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变态心理学 1 卢比茨精神异常经常大喊大叫 n 玛利亚(化名):卢比茨经 常做噩梦,在梦中他会大叫 “我们坠机了,我们坠机了 !” n 凯瑟琳:极度控制狂。 n 调查发现:抑郁症。 2009 年卢比茨被诊断患有严重的 抑郁症,接受了 1年半的治 疗。从此,航空部门的档案 开始建议定期对其进行心理 评估。 2 中国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约 1600 万人 10%有暴力倾向 精神卫生既是全球 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 题,也是较为严重的 社会问题。据调查, 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 总负担中排名居首位 ,约占疾病总负担的 20%,重性精神障碍 患者约 1600万人。 3 本 课 程 的 目 的 n 变态心理学研究的问题对于个人和社 会均具有相当大的重要性。 n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变态心理学的基本 概念和理论,分析常见心理障碍的原 因、心理病理机制和表现形式,以及 诊断与治疗的一般原则。 4 如何学习变态心理学如何学习变态心理学 学好基础课,了解正常心理活动、心理现象及学好基础课,了解正常心理活动、心理现象及 其发生发展的规律其发生发展的规律 掌握变态心理的定义、评价标准掌握变态心理的定义、评价标准 了解变态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脉络了解变态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脉络 掌握当今使用的关于变态心理学的分类与诊断掌握当今使用的关于变态心理学的分类与诊断 结合具体案例来了解和掌握各种变态心理现象结合具体案例来了解和掌握各种变态心理现象 的症状、病因及治疗方法的症状、病因及治疗方法 5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 平时平时 30 学期论文学期论文 10 要求:要求: 就自己感兴趣的与变态心理有关的就自己感兴趣的与变态心理有关的 问题,结合正在学习的知识,针对自己提出问题,结合正在学习的知识,针对自己提出 的问题,完成一篇的问题,完成一篇 2500字以上的论文。字以上的论文。 其他(课堂讨论和出勤)其他(课堂讨论和出勤) 20% 期末考试期末考试 70% 6 7 参考书籍参考书籍 钱铭怡钱铭怡 . 变态心理学变态心理学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6. 王建平王建平 . 变态心理学变态心理学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5. 劳伦劳伦 B 阿洛伊等阿洛伊等 .变态心理学(第变态心理学(第 9版)版) .上上 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5 . 8 变 态 ? ? 9 他们正常吗? 10 第 1章 概 论 n 变态心理学的有关概念 n 变态心理学的评价标准 n 变态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n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1 第一节 变态心理学的有关概念 一、变态心理学的概念及研究内容 12 (一)变态心理 n 变态心理亦称异常心理 (abnormal psychology )或心理障碍 (psychological disorder),它是指人们的心理过程,包括 认知、情感、意志和个性心理等方面产生 变态或表现出症状模式,从而出现各种各 样的心理活动异常和人格异常。 13 极端心理健康 高于一般心理健康水平 严重心理疾病 (精神病) 低于一般心理健康 水平(神经症与人格障碍) 一般心理健康水平 图 1-1 心理健康常态分布曲线 14 n 心理正常 心理不正常 n 心理健康 不健康 变态人格与性心理障碍 n 心理问题 癔症与神经症 n 严重心理问题 精神疾病 n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精神发育迟滞 n 应激性精神障碍 n 与生理相关与文化相关 15 n 心理咨询师分类: n 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心理 障碍、精神病性障碍 16 (二)什么是变态心理学( abnormal psychology) 变态心理学也称为异常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的另一术语是 “病理心理学 ”( pathological psychology) 17 学科定义: 变态心理学 又称异常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 分支学科, 是研究异常心理现象与行为活动的发生 、发展和变化的原因及其规律的科学。 变态心理学 18 学科性质 n 变态心理学是带有应用性质的基础学科。 变态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向临床心理学实 践扩展的产物, 是为临床实践服务的。 同 时,它不同于直接服务于心理障碍患者的 临床精神病学, 它主要向精神病学提供有 关的理论、假设和研究资料。 另外, 20世 纪以来,直接或间接由变态心理学分化或 增强的领域包括临床心理学、健康心理学 、行为医学以及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等。 19 变态心理学的工作重点 描述现象 n 异常表现、与正常现象的区别、病程及预 后 发现原因 n 考察生物学、心理学、社会方面的影响因 素等 治疗干预 n 不同治疗的途径及效果等 20 二、心理异常、心理障碍与其他相 关概念的比较 ( 1)神经病 (neuropathy): 属临床医学中神 经病学研究的范畴。当个体的神经系统出现 障碍时个体表现为神经系统的不同疾病。 ( 2)精神障碍 (mental disorders): 属临床 医学中精神病学研究的范畴。精神疾病 ( mental illness) 内容包括了精神障碍的所 有内容,如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焦虑障 碍、人格障碍等。 21 n 史泰龙 22 ( 3)精神病 (psychoses): 属临床医学中精神 病学研究的范畴。广义的精神病类似于精神疾 病的概念。狭义的精神病是指精神障碍中患者 的心理功能严重受损,自知力缺失,不能应付 日常生活的要求并保持与现实的接触的一组情 况。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和某些心境障碍。 ( 4)心理障碍 ( psychological disorders): 是许多不同种类的心理、情绪、行为失常的统 称,属心理学研究范畴。 23 案例: 一位妇女,当她丈夫死后,变得严重抑郁, 入睡困难并且没有胃口。她是否心理异常 ,或仅仅是一种正常的痛苦状态? 一位妇女偶尔贪吃,然后又强迫自己吐出来 。她是否心理异常,或只是对社会不合理 体重标准的反应? 在非洲,一个十几岁的女孩为了制造出装饰 性伤疤,而且用刀把自己的手臂和脸划破 。她是否是病理性自残,或是履行传统文 化中对女孩的要求? 24 第二节 变态心理学的评价标准 一、社会标准 根据人的行为是否符合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 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价值观念、民族传统和 风俗习惯来判断心理是否异常的标准。 心理异常者缺乏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人际关 系差 ,与养育自己的社会文化环境格格不入。 25 变态心理学的评价标准 社会标准 n 关于美国和泰国问题儿童的比较研 究( 1995) n 同性恋问题 26 应用社会文化标准时: 首先,是将个体的行为与相应的社会文化常模进 行比较;(文化相对主义) 其次,是注意个体的自身变化 ,看是否有反常态 的现象发生。 社会文化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随着时间的推 移和社会的发展有时会出现变化。 27 二、统计标准 运用自然科学中的数理统计方法来研究 社会人文科学中的问题。心理异常的判断也 采用了这一方法 ,即认为健康人的心理状态呈 一种正态分布曲线 ,距均值较近的为大多数 , 称为正常 ,远离均值的就可能存在异常 ,常常 把均值加减两个标准差作为正常值范围 ,偏离 此范围者为异常。 28 变态心理学的评价标准 统计标准 n 从统计学上 来看,任何 偏离于平均 分的都可以 被称为异常 。 29 三、行为适应不良 一个人是否能运用他的方式来适应他的 生活 工作中应付自如,与家人和睦相处 ,准时缴纳各种费用等。 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准则,其行为 符合社会常模,是适应性行为。不能按照社 会认可的方式行事,致使其行为后果对本人 或社会是不适应的时候,则认为此人有心理 异常。这里正常或异常主要是与社会常模比 较而言的。 30 四、个体不适感 涉及问题的人自己的主观感觉不良 和研究者对异常现象的主观判断 31 n 评价 n 各标准均不完美 ,常需要结合使用 n目前常常以病因与症状的诊断 标准来判定 n(医学诊断分类描述体系) 32 心理障碍的分类与诊断 1、 CCMD-3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 Chinese 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of Mental Disorder) 1958年第一次制定分类方案,即精神疾病分类 (试行草案 ) 1989年公布了 CCMD-2 1996 2000年,完成了 CCMD-3的编写工作,于 2001年 正式出版 33 CCMD-3的分类 n 0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与身体疾病 n 1 精神活动性物质与其他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n 2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n 3 心境障碍 n 4 神经症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精神障碍 n 5 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生理障碍 n 6 人格障碍、习惯和冲动控制障碍、性变态 n 7 精神发育迟滞 n 8 儿童和青少年期多动障碍、品行障碍、情绪 障碍 n 9 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 34 2. DSM- (美国 精神障碍和统计手册 第 4版) 1952年出版 DSM- 1968年 DSM- , 1980年 DSM- , 1987年 DSM- -R, 1994年 DSM- DSM- 系统将所有精神障碍分为 17大类: 1、通常在儿童和少年期首次诊断的障碍 2、痴呆、遗忘及其他认知障碍 3、由躯体情况引起;未在他处提及的精神障碍 4、与物质有关的障碍 5、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35 6、心境障碍 7、焦虑障碍 8、躯体形式障碍 9、扮演障碍 10、解离障碍 11、性及性身份障碍 12、进食障碍 13、睡眠障碍 14、未在他处分类的冲动控制障碍 15、适应障碍 16、人格障碍 17、可能成为临床注意焦点的其他情况 36 3、 ICD-10( 1992年出版) 国际疾病及相关问题的统计分类标准 ( 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Problems, ICD) 37 ICD-10的分类 1、器质性精神 障碍 2、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及行为障碍 3、精神分裂症、分裂型及妄想型障碍 4、心境障碍 5、神经症性、应激性躯体形式障碍 6、伴有生理障碍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症 7、成人的人格与行为障碍 8、精神发育迟滞 9、心理发育障碍 10、通常发生于儿童和少年期的行为及精神障碍 11、待分类的精神障碍 38 第三节 变态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一、变态心理学在国外的历史 (一)神秘主义的解释 1.头盖骨钻洞术 2.巫师 公元前 2000年就已出现 3.鬼神附体 4.巫术 5.神秘主义在当今的影响 39 n 巫师 n 跳大神 萨满教 40 41 42 n 中世纪时期,人们通常认为变态行为是魔鬼附体所造成的 。在这幅 15世纪晚期的绘画中, 圣佳琳 画了魔鬼离开妇女 的样子。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小魔鬼飞出妇女的嘴。 43 (二)躯体的解释 1.古希腊和罗马人的解释 n 希波克拉底 ( Hippocrates)的观点: 否认鬼神是心理障碍的原因,认为这些障碍是自然 原因造成的。希波克拉底还对异常现象作了划分: 癫痫、躁狂症、忧郁症、神经炎、痴呆等。他对异 常心理现象的解释中影响最大的是体液病理学说。 44 n 盖伦( Galen) 的观点: 把心理障碍按照其其成因区分为生理的和精神的不 同范畴,并把一些心理障碍定位于大脑。 2.冒险式治疗 在 18-19世纪前后,医生们认为,一个人一旦身体 不适,除非采用非常手段进行治疗,否则难免一死 。为了得到疗效,必须使体液恢复平衡,放血的方 法是为了去除体内的 “坏血 ”。 45 n给精神病人 “驱鬼 ” 46 n给精神病人 “驱鬼 ” 47 3.脑的研究与神经病学的发现 F.J. Gall(加尔, 1758-1828)的颅相学说 认为人的头脑可划分为 37个区域,每个区域与一种心 灵的器官相联系,如果某些器官发展便会使相应的头 脑区域增大,而人与之相关的 “心能 ”便较发展。 对于心理异常, Gall等人也予以定位,如我们称之为 幻觉、焦虑、遗忘的症状,被认为是视觉可见的大脑 的某些区域的特异发展造成的。 48 颅相学说的提出促进了人们对中枢神经系统的 研究。 19世纪研究者们相继发现了大脑的言语 中枢、运动中枢。这些科学的进展使医学的治 疗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即神经病学。一些以 前被认为是魔鬼附体的人,开始被当做真正的 病人对待,那是一些行为异常的人被称为 “神经 病 ”,是认为这些人的神经系统可能存在问题。 49 4.对麻痹性痴呆的研究 19世纪 A.balye和 Camiel发现精神病人的大脑常 常存在着损伤。这些发现使人们把麻痹性痴呆 与性传播疾病 梅毒联系了起来。梅毒的病菌 可在人体内长期存在,数十年之后,少数病人 的中枢神经系统受其损害,便可出现麻痹性痴 呆的心理异常表现。 Richard于 1897年进行了一项大胆研究,正是 对异常心理现象以医学模式进行解释和治疗的 一个范例。 50 5.医学模式(生物精神病学模式) 克雷培林,实验变态心理学的 创立者,同时也是将生物起源 论置于欧洲精神病学最前沿的 人。在他的 精神病理学课本 中,提到大脑病变是心理疾病 的主要原因, 51 并且根据生物论的观点来给精神病理学分类 。他认为心理疾病像躯体疾病一样,可以根 据病变区不同来分类,每一种疾病都有一个 不同的器质性原因,并能通过一组明显的症 状识别出来,被叫做综合征。一旦综合征表 现出来,就能根据分类来诊断疾病类型。一 旦疾病被确诊,那么它的原因和发展结果可 以根据其他相似的案例来预测。 52 克雷培林的贡献: 1)明确的区分了两种精神病:躁狂忧郁性精神病 和早发性痴呆。这与现代的躁狂抑郁症和精神 分裂症的分类基本一致。 2)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关于精神疾病的科学分类 方法,提出真正的自然基本单位是具有同一病 因、同一心理结构、同一病程、同一病理解剖 所见的分类原则。 变态心理学医学模式的创始人。 53 其他人的观点 : Eugen Bleuler进一步扩 展了 克雷培林关于早发性 痴呆的概念并第一次提出 了精神分裂症一词。他将 精神分裂症区分为以遗传 和体质因素所致的原发性 和以心理因素所致的继发 性两类。 54 (三 )心因性解释 1.催眠术(麦斯默、南锡学派和巴黎学派 ) 2.心理分析 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1856-1939)认 为,人所出现的心理异常的表现均来源于 无 意识中的内心冲突 ,这些冲突则与性欲有 关,许多与早期的性经历有关。由于社会道德 的要求,人们无法直接表达这种冲突,因此内 心冲突需要采用心理防御机制进行修饰后以症 状的形式表现出来。 55 3.行为治疗与认知治疗 1)行为治疗 华生 恐惧实验 斯金纳 行为治疗 沃尔普 系统脱敏法 56 2)认知治疗 在 20世纪 60 70年代,贝克根据对抑郁症病人 的治疗创立了认知疗法。 埃利斯也在同一时期发展了理性情绪疗法。 各种认知治疗的理论和方法均认为人的思维对情 感和行为具有决定作用,人的情绪困扰、行为问 题或心理障碍均与人的认知和认知过程有关,强 调以改变人的认知为主的方式消除或减轻心理问 题或心理障碍。 57 n 对于异常心理者的管理 n 囚禁 n 收容 n 解放精神病人的运动(皮内尔, 1793) n 心理卫生运动(比尔斯, 20世纪初) 58 59 二、变态心理学在中国的历史 (一)超自然的解释 (二)中医的解释与医学治疗 内经 诸病源候论 千金方 本草纲目 (三)中医的心理治疗思想 阴阳五行学说 情志相胜治疗原理 60 情志相胜治疗原理 情志相胜的原理以脏象与五行配合,将人体归纳为 5个 体系: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他们是依次 相生的关系,同时以 金木水火土 的关系依次相胜(相 克,即依次制约的关系)。这 5个系统也依次包括了情 志的因素,即悲属肺金、怒属肝木、思属脾土、恐属 肾水、喜属心火。情志相胜的原理就是根据五行这种 制约关系,以一种情志去校正相应的另一种情志,以 调节由某种情志所引起的疾病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具 体而言,即恐胜喜,怒胜思,悲胜怒,喜胜悲,思胜 恐。这种以心理的方式而非药物的方式对因心理原因 造成的病症的治疗原理,因此被称之为中医中的一种 心理治疗方法。 61 中国古代情志相胜的治疗案例 张子和(号戴人)的一个案例可以说明情志相 胜的治疗原理: “息城司侯,闻父死于贼,乃大 悲,哭罢便觉心痛,日增不已,月余成块,状 若复怀,大痛不任,药皆无功,乃求于戴人。 戴人到时正好巫者也在其旁,乃学巫者杂以狂 言,以谑病者。至是大笑不忍,回面向壁,一 两天心下硬结皆散。 ” 62 “五行 ”相生相克图 63 “七情 ” 定 义: 一、 “情志 ”是对七情五志的简称, 相当于现代 心理学中的情绪情感。 1.古代的七情学说有几种,中医所 说的 “七情 ”指 喜、忍、忧、思、悲、恐 、惊 七种情绪。 在五行学说的影响下, 内经 将 七情归纳为 喜、怒、忧、思、恐 “五志 ” 。 64 “五行 ”与 “情志及脏腑 ”对应图 65 “五行 ”对应的 “脏腑、五官、情志 ” 1、金: 肺、大肠、鼻、皮毛、悲; 2、木: 肝、胆、眼、筋膜、爪、怒; 3、水: 肾、膀胱、耳、骨、恐; 4、火: 心、小肠、舌、血脉、喜; 5、土: 脾、胃、口、肉、思。 66 情志相胜法 的定义 : 情志相胜疗法: 就是根据五行相克的 理论,利用一种或多种情绪去调节、控制克 服另外一种或多种不良情绪的心理疗法。 67 相 胜 法 则 内经 指出:金克木,怒 伤肝, 悲胜怒; 木克土,思伤脾 , 怒胜思; 土克水,恐伤肾, 思 胜恐 ; 水克火,喜伤心, 恐胜喜 ; 火克金,悲伤肺, 喜胜悲。 情 志相胜疗法始创于 内经 ,以 后不断得到发展。 68 A、 木克土,思伤脾,怒胜思; 怒胜思疗法思维与情绪的关 系非常密切,故古代医家把 “思 ”列 为七情之一。思伤脾,思虑过度可 令人神疲、懒言、失眠、健忘、心 悸、不思饮食、腹胀等。木克土, 故可以利用愤怒情绪来克制过度思 虑 。 69 病例 : 1、 儒门事亲 载: “一富家妇 女,伤思虑过甚,二年不寐 ”,张 子和采用 “多取其财,饮酒数日不 处法而去 ”的方法来故意激怒病人 ,结果, “其人大怒汗出,是夜困 眠 ”。 70 病例: 2、 名医华佗也善于出其不意地使用情志 相胜疗法。 独异志 载,华佗用书信指责 痛骂郡守,令其恼怒得 “吐黑血升余 ”。黑血 排出体外,疾病也就痊愈了。 3、 续名医类案 载:韩世良治疗一位 “ 思母成疾 ”的女病人时,叫女巫告诉患者,她 母亲因女儿之命相克而死,在阴间准备报克 命之仇。患者大怒,骂道: “我出母病,母反 害我,我何思之! ”痛恨、怒骂亡母之后,女 病人 “病果愈 ”。 71 B、土克水,恐伤肾,思胜恐; 思胜恐疗法: 恐伤肾,过度恐惧 可令人惶惶不安、捉心吊胆、二便 失禁、遗精、腰膝酸软等。土克水 ,故可以采用说理开导等方法,使 患者神志清醒,思维正常,理智地 分析产生恐惧的原因,逐渐克服恐 惧情绪。 72 病例: 续名医类案 所载卢不远 治疗沈君鱼 “终日畏死 ”之法和 儒门事亲 所载张子和对因惊恐 致病的卫德新之妻采用的疗法 。 73 C、 水克火,喜伤心, 恐胜喜; 恐胜喜疗法喜伤心、过度喜悦 、高兴可令人心气涣散、神思恍惚 、健忘、嬉笑不休等。 病例(现象): 1. 有人因做股票交易突然大发横 财,高兴过度而忘乎所以,被送进 了精神病院。 74 2. 续名医类案 载,李某的 父亲因儿子考中进士等喜事而患笑 病、日夜大笑不止 10余年。太医 叫李的家人假称其子己死。病人听 说儿子死了, “恸绝几殒。如是者 十日,病渐瘳 ”。 75 D、 火克金,悲伤肺, 喜胜悲 。 喜胜忧疗法悲忧伤肺,悲痛 ,忧愁可令人形容憔悴,悲观失 望,沮丧,厌世,长嘘短叹,咳 嗽气喘,生痰生瘀,毛发枯萎等 。火克金,故愉快,喜悦的情绪 可以驱散忧愁苦闷的情绪。 76 病例: 1、 儒门事亲 载,息城司侯听说父 亲死了, “乃大悲哭之 ”,胸口疼痛。张子 和模仿巫医的滑稽动作,又说又唱又跳, 令病人 “大笑不忍 ”。 2、 医苑典故趣谈 载,清朝一位巡 抚抑郁寡欢,家人请来名医为其治病,名 医沉思良久,诊断的结果说巡抚患了 “月经 不调 ”。巡抚认为这个诊断荒唐可笑,一想 起名医的诊断就大笑不止,于是心情逐渐 好转。 77 E、 金 克木,怒伤肝, 悲胜怒; 忧胜怒疗法怒伤肝,愤怒情 绪可令人冲动,打人毁物,烦躁 ,面红耳赤,头晕目眩,吐血, 昏厥等。金克木,故悲痛、忧愁 情绪可以控制、克服愤怒情绪。 78 病例: 景岳全书 载,两个女人 发生 口角后,燕姬 “叫跳撒赖 ”,大怒装死。张景岳对装死的 燕姬说,要对她进行令人痛苦 且有损美容的火灸。燕姬感到 悲伤,便结束了 “气厥若死 ”的 装病行为 79 脑成像技术脑成像技术 n 脑成像技术主要包括两大类:第一类涉及对大脑脑成像技术主要包括两大类:第一类涉及对大脑 结构的检验,比如检查大脑的各个区域是否有病结构的检验,比如检查大脑的各个区域是否有病 变;第二类是通过探测大脑的血流或新陈代谢情变;第二类是通过探测大脑的血流或新陈代谢情 况来检查大脑的工作过程。况来检查大脑的工作过程。 电子发射断层成像(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PET) 功能磁共振成像(功能磁共振成像( fMRI) 事件相关电位(事件相关电位( ERP) 脑电图(脑电图( EEG) 脑磁图(脑磁图( MEG) 80 81 脑科学的发展 n 2013年 4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启动 “大脑基金计 划 ”。该计划将从 2016年起,总投资约 45亿美元。 前 5年着重开发探知大脑的新技术,如功能性核磁共 振、电子或光学探针、功能性纳米粒子、合成生物 学技术;后 5年力争用新技术实现脑科学的新发现, 包括绘制堪比人类基因图谱的 “人类大脑动态图 ”。 n 欧盟于 2013年 1月启动 “人类大脑计划 ”,将在未来 10 年内投入 10亿欧元。欧盟 “人类大脑计划 ”的研究重 点除了医学和神经科学外,还有未来计算机技术。 n 日本 2013年 4月。 n 中国还在酝酿。 82 第四节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验法 采用实验法进行的实验是在良好控 制的条件下进行的研究,研究包括实验 组、对照组,并通过控制其他无关变量 ,使得自变量的变化可以引起因变量的 改变。 83 临床实验临床实验 n 临床试验是用来研究治疗效果的。在随临床试验是用来研究治疗效果的。在随 机临床实验中,精神障碍患者被随机地机临床实验中,精神障碍患者被随机地 安排采用一种或多种治疗方案,或者将安排采用一种或多种治疗方案,或者将 得到治疗的病人组与未接受的控制组进得到治疗的病人组与未接受的控制组进 行比较。行比较。 84 模拟实验(实验室实验)模拟实验(实验室实验) n 设计一个与真实生活相似的实验情境,设计一个与真实生活相似的实验情境, 这个情境为精神障碍如何发展,又如何这个情境为精神障碍如何发展,又如何 得以缓解提供了一个模型。得以缓解提供了一个模型。 n 模拟实验的优点模拟实验的优点 ( 1)能进行各种控制,)能进行各种控制, 而这种控制对于鉴定因果关系而言是必而这种控制对于鉴定因果关系而言是必 需的,因此具有较高的内在效度需的,因此具有较高的内在效度 ;(;( 2 )在人为的模拟场景里,实验人员能测)在人为的模拟场景里,实验人员能测 试到在真正的精神障碍患者身上无法控试到在真正的精神障碍患者身上无法控 制的变量制的变量 85 86 二、单被试实验设计 单被试实验设计的最常见的方法是 ABAB设计。 这种设计通常在开始的几天对被试进行观察,称为 基线阶段( A),所得到的被试的某种行为结果称作 基线数据;第二阶段对被试实行特定治疗( B),此 时如果被试的行为如果发生改变,即被认为是治疗 干预的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发行九江市修水县2025秋招群面案例总结模板
- 农发行吉林市永吉县2025秋招半结构化面试15问及话术
- 农发行天津市武清区2025秋招半结构化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农发行百色市田东县2025秋招笔试创新题型专练及答案
- 农发行泰安市东平县2025秋招笔试性格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国家能源管城回族区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及答案
- 定西临洮县中储粮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及答案
- 大理云龙县中储粮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30问及答案
- 毕节七星关区中储粮2025秋招网申填写模板含开放题范文
- 初三的演讲稿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分层作业设计
- 网络药理学评价方法指南
- 浙教版(2024)科学八年级上册 2.1力(第2课时)课件
- 中国外卖大战报告(中英)-高盛-202507
- 咖啡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研究
- DB32∕T 4569-2023 发泡陶瓷保温板 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 2025-2030年中国生猪养殖屠宰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究报告
- 2025年肌电图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地坪研磨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3艾伏(Afore)光伏逆变器使用手册
- 2024车用清洁燃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