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胃炎胃溃疡ppt课件_第1页
病理学胃炎胃溃疡ppt课件_第2页
病理学胃炎胃溃疡ppt课件_第3页
病理学胃炎胃溃疡ppt课件_第4页
病理学胃炎胃溃疡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慢性胃炎、溃疡病 1 消化系统全貌 2 1胃底 2贲门 3胃体 4胃大弯 5胃肌层 6幽门窦 7幽门管 8幽门 9十二指肠上部 10角切迹 11胃小弯 12贲门 13食 管腹部 3 慢性胃炎 ( chronic gastritis) 胃黏膜慢性炎症 多数以胃窦为主的全胃炎,胃粘膜层以淋巴细胞 和浆细胞浸润为主,部分患者在后期可出现胃粘膜 固有腺体萎缩和肠化生 定定 义义 第一节第一节 慢慢 性性 胃胃 炎炎 4 w 其它因素 吸烟、酗酒、浓茶、咖啡 、过冷过热及过于粗糙食 物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及 NSAID等 全身性疾病如心力衰竭, 肝硬化门脉高压致胃黏膜 供血不足,营养不良 v 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 最主要病因 v 自身免疫 n 壁细胞抗体( parietal cell antibody, PCA) n 内因子抗体( intrinsic factor antibody, IFA) n IFA与内因子结合导致 VitB12吸收障碍 v十二指肠胃反流 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因和发病机制 5 根据慢性胃炎病理特点分类根据慢性胃炎病理特点分类 分分 类类 慢性胃炎慢性胃炎 浅表性胃炎浅表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 ( A型,型, B型型 ) 慢性肥厚性胃炎慢性肥厚性胃炎 6 慢性浅表性胃炎 肉眼: v 胃窦部常见 v 粘膜浅层充血水肿、点状出血或糜烂,呈淡红色 镜下: v 局限于粘膜浅层:充血、水肿,上皮细胞坏死脱落 v 炎症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 v 腺体完整无损 病病 变变 特特 点点 7 萎缩性胃炎肉眼特点 w 病变胃粘膜呈 灰色 , 粘 膜变薄 ,皱襞变浅或消 失,粘膜下 血管清晰可 见 病理学特点病理学特点 8 镜下特点 w炎症向深处发展累及腺区 w粘膜腺体破坏、减少、萎缩,黏膜 变薄,胃小凹变浅 w固有层内有慢性炎细胞浸润 病理学特点病理学特点 9 v 肠上皮化生 胃腺转变为肠腺样,含杯状 及潘氏细胞,胃组织形态结 构与肠粘膜相似; 假幽门腺化生 胃体腺变成胃 窦幽门腺形态,但不能分泌 胃酸;可移至十二指肠球部 ,为 Hp定居创造条件 病理学特点病理学特点 10 病理学特点病理学特点 胃癌胃癌 非典型增生非典型增生 肠化生肠化生 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 以胃黏膜固有层里有炎症细 胞浸润为特征的慢性炎症,炎症 从浅表逐渐向深部扩展至腺区, 继之腺体破坏和减少,直至腺体 萎缩 11 w 部分无症状。部分 消化不良 ,上腹不适、饱胀,餐后明 显; 不规律上腹痛 ,反酸, 嗳气,食欲不振,恶心 v常见病 v男性略多于女性 v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v发病率随年龄增加 临临 床床 表表 现现 12 溃 疡 病 定 义 : 主要指发生于 胃 和 十二指肠 的 慢性溃疡 。 因溃 疡的形成与胃酸 /胃蛋白酶对黏膜的消化作用有关 ,故有 消化性溃疡 之称。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 慢性、周期性、节律性的上 腹部疼痛 13 14 流 行 病 学 w 常见病,多发病,全球性分布 w 男性多于女性 w 十二指肠溃疡多于胃溃疡; 3:1 w DU好发于青壮年, GU中老年人多见, w 秋冬、冬春之交好发;南方发病率大于 北方 15 本病为多病因疾病, 发病机制未完全明了, 但 1、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增多 2、幽门螺杆菌( Hp)感染 3、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是 PU发生的 重要因素 病因及发病机制 16 人胃黏膜银染人胃黏膜银染 1000 幽门螺杆菌的发现幽门螺杆菌的发现 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 Warren和 Marshall首次从人胃黏膜中分离培 养出 Hp 17 Hp相关疾病相关疾病 慢性胃炎 Chronic gastritis 消化性溃疡 Peptic ulcer 胃 癌 Gastric carcinoma 胃 MALT淋巴瘤 MALT lymphoma 18 溃疡病发病的现代理念 w没有 Hp就没有溃疡复发 w没有胃酸就没有溃疡 w一个健康的黏膜屏障就不会有溃疡形成 19 20 病变特点 一 部位与数目 GU 小弯侧,幽门部多见,胃角附近 后壁多于前壁 DU 球部,前壁多见 数目: 多数单发 21 二 大小及形态 大小 : DU d 1cm; GU d 2cm 形状:圆形或椭圆型 三 深度 浅者累及黏膜肌层,深者达肌层,甚至浆膜 层,少数穿破浆膜层而穿孔,边缘光滑,底部洁 净,附灰白或灰黄苔 22 活动性溃疡: 溃疡周围常有炎症、水肿,底覆厚苔。侵 犯血管时引起出血,穿破浆膜层时引起穿孔。 溃疡愈合期 : 周围黏膜炎症、水肿消退,边缘上皮细胞 增生覆盖溃疡面,底部肉芽纤维组织增生形成 瘢痕 ,瘢痕收缩周围黏膜皱襞集中 23 四 愈 合 一般 4-8周,短者 2-3周,长者 12周以上。 多次复发或破坏过多,愈合后可留下瘢 痕,瘢痕收缩或与周围组织粘连,引起 病变部位畸形和幽门梗阻 24 活动期 愈合期 瘢痕期 25 瘢痕层 肉芽组织 坏死层 渗出层 26 临床特点 1、 慢性病程 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2、 周期性发作 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出现 秋冬、冬春发作,天气转暖缓解 3、 节律性上腹疼痛 GU多于餐后 1h痛 -餐后痛 DU为饥饿疼,进食缓解,有夜间疼 27 男, 49岁。贲门部可见一大小约 0.4cm1.2cm 三角形溃疡,内附 白苔 28 胃角中央可见一 1.5cm1.8cm 圆形深溃疡 , 内附较厚的黄色坏死苔 ,周边充血水肿;经两次 病理活检 ,确诊为良性溃疡 29 溃疡病的并发症 w 大量出血 是本病最常见并发症,其发 生率约占本病患者的 20% 25% w 穿 孔 w 幽门梗阻 w 癌 变 30 男, 51岁。十二指肠球部 前壁可见一大小约 1.2cm1.4cm 的红褐色出 血痂,周边仍有鲜红色血 液溢出,球后环形皱襞清 晰可见,未见病变及出血 十二指肠球部前壁有大小约 0.3cm0.5cm 溃疡,可见鲜血 自病灶涌出 ,通过幽门口流入 胃腔 以正肾冷盐水喷洒后,出血暂 时停止 31 由于幽门管溃疡反复发作,导致幽门口 瘢痕挛缩而狭窄,加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 动期,更使幽门口肿胀封闭,形成幽门梗阻 32 胃体部可见约 3.0cm5.0cm 范围内多发性大小 不等的不规则结节隆起,伴有糜烂,病理粘液附着 ,基底坚硬如石 33 胃角部可见一 2.5cm2.8cm圆形深溃疡 , 内附的黄色坏死苔,周边糜烂浸润,脆易出 血,基底僵硬,蠕动缺失 34 预防和治疗 w 预 防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定时进食、 少食多餐、吃容易消化的软食。避免吃生 、冷、硬、粗糙、油腻、含纤维过多的食 物。切忌暴饮暴食。吃饭时要细嚼慢咽, 从而减轻胃的负担。忌饮浓茶、咖啡、酒 类等;戒烟,勿食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 避免长期进食过热、过酸及熏烤的食物。 35 避免长期服用对胃粘膜有刺激的药 物,特别是阿司匹林、强的松等。注意 劳逸结合,生活规律,保持乐观愉快的 情绪,避免紧张、焦虑、忧郁 目的 消除病因,缓解症状,促进溃疡愈 合,预防复发,避免并发症发生 36 二 药物治疗 1 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