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的调研报告_第1页
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的调研报告_第2页
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的调研报告_第3页
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的调研报告_第4页
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的调研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调研报告 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调研报告 近年来,物价飞速上涨,给国家政策以及老百 姓的生活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物价问题,是 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大问题,需要当代大学生予 以注意以及探讨。这是大学生对国家问题关心的体 现,也能培养我们的主人翁精神,为国家的建设、 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一份力。 从很多资料上看出,自从被普通百姓所熟知猪 肉价格上涨之后, “涨价”便成为一个很耳熟能详 的名词。不管是在公交车上还是公园闲谈,人们口 中最常听到的词汇便是什么什么又涨价了:粮食涨 价、肉涨价、油涨价、房涨价、方便面涨价、奶粉 涨价、豆制品涨价、液化气涨价飞涨的影响正 悄悄地渗透到我们吃、住、用、行等生活的方方面 面,普通百姓的生活成本帐单也在随着这些物品的 上涨而跳跃到一个新的数字。 面对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我选择了这 次调研,可能由于时间空间等各个方面的原因,此 次调研还存在着许多的漏洞,普遍性并不能得到完 全保证。但这确实是一次切实的调查,从中分析出 的结果也有一定的代表意义,是本社区居民对物价 问题的实际看法。根据调查问卷中以及书本网络上 的各类资料,我总结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以及一 点的建议,这些收获使我这次的调研活动充满了意 义。 一、此次调研的一些基本情况 1.调研地点:XX 市 XX 区兴华街 xx 社区 2.调研对象:xx 社区御览嘉园 3、4、5 号楼 200 户居民 约 800 至 1000 人 (xx 社区是包含多个住宅小区,数十栋住宅 楼的中型社区,从中随机选择三个楼进行调研) xx 社区预览图 3 调研时间:xx 年 8 月 3 日至 8 月 20 日 4.调研过程: (1)确定课题; (2)查找关于物价问题的调研资料,根据分 析整理,制作了一份调查问卷和相关采访问题; (3)调研: 在选择的居民楼内挨户进行调查取样,共发 放问卷 910 份并全部收回,有效%(内容见第 5 点) ; 在经居民同意的情况下,对有典型意义的受 访者进行了专门采访,这些受访者包括普通工薪阶 层、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个体、私营企业 老板,外来务工人员等各个社会阶层。采访问题包 括:物价、就业、食品安全等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 的问题; 走访社区附近一些大中小各型超市市场,调 查近些日子以来居民各项消费品价格的变化情况。 5.调查问卷内容:物价问题对你所在社区居 民生活的影响的调查问卷 (1)您家庭的收入情况(按月计): a10000 元以上 至 10000 元 至 8000 元 至 5000 元 元以下 (2)近二至三年,您家庭收入增加与否? a.显著下降 b.下降 c.无变化 d.增加 e.显著 增加 (3)您觉得我国平均工资的上涨对您的生活 有何影响? a.关系不大 b.仍觉物价偏高 c.觉得生活水平 提高,物价上涨不是问题 (4)近二至三年,您对物价上涨的感应程度, 请举例说明: a.没有太大变化 b.略微上涨 c.上涨迅速 (5)您认为物价上涨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 (可多选): (1) 食品类 :蔬菜类 蛋奶类 肉类 粮油类 包装食品类 其他: (2)日用品类(3)家用电器(4)汽油(5) 奢侈品(6)房价 (6)物价上涨对您生活有何影响: a.负担不起一般生活所需要的开支,如食品、 水电费等 b.负担不起更高的生活消费,如旅游、看电影 等开支 c.能负担得以上两种消费 d.能负担得起奢侈品的消费,幸福感强 (7)关于物价上涨原因,您的看法是怎样的? a.供需失衡 比如食品行业 这是需求拉动型的 通胀 b.成本拉动 比如原油铁矿等国际价格上升 国 内这些行业的价格上涨 c.国内投资过热 大量流动性流向楼市股市 流 动性过剩导致通胀压力加大 d.国际贸易失衡 巨额顺差的长期存在 外汇占 款严重 rmb 投放过多 受访者正在填写调查问卷 二、关于调查问卷的结果汇总 此小区是一个居住面积 80 至 140 平方米的中 型小区,小区内住户大部分都为三口之家和夫妻二 人,也有少数合租者。其中包括普通工薪阶层、公 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个体、私营企业老板, 外来务工人员等各个社会阶层。 这些居民对物价上次均持肯定态度,就第一个 问题来看,选择 b 和 c 的总数占总调查人口数的 87%,说明大部分居民的生活水平以步入小康。%的 人对粮油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已有切身感受。%的 人觉得“平均工资上涨”也与己无关。而对于生活 必需品价格的上涨,%的人认为肉类价格上涨使自 己的利益受损。%的人享受到了平均工资上涨带来 的好处;而在收入超过 6000 元的群体中,这两个 比例分别是%和%。而中低收入人群在中国人口中所 占比例十分大,有几亿人未达到小康生活标准,人 均国民生产总值也仅 800 美元左右。因此不难看出 为什么这次食品的物价上涨会引起如此之大的社会 反响。 对于单独的特别受访者,我的提问便更加细化, 总体而言,大多数受访者都对物价上涨持肯定的态 度。就上涨幅度看,大家都认为是适度上涨,并未 过度上涨,在居民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而从趋势 上看,多数受访者认为此番物价上涨是阶段性的, 有缓和的趋势。 三、调研分析 (一) 资料显示 1.食品类: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统计显示,今年 5 月全 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总水平同比上涨%,创 27 个月以来新高。这也是我国 cpi 连续 3 个月同 比上涨超过 3%的警戒线。也许说这些统计数字还 是离百姓生活太远,毕竟谁也不是太了解 cpi 和我 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但是据报道显示的这些事实: 在北京最大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新发地,猪肉价格 在 20 多天内涨了 14 次,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鸡 蛋价格从几个月前的每斤元上升至元; 在沈阳受小麦等原材料持续上涨的影响,酱油 价格普遍上涨 20%左右,原来 4 元的拓东一级咸酱 油,现在已经卖到元了;而至 5 月下旬,成品油价 格已在一年间上涨幅度超过 30。与此相关联, 国内不少地方出租车价格也水涨船高:原来卖两元 一斤的苹果现在涨到三四元一斤;甚至平时不起眼 的白糖,也涨价了;另外一些蔬菜、牛羊肉也在不 同程度地涨价 而菜价涨跌互现,尖椒、青椒、云豆等少数品 种价格高于去年,白菜、土豆、韭菜、胡萝卜等价 格低于去年,蔬菜的整体价格水平低于去年,供应 总量与去年持平,基本满足市民消费需求。 2.日常用品类: 商品的涨价像传接力棒一样,纸巾、毛巾类商 品也偷偷跟着涨价。 我从一个超市负责人处得知,超市方已经得知 厂家的通知,后期纸巾、毛巾等部分商品价格将上 调 10%。目前,维达、心相印、清风等多种品牌的 10 只装卷筒纸,市场价格在 1523 元。到时,这 些商品的价格标签将进行微调,价格几乎都涨到 20 元以上。据介绍,纸巾涨价与纸浆等原材料价 格上涨有关。受到去年旱灾、霜冻等各种自然灾害 影响,国内林木减产,直接导致木浆涨价;另一方 面生产成本、劳动力成本增加,加重了纸巾生产企 业的造纸成本压力。 3.汽油: 目前沈阳汽油价格为:90#汽油元/升,93#汽 油元/升,97#汽油元/升。 目前,我国成品油的定价机制是参照新加坡、 鹿特丹、纽约三地市场价格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 当国际油价上下波动幅度在 5%-8%的范围内时保持 油价不变,超过这一范围时由国家发改委调整零售 中准价 。换句话说,我国的成品油价格是参照国 际市场价格而制定的价格。世界范围内汽油价格的 上涨也影响到沈阳汽油的价格。 4.房价: 沈阳原来城市人口中下岗人员比较多,收入比 较低,所以沈阳的房价调控一直很严,做的不错, 经济发展不错,而且最近十多年来,依靠大量的基 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建设,不需要靠房地产来提升 gdp,还有个原因就是沈阳作为东三省的集散中心, 大量再就业人员和外来人员也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 动力,比照小城市的吃拿卡要现象也少些,所以房 价照同等规模大城市相比并不高,但仍旧年年呈现 走高的趋势。 总之,全国城镇居民 8 大类消费支 出中,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为%, 但不同的居民食品支出的比重差别较大。10%的高 收入户和 10%的最高收入户其比重分别为%和%,比 全国平均水平低和百分点;而 10%的低收入户和 10%的 最低收入户食品的消费比重分别达%和%,分别比全 国平均水平高出和个百分点。因此,从数据可看出, 食品价格的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影响是最大的。 从价格下跌的衣着、交通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类 消费比重看,全国城镇居民平均消费比重%,而 10%的 高收入户和最高收入户的消费比重分别为%和%,分 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 1 和个百分点。从低收入群 体看,10%的低收入户和最低收入户的消费比重分 别为%和%,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个百分点。 因此, 从以上数据可看出,在商品价格的下跌中,得到实 惠最多的是城镇居民中的高收入群体。而低收入群 体由于消费比重低,相对而言,价格下跌的实惠则 得到较少。 在目前的消费市场中,小轿车在降价, 电脑、手机在降价,平板电视在降价。电信资费也 在降,药价也在降,而且降了二十多次。总体归结 为:消费需求弹性越小的涨得越多,弹性越大跌得 越多;资源性、基础性产品涨的多,电子类、科技 类产品降的多;米袋子、菜篮子涨的多,高档消费 产品降的多。 (二) 具体影响 从宏观的角度看,由于部分商品价格上涨,特 别是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肉禽蛋、鲜菜、汽油、 柴油、石油、液化气等商品价格仍保持在高价位上 运行,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涨 6%, 影响了农民人均多支出 186 元。这些都必然影响了 居民的消费信心和心理。人民手中钱越来越不值钱, 纸币贬值,存款所代表的实物量少了,势必影响人 民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人民购买力降低,影 响人民消费心理,商家难攻消费者荷包,消费市场 不活跃 。 但涨价幅度大的恰恰是低收入群体支出比重高 的商品,而降价幅度大的也恰恰是这一群体支出比 重低的商品。因此,可以说对于城镇低收入群体而 言,是一方面要承受涨价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较 少或难以享受到降价带来的好处。对这一反差现象, 理应受到有关方面的极大关注。另外,更值得注意 的是,高收入阶层既消费了粮油肉,也购买享受型、 科技类高端产品,在承受涨价负担的同时,也获得 降价的好处,两者相抵,得益大大高于支出。比如 买车,原价 20 万元现在只需 18 万元,这 2 万元的 “额外”收益,可以弥补多少个月家用的“额外” 支出。相反,低收入群体维持生计原已有些困难, 应付一日三餐之后,无力购买其他,甚至需动用积 蓄来度日,使原本买电脑的计划泡汤,于是,只承 受涨价的痛苦,却得不到降价的好处。这就是当前 物价涨跌的对不同人的不同感受与影响。因此,从 价格的涨跌和居民消费比重的分析,不难看出,面 对涨价,哪些人的承受力强些、哪些人承受力弱些? 在涨跌之中,谁的利益受损最大,谁的损失小些, 谁不仅没有损失反而得益呢?在社会分层日益明显 的今天,富人群体与穷人群体的存在是客观事实, 而他们对消费品涨价的承受力差别很大。为应对 “开门七件事” ,每月多开销几百元,对富人来说, 压力不明显;对只有千把元收入的家庭来说,压力 之大可想而知;对城镇的大多数中等收入阶层来说, 其实也不轻松。 (三) 物价上涨问题的原因分析 后文调查问卷中的最后一题实际上是我做调查 前做的一些总结。供需失衡、成本拉动、国内投资 过热、国际贸易失衡、人民币升值预期等归根结底, 都是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造成的。 其次流动性过剩,再次是之前积极的财政政策 和货币政策的滞后反应。 (四)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物价上涨 目前,让老百姓最担心的就是物价居高不下。 近期的物价快速上涨,已经形成城乡低收入居民生 活的较大压力和紧张心理,居民消费信心指数高位 回落。遏制物价,使上涨来得缓慢一些,做好应对 措施,维护社会稳定,妥善安排低收入居民生活, 已成为当务之急。 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妥善安排 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想方设法尽量减轻这一部分人 的生活负担。同时,要减少物价过快上涨对低收入 居民家庭生活的负面影响,切实将改善民生落到实 处,要在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对低收入群体生活影 响较多时,及时采取调整社会保障标准、发放临时 补贴等措施,确保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不因价格上 涨而降低 有三个应对之方,一是加速人民币升值; 二是加速提高劳动力价格,增加社会公共福利,以 解决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和贸易顺差过大的问题;三 是保持股市平稳发展,发挥股市吸纳过剩流动性的 作用。 同时,保持股市稳定发展对当前经济有着 非常特殊的意义。股市的稳定向上发展,可以吸纳 大量过剩流动性,对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有好 处。如果当前股市出现暴跌甚至发生股灾,那么, 对当前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股市吸纳的大量流动 性必然会一方面流向储蓄、其他理财产品,另一方 面将会流向房地产以及其他商品上面,将推动房地 产价格以及物价继续走高。因此,要建设好股市, 防止股市的大起大落,使股市成为良好的投资资金 与消费资金的蓄水池,较好地吸纳当前过剩的流动 性。 四、物价问题之我看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过去的 30 年中,中国经济发展非常迅速, 这非常的令人惊讶,这个成功建立在智慧、强大、 勤劳的中国人民和政府领导人的基础上,不管怎么 说,中国都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具 有全球性的影响力、所以也要肩负全球的责任以及 照顾全球的利益。 xx 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加剧了世界金融 市场的动荡,而美元贬值则以一种更为“诡谲”的 方式向全世界输出通胀,首先,美元的贬值推动了 以美元计价的商品价格上涨,其次,为了对冲美元 贬值风险,国际风险资本投资黄金和原油等大宗商 品保值,增加了大宗商品需求,导致价格屡创新高,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课题组当前价格走势与 未来趋势分析的报告指出,因美元币值变动导致 原有期货价格涨幅提高了 109,而中国对全球大 宗商品需求旺盛,自然会受到美元贬值的巨大影响。 近阶段,我们看到,cpi 还是高高在上,油价虽然 忽上忽下,但上涨的势头不减;物价上涨、通货膨 胀已经让人们变得无可奈何,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 尽头。还有弱势美元、次贷危机这些原本只有经济 学家和政府官员才关心的词汇,已经被老百姓整天 挂在嘴边,谈之色变,这半年,每个老百姓简直都 成了经济学家。 并且,天有不测风云,近一至二年,中国先后 遭遇雪灾、地震,楼市冷清,股市下跌,银根紧缩, 出口不畅,中小企业压力骤然加大,而我们这些老 百姓感觉最明显的,就是不断攀升的物价,统计局 公布的 cpi 指数就像天气预报那样,成了咱们这些 普通人都关心的事,这是不是预示着中国也越过了 通货膨胀的门槛? 实际上,经济的复杂就在这里,它就像个不断 变幻的魔方,谁都很难说清楚,下一步它将变成什 么模样,不过,在经济学家看来,这也恰恰正是经 济的魅力, 温总理说今年会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其 实,困难的原因不仅仅在于复杂的国内、国际因素 错综交织,使决策困难,还有好不容易积攒的社会 财富会被通货膨胀吞噬,低收入老百姓的生活会随 着通货膨胀变得愈加艰难。 一切的一切并不能构成对中国经济丧失信心的 理由,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并没有因为通货膨 胀而逆转,经济的基本面也没发生恶化,最重要的 是,中国政府通过宏观调控组合拳,已经基本控制 住了通货膨胀的蔓延。 正如中国人民所期望的那样,尽管中国国内现 在面临诸多艰难挑战,但作为全球经济的发动机之 一,中国要继续承担对这个世界的责任。站在全球 经济的舞台上,我们从配角成为主角,肯定要付出 一些代价,这是成长的代价。 证明 关于物价问题对我所在社区居民生活影响 的调研情况 xx 社区是拥有众多居民的大型社区,地处 XX 区中心地带。 xx 大学学生 xxx,本次赴本社区调研 3 日,采 用了家访,座谈,实地考察等方式,共访问居民 200 余户。对物价问题对我所在社区居民生活影 响这一课题做了实际调研,并有一定的探讨和分 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她个人的看法,最后针 对物价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调研具有一定的 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特此证明。 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调研报告 近年来,物价飞速上涨,给国家政策以及老百 姓的生活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物价问题,是 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大问题,需要当代大学生予 以注意以及探讨。这是大学生对国家问题关心的体 现,也能培养我们的主人翁精神,为国家的建设、 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一份力。 从很多资料上看出,自从被普通百姓所熟知猪 肉价格上涨之后, “涨价”便成为一个很耳熟能详 的名词。不管是在公交车上还是公园闲谈,人们口 中最常听到的词汇便是什么什么又涨价了:粮食涨 价、肉涨价、油涨价、房涨价、方便面涨价、奶粉 涨价、豆制品涨价、液化气涨价飞涨的影响正 悄悄地渗透到我们吃、住、用、行等生活的方方面 面,普通百姓的生活成本帐单也在随着这些物品的 上涨而跳跃到一个新的数字。 面对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我选择了这 次调研,可能由于时间空间等各个方面的原因,此 次调研还存在着许多的漏洞,普遍性并不能得到完 全保证。但这确实是一次切实的调查,从中分析出 的结果也有一定的代表意义,是本社区居民对物价 问题的实际看法。根据调查问卷中以及书本网络上 的各类资料,我总结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以及一 点的建议,这些收获使我这次的调研活动充满了意 义。 一、此次调研的一些基本情况 1.调研地点:XX 市 XX 区兴华街 xx 社区 2.调研对象:xx 社区御览嘉园 3、4、5 号楼 200 户居民 约 800 至 1000 人 (xx 社区是包含多个住宅小区,数十栋住宅 楼的中型社区,从中随机选择三个楼进行调研) xx 社区预览图 3 调研时间:xx 年 8 月 3 日至 8 月 20 日 4.调研过程: (1)确定课题; (2)查找关于物价问题的调研资料,根据分 析整理,制作了一份调查问卷和相关采访问题; (3)调研: 在选择的居民楼内挨户进行调查取样,共发 放问卷 910 份并全部收回,有效%(内容见第 5 点) ; 在经居民同意的情况下,对有典型意义的受 访者进行了专门采访,这些受访者包括普通工薪阶 层、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个体、私营企业 老板,外来务工人员等各个社会阶层。采访问题包 括:物价、就业、食品安全等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 的问题; 走访社区附近一些大中小各型超市市场,调 查近些日子以来居民各项消费品价格的变化情况。 5.调查问卷内容:物价问题对你所在社区居 民生活的影响的调查问卷 (1)您家庭的收入情况(按月计): a10000 元以上 至 10000 元 至 8000 元 至 5000 元 元以下 (2)近二至三年,您家庭收入增加与否? a.显著下降 b.下降 c.无变化 d.增加 e.显著 增加 (3)您觉得我国平均工资的上涨对您的生活 有何影响? a.关系不大 b.仍觉物价偏高 c.觉得生活水平 提高,物价上涨不是问题 (4)近二至三年,您对物价上涨的感应程度, 请举例说明: a.没有太大变化 b.略微上涨 c.上涨迅速 (5)您认为物价上涨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 (可多选): (1) 食品类 :蔬菜类 蛋奶类 肉类 粮油类 包装食品类 其他: (2)日用品类(3)家用电器(4)汽油(5) 奢侈品(6)房价 (6)物价上涨对您生活有何影响: a.负担不起一般生活所需要的开支,如食品、 水电费等 b.负担不起更高的生活消费,如旅游、看电影 等开支 c.能负担得以上两种消费 d.能负担得起奢侈品的消费,幸福感强 (7)关于物价上涨原因,您的看法是怎样的? a.供需失衡 比如食品行业 这是需求拉动型的 通胀 b.成本拉动 比如原油铁矿等国际价格上升 国 内这些行业的价格上涨 c.国内投资过热 大量流动性流向楼市股市 流 动性过剩导致通胀压力加大 d.国际贸易失衡 巨额顺差的长期存在 外汇占 款严重 rmb 投放过多 受访者正在填写调查问卷 二、关于调查问卷的结果汇总 此小区是一个居住面积 80 至 140 平方米的中 型小区,小区内住户大部分都为三口之家和夫妻二 人,也有少数合租者。其中包括普通工薪阶层、公 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个体、私营企业老板, 外来务工人员等各个社会阶层。 这些居民对物价上次均持肯定态度,就第一个 问题来看,选择 b 和 c 的总数占总调查人口数的 87%,说明大部分居民的生活水平以步入小康。%的 人对粮油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已有切身感受。%的 人觉得“平均工资上涨”也与己无关。而对于生活 必需品价格的上涨,%的人认为肉类价格上涨使自 己的利益受损。%的人享受到了平均工资上涨带来 的好处;而在收入超过 6000 元的群体中,这两个 比例分别是%和%。而中低收入人群在中国人口中所 占比例十分大,有几亿人未达到小康生活标准,人 均国民生产总值也仅 800 美元左右。因此不难看出 为什么这次食品的物价上涨会引起如此之大的社会 反响。 对于单独的特别受访者,我的提问便更加细化, 总体而言,大多数受访者都对物价上涨持肯定的态 度。就上涨幅度看,大家都认为是适度上涨,并未 过度上涨,在居民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而从趋势 上看,多数受访者认为此番物价上涨是阶段性的, 有缓和的趋势。 三、调研分析 (一) 资料显示 1.食品类: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统计显示,今年 5 月全 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总水平同比上涨%,创 27 个月以来新高。这也是我国 cpi 连续 3 个月同 比上涨超过 3%的警戒线。也许说这些统计数字还 是离百姓生活太远,毕竟谁也不是太了解 cpi 和我 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但是据报道显示的这些事实: 在北京最大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新发地,猪肉价格 在 20 多天内涨了 14 次,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鸡 蛋价格从几个月前的每斤元上升至元; 在沈阳受小麦等原材料持续上涨的影响,酱油 价格普遍上涨 20%左右,原来 4 元的拓东一级咸酱 油,现在已经卖到元了;而至 5 月下旬,成品油价 格已在一年间上涨幅度超过 30。与此相关联, 国内不少地方出租车价格也水涨船高:原来卖两元 一斤的苹果现在涨到三四元一斤;甚至平时不起眼 的白糖,也涨价了;另外一些蔬菜、牛羊肉也在不 同程度地涨价 而菜价涨跌互现,尖椒、青椒、云豆等少数品 种价格高于去年,白菜、土豆、韭菜、胡萝卜等价 格低于去年,蔬菜的整体价格水平低于去年,供应 总量与去年持平,基本满足市民消费需求。 2.日常用品类: 商品的涨价像传接力棒一样,纸巾、毛巾类商 品也偷偷跟着涨价。 我从一个超市负责人处得知,超市方已经得知 厂家的通知,后期纸巾、毛巾等部分商品价格将上 调 10%。目前,维达、心相印、清风等多种品牌的 10 只装卷筒纸,市场价格在 1523 元。到时,这 些商品的价格标签将进行微调,价格几乎都涨到 20 元以上。据介绍,纸巾涨价与纸浆等原材料价 格上涨有关。受到去年旱灾、霜冻等各种自然灾害 影响,国内林木减产,直接导致木浆涨价;另一方 面生产成本、劳动力成本增加,加重了纸巾生产企 业的造纸成本压力。 3.汽油: 目前沈阳汽油价格为:90#汽油元/升,93#汽 油元/升,97#汽油元/升。 目前,我国成品油的定价机制是参照新加坡、 鹿特丹、纽约三地市场价格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 当国际油价上下波动幅度在 5%-8%的范围内时保持 油价不变,超过这一范围时由国家发改委调整零售 中准价 。换句话说,我国的成品油价格是参照国 际市场价格而制定的价格。世界范围内汽油价格的 上涨也影响到沈阳汽油的价格。 4.房价: 沈阳原来城市人口中下岗人员比较多,收入比 较低,所以沈阳的房价调控一直很严,做的不错, 经济发展不错,而且最近十多年来,依靠大量的基 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建设,不需要靠房地产来提升 gdp,还有个原因就是沈阳作为东三省的集散中心, 大量再就业人员和外来人员也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 动力,比照小城市的吃拿卡要现象也少些,所以房 价照同等规模大城市相比并不高,但仍旧年年呈现 走高的趋势。 总之,全国城镇居民 8 大类消费支 出中,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为%, 但不同的居民食品支出的比重差别较大。10%的高 收入户和 10%的最高收入户其比重分别为%和%,比 全国平均水平低和百分点;而 10%的低收入户和 10%的 最低收入户食品的消费比重分别达%和%,分别比全 国平均水平高出和个百分点。因此,从数据可看出, 食品价格的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影响是最大的。 从价格下跌的衣着、交通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类 消费比重看,全国城镇居民平均消费比重%,而 10%的 高收入户和最高收入户的消费比重分别为%和%,分 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 1 和个百分点。从低收入群 体看,10%的低收入户和最低收入户的消费比重分 别为%和%,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个百分点。 因此, 从以上数据可看出,在商品价格的下跌中,得到实 惠最多的是城镇居民中的高收入群体。而低收入群 体由于消费比重低,相对而言,价格下跌的实惠则 得到较少。 在目前的消费市场中,小轿车在降价, 电脑、手机在降价,平板电视在降价。电信资费也 在降,药价也在降,而且降了二十多次。总体归结 为:消费需求弹性越小的涨得越多,弹性越大跌得 越多;资源性、基础性产品涨的多,电子类、科技 类产品降的多;米袋子、菜篮子涨的多,高档消费 产品降的多。 (二) 具体影响 从宏观的角度看,由于部分商品价格上涨,特 别是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肉禽蛋、鲜菜、汽油、 柴油、石油、液化气等商品价格仍保持在高价位上 运行,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涨 6%, 影响了农民人均多支出 186 元。这些都必然影响了 居民的消费信心和心理。人民手中钱越来越不值钱, 纸币贬值,存款所代表的实物量少了,势必影响人 民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人民购买力降低,影 响人民消费心理,商家难攻消费者荷包,消费市场 不活跃 。 但涨价幅度大的恰恰是低收入群体支出比重高 的商品,而降价幅度大的也恰恰是这一群体支出比 重低的商品。因此,可以说对于城镇低收入群体而 言,是一方面要承受涨价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较 少或难以享受到降价带来的好处。对这一反差现象, 理应受到有关方面的极大关注。另外,更值得注意 的是,高收入阶层既消费了粮油肉,也购买享受型、 科技类高端产品,在承受涨价负担的同时,也获得 降价的好处,两者相抵,得益大大高于支出。比如 买车,原价 20 万元现在只需 18 万元,这 2 万元的 “额外”收益,可以弥补多少个月家用的“额外” 支出。相反,低收入群体维持生计原已有些困难, 应付一日三餐之后,无力购买其他,甚至需动用积 蓄来度日,使原本买电脑的计划泡汤,于是,只承 受涨价的痛苦,却得不到降价的好处。这就是当前 物价涨跌的对不同人的不同感受与影响。因此,从 价格的涨跌和居民消费比重的分析,不难看出,面 对涨价,哪些人的承受力强些、哪些人承受力弱些? 在涨跌之中,谁的利益受损最大,谁的损失小些, 谁不仅没有损失反而得益呢?在社会分层日益明显 的今天,富人群体与穷人群体的存在是客观事实, 而他们对消费品涨价的承受力差别很大。为应对 “开门七件事” ,每月多开销几百元,对富人来说, 压力不明显;对只有千把元收入的家庭来说,压力 之大可想而知;对城镇的大多数中等收入阶层来说, 其实也不轻松。 (三) 物价上涨问题的原因分析 后文调查问卷中的最后一题实际上是我做调查 前做的一些总结。供需失衡、成本拉动、国内投资 过热、国际贸易失衡、人民币升值预期等归根结底, 都是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造成的。 其次流动性过剩,再次是之前积极的财政政策 和货币政策的滞后反应。 (四)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物价上涨 目前,让老百姓最担心的就是物价居高不下。 近期的物价快速上涨,已经形成城乡低收入居民生 活的较大压力和紧张心理,居民消费信心指数高位 回落。遏制物价,使上涨来得缓慢一些,做好应对 措施,维护社会稳定,妥善安排低收入居民生活, 已成为当务之急。 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妥善安排 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想方设法尽量减轻这一部分人 的生活负担。同时,要减少物价过快上涨对低收入 居民家庭生活的负面影响,切实将改善民生落到实 处,要在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对低收入群体生活影 响较多时,及时采取调整社会保障标准、发放临时 补贴等措施,确保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不因价格上 涨而降低 有三个应对之方,一是加速人民币升值; 二是加速提高劳动力价格,增加社会公共福利,以 解决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和贸易顺差过大的问题;三 是保持股市平稳发展,发挥股市吸纳过剩流动性的 作用。 同时,保持股市稳定发展对当前经济有着 非常特殊的意义。股市的稳定向上发展,可以吸纳 大量过剩流动性,对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有好 处。如果当前股市出现暴跌甚至发生股灾,那么, 对当前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股市吸纳的大量流动 性必然会一方面流向储蓄、其他理财产品,另一方 面将会流向房地产以及其他商品上面,将推动房地 产价格以及物价继续走高。因此,要建设好股市, 防止股市的大起大落,使股市成为良好的投资资金 与消费资金的蓄水池,较好地吸纳当前过剩的流动 性。 四、物价问题之我看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过去的 30 年中,中国经济发展非常迅速, 这非常的令人惊讶,这个成功建立在智慧、强大、 勤劳的中国人民和政府领导人的基础上,不管怎么 说,中国都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具 有全球性的影响力、所以也要肩负全球的责任以及 照顾全球的利益。 xx 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加剧了世界金融 市场的动荡,而美元贬值则以一种更为“诡谲”的 方式向全世界输出通胀,首先,美元的贬值推动了 以美元计价的商品价格上涨,其次,为了对冲美元 贬值风险,国际风险资本投资黄金和原油等大宗商 品保值,增加了大宗商品需求,导致价格屡创新高,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课题组当前价格走势与 未来趋势分析的报告指出,因美元币值变动导致 原有期货价格涨幅提高了 109,而中国对全球大 宗商品需求旺盛,自然会受到美元贬值的巨大影响。 近阶段,我们看到,cpi 还是高高在上,油价虽然 忽上忽下,但上涨的势头不减;物价上涨、通货膨 胀已经让人们变得无可奈何,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 尽头。还有弱势美元、次贷危机这些原本只有经济 学家和政府官员才关心的词汇,已经被老百姓整天 挂在嘴边,谈之色变,这半年,每个老百姓简直都 成了经济学家。 并且,天有不测风云,近一至二年,中国先后 遭遇雪灾、地震,楼市冷清,股市下跌,银根紧缩, 出口不畅,中小企业压力骤然加大,而我们这些老 百姓感觉最明显的,就是不断攀升的物价,统计局 公布的 cpi 指数就像天气预报那样,成了咱们这些 普通人都关心的事,这是不是预示着中国也越过了 通货膨胀的门槛? 实际上,经济的复杂就在这里,它就像个不断 变幻的魔方,谁都很难说清楚,下一步它将变成什 么模样,不过,在经济学家看来,这也恰恰正是经 济的魅力, 温总理说今年会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其 实,困难的原因不仅仅在于复杂的国内、国际因素 错综交织,使决策困难,还有好不容易积攒的社会 财富会被通货膨胀吞噬,低收入老百姓的生活会随 着通货膨胀变得愈加艰难。 一切的一切并不能构成对中国经济丧失信心的 理由,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并没有因为通货膨 胀而逆转,经济的基本面也没发生恶化,最重要的 是,中国政府通过宏观调控组合拳,已经基本控制 住了通货膨胀的蔓延。 正如中国人民所期望的那样,尽管中国国内现 在面临诸多艰难挑战,但作为全球经济的发动机之 一,中国要继续承担对这个世界的责任。站在全球 经济的舞台上,我们从配角成为主角,肯定要付出 一些代价,这是成长的代价。 证明 关于物价问题对我所在社区居民生活影响 的调研情况 xx 社区是拥有众多居民的大型社区,地处 XX 区中心地带。 xx 大学学生 xxx,本次赴本社区调研 3 日,采 用了家访,座谈,实地考察等方式,共访问居民 200 余户。对物价问题对我所在社区居民生活影 响这一课题做了实际调研,并有一定的探讨和分 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她个人的看法,最后针 对物价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调研具有一定的 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特此证明。 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调研报告 近年来,物价飞速上涨,给国家政策以及老百 姓的生活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物价问题,是 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大问题,需要当代大学生予 以注意以及探讨。这是大学生对国家问题关心的体 现,也能培养我们的主人翁精神,为国家的建设、 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一份力。 从很多资料上看出,自从被普通百姓所熟知猪 肉价格上涨之后, “涨价”便成为一个很耳熟能详 的名词。不管是在公交车上还是公园闲谈,人们口 中最常听到的词汇便是什么什么又涨价了:粮食涨 价、肉涨价、油涨价、房涨价、方便面涨价、奶粉 涨价、豆制品涨价、液化气涨价飞涨的影响正 悄悄地渗透到我们吃、住、用、行等生活的方方面 面,普通百姓的生活成本帐单也在随着这些物品的 上涨而跳跃到一个新的数字。 面对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我选择了这 次调研,可能由于时间空间等各个方面的原因,此 次调研还存在着许多的漏洞,普遍性并不能得到完 全保证。但这确实是一次切实的调查,从中分析出 的结果也有一定的代表意义,是本社区居民对物价 问题的实际看法。根据调查问卷中以及书本网络上 的各类资料,我总结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以及一 点的建议,这些收获使我这次的调研活动充满了意 义。 一、此次调研的一些基本情况 1.调研地点:XX 市 XX 区兴华街 xx 社区 2.调研对象:xx 社区御览嘉园 3、4、5 号楼 200 户居民 约 800 至 1000 人 (xx 社区是包含多个住宅小区,数十栋住宅 楼的中型社区,从中随机选择三个楼进行调研) xx 社区预览图 3 调研时间:xx 年 8 月 3 日至 8 月 20 日 4.调研过程: (1)确定课题; (2)查找关于物价问题的调研资料,根据分 析整理,制作了一份调查问卷和相关采访问题; (3)调研: 在选择的居民楼内挨户进行调查取样,共发 放问卷 910 份并全部收回,有效%(内容见第 5 点) ; 在经居民同意的情况下,对有典型意义的受 访者进行了专门采访,这些受访者包括普通工薪阶 层、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个体、私营企业 老板,外来务工人员等各个社会阶层。采访问题包 括:物价、就业、食品安全等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 的问题; 走访社区附近一些大中小各型超市市场,调 查近些日子以来居民各项消费品价格的变化情况。 5.调查问卷内容:物价问题对你所在社区居 民生活的影响的调查问卷 (1)您家庭的收入情况(按月计): a10000 元以上 至 10000 元 至 8000 元 至 5000 元 元以下 (2)近二至三年,您家庭收入增加与否? a.显著下降 b.下降 c.无变化 d.增加 e.显著 增加 (3)您觉得我国平均工资的上涨对您的生活 有何影响? a.关系不大 b.仍觉物价偏高 c.觉得生活水平 提高,物价上涨不是问题 (4)近二至三年,您对物价上涨的感应程度, 请举例说明: a.没有太大变化 b.略微上涨 c.上涨迅速 (5)您认为物价上涨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 (可多选): (1) 食品类 :蔬菜类 蛋奶类 肉类 粮油类 包装食品类 其他: (2)日用品类(3)家用电器(4)汽油(5) 奢侈品(6)房价 (6)物价上涨对您生活有何影响: a.负担不起一般生活所需要的开支,如食品、 水电费等 b.负担不起更高的生活消费,如旅游、看电影 等开支 c.能负担得以上两种消费 d.能负担得起奢侈品的消费,幸福感强 (7)关于物价上涨原因,您的看法是怎样的? a.供需失衡 比如食品行业 这是需求拉动型的 通胀 b.成本拉动 比如原油铁矿等国际价格上升 国 内这些行业的价格上涨 c.国内投资过热 大量流动性流向楼市股市 流 动性过剩导致通胀压力加大 d.国际贸易失衡 巨额顺差的长期存在 外汇占 款严重 rmb 投放过多 受访者正在填写调查问卷 二、关于调查问卷的结果汇总 此小区是一个居住面积 80 至 140 平方米的中 型小区,小区内住户大部分都为三口之家和夫妻二 人,也有少数合租者。其中包括普通工薪阶层、公 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个体、私营企业老板, 外来务工人员等各个社会阶层。 这些居民对物价上次均持肯定态度,就第一个 问题来看,选择 b 和 c 的总数占总调查人口数的 87%,说明大部分居民的生活水平以步入小康。%的 人对粮油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已有切身感受。%的 人觉得“平均工资上涨”也与己无关。而对于生活 必需品价格的上涨,%的人认为肉类价格上涨使自 己的利益受损。%的人享受到了平均工资上涨带来 的好处;而在收入超过 6000 元的群体中,这两个 比例分别是%和%。而中低收入人群在中国人口中所 占比例十分大,有几亿人未达到小康生活标准,人 均国民生产总值也仅 800 美元左右。因此不难看出 为什么这次食品的物价上涨会引起如此之大的社会 反响。 对于单独的特别受访者,我的提问便更加细化, 总体而言,大多数受访者都对物价上涨持肯定的态 度。就上涨幅度看,大家都认为是适度上涨,并未 过度上涨,在居民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而从趋势 上看,多数受访者认为此番物价上涨是阶段性的, 有缓和的趋势。 三、调研分析 (一) 资料显示 1.食品类: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统计显示,今年 5 月全 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总水平同比上涨%,创 27 个月以来新高。这也是我国 cpi 连续 3 个月同 比上涨超过 3%的警戒线。也许说这些统计数字还 是离百姓生活太远,毕竟谁也不是太了解 cpi 和我 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但是据报道显示的这些事实: 在北京最大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新发地,猪肉价格 在 20 多天内涨了 14 次,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鸡 蛋价格从几个月前的每斤元上升至元; 在沈阳受小麦等原材料持续上涨的影响,酱油 价格普遍上涨 20%左右,原来 4 元的拓东一级咸酱 油,现在已经卖到元了;而至 5 月下旬,成品油价 格已在一年间上涨幅度超过 30。与此相关联, 国内不少地方出租车价格也水涨船高:原来卖两元 一斤的苹果现在涨到三四元一斤;甚至平时不起眼 的白糖,也涨价了;另外一些蔬菜、牛羊肉也在不 同程度地涨价 而菜价涨跌互现,尖椒、青椒、云豆等少数品 种价格高于去年,白菜、土豆、韭菜、胡萝卜等价 格低于去年,蔬菜的整体价格水平低于去年,供应 总量与去年持平,基本满足市民消费需求。 2.日常用品类: 商品的涨价像传接力棒一样,纸巾、毛巾类商 品也偷偷跟着涨价。 我从一个超市负责人处得知,超市方已经得知 厂家的通知,后期纸巾、毛巾等部分商品价格将上 调 10%。目前,维达、心相印、清风等多种品牌的 10 只装卷筒纸,市场价格在 1523 元。到时,这 些商品的价格标签将进行微调,价格几乎都涨到 20 元以上。据介绍,纸巾涨价与纸浆等原材料价 格上涨有关。受到去年旱灾、霜冻等各种自然灾害 影响,国内林木减产,直接导致木浆涨价;另一方 面生产成本、劳动力成本增加,加重了纸巾生产企 业的造纸成本压力。 3.汽油: 目前沈阳汽油价格为:90#汽油元/升,93#汽 油元/升,97#汽油元/升。 目前,我国成品油的定价机制是参照新加坡、 鹿特丹、纽约三地市场价格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 当国际油价上下波动幅度在 5%-8%的范围内时保持 油价不变,超过这一范围时由国家发改委调整零售 中准价 。换句话说,我国的成品油价格是参照国 际市场价格而制定的价格。世界范围内汽油价格的 上涨也影响到沈阳汽油的价格。 4.房价: 沈阳原来城市人口中下岗人员比较多,收入比 较低,所以沈阳的房价调控一直很严,做的不错, 经济发展不错,而且最近十多年来,依靠大量的基 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建设,不需要靠房地产来提升 gdp,还有个原因就是沈阳作为东三省的集散中心, 大量再就业人员和外来人员也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 动力,比照小城市的吃拿卡要现象也少些,所以房 价照同等规模大城市相比并不高,但仍旧年年呈现 走高的趋势。 总之,全国城镇居民 8 大类消费支 出中,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为%, 但不同的居民食品支出的比重差别较大。10%的高 收入户和 10%的最高收入户其比重分别为%和%,比 全国平均水平低和百分点;而 10%的低收入户和 10%的 最低收入户食品的消费比重分别达%和%,分别比全 国平均水平高出和个百分点。因此,从数据可看出, 食品价格的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影响是最大的。 从价格下跌的衣着、交通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类 消费比重看,全国城镇居民平均消费比重%,而 10%的 高收入户和最高收入户的消费比重分别为%和%,分 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 1 和个百分点。从低收入群 体看,10%的低收入户和最低收入户的消费比重分 别为%和%,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个百分点。 因此, 从以上数据可看出,在商品价格的下跌中,得到实 惠最多的是城镇居民中的高收入群体。而低收入群 体由于消费比重低,相对而言,价格下跌的实惠则 得到较少。 在目前的消费市场中,小轿车在降价, 电脑、手机在降价,平板电视在降价。电信资费也 在降,药价也在降,而且降了二十多次。总体归结 为:消费需求弹性越小的涨得越多,弹性越大跌得 越多;资源性、基础性产品涨的多,电子类、科技 类产品降的多;米袋子、菜篮子涨的多,高档消费 产品降的多。 (二) 具体影响 从宏观的角度看,由于部分商品价格上涨,特 别是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肉禽蛋、鲜菜、汽油、 柴油、石油、液化气等商品价格仍保持在高价位上 运行,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涨 6%, 影响了农民人均多支出 186 元。这些都必然影响了 居民的消费信心和心理。人民手中钱越来越不值钱, 纸币贬值,存款所代表的实物量少了,势必影响人 民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人民购买力降低,影 响人民消费心理,商家难攻消费者荷包,消费市场 不活跃 。 但涨价幅度大的恰恰是低收入群体支出比重高 的商品,而降价幅度大的也恰恰是这一群体支出比 重低的商品。因此,可以说对于城镇低收入群体而 言,是一方面要承受涨价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较 少或难以享受到降价带来的好处。对这一反差现象, 理应受到有关方面的极大关注。另外,更值得注意 的是,高收入阶层既消费了粮油肉,也购买享受型、 科技类高端产品,在承受涨价负担的同时,也获得 降价的好处,两者相抵,得益大大高于支出。比如 买车,原价 20 万元现在只需 18 万元,这 2 万元的 “额外”收益,可以弥补多少个月家用的“额外” 支出。相反,低收入群体维持生计原已有些困难, 应付一日三餐之后,无力购买其他,甚至需动用积 蓄来度日,使原本买电脑的计划泡汤,于是,只承 受涨价的痛苦,却得不到降价的好处。这就是当前 物价涨跌的对不同人的不同感受与影响。因此,从 价格的涨跌和居民消费比重的分析,不难看出,面 对涨价,哪些人的承受力强些、哪些人承受力弱些? 在涨跌之中,谁的利益受损最大,谁的损失小些, 谁不仅没有损失反而得益呢?在社会分层日益明显 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