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爱国情怀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第二单元爱国情怀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品中人物活动的背景,倾听他们抒发的 爱国主义的心声;2、能读会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体会有关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涵义;3、能通过分 析人物的言行,感受人物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国主 义激情;4、能根据中心选取材料,分清主次,写 作中做到详略得当;5、能根据文意,使用正确的 符号修改作文,养成自己修改作文的好习惯;6、 能就本单元感兴趣的问题确立主题进行专题探究, 展示探究成果;7、能因地制宜,开展访问爱国主 义教育基地的活动,从中汲取爱国主义养分。二、 教学课时安排:(共 15 课时)单元整体学习 (1 课时) 枣核 (1 课时) 最后一课 (2 课时) 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 (1 课时) 古诗四首 (2 课时) 晏子使楚 (2 课时)诵读欣赏 (1 课时)写作 (3 课时)综合实践活动 (1 课时)单元专题总结 (1 课时)三、教学设想:本单元的主题是 “爱国情怀” 。本单元课文中的人物,既有风烛残 年的老人;又有贪玩幼稚的孩子;还有巧舌如簧的 古人。对于他们,同学们有的不是很了解或感兴趣。 我们教师要竭力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阅读认识、 熟悉、接受这些人物,从而理解这些人物的爱国精 神和品格。更重要的,学习本单元,决不能仅仅局 限在分析人物上,更要学会从人物身上感受到爱国 的情怀,激发学生爱国的激情,并能将自己的思想 言行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上。四、教学过程:第 1 课时:单元整体学习学习目标:1、了解单元大概 内容;2、确定单元学习目标;3、制定单元专题探 究活动方案。课前学习:翻看本单元课文,选出最 感兴趣的一篇。第一块:了解单元大概内容,确定 单元学习目标。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导入:谈谈自己印象最深的课文。畅谈 2 情境 1:浏览单元内容,以“亲爱的同学们,当你学完 本单元,你将会”为开头,为本单元写一段结 束语,让同学们感受到学完单元后的收获。巡视。 浏览单元内容,写一段结束语。教学反思第二块: 制定单元专题探究活动方案。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 生活动备注 1 自由组合,选择感兴趣的问题确立单 元探究专题,制定探究活动方案。巡视,参与讨论。 自由组合,讨论制定方案。教学反思第 2 课时: 枣核学习目标:1、了解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 恋之情;2、理解用枣核设置悬念的方法;3、体味 包含深情的语言。课前学习:欣赏歌曲我的中国 心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设置悬念的方 法。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 导入:欣赏 歌曲我的中国心 ,由“长江、长城、黄山、黄 河,在我心中重千斤。 ”引出“枣核” 。欣赏歌曲, 哼唱歌曲,思考。2 情境 1:枣核与“长江长城黄 山黄河”比真是微乎其微,为什么以“枣核”为题 呢?组织交流评价。思考,交流。教学反思第二块: 精读课文内容。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 情境 2:枣核长成枣树需要许多时间,友人试种枣 核的想法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吗?组织交流评价。阅 读,勾画。交流。教学反思第三块:语文活动:寻 找寄托思乡爱国之情的其他方法。教学步骤教师活 动学生活动备注 1 情境 3:除了文中提及的通过布 置家乡味道的环境来寄托爱国思乡之情外,海外游 子还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寄托爱国思乡之情呢?组 织,参与活动。讨论交流。教学反思课后学习:给 文中的“友人”写封信,告诉她除枣核之 外第 3 课时:最后一课 (一)学习目标: 能复述课文故事,感受人物的爱国之情。课前学习: 查找有关最后一课的背景资料;回忆自己曾上过的 “最后一课” ,准备讲给同学听。第一块:整体感 知课文。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 导入: 小学升入初中;升年级换老师,你有没有印象最深 的最后一课呢?讲给同学和老师听听。思考后交流。 2 情境 1:课文最后一课与同学们的有什么不同呢? 组织交流评价。讨论交流。教学反思第二块:精读 课文内容。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 情境 2:你能找出文中的最后一课与平日上课的不同吗? 比一比,谁找得多!(以表格形式)巡视,参与讨 论,组织交流评价。阅读勾画,讨论交流。教学反 思课后学习:把最后一课的故事复述给家长听, 让亲人们也说说他们所经历的“最后一课” 。第 4 课时:最后一课 (二)学习目标:通过分析人 物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感受人物的爱国之情。 课前学习:把听来的亲人们的“最后一课”的故事 讲给小组同学听。第一块:回忆上课内容。教学步 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 导入:你对我应,回忆 课文内容。分两大组一组说出最后一课的表现,一 组回答平日上课的表现。组织竞赛。回忆。一问一 答。教学反思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教学步骤教 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 情境 1:我当导演:小弗郎 士、韩麦尔先生角色分析。组织讨论,参与交流。 小组讨论,集体评议。教学反思第三块:语文活动: 最后一课表演秀。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备注 1 情境 2:最后一课现场再现。组织交流, 参与演出。全班参与,讨论,表演。教学反思课后 学习:合理想像,给最后一课续个尾。第 5 课 时: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学习目标:能大致 说出钱学森的事迹,了解钱学森爱国报国的深情。 课前学习:收集有关钱学森的图片、文字等资料。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 动备注 1 导入:学生介绍钱学森情况。介绍收集的 资料。2 情境 1:结合课文,填写钱学森个人简历 表。 (简历表主要包含“个人简历”和“个人小结” 两部分。 )巡视,参与讨论交流。阅读,勾画,填 表。小组讨论交流。教学反思第二块:语文活动: 我也出国留学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 情境 2:讨论交流:钱学森在美国成就大、生活 好、待遇高,可他为了报效祖国,克服重重困难, 毅然回国了。如果将来你也出国留学了,你会怎样 呢?组织交流评价。讨论交流。教学反思课后学习: 上网查阅其他海外学子归来报效祖国的资料,讲给 同学和家长听。第 6 课时:古诗四首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的朗读四首诗;2、感受到诗人的爱国 激情。课前学习:借助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查找 四首诗的写作背景;选出最喜欢的诗熟读成诵。第 一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有感情的朗读。教学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 情境 1:以四人小组 为单位开展诗歌朗诵比赛,推荐最佳选手进入班级 诗歌朗诵比赛。 (比:咬字正、发音清、节奏准、 情感好。 )巡视,指导。小组诗歌朗诵比赛,推荐 最佳选手。2 班级诗歌朗诵比赛。组织评价。参与, 听读,评价。教学反思第二块:感知诗的内容和艺 术形式。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 情境 2:辩论:结合诗的内容和写作背景看,你认为哪 首诗的作者最爱国。组织交流评价。辩论,评价。 教学反思课后学习:将这四首诗熟读成诵;收集其 他爱国诗篇朗诵给同学、老师和家长听。第 7 课时: 晏子使楚 (一)学习目标:1、能读会写课文中 的生字词;2、能复述课文故事;课前学习:借助 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熟读课文。第一块:能读准 课文中的生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步骤教 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 情境 1:四大组认字比赛, 说说字的读音和释义。组织比赛,参与比赛。出字, 认字,读读写写。教学反思第二块:理解释义,复 述故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 情境 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你帮我、我帮他,大家一 起说故事。巡视,指导,参与。互帮互助,复述故 事。教学反思课后学习:识记文中字的读音和释义, 把晏子使楚的故事讲给家长听。第 8 课时: 晏子使楚 (二)学习目标:能通过表演感受到 晏子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和能言善辩的才智。课 前学习:回忆课文中某些字词的读音和释义,回忆 故事大概内容。第一块:复习。教学步骤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备注 1 情境 1:有问必答:学生自出题, 学生抢答。组织问答。一问一答,复习课文字词的 读音和释义。教学反思第二块:语文活动:晏子模 仿秀。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 情境 2:晏子使楚原形重现(晏子模仿秀) 。组织讨 论,表演,评价。讨论,交流,表演,评价。教学 反思课后学习:收集晏子的其他故事或其他古代外 交家机智善辩的故事,讲给同学、老师、家长听。 第 9 课时:诵读欣赏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 的朗诵两首诗;2、能感悟到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 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3、体会两首诗不同的艺术 风格。课前学习:借助工具书扫清朗读障碍;查找 有关渣滓洞的资料;借助注释和诗后简评,理解诗 意,有感情的朗读两首诗。第一块:语文活动:走 进“渣滓洞”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 情境 1:“走进”渣滓洞。学生、老师通过图片, 文字等介绍渣滓洞有关情况,感受渣滓洞的生活。 组织交流。展示图片,朗读文字资料,介绍背景资 料。教学反思第二块:语文活动:诗歌朗诵比赛。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 情境 2:诗歌朗 诵比赛。以小组为单位,用恰当的艺术形式朗诵 (表现)两首诗。组织比赛,指导,组织评价。小 组交流讨论参赛,评价。教学反思课后学习:阅读 革命烈士诗抄 ,记诵有关诗篇。第 10、11、12 课时:写作学习目标:根据中心选择材料,做到有 详有略。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第 1 课时 阅读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范文朗读,作文指 导。阅读,思考,听读。第 2 课时写作实践,自评 写作,自评。第 3 课时互评,作文讲评,好推荐。 互评,听读。教学反思第 13 课时:综合实践活动 课课前学习:收集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有关资 料。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 导入:总结 单元课文内容,引入“爱国主义”主题,引出爱国 主义教育基地。听,思考。2 情境 1:简单介绍所 收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有关资料。介绍资料。3 情境 2:自由组合,编成小组,讨论并确定“采访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活动的活动方案。巡视,指导, 参与。小组讨论,交流,制定方案。教学反思课后 学习:集体或小组行动,开展“采访爱国主义教育 基地”活动,并准备成果展示。第 14 课时:单元 专题总结课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 情境 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单元专题探究成果(包含 综合实践活动成果) 。小组讨论,展示成果。2 情 境 2:自评互评学习本单元后的收获和学习表现。 自评,反思。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爱国情怀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品中人物活动的背景,倾听他们抒发的 爱国主义的心声;2、能读会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体会有关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涵义;3、能通过分 析人物的言行,感受人物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国主 义激情;4、能根据中心选取材料,分清主次,写 作中做到详略得当;5、能根据文意,使用正确的 符号修改作文,养成自己修改作文的好习惯;6、 能就本单元感兴趣的问题确立主题进行专题探究, 展示探究成果;7、能因地制宜,开展访问爱国主 义教育基地的活动,从中汲取爱国主义养分。二、 教学课时安排:(共 15 课时)单元整体学习 (1 课时) 枣核 (1 课时) 最后一课 (2 课时) 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 (1 课时) 古诗四首 (2 课时) 晏子使楚 (2 课时)诵读欣赏 (1 课时)写作 (3 课时)综合实践活动 (1 课时)单元专题总结 (1 课时)三、教学设想:本单元的主题是 “爱国情怀” 。本单元课文中的人物,既有风烛残 年的老人;又有贪玩幼稚的孩子;还有巧舌如簧的 古人。对于他们,同学们有的不是很了解或感兴趣。 我们教师要竭力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阅读认识、 熟悉、接受这些人物,从而理解这些人物的爱国精 神和品格。更重要的,学习本单元,决不能仅仅局 限在分析人物上,更要学会从人物身上感受到爱国 的情怀,激发学生爱国的激情,并能将自己的思想 言行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上。四、教学过程:第 1 课时:单元整体学习学习目标:1、了解单元大概 内容;2、确定单元学习目标;3、制定单元专题探 究活动方案。课前学习:翻看本单元课文,选出最 感兴趣的一篇。第一块:了解单元大概内容,确定 单元学习目标。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导入:谈谈自己印象最深的课文。畅谈 2 情境 1:浏览单元内容,以“亲爱的同学们,当你学完 本单元,你将会”为开头,为本单元写一段结 束语,让同学们感受到学完单元后的收获。巡视。 浏览单元内容,写一段结束语。教学反思第二块: 制定单元专题探究活动方案。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 生活动备注 1 自由组合,选择感兴趣的问题确立单 元探究专题,制定探究活动方案。巡视,参与讨论。 自由组合,讨论制定方案。教学反思第 2 课时: 枣核学习目标:1、了解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 恋之情;2、理解用枣核设置悬念的方法;3、体味 包含深情的语言。课前学习:欣赏歌曲我的中国 心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设置悬念的方 法。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 导入:欣赏 歌曲我的中国心 ,由“长江、长城、黄山、黄 河,在我心中重千斤。 ”引出“枣核” 。欣赏歌曲, 哼唱歌曲,思考。2 情境 1:枣核与“长江长城黄 山黄河”比真是微乎其微,为什么以“枣核”为题 呢?组织交流评价。思考,交流。教学反思第二块: 精读课文内容。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 情境 2:枣核长成枣树需要许多时间,友人试种枣 核的想法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吗?组织交流评价。阅 读,勾画。交流。教学反思第三块:语文活动:寻 找寄托思乡爱国之情的其他方法。教学步骤教师活 动学生活动备注 1 情境 3:除了文中提及的通过布 置家乡味道的环境来寄托爱国思乡之情外,海外游 子还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寄托爱国思乡之情呢?组 织,参与活动。讨论交流。教学反思课后学习:给 文中的“友人”写封信,告诉她除枣核之 外第 3 课时:最后一课 (一)学习目标: 能复述课文故事,感受人物的爱国之情。课前学习: 查找有关最后一课的背景资料;回忆自己曾上过的 “最后一课” ,准备讲给同学听。第一块:整体感 知课文。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 导入: 小学升入初中;升年级换老师,你有没有印象最深 的最后一课呢?讲给同学和老师听听。思考后交流。 2 情境 1:课文最后一课与同学们的有什么不同呢? 组织交流评价。讨论交流。教学反思第二块:精读 课文内容。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 情境 2:你能找出文中的最后一课与平日上课的不同吗? 比一比,谁找得多!(以表格形式)巡视,参与讨 论,组织交流评价。阅读勾画,讨论交流。教学反 思课后学习:把最后一课的故事复述给家长听, 让亲人们也说说他们所经历的“最后一课” 。第 4 课时:最后一课 (二)学习目标:通过分析人 物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感受人物的爱国之情。 课前学习:把听来的亲人们的“最后一课”的故事 讲给小组同学听。第一块:回忆上课内容。教学步 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 导入:你对我应,回忆 课文内容。分两大组一组说出最后一课的表现,一 组回答平日上课的表现。组织竞赛。回忆。一问一 答。教学反思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教学步骤教 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 情境 1:我当导演:小弗郎 士、韩麦尔先生角色分析。组织讨论,参与交流。 小组讨论,集体评议。教学反思第三块:语文活动: 最后一课表演秀。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备注 1 情境 2:最后一课现场再现。组织交流, 参与演出。全班参与,讨论,表演。教学反思课后 学习:合理想像,给最后一课续个尾。第 5 课 时: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学习目标:能大致 说出钱学森的事迹,了解钱学森爱国报国的深情。 课前学习:收集有关钱学森的图片、文字等资料。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 动备注 1 导入:学生介绍钱学森情况。介绍收集的 资料。2 情境 1:结合课文,填写钱学森个人简历 表。 (简历表主要包含“个人简历”和“个人小结” 两部分。 )巡视,参与讨论交流。阅读,勾画,填 表。小组讨论交流。教学反思第二块:语文活动: 我也出国留学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 情境 2:讨论交流:钱学森在美国成就大、生活 好、待遇高,可他为了报效祖国,克服重重困难, 毅然回国了。如果将来你也出国留学了,你会怎样 呢?组织交流评价。讨论交流。教学反思课后学习: 上网查阅其他海外学子归来报效祖国的资料,讲给 同学和家长听。第 6 课时:古诗四首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的朗读四首诗;2、感受到诗人的爱国 激情。课前学习:借助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查找 四首诗的写作背景;选出最喜欢的诗熟读成诵。第 一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有感情的朗读。教学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 情境 1:以四人小组 为单位开展诗歌朗诵比赛,推荐最佳选手进入班级 诗歌朗诵比赛。 (比:咬字正、发音清、节奏准、 情感好。 )巡视,指导。小组诗歌朗诵比赛,推荐 最佳选手。2 班级诗歌朗诵比赛。组织评价。参与, 听读,评价。教学反思第二块:感知诗的内容和艺 术形式。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 情境 2:辩论:结合诗的内容和写作背景看,你认为哪 首诗的作者最爱国。组织交流评价。辩论,评价。 教学反思课后学习:将这四首诗熟读成诵;收集其 他爱国诗篇朗诵给同学、老师和家长听。第 7 课时: 晏子使楚 (一)学习目标:1、能读会写课文中 的生字词;2、能复述课文故事;课前学习:借助 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熟读课文。第一块:能读准 课文中的生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步骤教 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 情境 1:四大组认字比赛, 说说字的读音和释义。组织比赛,参与比赛。出字, 认字,读读写写。教学反思第二块:理解释义,复 述故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 情境 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你帮我、我帮他,大家一 起说故事。巡视,指导,参与。互帮互助,复述故 事。教学反思课后学习:识记文中字的读音和释义, 把晏子使楚的故事讲给家长听。第 8 课时: 晏子使楚 (二)学习目标:能通过表演感受到 晏子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和能言善辩的才智。课 前学习:回忆课文中某些字词的读音和释义,回忆 故事大概内容。第一块:复习。教学步骤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备注 1 情境 1:有问必答:学生自出题, 学生抢答。组织问答。一问一答,复习课文字词的 读音和释义。教学反思第二块:语文活动:晏子模 仿秀。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 情境 2:晏子使楚原形重现(晏子模仿秀) 。组织讨 论,表演,评价。讨论,交流,表演,评价。教学 反思课后学习:收集晏子的其他故事或其他古代外 交家机智善辩的故事,讲给同学、老师、家长听。 第 9 课时:诵读欣赏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 的朗诵两首诗;2、能感悟到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 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3、体会两首诗不同的艺术 风格。课前学习:借助工具书扫清朗读障碍;查找 有关渣滓洞的资料;借助注释和诗后简评,理解诗 意,有感情的朗读两首诗。第一块:语文活动:走 进“渣滓洞”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 情境 1:“走进”渣滓洞。学生、老师通过图片, 文字等介绍渣滓洞有关情况,感受渣滓洞的生活。 组织交流。展示图片,朗读文字资料,介绍背景资 料。教学反思第二块:语文活动:诗歌朗诵比赛。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 情境 2:诗歌朗 诵比赛。以小组为单位,用恰当的艺术形式朗诵 (表现)两首诗。组织比赛,指导,组织评价。小 组交流讨论参赛,评价。教学反思课后学习:阅读 革命烈士诗抄 ,记诵有关诗篇。第 10、11、12 课时:写作学习目标:根据中心选择材料,做到有 详有略。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第 1 课时 阅读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范文朗读,作文指 导。阅读,思考,听读。第 2 课时写作实践,自评 写作,自评。第 3 课时互评,作文讲评,好推荐。 互评,听读。教学反思第 13 课时:综合实践活动 课课前学习:收集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有关资 料。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 导入:总结 单元课文内容,引入“爱国主义”主题,引出爱国 主义教育基地。听,思考。2 情境 1:简单介绍所 收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有关资料。介绍资料。3 情境 2:自由组合,编成小组,讨论并确定“采访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活动的活动方案。巡视,指导, 参与。小组讨论,交流,制定方案。教学反思课后 学习:集体或小组行动,开展“采访爱国主义教育 基地”活动,并准备成果展示。第 14 课时:单元 专题总结课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 情境 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单元专题探究成果(包含 综合实践活动成果) 。小组讨论,展示成果。2 情 境 2:自评互评学习本单元后的收获和学习表现。 自评,反思。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爱国情怀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品中人物活动的背景,倾听他们抒发的 爱国主义的心声;2、能读会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体会有关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涵义;3、能通过分 析人物的言行,感受人物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国主 义激情;4、能根据中心选取材料,分清主次,写 作中做到详略得当;5、能根据文意,使用正确的 符号修改作文,养成自己修改作文的好习惯;6、 能就本单元感兴趣的问题确立主题进行专题探究, 展示探究成果;7、能因地制宜,开展访问爱国主 义教育基地的活动,从中汲取爱国主义养分。二、 教学课时安排:(共 15 课时)单元整体学习 (1 课时) 枣核 (1 课时) 最后一课 (2 课时) 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 (1 课时) 古诗四首 (2 课时) 晏子使楚 (2 课时)诵读欣赏 (1 课时)写作 (3 课时)综合实践活动 (1 课时)单元专题总结 (1 课时)三、教学设想:本单元的主题是 “爱国情怀” 。本单元课文中的人物,既有风烛残 年的老人;又有贪玩幼稚的孩子;还有巧舌如簧的 古人。对于他们,同学们有的不是很了解或感兴趣。 我们教师要竭力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阅读认识、 熟悉、接受这些人物,从而理解这些人物的爱国精 神和品格。更重要的,学习本单元,决不能仅仅局 限在分析人物上,更要学会从人物身上感受到爱国 的情怀,激发学生爱国的激情,并能将自己的思想 言行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上。四、教学过程:第 1 课时:单元整体学习学习目标:1、了解单元大概 内容;2、确定单元学习目标;3、制定单元专题探 究活动方案。课前学习:翻看本单元课文,选出最 感兴趣的一篇。第一块:了解单元大概内容,确定 单元学习目标。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导入:谈谈自己印象最深的课文。畅谈 2 情境 1:浏览单元内容,以“亲爱的同学们,当你学完 本单元,你将会”为开头,为本单元写一段结 束语,让同学们感受到学完单元后的收获。巡视。 浏览单元内容,写一段结束语。教学反思第二块: 制定单元专题探究活动方案。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 生活动备注 1 自由组合,选择感兴趣的问题确立单 元探究专题,制定探究活动方案。巡视,参与讨论。 自由组合,讨论制定方案。教学反思第 2 课时: 枣核学习目标:1、了解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 恋之情;2、理解用枣核设置悬念的方法;3、体味 包含深情的语言。课前学习:欣赏歌曲我的中国 心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设置悬念的方 法。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 导入:欣赏 歌曲我的中国心 ,由“长江、长城、黄山、黄 河,在我心中重千斤。 ”引出“枣核” 。欣赏歌曲, 哼唱歌曲,思考。2 情境 1:枣核与“长江长城黄 山黄河”比真是微乎其微,为什么以“枣核”为题 呢?组织交流评价。思考,交流。教学反思第二块: 精读课文内容。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 情境 2:枣核长成枣树需要许多时间,友人试种枣 核的想法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吗?组织交流评价。阅 读,勾画。交流。教学反思第三块:语文活动:寻 找寄托思乡爱国之情的其他方法。教学步骤教师活 动学生活动备注 1 情境 3:除了文中提及的通过布 置家乡味道的环境来寄托爱国思乡之情外,海外游 子还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寄托爱国思乡之情呢?组 织,参与活动。讨论交流。教学反思课后学习:给 文中的“友人”写封信,告诉她除枣核之 外第 3 课时:最后一课 (一)学习目标: 能复述课文故事,感受人物的爱国之情。课前学习: 查找有关最后一课的背景资料;回忆自己曾上过的 “最后一课” ,准备讲给同学听。第一块:整体感 知课文。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 导入: 小学升入初中;升年级换老师,你有没有印象最深 的最后一课呢?讲给同学和老师听听。思考后交流。 2 情境 1:课文最后一课与同学们的有什么不同呢? 组织交流评价。讨论交流。教学反思第二块:精读 课文内容。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 情境 2:你能找出文中的最后一课与平日上课的不同吗? 比一比,谁找得多!(以表格形式)巡视,参与讨 论,组织交流评价。阅读勾画,讨论交流。教学反 思课后学习:把最后一课的故事复述给家长听, 让亲人们也说说他们所经历的“最后一课” 。第 4 课时:最后一课 (二)学习目标:通过分析人 物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感受人物的爱国之情。 课前学习:把听来的亲人们的“最后一课”的故事 讲给小组同学听。第一块:回忆上课内容。教学步 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 导入:你对我应,回忆 课文内容。分两大组一组说出最后一课的表现,一 组回答平日上课的表现。组织竞赛。回忆。一问一 答。教学反思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教学步骤教 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 情境 1:我当导演:小弗郎 士、韩麦尔先生角色分析。组织讨论,参与交流。 小组讨论,集体评议。教学反思第三块:语文活动: 最后一课表演秀。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备注 1 情境 2:最后一课现场再现。组织交流, 参与演出。全班参与,讨论,表演。教学反思课后 学习:合理想像,给最后一课续个尾。第 5 课 时: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学习目标:能大致 说出钱学森的事迹,了解钱学森爱国报国的深情。 课前学习:收集有关钱学森的图片、文字等资料。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 动备注 1 导入:学生介绍钱学森情况。介绍收集的 资料。2 情境 1:结合课文,填写钱学森个人简历 表。 (简历表主要包含“个人简历”和“个人小结” 两部分。 )巡视,参与讨论交流。阅读,勾画,填 表。小组讨论交流。教学反思第二块:语文活动: 我也出国留学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 情境 2:讨论交流:钱学森在美国成就大、生活 好、待遇高,可他为了报效祖国,克服重重困难, 毅然回国了。如果将来你也出国留学了,你会怎样 呢?组织交流评价。讨论交流。教学反思课后学习: 上网查阅其他海外学子归来报效祖国的资料,讲给 同学和家长听。第 6 课时:古诗四首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的朗读四首诗;2、感受到诗人的爱国 激情。课前学习:借助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查找 四首诗的写作背景;选出最喜欢的诗熟读成诵。第 一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有感情的朗读。教学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 情境 1:以四人小组 为单位开展诗歌朗诵比赛,推荐最佳选手进入班级 诗歌朗诵比赛。 (比:咬字正、发音清、节奏准、 情感好。 )巡视,指导。小组诗歌朗诵比赛,推荐 最佳选手。2 班级诗歌朗诵比赛。组织评价。参与, 听读,评价。教学反思第二块:感知诗的内容和艺 术形式。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 情境 2:辩论:结合诗的内容和写作背景看,你认为哪 首诗的作者最爱国。组织交流评价。辩论,评价。 教学反思课后学习:将这四首诗熟读成诵;收集其 他爱国诗篇朗诵给同学、老师和家长听。第 7 课时: 晏子使楚 (一)学习目标:1、能读会写课文中 的生字词;2、能复述课文故事;课前学习:借助 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熟读课文。第一块:能读准 课文中的生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步骤教 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 情境 1:四大组认字比赛, 说说字的读音和释义。组织比赛,参与比赛。出字, 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 江苏省盐城市七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9月)政治试题(无答案)
- 2025年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望亭中学中考二模生物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光伏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底部夯实拐点已至春暖花开
- 幸福问题课件
- 巡航摩托安全驾驶培训课件
- 巡察工作保密课件
- 输电线路检修培训课件
- 输液配伍禁忌课件
- 小鸭小鸡舞蹈创编课件
- 质量改进培训课件
- 2025年河北省中考数学试卷(含解析)
- 组装工艺培训
- 《会计基础》课程标准
- 2025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英语真题(原卷版)
- 2025-2030船用内燃机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价值研究咨询报告
- 《新编日语泛读教程学生用书1》课件-新编日语泛读教程 第三册 第1课
- JG/T 26-2002外墙无机建筑涂料
- 护理实习生安全协议书10篇
- 九年级英语情境教学实施计划
- 巨人的陨落介绍课件视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