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财政工作总结及xx年财政工作思路.docx_第1页
xx年财政工作总结及xx年财政工作思路.docx_第2页
xx年财政工作总结及xx年财政工作思路.docx_第3页
xx年财政工作总结及xx年财政工作思路.docx_第4页
xx年财政工作总结及xx年财政工作思路.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 年财政工作总结及 XX 年财政工作思路 一、二 00 六年财政工作情况 二 00 六年是我县“十一五”规划实施第一年,为实现 “十一五”我县财政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在县委、县政 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财政部 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经济发展思路和工作目标,积 极创新理财思路,大力推进财政改革,全力支持我县经济 和社会事业发展,财政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财政与经济 初步呈现良性互动的发展态势。 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至 11 月底,全县财政收入完成 44953 万元,占预算的 89.9%,比上年同期增收 5605 万元,增长 14.2%。其中:上 划中央收入完成 22292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 2420 万元, 增长 12.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 22661 万元,比上年同 期增收 3185 万元,增长 16.3%。 分部门完成情况:国税部门累计完成 28788 万元,占 预算的 87.2%;地税部门累计完成 9746 万元,占预算的 97.5%;财政部门累计完成 6419 万元,占预算的 91.7%。财 政支出完成 57500 万元,保证了工资的按时发放,保证了 机关的正常运转和必须保证的社保支出,保证了政府安排 的重点支出和全县的社会发展需要,收支结构和支出效益 也逐步提高。 财政改革取得新突破 XX 年,我县深化多项财政改革措施,走在全省县级市 县前列。不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创新财政补贴农民资金 管理和支付方式,将财政补贴农民的资金集中实行“一卡 式”发放,共发放 16 类补助 7164 万元,促进了农村经济 社会事业发展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增加了农民收入。深 化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改革,减少财政管理层级,规 范县乡财政管理,缓解了县乡财政困难。率先推进公共财 政支出改革,部门预算、会计核算中心、政府采购和非税 收入管理改革全面深化,财政支出管理方式不断创新,初 步构建了公共财政支出管理体系框架。不断完善和创新契 税和耕地占用税征收方式,把该征的税坚决全额征收上来, 至 11 月底两税累计入库 1283 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 财政支农进入新阶段 XX 年我县严格贯彻国家和省出台的各项财政支农政策, 农民受惠持续增加。一是中央各项惠农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向农民及时全额发放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 置补贴。清理核实农业税垫税情况。二是财政支农投入不 断加大,全县农林水气等支出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增长,重 点支持了农业产业化、测土配方施肥、农村饮水养殖小区 建设重点工程。累计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 596 万元,改 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 了农民增收。三是财政支农资金得到初步整合,按照“统 筹安排,突出重点,形成合力,提高效率”的要求,建立 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工作机制,并在部分项目开展整合财政 支农资金试点,提高了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县乡财政困难得到进一步缓解 一是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累计安排工业园区及城 市建设资金 1500 万元,带动了金融和民间资金,培育了县 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二是减轻乡镇财政负担,增加对乡镇 的财力补助,增强了乡镇财政的保障能力,保证了乡镇正 常动转。三是建立乡镇财力最低保障机制和财政发展激励 约束机制,实行乡镇预算统编、支出统管,乡镇工资实现 了正常发放,政府债务得到了初步控制,基层财政状况有 了明显改善。 支持全县经济发展 XX 年,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财政政策,支持 了事关_长远发展的项目和工程的建设。累计争取国债资 金 3081 万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教育、污水处理等重点 项目建设,申请国家开行贷款,多渠道筹资,支持 “5511”工程的实施,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支持企业技术 改造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促进了鑫泰化工、天都纸业等 一批重点骨干企业的发展。我县中小企业担保中心顺利加 入省担保集团再担保体系,担保中心为企业提供担保融资 1255 万元,为 70 户下岗职工提供小额贷款担保。争取徽商 银行设立_支行,全方位促进我县金融体系发展。积极清 理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 发展环境。 全县社会事业又有新发展 至 11 月,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有了较大幅度提高, 拨付资金 3663 万元,全县 4536 名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 得到保障,基本实现了“两个确保”。初步构建了城乡特 困群体救助体系,今年拨付低保补助资金 772 万元,拨付 225 万元救灾资金,保证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了一 方稳定。对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以县为主的经费管理体制, 建立老师工资和公用经费保障机制。全面启动农村中小学 危房改造工程,投入资金 500 万元,改造危房一万平方米。 安排农村远程教育工程 568 万元,安排义务教育“两免一 补”资金 486 万元,对部分家庭困难的寄宿生予以生活补 助。计生投入稳步增加,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 在全县全面实施。累计安排资金 1710 万元,不断深化了农 村新型合作医疗改革试点工作。改善了基层政法部门办公 办案条件,支持了平安_建设。同时加大财政应急保障资 金的投入,有力支持了防汛抗旱、安全生产等关系民生的 突发公共事件的妥善处置。 顺利完成县委、县政府安排的几项工作 一是申请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工作走在全省县级市县前 列,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艰苦努力的工作, 申贷工作进展很快,用短短 4 个月时间申请了 3.2 亿元的 信用额度,申报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和中小企业担保 基金项目 1 亿元,目前已到位 3 千万元。二是完成了争取 徽商银行设立_支行工作,经过与徽商银行总行及阜阳分 行反复认真仔细的磋商,徽商银行总行已批准在我县设立 支行,这也是徽行在全市设立的第一家县级支行,徽商银 行作为我省自己的地方性银行,随着_支行的设立,将为 改善我县金融服务质量,增加我县信贷投入,缓解我县经 济发展资金不足发挥较大作用。三是我县担保中心顺利加 入省担保集团再担保体系,我县担保中心也成为皖北地区 第一家加入省担保集团担保体系的县级担保机构,这将有 利于解决一直困扰我县的中小企业发展贷款难问题,控制 和分担我县担保中心的经营风险,提升担保能力,并有助 于提高金融机构支持我县经济发展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 我县经济的发展。四是我县顺利被省财政厅确定为全省第 二批 4 个化解县乡政府债务工作试点县之一,省财政厅并 把我县列为侧重发展型试点县。为使我县县乡债务化解工 作顺利进行,我局制定了详细可行的化债方案,各项工作 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确保化债目标如期实现,并在化解县 乡政府不良债务的基础上,探索理顺政府债务管理体制, 充分发挥财政部门集中统一管理政府债务的职能作用。 财政管理呈现新面貌 XX 年,我局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 持为民理财,依法理财,财政改革和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是坚持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积 极落实各项财政政策,争取上级支持,充分发挥财政职能 作用,实现财政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二是坚持改革创 新。立足于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不断推 进制度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积极推进政务公开, 继续推行全面部门预算、追加人大审批、政府采购公开招 标等办法,财政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大大增强。三是坚 持统筹发展。财力分配向保工资、保运转,向民生社保倾 斜、向“三农”倾斜,着力解决一系列有关吃饭和发展的 突出矛盾和问题,使广大群众享受到经济和财政发展的成 果。四是坚持依法理财,加强制度建设,我局制发了财政 规范性文件 30 多件,财政制度体系框架初步形成,不断完 善工作责任制及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等制度,规范财力 分配,推进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大和审计监督。 二、财政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财政发展需要克服的不利因素增多 从财政增收上看,我县工业化程度低、城镇化水平低、 县域经济总体发展不高的现状,仍将影响经济增长对财政 的贡献率。煤炭等支柱财源受宏观调控影响大,增长空间 受限。土地和信贷“双紧”,国债投资淡出,农村人口比 重大,农民增收慢,势必影响我县财政收入快速增长。 从财政支出上看,随着我县社会经济的发展,容易激 化社会矛盾,引发经济波动,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新 _,也将增加财政支出压力。 财政资源解决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能力有 限 我县在近几年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相应产生了一些 经济和社会问题,如矿区失地农民的安置和生活保障问题, 经济结构调整问题,社会转型与和谐发展等深层次问题。 仅仅依靠财政转移支付,财政直接上项目、减免税等财政 资源扶助做法,如同杯水车薪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需要综 合运用国债、金融支持,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提高地方 经济发展能力、运行效率,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财政收入与支出双重压力大 _县财政收入受煤矿税收的影响较大,财政收入增幅 忽高忽低,收入增幅不稳定,加之其他行业提供的财政收 入比较少,财政收入规模与支出需要存在很大差距,随着 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义务教育改革、加大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投入力度和加大社会保障等事关社会稳定的支出等 一系列增支因素,财政收支的压力将逐步加大。收支矛盾 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乡镇收入与支出严重倒挂,并呈现逐 年拉大的趋势。 公共财政支出体系不健全 人均财政收支水平低,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县域 经济不够发达,县乡财政仍比较困难,县乡公共服务水平 仍不公平;财政资金绩效管理薄弱,低效浪费现象时有发 生;各项公共财政体制尚需进一步健全,需进一步调整和 规范县乡之间的分配关系,建立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 财政体制。财政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债务负担依然沉重 目前已知的政府债务全县达 8.53 亿元。乡镇债务超 1000 万元的有 6 个,5001000 万的有 10 个,30 个乡镇只 有谢桥镇没有债务。由于我县财政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属“吃饭型”财政,财力基础薄弱,筹措偿债资金的能力 小,在保工资、保运转和一些必要的建设外,没有更多的 剩余财力用于消化债务。 农村税费改革中一些问题需加以解决 1、我县农业税垫税原因十分复杂,与村级债务又裹在 一起,在清查农业税垫税工作中,如果处理不好,将会影 响到今后其它政策的执行。 2、财政涉农补贴资金项目持续增多,且政出多门,要 求发放时间又不一致,即给具体发放带来一定难度,又造 成部分农民弄不清到底领了哪些补助,往往引起群众误解。 3、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没有应保尽保,供养水平十分偏 低,如遇病缠身,根本无力医治,生活之忧无法解决。 三、XX 年财政工作思路 XX 年财政工作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工作全局,紧紧围绕推进_跨越式 发展、实现奋力崛起的主题,依法组织财政收入,优化财 政支出结构,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严格财政监督管理,进 一步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更好地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为加 快构建和谐新_做出积极贡献。 做大财政收入,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积极创新财政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建立健全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全面 推进政府非税收入征管改革,健全鼓励发展的体制机制, 努力扩大财政收入规模。XX 年,全县财政收入力争达到或 超过 6 亿元,财政收入总量在全省的位次前移,人均财政 收入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财政收入结构更 加合理。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对社 会事业的投入,财政分配更加关注民生,财力配置更加向 基层和薄弱环节倾斜,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公共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广 大人民群众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全县财政支出总量 在全省的位次前移,人均财政支出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 进一步缩小,财政职能发挥的财力空间进一步扩大,服务 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逐步加强。 加大财政融资力度,创新财政支持方式 按照构建公共财政的要求,正确处理好“一要吃饭, 二要建设”的关系,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整合各类 财政专项发展资金,着力提高财政预算内建设性资金规模, 推动吃饭型财政向发展型财政转变,为推进我县跨越式发 展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积极抓住国家实施中部崛起的战 略机遇,主动配合协同有关部门搞好重点项目的申报工作, 争取上级对_的支持份额。建立健全财政投融资体系,发 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经济建设和 社会事业发展。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积极探索财政支持与 市场机制的对接方式,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引导功能,加 大财政支持推进跨越式发展的力度。建立利益分配引导激 励机制,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间接调控作用,放大财政资 金的“乘数”效应。切实加强财银合作,扶持地方商业银 行发展,推动我县中小企业担保中心融资担保工作,发挥 财政与金融的耦合作用,共同推动我县经济跨越式发展。 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全面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建立规范合理的政府收 支分类体系。不断加强全口径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的完整 性和透明度。继续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实现真正意 义上的综合预算。全面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强化绩效预算 意识,严格预算编制标准周期制度和预算编制程序,改革 预算编制方法,细化预算编制,健全支出定额体系,推行 项目支出滚动预算管理和评审论证,进一步公平预算分配。 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 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扩大政府采购范围,逐步将基本 建设投资等所有属于政府采购目录规定范围的项目等纳入 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制定并完善供应商和中介组织的市场 准入规则。加强对政府采购行为的监督,健全政府采购的 监督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完善政府采购信息的收集、统 计和发布制度,扩大政府采购信息发布范围。建立政府电 子采购制度,建立政府采购人员考核和持证上岗制度,规 范政府采购行为。 健全财政支出绩效考评制度,强化财政执法监督 建立和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考评制度,逐步形成科学合 理全面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不断扩大支出的绩效考评范 围,将绩效考评结果作为预算编制的重要依据,努力提高 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主动接受人大、审计和社会监督, 逐步建立部门预算查询系统,稳步推行政府预算公开制度, 定期向社会公开数据,提高财政工作的透明度。健全财政 资金运行内控制度,构建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监督 的财政监督检查体系,提高财政管理的科学性和财政资金 使用的有效性。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形式多样的财税 普法宣传活动。积极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