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写作须抓住三个“点_2_第1页
演讲稿写作须抓住三个“点_2_第2页
演讲稿写作须抓住三个“点_2_第3页
演讲稿写作须抓住三个“点_2_第4页
演讲稿写作须抓住三个“点_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演讲稿写作须抓住三个“点 演讲稿写作须抓住三个“点 演讲稿是演讲者在演讲前事先准备的供演讲使用的 文稿。一篇精彩的演讲稿能使演讲者的演讲扣人心 弦、引起共鸣,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所以演讲稿 的写作无论从立意选材、结构格式还是语言风格上 都应该受到重视。这就要求在写作演讲稿时必须抓 住三个“点” ,即切入点、动情点和升华点,只有 找准这三个点,演讲稿的内容才能做到以事感人、 以情动人和以理服人,使听众产生心理共鸣。 一、找准切入点 演讲是向听众宣传某种观点或阐述某种道理, 如果只是平铺直叙、枯燥乏味的讲述,人云亦云、 老生常谈的说教,那么,无论演讲者所讲的道理多 么正确,都难以深入听众的内心世界,缺乏演讲应 有的说服力、鼓动性和艺术效果。因此,我们在构 思演讲稿时,确立了鲜明正确的主题后,还应考虑 选择一个最佳的角度切入主题。这个“切入点”找 得好,就能为演讲主题营造一种浓郁的艺术氛围, 驱动和调控听众的心理,使之更容易接纳演讲者的 观点,也可以使演讲者所讲的道理更鲜明集中,避 免了漫无边际、让听众不得要领的弊端。具体来说, 找准切入点有这样几种方法: (一)名言、诗句、典故切入,创造浓厚氛围 名人名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演讲中选择与 主题有关系的名言为切入点,可以为演讲主题营造 一种哲理氛围;以具有优美深邃意境的诗句为切入 点,可以创设出一种诗情画意;而典故则能唤起听 众的类比联想,使演讲内容更具有象征性,例如: 景克宁的演讲“人啊,认识你自己!” 就用了 名言式开头: 恩格斯曾经说过:“大自然司芬克斯向每 个人和每个时代提出了问题,谁能正确回答这个问 题,谁就幸福;谁不能回答或不能正确回答这个问 题,谁就落入司芬克斯的魔爪,他所找到的,不是 美貌的未婚妻,而是一只凶暴的牝狮。 ”那么,人 类呢?人和人类社会有什么难题呢? 这篇演讲稿的开头就是借用恩格斯的名言从哲 学的高度切入,同时又讲述了古希腊神话中故事的 深层意义,提出了“人啊,认识你自己”这一具有 历史和时代意义的深刻主题。当然,这种切入可以 或名言或诗句或典故,切入适宜,都能收到“一语 惊人”的效果。 (二)悬念切入,调动听众情绪 设置悬念能抓住听众的注意力,调动听众的情 绪。在演讲中以与主题相关的悬念切入,通过恰当 的烘托渲染,使听众急欲了解谜底,然后再破悬念, 顺势引入主题,使演讲更容易打动人心,例如任士 奎的演讲让爱永驻人间是这样切入的: 世界上有这么一种东西,它能使你在浩瀚无垠 的戈壁沙漠中看见希望的绿洲;它能使你在千年不 化的冰山雪岭中领略温暖的春意;它能使你在雾海 苍茫的人生旅途中拨正偏离的航向;它能使你在荒 凉凄冷的孤寂心里收获快乐的果实它是无形的, 却有着巨大而有形的力量;它是无声的,却鸣着神 奇如春雷一般的回响!也许有人会问:是什么这么 伟大?这么神奇?我要说,它就是爱,是人类 对美好生活,对自己同胞的真诚的爱心! 在这里,演讲者就较好地运用了悬念切入的方 式,诱人着迷,引人深思。 (三)故事切入,引发听众联想 以讲故事作为演讲的切入点,使听众由此产生 类比联想,阐述的道理就会更集中鲜明,也使演讲 显得更富文化底蕴。白岩松的演讲人格是最高的 学位就使用了这种故事切入的方法: 很多年前,有一位学大提琴的年轻人向本世纪 最伟大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讨教:我怎样才能成为 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卡萨尔斯面对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意味深长地 回答:先成为优秀而大写的人,然后成为一名优秀 和大写的音乐人,再然后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 琴家。 在这里,听众自然就把卡萨尔斯的话同主题新 闻界“做文与做人”联系起来,也就有兴趣去听作 者是怎样阐述二者关系的,收到了较好的现场效果。 (四)反向切入,启发求异思维 正面切入演讲主题是顺理成章,而反向切入则 是出奇制胜。反向切入就是脱离听众所熟知的视角 和普遍共有的想法,出人意料地独树一帜,与听众 的心理定势构成反差,让听众的思维和经验的惯性 受到“挫折” ,启发听众的求异思维,调动听众的 积极性,使演讲内容渐入佳境,例如张枢龙的演讲 我推崇敢于自我否定的女性 ,是这样切入主题 的: 有人推崇事业上有所作为的女性;有人推崇生 活中温柔、贤良的女性;还有人推崇不但在事业上 有所作为,而且生活中温柔贤良的女性可是, 我却推崇敢于自我否定的女性。 发人所未发、反向切入、耐人寻味、启人深思, 体现了演讲者对新时代妇女问题的真知灼见。 演讲稿写作的切入点远不止以上几种,只要演 讲者不蹈袭前人,而是独辟蹊径地进行构思立意, 创造性地进行探索,是不难找到最佳切入点的。 二、选好动情点 演讲是离不开事迹的,找准切入点也就是找准 听众对故事的听取视角,而讲述故事的目的无非就 是为了以事感人、以情动人。从演讲的实践活动看, 演讲者只有针对听众的情感倾向,选好“动情点” , 并运用有效的言语进行真挚而强烈的情感表达,才 能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 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情感体验和心理体验, 一旦受到客观事物的触发,就会产生某种相应的情 感活动。这种能够促使人的情感心理产生强烈情感 活动的信息刺激点,就是“动情点” 。现实生活中,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人们价值观念的形 成和体现、人们心理体验普遍性的情感状态等,当 受到客观事物触发的时候,都会体现出一个人的思 想倾向和情感意愿。比如蔡朝东的演讲理解万岁 中有一段话: script 演讲稿写作须抓住三个“点 将来,大家有机会到前线的话,请去看看我们 牺牲了的战友。麻栗坡烈士陵园里,那一排排倒下 的战士里面,有 1966 年、1967 年出生的,几年前 就为国捐躯了,我们生活在和平环境里的人们能理 解他们吗?如何看待他们的价值呢? 这就是打开人们情感大门的钥匙动情点, 它能给听众以思想启示和心灵上的感动,使人们获 得强烈的情感共鸣和深刻的思想启迪。因此说,用 好这把钥匙,就可以使听众产生情感共鸣。那么如 何来选准动情点呢?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评论人生价值的是非苦乐 在演讲稿的写作中,谈到人生观、价值观的可 谓比比皆是,那么在找准一个切入点、以事感人之 后,虽然听众此时对故事中的含义能意会,但如果 能够让演讲者说出来,更会激起强烈的共鸣。例如, 祁晋疆的战刀传到我手中 ,在讲到一位学长在 海拔 5000 多米的空喀拉哨所因下山背水而牺牲时, 讲道: 亲爱的朋友们,你可曾知道,在空喀拉哨所, 像我的学长一样,因为去小河背水而长眠在雪山上 的中国军人就有 27 名。如果不选择从军,他们也 可以成为勤劳致富的开拓者;他们也可以成为商海 搏击的弄潮儿;他们也可以在花前月下享受生活的 芬芳。可是,他们就因为一桶水悄然无声地离开人 世,难道他们的价值就是一桶水吗? 这种议论,虽然没有答案,但听众从强烈的情 感共鸣和心灵震撼中自然而然地就了解了军人的伟 大和无私。 (二)抒发情感体验的心灵冲撞 现实生活中,爱与恨、荣与辱、情与仇等这些 互相对立的情感往往是对人的心理产生巨大刺激的 外界因素,如果在演讲中把它作为动情点,就会使 听众产生强烈的精神激发性和巨大的现实鼓动力。 例如: 在这个普天同庆的日子里,澳门,你一定不会 忘记,是谁,用拳拳母爱,擦去了四百多年前那滴 浊泪?又是谁,描绘了“一国两制”的蓝图,让我 们今朝相聚?这绝不是苍天的恩赐,更不是殖民者 的施舍,在这漫漫归途上,遍布着一个古老民族的 血性和顽强!四百多年的屈辱辛酸,四百多年的渴 望追求,四百多年的坎坷曲折,四百多年的奋斗牺 牲。china,不再是不堪一击的瓷器,中国,已岿 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如果,如果不是这样,澳门 啊,你回家的路还有几多远,几多长? 这是在庆祝澳门回归之际郑晓江的演讲稿隔 海相望中的一段话,饱含着深沉的民族情感,从 荣与辱的动情点上激发了听众的情绪,从而在新的 历史时期,树立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三)陈述利害关系的孰轻孰重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许多事物在给人类带来利 益的同时,也造成了危害,趋利避害就是人们在生 活实践中根据自身的需要逐步形成的一种普遍性的 情感意向。那么倘若能抓住这一心理特点,有针对 性地陈述某种利害关系,就必然引起听众的情感震 动和理智思考。例如让我们的星球永披绿装的 演讲稿中的一段话: 我们开发了地球的能源,建立了工厂,但扩散 的各种气体扰乱了大自然的安宁,排泄的残渣废水 污染了水体,毒害了生灵,种种令人惊悸的疾病乘 势而生环境恶化给我们带来一连串的严酷报复, 似乎在警告我们:如果我们只顾盲目地吮吸地球的 乳汁,而不立即行动起来投入保护环境、拯救家园 的战斗,最终毁灭的将是我们人类自身。 演讲稿在描绘了人类“创造繁荣与文明”的一 幅幅崭新的图景之后,以严肃的责任感陈述了同时 威胁人类生存和安全的一种潜在危害环境恶化 的严酷现实,让听众在利与害的强烈对比中,既受 到情感的震动,又获得思想的警示,从而自觉行动 起来,为保护环境、拯救家园而贡献力量。 三、引入升华点 从切入点到动情点,我们可以看出,演讲稿的 写作不但首先要引起听众听的欲望,然后拨动听众 的心弦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而且最重要的就是要表 现一个鲜明正确的主题,体现演讲的思想价值和审 美品味。然而,表现演讲主题又不能流于空洞的说 教、现象的罗列和人云亦云的老调重弹。 “文似看 山不喜平” ,演讲稿更加要求节奏鲜明,张驰相间, 波澜起伏,所以在选好动情点之后,及时对材料的 本质内涵加以分析、概括、提炼、延伸,并通过富 于理性色彩的语言点拨、渲染,将听众的思维引向 一个更深邃、更崇高的境界,使演讲主题得以升华, 达到一个演讲的高潮。所以演讲高潮也就是升华点 的表现。 演讲稿中怎样设计和安排升华点呢?对此,李 燕杰曾经做过较为精深的论述。他说:“一次演讲, 怎样达到高潮?这需要演讲者在感情上一步一步地 抓住听众,在理论上一步一步地说服听众,在内容 上一步一步地吸引听众,使听众内心的激情逐渐燃 烧起来,演讲将自然推向高潮。 ”(演讲美学) 李燕杰所言之“自然推向高潮” ,其实正是因为演 讲稿在撰写过程中有了精心设计的切入点,有了发 自肺腑的动情点,才会自然推向升华点。如何引入 升华点,许多有经验的演讲者在写演讲稿时都有这 样的体会和经验,具体说来: (一)使用色彩浓烈的词语或比喻、排比等修辞 手法 在一次“铭记国耻,爱我中华”的演讲比赛中, 傅缨的铭记国耻,把握今天是这样升华主题的: 共 3 页,当前第 2 页 123 script 演讲稿写作须抓住三个“点 吉鸿昌高挂写有“我是中国人”标语的木牌, 走在一片蓝眼睛,黄头发的洋人群中。 正是这千百万个赤子,才撑起了我们民族的脊 梁,祖国的希望!正是他们,在自己的今天,用满 腔的热血,冒着敌人的炮火,谱写了无愧于时代的 义勇军进行曲 ,才使得我们今天的共和国国歌 响彻神州,那么气势磅礴,那么雄壮嘹亮!正是他 们,才使得我们今天的炎黄子孙一次又一次地登上 世界最高领奖台,并使那音量越来越大,那旋律越 来越强! 演讲稿以吉鸿昌的爱国行为做基点,然后高屋 建瓴,联想千千万万个爱国者的精神,用“正是这 千百万个赤子” 、 “正是他们”的提示语,通过三层 铺排推进,概括出一代代爱国者的崇高情怀,使单 一事例体现出的思想意义得到扩展、升华,燃起听 众的爱国情感,产生感召力。 (二)通过对所举事例的阐释分析,提炼出超凡 的观点或深刻的哲理 孙中山先生在一次演讲中讲道: 南洋爪哇有一个财产超过千万的华侨富翁。一 次他外出访友,因未带夜间通行证怕被荷兰巡捕查 获,只得花钱请一个日本*女送自己回家。 日本*女虽然很穷,但是她的祖国很强盛。所 以她的地位高,行动也自由。这个中国人虽然很富, 但他的祖国却不强盛,所以他的地位还不如日本的 一个*女。 “如果国家灭亡了,我们到处都要受气, 不但自己受气,子子孙孙都要受气啊!” 孙中山先生在这里对所举事例进行由表及里的 剖析,揭示出“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升华了演 讲主题,唤起了听众强烈的爱国心。 (三)使用点化主旨的警句,给人留下难以磨灭 的余响和回味 肯尼迪总统的就职演说快结束时,他连续使用 了两个重复的呼告语,使那警句立刻凸现了出来: 不要问你们的国家能为你们做些什么,而要问 你们能为自己的国家做些什么。 不要问美国将为你们做些什么,而要问我们共 同能为人类的自由做些什么。 警句得来并不容易,但是如果在写作中将情感 和理智融为一体,并辅以反复、倒叙、排比等多种 加强论证言语力度的手段和方法,也是有可能的。 肯尼迪总统的这个警句,不仅新意盎然,而且颇有 深刻寓意,仿佛黄钟轰鸣,余音不绝于耳。 (四)艺术地运用熟语,以期听众受到感染并乐 于接受自己的观点 熟语,包括成语、民谣之类,通俗易懂,人们 耳熟能详。如果艺术地加以利用和改造,将其作为 升华点,更容易给人以心灵震撼和艺术享受。朱镕 基总理在当选后的记者招待会上,有一段讲话就颇 具感染力,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念念不忘: 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 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朱总理将这些熟语导入连续的排比句式之中, 再辅以形象生动的比喻,既升华了主题,又因其强 烈的节奏感和陈中见新的造句手法,使人感受到了 一股排山倒海的言语张力和气势。 引入升华点的方法在演讲稿写作中可谓多种多 样,或是运用充满感情的语言,为听众创造一个真 切动人的意境;或是通过精当、透辟的议论,使听 众折服;或是语言运用富于变化,使听众情绪起伏 等手法来掀起高潮。但无论怎样,演讲稿的升华点 都应该体现出情感浓烈、哲理丰富、令人回味无穷 的特征,切记牵强附会、生涩费解,要以简洁得体 的语句,恰切得体的方式,生动有力地将演讲推向 高潮,切忌拖泥带水,冗长口罗唆。 演讲稿的写作是为了在以事感人的基础之上能 够以情动人,最后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也就是说, 应该如何尽快地将自己对主题的兴趣引发出听众同 样的兴趣?如何以自己对材料的感情去点燃听众内 心的情感之火?如何以自己对主题与材料的精深理 解去启迪听众的思索?这些都关系着演讲的成败, 也都同演讲稿的三个“点”密切相关。找准切入点, 选好动情点,引入升华点,抓住了这三个“点”之 间的密切联系与实质要求,也就抓住了写好一篇演 讲稿的“金钥匙” ,从而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 script 演讲稿写作须抓住三个“点 演讲稿是演讲者在演讲前事先准备的供演讲使用的 文稿。一篇精彩的演讲稿能使演讲者的演讲扣人心 弦、引起共鸣,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所以演讲稿 的写作无论从立意选材、结构格式还是语言风格上 都应该受到重视。这就要求在写作演讲稿时必须抓 住三个“点” ,即切入点、动情点和升华点,只有 找准这三个点,演讲稿的内容才能做到以事感人、 以情动人和以理服人,使听众产生心理共鸣。 一、找准切入点 演讲是向听众宣传某种观点或阐述某种道理, 如果只是平铺直叙、枯燥乏味的讲述,人云亦云、 老生常谈的说教,那么,无论演讲者所讲的道理多 么正确,都难以深入听众的内心世界,缺乏演讲应 有的说服力、鼓动性和艺术效果。因此,我们在构 思演讲稿时,确立了鲜明正确的主题后,还应考虑 选择一个最佳的角度切入主题。这个“切入点”找 得好,就能为演讲主题营造一种浓郁的艺术氛围, 驱动和调控听众的心理,使之更容易接纳演讲者的 观点,也可以使演讲者所讲的道理更鲜明集中,避 免了漫无边际、让听众不得要领的弊端。具体来说, 找准切入点有这样几种方法: (一)名言、诗句、典故切入,创造浓厚氛围 名人名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演讲中选择与 主题有关系的名言为切入点,可以为演讲主题营造 一种哲理氛围;以具有优美深邃意境的诗句为切入 点,可以创设出一种诗情画意;而典故则能唤起听 众的类比联想,使演讲内容更具有象征性,例如: 景克宁的演讲“人啊,认识你自己!” 就用了 名言式开头: 恩格斯曾经说过:“大自然司芬克斯向每 个人和每个时代提出了问题,谁能正确回答这个问 题,谁就幸福;谁不能回答或不能正确回答这个问 题,谁就落入司芬克斯的魔爪,他所找到的,不是 美貌的未婚妻,而是一只凶暴的牝狮。 ”那么,人 类呢?人和人类社会有什么难题呢? 这篇演讲稿的开头就是借用恩格斯的名言从哲 学的高度切入,同时又讲述了古希腊神话中故事的 深层意义,提出了“人啊,认识你自己”这一具有 历史和时代意义的深刻主题。当然,这种切入可以 或名言或诗句或典故,切入适宜,都能收到“一语 惊人”的效果。 (二)悬念切入,调动听众情绪 设置悬念能抓住听众的注意力,调动听众的情 绪。在演讲中以与主题相关的悬念切入,通过恰当 的烘托渲染,使听众急欲了解谜底,然后再破悬念, 顺势引入主题,使演讲更容易打动人心,例如任士 奎的演讲让爱永驻人间是这样切入的: 世界上有这么一种东西,它能使你在浩瀚无垠 的戈壁沙漠中看见希望的绿洲;它能使你在千年不 化的冰山雪岭中领略温暖的春意;它能使你在雾海 苍茫的人生旅途中拨正偏离的航向;它能使你在荒 凉凄冷的孤寂心里收获快乐的果实它是无形的, 却有着巨大而有形的力量;它是无声的,却鸣着神 奇如春雷一般的回响!也许有人会问:是什么这么 伟大?这么神奇?我要说,它就是爱,是人类 对美好生活,对自己同胞的真诚的爱心! 在这里,演讲者就较好地运用了悬念切入的方 式,诱人着迷,引人深思。 (三)故事切入,引发听众联想 以讲故事作为演讲的切入点,使听众由此产生 类比联想,阐述的道理就会更集中鲜明,也使演讲 显得更富文化底蕴。白岩松的演讲人格是最高的 学位就使用了这种故事切入的方法: 很多年前,有一位学大提琴的年轻人向本世纪 最伟大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讨教:我怎样才能成为 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卡萨尔斯面对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意味深长地 回答:先成为优秀而大写的人,然后成为一名优秀 和大写的音乐人,再然后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 琴家。 在这里,听众自然就把卡萨尔斯的话同主题新 闻界“做文与做人”联系起来,也就有兴趣去听作 者是怎样阐述二者关系的,收到了较好的现场效果。 (四)反向切入,启发求异思维 正面切入演讲主题是顺理成章,而反向切入则 是出奇制胜。反向切入就是脱离听众所熟知的视角 和普遍共有的想法,出人意料地独树一帜,与听众 的心理定势构成反差,让听众的思维和经验的惯性 受到“挫折” ,启发听众的求异思维,调动听众的 积极性,使演讲内容渐入佳境,例如张枢龙的演讲 我推崇敢于自我否定的女性 ,是这样切入主题 的: 有人推崇事业上有所作为的女性;有人推崇生 活中温柔、贤良的女性;还有人推崇不但在事业上 有所作为,而且生活中温柔贤良的女性可是, 我却推崇敢于自我否定的女性。 发人所未发、反向切入、耐人寻味、启人深思, 体现了演讲者对新时代妇女问题的真知灼见。 演讲稿写作的切入点远不止以上几种,只要演 讲者不蹈袭前人,而是独辟蹊径地进行构思立意, 创造性地进行探索,是不难找到最佳切入点的。 二、选好动情点 演讲是离不开事迹的,找准切入点也就是找准 听众对故事的听取视角,而讲述故事的目的无非就 是为了以事感人、以情动人。从演讲的实践活动看, 演讲者只有针对听众的情感倾向,选好“动情点” , 并运用有效的言语进行真挚而强烈的情感表达,才 能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 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情感体验和心理体验, 一旦受到客观事物的触发,就会产生某种相应的情 感活动。这种能够促使人的情感心理产生强烈情感 活动的信息刺激点,就是“动情点” 。现实生活中,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人们价值观念的形 成和体现、人们心理体验普遍性的情感状态等,当 受到客观事物触发的时候,都会体现出一个人的思 想倾向和情感意愿。比如蔡朝东的演讲理解万岁 中有一段话: script 演讲稿写作须抓住三个“点 将来,大家有机会到前线的话,请去看看我们 牺牲了的战友。麻栗坡烈士陵园里,那一排排倒下 的战士里面,有 1966 年、1967 年出生的,几年前 就为国捐躯了,我们生活在和平环境里的人们能理 解他们吗?如何看待他们的价值呢? 这就是打开人们情感大门的钥匙动情点, 它能给听众以思想启示和心灵上的感动,使人们获 得强烈的情感共鸣和深刻的思想启迪。因此说,用 好这把钥匙,就可以使听众产生情感共鸣。那么如 何来选准动情点呢?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评论人生价值的是非苦乐 在演讲稿的写作中,谈到人生观、价值观的可 谓比比皆是,那么在找准一个切入点、以事感人之 后,虽然听众此时对故事中的含义能意会,但如果 能够让演讲者说出来,更会激起强烈的共鸣。例如, 祁晋疆的战刀传到我手中 ,在讲到一位学长在 海拔 5000 多米的空喀拉哨所因下山背水而牺牲时, 讲道: 亲爱的朋友们,你可曾知道,在空喀拉哨所, 像我的学长一样,因为去小河背水而长眠在雪山上 的中国军人就有 27 名。如果不选择从军,他们也 可以成为勤劳致富的开拓者;他们也可以成为商海 搏击的弄潮儿;他们也可以在花前月下享受生活的 芬芳。可是,他们就因为一桶水悄然无声地离开人 世,难道他们的价值就是一桶水吗? 这种议论,虽然没有答案,但听众从强烈的情 感共鸣和心灵震撼中自然而然地就了解了军人的伟 大和无私。 (二)抒发情感体验的心灵冲撞 现实生活中,爱与恨、荣与辱、情与仇等这些 互相对立的情感往往是对人的心理产生巨大刺激的 外界因素,如果在演讲中把它作为动情点,就会使 听众产生强烈的精神激发性和巨大的现实鼓动力。 例如: 在这个普天同庆的日子里,澳门,你一定不会 忘记,是谁,用拳拳母爱,擦去了四百多年前那滴 浊泪?又是谁,描绘了“一国两制”的蓝图,让我 们今朝相聚?这绝不是苍天的恩赐,更不是殖民者 的施舍,在这漫漫归途上,遍布着一个古老民族的 血性和顽强!四百多年的屈辱辛酸,四百多年的渴 望追求,四百多年的坎坷曲折,四百多年的奋斗牺 牲。china,不再是不堪一击的瓷器,中国,已岿 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如果,如果不是这样,澳门 啊,你回家的路还有几多远,几多长? 这是在庆祝澳门回归之际郑晓江的演讲稿隔 海相望中的一段话,饱含着深沉的民族情感,从 荣与辱的动情点上激发了听众的情绪,从而在新的 历史时期,树立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三)陈述利害关系的孰轻孰重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许多事物在给人类带来利 益的同时,也造成了危害,趋利避害就是人们在生 活实践中根据自身的需要逐步形成的一种普遍性的 情感意向。那么倘若能抓住这一心理特点,有针对 性地陈述某种利害关系,就必然引起听众的情感震 动和理智思考。例如让我们的星球永披绿装的 演讲稿中的一段话: 我们开发了地球的能源,建立了工厂,但扩散 的各种气体扰乱了大自然的安宁,排泄的残渣废水 污染了水体,毒害了生灵,种种令人惊悸的疾病乘 势而生环境恶化给我们带来一连串的严酷报复, 似乎在警告我们:如果我们只顾盲目地吮吸地球的 乳汁,而不立即行动起来投入保护环境、拯救家园 的战斗,最终毁灭的将是我们人类自身。 演讲稿在描绘了人类“创造繁荣与文明”的一 幅幅崭新的图景之后,以严肃的责任感陈述了同时 威胁人类生存和安全的一种潜在危害环境恶化 的严酷现实,让听众在利与害的强烈对比中,既受 到情感的震动,又获得思想的警示,从而自觉行动 起来,为保护环境、拯救家园而贡献力量。 三、引入升华点 从切入点到动情点,我们可以看出,演讲稿的 写作不但首先要引起听众听的欲望,然后拨动听众 的心弦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而且最重要的就是要表 现一个鲜明正确的主题,体现演讲的思想价值和审 美品味。然而,表现演讲主题又不能流于空洞的说 教、现象的罗列和人云亦云的老调重弹。 “文似看 山不喜平” ,演讲稿更加要求节奏鲜明,张驰相间, 波澜起伏,所以在选好动情点之后,及时对材料的 本质内涵加以分析、概括、提炼、延伸,并通过富 于理性色彩的语言点拨、渲染,将听众的思维引向 一个更深邃、更崇高的境界,使演讲主题得以升华, 达到一个演讲的高潮。所以演讲高潮也就是升华点 的表现。 演讲稿中怎样设计和安排升华点呢?对此,李 燕杰曾经做过较为精深的论述。他说:“一次演讲, 怎样达到高潮?这需要演讲者在感情上一步一步地 抓住听众,在理论上一步一步地说服听众,在内容 上一步一步地吸引听众,使听众内心的激情逐渐燃 烧起来,演讲将自然推向高潮。 ”(演讲美学) 李燕杰所言之“自然推向高潮” ,其实正是因为演 讲稿在撰写过程中有了精心设计的切入点,有了发 自肺腑的动情点,才会自然推向升华点。如何引入 升华点,许多有经验的演讲者在写演讲稿时都有这 样的体会和经验,具体说来: (一)使用色彩浓烈的词语或比喻、排比等修辞 手法 在一次“铭记国耻,爱我中华”的演讲比赛中, 傅缨的铭记国耻,把握今天是这样升华主题的: 共 3 页,当前第 2 页 123 script 演讲稿写作须抓住三个“点 吉鸿昌高挂写有“我是中国人”标语的木牌, 走在一片蓝眼睛,黄头发的洋人群中。 正是这千百万个赤子,才撑起了我们民族的脊 梁,祖国的希望!正是他们,在自己的今天,用满 腔的热血,冒着敌人的炮火,谱写了无愧于时代的 义勇军进行曲 ,才使得我们今天的共和国国歌 响彻神州,那么气势磅礴,那么雄壮嘹亮!正是他 们,才使得我们今天的炎黄子孙一次又一次地登上 世界最高领奖台,并使那音量越来越大,那旋律越 来越强! 演讲稿以吉鸿昌的爱国行为做基点,然后高屋 建瓴,联想千千万万个爱国者的精神,用“正是这 千百万个赤子” 、 “正是他们”的提示语,通过三层 铺排推进,概括出一代代爱国者的崇高情怀,使单 一事例体现出的思想意义得到扩展、升华,燃起听 众的爱国情感,产生感召力。 (二)通过对所举事例的阐释分析,提炼出超凡 的观点或深刻的哲理 孙中山先生在一次演讲中讲道: 南洋爪哇有一个财产超过千万的华侨富翁。一 次他外出访友,因未带夜间通行证怕被荷兰巡捕查 获,只得花钱请一个日本*女送自己回家。 日本*女虽然很穷,但是她的祖国很强盛。所 以她的地位高,行动也自由。这个中国人虽然很富, 但他的祖国却不强盛,所以他的地位还不如日本的 一个*女。 “如果国家灭亡了,我们到处都要受气, 不但自己受气,子子孙孙都要受气啊!” 孙中山先生在这里对所举事例进行由表及里的 剖析,揭示出“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升华了演 讲主题,唤起了听众强烈的爱国心。 (三)使用点化主旨的警句,给人留下难以磨灭 的余响和回味 肯尼迪总统的就职演说快结束时,他连续使用 了两个重复的呼告语,使那警句立刻凸现了出来: 不要问你们的国家能为你们做些什么,而要问 你们能为自己的国家做些什么。 不要问美国将为你们做些什么,而要问我们共 同能为人类的自由做些什么。 警句得来并不容易,但是如果在写作中将情感 和理智融为一体,并辅以反复、倒叙、排比等多种 加强论证言语力度的手段和方法,也是有可能的。 肯尼迪总统的这个警句,不仅新意盎然,而且颇有 深刻寓意,仿佛黄钟轰鸣,余音不绝于耳。 (四)艺术地运用熟语,以期听众受到感染并乐 于接受自己的观点 熟语,包括成语、民谣之类,通俗易懂,人们 耳熟能详。如果艺术地加以利用和改造,将其作为 升华点,更容易给人以心灵震撼和艺术享受。朱镕 基总理在当选后的记者招待会上,有一段讲话就颇 具感染力,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念念不忘: 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 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朱总理将这些熟语导入连续的排比句式之中, 再辅以形象生动的比喻,既升华了主题,又因其强 烈的节奏感和陈中见新的造句手法,使人感受到了 一股排山倒海的言语张力和气势。 引入升华点的方法在演讲稿写作中可谓多种多 样,或是运用充满感情的语言,为听众创造一个真 切动人的意境;或是通过精当、透辟的议论,使听 众折服;或是语言运用富于变化,使听众情绪起伏 等手法来掀起高潮。但无论怎样,演讲稿的升华点 都应该体现出情感浓烈、哲理丰富、令人回味无穷 的特征,切记牵强附会、生涩费解,要以简洁得体 的语句,恰切得体的方式,生动有力地将演讲推向 高潮,切忌拖泥带水,冗长口罗唆。 演讲稿的写作是为了在以事感人的基础之上能 够以情动人,最后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也就是说, 应该如何尽快地将自己对主题的兴趣引发出听众同 样的兴趣?如何以自己对材料的感情去点燃听众内 心的情感之火?如何以自己对主题与材料的精深理 解去启迪听众的思索?这些都关系着演讲的成败, 也都同演讲稿的三个“点”密切相关。找准切入点, 选好动情点,引入升华点,抓住了这三个“点”之 间的密切联系与实质要求,也就抓住了写好一篇演 讲稿的“金钥匙” ,从而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 script 演讲稿写作须抓住三个“点 演讲稿是演讲者在演讲前事先准备的供演讲使用的 文稿。一篇精彩的演讲稿能使演讲者的演讲扣人心 弦、引起共鸣,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所以演讲稿 的写作无论从立意选材、结构格式还是语言风格上 都应该受到重视。这就要求在写作演讲稿时必须抓 住三个“点” ,即切入点、动情点和升华点,只有 找准这三个点,演讲稿的内容才能做到以事感人、 以情动人和以理服人,使听众产生心理共鸣。 一、找准切入点 演讲是向听众宣传某种观点或阐述某种道理, 如果只是平铺直叙、枯燥乏味的讲述,人云亦云、 老生常谈的说教,那么,无论演讲者所讲的道理多 么正确,都难以深入听众的内心世界,缺乏演讲应 有的说服力、鼓动性和艺术效果。因此,我们在构 思演讲稿时,确立了鲜明正确的主题后,还应考虑 选择一个最佳的角度切入主题。这个“切入点”找 得好,就能为演讲主题营造一种浓郁的艺术氛围, 驱动和调控听众的心理,使之更容易接纳演讲者的 观点,也可以使演讲者所讲的道理更鲜明集中,避 免了漫无边际、让听众不得要领的弊端。具体来说, 找准切入点有这样几种方法: (一)名言、诗句、典故切入,创造浓厚氛围 名人名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演讲中选择与 主题有关系的名言为切入点,可以为演讲主题营造 一种哲理氛围;以具有优美深邃意境的诗句为切入 点,可以创设出一种诗情画意;而典故则能唤起听 众的类比联想,使演讲内容更具有象征性,例如: 景克宁的演讲“人啊,认识你自己!” 就用了 名言式开头: 恩格斯曾经说过:“大自然司芬克斯向每 个人和每个时代提出了问题,谁能正确回答这个问 题,谁就幸福;谁不能回答或不能正确回答这个问 题,谁就落入司芬克斯的魔爪,他所找到的,不是 美貌的未婚妻,而是一只凶暴的牝狮。 ”那么,人 类呢?人和人类社会有什么难题呢? 这篇演讲稿的开头就是借用恩格斯的名言从哲 学的高度切入,同时又讲述了古希腊神话中故事的 深层意义,提出了“人啊,认识你自己”这一具有 历史和时代意义的深刻主题。当然,这种切入可以 或名言或诗句或典故,切入适宜,都能收到“一语 惊人”的效果。 (二)悬念切入,调动听众情绪 设置悬念能抓住听众的注意力,调动听众的情 绪。在演讲中以与主题相关的悬念切入,通过恰当 的烘托渲染,使听众急欲了解谜底,然后再破悬念, 顺势引入主题,使演讲更容易打动人心,例如任士 奎的演讲让爱永驻人间是这样切入的: 世界上有这么一种东西,它能使你在浩瀚无垠 的戈壁沙漠中看见希望的绿洲;它能使你在千年不 化的冰山雪岭中领略温暖的春意;它能使你在雾海 苍茫的人生旅途中拨正偏离的航向;它能使你在荒 凉凄冷的孤寂心里收获快乐的果实它是无形的, 却有着巨大而有形的力量;它是无声的,却鸣着神 奇如春雷一般的回响!也许有人会问:是什么这么 伟大?这么神奇?我要说,它就是爱,是人类 对美好生活,对自己同胞的真诚的爱心! 在这里,演讲者就较好地运用了悬念切入的方 式,诱人着迷,引人深思。 (三)故事切入,引发听众联想 以讲故事作为演讲的切入点,使听众由此产生 类比联想,阐述的道理就会更集中鲜明,也使演讲 显得更富文化底蕴。白岩松的演讲人格是最高的 学位就使用了这种故事切入的方法: 很多年前,有一位学大提琴的年轻人向本世纪 最伟大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讨教:我怎样才能成为 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卡萨尔斯面对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意味深长地 回答:先成为优秀而大写的人,然后成为一名优秀 和大写的音乐人,再然后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 琴家。 在这里,听众自然就把卡萨尔斯的话同主题新 闻界“做文与做人”联系起来,也就有兴趣去听作 者是怎样阐述二者关系的,收到了较好的现场效果。 (四)反向切入,启发求异思维 正面切入演讲主题是顺理成章,而反向切入则 是出奇制胜。反向切入就是脱离听众所熟知的视角 和普遍共有的想法,出人意料地独树一帜,与听众 的心理定势构成反差,让听众的思维和经验的惯性 受到“挫折” ,启发听众的求异思维,调动听众的 积极性,使演讲内容渐入佳境,例如张枢龙的演讲 我推崇敢于自我否定的女性 ,是这样切入主题 的: 有人推崇事业上有所作为的女性;有人推崇生 活中温柔、贤良的女性;还有人推崇不但在事业上 有所作为,而且生活中温柔贤良的女性可是, 我却推崇敢于自我否定的女性。 发人所未发、反向切入、耐人寻味、启人深思, 体现了演讲者对新时代妇女问题的真知灼见。 演讲稿写作的切入点远不止以上几种,只要演 讲者不蹈袭前人,而是独辟蹊径地进行构思立意, 创造性地进行探索,是不难找到最佳切入点的。 二、选好动情点 演讲是离不开事迹的,找准切入点也就是找准 听众对故事的听取视角,而讲述故事的目的无非就 是为了以事感人、以情动人。从演讲的实践活动看, 演讲者只有针对听众的情感倾向,选好“动情点” , 并运用有效的言语进行真挚而强烈的情感表达,才 能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 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情感体验和心理体验, 一旦受到客观事物的触发,就会产生某种相应的情 感活动。这种能够促使人的情感心理产生强烈情感 活动的信息刺激点,就是“动情点” 。现实生活中,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人们价值观念的形 成和体现、人们心理体验普遍性的情感状态等,当 受到客观事物触发的时候,都会体现出一个人的思 想倾向和情感意愿。比如蔡朝东的演讲理解万岁 中有一段话: script 演讲稿写作须抓住三个“点 将来,大家有机会到前线的话,请去看看我们 牺牲了的战友。麻栗坡烈士陵园里,那一排排倒下 的战士里面,有 1966 年、1967 年出生的,几年前 就为国捐躯了,我们生活在和平环境里的人们能理 解他们吗?如何看待他们的价值呢? 这就是打开人们情感大门的钥匙动情点, 它能给听众以思想启示和心灵上的感动,使人们获 得强烈的情感共鸣和深刻的思想启迪。因此说,用 好这把钥匙,就可以使听众产生情感共鸣。那么如 何来选准动情点呢?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评论人生价值的是非苦乐 在演讲稿的写作中,谈到人生观、价值观的可 谓比比皆是,那么在找准一个切入点、以事感人之 后,虽然听众此时对故事中的含义能意会,但如果 能够让演讲者说出来,更会激起强烈的共鸣。例如, 祁晋疆的战刀传到我手中 ,在讲到一位学长在 海拔 5000 多米的空喀拉哨所因下山背水而牺牲时, 讲道: 亲爱的朋友们,你可曾知道,在空喀拉哨所, 像我的学长一样,因为去小河背水而长眠在雪山上 的中国军人就有 27 名。如果不选择从军,他们也 可以成为勤劳致富的开拓者;他们也可以成为商海 搏击的弄潮儿;他们也可以在花前月下享受生活的 芬芳。可是,他们就因为一桶水悄然无声地离开人 世,难道他们的价值就是一桶水吗? 这种议论,虽然没有答案,但听众从强烈的情 感共鸣和心灵震撼中自然而然地就了解了军人的伟 大和无私。 (二)抒发情感体验的心灵冲撞 现实生活中,爱与恨、荣与辱、情与仇等这些 互相对立的情感往往是对人的心理产生巨大刺激的 外界因素,如果在演讲中把它作为动情点,就会使 听众产生强烈的精神激发性和巨大的现实鼓动力。 例如: 在这个普天同庆的日子里,澳门,你一定不会 忘记,是谁,用拳拳母爱,擦去了四百多年前那滴 浊泪?又是谁,描绘了“一国两制”的蓝图,让我 们今朝相聚?这绝不是苍天的恩赐,更不是殖民者 的施舍,在这漫漫归途上,遍布着一个古老民族的 血性和顽强!四百多年的屈辱辛酸,四百多年的渴 望追求,四百多年的坎坷曲折,四百多年的奋斗牺 牲。china,不再是不堪一击的瓷器,中国,已岿 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如果,如果不是这样,澳门 啊,你回家的路还有几多远,几多长? 这是在庆祝澳门回归之际郑晓江的演讲稿隔 海相望中的一段话,饱含着深沉的民族情感,从 荣与辱的动情点上激发了听众的情绪,从而在新的 历史时期,树立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三)陈述利害关系的孰轻孰重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许多事物在给人类带来利 益的同时,也造成了危害,趋利避害就是人们在生 活实践中根据自身的需要逐步形成的一种普遍性的 情感意向。那么倘若能抓住这一心理特点,有针对 性地陈述某种利害关系,就必然引起听众的情感震 动和理智思考。例如让我们的星球永披绿装的 演讲稿中的一段话: 我们开发了地球的能源,建立了工厂,但扩散 的各种气体扰乱了大自然的安宁,排泄的残渣废水 污染了水体,毒害了生灵,种种令人惊悸的疾病乘 势而生环境恶化给我们带来一连串的严酷报复, 似乎在警告我们:如果我们只顾盲目地吮吸地球的 乳汁,而不立即行动起来投入保护环境、拯救家园 的战斗,最终毁灭的将是我们人类自身。 演讲稿在描绘了人类“创造繁荣与文明”的一 幅幅崭新的图景之后,以严肃的责任感陈述了同时 威胁人类生存和安全的一种潜在危害环境恶化 的严酷现实,让听众在利与害的强烈对比中,既受 到情感的震动,又获得思想的警示,从而自觉行动 起来,为保护环境、拯救家园而贡献力量。 三、引入升华点 从切入点到动情点,我们可以看出,演讲稿的 写作不但首先要引起听众听的欲望,然后拨动听众 的心弦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而且最重要的就是要表 现一个鲜明正确的主题,体现演讲的思想价值和审 美品味。然而,表现演讲主题又不能流于空洞的说 教、现象的罗列和人云亦云的老调重弹。 “文似看 山不喜平” ,演讲稿更加要求节奏鲜明,张驰相间, 波澜起伏,所以在选好动情点之后,及时对材料的 本质内涵加以分析、概括、提炼、延伸,并通过富 于理性色彩的语言点拨、渲染,将听众的思维引向 一个更深邃、更崇高的境界,使演讲主题得以升华, 达到一个演讲的高潮。所以演讲高潮也就是升华点 的表现。 演讲稿中怎样设计和安排升华点呢?对此,李 燕杰曾经做过较为精深的论述。他说:“一次演讲, 怎样达到高潮?这需要演讲者在感情上一步一步地 抓住听众,在理论上一步一步地说服听众,在内容 上一步一步地吸引听众,使听众内心的激情逐渐燃 烧起来,演讲将自然推向高潮。 ”(演讲美学) 李燕杰所言之“自然推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