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 感 本人 1999 年参加工作,在碌碌无为中度过了 xx 年。真正开始有意义的读书还是从 xx 年学校申 报市级科研课题开始。从那时候以后,我便对读书 有了自己的体悟,从中汲取营养。像学校征订的各 种杂志:辽宁教育 、 中小学教学研究 、 中学 政史地 、 班主任 、 现代教育管理 、 课堂内 外教师等;本地刊物像清原教育研究 、 抚 顺教育等;自己订购的思想政治课教学 、 中 学政治教学参考 、 新课程研究 (基础教育) ;再 有就是阅读各类书籍,包括本学科的和通识性的。 xx 年 1 月,我从一位朋友手中借到了 20 世纪 苏联教育经典译丛之一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 的建议 。一个假期,没读多少,把建议的前 20 条 勉强读完了。结合每条建议写下了 2 万余字的读书 笔记。 春季开学,根据学校调整,我又有了新的工作 岗位德育主任。可以说 xx 年的上半年基本上 没读什么书,我花了大量精力去适应自己新的角色。 只写下了一些德育手记和案例,但总感觉时间紧张。 读书少了很多。10 月份以后,我终于不再为自己 没有时间而开托。坚持每天清晨 3 点起来阅读、思 考和写作。我要尽快完成我的读书计划。到今天,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的阅读已读完近一 半。在这里节选我的一部分点滴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起共同成长。 作为班主任,感觉最头疼的就是后进生的转化 和教育工作。我建议您读读第六条建议“谈谈对 后进生的工作” 。我把我的一点感悟与大家分 享。对于智力问题造成的后进生,我看不是补课所 能解决的!我认为补课是“有钱人的游戏”和“造 就有钱人的游戏” 。苏老认为“补课”是什么?就 是“让学生学会在课堂上没有掌握的教材。 ”眼下 的“补课”无外乎两种:一是特长生,各种特长班; 二是知识性,以升学为目的,通过补课,提升应试 本领,拿到高层象牙塔的入场券。于是“阔佬们” 开始为孩子们打造理想,不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 开始了疯狂的有钱人的竞技活动。以知识性为主的 补课,好在是认识到了读书还是有用的。但被那些 “被造就的有钱人”找到了致富门路,他们在课堂 上轻描淡写,为课后的“补课”埋下伏笔。 教育的本质在于唤醒!后进生一旦被唤醒,他 们是很有可能变成“后劲生”的。他们的潜力一旦 被开发出来,是难以想象的!让我们用良知去唤醒 可爱的学生吧! 苏老关于做好后进生工作的最好的途径就是阅 读。这里由于时间关系,我不做赘述。就想和大家 分享我的一句话:读书有三种结果一是为你戴上 近视镜;二是为你戴上望远镜;三是为你戴上显微 镜 。 接下来,我谈谈对第八条建议“关于获取知识” 的理解。首先一定要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一种思 考活动。就是我们先人说的“学贵有疑” 。用我的 话来理解就是备课时,多给学生留白,让学生有自 己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而给学生的留白处,恰恰是 教师精确备课所产生的。 如何让学生产生疑问?“苏老”的建议主要是 从“讲”与“不讲”谈起的。那就是要根据学情的 不同, “该细讲时就细讲啊,准确把握我的课堂啊! 啊哈伊儿、伊儿哟喂,该不讲时就不讲啊,不把学 生放一旁啊!” 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去替代学生思考和疑问, 而是帮助他们做好思考和疑问的短板,让他们在知 识的海洋里更多的知识。这才是学习,用知识获取 知识! 有效教学和高效课堂始终是每位教育人的永恒 追求。建议大家看看第十一条“思考教材是上课的 一个阶段” 。这里我还是谈谈课堂教学效率吧。新 课改以来,人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课堂教学效率的 追求。一时间出现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 “10+35”等模式;循环大课堂等等;以探究有效 教学模式为主的有效课堂、或是探究以高效教学模 式为主的高效课堂的文章屡见各种杂志、报刊。究 其实质无外乎本着新课改的核心理念自主、合 作、探究做出的有益尝试。 有效也罢、高效也罢,要我看,就是在时间上 下功夫。只要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大,就是有 效的、甚至是效率高的。就像“苏老”所说的: “请你毫不犹豫地在每节课上尽量留出时间让学生 掌握新教材吧!这些时间会得到百倍的补偿。 ”当 我们的课堂 45 分钟发挥了最大的效益,这种补偿 不是补多长时间的课所能换来的!让有偿补课能走 多远走多远吧! 最近几年,经常感叹:我国的教育始终是以前 苏联的教育为蓝本的,但是为什么没有走出模仿的 阴影,甚至是模仿的也不像呢!之所以这么说,通 过给教师的建议的第 20 条:不要让能力和知 识关系失调,就有了清晰的答案。按照“苏老”的 建议,他认为:“学生还没有具备作为掌握知识的 工具的那些能力,可是教师已经把源源不断的新知 识硬塞给他;快点掌握,别偷懒!”这样做的直接 结果就是学生厌学现象越来越严重。 我的理解就是:能力与知识的关系失调,换个 角度就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矛盾。那个时候, “苏老”已经意识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只不 过还没有明确地提出来。我们今天的课改不就是在 改变这一现状吗?要把教师的“满堂灌”变成学生 的“自主 学” 。 学校教育中,教师能带给学生的更多的是知识, 而要把对知识的理解上升为能力,需要的是学生的 消化理解。把知识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那才是 能力。正因为如此,我们不能不关注教师角色的重 新定位和教师作用的本质回归。 我常想:中国的古人是多么明智!他们常说: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多么朴实的话语,但又意 味深长。这种修行何尝不是“内外兼修” 。于内, 要把学习看成是自己的事儿,不再是光宗耀祖、不 再是父母意愿的再现、不再是取悦于任何人的简单 行动;于外,学习更是一种做人、生活的习惯,要 把立德树人作为自己成长道路上的航标灯。 如此看来,学习不是简单地模仿,阅读不是简 单地看书。要让读书真正有价值、有意义,务必要 注意处理好读思、读写、读行三重关系。 读而不思是枉读,思而不读是空思!波尔克曾 经说过:“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在 读书与思考中,我们才能找到有价值的东西和产生 新的智慧火花。这个阶段的阅读宜细不宜粗、宜慢 不宜快、宜精不宜略。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 读,让阅读更加理论联系实际。从而在阅读中形成 自己的东西,为下一步的写作做好铺垫。 读而不写就像学习书法,只羡慕人家的字好! 徒发啧啧赞叹,而不去临摹、背贴,那么我们的字 儿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好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如果说您写出来的东西于事无补,那么这种写作也 是没有丝毫价值的。读书是为了让写出来的东西有 理有据,让所看之人感到您的东西不是废话连篇, 也不是流水之帐;感觉到文章有深度、有内涵;所 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除此之 外,我们的写作不是哗众取宠,而是要能引发共鸣、 引发讨论,让所读之人有所感悟、有身临其境之感。 这就要求我们拥有丰厚的案例、随笔、叙事和反思 作支撑,而这些是经年累月的积累!所以,读书不 能浮躁!成长需要时日! 最后就是处理好读用的关系。美国第一届总统 华盛顿曾经说过:读书而不能运用,则所读之书等 于废纸。为什么古代有“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说法, 一方面是说社会现实的局限,他们无法伸展志向; 另一方面,我们是否也该这样认为:文人迂腐!他 们虽然饱读诗书,但在现实生活中去不知道如何变 通、如何运用,那么所读之书不是废纸是什么?! 古语常说:学以致用,我要说:读以致用!要 学会变通地用,无论何种理论、方法都有其局限性, 我们要创造性地使用他们,在用中思考新的取向, 思考新的突破。从而产生新的理论、方法,形成自 己的认识,独创一家!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每天 从事的教育教学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日新、又新、 我常新! “人文日新,从青年起”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 一起读书,在书海里遨游,开阔视野、畅享书香; 一起读书,在读书中怡情、体悟,丰富自我;一起 读书,开卷有益,在读书中成长、成才! 最后我有一个不情之请,让我们做一个关于读 书的庄严宣誓:我们愿选择书籍,我们愿选择阅读。 我们愿生活在充满书香的校园中,开卷有益 我们爱读书;良师益友我们读好书;行万里 路我们多读书;崇尚科学我们博览群书; 学海无涯我们终身读书!让一起来记住我们的 读书口号吧我读书、我成长、我快乐 本人 1999 年参加工作,在碌碌无为中度过了 xx 年。真正开始有意义的读书还是从 xx 年学校申 报市级科研课题开始。从那时候以后,我便对读书 有了自己的体悟,从中汲取营养。像学校征订的各 种杂志:辽宁教育 、 中小学教学研究 、 中学 政史地 、 班主任 、 现代教育管理 、 课堂内 外教师等;本地刊物像清原教育研究 、 抚 顺教育等;自己订购的思想政治课教学 、 中 学政治教学参考 、 新课程研究 (基础教育) ;再 有就是阅读各类书籍,包括本学科的和通识性的。 xx 年 1 月,我从一位朋友手中借到了 20 世纪 苏联教育经典译丛之一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 的建议 。一个假期,没读多少,把建议的前 20 条 勉强读完了。结合每条建议写下了 2 万余字的读书 笔记。 春季开学,根据学校调整,我又有了新的工作 岗位德育主任。可以说 xx 年的上半年基本上 没读什么书,我花了大量精力去适应自己新的角色。 只写下了一些德育手记和案例,但总感觉时间紧张。 读书少了很多。10 月份以后,我终于不再为自己 没有时间而开托。坚持每天清晨 3 点起来阅读、思 考和写作。我要尽快完成我的读书计划。到今天,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的阅读已读完近一 半。在这里节选我的一部分点滴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起共同成长。 作为班主任,感觉最头疼的就是后进生的转化 和教育工作。我建议您读读第六条建议“谈谈对 后进生的工作” 。我把我的一点感悟与大家分 享。对于智力问题造成的后进生,我看不是补课所 能解决的!我认为补课是“有钱人的游戏”和“造 就有钱人的游戏” 。苏老认为“补课”是什么?就 是“让学生学会在课堂上没有掌握的教材。 ”眼下 的“补课”无外乎两种:一是特长生,各种特长班; 二是知识性,以升学为目的,通过补课,提升应试 本领,拿到高层象牙塔的入场券。于是“阔佬们” 开始为孩子们打造理想,不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 开始了疯狂的有钱人的竞技活动。以知识性为主的 补课,好在是认识到了读书还是有用的。但被那些 “被造就的有钱人”找到了致富门路,他们在课堂 上轻描淡写,为课后的“补课”埋下伏笔。 教育的本质在于唤醒!后进生一旦被唤醒,他 们是很有可能变成“后劲生”的。他们的潜力一旦 被开发出来,是难以想象的!让我们用良知去唤醒 可爱的学生吧! 苏老关于做好后进生工作的最好的途径就是阅 读。这里由于时间关系,我不做赘述。就想和大家 分享我的一句话:读书有三种结果一是为你戴上 近视镜;二是为你戴上望远镜;三是为你戴上显微 镜 。 接下来,我谈谈对第八条建议“关于获取知识” 的理解。首先一定要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一种思 考活动。就是我们先人说的“学贵有疑” 。用我的 话来理解就是备课时,多给学生留白,让学生有自 己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而给学生的留白处,恰恰是 教师精确备课所产生的。 如何让学生产生疑问?“苏老”的建议主要是 从“讲”与“不讲”谈起的。那就是要根据学情的 不同, “该细讲时就细讲啊,准确把握我的课堂啊! 啊哈伊儿、伊儿哟喂,该不讲时就不讲啊,不把学 生放一旁啊!” 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去替代学生思考和疑问, 而是帮助他们做好思考和疑问的短板,让他们在知 识的海洋里更多的知识。这才是学习,用知识获取 知识! 有效教学和高效课堂始终是每位教育人的永恒 追求。建议大家看看第十一条“思考教材是上课的 一个阶段” 。这里我还是谈谈课堂教学效率吧。新 课改以来,人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课堂教学效率的 追求。一时间出现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 “10+35”等模式;循环大课堂等等;以探究有效 教学模式为主的有效课堂、或是探究以高效教学模 式为主的高效课堂的文章屡见各种杂志、报刊。究 其实质无外乎本着新课改的核心理念自主、合 作、探究做出的有益尝试。 有效也罢、高效也罢,要我看,就是在时间上 下功夫。只要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大,就是有 效的、甚至是效率高的。就像“苏老”所说的: “请你毫不犹豫地在每节课上尽量留出时间让学生 掌握新教材吧!这些时间会得到百倍的补偿。 ”当 我们的课堂 45 分钟发挥了最大的效益,这种补偿 不是补多长时间的课所能换来的!让有偿补课能走 多远走多远吧! 最近几年,经常感叹:我国的教育始终是以前 苏联的教育为蓝本的,但是为什么没有走出模仿的 阴影,甚至是模仿的也不像呢!之所以这么说,通 过给教师的建议的第 20 条:不要让能力和知 识关系失调,就有了清晰的答案。按照“苏老”的 建议,他认为:“学生还没有具备作为掌握知识的 工具的那些能力,可是教师已经把源源不断的新知 识硬塞给他;快点掌握,别偷懒!”这样做的直接 结果就是学生厌学现象越来越严重。 我的理解就是:能力与知识的关系失调,换个 角度就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矛盾。那个时候, “苏老”已经意识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只不 过还没有明确地提出来。我们今天的课改不就是在 改变这一现状吗?要把教师的“满堂灌”变成学生 的“自主 学” 。 学校教育中,教师能带给学生的更多的是知识, 而要把对知识的理解上升为能力,需要的是学生的 消化理解。把知识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那才是 能力。正因为如此,我们不能不关注教师角色的重 新定位和教师作用的本质回归。 我常想:中国的古人是多么明智!他们常说: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多么朴实的话语,但又意 味深长。这种修行何尝不是“内外兼修” 。于内, 要把学习看成是自己的事儿,不再是光宗耀祖、不 再是父母意愿的再现、不再是取悦于任何人的简单 行动;于外,学习更是一种做人、生活的习惯,要 把立德树人作为自己成长道路上的航标灯。 如此看来,学习不是简单地模仿,阅读不是简 单地看书。要让读书真正有价值、有意义,务必要 注意处理好读思、读写、读行三重关系。 读而不思是枉读,思而不读是空思!波尔克曾 经说过:“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在 读书与思考中,我们才能找到有价值的东西和产生 新的智慧火花。这个阶段的阅读宜细不宜粗、宜慢 不宜快、宜精不宜略。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 读,让阅读更加理论联系实际。从而在阅读中形成 自己的东西,为下一步的写作做好铺垫。 读而不写就像学习书法,只羡慕人家的字好! 徒发啧啧赞叹,而不去临摹、背贴,那么我们的字 儿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好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如果说您写出来的东西于事无补,那么这种写作也 是没有丝毫价值的。读书是为了让写出来的东西有 理有据,让所看之人感到您的东西不是废话连篇, 也不是流水之帐;感觉到文章有深度、有内涵;所 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除此之 外,我们的写作不是哗众取宠,而是要能引发共鸣、 引发讨论,让所读之人有所感悟、有身临其境之感。 这就要求我们拥有丰厚的案例、随笔、叙事和反思 作支撑,而这些是经年累月的积累!所以,读书不 能浮躁!成长需要时日! 最后就是处理好读用的关系。美国第一届总统 华盛顿曾经说过:读书而不能运用,则所读之书等 于废纸。为什么古代有“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说法, 一方面是说社会现实的局限,他们无法伸展志向; 另一方面,我们是否也该这样认为:文人迂腐!他 们虽然饱读诗书,但在现实生活中去不知道如何变 通、如何运用,那么所读之书不是废纸是什么?! 古语常说:学以致用,我要说:读以致用!要 学会变通地用,无论何种理论、方法都有其局限性, 我们要创造性地使用他们,在用中思考新的取向, 思考新的突破。从而产生新的理论、方法,形成自 己的认识,独创一家!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每天 从事的教育教学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日新、又新、 我常新! “人文日新,从青年起”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 一起读书,在书海里遨游,开阔视野、畅享书香; 一起读书,在读书中怡情、体悟,丰富自我;一起 读书,开卷有益,在读书中成长、成才! 最后我有一个不情之请,让我们做一个关于读 书的庄严宣誓:我们愿选择书籍,我们愿选择阅读。 我们愿生活在充满书香的校园中,开卷有益 我们爱读书;良师益友我们读好书;行万里 路我们多读书;崇尚科学我们博览群书; 学海无涯我们终身读书!让一起来记住我们的 读书口号吧我读书、我成长、我快乐 本人 1999 年参加工作,在碌碌无为中度过了 xx 年。真正开始有意义的读书还是从 xx 年学校申 报市级科研课题开始。从那时候以后,我便对读书 有了自己的体悟,从中汲取营养。像学校征订的各 种杂志:辽宁教育 、 中小学教学研究 、 中学 政史地 、 班主任 、 现代教育管理 、 课堂内 外教师等;本地刊物像清原教育研究 、 抚 顺教育等;自己订购的思想政治课教学 、 中 学政治教学参考 、 新课程研究 (基础教育) ;再 有就是阅读各类书籍,包括本学科的和通识性的。 xx 年 1 月,我从一位朋友手中借到了 20 世纪 苏联教育经典译丛之一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 的建议 。一个假期,没读多少,把建议的前 20 条 勉强读完了。结合每条建议写下了 2 万余字的读书 笔记。 春季开学,根据学校调整,我又有了新的工作 岗位德育主任。可以说 xx 年的上半年基本上 没读什么书,我花了大量精力去适应自己新的角色。 只写下了一些德育手记和案例,但总感觉时间紧张。 读书少了很多。10 月份以后,我终于不再为自己 没有时间而开托。坚持每天清晨 3 点起来阅读、思 考和写作。我要尽快完成我的读书计划。到今天,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的阅读已读完近一 半。在这里节选我的一部分点滴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起共同成长。 作为班主任,感觉最头疼的就是后进生的转化 和教育工作。我建议您读读第六条建议“谈谈对 后进生的工作” 。我把我的一点感悟与大家分 享。对于智力问题造成的后进生,我看不是补课所 能解决的!我认为补课是“有钱人的游戏”和“造 就有钱人的游戏” 。苏老认为“补课”是什么?就 是“让学生学会在课堂上没有掌握的教材。 ”眼下 的“补课”无外乎两种:一是特长生,各种特长班; 二是知识性,以升学为目的,通过补课,提升应试 本领,拿到高层象牙塔的入场券。于是“阔佬们” 开始为孩子们打造理想,不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 开始了疯狂的有钱人的竞技活动。以知识性为主的 补课,好在是认识到了读书还是有用的。但被那些 “被造就的有钱人”找到了致富门路,他们在课堂 上轻描淡写,为课后的“补课”埋下伏笔。 教育的本质在于唤醒!后进生一旦被唤醒,他 们是很有可能变成“后劲生”的。他们的潜力一旦 被开发出来,是难以想象的!让我们用良知去唤醒 可爱的学生吧! 苏老关于做好后进生工作的最好的途径就是阅 读。这里由于时间关系,我不做赘述。就想和大家 分享我的一句话:读书有三种结果一是为你戴上 近视镜;二是为你戴上望远镜;三是为你戴上显微 镜 。 接下来,我谈谈对第八条建议“关于获取知识” 的理解。首先一定要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一种思 考活动。就是我们先人说的“学贵有疑” 。用我的 话来理解就是备课时,多给学生留白,让学生有自 己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而给学生的留白处,恰恰是 教师精确备课所产生的。 如何让学生产生疑问?“苏老”的建议主要是 从“讲”与“不讲”谈起的。那就是要根据学情的 不同, “该细讲时就细讲啊,准确把握我的课堂啊! 啊哈伊儿、伊儿哟喂,该不讲时就不讲啊,不把学 生放一旁啊!” 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去替代学生思考和疑问, 而是帮助他们做好思考和疑问的短板,让他们在知 识的海洋里更多的知识。这才是学习,用知识获取 知识! 有效教学和高效课堂始终是每位教育人的永恒 追求。建议大家看看第十一条“思考教材是上课的 一个阶段” 。这里我还是谈谈课堂教学效率吧。新 课改以来,人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课堂教学效率的 追求。一时间出现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 “10+35”等模式;循环大课堂等等;以探究有效 教学模式为主的有效课堂、或是探究以高效教学模 式为主的高效课堂的文章屡见各种杂志、报刊。究 其实质无外乎本着新课改的核心理念自主、合 作、探究做出的有益尝试。 有效也罢、高效也罢,要我看,就是在时间上 下功夫。只要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大,就是有 效的、甚至是效率高的。就像“苏老”所说的: “请你毫不犹豫地在每节课上尽量留出时间让学生 掌握新教材吧!这些时间会得到百倍的补偿。 ”当 我们的课堂 45 分钟发挥了最大的效益,这种补偿 不是补多长时间的课所能换来的!让有偿补课能走 多远走多远吧! 最近几年,经常感叹:我国的教育始终是以前 苏联的教育为蓝本的,但是为什么没有走出模仿的 阴影,甚至是模仿的也不像呢!之所以这么说,通 过给教师的建议的第 20 条:不要让能力和知 识关系失调,就有了清晰的答案。按照“苏老”的 建议,他认为:“学生还没有具备作为掌握知识的 工具的那些能力,可是教师已经把源源不断的新知 识硬塞给他;快点掌握,别偷懒!”这样做的直接 结果就是学生厌学现象越来越严重。 我的理解就是:能力与知识的关系失调,换个 角度就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矛盾。那个时候, “苏老”已经意识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只不 过还没有明确地提出来。我们今天的课改不就是在 改变这一现状吗?要把教师的“满堂灌”变成学生 的“自主 学” 。 学校教育中,教师能带给学生的更多的是知识, 而要把对知识的理解上升为能力,需要的是学生的 消化理解。把知识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那才是 能力。正因为如此,我们不能不关注教师角色的重 新定位和教师作用的本质回归。 我常想:中国的古人是多么明智!他们常说: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多么朴实的话语,但又意 味深长。这种修行何尝不是“内外兼修” 。于内, 要把学习看成是自己的事儿,不再是光宗耀祖、不 再是父母意愿的再现、不再是取悦于任何人的简单 行动;于外,学习更是一种做人、生活的习惯,要 把立德树人作为自己成长道路上的航标灯。 如此看来,学习不是简单地模仿,阅读不是简 单地看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零售培训工作总结
- 《请排队-莫拥挤》课件
- 稳定性心绞痛的护理查房
- 护理面试自我介绍模板
- 腰椎弓钉内固定术后护理
- 《诗经·周南·芣苢》课件
- 《街心公园》课件设计
- 房地产项目销售工作总结
- 《蒹葭》古代文学课件
- 颌面围手术期护理课件
- 2025年国防教育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 梁式转换层悬挂式施工和贝雷梁施工技术
- 工伤受伤经过简述如何写
- 【艾青诗选】批注
- 护士在社区护理中的工作职责和技能要求
- 2025年度工业园区物业收费及服务标准合同范本
- 银行现金取款申请书
- 2025年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面向大学生村官定向招聘事业单位人员26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语文一模作文题目解析及范文:一个人履行责任是否意味着放弃自由
- 2025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招聘考试题库
- 玻璃体切除手术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