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波心肌炎PBLppt课件_第1页
边波心肌炎PBLppt课件_第2页
边波心肌炎PBLppt课件_第3页
边波心肌炎PBLppt课件_第4页
边波心肌炎PBL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肌炎 MYOCARDITIS 1 2 Myocarditis Definition n 心肌炎( myocarditis) :是指 病原微生物感 染 或 非感染性炎症 引起的以 心肌细胞坏死 和 间 质性细胞浸润 为主要表现的心肌炎症性疾病 n 炎症可累及心肌细胞、间质及血管成分、心瓣 膜、心包,最后可导致整个心脏结构损害,不 同程度 影响心功能 3 Causes n 可分为 感染性和非感染性 两大类 n Viruses, bacteria, protozoa, and even worms have been implicated as infectious agents n A large variety of systemic diseases, drugs, and toxins have been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disease 4 Myocarditis Definition n 病毒性心肌炎( viral myocarditis VMC) :是 嗜心肌病毒 感染引起的以心肌 非特异性间质性炎 症 为主要病变的心肌炎。在病毒感染者可有 2 5的患者发生心肌炎 n 本课主要讨论病毒性心肌炎 5 Case: 我 “ 喘不过气来,还晕倒了 ” n 女性, 25岁,大学生,平素体健 n 入院前 10天咳嗽,纳差,发热至 39.4 n 校医院予地塞米松 5mg体温降至正常 n 4小时出现一过性意识丧失并呼吸困难 n PE:神志淡漠,四肢湿冷,血压不能测出,双肺 湿罗音,心音低钝,心率 40bpm 6 7 辅助检查 n K 5.0mol/L Cr 126mol/L n CK 1141U/L CK-MB 82U/L n TnT2.0ng/L D-Dimer 3300 ug/L n WBC 7.410 9/L N 69% n BNP3000 pg/dL 8 什么病? 9 VMC的发病机制 n 人类 VMC的确切 发病机制不清 n 可能与病毒感染 n 可能自身免疫 有关 n 有人 提出和脂质过氧化物增多有关: 硒元素缺乏 依据动物试验所见依据动物试验所见 新分期方法和相应的治疗新分期方法和相应的治疗 l 第一期:病毒复制期临床症状明显抗病毒治疗第一期:病毒复制期临床症状明显抗病毒治疗 l 第二期:免疫反应期临床症状消失免疫抑制剂第二期:免疫反应期临床症状消失免疫抑制剂 l 第三期:第三期: DCM期按期按 DCM治疗,并监测病毒和自身免疫情况治疗,并监测病毒和自身免疫情况 Liu YM, et al.Circulation,2000,101(3):231-223 10 11 诊断 VMC的辅助检查 血液生化检查 n ESR (可见于半数病例) n CK-MB, cTnT( I) 限于急性期或心肌炎活动期 cTnT( I)定量检查有助于心肌损伤范围的 确定和预后的判定 12 诊断 VMC的辅助检查 ECG n 敏感性高、特异性差,以心律失常为主 n 期前收缩最常见,室性期前收缩占 70% n 其次一过性的房室传导阻滞 IAVB 最为多见( 1/3) 束支传导阻滞的出现提示病变广泛 13 诊断 VMC的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 X-RAY:心脏扩大,部分患者可见肺淤血改变 n UCG:心脏扩大,搏动减弱 n MRI:病变区域心肌对比增强 14 15 16 诊断 VMC的辅助检查 外周血病原学检查 n 病毒抗体检测常用阳性标准 单份血清滴度大于 1:640 双份血清 (相隔 2周 )同型病毒中和抗体升高 4倍 以上 n 病毒特异性 IgM1:320 为阳性标准 n 外周血中肠道病毒核酸阳性 17 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因 嗜心肌病毒引起的心肌炎症,最常见的为 柯萨奇病毒( B组病毒) 主要病变为心肌细胞的弥漫性变性坏死,单核细胞浸润 主要病原主要病原 柯萨奇病毒( CVB ) 腺病毒 埃可病毒 风疹病毒风疹病毒 丙肝病毒丙肝病毒 18 病毒性心肌炎 会有什么临床表现? 19 VMC的临床表现 n 心肌炎的 症状轻重不一 ,病情严重程度不等 n 常有 前驱感染症状 n 轻者可无自觉症状 n 严重者可表现为猝死、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 克或 (和 )心力衰竭,导致急性期死亡 n 也可表现为各种心律失常、心包炎或急性心肌梗 死等 20 VMC的临床分型 n 临床从 临床症状、病程和转归 分为 亚临床型心肌炎 轻症自限型心肌炎 隐匿进展型心肌炎 急性重症型心肌炎 猝死型心肌炎 21 VMC的临床分型和表现 亚临床型心肌炎 n 病毒感染后无自觉症状 n ECG: ST-T改变;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 缩 n 心肌标志物升高 n 持续数周后消失或遗留心律失常 22 VMC的临床分型和表现 轻症自限型心肌炎 临临 床床 n病毒感染后病毒感染后 1 3周周 n轻度心前区不适、心悸轻度心前区不适、心悸 n心尖部心尖部 S1减弱减弱 n治疗治疗 1个月后恢复个月后恢复 辅辅 助助 检检 查查 uECG:ST-T异常、期前收缩异常、期前收缩 u不同程度房室传导阻滞不同程度房室传导阻滞 uCK-MB或或 cTnT( I)升高)升高 u无心脏扩大或心力衰竭表现无心脏扩大或心力衰竭表现 23 VMC的临床分型和表现 隐匿进展性心肌炎 (回顾性诊断) 有病毒感染史 有一过性心肌炎表现 数年后 发现心脏进行性扩大,表现为 DCM 与病毒感染后细胞介导 ,心肌 免疫性损伤 有关 24 VMC的临床分型和表现 急性重型心肌炎 n 病毒感染后 1 2周出现胸痛、气短、心悸 n 多数患者有发烧、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 n 重症者出现 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或恶性心律 失常 的临床表现 n 病情凶险、预后差,需要及时诊断治疗 n 也有称此型为 “ 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型 ” 25 VMC的临床分型和表现 猝死型 此型少见,在儿童、青年猝死病例占重要地位 临床病例特点临床病例特点 l全身感染的症状不明显全身感染的症状不明显 l休息或活动中突然猝死休息或活动中突然猝死 l尸检: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尸检: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死因推测死因推测 n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 n窦房结停博窦房结停博 n心肌大面积坏死心肌大面积坏死 怎么明确诊断 VMC? 你需要什么资料? 26 27 VMC的诊断 n 临床诊断 病毒感染史心脏表现心肌损伤实验室依据病原学检查 n 排除其他疾病 n 心内膜心肌活检:病理学确诊 病毒基因检测 病理学检查 n 病毒性心肌炎的确诊相当困难。原因是病毒性心肌炎临床 表现及多数辅助检查均缺乏特异性 28 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 近年来诊断标准的变化 n 强调 cTnT和 cTnI的诊断价值 n 强调 cTnT和 cTnI定量检测的诊断价值 n cTnT、 cTnI的定量分析和变化的预后价值 29 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 病毒感染后心肌反应 n 上呼吸道感染后短期内心悸、胸闷、轻度乏力 n 心电图出现窦性心动过速 n 血清 cTnT和 cTnI均在正常范围内 n 超声心动图、胸部 X线等未见异常 不宜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 怎么治疗? 根据病因、病理、病生理变化治疗 30 31 本例临床特点 n 心源性休克 n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n 急性肾前性肾衰 n 肺炎 n 极易发生 MODS 32 治疗措施及病情发展 n 入院后 急诊 行临时起搏器植入术 n 静脉呋塞米利尿,头孢曲松抗感染,甲强龙 80mg 静点 n 大剂量 VitC、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支持治疗 n IABP泵辅助治疗 n 高频正压辅助通气 n 床旁血液透析 n 共计住院 39天 33 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 限制体力活动 n 急性 VMC患者应卧床休息 n 无心脏形态、功能改变者 休息 2周 3个月内不参加重体力活动 n 有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患者: 卧床休息一个月 半年内不参加体力活动 34 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 抗病毒治疗 n - 干扰素 阻断病毒复制和调节细胞免疫 100 300万 U、 im、 Qd14 天 n 黄芪 可能有抗病毒和调节免疫功能作用 静脉用药两周口服 n 抗菌治疗一周? 35 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 保护心肌疗法 n 基础:自由基产生增多、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下降 ,自由基加重心肌细胞损伤 n 维生素 C: 保护心肌不受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损伤 通常是 5g 5 GS250ml Qd14d 对心源性休克 100-200mg/kg/次,静脉推注,可 重复 疗效肯定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36 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 保护心肌疗法 n 辅酶 Q10 参与氧化磷酸化及能量生成过程 抗自由基及膜稳定作用 一疗程: 10mg、 tid30d n 曲美他嗪: 抑制游离脂肪酸 氧化、促进葡萄糖氧化 促进 ATP的产生,增加心肌收缩能力 一疗程: 20mg、 tid30d 37 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 适应症 n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n 严重室性心律失常 n 心源性休克 n 心脏扩大伴心力衰竭 糖皮质激素 地塞米松地塞米松 u10 30mg/d3 7d u不超过不超过 14d u用药一周无效者停用用药一周无效者停用 u注意相应的副作用注意相应的副作用 38 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 起搏器适应症 n 临时起搏: 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临时起搏治疗一周 同时给予地塞米松( 10mg/d) n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房室传导不能恢复 39 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 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 n 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 n 洋地黄类药物剂量宜小 n 血管扩张剂 ACEI类药物首选 n 利尿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 在 VMC的慢性期更有益 抑制心肌纤维化的基因表达 减少心肌间质中 、 型胶原生成 预防和逆转心肌间质纤维化及外周血管的重 构 本例临床结局怎么样? 40 41 临床结局怎么样 n 经 1月、 3月、半年、 1年四次随访 n 在日常生活下无呼吸困难发生 n 心脏恢复正常结构功能 n 无房室传导阻滞 42 预后 n 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 10%病人转为 DCM n 部分心律失常患者 特别是各种期前收缩持续较长时间 在感冒、劳累后期前收缩增多 房室传导阻滞和期前收缩可持续 1年以上 n 有下列情况者预后不良 急性心力衰竭 心源性休克 严重心律失常 43 小结 n 在病毒感染者可有 2 5的患者发生心肌炎 n 常见病毒为柯萨奇病毒( B)、腺病毒、埃可病毒 n 病毒感染史心脏表现心肌损伤病原学检查 n 心肌损伤标志物在诊断中具有重要地位 n 临床诊断宜从严、以免增加患者不必要的负担 n 中西医综合治疗(干扰素 Vitamin C CoQ10黄 芪 ACEI) n 治疗的重点在重症心肌炎 n 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 44 References n Advances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myocarditis. Circulation 2001;104:1076. n Feldman AM, McNamara D: Myocarditis. N Engl J Med 2000;19:1388. n Diagnosis and presentation of fatal myocarditis Human Pathology (2005) 36, 1003 1007 n 2005 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 -中华心血管病 杂志编辑委员会心肌炎心肌病对策专题组 n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ABP):是机械性辅助循环方法之一, 通过物理作用,提高主动脉内舒张压,增加冠状动脉供血 和改善心肌功能。已广泛应用于心功能不全等危重病患者 的抢救和治疗。 n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ABP)是由固定在导管的圆柱形气囊构成,将其安放在胸 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