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心中的最美教师征文 10 篇 【篇一】 1988 年 10 月 11 日,我失学了。 彼时,我背着书包,正准备和同村的小伙伴们一起回家。临行 前,校长郑重其事地跟我们说:“明天,你们不要来上学了。” “为什么?”我很是诧异。 “去问你们村委会。” 那一年,我 11 岁,读小学五年级。 由于地处偏远,我们的村庄一直很穷,是个出了名的扶贫村。 我爸说,村里那条细细长长、通往外界的水泥路,就是县里某个部 门捐助建设的。 我们和平村的“和平小学”,只有 2 位民办教师,他们教一至 四年级。读到五年级,我们就必须到隔壁幸福村的“幸福小学”去 借读。 很不幸的是,在我去借读的第一年,正巧赶上了“幸福小学” 翻新扩建。幸福村的村干部们坚持认为,既然每年都有学生要借读, 我们村就应该承担部分建筑费。 但“和平村”就像吴江话说的“扶贫村”一样,本身还靠扶贫, 哪来钱支援别人盖学校呢。“我们自己的和平小学还等着修补呢。 ”我们的大队书记无奈地说。 两村僵持,矛盾激化幸福村决定拒绝接收我们上学。 那一天,初秋的凉风,吹得金黄的稻浪连绵起伏。还是孩子的 我们,似乎谁也没有在意校长的话,大家在稻浪间的细长水泥路上, 一路嬉笑欢奔回家。 第二天,当我像往常一样来到“教室”时,村干部们没有让我 进门。(因为学校已在翻建,我们的教室就暂借在临近学校的村民 家中。) 那天早上,我和我们村的七个同学,一溜排开,茫然无措地站 在那个村民家的屋檐下。 这种情况,持续了约半个月。 有一天早晨,村里通知我们背上书包到幸福村村委会去。 乡里的文教助理、镇中心小学校长、两村村委会的干部都在。 我们几个就站在村委会的办公室里,惊恐地看着他们争论。 阳光透过窗户,照射在我们身上,拉长了一个又一个瘦弱无助 的影子。 “你们看看这些孩子,你们凭什么去剥夺他们读书的权利? !”正当争论越来越激烈时,分管我们西南片小学的片长李老师, 大声打断他们,他用微微发抖的手指着我们,激动而又愤怒地质问 幸福村的村干部们。 那一刻,他满头的白发,闪着耀眼的光。据说为了我们能早日 回到学校,他已经到处奔走了多日。 不知怎的,李老师的这句话像击中了我的痛点。 积攒了那么多天的委屈,瞬间化作力量,也化作泪水,我带头 哭喊了起来:我们要读书!我们要读书! 时隔多年,每每想到那一天、那一刻,我的眼泪总会夺眶而出。 李老师,一个普通的乡村教师,我虽然至今不知道他的名字,但他 以“一个也不能少”的慈爱、责任、担当的教师情怀,成为了我心 中最美的教师。 【篇二】 1956 年秋,我在芦墟镇中心小学四(乙)班就读,我们的班主 任谢燕华老师是刚从师范学校毕业分配来的,那时她未满 20 岁,是 我们的大姐姐。她戴着眼镜,剪一头齐耳短发,既文静又精神。那 天早晨,她带领我们从芦墟乘航船到莘塔“远足”。不争气的是那 次我晕船特别厉害,吐得浑身一点力气也没有。下午返程则没有航 船可乘(该艘航船得停在莘塔,明天早晨再开往芦墟)。如果是现 在,从莘塔到芦墟,只要在芦莘大道上乘上公交,10 多分钟就到了, 既快捷更省力。可那时,从莘塔到芦墟,如果不乘船就得靠人一步 一个脚印走过去,既耗时更吃力。 返程中我想自己走,谢老师说:“不行!”随后背起了我。在 路上,她恐我无聊,边背我边给我讲故事、唱歌。渐渐地,我听到 了她呼哧呼哧的喘气声,伏在她背上,我更真切地看到一层层细密 的汗珠从她的发间沁出,汗珠越来越密越来越大,像黄豆似的开始 从她脸上滚落下来。我见状哭着说:“老师,快放我自己走!”她 坚决不答应。这中间有几个个子比较高的男同学想来替换她背我, 都被她拒绝了。她说:“你们背人是要背伤身体的,因为你们刚开 始发育。”接着她又安慰大家,“老师在学校里读书时就是个运动 员,身体很好,这点耐力是有的!”就这样,她硬是一个人把我从 莘塔背到芦墟家中,令我们全家感激万分,我更是一辈子牢记着老 师像对待自己亲弟弟一样对待我的温情。 谢老师对待学生像亲弟妹般的故事还很多。那时我们班上有个 小个子男同学,亲生母亲去世了好几年,后妈生了弟妹,来不及照 顾他了,大冷天都光着头。一天临下课时,谢老师用灵巧的手在他 头上稍微比划一下,第二天就把一顶新的绒线帽送给了小男孩,戴 在头上正合适。小男孩惊喜地用刚学的“无微不至”这个词语说了 句:“谢谢老师像大姐姐般无微不至地关怀我。”引起全班同学热 烈鼓掌,大家都万分激动。 但就是这样一位视学生如弟妹的好老师,“文革”时被个别别 有用心的人打成黑帮。刚烈的谢老师竟然选择了投芦墟南栅江自尽。 消息传来,在那个特殊年代,我们脸上都不能露悲伤之情,大家只 能默默地在心中流泪。 值得欣慰的是,粉碎“四人帮”后,学校和上级有关部门立即 给谢老师平反昭雪,恢复了她人民教师的光荣名誉。 “姐是榜样弟妹效”,当年四(乙)班中的不少同学都像谢老 师一样选择了人民教师这个职业,其中不乏“师德标兵”“模范教 师”“优秀班主任” 我有幸也成了人民教师中的一员。记得上世纪 80 年代初,我和 其他几位老师带领学生去祭扫张应春烈士墓。当队伍行走到芦墟秀 士村时,突然木桥断了,有几位同学落水,我见状连外衣都不脱, 直接跳入还很冷的水中,把落水同学一一拉上岸。我想谢老师如果 在这儿,第一时间肯定也是下水救人,我只是在向她学习啊! 少先队建队六十周年之际,苏州团市委、苏州市教育局、苏州 市少工委委托苏州电视台专门为我和苏州大市其他几位老师拍了 “祖国发展我成长,少先队员心向党”的视频,这是谢老师当初教 育我的成果。 如今,我和当年的同学已步入古稀之年,但大家还在努力做好 关心下一代工作。“姐是榜样弟妹效”,我们决心把谢老师爱护学 生的优良品行薪火相传! 【篇三】 “一草一木三点水,草木知雨露之恩。这就是我沈桐葆。 ”简短的话、秀气的板书,加上弧度完美的兰花指,“老先生”沈 桐葆用这独特的方式在我们面前第一次亮相,拆解名字的同时不忘 教导做人,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的身份不言自明。 之所以称他为“老先生”,那是同事和家长们对沈老师的尊称。 学生时代的我不懂,只知“老先生”并不老,称之为“先生”更在 理。 1991 年,我从桃源的一所联中转到桃源中学上初三。先生的语 文教得好,在小镇上颇有名气,学生都以能进他的班为幸运。 先生讲课文很有意思,犹记得他教孔乙己的那堂课,简直 是本色教学。“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 先生也“排出九文大钱”,鲁迅的“排”字用得好,先生的“排” 模仿得好,两者相得益彰,课文就变得更加精彩了。 孔乙己自认是读书人,所以“窃书不能算偷”。课堂上,先生 的演绎更是一绝:只见他斜身半倚讲台,微微低头,眼神从滑在鼻 梁下方的眼镜上方扫射,仿佛我们就是那群“看不起”他的人。然 后先生右手翘起兰花指,从上往下划出弧线,定格之前,还狠狠地 抖了两下,喘着粗气道出那句经典:“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 么?” 工作之后,曾路过绍兴咸亨酒店,看到酒店门口半倚酒桌的孔 乙己塑像,回想当初先生教课,竟有大半神似。 先生教作文,也很有一套,他常说:“日记日记,天天要记, 一日不记,就要忘记!”先生一直认为坚持写日记是写好作文的法 宝,而他这 16 字“真言 ”,我至今也没能忘记。 记得当年,先生每天都要从我们的日记中挑出一两篇,当着全 班同学的面朗读,有的是记好人好事,有的是记坏人坏事,先生说, 只要记得真实、生动,都是好日记。当然,先生也少不了借题发挥, 每天总有褒扬或批评,日记也就有了双重功能。 先生将“日记”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有时他故意放松对日记的 检查和批阅,没出三五天,有同学便开始懈怠,最明显的,就是用 一句话、两句话来应付。先生对这些“流水账”很生气,当堂发起 飙来,只见他满脸通红,抓起讲桌上的墨水瓶,扔于地上,墨水四 溅。先生抖动着手,用没有弧线的兰花指径直指向我们,从紧咬的 牙缝中,挤出几个字道:“你!你!你!胸无点墨!”没等我们缓 神,当堂作文题“胸无点墨”就这样产生了。 古有云:无巧不成书。妻子既是先生的学生,又与先生老家是 邻居,故常常提起先生,巧的是,“胸无点墨”的故事竟也曾是妻 子那年的作文题,且剧情相仿。“你们呀!胸无点墨”妻子模 仿的兰花指,在我看来,远不如先生的来得文艺、有味。 后来,当我成为老师后,才知这个“套路”,可算“情境教学” 。至于先生带领我们到田间唯一那块空地种油菜,体验农村秋收积 累写作素材的事,那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先生对集邮情有独钟。“方寸之间,有大学问”,一枚小小的 邮票,总是被他说得神乎其神。很多时候,先生会在语文课上摆出 他的珍藏,然后用兰花指,含情脉脉地指这张、指那张:“这个, 这个,还有这个,都有故事!”先生用邮票讲三国红楼、讲祖国山 河、讲花鸟虫鱼、讲四海内外,每枚邮票,在他眼里都有着生动活 沷的故事。 如今,先生对集邮更加痴迷,虽年事已高,却退而不休,依然 奔走在吴江校园之间,开集邮讲坛、办少年邮局、传播正能量,是 爱好,是执着,更是对三尺讲台的放不下。多年来,他数百次地走 进吴江各类学校,用邮票来说爱国主义,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因为工作之便,常常会在各类报纸、网站上看到先生到学校做 集邮讲座的新闻,总会想起他的兰花指,有时不禁扑哧一笑。因为 先生和他的兰花指一直都在。 【篇四】 书里,梦里,心里,相遇在九南居,很美。 近日,看到九南居微信公众号发的风雅美文绿水依然绕村流 ,认真看了一遍,那么美丽的文字,那么入胜的意境,让人赞叹, 便转发到微信朋友圈,获得众多点赞。 绿水依然绕村流开篇这样写道:“千家禾稷,十里菱花”, 野阔的分湖碧波浩淼,水在江南的大地上诗意地流,一泓碧水汤汤 地流进叶家埭,分湖边那个曾经令无数人倾倒的小村。 追随着作者的脚步,我把全文默诵了两遍:“去叶家埭,最理 想的便是坐一条小船,从分湖里缓缓地摇入村里的那条小河,在依 呀的橹声里,一路观赏那个幽静的小村,蓝天碧水里倒映着依然古 朴的村子,时光仿佛静止了,穿回到四百年前,拂去岁月的烟 尘” 文末,是作者简介,何笛,在午梦堂研究中,发表相关作品十 余万字,已完成满门风雅午梦堂和长篇历史散文分堤吊梦 等作品。何笛是任星火老师的笔名,是我敬爱的文采斐然的任老师。 任老师和我都是北厍人。任老师考上了师范大学,毕业后分配 到北厍中学当老师,是当时在北厍中学就读的我的政治老师。任老 师课教得好,闲暇时间大部分用在读书写作上。任老师对我们说: “读书是业余生活最好的选择,读书的过程里,有了表达的愿望, 就把它们存留在书本上和笔记中。”大家都非常喜欢上任老师的课, 任老师治学严谨,知识渊博,写一手好文章。 1988 年,在任老师的提议和组织下,北厍成立了文学社,任老 师被推举为社长和刊物骆驼刺的主编。任老师在创刊词中 满怀激情地写道:“散作万点星状的骆驼刺在茫茫的沙海中摇曳着, 充满暗示地镌刻进我们满是风尘的瞳仁里,闪烁着生命的绿色,融 进了我们的追求”后来的新刊物玄鹤制作精良,作者们投 稿热情高涨,文学社队伍迅速扩大。任老师辛勤播撒的文学种子在 北厍一带开花、结果,燃起一片星火。 2008 年,任老师调离北厍中学,来到松陵一中。加入垂虹文学 社的我在文学社活动中见到了久未谋面的任老师。任老师说,十万 字的长篇历史散文分堤吊梦终于脱稿了,记述了曾经风雅满门 的午梦堂叶氏一家的生活和文学创作等方面的故事,也多处描绘了 家乡的美景。祝贺任老师,可分堤吊梦倾注了任老师多少的心 血,只有任老师自己知晓。十年的辛苦太不寻常,工作之余的假日, 几乎跑遍了苏州、上海的大小书店,购买了各种见得到的与叶氏有 关的书籍,在江浙沪的相关图书馆、博物馆的古籍部查阅各种有关 的信息,埋头抄下,夏天热得挥汗如雨,冬天冻得手指发麻,还挤 出时间北上南下,到他们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作实地调研,搜集点点 滴滴的材料,任老师严谨的态度让人钦佩,也成为他教育学生最直 接的“身教”。 【篇五】 据说,年纪上去了是这样的,近段的记忆模糊,而那些远去的 岁月,却不时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40 多年前,八都卫星小学在一条河浜深处,有四五间平房,其 中,一间是大队部,一间是村卫生室,一间是老师办公室,一间是 一年级的教室,另一间稍大的,是二三年级的教室,就是那时的复 式班,同一间教室里,一排二年级学生,一排三年级学生。老师教 完二年级,让他们做作业,开始教另一侧的三年级。我小时候脑子 很好,读完二年级,简直可以直接读四年级。后来,学校搬到条件 稍好的大队部南侧,教室增多,也有了四五年级。那年冬天,邻村 新华小学的校舍坍塌,他们的四五年级就和我们合并,因此卫星小 学的那两届毕业生很多,那时候小学是五年制。 我小时候能说会道,记忆超群。那时乡下没有幼儿园,七岁的 我上了一年级,但第二天就被送回了家,因为一核对户口本,我才 五岁多一点,没到上学年龄。送我回家的老师姓卢,那时候她不过 二十多岁,高大健美,扎着一根粗粗的大辫子,青春洋溢。我正式 上学后,她成了我的语文老师,不过她很快就不做老师了,但我一 直叫她卢老师,在我心里,她也一直是我的启蒙老师。 许老师是我们学校的校长,教高年级语文,还有体育书法美术。 那时学校老师少,一个老师教几个学科是很正常的。许老师是震泽 中学毕业的,据说那一届整个八都乡只有两个人考取了震泽中学, 许老师就是其中之一。因为有这样的幸运,我们系统地学习了汉语 拼音,普通话也比一般同龄人标准。许老师和卢老师还是我大伯家 的亲戚,逢年过节时,我们经常见面,我父亲和许老师也是朋友, 父亲买了村上第一台收音机,它出毛病时,常常要抱到许老师家去 请他修理。这些,在我小小的心里留有温暖的记忆,颇觉荣光。有 一次许老师带我们上体育课,跳绳,我居然跳了整堂课也没有停下 来,他很惊喜,带我去当时的片中花木中学比赛,我果然得了 第一名,奖了六支铅笔。我现在也每天跳绳,坚持了快二十年,每 当大家表扬我这个好习惯时,我总想到许老师,想到孩子的心真的 需要被照亮,因为那里,有一颗种子在发芽成长。 因为老家在同一个村子,我偶尔能见到许老师和卢老师,现在, 他们已到了古稀之年,但在他们面前的我,仍然觉得自己是那个十 多岁的小丫头。 学校还有一位从震泽镇来的皇甫老师,我们叫他皇老师,他黑 瘦而高大,那时大约四五十岁,两只眼睛铜铃大,虽然时不时笑声 朗朗,但我们都有些怕他。他住在离学校很近的两间平房里,房间 里有书架,整排的书,是我们前所未见的。也许因为他是正宗的 “街上人”,和我那些“泥腿子”老师比起来,相当洋气了。 上五年级时,来了一位王老师,刚刚高中毕业,长相十分英俊。 吴江土话皇王不分,就叫他小王老师。有一次上语文课,小王老师 说到第一二名分别叫冠军亚军,第三名卡住了。“季军!”在隔壁 的老皇老师一嗓子给补上了。 我的小学时代是上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那时,大部分村 小老师都是代课老师,放学后还要回家种半天的地,但这并不影响 他们教我们时的认真,我总有种感觉,那时的他们,恨不得把全身 的本事都教给我们,也像父母那样,方方面面都要管。即便一直是 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对老师们,我心里还是十分敬畏的。人到中 年,回望过去,他们是茫茫原野里最初的光,照亮我们的未来之路。 时光滔滔,我的小学老师们如今都已经走入老年。对我来说, 他们永远是我的老师,是我人生最初的引路人,我对他们怀有深深 的感激与敬重,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他们,也就没有我的今天。谢 谢你们,我的小学老师,谢谢你们把我举高,让我看到远处的风景 是这样好,谢谢你们带我奔跑,希望你们不要那么快变老,有一天, 我们再一起说说笑笑。 【篇六】 某日,我走在路上,迎面走来的几人中有个熟悉的身影:高高 瘦瘦,走路昂首阔步;精神抖擞,嘴角微微上扬。走近时,我向他 打了声招呼:“王老师,您好!”他朝我看了一下,立马微笑着叫 出了我的名字。要知道,这是我们相隔十几年后第一次见面,光阴 并没有冲淡师生间的印象。 王老师,名王骏,十几年前他在黎里中学担任我的班主任兼语 文老师。那时他很年轻,刚刚做了父亲,外表看着清瘦文弱,但是 眼神坚定。与王老师相识之前,我已经听说过他这个人了,因为小 学毕业那天,我的小学班主任曾慈爱又感叹地对我们说:“把你们 这群孩子交到王骏老师手里,我很放心,因为,他是我最得意的门 生。” 师恩的传承,一代又一代,小学老师的那句话让我对这位年轻 的语文老师充满期待。而在他执教的几年里,我们的确感受到了他 的“与众不同”:严于律己、思路清晰、主次分明。 王老师喜欢提问,对象遍布班上所有人。而他问的问题必然是 他前一课讲过的内容,就看你记住没有。他上的课,几乎没有一句 “废话”,仿佛每一句话都能让人深深回味。 他的板书很精湛,我从未见过如此认真的板书,字迹端正有力, 全是重中之重。理解了他写的板书,通篇课文的精华就掌握了,学 语文变得很轻松,每一篇课文都如同散发着清香,让人迷醉。 王老师除了传授课本上的知识,还会适当给我们开一点“小灶” ,他曾在课堂上大谈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带我们领略荡气回肠 的武侠世界;他也曾细说琼瑶、三毛的情感小说散文,给我们的青 春增添了不少浪漫色彩。 那时候的试卷很多都是老师们自己编写,而王老师编写得尤为 多,一笔一画亲手写下来,老旧的油墨纸上每一道题都是他精心挑 选编写,然后印刷而成。因为他的认真负责,我们班的语文成绩得 到很大提高。 也就是那几年,我对文学充满兴趣,喜欢写作,还订阅了散 文杂文论谈等文学杂志。高二那年,我开始尝试写小说,一 天,王老师看了我的一篇校园小说不要被“网”束缚,就推荐 我去参加吴江的一个征文比赛,没想到获得一等奖。到后来,我笔 下越来越多的文字变成铅字,我的信心也越来越足,写作成了我青 春岁月里最有意义的事。 高考后,我选择了一师范学院的中文系。尽管因为种种原因, 我最后没有成为教师,但是那油墨飘香的中学时代,树立了我人生 道路的标杆,王老师的教学没有任何功利意味,让我印象深刻,也 让我接下来的岁月都在用文字还原对生活的感受。这些记忆仿佛心 灵花园,温暖着每一时刻,道一声“王老师您好”,无限感恩在心 间,让我心中明媚,一路歌唱。 【篇七】 如果有人问我心中的最美老师是怎么样的,那我就会说:她长 长的黑色直发,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她就是我的语文老师李老 师。 李老师是一个鼓励学生,关心学生的老师。如果有人不敢举手 发言或考试考得不好,她会鼓励别人;如果有人牙掉了,她会关心 别人。我就是其中的一个。 以前,我不敢举手发言。有一次,我鼓起勇气举了一次手,李 老师立刻叫了我,我回答正确了,老师立刻说:“回答得很好,以 后还要继续哦!”我看着老师期望的眼神,心想:原来举手发言这 么简单呀,以后我还要继续发言。逐渐地我举手次数越来越多,越 来越多,只要我会的,我都会高高地举起手来。 还有一次,我期末考试考得不好,才考了八十几分,而且大部 分都错在阅读理解上。李老师看了我的试卷后,立刻跟我妈妈说: “你儿子这次考试不太理想,题目主要是错在阅读理解上,希望他 在寒假能多看书,下学期在阅读理解方面能更进一步。”于是寒假 里我做阅读理解,看课外书,新的学期我的阅读理解水平真的提高 了很多。我从心底里感谢李老师对我的关心和指导。 李老师对我们生活上的关心也是无微不至的。有一次上语文课, 我的牙被我不小心给弄掉了,满嘴是血,心里害怕极了,李老师看 见了对我说:“不要害怕,人都是会换牙的,先去卫生间漱个口, 很快就会没事的。”我看着老师关切的眼神,一颗心顿时放下来了, 就继续专心地听课了。后来那颗牙很快就长出来了。 这就是我心中的最美老师李老师,因为她关心我的学习和 生活。 【篇八】 如果说,父母教会了我们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那么是老师教 会了我们迈上人生的第一级台阶。是他把我们从懵懂带入成熟;是 他让我们从无知变得学有所长;也是他领着我们看到天有多高,海 有多深,梦想可以有多大!他就是我们的语文老师王老师。 师者,严之如山也。 第一次看到他让我从他那炯炯有神的眼光里,可以看出他已经 身经百战了,他那年轻的脸上,透露着一种严肃,又不缺乏和蔼, 挺着直直的腰板迈着方正的大步,走进我们的教室,显得非常的自 信,平时对我们要求特别严格,每次作业不合格都要重新写,一遍 一遍的教我们各种学习方法,不厌其烦。在我们犯错误的时候他会 仔细地讲道理,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时会给人很多动 力。 师者,柔之如水也。 我总以为王老师应该是那种遥不可及的星星,散发许多光芒, 让人不敢接近。后来我才发现王老师就像我们的父母一样关心,爱 护我们,陪伴我们一起长大。在每个晚自习下课的时候,他那句 “晚上早点回去休息!”更是深深的让人触动心灵,学习了一天的 疲劳感觉也随之消散,他总是给我们力所能及的帮助,让我们学习 的道路变得平坦,再平坦,顺利,再顺利一些。他给我们讲很多道 理,让我能感知属于我这个年纪的单薄、无知和不知所谓的轻傲, 也知道翻天覆地、浴火重生从来不是一段鸡汤一瞬间的自省就能做 到,而是要经过漫长人生的磨砺与挣扎。 师者,亲之如友也。 在我们课后的时候,他会像一个朋友一样对我们,和我们开玩 笑。满分作文网 /此刻,老师已不是权 威,而是亦师亦友,于是当自己对题目不理解或者有自己的看法的 时候,便会勇敢走到王老师面前和他一起探讨,此刻,他往往会放 下平时上课时的那种尊严,瞬间拉进我们的距离为我耐心的讲解。 在路上相遇的时候,总会看到你脸上的笑脸,然后迈着轻松的步子 走过来,询问家常,这种情谊,一般朋友有乎? 如果把老师比作春风雨露,那我们就是娇艳的花朵;如果把老 师比作一盏明灯,那我们就是黑夜中的行人;如果把老师比作人类 灵魂的工程师,那我们就是他们最优秀的作品。 王老师,您就像我人生路上一盏不起眼的指明灯,却对我有着 巨大的影响,为我照亮人生前行的道路,让我看到前方最美的风景, 你是我心中最美的老师! 【篇九】 我一直以为自己在老师的眼里一点也不出众:性格内向,成绩 中等,参加活动也不积极。可是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老师很爱我。 王老师来我们班三年来,她平时很严肃,只在下课的时候和那 几个爱调皮的同学开开玩笑,平时都很少笑。 有一回,我们班的吉利拉体生病了,老师打电话通知家长,可 是家长电话打不通,看着吉利拉体痛苦的样子,老师快速找来数学 老师给我们上课,然后背着他就去医院了。当时,我就想,因为吉 利拉体成绩好,所以老师很重视他。如果换成是我可能就没有这种 好事了。 没想到过了不到一星期霉运降临到我身上了。我被查出患了心 脏病,要做手术,我很害怕,又伤心极了。刚进医院的第一天下午, 王老师就打来电话安慰我:“切沙洛生,没事的,你要好好听医生 的话,只有配合治疗才能早日回到学校。老师和同学们都觉得你很 勇敢,这点小病不是你的下饭菜。等你康复了,欢迎你再来到我你 们班。”我当时心里暖烘烘的,半天也说不出一句话。后来的日子 里,我经常接到老师和同学们的电话。手术结束了,我醒过来,看 见老师和同学们正笑眯眯的望着我,我的眼泪流了下来,嗓子也沙 哑了。只是在心里默念:谢谢! 我出院了,回到班上,同学们都对我特别好,大家说:“你是 小病号,不能做重活,老师安排我们几个轮流给你背书包、打饭。 我们也很乐意帮助你。”上课时,老师总是说:“这个地方讲解的 时候切沙洛生没在,我再重复一遍。”除此之外,老师还安排了班 上几个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轮流为我补课。并要求我们团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食堂员工合同协议模板
- 美团小哥雇佣合同范本
- 网建设与维护合同范本
- 酒店全包装修合同范本
- 物业前期介入协议合同
- 礼仪用品销售合同范本
- 街道打包服务合同范本
- 进口电线买卖合同范本
- 美术培训招生合同范本
- 物业监控维护合同范本
- 2025广东百万英才汇南粤-肇庆市高要区事业单位招聘高校毕业生16人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湖南盐业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企业招聘(79人)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汽车修理厂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方案
- 风电叶片运输安装施工方案
- JJG 705-2014液相色谱仪行业标准
- 小学一年级语文生字注音练习-上册
- 2023地下供水管网非开挖修复用塑料管道第1部分:总则
- GB/T 678-2023化学试剂乙醇(无水乙醇)
- 快感体验能力量表(TEPS)
- 燃气锅炉运行记录表
- 《疯狂动物城》中英文对照(全本台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