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之医学专业选择谏言_第1页
高考志愿之医学专业选择谏言_第2页
高考志愿之医学专业选择谏言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志愿之医学专业选择谏言 教育,终究只能教会孩子作决定,而不是越俎代庖地 帮他们作选择。 伴随着医患关系的纠结,高考志愿还能不能选报医学 专业,似乎成了节令性的公共议题。譬如最近,四川大学 华西医院心脏内科副主任医师杨庆就收到一条微博私信。 一名高三女生向他求助,称自己一心想学临床医学,但父 亲坚决反对,双方起了冲突。她绝食抗议,最终父亲才让 步。针对学医之争,著名的微博达人、广东省卫计委副主 任廖新波,也在微博上鼓励学子为改变,勇敢报医吧!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历史上看,中国自古就有杏林 春暖、桔井飘香的传说,以此歌咏医患之间的和谐关系。 斗转星移,今日的中国医疗界,却遍传着为医一日、血溅 七尺的悲怆: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每年被殴打受伤的医务 人员已超过 1 万人,%的医院出现过病人及家属殴打辱骂医 务人员的现象,%的医生不愿意子女学医、从医。从打医、 侮医到杀医,甚至在医疗机构,医生最基本的执业安全都 陷入困境于此背景下观之,医学专业的承续确实堪忧。 看起来,印证这个逻辑的事实链条非常丰满:近年来, 医学专业却遇冷,多个省份临床医学类专业录取分数线一 路下滑,教育部于今年 3 月下旬公布的研究生考试复试国 家分数线显示,医学类分数线连续 3 年保持每年 5 分降幅。 此外,受国家卫计委委托,首都医科大学于今年 3 月 12 日 正式启动了一项课题研究,摸清全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招 生质量的现状以及过去 10 年中的变化。在前期资料收集中, 有两组数据给该课题主要负责人留下深刻印象:一是高考 状元选择学医的少,二是医生多不愿子女学医。 一声嗟叹之后,仔细咂摸一下,似乎这样的推演又有 点不太靠谱。 一方面,医学专业遇冷,与其说是遭遇寒冬,不如说 是理性归位。前些年,医学、法律、经济、新闻等专业遍 地开花,门槛高、从者众,但市场需求总是有限的,一旦 供过于求,反映到价值规律上来,必然会遏止报考者的热 情,从而倒逼高校在分数线上放低身段。另一方面,中国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已经到来,高等教育已经是买方市场。 根据教育部统计,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 939 万,比去年 增长 27 万,这是连续 5 年下降后的首次小幅回升。不过, 从 XX 年我国高考报名人数达到历史峰值的 1050 万后,人 数就迅速下滑。发布的XX 年高招教育报告显示,这一 趋势将延续到 2020 年。高校生源吃紧,录取率水涨船高, 原先高高在上的一些专业,自然也会顺势而下。一言蔽之, 这也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当然,我们承认紧张的医患关系会逆转医学专业热, 不过,实在也没必要过分放大这种焦虑感。这里有两个显 而易见的道理:一者,干一行怨一行是人之本能。医生会 抱怨自己的职业,难道农民就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继续从事 农业吗?二者,客观而言,医生是苦是累,甚至有风险,那 么,警察呢、城管呢?只要职业的性价比摆在那里,矫情的 怨尤,改变不了公众对职业的方向选择。 社会冀望更优秀的学生能选择医学,但绝不该再出现 精英都一窝蜂地挤到医学专业的独木桥上的风景。不然, 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体经济依仗谁去流血流汗呢?再说, 孩子选择怎样的专业,也不是一时教化的结果,只要医者 有尊严、够体面,就算舆论污名化,恐怕也挡不住报考者 的热情。家长也好、学校也罢,尊重孩子选择人生的自由, 这才是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