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群文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xx年群文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xx年群文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xx年群文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xx年群文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 年群文工作总结 XX 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文化工作 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 塑造城区先进文化品格,着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群众文 化事业各方面工作有了新的进展,为促进我区文化大繁荣 大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打造区域活动品牌,构筑文化发展平台。 实践表明,借助各地文化资源,举办大型文化活动, 对打造区域文化品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具有重要的促进 作用。今年,我们着力抓好以下几项重要的文化活动: 举办“春天之约”北仑区 XX 新春惠民演出活动。引进 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冠军“走进北仑”大型演唱会和 江苏宿迁歌舞团“快乐北仑、迎春晚会”2 场活动在体艺中 心举行,期间还在区影剧院放映三枪拍案惊奇电影大 片,所有票子都免费分发给学生代表、大中型企业职工代 表、乡村农民代表、社区居民代表、外来建设者代表和我 区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社会各届人士,让 广大人民群众不出区域就能观看内容丰富、风格多样、雅 俗共赏的文化艺术节目,共享文化大餐。 继续打造海享文化大舞台。自去年成功搭建“海享文 化大舞台”以来,这一品牌活动深受广大居民群众的欢迎, 也受到我区各业余文艺团队的拥护,歌舞、小品、曲艺、 综艺等节目应有尽有,丰富多彩。“海享文化大舞台”真 正成了“群众创建”、“群众参与”、“群众享受”的阵 地和载体、调动了基层业余文艺团队参与文化积极性、满 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提高区域文化软实 力的目的。到 11 月底区级已组织演出各类节目 48 场,各 街道演出各类节目?场。并推出了海享大舞台的主题歌、 主题词以及形象标识,为强化群众对海享文化的品牌认知, 进一步提升其内涵,努力将海享大舞台打造成北仑“草根 文化”精品打下了基础。今年,海享大舞台还被评为宁波 市基层十大群文活动。 组织北仑区第三届外来建设者文化艺术节。每两年举 行一届的外来建设者文化艺术节至今年已是第三届了,广 受外来建设者欢迎。从 4 月 29 日 开始到 5 月 21 日 ,“共享一片蓝天”第三届外来建设者文化艺术节又拉开 了帷幕,其间,全区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包括经典 电影进外来建设者集居地、“一封家书”外来建设者书信 征集活动、“透视生活”外来建设者摄影作品展等 10 项活 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让外来建设者从中享受到 了一场场丰富的文化大餐,满足了他们多层次、多方位的 精神文化需求,从而达到传播先进文化,建设和谐社会的 目的,同时也形成了健康向上、和谐美好的文明新风尚。 上海世博园尽展北仑风情。组织近 150 名演职人员赴 上海世博园参加宁波北仑专场文艺演出。5 月 8 日上午,一 台具有北仑浓郁民俗特色、展示北仑人民精神风貌的“五 洲大港快乐启航”综艺表演亮相上海世博园城市广场。节 目包括打击乐、舞狮等组合中国红、少儿民间舞跑 马灯、歌舞让爱住我家、爱在人间天堂、舞蹈 青青江南和歌组合采茶舞曲、民间舞蹈穿山造 趺等。五洲大港快乐启航”北仑专场的 50 分钟文艺演出 是以传统的民间、民俗文化内容为基础框架,充分挖掘、 展示具有北仑地方特色的民间民俗文化,同时结合北仑港 口地域特色的独特优势,荟萃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和省级非 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等精彩节目,借助上海世博会这一展示 平台,全面展示北仑大港风采。7 月 4 日上午,我区组织了 为期一周的上海世博会滕头馆“北仑周”系列活动。在活 动周期间,北仑地方特色的民间民俗文化展示和富有浓郁 时代气息的歌舞表演,为参加世博会的游客奉献一场异彩 纷呈、地方特色浓郁的文化快餐。 组织“我们的节日”文化活动,让传统民俗和节庆活 动都打上文化的烙印。元宵节期间,在读者公园举办欢庆 元宵系列活动,舞龙、猜灯谜、包汤圆、剪纸,吸引了不 少市民前来观看;元宵焰火晚会热烈纷呈,让整个元宵佳 节充满欢乐和精彩。清明节期间,开展了“我们的节日” 清明节放飞风筝系列活动。 4 月 3 日 、17 日,我区分 别组队参加了宁波市“相约老外滩”风筝制作技艺展示和 宁波大剧院广场风筝放飞活动。在此次由宁波市文化广电 新闻出版局主办的 “我们的节日”清明节放风筝系列活动 中,我区选手获得多个奖项,区文化馆获得优秀组织奖。 端午节“江南情端午乐”北仑区民乐展演暨传统小吃制作 展示活动,以品尝美食和传统民间文化相结合的形式呈现, 吸引了众多观众参与,广受好评。中秋节“中秋月韵”诗 歌朗诵会,通过诵读中华经典诗文,进一步引导了广大群 众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参与传统节日,为朗诵 爱好者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七.一前夕,海享 大舞台举办“想唱就唱 快乐你我”红歌演唱会,20 多名歌 手唱红歌、缅先烈,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 89 周年。国庆前 夕,在北仑影剧院广场举行“祝福中国” XX 国庆歌 千余名北仑市民欢聚一堂,用嘹亮的歌声表达对祖国的 祝福。在浙江省第二十三个老人节到来之际,海晨艺术团 的演员们在大碶街道邬隘老年协会大礼堂用一场精彩的歌 舞演出为老人们送上了节日的祝福。 举办北仑区第五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宣传月活动。 5 月 18 日 6 月 16 日 成功举办“文化遗产、 在我身边”北仑区 XX 年第五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宣传 月活动。期间举办了北仑民间藏品系列展-“XX 奇葩”石 趣轩精品藏石展暨开幕式、探古寻幽”系列活动北仑市 民走进考古现场活动、“我们的记忆”北仑流动博物馆活 动、北仑文博办刊座谈会、邵克萍家族艺术陈列馆开 馆仪式、“江南情端午乐”北仑区民族乐队展演暨传统 小吃现场展示、公布第三批北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二批北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和代表性传承人等 九项活动。通过系列活动的举办,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对 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 护意识。 组织“北仑区未成年人读书节”活动。5 月 19 日至 6 月 16 日成功举办了“北仑区未成年人读书节”活动,先后 开展了向广大青少年及社会读者发布推荐百种优秀读物; 校园特色读书活动展;图书交换活动;电影伴我成长 爱国主义电影展播;“小小书虫”查字典比赛;外来务工 子女“我最喜爱的书籍”主题征文活动;与教育专家面对 面“阅读对未成年人成长的影响”主题讲座;“我爱 我家”家庭读书知识竞赛等八项主题活动。通过系列读书 活动和社会实践,引导广大青少年从书中、从身边的人和 事中增强道德意识,践行道德规范,养成良好习惯,培养 高尚品德。 协助、策划好第二届国际港口文化节。 7 月 28 日 至 31 日我区举办了第二届中国宁波国际 港口文化节,期间以“和谐共享海洋时代”为主题,集中 开展了“五洲大港”国际港口风情摄影艺术展、宁波国际 美食文化博览会、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暨宁波 中国港口博物馆项目奠基仪式、“向世界说明”主题活动、 港口文化节开幕式及晚会、XX 国际港口与城市发展论坛、 “牵挂”宁波帮一封家书朗诵晚会、世博媒体访宁波活动 八大活动,全区人民积极参与同乐共庆这一重大节日,全 面展示了北仑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伟大成就,进一步提升了 北仑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 城市建设全面推向新阶段作贡献。 举办第五届“金莺”歌手大赛。每两年举行一届的 “金莺”歌手大赛至今年已是第五届了,自今年 7 月开赛 以来,歌手大赛受到了广大音乐爱好者的青睐,群众参与 热情高。大赛在往年的基础上又增设了 3 个海选点,共三 百多人参加了新碶、柴桥、大碶、春晓、霞浦、小港等六 个赛点的海选。参赛选手年龄跨度大,最小的只有 3 岁, 最大的有 80 多岁,从中发掘了许多歌唱人才,进一步繁荣 了北仑的群众文艺舞台。 组织承办第二届中国越剧节分会场活动。第二届中国 越剧艺术节期间,北仑影剧院共承办了 6 场演出,来自舟 山艺术剧院、绍兴小百花艺术中心、南京越剧团有限公司 带来的东海明珠、李慧娘、云之锦使北仑老 百姓在自家门口就能欣赏到中国优秀的越剧演出,同时还 吸引了湖南、XX、上海、台州等地越剧迷门来前观看,据 统计平均上座率达 95%以上。文化部艺术处副司长蔺永钧、 省文化厅副厅长来颖杰等领导和专家对北仑的越剧市场和 观众的文明程度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 组织北仑区第二届舞蹈大赛。本届舞蹈大赛自 10 月开 始以来,分别在大碶、小港和北仑中心区设置了三个选拔 点,共有 70 多个舞蹈节目参加了选拨,600 多人参与演出。 舞蹈类型丰富,形式多样,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 舞,舞种既有民族民间舞、古典舞又有现当代舞等,为广 大舞蹈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展示、学习的良好平台, 推进了舞蹈创作和表演水平的提高,同时展现了当代北仑 人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丰富了广大群众的业 余文化生活。 此外,音乐会品牌正在打响,新年听音乐会已经成为 北仑文化时尚,由“维也纳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乐团” 带来的 XX 新年音乐会和“美国纽约曼哈顿交响乐团”音乐 会在体艺中心隆重上演,使北仑老百姓在自家门口就能欣 赏到世界顶端的高雅艺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自 去年 11 月底起在海享大舞台推出了“想唱就唱、快乐你我” 大型音乐活动,开唱以来,一直备受广大市民的关注与爱 好,不仅受到年轻人的热烈喜爱,还有不少中年音乐爱好 着前来参与,从中发现了不少优秀歌手。今年,我们还积 极协助、策划和参与社会各界各类文化活动。包括人大、 政协会议、社会各届团拜会、十大新闻人物和事件颁奖会、 申洲 XX 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等。 二、抓好精品文艺创新工作。 今年,我区文艺团队屡获佳绩,在 XX 年度宁波市美术、 书法、摄影活动示范点考核评比中,北仑区群文摄影创作 群体被评为市级优秀示范点。北仑区海晨艺术团被浙江省 文化厅授为浙江省优秀社会艺术团队。北仑群文学会小组 被宁波市群文学会评为 XX 年度先进集体。“海享大舞台、 周末喜相逢” 入选宁波市基层十大群文活动。北仑区文化 馆干部创作的诗歌红五月红土地获得省文化厅主办 的浙江省首届乡村诗歌大赛一等奖、撰写的文章文化自 觉与群众文化创新在“群文与创新”XX 年度全国群众文 化论文评奖中获得一等奖。第九届全国水彩、粉画展上, 孙宁港城 XX获优秀奖,王复才夜色街头入选,实 现了历史性突破,5 幅摄影作品在全国第 22 届摄影艺术展 上获奖。手工虎头鞋获 XX 浙江省民间手工艺虎头鞋创意设 计邀请赛金奖,新碶街道文化站张其培的作品开面获 五彩渔乡宁波市农民画大赛铜奖。陆吉定、屠明华的灰 色交易获得 XX 年宁波市曲艺创作征文大赛二等奖。王复 才等 5 人分别获得宁波市“清风和韵”反腐倡廉书画摄影 大赛国画类作品三等奖国和优秀奖。刘彦麟的二胡独奏荣 获第五届七彩阳光浙江省青少年文艺系列展评活动器乐组 一等奖。 三、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共享和谐文化成果。 公共文化服务阵地不断巩固和加强。一是着手制定北 仑区“十二五时期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已基本定稿,正 在进一步征求有关领导意见;二是全面完成北仑文化地图、 文化地图服务指南推荐册的制作,届时将方便全区广大人 民群众参与各项文化活动;三是重点打造标志性文化设施, 选址滨海新城,投资 3 亿元建造国内第一个大型专业性港 口博物馆宁波港口博物馆,同时国家水下文化遗产宁 波基地落户北仑,丰富了北仑的文化内涵和城区形象;投 资 2.5 亿元建设北仑区宁职院图书馆,按照“一体两馆” 的思路,既做到资源的充分利用,又可借助宁职院的管理 技术和信息优势,把该馆打造成为北仑的“文化高地”, 校地共建图书馆在我省尚属首创;改造完成邵克萍艺术馆, 馆内专题展出 60 余幅版画家邵克萍各类艺术作品,向公众 免费开放;改造完成北仑图书馆,现有藏书 32 万册,被文 化部评为一级馆,于今年初完成全区各街道图书馆与区县 图书馆、市图书馆的一卡通联网。并继续促进梅山、春晓 等地的综合文化站改建工作;四是继续抓好“文化阳光工 程”优化升级工作,今年升级 5 个村;推进企业文化俱乐 部建设,已验收?个企业文化俱乐部,全部合格,努力 打造“15 分钟文化圈”;五是继续抓好省级文化示范点和 市级基层文化宫创建工作,今年创建成功?个省级社区 文化建设示范点,12 个市级基层文化宫。六是加强业余文 艺团队建设,目前,我区共有各种类型的业余文艺团队 336 家,文艺志愿者 600 余名,包括区级团队 2 家,乡镇街道 级团队 57 家,村、社区团队 276 家,基本覆盖了每个村、 每个社区。七是今年我们启动了海晨业余艺术团的人员招 聘工作,严格按规范程序进行操作,通过笔试、面试,共 招聘了有一技之长的人员 14 名,每个街道、乡镇文化站增 加 1 名工作人员的目标即将变成现实,对促进基层文化繁 荣起一定的作用。 农村和社区人民共享和谐文化。一是继续实施电影放 映 2131 工程,今年向基层群众免费放电影 1000 场次;二 是组织“戏苑缤纷”新春越剧演出周,邀请余姚市越剧团 和北仑老年大学夕阳红艺术团在区影剧院连续演出经典越 剧 4 场,全部免费向居民群众开放;三是组织“和谐文化 暖乡村”送越剧下乡惠民演出 18 场,9 个街道、乡镇都留 下市甬剧团的足迹;四是继续实施送戏工程,今年向各村 送戏 300 多场次。 三馆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一是文化馆利用群文学 堂和艺术沙龙两个平台,积极开展各类文艺沙龙、艺术展 览、培训讲座等活动,为广大文艺爱好者提供了展现、交 流、提高艺术修养的平台。4 月 7 日晚,在读者公园举办了 第二届“春之约”诗歌朗诵会,来自北仑、宁波的诗人、 诗歌爱好者朗诵了名篇佳作。5 月中旬,为新碶街道大港社 区内 10 多家企业的 30 余名舞蹈骨干举办了排舞培训,以 提高企业文化员的舞蹈水平,更好地服务企业文化。7 月中 旬,文化馆舞蹈干部赶赴春晓镇慈岙村为那里的妇女姐妹 们送去了为期三天的舞蹈培训课程,受到村民欢迎。为推 动摄影美术作品创作,我区还组织漆彩人生北仑漆画 创作群体展、“五洲大港”国际港口风情摄影艺术等作品 展览。今年,我们共举办了乐理知识讲座、漆画创作研修 班、合唱与指挥培训、小品作品加工会等艺术走近大众、 文艺沙龙等活动 50 多次,港城文化长廊展出了虎年迎春 国画作品展、海濡之士北仑文化名人推荐展、 迎世博剪纸展等展览近 20 余期,这些培训、展览、讲 座和展览等均免费向群众开放,受到广泛好评。为提高我 区文化工作者的业务水平,拓宽思路,创新工作,更新理 念,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 1 月 18 日 ,我区举 办了为期两天的文化骨干培训班,来自北仑区文化馆和各 乡镇、街道文化站负责人及业务干部共 40 余人参加了培训, 特邀请了宁波市文化局文艺处处长汪志铭和浙江省群艺馆 理论调研信息中心主任王全吉分别就加强文化站建设 和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进行了专题讲座,对基层群众 文化工作的开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借鉴性。二是图书 馆充分发挥文化教育宣传主阵地作用,全年正常开馆接待 读者,坚持无节假日,无馆休日,最大限度地为读者服务。 全年共接待读者 18.1 万人次,借还图书 18.7 万册,新增 图书 15724 册,新增借书证 3067 只。全年新增图书流通站 8 家、北仑区未成年人阅读基地 1 家,并向阅读基地赠送少 儿益智类、教育类等图书 500 余册。通过建立图书流通站 和送书下乡等活动,让更多的图书走进企业、走进学校, 充分发挥了图书应有的作用。同时开展了以“世界读书日” 、“北仑区未成年人读书节”、“图书馆服务宣传周” “你点书,我买书”等为主题的各类读书活动十余次,大 大增加了来图书馆读书的人气指数,营造人人爱书、读书 的良好社会风气,树立了图书馆的公共形象。三是博物馆 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努力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 化服务。XX 年,区博物馆共接待观众 4.9 万人次,团队 57 个,被国家文物局审定为国家三级博物馆。积极举办临时 展览,努力为公众提供丰富多彩的陈列展览。今年,举办 了北仑区百件民间收藏精品展览、“XX 奇葩” “石趣轩”收藏精品展览,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继续打造“北仑流动博物馆”品牌,进一步拓展博物馆社 会教育功能。“流动博物馆”“中国现代物资供应票 证展”、“中华纸币展”、民俗文物展、毛主席像章展、 近代经济票证展先后开进企业、社区、农村、学校、部队 进行巡回展览,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此外,我们还进一步完善了全省公共文化数据采集工 作;承办了本届人大、政协 6 件代表、委员的建议、提案 的答复;完成了陈立幸书记公开与网民沟通交流中的问题 答复;还召开了 5 次文化站长会议,对全区各阶段的文化 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促进了全区公共文化的繁荣和均衡发 展。 四、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凸显保护文化遗产成果。 三普实地调查阶段工作任务全面完成,成果丰硕。今 年,区文物普查队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补充调查春晓镇 严坑庙、戚家山街道浃水大闸、白峰镇太平岙巡检司城遗 址等不可移动文物。同时,按照省市专家组的验收意见和 建议,对野外调查资料进行整改完善,并完成最终数据上 报。目前,我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已通过 国家文物局普查办整体验收。三普第二阶段,我区共普查 不可移动文物 408 处,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346 处。其 中复查 38 处,占登记总数 10.98%,新发现 308 处,占登记 总数 89.02%;一般登记不可移动文物信息点 62 处。这一成 果的取得极大地丰富了我区的文化遗产资源。 边查边保,多种手段将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有效纳 入文物保护体系。为更好地巩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最 新成果,向上级文物部门报送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和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推荐材料,并陪同国家文 物局专家组对已申报第七批国保单位的梅山盐场旧址进行 实地核查。无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是省级文物保 护单位,推荐的数量和质量均创我区历史纪录。10 月 21 日 揭晓的宁波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我区推荐 的鄞镇江桥、钟观光故居、曹莘耕故居、枝夹岙墓群、虞 家后新屋、梅山盐场筹备处旧址、瑞庐等 7 处榜上有名。 目前,我们正在制定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徐圣禅故居 “塔峙圃”的修缮方案。年内,我们还将推荐申报第四批 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核定公布第十一批区级文物保护点。 稳步推进“四有”工作,夯实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 基础。会同区规划分局、国土分局,对我区第三批区级文 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进行初步划定,并向 文物保护单位所在街道、相关主管部门及相邻利害关系人 征求意见,形成了北仑区第三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 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方案,经区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后, 由区人民政府发文公布。10 月中旬完成项氏宗祠、瑞岩寺 藏经阁、虞家后新屋和姚燮故居等 4 处新增区级文物保护 单位保护标志文物说明牌制作安装工作。 继续实施巡视检查制度,切实加强对各级文物保护单 位的日常管理。目前我区的文物巡查制度完善,区文物行 政部门、街道乡镇文物保护小组、责任文保员、业余文保 员四级检查巡视,做到文化站每月都有检查报表上报、责 任文保员每周进行巡查、区文物部门每季度开展抽查,及 时保障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安全,目前我区的不可移动文物 完善率基本达到 95%。 继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搜集与整理工作。在完成 甬上风物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编写工 作后,今年着手开展了宁波市非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