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体格发育及其评价ppt课件_第1页
儿童体格发育及其评价ppt课件_第2页
儿童体格发育及其评价ppt课件_第3页
儿童体格发育及其评价ppt课件_第4页
儿童体格发育及其评价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童体格发育及其评价儿童体格发育及其评价 1 第一节 儿童体格发育 一、相关概念 n生长( growth) 是指细胞繁殖、体积的增大 和细胞间质增加(机体各组织、器官在体积 、重量和长度方面的增加以及化学成分的变 化),属量变。 2 第一节 儿童体格发育 一、相关概念 n发育( development) 指细胞、组织的分化 及功能的不断完善,心理、智力和运动功能 的获得(机体生理功能以及心理功能的成熟 与完善),属质变。 3 第一节 儿童体格发育 一、相关概念 n成熟( maturity) 生长发育结束时个体达到 成熟,形态、功能全面达到成人水平,各器 官、系统功能基本完善,骨骼钙化完成,性 器官具有繁殖子代的能力。 4 二、体格测量指标及其意义 1.纵向测量 l指标: 身高( 3岁以后)、身长( 3岁以前) 、坐高( 3岁以后)、顶臀长( 3岁以前)、 上肢长、下肢长、手长、足长等。 l 意义: 纵向测量指标主要与骨骼系统的生长 有关,特别是长骨的生长有密切的关系。在 全身各个系统中,骨骼是最稳定的系统之一 ,受遗传因素控制作用较强,外界生活条件 的影响需要有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够得到体 现。所以纵向测量指标主要用来反映长期营 养、疾病和其它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过程。 5 2横向测量指标 围度测量指标: 头围、胸围、腹围、上臂围、 大腿围和小腿围等。 径长测量指标: 肩围、骨盆围、胸廓前后径和 左右径、头前后径和左右径等。 意义 围度测量指标 主要是骨骼发育和皮下脂肪的综合 反映;他不仅反映骨骼和皮下脂肪的生长发育情 况,而且也是某些脏器发育状况的反映。如头围 能很好反映大脑的发育状况,胸围能反映肺组织 的发育状况。 径长测量指标 发育相应器官的骨骼发育状况。 如反映骨盆的发育状况。 6 3重量测量指标: 体重。 意义: 体重反映了身体各部分、各种组织重 量的总和,其中骨骼、肌肉、内脏、体脂和 水分占主要成分。 体重可呈双向变化。体重的下降。可由远期 或近期营养造成。研究还表明,体重下降可 预示群体中死亡率有上升的趋势以及有阻碍 生长发育的危险因素存在。新生儿和婴儿体 重的测量误差比身高小, 此期体重可有效地 反映营养状况。 7 三、体格发育的年龄特征 1体格发育的一般规律 n头尾规律: 躯体发育: 在青春发育期之前,儿童头部生 长快于躯干和四肢。 2个月的胎儿头长为身长 的 1/2,出生时为身长的 1/4,而成人头长为 身长的 1/8 大运动发育: 人类大运动发育亦遵循头尾发 展规律。 8 9 抬头抬头 ( 2个月) 翻身翻身 ( 4个月) 坐坐 ( 6个月 ) 滚滚 ( 7个月 ) 大运动发展程序 爬爬 ( 8个月 ) 走走 ( 12个月 ) 10 三、体格发育的年龄特征 1体格发育的一般规律 n近侧发展律(离心律) l体格发育: 在婴幼儿期,儿童体格发育表现 形式之一为躯干的生长先于四肢,四肢的近 端生长先于远端,称之为近侧发展规律。 l 手部动作: 新生儿期只会上肢无意识乱动; 4 5个月开始有取物动作,一把抓; 10个月 是才会用手拿东西;两岁左右才更准确。 11 简单摆弄简单摆弄 ( 16周) 大小鱼际 大小鱼际 ( 20周) 四指和手掌四指和手掌 ( 22周) 拇指和四指拇指和四指 ( 24 周) 手抓握动作的发展程序 拇指和食指拇指和食指 ( 26周) 一手传到另一只手一手传到另一只手 ( 28周) 12 三、体格发育的年龄特征 1体格发育的一般规律 n向心律: n体格发育: 在青春期,青少年身高发育遵循 由足至小腿、大腿再到躯干的发育规律。上 肢突增的顺序依次为手、前臂和上臂。 n骨骺愈合: 手的骨骺愈合由远及近顺序依次 为:指骨末端、中端、近端、掌骨、腕骨、 桡骨和尺骨近端。 13 三、体格发育的年龄特征 2生长发育的轨迹现象和关键期 n轨迹现象 (canalization): 体格发育是遗传因 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和环境 的压力使儿童向一定的方向发展。 n轨该轨迹有动态的、复杂的调控系统,其中 遗传基因起着关键的控制作用。 14 15 三、体格发育的年龄特征 2生长发育的轨迹现象和关键期 n赶上生长( catch-up growth): 它尽力使 正在生长中的个体在群体中保持有限的上下 波动幅度。一旦出现疾病、内分泌障碍、营 养不良等不良影响,会出现明显的生长发育 迟滞;而一旦这些阻碍因素被克服,儿童会 立即表现出向原有生长轨道靠近和发展的强 烈倾向。有人把这种在阻碍生长的因素被克 服后表现出的加速生长并恢复到正常轨迹的 现象,叫做展 赶上生长 。 16 17 赶上生长的速度如何才是最佳 ? 18 三、体格发育的年龄特征 2生长发育的轨迹现象和关键期 n关键期( critical period; sensitive period) : Lorenz 20世纪 30年代发表了 动物的情感 世界 一文,引入 “印迹 ”( imprinting)概 念,即动物有着与生俱来的特征,在出生后 一定时期表现出来,并作为一种行为方式固 定下来,影响今后的行为;一旦超过这一时 期,则行为就不会出现。 19 20 三、体格发育的年龄特征 3 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和连续性 l体格发育的连续性 : 虽然各个时期生长发育 的速度存在差异,但是在整个发育过程中, 发育中的个体一直在连续发育。 21 22 三、体格发育的年龄特征 3 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和连续性 l体格发育的阶段性: 从生长发育的轨迹我们 可以看出,不同时期,个体的生长速度是不 均衡的,有的时期快,有的时期慢,因此生 长发育速度曲线成波浪式。 l两次生长突增高峰: 第一次是在胎儿 4个月至 出生后 1岁,第二次是青春发育早期。 23 24 25 体格发育的阶段性: l第一阶段: 从胎儿 4个月至出生后 1年,是人类 发育的第一个时期,身高、体重的生长都是一 生中最快的阶段,称之为第一生长突增期; l第二阶段: 2岁至青春期前,生长速度减慢并 保持稳定,直至青春期前期,称之为稳定生长 期,在此期中,部分儿童可见生长加速现象, 多出现在 6 7岁; 26 l第三阶段: 青春期发育开始后(女童约 9 10 岁,男童约 10 12岁)生长速度再次加快, 这是人类发育的第三时期,称之为第二生长 突增期; l第四阶段: 青春期突增后 3年,生长速度下降 ,女性 17 18岁,男性 19 20岁,身高基本 停止,这是人类发育的第四个时期,称之为 生长渐止期。 27 三、体格发育的年龄特征 4 各器官系统发育的不平衡性 不同的组织分化发育成器官,不同的器官 相互结合完成特定的功能便构成不同的系统 。器官、系统的发育类型,又称为器官、系 统的生长,模式,是指器官、系统的成熟度 随年龄而发生的变化。 各个器官系统的发育不是以同一样的速度 和同一情况进行 28 29 三、体格发育的年龄特征 4 各器官系统发育的不平衡性 l一般型 代表组织器官: 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排泄 系统、骨骼、肌肉系统、主要脏器、血量等 。 发育特点: 有两个突增时期,即胎婴儿期和 青春期 30 三、体格发育的年龄特征 4 各器官系统发育的不平衡性 l神经系统型 l代表组织器官: 脑、脊髓、视觉和听觉器官 、颅骨等。 l发育特点: 发育最早,在 6岁以前发育最快, 特别是 3岁以前,只有一个生长突增期。(出 生时脑重已达成人的 25,而此时体重只有 成人的 5左右; 6岁时脑重达 1200克,约占 成人的 90。) 31 三、体格发育的年龄特征 4 各器官系统发育的不平衡性 l淋巴系统型 代表组织器官: 淋巴结、胸腺、扁桃体等淋 巴器官。 发育特点: 在儿童其生长很快,到 12岁左右 发育到人一生的最高峰(成人的 200),随 后我们的淋巴组织开始缩小 在 12岁时我们可以触及儿童颌下淋巴结节 和腹股沟淋巴结,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在 8 岁之前或 20岁以后还能触及淋巴结则是一种 异常情况。 32 三、体格发育的年龄特征 4 各器官系统发育的不平衡性 l生殖系统型 代表组织器官: 除子宫以外的生殖器官。 发育特点: 发育最晚,在青春发育期以前, 生殖系统一直处于幼稚期,到了青春发育期 我们的生殖系统开始加速发展,在短短的 10 年左右我们的生殖系统便发育成熟。 33 三、体格发育的年龄特征 4 各器官系统发育的不平衡性 l子宫型 代表组织器官: 子宫、肾上腺。 发育特点: 出生时体积较大,以后很快变小 ,随后保持幼稚状态,直至青春发育开始萌 发,并和其他生殖系统一道发育成熟。 34 四、体格发育指标的年龄特征 l1身高 /生长 出生时: 达 50cm,其中 50以上在妊娠中期完成 。 出生后第一年: 达 25cm(女) 26cm(男 ) 前半年每月增长约 2.5cm 0 6个月身长 /身高( cm)出生身长月龄 2.5 后半年每月增长 1.2cm 7 12个月( cm)前半年身长(月龄 6) 1.2 35 四、体格发育指标的年龄特征 l1身高 /生长 出生后第二年: 增长 10cm ,平均月 增长 0.8cm 第二年第一年身长( 75cm)(月龄 12) 0.8 2岁后直至青春发育期 :女童约在 9 10岁,男童约 在 11 12岁),平均每年增长 6 9cm以上。 210岁身长 /身高 cm=85+(年龄 2)*7 36 四、体格发育指标的年龄特征 l 2体重 出生时: 男婴为 3.30.4Kg,女婴为 3.20.4Kg 10个妊娠月体重达 3Kg,其中 70以上在妊娠后 3个月完成 出生后第一年 : 出生后头 3个月每月增加约 700 1000g, 3 6月每月平均增加约 600 800g。 出生后 1 6个月的体重( Kg) =出生时体重月龄 0.8 7 12个月每月平均体重增加约 350g 7 12个月( Kg) =出生体重 60.8(月龄 6) 0.35 37 四、体格发育指标的年龄特征 l2体重 满 1岁至 10岁 每年体重增加约 2Kg 1 10岁体重( Kg) 8年龄 2 38 四、体格发育指标的年龄特征 l3头围 p出生时: 头围约 34cm p第一年: 前半年增长约 9cm,后半年增长约 3cm( 46cm) p第二年: 增长 2cm,达 48cm p第三年: 增长 1 2cm, p 5岁 时约 50cm p 10岁 时为 52cm p 15 16岁 达 54 58cm 39 四、体格发育指标的年龄特征 l4胸围 p出生时: 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 1 2cm p1岁时: 胸围赶上头围( 46cm) p在 1岁至青春期前(约 10岁左右): 胸围超过头围 的厘米数年龄(周龄) 1 40 四、体格发育指标的年龄特征 l5颅骨 u前囟: 前囟有两块额骨和两块顶骨组成,呈菱形。 出生时约为 1.5 2cm,在生后数月随头围的增大而 稍变大。 6个月后逐渐骨化而变小,多在 1 1.5岁闭 合。 u后囟: 出生或出生后 2 3个月闭合。 u骨缝: 在生后稍分开, 3 4月闭合。 早闭可见于小头畸形;晚闭可见于佝偻病、脑积水或 克饤病。 41 42 四、体格发育指标的年龄特征 l6脊柱 新生儿 :脊柱仅呈轻微后凸; 3个月左右 :随着抬头动作的发育,出现颈椎 前凸; 6个月左右 :能坐时出现胸椎后凸; 1岁左右 :行走时出现腰椎前凸; 6 7岁: 这 3个自然弯曲才为韧带固定。 43 44 四、体格发育指标的年龄特征 l7牙齿 乳牙: 20颗 生后 4 10个月乳牙开始盟出; 12个月尚未出牙者可视为异常; 最晚 2.5岁出齐; 2岁以内的乳牙数月龄( 4 6) 45 中切牙 侧切牙 尖牙 第一乳磨牙 第二乳磨牙 46 四、体格发育指标的年龄特征 l7牙齿 恒牙: 28 32颗 6岁左右开始盟出第一颗恒牙,第一恒磨牙 ,位于第二乳磨牙之后, 7 8岁开始乳牙按盟出的先后顺序逐个脱落 ,代之以恒牙(其中,第 1、 2双尖牙代替第 1 、 2乳磨牙); 12岁左右盟出第 2恒磨牙; 18岁以后出现第 3恒磨牙(智齿)。 恒牙在 20 30岁出齐。 47 四、体格发育指标的年龄特征 l7牙齿 较为严重的营养不良、佝偻病、甲低、 21 三体均会导致出牙迟缓和出牙顺序的颠倒, 牙质差等情况。 48 第二节 儿童体格发育评价 一、 儿童生长发育评价的原理及参考标准 原理: 正常儿童多数发育指标呈正态分布; 该正态分布范围又与均数、标准差有一定 的关系。 49 50 第二节 儿童体格发育评价 一、 儿童生长发育评价的原理及参考标准 参考标准:用来判断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 “尺 子 ” 。 51 世界各国使用 WHO参考标准的理由 p在 0 5岁阶段,遗传因素影响是相同的,遗 传因素的差异仅在青春期才显示出来 p环境因素作用更大,发展中国家只要沿用发 达国家制订的标准即可 p为了减少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为 了便于国际间相互比较 p同时也为我国儿童发展提出更高的目标 52 第二节 儿童体格发育评价 二、 儿童生长发育评价的方法 百分位数法( percentile method) 下等: P3以下 中下等: P3 P20之间 中等: P20 P80之间 上等: P80 P97之间 上等: P97以上 53 54 某男童, 7个月 13天,身高 68.3cm 身高处于的发育等级? 55 56 二、 儿童生长发育评价的方法 离差法及标准差分法 (deviation method and standard deviation score method ) Z= 57 58 标准差分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59 等 级 离 差 法 标 准差分 ( Z分) 法 占 总 体百 分比 % 百分位数法 占 总 体百 分比 % 上 等 x+2s 2 2.3 p97 3 中上等 x+1sx+2s 12 13.55 P75p97 22 中 等 x1s -11 68.3 P25p75 50 中下等 x-2sx-1s -2-1 13.55 P3p25 22 下 等 120%肥胖 68 三、儿童生长发育评价的应用 2.超重与肥胖 方法 2: 评价指标: Kaup指数又称体块指数 评价方法: Kaup指数法; 评价标准: 中国成人体块指数建议以 18.523.9为 适宜体重, 24.027.9为超重, 28.0以上为肥胖。 69 三、儿童生长发育评价的应用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