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秋季学期校长岗位述职报告.docx_第1页
xx年秋季学期校长岗位述职报告.docx_第2页
xx年秋季学期校长岗位述职报告.docx_第3页
xx年秋季学期校长岗位述职报告.docx_第4页
xx年秋季学期校长岗位述职报告.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 年秋季学期校长岗位述职报告 积极努力,引领发展 各位领导、老师们: 根据市、镇关于校长绩效考核的文件精神,我就 XX 年 秋季以来的中学校长岗位,进行述职报告,请大家审议。 我报告的题目是“积极努力,引领发展” 。 一、坚持“发展教师” ,带好队伍 没有团队的努力,就没有学校的发展。因此,我将教 师团队精神与专业发展作为学校发展最重要的内容。 一是种植信念树“只要方向对,不怕路遥远” 。我 以为,校长领导的首先是学校的主流思想、积极舆论。当 一个团队的责任感消退自信心丧失的时候,校长的使命就 是唤醒老师们的责任感与点燃自信心。我以为,xx 中学教 师团队有着“包容大气”的优良传统,因此,我们一直坚 持“依靠教师凝聚团队办学校” 。 二是编制好规划“青年教师发展规划” 。我主持召 开的第一个专题会议是“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动员会” 。 “善 待教师,依靠教师发展教师” ,我们将“跨越发展”的抓手 定位于 52 名青年教师这一宝贵资源。编制了“XXXX 年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规划” ,并预算专项经费为青年教师专业 发展进行绩效考核和奖励。 三是强化示范性“领导作风就是行政力” 。我将班 子作风建设作为第一要务:站在教学第一线,站在管理最 前沿;工作中坚持“与人为善” 、 “主动沟通” 、 “服从全局, 突出中心” 、 “公心待人,公平处事” 、 “不断学习,精益求 精” 。我在领导班子中倡导“不论我们有多么的委屈,每天 都要笑容满面;不论我们有多么疲倦,时刻都精神饱满! ”这一新的精神面貌要求。我以为,情绪是可以相互传染 的,在这样的积极影响下,我们看到了教师团队的精气神。 在推行课改中,我亲自示范为课改启幕,吹响改革的号角。 我为全校教师上第一节示范课,作第一个培训辅导,写第 一例评课报告,建最丰富的教育博客,带领班子全员、全 程、全科参与每一节研究课的备课、观摩和评课,我和老 师们一起分享课改研究的心得与趣味,就是要用领导班子 的奋斗与执著精神唤起教师参与课改、专业成长的冲动。 二、坚持“规范有序” ,优化管理 不断规范,不断完善,不断精细。在优化学校管理上, 我注重四个方面: 一是营造小环境,让校园成为感恩的文化气场。我提 出“感恩教育”这一校园主流文化构想,不只是因为“感 恩戴义,怀欲报之心”的中华传统美德之文化背景,还有 学校理念文化系统的支撑。学将“尊重和发展每一个生命” 作为教育理念,将“包容大气,和谐共荣”作为师生的共 同愿景。我以为, “感恩”是与上述理念紧密结合的关键词。 “感恩之心”就是人的“善心” 。因此,在“感恩”的主题 文化下, “尊重”是感恩的主要表现形态, “发展”就成为 生命成长的终极目标。我相信,一个在感恩文化的熏陶和 濡染下的教师团队、学生群体,一定会凝聚成一种“包容 大气、和谐共荣”的精神气场。因此,学校开展“感恩” 教育,就是以“与人为善”为出发点,以尊重人和自然、 善待人和自然的教育促进师生的生命成长。学校选择“感 恩”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口,能很好的将其与爱国主义 教育、环境教育、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前途理想教育等 主题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是搭建联心桥,积极公开,主动沟通。 “让家长知道 我们怎样办教育,让教师知道我们怎样办学校,让学生知 道我们做老师。 ”这正在成为我们学校管理的出发点。没有 不可以公开的,没有不可以沟通的,没有不可以议论的。 我们搭建起三大信息公开平台,各处室管理信息白板、学 校管理交流与信息简报、校务公开专栏和学校网站。在学 校管理过程中,多次听取和征求老师们的意见和建议。校 园网站做到每天一更新,内容丰富,及时公开,位居荆州 市第一名,湖北省第 17 名,受到省市领导高度评价。同时, 在工作的推进与落实过程中,我们积极营造以尊重与信任 为前提的对话合作的心理环境,在沟通中有效地落实工作, 赢得了绝大多数教师的理解与支持。 三是落实硬举措,凡事细做,小事做好。坚持比方法 更要,执行比口号更重要。落实“课内比教学” ,全员比赛, 立足常态,追求有效,集中讲课,统一平台,学校办公室 安排专人为每一名讲课教师摄像记录精彩瞬间。活动结束 后,学校将利用校报、校网、校宣传橱窗专题展示每一名 教师的教学风采。整个活动受到市教育局多次高度评价, 县、市、省教育信息网均对我校的课内比教学有过多次的 推介宣传。落实“安静班级” ,净校风、育学风。落实“提 前候课” ,所有教师提前 10 分钟进班候课。落实“选课坐 堂” ,班主任每天在教室坐堂一节,任课教师每周到本班教 室坐堂两节。教师在教室备课批改辅导蔚然成风。落实 “打破学科界限集体磨课” ,课改年级的语、数、英教师及 校委会全体成员每周同听 3 节课,同说、同议、同研究。 落实“两操” ,全新的学生精神风貌正在展示。 三、坚持“有效课堂” ,推进改革 今天的 xx 中学,最大的事是提高质量,最艰难的事也 是提高质量。每一次全体教师会、教学工作会、领导班子 会,教研备课组长会,我反复提出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 ,用一种什么样的办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 习。11 月,我们正式启动了新课堂改革,坚定不移地推进 自主学习的模式。我深切地体会到:不改变教师的精神状 态和专业面貌,不通过教师自觉推动课堂变脸,不通过课 堂变脸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不可能实现学校的质量提升。 一是引领学习,重要的是自觉变观念。校长变不如教 师变,校长强迫“洗脑”不如教师自觉“转变” 。事实证明, 没有教师共鸣的改革,都难以见效。为了促进教师思想观 念的变化并能最大范围地引起改革“共鸣” ,一个月里,我 们先后四次派出语文、数学、英语、思品教师到荆州市北 门中学、随州市厉山三中现场考察观摩“高效课堂” ,培训 教师 70 多人次。13 位教师的北门之行,老师们被这种“颠 覆性”的课堂震撼了,一场北门中学课改观摩反思会引起 了共鸣和争议。30 位教师的厉山之旅,我们看到精细管理、 有效德育的成功经验。学校负债累累,但我们花费二万多 元能换来老师们教育思想的改革,值得!返校后,在老师 们尝试两个星期后,我们隆重举行“赴厉山三中考察反思 报告会暨有效教学论坛” 。通过 15 位教师代表的演讲的声 音刺激、感染和影响全校教师。 二是强化研修,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作为乡镇初中, 教师对学习反思普遍存在抵触情绪,视其为形式主义。然 而,我们则“高调部署,强势推进,沟通督办,不厌其烦” 。 两个月来,教师撰写考察报告 60 多篇,课堂观察 12 篇, 专题研究课教学反思 70 多篇。为了推进学习和反思,学校 在校报的基础上又新办“课改与教研”专题简报,研究课 中的好课例,我们都让老师们进行总结记录,反思提升, 专题刊发。学校网站近期刊发教师的教育随笔的论文反思 近百篇,成为校园网站中的亮丽风景。自启动课改以来, 我听课 39 节,督促召开 3 次集体备课会,观摩教师 230 人 次。上课、说课、评课、学习环环相扣。上一组研究课中 诊断发现的问题,要在下一组研究课中不再出现。研究的 氛围越来越浓,发现的问题越来越少,课型越来越成熟, 课堂越来越精彩。 三是精细管理,落实就是硬道理。推进改革,重在 “管理” 。没有强有力的行政管理作支持和保障机制,课改 必“空” 。认识提升,视课改为“课题” 。我积极奔走,成 功将“提高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模式研究”申报为荆州市教 育科学十二科研课题。并亲自制定课改启动、试点、推进、 总结的详细规划和实施方案。 半年来,我坚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