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抗旱总结:超前谋划 积极而为 大灾之年抗旱保增收.docx_第1页
乡镇抗旱总结:超前谋划 积极而为 大灾之年抗旱保增收.docx_第2页
乡镇抗旱总结:超前谋划 积极而为 大灾之年抗旱保增收.docx_第3页
乡镇抗旱总结:超前谋划 积极而为 大灾之年抗旱保增收.docx_第4页
乡镇抗旱总结:超前谋划 积极而为 大灾之年抗旱保增收.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镇抗旱总结:超前谋划 积极而为 大灾 之年抗旱保增收 一、基本情况 全镇基本概况 会仪镇位于*县境东部,是*县的东大门,东与水富 县向家坝镇新寿村接壤,南与水富县太平乡相连,西与本 县新滩镇毗邻,北与四川省屏山县相隔于金沙江,距向家 坝坝址 27 公里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均气温 18 ,全镇辖会仪村、和平村、黄坪村、三渡村 4 个行 政村、30 个自然村、109 个村民小组,6646 户 24902 人, 其中农业户 6092 户 23965 人,全镇耕地总面积 27523.9 亩, 其中水田 7479 亩,占耕地总面积 27.2,全年农作物总播 种面积 40081 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31775 亩。 当前旱情及受灾情况 去年 10 月下旬以来,我镇降雨普遍偏少,气温异常偏 高,持续高温少雨,土壤墒情急剧下降,农作物生长受到 严重影响,旱情十分严重,且有干旱持续发展趋势。截止 2 月底,全镇农作物种植 26488 亩,农作物受灾面积已达 25839 亩,占全镇播种面积的 97.5%,其中成灾面积 22221 亩,占播种面积的 85.9%,绝收面积 3381 亩,占受灾面积 的 13.1%。按农作物划分,小麦受灾面积 9500 亩,成灾 8500 亩,绝收面积 830 亩;油菜受灾面积 6900 亩,成灾 5600 亩,绝收面积 890 亩;蔬菜受灾面积 3950 亩,成灾 3900 亩,绝收面积 520 亩;杂粮受灾面积 4659 亩,成灾 3461 亩,绝收面积 1071 亩;水果受灾面积 3500 亩,成灾 860 亩,绝收面积 200 亩;茶叶受灾面积 440 亩,成灾 370 亩,绝收面积 280 亩;其它作物受灾面积 830 亩。直接经 济损失达 690.97 万元。渔业直接经济损失 20 万元,畜牧 业直接经济损失 125 万元。全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 835.97 万元。因旱人畜饮水困难 0.8 万人,大牲畜 0.03 万 头。 二、主要做法 面对严峻的抗旱形势,镇党委、政府及时召开全镇抗 旱工作会议,认真传达了省、市、县抗旱工作会议精神, 对当前的旱情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并就下步抗旱工作作了 全面的安排布署,及时组织动员全镇干部职工、各村委会、 片区、小组立即行动起来,积极、主动、务实地采取各种 行之有效的措施,开展好抗旱救灾的各项工作,确保我镇 抗旱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夯实基础,汇聚力量。面对严重的旱情,镇党委、政 府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积极、主动、务实地采取各 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抓好抗旱救灾的各项工作,确保 我镇抗旱工作落实到位。一是深入基层搞好灾情调查,指 导群众抓好抗旱救灾。1 月以来,镇政府组织全体干部职工 深入到村指导抗旱工作,检查小春生产,组织技术人员深 入到村组、到受灾地块,全面开展抗旱防灾技术指导,指 导农户进行抗旱自救,深入和平、黄坪、会仪、三渡村及 时查看当前小春生产旱灾情况,并结合全镇旱情实际,对 当前抓好抗旱保苗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各村在抓好 小麦锈病、麦蚜和油菜蚜虫防治的同时,加强墒情监测, 对小麦、油菜长势较差的地块及时进行浇水施肥,加强油 菜中耕除草,追施蕾苔肥等抗旱技术措施,全镇水浇灌面 积达 7600 亩、补施农家肥 2158 亩,秸秆覆盖 750 亩,地 膜覆盖 1200 亩。目前我镇参加抗旱救灾工作人员 217 人, 已投人员 8500 余人次。二是广泛发动群众,切实抓好农作 物补种。结合我镇旱情实际,涉农部门积极组织玉米等大 春作物种子,对因旱未出苗和因旱未播种的农田进行改种 和补种,最大限度地保证农作物播种面积。广大干部职工 深入第一线广泛发动群众投资投劳恢复生产,购买良种补 种冬季作物,采用药物拌种处理,防治地下害虫,提高作 物成活率,套种生育期短的蔬菜 1135 亩,补种玉米 400 亩、 杂粮 2659 亩,弥补旱灾造成的损失,喷施“旱地龙”2630 亩,保墒保苗,缓解干旱地区农作物缺水问题。目前已准 备种子 24.8 吨,化肥 257.3 吨,农药 1.52 吨。三是加大 资金投入力度,千方百计寻找水源。镇政府在财力十分困 难的情况下,投入救灾资金 15.71 万元,保证了受灾群众 正常的生产生活用水。积极推行节水灌溉措施,共浇灌农 田 7600 亩,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旱灾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 调整结构,化危为机。针对干旱较为严重的情况,镇 党委、政府深入灾区调查了解情况并和灾区群众共同研究 对策,及时调整思路,把绝收的田块改种其它经济作物, 化危机为契机。一是走订单农业之路。积极引进盐津老板 投资种植小米辣搞加工企业,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 种植 1 亩小米辣可增加产值 1000 元,目前已在和平、会仪、 黄坪、三渡村种植小米辣 1500 亩,预计年底可增加产值 150 万元。二是走高效农业之路。高投入带来高产出,积极 鼓励干部职工和群众共同出资种植竹荪,风险共担。种植 1 亩竹荪可增加产值 8000 元,目前已在和平、会仪、黄坪、 三渡村改种玉米丰产样板套种竹荪 120 亩,预计年底可增 加产值 96 万元。三是走长效发展之路。针对今年干旱较为 严重的特点,会仪镇党委、政府积极而为,及时调整农村 产业结构,目前已种植半边红李子 1500 亩,为长远发展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 严格要求,执行有力。面对历史罕见的干旱灾害,镇 党委、政府,围绕坚定信心“抗大旱、促效益、保稳定” 的思路,及时召开专题党政联席会议研究,根据阶段工作 进行部署,成立了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副组长,各 村挂钩领导为成员的抗旱救灾工作领导组,下设综合办、 农技指导、工作督查等工作组。要求综合办每天对全镇灾 害情况进行了解,分析情况,提出意见,提交领导组研究; 农技指导组结合省、市、县的总体要求和部署,分区域落 实抗旱救灾相关措施,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做好相关技术 指导;工作督查组严格按照会仪镇抗旱救灾纪律规定,会 仪镇干部职工挂钩联系村制度,经常性督促检查,工作人 员的到位情况,各类惠农物资的就位情况,镇党委、政府 工作意见和部署的落实情况。明确要求,全镇各级干部, 要把抗旱救灾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中心和重点,在思想 和行动上形成统一,对工作落实拖沓、实地工作人员不到 位、上报数据不及时、甚至弄虚作假,影响党委政府决策 或导致抗旱补救措施落实迟缓等的人和事,将按照相关规 定从快、从严、从重处理。正真在全镇上下形成,抗旱救 灾工作有方向、人人有责任、个个有压力。 转变思路,增收有道。通过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良 种良法的推广,能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立足现有土 地资源,要产出、要增收,尽最大努力、最大可能减少旱 灾对整体农业经济的影响。镇党委、政府提出,最大化地 整合高二半山荒山资源,向土地贫瘠的荒山要效益、要增 长,通过广泛的调研,多方的争取,得到了省草地动物研 究学院的大力支持。在会仪,大河片区近 XX 亩的土地属高 二半山区,土地非常贫瘠,但雨水相对充裕,传统小麦、 玉米等农作物不出种。针对这一情况,提出并落实了种草 养畜的构想和工作。到目前,大河在片支部书记的带领下, 已引进婆罗门、西门特尔、断角牛等优良品种肉牛,改良 荒山种草 100 余亩,同时,在省草地动物研究院、牧草研 究所的具体指导下,对其免费提供的黑麦草、苏丹草、苜 蓿草等 21 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