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的扁担(第二课时)_第1页
朱德的扁担(第二课时)_第2页
朱德的扁担(第二课时)_第3页
朱德的扁担(第二课时)_第4页
朱德的扁担(第二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朱德的扁担(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基础性目标: 1、能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生动 事迹,体会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 高尚品质,培养热爱革命领袖的思想感情。 3、学会本课 3 个生字。能端正书写。 提高性目标: 教学过程: 一、精读课文,说话训练 1、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找一找描写朱德挑粮 的句子,用横线画下来。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点击出示: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着满 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 ) 从“满满”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满满的一担粮食有 100 多斤,还要挑着爬山) 来读好这句话。 2、是啊,当时井冈山上缺粮,朱德和战士们 一起去挑粮,多好啊!可是,战士们为什么要藏他 的扁担呢?认真读读二、三自然段,边读边找一找 原因,用波浪线画下来。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 战士们想,朱德同志工作那么忙,还要翻山 越岭去挑粮,累坏了怎么办? “那么忙” ,当时朱德是一位军长,请你猜 一猜,他要忙些什么?(是啊,清晨,当战士们还 在睡梦中时,朱德同志可能已经在察看地形,进行 作战布局,布署一天的任务。白天,他没有一点休 息的时间,和战士们研究作战计划,和战士们一起 操练,和战士们一起耕田种地。晚上,当战士们都 进入了梦乡,他还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思考,研究战 略,可能一工作就会到天明,他的工作这么忙,这 么苦,却还坚持和战士们一起爬过一座又一座山岭, 来回走上几十里山路,跳上那么沉、那么重的粮食。 他真是一个与战士们同甘共苦(指板书)的好司令 啊!也难怪战士们会这样想了。 )你觉得朱德怎么 样?(太辛苦了) 是呀,作为军长,朱德比战士们更辛苦,他 要做的事情真是太多了,尽管这样忙,他还要 翻山越岭去挑粮。 朱德翻山越岭走的是一条怎样的路啊? 从井冈山到茅坪,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 非常难走。 五六十里:一来一回就要 100 多里啊,我想 知道哪些同学是步行上学的?你走到学校大约多少 时间?我们步行一小时大约可以走 10 里,100 多 里要走十多个小时啊!何况挑着满满的一担粮食, 真远哪。读好这个词语 那你们走过这么远的路了吗? 是啊,这么远的路,而朱德他们是走的我们 这样的路吗?那是什么路?(山高路陡) (板书) (出示图理解山高路陡) 再想想,这儿的陡,除了不平之外,还有什么 意思?(老师做了个手势) 刚才通过大家的想像,把挑粮的困难再现到了 我们的面前。现在,你能用读表现出来吗? 读好 山高路陡 点击出示当年挑粮的山路。 挑着这么沉的粮食,走在这么难走的路上, 还这么轻松吗?谁来读好这个词。 就是因为路太远了,所以每次挑粮战士们都 要起早赶路,摸黑回家,多么辛苦呀。谁再来读读 这句话。 为了能吃饱肚子,为了有力气敌人打仗,为 了能粉碎敌人的阴谋,再难走的路,红军战士都不 怕,心里装着别人,都把困难留给自己,多么崇高 的精神啊,敌人想把我们红军战士困死,饿死,冻 死,那是绝对不会成功的。 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有五六十里路,山高路 陡,非常难走,要是遇到刮风下雨, (那就更艰难,常常走一步,滑两步, )但是 朱德同时还要翻山越岭去挑粮。这时你觉 得朱德同志怎么样? 离敌人这么近,随时可能遇到敌人的偷袭, 随时有生命危险,尽管如此,朱德同志还要 翻山越岭去挑粮。你觉得此时的朱德同志又怎么 样? 一起读好这句话。 大家劝他不要去挑,他不肯。 大家劝朱德同志不要去挑,他不肯。你就是战 士,你来劝劝? 师:说得不错,这就是“劝” 。 (让学生从语文 实践中体会生字的意思。 ) 师:不过,劝别人的时候要更有诚意些,让自 己的话更有说服力。现在,我们试着结合前面的课 文,想想用上文中的那些话来劝才能让朱德同志同 意不去挑粮。 (学生或小声或默读) 师:现在我就是朱德同志,谁来劝我? 师:劝得情真意切!还能用上课文的语言呢。 师:你不仅用上了课文里的语言,还能将老师介绍 的资料也用上!真好!还有谁也想劝? (过渡)是啊,他和红军战士打成一片,没有 区别,这样一位可亲可敬与战士同甘共苦的司令, 怎么能不让红军战士敬佩,怎么能不让红军战士感 动,怎么能不让红军战士心疼呢。看到朱德同志这 么辛苦,难怪战士们要把他的扁担藏起来呢。 一个“藏”字,让你体会到了什么呢? 老师:真是“藏中见真情”哪! 3、过渡:战士们认为只要朱德同志没有扁担 了,就不能再挑粮食了,让红军战士们没有料到的 是,朱德同志连夜在赶做扁担,夜那么深了,可他 还在煤油灯下用力的劈,认真的削,仔细的磨,花 了很多精力,做了整整一个晚上,赶做了这样一根 扁担,当第二天早晨,他拿着扁担走出来时,战士 们还忍心再把他的扁担藏起来吗? 因为大家知道,他们藏了,朱德还会再做,这 样只会让他更累,战士们不忍心啊!而且扁担上写 了“朱德记”三个字,大家就是藏也藏不住啊,大 家是不忍心再藏,不能再藏了。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这句话。 (齐读)不料,朱德三个字。所以大 家见了(引读)越发敬爱他的扁担了。因为大 家知道,他就是一个和战士们(板书)同甘共苦的 人,他就是再苦再累也要和战士们一块儿苦,一块 儿乐! 二、拓展延伸,感悟深情 1、看(课件出示图片) ,这是 1958 年,72 岁 的朱德同志还亲临十三陵水库劳动,和大家一起挑 土筑坝。看到此情此景,你想对朱德同志说些什么? 2、是啊,千言万语就在胸口,让我们在一起 深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齐读) 四、作业 a 类:完成补充习题 b 类:推荐阅读开国元帅的故事 朱德的 故事 第二课时 基础性目标: 1、能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生动 事迹,体会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 高尚品质,培养热爱革命领袖的思想感情。 3、学会本课 3 个生字。能端正书写。 提高性目标: 教学过程: 一、精读课文,说话训练 1、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找一找描写朱德挑粮 的句子,用横线画下来。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点击出示: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着满 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 ) 从“满满”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满满的一担粮食有 100 多斤,还要挑着爬山) 来读好这句话。 2、是啊,当时井冈山上缺粮,朱德和战士们 一起去挑粮,多好啊!可是,战士们为什么要藏他 的扁担呢?认真读读二、三自然段,边读边找一找 原因,用波浪线画下来。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 战士们想,朱德同志工作那么忙,还要翻山 越岭去挑粮,累坏了怎么办? “那么忙” ,当时朱德是一位军长,请你猜 一猜,他要忙些什么?(是啊,清晨,当战士们还 在睡梦中时,朱德同志可能已经在察看地形,进行 作战布局,布署一天的任务。白天,他没有一点休 息的时间,和战士们研究作战计划,和战士们一起 操练,和战士们一起耕田种地。晚上,当战士们都 进入了梦乡,他还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思考,研究战 略,可能一工作就会到天明,他的工作这么忙,这 么苦,却还坚持和战士们一起爬过一座又一座山岭, 来回走上几十里山路,跳上那么沉、那么重的粮食。 他真是一个与战士们同甘共苦(指板书)的好司令 啊!也难怪战士们会这样想了。 )你觉得朱德怎么 样?(太辛苦了) 是呀,作为军长,朱德比战士们更辛苦,他 要做的事情真是太多了,尽管这样忙,他还要 翻山越岭去挑粮。 朱德翻山越岭走的是一条怎样的路啊? 从井冈山到茅坪,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 非常难走。 五六十里:一来一回就要 100 多里啊,我想 知道哪些同学是步行上学的?你走到学校大约多少 时间?我们步行一小时大约可以走 10 里,100 多 里要走十多个小时啊!何况挑着满满的一担粮食, 真远哪。读好这个词语 那你们走过这么远的路了吗? 是啊,这么远的路,而朱德他们是走的我们 这样的路吗?那是什么路?(山高路陡) (板书) (出示图理解山高路陡) 再想想,这儿的陡,除了不平之外,还有什么 意思?(老师做了个手势) 刚才通过大家的想像,把挑粮的困难再现到了 我们的面前。现在,你能用读表现出来吗? 读好 山高路陡 点击出示当年挑粮的山路。 挑着这么沉的粮食,走在这么难走的路上, 还这么轻松吗?谁来读好这个词。 就是因为路太远了,所以每次挑粮战士们都 要起早赶路,摸黑回家,多么辛苦呀。谁再来读读 这句话。 为了能吃饱肚子,为了有力气敌人打仗,为 了能粉碎敌人的阴谋,再难走的路,红军战士都不 怕,心里装着别人,都把困难留给自己,多么崇高 的精神啊,敌人想把我们红军战士困死,饿死,冻 死,那是绝对不会成功的。 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有五六十里路,山高路 陡,非常难走,要是遇到刮风下雨, (那就更艰难,常常走一步,滑两步, )但是 朱德同时还要翻山越岭去挑粮。这时你觉 得朱德同志怎么样? 离敌人这么近,随时可能遇到敌人的偷袭, 随时有生命危险,尽管如此,朱德同志还要 翻山越岭去挑粮。你觉得此时的朱德同志又怎么 样? 一起读好这句话。 大家劝他不要去挑,他不肯。 大家劝朱德同志不要去挑,他不肯。你就是战 士,你来劝劝? 师:说得不错,这就是“劝” 。 (让学生从语文 实践中体会生字的意思。 ) 师:不过,劝别人的时候要更有诚意些,让自 己的话更有说服力。现在,我们试着结合前面的课 文,想想用上文中的那些话来劝才能让朱德同志同 意不去挑粮。 (学生或小声或默读) 师:现在我就是朱德同志,谁来劝我? 师:劝得情真意切!还能用上课文的语言呢。 师:你不仅用上了课文里的语言,还能将老师介绍 的资料也用上!真好!还有谁也想劝? (过渡)是啊,他和红军战士打成一片,没有 区别,这样一位可亲可敬与战士同甘共苦的司令, 怎么能不让红军战士敬佩,怎么能不让红军战士感 动,怎么能不让红军战士心疼呢。看到朱德同志这 么辛苦,难怪战士们要把他的扁担藏起来呢。 一个“藏”字,让你体会到了什么呢? 老师:真是“藏中见真情”哪! 3、过渡:战士们认为只要朱德同志没有扁担 了,就不能再挑粮食了,让红军战士们没有料到的 是,朱德同志连夜在赶做扁担,夜那么深了,可他 还在煤油灯下用力的劈,认真的削,仔细的磨,花 了很多精力,做了整整一个晚上,赶做了这样一根 扁担,当第二天早晨,他拿着扁担走出来时,战士 们还忍心再把他的扁担藏起来吗? 因为大家知道,他们藏了,朱德还会再做,这 样只会让他更累,战士们不忍心啊!而且扁担上写 了“朱德记”三个字,大家就是藏也藏不住啊,大 家是不忍心再藏,不能再藏了。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这句话。 (齐读)不料,朱德三个字。所以大 家见了(引读)越发敬爱他的扁担了。因为大 家知道,他就是一个和战士们(板书)同甘共苦的 人,他就是再苦再累也要和战士们一块儿苦,一块 儿乐! 二、拓展延伸,感悟深情 1、看(课件出示图片) ,这是 1958 年,72 岁 的朱德同志还亲临十三陵水库劳动,和大家一起挑 土筑坝。看到此情此景,你想对朱德同志说些什么? 2、是啊,千言万语就在胸口,让我们在一起 深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齐读) 四、作业 a 类:完成补充习题 b 类:推荐阅读开国元帅的故事 朱德的 故事 第二课时 基础性目标: 1、能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生动 事迹,体会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 高尚品质,培养热爱革命领袖的思想感情。 3、学会本课 3 个生字。能端正书写。 提高性目标: 教学过程: 一、精读课文,说话训练 1、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找一找描写朱德挑粮 的句子,用横线画下来。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点击出示: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着满 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 ) 从“满满”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满满的一担粮食有 100 多斤,还要挑着爬山) 来读好这句话。 2、是啊,当时井冈山上缺粮,朱德和战士们 一起去挑粮,多好啊!可是,战士们为什么要藏他 的扁担呢?认真读读二、三自然段,边读边找一找 原因,用波浪线画下来。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 战士们想,朱德同志工作那么忙,还要翻山 越岭去挑粮,累坏了怎么办? “那么忙” ,当时朱德是一位军长,请你猜 一猜,他要忙些什么?(是啊,清晨,当战士们还 在睡梦中时,朱德同志可能已经在察看地形,进行 作战布局,布署一天的任务。白天,他没有一点休 息的时间,和战士们研究作战计划,和战士们一起 操练,和战士们一起耕田种地。晚上,当战士们都 进入了梦乡,他还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思考,研究战 略,可能一工作就会到天明,他的工作这么忙,这 么苦,却还坚持和战士们一起爬过一座又一座山岭, 来回走上几十里山路,跳上那么沉、那么重的粮食。 他真是一个与战士们同甘共苦(指板书)的好司令 啊!也难怪战士们会这样想了。 )你觉得朱德怎么 样?(太辛苦了) 是呀,作为军长,朱德比战士们更辛苦,他 要做的事情真是太多了,尽管这样忙,他还要 翻山越岭去挑粮。 朱德翻山越岭走的是一条怎样的路啊? 从井冈山到茅坪,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 非常难走。 五六十里:一来一回就要 100 多里啊,我想 知道哪些同学是步行上学的?你走到学校大约多少 时间?我们步行一小时大约可以走 10 里,100 多 里要走十多个小时啊!何况挑着满满的一担粮食, 真远哪。读好这个词语 那你们走过这么远的路了吗? 是啊,这么远的路,而朱德他们是走的我们 这样的路吗?那是什么路?(山高路陡) (板书) (出示图理解山高路陡) 再想想,这儿的陡,除了不平之外,还有什么 意思?(老师做了个手势) 刚才通过大家的想像,把挑粮的困难再现到了 我们的面前。现在,你能用读表现出来吗? 读好 山高路陡 点击出示当年挑粮的山路。 挑着这么沉的粮食,走在这么难走的路上, 还这么轻松吗?谁来读好这个词。 就是因为路太远了,所以每次挑粮战士们都 要起早赶路,摸黑回家,多么辛苦呀。谁再来读读 这句话。 为了能吃饱肚子,为了有力气敌人打仗,为 了能粉碎敌人的阴谋,再难走的路,红军战士都不 怕,心里装着别人,都把困难留给自己,多么崇高 的精神啊,敌人想把我们红军战士困死,饿死,冻 死,那是绝对不会成功的。 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有五六十里路,山高路 陡,非常难走,要是遇到刮风下雨, (那就更艰难,常常走一步,滑两步, )但是 朱德同时还要翻山越岭去挑粮。这时你觉 得朱德同志怎么样? 离敌人这么近,随时可能遇到敌人的偷袭, 随时有生命危险,尽管如此,朱德同志还要 翻山越岭去挑粮。你觉得此时的朱德同志又怎么 样? 一起读好这句话。 大家劝他不要去挑,他不肯。 大家劝朱德同志不要去挑,他不肯。你就是战 士,你来劝劝? 师:说得不错,这就是“劝” 。 (让学生从语文 实践中体会生字的意思。 ) 师:不过,劝别人的时候要更有诚意些,让自 己的话更有说服力。现在,我们试着结合前面的课 文,想想用上文中的那些话来劝才能让朱德同志同 意不去挑粮。 (学生或小声或默读) 师:现在我就是朱德同志,谁来劝我? 师:劝得情真意切!还能用上课文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