很多,必须做到没有遗漏。 2.在记忆基础上对历史知识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 位来认识,即对历史现象、历史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的 认识,要深刻把握好相关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培养学生基 本的历史思维能力。以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为例: (1)春秋争霸和战国兼并战争的异同点。(2)春秋战国时期 有利于结束分裂走向统一的因素。(3)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 关系(消亡的民族,新兴起的民族)(4)成语反映的历史背景, 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问鼎中原、围魏救赵、纸上谈兵 等。讲解中要注意处理好常考知识、热点知识、冷点知识 (理论上不考的)。常考知识就是过去的高考以及平时的训 练经常考到的知识,热点知识就是连续几年高考一直出题 的知识点及与今年时政相关的历史知识,这些知识要照着 教材给学生点出来。 3.指导学生处理好课堂听与记的关系,指导学生课后 复习巩固。课堂主要以听为主,同时也要适当做好笔记, 预习中所遇问题的讲解、教材内容的延伸性分析、课堂上 感觉比较模糊的内容都应该记下来作为课后复习、巩固的 依据。要在课后及时看书巩固所学知识。由于历史学科知 识体系浩瀚庞大,这个过程是非常耗时耗力的,解决方法 就是少量、快速、多遍的不间断学习。必须保证每天持续 不断的学习,不可一曝十寒,每天坚持不断的学习实际上 是克服遗忘的最好的,也是唯一的办法。要求学生把历史 知识化整为零,一节课的知识点分开掌握,每段时间不要 太长,大约 5-10 分钟,这样零散的时间容易挤出来,也容 易集中注意力。然后在第二天要回忆一下,该记该背的内 容在这一环节中应该没有漏洞。第三天再回忆巩固。然后 一周左右,要把这个内容再回顾一下,可以很简单的看一 看就可以了,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在最容易遗忘的时候去 点一下以激活学习思维;一个月的时候再通过试卷、练习等 多种方式督促学生再好好的回归教材。将该掌握的内容完 善起来,克服平时感觉没有多少东西可看,考时却处处感 觉生疏的现象,形成平时不考时“大忙” 、小考时“小忙” , 大考尤其是高考时不忙的良好状态。 1.从历史的整体开始复习,按历史发展的阶段串线, 以单元为单位进行知识整合。一单元复习结束后,把章纳 入阶段发展中,将节纳入阶段发展中的某一方面,把主干 知识线索化、网络化,形成系统。知识网络化后,要主干 到枝节、由概括到具体地定位知识,将每节知识具体定位 于某一方面,通过知识定位,做到“点”的清晰。再将每 个知识点具体剖析(原因、影响、过程、特点)。复习过程 中,既要注重点与点之间的关系,又要注重“线”和“面” 的梳理和建构,只有这样,历史知识才能构成一个立体网 络。以古代史第一单元先秦为例:主干知识包括夏、商、 西周和春秋战国两个阶段,每个阶段分政治、经济、民族 关系、文化四类,每类细节知识点在章节复习时已经过了 一遍,直接填到框架结构中,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点。 2.尽量把知识归类。做到“瞻前顾后、左右逢源” ,类 似于小专题。 “瞻前顾后”是纵向的联系,例如因果关系、 历史发展线索、基本历史进程等;“左右逢源”是横向联系, 例如同时期中外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互影响作用、同类事物 比较异同等。通过纵向和横向联系,可以总结出历史发展 的基本方向和规律 现在历史学科高考对知识点的考查难度下降且相对集 中,注重考查对历史学科基础知识相互关系和理解,因此, 在第一轮中以基础知识为主,以小专题的形式将教材的知 识重新组合,归纳,使之体现教材的规律性和整体性,突 出主干知识,便于理解、记忆。中国古代史部分以纵向归 类为主,每个单元里不同朝代政治、经济、民族、文化对 比,不同单元的政治、经济、民族、文化对比,比如: “秦朝与隋朝相似点的比较” ,中国封建社会历代加强中央 集权的措施,初税亩、编户制度、租调制、租庸调制、两 税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一起进行总结归类,整个古代 史民族关系处理方式(战争、和亲、册封、行政管辖),对 边疆地区的管理以方位分类(东北、西北、西藏、西南、台 湾)总结。也有横向比较的问题,如:百家争鸣和欧洲文艺 复兴的异同,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比较等。中国近 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则是以横向联系为主,把中国历史 放入世界历史的背景中分析,例如: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 和对世界的不同影响,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的 对比,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等。也有纵向比较的 问题,如:维新派和革命派主张的异同,中国民族资本主 义发展的三个阶段(19 世纪六七十年代、19 世纪 90 年代、 20 世纪初或一战期间),新思潮的萌发、新文化运动、中国 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等,里边 “新”的含义是什么。让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 高三历史训练是对基础知识的拓宽和延伸,也是对学 习质量的检测,更是调控学习过程的手段。适度进行训练, 是非常必要的。 1.精编练习,适量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在一本书开始复习之前,对每节的习题精选工作(使用 的参考资料)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在精选专题练习上,我坚 持抓基本、抓重点、抓难点、抓热点、抓易错点的原则, 精选一些思维含量较高,具有启发性和典型性又能反馈基 本知识的各种类型的练习题(包括近几年的某些高考试题), 自己重组题,进行适量定时的训练(章节训练、单元训练、 月考),使学生在复习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