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中高频电疗法PPT课件_第1页
低中高频电疗法PPT课件_第2页
低中高频电疗法PPT课件_第3页
低中高频电疗法PPT课件_第4页
低中高频电疗法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低、中、高频电疗法 低频: 100000Hz,因而失去对神经的刺激作用。此时无 论综合多少个刺激也不能引起一次兴奋。 1 低频电疗法 应用 1000Hz以下的低频脉冲电流治疗疾 病的方法,称低频电疗法 脉冲电流:指电压或电流幅度按一定的 规律从零或某一电位水平的瞬间出现然 后降低或消失的电流 2 低频电疗法的分类 按波形:三角波、方波、梯形波、阶梯波、正 弦波、指数波等。 有无调制:为调制型和非调制型,常见的调制 方式有:波幅调制、频率调制、相位调制及波 宽调制、浪涌调制 。 按相位 :单相和双相,双相脉冲波又根据其两 侧波形、大小分为对称和不对称双相波 按应用方式:直流电疗法,电水浴疗法、电离 子导入疗法、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痉挛肌电 刺激疗法, TENS疗法(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 )电兴奋疗法等。 3 低频电流的特点 均为低频小电流,电解作用较直流电弱 ,有些电流无明显的电解作用 对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都有强的刺激作 用 无明显热作用。 4 低频电流的基本作用 5 兴奋神经肌肉组织 对运动神经和肌肉: 110Hz: 可引起肌肉单收缩 2550Hz: 可引起肌肉强直收缩 100Hz: 引起肌肉收缩减弱或消失 对感觉神经; 50Hz: 振颤感明显 100Hz: 止痛 对血管: 1-20Hz: 提高血管张力 50-100Hz: 扩张血管 对植物神经: 4-10Hz: 兴奋交感神经 20-40Hz: 兴奋迷走神经 100-250Hz: 抑制交感神经 当低频脉冲电流刺激神经干时,兴奋易发生在阴极下方 6 镇痛 1、即时镇痛作用:是指在电疗后数分钟 或数小时之内产生的镇痛效果,称为即 时镇痛作用。 2、多次治疗后的镇痛作用: 7 低频电流 兴奋粗( A) 纤维 SG( 背角胶质区)细 胞兴奋 闸门关闭 痛觉传入减弱或受阻 镇痛 低频电流 兴奋脊髓背角胶质区 GABA能神经元 释 放 GABAC 纤维末梢 Ca2+通道受阻 抑制痛觉的传入 镇痛 低频电流 兴奋脊髓背角胶质区 阿片肽能神经元 释 放阿片肽 背角神经元 K+电导增加 抑制痛觉的传入 镇痛 低频电流 脑高级中枢内源性痛觉调制系统 释放 5-HT 、 阿片肽、 GABA、 NA等递质 脊髓背外侧束 抑制 脊髓背角神经元 镇痛 低频电流刺激冲动 脊髓 皮层感觉区 干扰痛觉 镇 痛 低频电流 产生震颤感和肌肉颤动 兴奋粗纤维 疼痛 的传导受干扰和受阻 镇痛 8 多次治疗后的镇痛作用 局部血液循环的改善能减轻局部缺血、 缓解酸中毒、加速致痛物质和有害的病 理产物的清除、减轻组织和神经纤维间 水肿、改善局部营养代谢,从而消除或 减弱了疼痛的刺激因素,达到镇痛效应 。 9 低、中频电流有促进局部血液 循环的作用 轴突反射:传入冲动同时沿着与小动脉壁相连的同一神经元 之轴突传导,使小动脉壁松弛,出现治疗当时和治疗后电极 下的皮肤浅层充血发红。 低频电流刺激神经(尤其是感觉神经)后,使之释放出小量 的 P物质和乙酰胆碱等物质,引起血管扩张反应。 皮肤受刺激释放出组织胺,血管扩张,出现治疗后稍长时间 的皮肤充血反应。 肌肉产生节律性收缩,其活动后的代谢产物如乳酸、 ADP、 ATP等有强烈的扩血管作用,能改善肌肉组织的供血。 抑制交感神经而引起血管扩张:如间动电流作用于颈交感神 经节,可使前臂血管扩张;干扰电流作用于高血压患者的颈 交感神经节可使血压下降 10 低频电疗法的其它作用 促进伤口愈合 促进骨折愈合 消炎 镇静催眠作用。 11 低频脉冲电疗法的应用分类 主要刺激神经肌肉、使肌肉收缩的低频电疗法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NMES) 功能性电刺激疗法( FES) 感应电疗法 主要作用为镇痛或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低频电疗法 间动电疗法 超刺激电疗法 经皮电刺激神经疗法( TENS) 高压低频脉冲电疗法( HVPC) 脊髓电刺激疗法( SCS) 促进骨折和伤口愈合的低频电疗法 电极植入式微电流刺激疗法 TENS HVPC 以其他治疗作用为主的低频电疗法 电兴奋疗法 电睡眠疗法 直角脉冲脊髓通电疗法 12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NMES) 应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神经或肌肉,引起肌肉收缩以 治疗疾病的方法,亦称电体操疗法 。 临床应用已有 1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在神经肌肉骨骼疾病的康复中 NMES的应用显著增加。 13 肌肉受刺激后的生理学变化 肌肉受电刺激收缩后,肌纤维增粗、肌 肉的体积和重量增加、肌肉内毛细血管 变丰富、琥珀酸脱氢酶( SDH) 和三磷酸 腺苷酶( ATPase) 等有氧代谢酶增多并 活跃、慢肌纤维增多、并出现快肌纤维 向慢肌纤维特征转变的现象 14 1982年,美国 FDA正式宣布 NMES用于下列三种情 况是安全、有效的: 1. 治疗废用性肌肉萎缩; 2. 增加和维持关节活动度( ROM); 3. 肌肉再学习和易化作用。 此外, NMES还有生理治疗作用: 4. 减轻肌肉痉挛; 5. 促进失神经支配肌肉的恢复; 6. 强壮健康肌肉; 7. 替代矫形器或肢体和器官已丧失的功能。 15 废用性肌萎缩 表现:制动后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最明显 的改变是肌肉横切面积缩小,但肌纤维数量不 变。慢肌纤维比快肌纤维更易发生萎缩。 NMES不能完全阻止、但能延迟萎缩发生,能增 强已萎缩肌肉的肌力。 NMES对髌骨软骨软化症、髌骨移位所致的股四 头肌乏力亦有良效。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鼓励病人多活动,尤 其是早期多做等长收缩。当病人能做主动抗阻 运动时,就停止 NMES治疗。 16 增加或维持 ROM NMES是辅助治疗手段,不能取代被动牵拉 、主动运动等疗法。 作用机理是刺激肌肉收缩,引起关节活动 ,牵拉关节周围软组织。 如果 ROM只有一个方向受限,单通道的 NMES就够。如 ROM有两个方向受限,可用 双通道的仪器,但必须能交替输出。 要维持 ROM, 每天的治疗时间必须达到 30min; 要增加 ROM, 治疗时间必须更长。 17 肌肉再学习和易化 使肌肉易化的方法有两种: 1. 模拟运动疗法中的促通技术。方法是电流强 度较小(感觉阈)而看不到肌肉收缩。但病人必 须有 “轻触 ”、 “拍打 ”样感觉,类似促通技术中的 轻抚、拍打等手法。 2. 运动控制法。加大电流强度使肌肉收缩,向 中枢传入大量的本体、运动和皮肤感觉信息,使 中枢逐渐适应这种输入信号,帮助建立正常的运 动模式。 用 NMES来易化肌肉时,病人必须合作。电流通电 时,病人尽量自己收缩;电流中断时,病人必须 放松肌肉。每次治疗时间不必太长,一般为 15min。 18 治疗痉挛 单纯刺激对抗肌的方法 单纯刺激痉挛肌的方法:这种方法多用于截瘫、 多发性硬化。治疗前肌张力越高,治疗后降低得 越明显。但疗效持续不长。应避免长时间刺激痉 挛肌,否则痉挛有加重的倾向 痉挛肌和对抗肌的交替刺激:该方法的疗效较好 ,持续时间较长。其原理是先使痉挛肌强烈收缩 ,神经肌较兴奋,通过反射使痉挛肌本身受到抑 制;刺激对抗肌收缩,通过交互抑制使痉挛肌松 弛。 治疗时间 1015min, 强度以引起肌肉明显收缩为 准。 19 强壮正常肌肉 NMES对那些比较薄弱的、不能理想地主动 收缩的肌肉有益。对于完全正常的肌肉, 没有必要用 NMES。 20 失神经支配肌肉的电刺激 表现:肌肉萎缩、 N-M接头退化、膜电位改 变、肌张力下降或消失、收缩反应慢、反射 下降或消失 病理:溶酶体上升、肌浆和肌浆网短暂上升 、肉眼体积减少、在显微镜下看肌纤维直径 减少。 如果 2年内神经不能恢复支配,则肌纤维会 被结缔组织取代,肌肉不可能恢复功能。 21 NMES对失神经肌肉治疗作用的原理 电刺激能使失神经肌肉收缩,延迟肌萎缩 。 肌肉收缩能改善肌肉血液循环,减轻水肿 或失水的发生,抑制肌肉纤维化。 给予适当的电刺激后,恢复速度加快。 保留肌肉中结缔组织的正常功能,防止其 孪缩和束间凝集 防止肌肉大量失水和发生电解质、酶系统 的破坏。 22 临床应用注意 等长收缩:治疗时要适当固定关节。 受伤后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主极置于肌肉上最易兴奋之处,大小 1-2cm2, 副极 的大小应使病人不会感觉到电极下皮肤刺激,放置 于远处。 尽量不要引起邻近正常肌肉收缩。 波宽尽量短,但需能引起肌肉收缩。 波形应尽量陡,但又不能太直,以避免刺激感觉神 经。 通断比为 1:4-5,防止肌疲劳。 强度达到中 -强的肌肉收缩,又不能引起病人不适 。 23 正常肌肉的低频脉冲电疗法 (感应电流和新感应电流疗法) 对正常的肌肉或由于支配它的神经不正 常或由于某种原因而产生的废用性萎缩 的肌肉,进行低频脉冲电疗,称为正常 肌肉的低频脉冲电疗法。常用于这方面 的电流为感应电流 24 治疗作用 25 防止废用性肌萎缩 防止神经失用时的肌萎缩:如神经受损伤或压迫 时,应用感应电流刺激这种暂时丧失随意运动的 肌肉,使之发生被动的收缩,以防止肌肉萎缩, 对完全失神经支配的肌肉无作用,对部分失神经 支配的肌肉作用减弱。 治疗制动术后的废用性肌萎缩:较长时间的制动 术后,由于肌肉长久活动将会出现萎缩。因此在 制动术解除后,可应用感应电刺激萎缩严重或恢 复较慢的肌肉。 防止反射性抑制引起的肌萎缩:在关节损伤、发 炎或术后,有关肌肉收缩。应用感应电刺激肌肉 ,以帮助肌肉的随意运动,来防止萎缩。 26 训练肌肉作新的动作 有肌腱移植术后,可用感应电刺激肌肉 与病人的主观意志同时作用,建立新的 运动。 27 防止肌肉与周围组织的粘连 在肌肉周围组织有渗出物时,使有关结 构发生相对运动来防止粘连。对已形成 的轻度粘连,可试用感应电引起的收缩 来使之松解。 28 促进肢体的静脉和淋巴回流 当局部有轻度的静脉和淋巴加流障碍时 ,可用感应电流刺激使肌肉交替地收缩 和松弛,对静脉和淋巴起来 “唧筒 ”作用 ,以促进静脉和淋巴的回流。 29 锻炼和加强因姿势不正常而活 动困难和软弱的肌肉 在拇外翻中的拇展肌和扁平足中的足内 侧肌群均不能出现上述情况。可用感应 电刺激肌肉,配合病人的主观控制,能 出现满意的随意运动。 30 间动电疗法 Diadynamic Therapy 间动电流是将 50Hz 交流电经整流后叠加在直流 电上构成的一种脉冲电流。用这种电流来治疗 疾病的方法称为间动电疗法,是法国医生 Bernard 于 1950年发明的,故也称为 Bernard电 疗法 31 间动电流的特点 间动电每组电流的波形、频率、脉冲持续时间和间 歇时间是固定的,治疗时只能调节强度 间动电流属于半波正弦电流。在电流峰值和波宽相 同的情况下,正弦电流的作用比感应电流和指数曲 线电流大。若使三种电流的作用区相等,则感应电 流和指数曲线电流的峰值将超过痛阈而引起疼痛。 当然,方波电流的作用区比半波正弦电流的更大, 但方波的前沿过陡,对感觉神经的刺激性大,人体 不易耐受 间动电流具有直流电性质,有电解作用,治疗时需 要明确阴阳极,并要用衬垫。 间动电流的载波频率较低,故作用不深。 32 间动电治疗作用 镇痛作用:间动电流的止痛作用比较明显,比直 流电和感应电流显著为佳。作用最强的为间升波 ,次为疏密波,再次为密波和疏波。 促进周围血液循环:间动电流有明显的促进周围 血液循环,使皮肤温度升高的作用。动脉内膜炎 、动脉硬化、功能性周围血液循环障碍、急性侧 支循环性水肿。对心性、肾性水肿和机械堵塞水 肿无效。 对神经肌肉的作用:引起肌肉强直性收缩。 一般用断续波或起伏波来锻炼废用性萎缩的肌肉 。 失神经后的肌肉容易疲劳,只能耐受较低的刺 激频率,并需有较长的间歇时间,故 间动电不适 宜于治疗失神经支配的肌肉 33 间动电流的作用阈与痛阈距离较近,因 而调节电流量时,要缓慢仔细。 治疗时间一般主张短时间,每次 6-8分钟 , 无效时,则需要改换电流种类 34 密波( DF): 镇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降低交 感神经张力。用于疼痛,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周围 性血液循环不良 疏波( MF): 镇痛。用于痉挛性疼痛 疏密波 (CP): 镇痛,促进渗出物质的吸收,降低肌 张力。用于扭伤、挫伤、关节痛、神经痛、局部循 环和营养不良 间升波 (LP): 镇痛用于肌痛、关节痛、神经痛 断续波 (RS): 使正常神经支配的肌肉强直收缩用于 锻炼废用性萎缩的肌肉 35 超刺激电疗法 含义:应用超出一般治疗剂量的低频方波脉冲电流 治疗疾病的方法 波形:方波( 其波宽为 2ms, 频率为 5143Hz ) 作用:镇痛和改善血液循环 治疗: 恒流输出型治疗仪 ; 防止电解液对皮肤的损害; 34次治疗无效时应放弃此疗法 ; 治疗后局部皮肤有损伤,可涂烫伤软膏或氢化可的软膏 。 36 中频电疗法 用频率 1100KHz的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 为中频电疗法 中频电疗法的历史较短,远短于低频电疗法 与高频电疗法。 1944年 Gleidmeister首先提出 中频电流的概念 37 中频电对人体作用的特点 人体组织阻抗明显下降 人体组织在电学上具有电阻的特性。人体组织对 不同频率电流的电阻不同,对低频电的电阻较高 ,随着电流频率的增高,人体的电阻逐渐下降。 由于人体对频率较高的交流电的电阻和容抗者较 低,因此总的阻抗也小得多,所通过的电流较多 。中频电疗法所应用的电流强度较大,可达 0.1- 0.5mA/cm2, 所以能达到较深人体组织。 38 无电解作用: 中频电流是交流电流,无正负极之分,因此电极 下没有电解反应,没有酸碱产物产生,对皮肤的 刺激性较小,患者能较好地耐受和坚持长时间治 疗 中频电疗时可使用薄衬垫 当然半波中频电流是有极性的,有电解作用。 39 对神经肌肉的作用: 一个周期的电流不能引起神经兴奋和肌肉收缩 。只有综合多个周期的连续作用并达到足够强 度时才能引起一次强烈的肌肉收缩。对感应电 已不能引起兴奋的变性的神经,中频电流仍可 引起兴奋。 中频电流刺激引起肌肉的强烈收缩,在主观感 觉上比低频电流刺激引起的收缩要舒适得多, 尤其是 60008000Hz电流刺激时肌肉收缩的阈 值与痛觉的阈值有明显的分离,即肌肉收缩的 阈值低于痛阈,肌肉收缩时患者没有疼痛感。 40 干扰电、调制中频电、音乐电等疗法所采 用的电流既含有中频电成分,又含有低频 电成分。这样的中频电流: 没有低频电的缺点(如 作用表浅 、 对皮肤刺 激大 、 有电解作用 等) 兼具了低中频电流的优点: 人体组织的阻抗 明显下降 ; 不发生电解 ; 患者能耐受较大强 度的电流 ; 患者不易产生适应性 ; 可产生较 强的肌肉收缩 ; 整流后的半波中频电流可做 药物离子导入 。 41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局部开放的毛细血 管数增多,血流速度及血流量均有增加 提高活性生物膜的通透性 42 治疗作用 43 镇痛作用 即时镇痛作用 : 几种中频电流单次治疗和治 疗停止后都有不同程度的镇痛作用,可持续 数分钟到数小时。 多次治疗后的镇痛作用 : 是产生即时镇痛作 用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和改善了局部血液 循环的结果。 44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作用 即时的充血反应 : 中频电单次作用时和停止 作用即刻局部充血反应不明显。在停止作用 后 10-15分钟局部充血反应比较明显。 肌肉 组织血液循环的改善 与 肌肉活动所产生的化 学物质 有关。深部组织或远隔部位组织血液 循环的改善则与 自主神经 的影响有关。 多次治疗后血液循环的改善:是 单次作用的 累积效应 以及 自主神经功能调整 的结果。 45 锻炼肌肉 由 1-50Hz的低频调制的中频电流能引起肌肉 收缩。 因此,中频电流亦可用于锻炼肌肉、预防肌 肉萎缩、提高平滑肌张力、调整植物神经功 能。 它具有以下特点: 对皮肤的刺激性小,不易引起疼痛; 无电解作用,不易损害皮肤,有利于持久治疗 ; 人体的耐受性良好,电流的作用深度较大。 46 软化疤痕、松解粘连 能扩大细胞与组织的间隙,使粘连的结缔 组织纤维、肌纤维、神经纤维等活动而后 分离。 47 中频电疗的注意事项 治疗前应告诉患者该电流强度的感觉,消除患者 的顾虑,求得配合。 治疗前询问或检查治疗部位皮肤有无感觉减退、 大疤痕或破损。 治疗时应除去治疗部位的金属物品如手表、发夹 、首饰等。体内有金属异物的部位,应严格掌握 电流强度(小于 0.3mA/cm2), 以避免组织损伤。 戴心脏起搏器者、孕妇的腰腹部禁用中频电疗。 使用金属电极(铅板、铜片)时,必须用衬垫, 但可不必很厚。使用橡胶电极时,在电极上涂导 电乳胶即可。 48 治疗剂量的确定 一般以人体感觉和运动阈为准,电流密度 通常为 0.1-0.3mA/cm2, 最大不超过 0.5mA/cm2。 治疗剂量可分为: 感觉阈下:电流表有指示,患者无电感。 感觉阈:患者刚有电感,即有很弱的麻颤感。 感觉阈上:有明显的麻颤感。 运动阈:电流强度刚能引起肌肉收缩。 运动阈上:电流强度能引起患者明显的肌肉收 缩。 耐受量:电流加大到患者能耐受的最大限度 49 高频电疗法 将频率高于 100kHz( 100.000Hz) 的电流应用于 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高频电疗法 双相交流电 高频电疗法的发展有近 100年的历史,共鸣火花 疗法始于 19世纪末。 共鸣火花、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 、毫米波 现代物理疗法中不可缺少的部份 用于许多急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