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源病:过犹不及的爱_第1页
母源病:过犹不及的爱_第2页
母源病:过犹不及的爱_第3页
母源病:过犹不及的爱_第4页
母源病:过犹不及的爱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母源病:过犹不及的爱 母亲爱孩子是天性,这也能让孩子生病么?是 否危言耸听?“母源病”这个概念最早是由日本教 育学者提出的。 “母源病”是当前在独生子女家庭 中颇为常见的一种心理疾病,它恰恰是由母亲对孩 子的养育方式不当引起的,许多父母还未充分认识 到它的危害性。 北京安贞医院开设了易感儿门诊。门诊专家指 出容易感冒的儿童中 60%患的是“母源病” 。 那些 被母亲过分保护的孩子,在神经平衡方面比较容易 出问题,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而副交感神经异常 活跃,引起系统功能紊乱,除了胆小、内向、娇气 以外,这些孩子最容易患上感冒、哮喘或是尿床的 毛病。这些毛病不仅需要用药物来解决,父母的思 想问题也是治病的重点。 母源病产生的原因与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 “过”与“不及”的养育都有关系。 “母源病”的特征 孩子过分依恋母亲: 孩子一刻也离不开妈妈,整天粘在妈妈身边。 有的幼儿在睡觉时一定要与妈妈同床同被,入睡前 母亲必须抚摸他,连哄带骗才肯睡。而对其他人, 甚至对父亲也不爱多搭理。这种幼儿一般性格怯懦, 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这对日后 适应学校和社会生活都有不良影响。 孩子是依赖育儿技术长大的: 有些父母,对孩子的饮食习惯、摄入的热量、 睡眠状况、体重指数、如何鉴别风疹与急疹等都了 如指掌,并不断夸奖自己的宝宝特别老实,带起来 一点也不费劲,但她却不知道养育孩子最重要的是 母子之间丰富多采的情感交流,是去抚摸孩子,与 孩子嬉戏,对着他讲话,让他体会到你发自内心深 处的无微不至的母爱。这种依赖育儿技术长大的孩 子,不懂得感情交流和表达,会出现语言迟缓症或 自闭症的初期征兆,如孩子面部表情毫无变化,既 不看母亲,也不环顾四周,当你呼唤他的小名时, 他也毫无反应,像木头似的无动于衷。 若要想使宝宝身心健康地成长,最好的方法就 是把育儿书籍统统收起来,遇到问题再翻一翻,最 关键的是妈妈自然流露出的对宝宝的无限关怀与爱 护。 养育放弃型: 孩子被母亲忽视,感到孤独无依靠,容易患躯 体疾病和心理疾病。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许多人 主张女人像男人一样地步入社会工作。如果一位母 亲抱有这种想法,她会丧失育儿的热情,甚至放弃 对孩子的养育。在日常生活中较常见的则是母亲嫌 带孩子麻烦,希望能轻松地养育宝宝,更希望能轻 松地从事自己的工作,所以母亲并不介意小孩子离 开自己,或把未满周岁的小孩放在家里睡觉,独自 一人外出,或是把不满 3 周岁的小孩送到托儿所里 少加关心,还有就是交给自己的父母,这种几乎处 于放任状态的育儿方式,除了会引起孩子身体疾病 之外,也会使从小生活在“孤独”气氛中的孩子容 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治疗方法 “母源病”的治疗方法就是父母采用正确的家 庭教养方式指导、教育、扶植和身体力行地予 以教养宝贝。 如果“母源病”是由于过度的母爱造成的 (如:非常严重的恋母情节) ,并且已经严重到难 以教育和纠正时,专家建议暂时把孩子寄养到亲友 家里生活一段时间(一般半年左右) ,直至孩子心 理行为有所纠正后,再重返家庭。因为幼儿有较强 的适应能力和心理可塑性,经过一段时间改换环境 条件,他们就会慢慢改变过来。 立即停止高度溺爱或不理不睬的不良家庭教 养方式,采用正确的母爱教育方式抚养孩子,也就 是说要“爱在心上” ,不要“爱在面上” 。必须适当 地关照与适度地放任他们。但是适度到何种程度呢? 专家认为,母亲在育儿时,应按照孩子成长的三个 阶段来抚养,不要让他有过大的压力,这样可以避 免患母源病的危险。 必须由母亲照顾的阶段 01 岁 这一阶段婴儿完全没有自理能力,虽然他还不 会说话,但是他非常清楚由母亲喂奶、换尿布所带 来的舒适的感觉,他会想:她真好。1 岁时婴儿已 经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他能行走,会牙牙学语, 能灵活运用双手,不过这些能力是在母亲指导下借 着游戏、爱抚、适当给予鼓励才学会的。所以在这 个阶段,母亲必须适当运用一定心思和表达能力。 年龄 0-1 个月: 视觉还未发达,但皮肤的触 觉灵敏,也可利用听觉和嗅觉感应来认清妈妈,此 时期宝宝的感觉来自妈妈所给予的刺激。 促进亲子关系的要点:妈妈温柔的皮肤接触、 抚摸和拥抱,或望着宝宝微笑、讲话,建立宝宝对 妈妈的印象和安全感。 配合用品:每次趁换尿片时,可为宝宝按摩或 与宝宝玩数分钟。 年龄 1-4 个月:平均每天睡 15-16 个小时, 白天睁开眼睛的时间会愈来愈长,开始会用眼睛追 逐晃动的东西,并留意视线范围内的事物。 促进亲子关系的要点:由于不懂说话,话多时 候会籍哭泣或面部表情来表达需要,故父母要留心 宝宝的表情,并适时地对宝宝发出的信息作反应。 配合用品:挂放式宝宝床上玩具,妈妈可陪在 床边拨弄玩具吸引他,观察及回应她的反应。 年龄 4-12 个月:开始进食固体食物,并尝试 学习及接触不同的东西,好奇心较强,会模仿大人 的行为。 促进亲子关系的要点:让宝宝开始学习自己吃 东西,容许宝宝用不同的方法尝试,使宝宝建立对 自己能力的信心,同时也增强宝宝对母亲的信任。 配合用品:印有卡通等图案的餐具,引发宝宝 自己吃东西的兴趣。 建立亲子关系的重要阶段 13 岁 13 岁是孩子性格发展最快的阶段。精力充 沛是这个阶段的最大特征,但幼儿此时没有交友能 力,自己玩耍又缺乏兴趣,因此他们会以父母为中 心,努力寻找玩伴。这一时期,母亲应该使孩子有 “妈妈真好”的感觉,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幼儿 没有这种想法,就不知道母亲代表什么,就会产生 不安的情绪,也就会导致母源病的产生。孩子 3 岁 之前就可看出母亲的态度,若态度不好易使孩子的 行为更恶劣,孩子不听话又使母亲情绪更为不安, 如此恶性循环,不是亲子关系恶化,就是造成孩子 心理障碍。此时母亲最需要学习的是如何夸奖和哄 劝孩子,给他们鼓励,到底是“好妈妈”还是“坏 妈妈”完全取决于孩子 3 岁前母亲如何建立亲子关 系。 12-18 个月:手脚运用灵活,对事物也有兴趣, 已经可以做很多事情,并对外界事物进行积极的探 索。 促进亲子关系的要点:妈妈可陪同宝宝玩一些 组合式的玩具,鼓励宝宝亲自尝试,并对宝宝自己 的意念表示尊重。提醒自己不要局限宝宝,只用某 种标准方式玩玩具。 配合用品:组合式及活动式玩具,妈妈可先作 示范,让宝宝模仿。 18 一 36 个月:心智发展迅速,记忆力和语言 能力都逐渐增强,情绪和性格均有显著发展,有较 强烈的自我主张。 促进亲子关系的要点:利用趣味性或娱乐性的 媒介引发宝宝的学习兴趣。 配合用品:发声图书及富教育意义卡通影带, 寓学习于娱乐,增强沟通。 逐渐脱离母亲的 36 岁 他们开始脱离母亲,准备自立,会积极与朋友 交往。但是有些母亲不明白这一点,把教育孩子的 责任完全推给了幼儿园或托儿所,她们认为,孩子 送到了幼儿园,总算可以松口气。这个想法实在是 大错特错,对于孩子的教育,母亲的责任比前两个 阶段更为重要,也比幼儿园的责任重大。母亲要在 孩子从幼儿园回来之后询问他在园里的情况,也可 以在他不累的情况下带他去买东西,购物时让他付 钱,让他帮忙拿东西,回家之后也不忘鼓励几句。 由此可见,生活中不论事情大小,只要能让孩子适 当分担责任,对他们处事能力给予鼓励,不让孩子 产生反感,就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妈妈的育儿工 作也就成功大半了。 还有一点很重要,如果住房有条件,孩子在 34 岁时就应该让他独立睡在自己的房间,这对 孩子的身心发展是有好处的。孩子年龄小,在心理 上,独立性处于萌芽状,处于发展的趋势;而依恋 性、对安全感的需求却占主要地位,所以在操作的 时候,既要扬孩子的独立性又要不伤害孩子的依恋 性和对安全的需求。建议可以先分床睡,然后分房 睡。刚分房时,不要关上房门,告诉孩子你在那里 轻轻一叫,我就能听到,并能快速走到你的房间。 如果需要的话,你可以演示一遍。这样孩子会接受 分房睡,并不感到惧怕。有的孩子对父母的依恋深, 比较脆弱,在给孩子分房睡时,父母要多花点心思, 但决不要因为孩子的分不开,而放弃主张。 无论是上述哪个阶段的孩子,都需要父母爱心 的浇灌。为人父母者,只要能了解三个阶段孩子的 成长状况与心理发展状态,适时给予鼓舞,培养健 康的亲子关系,使子女生活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孩 子就不会再有患母源病的危险了。 母亲爱孩子是天性,这也能让孩子生病么?是 否危言耸听?“母源病”这个概念最早是由日本教 育学者提出的。 “母源病”是当前在独生子女家庭 中颇为常见的一种心理疾病,它恰恰是由母亲对孩 子的养育方式不当引起的,许多父母还未充分认识 到它的危害性。 北京安贞医院开设了易感儿门诊。门诊专家指 出容易感冒的儿童中 60%患的是“母源病” 。 那些 被母亲过分保护的孩子,在神经平衡方面比较容易 出问题,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而副交感神经异常 活跃,引起系统功能紊乱,除了胆小、内向、娇气 以外,这些孩子最容易患上感冒、哮喘或是尿床的 毛病。这些毛病不仅需要用药物来解决,父母的思 想问题也是治病的重点。 母源病产生的原因与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 “过”与“不及”的养育都有关系。 “母源病”的特征 孩子过分依恋母亲: 孩子一刻也离不开妈妈,整天粘在妈妈身边。 有的幼儿在睡觉时一定要与妈妈同床同被,入睡前 母亲必须抚摸他,连哄带骗才肯睡。而对其他人, 甚至对父亲也不爱多搭理。这种幼儿一般性格怯懦, 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这对日后 适应学校和社会生活都有不良影响。 孩子是依赖育儿技术长大的: 有些父母,对孩子的饮食习惯、摄入的热量、 睡眠状况、体重指数、如何鉴别风疹与急疹等都了 如指掌,并不断夸奖自己的宝宝特别老实,带起来 一点也不费劲,但她却不知道养育孩子最重要的是 母子之间丰富多采的情感交流,是去抚摸孩子,与 孩子嬉戏,对着他讲话,让他体会到你发自内心深 处的无微不至的母爱。这种依赖育儿技术长大的孩 子,不懂得感情交流和表达,会出现语言迟缓症或 自闭症的初期征兆,如孩子面部表情毫无变化,既 不看母亲,也不环顾四周,当你呼唤他的小名时, 他也毫无反应,像木头似的无动于衷。 若要想使宝宝身心健康地成长,最好的方法就 是把育儿书籍统统收起来,遇到问题再翻一翻,最 关键的是妈妈自然流露出的对宝宝的无限关怀与爱 护。 养育放弃型: 孩子被母亲忽视,感到孤独无依靠,容易患躯 体疾病和心理疾病。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许多人 主张女人像男人一样地步入社会工作。如果一位母 亲抱有这种想法,她会丧失育儿的热情,甚至放弃 对孩子的养育。在日常生活中较常见的则是母亲嫌 带孩子麻烦,希望能轻松地养育宝宝,更希望能轻 松地从事自己的工作,所以母亲并不介意小孩子离 开自己,或把未满周岁的小孩放在家里睡觉,独自 一人外出,或是把不满 3 周岁的小孩送到托儿所里 少加关心,还有就是交给自己的父母,这种几乎处 于放任状态的育儿方式,除了会引起孩子身体疾病 之外,也会使从小生活在“孤独”气氛中的孩子容 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治疗方法 “母源病”的治疗方法就是父母采用正确的家 庭教养方式指导、教育、扶植和身体力行地予 以教养宝贝。 如果“母源病”是由于过度的母爱造成的 (如:非常严重的恋母情节) ,并且已经严重到难 以教育和纠正时,专家建议暂时把孩子寄养到亲友 家里生活一段时间(一般半年左右) ,直至孩子心 理行为有所纠正后,再重返家庭。因为幼儿有较强 的适应能力和心理可塑性,经过一段时间改换环境 条件,他们就会慢慢改变过来。 立即停止高度溺爱或不理不睬的不良家庭教 养方式,采用正确的母爱教育方式抚养孩子,也就 是说要“爱在心上” ,不要“爱在面上” 。必须适当 地关照与适度地放任他们。但是适度到何种程度呢? 专家认为,母亲在育儿时,应按照孩子成长的三个 阶段来抚养,不要让他有过大的压力,这样可以避 免患母源病的危险。 必须由母亲照顾的阶段 01 岁 这一阶段婴儿完全没有自理能力,虽然他还不 会说话,但是他非常清楚由母亲喂奶、换尿布所带 来的舒适的感觉,他会想:她真好。1 岁时婴儿已 经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他能行走,会牙牙学语, 能灵活运用双手,不过这些能力是在母亲指导下借 着游戏、爱抚、适当给予鼓励才学会的。所以在这 个阶段,母亲必须适当运用一定心思和表达能力。 年龄 0-1 个月: 视觉还未发达,但皮肤的触 觉灵敏,也可利用听觉和嗅觉感应来认清妈妈,此 时期宝宝的感觉来自妈妈所给予的刺激。 促进亲子关系的要点:妈妈温柔的皮肤接触、 抚摸和拥抱,或望着宝宝微笑、讲话,建立宝宝对 妈妈的印象和安全感。 配合用品:每次趁换尿片时,可为宝宝按摩或 与宝宝玩数分钟。 年龄 1-4 个月:平均每天睡 15-16 个小时, 白天睁开眼睛的时间会愈来愈长,开始会用眼睛追 逐晃动的东西,并留意视线范围内的事物。 促进亲子关系的要点:由于不懂说话,话多时 候会籍哭泣或面部表情来表达需要,故父母要留心 宝宝的表情,并适时地对宝宝发出的信息作反应。 配合用品:挂放式宝宝床上玩具,妈妈可陪在 床边拨弄玩具吸引他,观察及回应她的反应。 年龄 4-12 个月:开始进食固体食物,并尝试 学习及接触不同的东西,好奇心较强,会模仿大人 的行为。 促进亲子关系的要点:让宝宝开始学习自己吃 东西,容许宝宝用不同的方法尝试,使宝宝建立对 自己能力的信心,同时也增强宝宝对母亲的信任。 配合用品:印有卡通等图案的餐具,引发宝宝 自己吃东西的兴趣。 建立亲子关系的重要阶段 13 岁 13 岁是孩子性格发展最快的阶段。精力充 沛是这个阶段的最大特征,但幼儿此时没有交友能 力,自己玩耍又缺乏兴趣,因此他们会以父母为中 心,努力寻找玩伴。这一时期,母亲应该使孩子有 “妈妈真好”的感觉,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幼儿 没有这种想法,就不知道母亲代表什么,就会产生 不安的情绪,也就会导致母源病的产生。孩子 3 岁 之前就可看出母亲的态度,若态度不好易使孩子的 行为更恶劣,孩子不听话又使母亲情绪更为不安, 如此恶性循环,不是亲子关系恶化,就是造成孩子 心理障碍。此时母亲最需要学习的是如何夸奖和哄 劝孩子,给他们鼓励,到底是“好妈妈”还是“坏 妈妈”完全取决于孩子 3 岁前母亲如何建立亲子关 系。 12-18 个月:手脚运用灵活,对事物也有兴趣, 已经可以做很多事情,并对外界事物进行积极的探 索。 促进亲子关系的要点:妈妈可陪同宝宝玩一些 组合式的玩具,鼓励宝宝亲自尝试,并对宝宝自己 的意念表示尊重。提醒自己不要局限宝宝,只用某 种标准方式玩玩具。 配合用品:组合式及活动式玩具,妈妈可先作 示范,让宝宝模仿。 18 一 36 个月:心智发展迅速,记忆力和语言 能力都逐渐增强,情绪和性格均有显著发展,有较 强烈的自我主张。 促进亲子关系的要点:利用趣味性或娱乐性的 媒介引发宝宝的学习兴趣。 配合用品:发声图书及富教育意义卡通影带, 寓学习于娱乐,增强沟通。 逐渐脱离母亲的 36 岁 他们开始脱离母亲,准备自立,会积极与朋友 交往。但是有些母亲不明白这一点,把教育孩子的 责任完全推给了幼儿园或托儿所,她们认为,孩子 送到了幼儿园,总算可以松口气。这个想法实在是 大错特错,对于孩子的教育,母亲的责任比前两个 阶段更为重要,也比幼儿园的责任重大。母亲要在 孩子从幼儿园回来之后询问他在园里的情况,也可 以在他不累的情况下带他去买东西,购物时让他付 钱,让他帮忙拿东西,回家之后也不忘鼓励几句。 由此可见,生活中不论事情大小,只要能让孩子适 当分担责任,对他们处事能力给予鼓励,不让孩子 产生反感,就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妈妈的育儿工 作也就成功大半了。 还有一点很重要,如果住房有条件,孩子在 34 岁时就应该让他独立睡在自己的房间,这对 孩子的身心发展是有好处的。孩子年龄小,在心理 上,独立性处于萌芽状,处于发展的趋势;而依恋 性、对安全感的需求却占主要地位,所以在操作的 时候,既要扬孩子的独立性又要不伤害孩子的依恋 性和对安全的需求。建议可以先分床睡,然后分房 睡。刚分房时,不要关上房门,告诉孩子你在那里 轻轻一叫,我就能听到,并能快速走到你的房间。 如果需要的话,你可以演示一遍。这样孩子会接受 分房睡,并不感到惧怕。有的孩子对父母的依恋深, 比较脆弱,在给孩子分房睡时,父母要多花点心思, 但决不要因为孩子的分不开,而放弃主张。 无论是上述哪个阶段的孩子,都需要父母爱心 的浇灌。为人父母者,只要能了解三个阶段孩子的 成长状况与心理发展状态,适时给予鼓舞,培养健 康的亲子关系,使子女生活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孩 子就不会再有患母源病的危险了。 母亲爱孩子是天性,这也能让孩子生病么?是 否危言耸听?“母源病”这个概念最早是由日本教 育学者提出的。 “母源病”是当前在独生子女家庭 中颇为常见的一种心理疾病,它恰恰是由母亲对孩 子的养育方式不当引起的,许多父母还未充分认识 到它的危害性。 北京安贞医院开设了易感儿门诊。门诊专家指 出容易感冒的儿童中 60%患的是“母源病” 。 那些 被母亲过分保护的孩子,在神经平衡方面比较容易 出问题,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而副交感神经异常 活跃,引起系统功能紊乱,除了胆小、内向、娇气 以外,这些孩子最容易患上感冒、哮喘或是尿床的 毛病。这些毛病不仅需要用药物来解决,父母的思 想问题也是治病的重点。 母源病产生的原因与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 “过”与“不及”的养育都有关系。 “母源病”的特征 孩子过分依恋母亲: 孩子一刻也离不开妈妈,整天粘在妈妈身边。 有的幼儿在睡觉时一定要与妈妈同床同被,入睡前 母亲必须抚摸他,连哄带骗才肯睡。而对其他人, 甚至对父亲也不爱多搭理。这种幼儿一般性格怯懦, 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这对日后 适应学校和社会生活都有不良影响。 孩子是依赖育儿技术长大的: 有些父母,对孩子的饮食习惯、摄入的热量、 睡眠状况、体重指数、如何鉴别风疹与急疹等都了 如指掌,并不断夸奖自己的宝宝特别老实,带起来 一点也不费劲,但她却不知道养育孩子最重要的是 母子之间丰富多采的情感交流,是去抚摸孩子,与 孩子嬉戏,对着他讲话,让他体会到你发自内心深 处的无微不至的母爱。这种依赖育儿技术长大的孩 子,不懂得感情交流和表达,会出现语言迟缓症或 自闭症的初期征兆,如孩子面部表情毫无变化,既 不看母亲,也不环顾四周,当你呼唤他的小名时, 他也毫无反应,像木头似的无动于衷。 若要想使宝宝身心健康地成长,最好的方法就 是把育儿书籍统统收起来,遇到问题再翻一翻,最 关键的是妈妈自然流露出的对宝宝的无限关怀与爱 护。 养育放弃型: 孩子被母亲忽视,感到孤独无依靠,容易患躯 体疾病和心理疾病。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许多人 主张女人像男人一样地步入社会工作。如果一位母 亲抱有这种想法,她会丧失育儿的热情,甚至放弃 对孩子的养育。在日常生活中较常见的则是母亲嫌 带孩子麻烦,希望能轻松地养育宝宝,更希望能轻 松地从事自己的工作,所以母亲并不介意小孩子离 开自己,或把未满周岁的小孩放在家里睡觉,独自 一人外出,或是把不满 3 周岁的小孩送到托儿所里 少加关心,还有就是交给自己的父母,这种几乎处 于放任状态的育儿方式,除了会引起孩子身体疾病 之外,也会使从小生活在“孤独”气氛中的孩子容 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治疗方法 “母源病”的治疗方法就是父母采用正确的家 庭教养方式指导、教育、扶植和身体力行地予 以教养宝贝。 如果“母源病”是由于过度的母爱造成的 (如:非常严重的恋母情节) ,并且已经严重到难 以教育和纠正时,专家建议暂时把孩子寄养到亲友 家里生活一段时间(一般半年左右) ,直至孩子心 理行为有所纠正后,再重返家庭。因为幼儿有较强 的适应能力和心理可塑性,经过一段时间改换环境 条件,他们就会慢慢改变过来。 立即停止高度溺爱或不理不睬的不良家庭教 养方式,采用正确的母爱教育方式抚养孩子,也就 是说要“爱在心上” ,不要“爱在面上” 。必须适当 地关照与适度地放任他们。但是适度到何种程度呢? 专家认为,母亲在育儿时,应按照孩子成长的三个 阶段来抚养,不要让他有过大的压力,这样可以避 免患母源病的危险。 必须由母亲照顾的阶段 01 岁 这一阶段婴儿完全没有自理能力,虽然他还不 会说话,但是他非常清楚由母亲喂奶、换尿布所带 来的舒适的感觉,他会想:她真好。1 岁时婴儿已 经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他能行走,会牙牙学语, 能灵活运用双手,不过这些能力是在母亲指导下借 着游戏、爱抚、适当给予鼓励才学会的。所以在这 个阶段,母亲必须适当运用一定心思和表达能力。 年龄 0-1 个月: 视觉还未发达,但皮肤的触 觉灵敏,也可利用听觉和嗅觉感应来认清妈妈,此 时期宝宝的感觉来自妈妈所给予的刺激。 促进亲子关系的要点:妈妈温柔的皮肤接触、 抚摸和拥抱,或望着宝宝微笑、讲话,建立宝宝对 妈妈的印象和安全感。 配合用品:每次趁换尿片时,可为宝宝按摩或 与宝宝玩数分钟。 年龄 1-4 个月:平均每天睡 15-16 个小时, 白天睁开眼睛的时间会愈来愈长,开始会用眼睛追 逐晃动的东西,并留意视线范围内的事物。 促进亲子关系的要点:由于不懂说话,话多时 候会籍哭泣或面部表情来表达需要,故父母要留心 宝宝的表情,并适时地对宝宝发出的信息作反应。 配合用品:挂放式宝宝床上玩具,妈妈可陪在 床边拨弄玩具吸引他,观察及回应她的反应。 年龄 4-12 个月:开始进食固体食物,并尝试 学习及接触不同的东西,好奇心较强,会模仿大人 的行为。 促进亲子关系的要点:让宝宝开始学习自己吃 东西,容许宝宝用不同的方法尝试,使宝宝建立对 自己能力的信心,同时也增强宝宝对母亲的信任。 配合用品:印有卡通等图案的餐具,引发宝宝 自己吃东西的兴趣。 建立亲子关系的重要阶段 13 岁 13 岁是孩子性格发展最快的阶段。精力充 沛是这个阶段的最大特征,但幼儿此时没有交友能 力,自己玩耍又缺乏兴趣,因此他们会以父母为中 心,努力寻找玩伴。这一时期,母亲应该使孩子有 “妈妈真好”的感觉,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幼儿 没有这种想法,就不知道母亲代表什么,就会产生 不安的情绪,也就会导致母源病的产生。孩子 3 岁 之前就可看出母亲的态度,若态度不好易使孩子的 行为更恶劣,孩子不听话又使母亲情绪更为不安, 如此恶性循环,不是亲子关系恶化,就是造成孩子 心理障碍。此时母亲最需要学习的是如何夸奖和哄 劝孩子,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