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常见传染病 预防 1 传染病的定义 v 传染病: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 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v 39种法定传染病: 甲类: 2种(霍乱、鼠疫 ) 乙类: 26种(麻疹,病毒性肝炎、肺结核、伤寒副 伤寒、乙脑、流脑等 ) 丙类: 11种(流感、风疹、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 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菌痢等) v 非法定传染病:水痘等 2 按传播方式分 v呼吸道传染病:流感、麻疹、风疹、流行性 腮腺炎、水痘、肺结核、流脑等 v肠道传染病:霍乱、伤寒副伤寒、菌痢、甲 肝、手足口病等 v血液传染病:乙肝、艾滋病 v体表传染病:股癣、疥疮 v虫媒传染病:乙脑(蚊子) v其他 3 什么是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 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侵入而引起的有 传染性的疾病。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冬春季节高发 4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哪些 ? v流行性感冒 v麻疹 v风疹 v流行性腮腺炎 v水痘 v肺结核 5 流行性感冒 6 流行性感冒 v学校较常见的传染病 v临床表现:发热、头痛、咳嗽、 流涕、乏力、全身酸痛等 v传播特点:传染性强 传播速度快 人群普遍易感 v传染期:发病后 7天内 7 麻疹 8 麻疹 v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 病,有严重并发症(气管炎、肺炎、脑炎 ) v临床表现:发热、出疹、咳嗽、流涕、眼 结膜炎等,退疹可见糠麸样脱屑(发热三 天、出疹 3天、退疹 3天) v出疹顺序:耳后 头面 躯干 四肢 手 心脚心 v传染期:出疹前后 5天 9 风疹 10 风疹 v风疹又称德国麻疹,是风疹病毒引起的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v低热、皮疹通常 24小时疹子出齐、疹退后 热退、耳后、枕部、颈后等浅表淋巴结肿 大(出疹快,退疹快) v传染期:出疹后 5天内 v孕妇注意:对胎儿有致畸作用 11 流行性腮腺炎 12 流行性腮腺炎 v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 性呼吸道传染病。 v临床表现:一侧或两侧耳下、耳前肿大, 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 v并发症:睾丸炎(可致男性不育)、卵巢 炎、胰腺炎、心肌炎 v传染期:腮腺明显肿胀前 6、 7日至肿胀后 9 日期间具有传染性 13 水痘 14 水痘 v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 的急性传染病。 v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 v临床表现:发热、斑丘疹、疱疹(头皮开 始,躯干多,四肢少) v传染期:出疹前一天至疱疹完全结痂 15 肺结核 16 肺结核 v肺结核 :(简称 TB)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 性传染病,俗称 “痨病 ” v传播途径: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黏膜接触, 90%是通过呼吸道,导致肺结核 v临床表现:低热、乏力、咳嗽、咯血或痰中带血 v主要通过 X片临床确诊 v传染源:涂阳病人 v治疗:免费抗痨治疗至少半年,( 6-12个月) v卡介苗预防: 17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v时间:每年的 3月 24日 v2013年是第 18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v主题:你我共同参与、消除结核危害 18 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措施 v隔离传染源 (最重要) v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最方便、经 济实用) v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勤洗手 v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喝水 v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均衡饮食注意劳逸结合,提 高自身抗病能力 v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 v接种疫苗预防(麻腮风疫苗、水痘疫苗、流感疫 苗、卡介苗) 19 什么是肠道传染病 v肠道传染病是一组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可表 现为腹泻、恶心、呕吐等 v主要通过粪口传播(病从口入) v夏秋季节高发 v学校重点防控传染病 20 常见消化道传染病有那些? v霍乱 v伤寒、副伤寒 v甲型病毒性肝炎 v手足口病 v细菌性痢疾 21 霍乱 v霍乱弧菌应急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v属于甲类传染病,传染性强 v粪口传播 v临床表现:上吐下泻,严重脱水,可引起死亡 v隔离期:腹泻停止后,隔日送大便培养 1次, 连续 3次阴性解除隔离 v饮食卫生,用水卫生 22 伤寒、副伤寒 v伤寒、副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v临床表现:不明原因的反复高热,严重可导致 肠出血、肠穿孔 v隔离期:症状消失后 5日起间歇送大便培养, 2 次阴性解除隔离 v预防:注意饮食、用水卫生 23 甲肝 24 甲型病毒性肝炎 v由甲肝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简称 “甲 肝 ”,俗称 “黄疸肝炎 ” v临床表现:发热、黄疸、乏力、厌油等 v隔离期:自发病之日起 3周 v预防:接种甲肝疫苗 25 手足口病 26 手足口病 v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 于 5岁以下儿童 v临床表现: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疱疹 ,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 膜脑炎等并发症,重症发展快,可引起死亡。 v隔离期:痊愈后一周 v预防:洗净手 喝开水 吃熟食 勤通风 晒衣被 27 红眼病 28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 v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眼炎,人 群普遍易感 v临床表现:眼睛红,有刺痒、异物感,分泌物 增多,怕光 v隔离期:隔离至症状消失 v预防措施:注意用眼卫生,不用手揉眼睛,不 共用毛巾、脸盆等卫生用具,常洗手,不去游 泳池等 29 细菌性痢疾 v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好发于夏秋季 v临床表现: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严 重者可发生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 v隔离期:症状消失,粪检阴性后,连续 2次粪 便培养阴性者解除隔离 v防控要点: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防治措 施 30 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v严防病从口入 1、 “三管一灭 ”:管饮食、管水、管便、灭蝇 2、洗净手 3、注意饮食卫生:吃熟食,不吃不卫生食品, 不吃小摊小贩食品,不吃过期食品 4、注意用水卫生:不喝生水,使用自来水,不 使用井水 5、加强锻炼,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6、接种疫苗(甲肝疫苗、霍乱疫苗) 、 最简单方便的方法:正确洗手 31 正确的洗手方法 v 一、湿 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v 二、搓 手心、手臂、指缝相对搓揉 20秒: 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 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4、弯曲各手指关节,互搓指背; 5、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6、搓洗指尖及手腕,交换进行。 v 三、冲 用清水把手冲洗干净。 v 四、捧 用清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再关闭水龙头。 v 五、擦 用干净的毛巾 /纸巾擦干或烘干机烘干。 32 33 学校晨检需要注意的症状 1、发热:脸色潮红、精神萎靡、头痛等 2、咳嗽:注意癔症 3、皮疹 4、腹泻:指一天拉稀便 3次以上 5、黄疸:皮肤黄染、巩膜黄染 6、腮腺肿大 7、结膜充血(眼睛红) 34 狂犬病: 又名恐水症 v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急性 传染病。 v流行性广, 病死率极高,几乎为 100%。 v人狂犬病通常由病兽以咬伤的方式传给人人体 而受到感染。 v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恐声、怕风、恐惧不 安、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 35 狂犬病: v被狗咬伤不一定得狂犬病 v有学者统计发现就是被真正的狂犬或其它疯动 物咬伤,且没有采取任何预防措施,约有 15% -30%的人发病。 v一些貌似健康的犬的唾液中可带有病毒,带毒 率可达 22.4%,也能传播狂犬病。由于目前缺 乏检测狗是否带病毒的方法,因此,一旦被狗 或猫等宠物咬伤或抓伤应该立即清洗伤口。 v我国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犬、猫等。 36 狂犬病: v潜伏期:潜伏期长短不一最短 3天,最长 19年 ,一般平均约 20-90天 v前驱期: 感染者开始出现全身不适、低热、头疼、恶心、疲倦、继而恐惧不安,烦躁失眠,对声、光 、风等刺激敏感而有喉头紧缩感。在愈合的伤口及其神经支配区有痒、痛、麻及蚁走等感觉异常等症状。 本期持续 2-4天。 v兴奋期: 表现为高度兴奋,突出为极度的恐怖表情、恐水、怕风。体温升高( 38-40度)、恐水为本病的特征,但是不是 每一例都有。典型患者虽极渴而不敢饮,见水、闻水声、饮水或仅提及饮水时也可以引起咽喉肌严重 痉挛 。外界刺激如风、光、声也可引 起咽肌痉挛,可有声音嘶哑,说话吐词不清,呼吸机痉挛可出现呼吸困难和发绀。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可表现为大量流延大汗淋漓,心率加 快,血压升高。但病人神志多清楚,可有精神失常及 幻觉 出现等。本期 1-3天。 v麻痹期: 如果患者能够渡过兴奋期而侥幸活下来,就会进入昏迷期,本期患者深度昏迷,但狂犬病的各种症状均不再明 显,大多数进入此期的患者最终衰竭而死。 患者常常因为咽喉部的痉挛而 窒息身亡。 37 狂犬病 人群易感性: v普遍易感, v被病犬咬伤者约 15-30%发病 , v咬伤后是否发病与下列因素相关: 1、咬伤部位,头面颈上肢发病机会多 2、咬伤严重性,伤口深而大、多处被咬伤发病率高。 3、咬伤后迅速彻底清洗者、局部伤口处理好发病率低。 4、衣着厚 感染 机会少。 5、及时全程足量接种疫苗者发病率少 6、免疫低下或缺陷者发病率高。 38 咬伤后的处理: v 在咬伤部位的近心端缚上 止血 带,挤出伤口处血液,并用大量肥皂水 、盐水或清水彻底冲洗伤口半小时以上,再用碘酒、酒精冲洗伤口, 伤口深者,应选用不带针头的大注射器反复、彻底冲洗其深部。 v 同时要把犬、猫隔离观察 14天,明确是否狂犬、狂猫,必要时可送防 疫站检验。 v 在伤口处理好后,及时去犬咬门诊(卫生防疫站)最好不要超过 24小 时注射狂犬疫苗, v 疫苗接种根据暴露的具体情况由当地医师决定采取狂犬疫苗,还是血 清联合疫苗或高效价免疫球蛋白联合狂犬疫苗来预防。 v 如该犬或猫无从追踪,则应将全程预防接种进行到底。 v 小儿若与狂犬有密切接触、即使无明显咬伤或抓伤,亦应注射狂犬疫 苗。 v 疫苗只能保护一次,接种超过半年以上通常需再次全程注射。 39 艾滋病 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v由病毒感染 v1981年世界报告首例艾滋病病 v1982年命名为艾滋病 v1985年中国报告首例艾滋病病(外籍青年) v1988年 1月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 12月 1日定 为世界艾滋病日 v2013年 12月 1日是第 26个世界艾滋病日, v2011、 2012年宣传活动的主题仍然是 “行动起 来,向零艾滋迈进 ” 40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与预防 v艾滋病( AIDS)主要通过血液、精液、阴道 分泌物、乳汁等体液传播。已证实的传染途径 有三种: v1、 性传播: v2、 血液传播:通过共用不消毒的注射器和针 头注射毒品、输入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血 液制品、使用未经消毒或消毒不严的各种医疗 器械(如:针头、针灸针、牙科器械、美容器 械等)、共用剃须(刮面)刀及牙刷等传播。 v3、 母婴传播:通过胎盘、产道和哺乳传播。 41 以下途径不会传播: v艾滋病( AIDS)不会通过空气、饮食(水) 传播, v不会通过公共场所的一般性日常接触(如:握 手、公共场所的座椅、马桶、浴缸等)传播, v不会通过纸币、硬币、票证等传播 v蚊蝇叮咬未发现传播, v游泳池也不会传播。 42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隔离期 传染病名 潜伏期 隔离期(传染期) 流感、甲型 H1N1流感 1 3日,最短可数小时 症状消失后 2天或发病后一周 麻疹 8 12天 出疹后 5天 风疹 14 21天 出疹后 5天 腮腺炎 14-21天 隔离至腮腺肿大完全消失,约 3周 水痘 10-24天 隔离至疱疹完全结痂,不少于 14天 肺结核 因人而异 痰培养阳性具有传染性 流脑 1-7日 症状消失后 3天,但不少发病后于 7天 手足口病 2 7天 痊愈后 7天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1-3天 隔离至症状消失 霍乱 数小时 6天 腹泻停止后 2日,隔日送大便培养,连续 3次阴性解除隔离 伤寒、副伤寒 2 15天 临床症状消失后 5日起,间歇送大便培养, 2次阴性解除隔离或体温正常 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