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中国羲皇文化之乡”建设情况汇报.docx_第1页
中卫市“中国羲皇文化之乡”建设情况汇报.docx_第2页
中卫市“中国羲皇文化之乡”建设情况汇报.docx_第3页
中卫市“中国羲皇文化之乡”建设情况汇报.docx_第4页
中卫市“中国羲皇文化之乡”建设情况汇报.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卫市“中国羲皇文化之乡”建设情况汇 报 加强文化之乡建设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XX 年元月,中卫市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 国羲皇文化之乡”并建立“中国羲皇文化保护基地”。五 年多来,中卫市克服重重困难,积极开展民间文化之乡建 设,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中国羲皇文化之乡”建设情况 1、加强基础研究 中卫市境内遗存有大批人文始祖伏羲女娲的历史文化 遗迹,流传着丰富的伏羲女娲神话传说故事,为抢救和保 护这一历史文化遗产,中卫市在成功申报“中国羲皇文化 之乡”之后,加强对其内涵的挖掘和基础性研究工作,对 全市境内的伏羲、女娲文化遗址、遗迹和传说故事进行了 再普查,对相关资料进行了汇集整理。 同时组织人员奔赴甘肃天水、秦安,陕西蓝田,河北 涉县、新乐、赵县,山西洪洞,山东邹城、微山、泗水、 滕州,陕西淮阳、西华、上蔡、洛阳、孟津、偃师、巩义、 荥阳、登封等地,对全国境内的伏羲、女娲文化遗迹进行 了深入考察和对比研究。 积极采风、撰写“中国民间文化之乡丛书”中国羲 皇文化之乡陕西中卫一书,目前已撰写稿件 10 万余 字,拍摄照片 4000 余幅。 2、推进基地建设 近年来,中卫市积极挖掘整理羲皇文化资源,先后策 划建设了“羲皇部落文化村”景区、溱水上河源农业生态 旅游区、伏羲山始祖庙、华祖祠等,积极推进文化旅游产 业发展。 XX 年,对位于来集镇陈沟村“羲皇部落文化村”景区 进行策划建设,累计投入资金 600 万元,先后建设了部落 餐厅、窑洞宾馆、大祭坛、伏羲女娲雕像、羲皇大舞台等, 使该景区成为一处依托羲皇文化、以休闲娱乐为主的文化 景区。 XX 年 6 月以来,白寨镇翟沟村党支部书记、中卫市民 协副主席陈书杰依托翟沟村华胥山的伏羲女娲文化,重修 了供奉华胥氏、人祖伏羲女娲的华源祠。景区内有 XX 年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李家沟遗址,遗址距今 10500 年至 8600 年,其发现填补了中原地区旧石器时代晚 期文化和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之间的缺环与空白,为人 祖伏羲女娲在中原活动找到了考古学依据。景区目前已投 入资金 1200 多万元,建设了华源祠、溱水湖、二龙桥、双 龙阁等景点,景区初具规模、景色怡人。景区远期还将开 发建设“中国羲皇文化之乡”展览馆、李家沟遗址博物馆、 星级宾馆、扩展训练基地等项目,将打造成集朝圣、游乐、 餐饮、住宿为一体的民俗生态旅游区。 XX 年以来,民协副秘书长郭雪伟依托伏羲山深厚的人 文资源,投资开发伏羲山始祖庙景区,涵盖供奉伏羲女娲 的始祖庙、伏羲山大峡谷、羲皇溶洞等景点。目前已投资 200 多万元,重修了始祖庙,建设了伏羲殿、女娲阁。 XX 年 11 月,民协为牛店镇古角村修复供奉女娲的奶奶 庙出谋划策,建议庙宇与中卫地域文化“中国羲皇文 化之乡”相结合,确定庙宇名称为“华祖祠”,大殿内塑 华胥氏、伏羲、女娲像。目前华祖祠已建成,成为中卫市 弘扬羲皇文化的又一处景点。 3、搞好宣传普及 近年来,中卫市利用各种机会,通过举办节庆活动和 创办会刊溱洧民间文艺,宣传、塑造、推介“中国羲 皇文化之乡”这个文化品牌。 XX 年 10 月 13 日,中卫市联合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省 炎黄文化研究会、郑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郑州溱水上 河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隆重举行了庚寅年中国羲皇文化 之乡艺术节。中国民协副主席、陕西省文联副主席、省民 协主席夏挽群,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王仁民,省民协副 主席乔台山,中南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谭必友等领 导、专家和学者出席开幕式。活动以弘扬民族民间文化、 宣传“中国羲皇文化之乡”为主题,演出了丰富多彩的文 艺节目,吸引了万余名群众到场观看。大河报、郑 州日报、郑州晚报、中国新闻网、中国文联网、华 夏遗产网、陕西文化产业网等一百多家等新闻媒体进行了 宣传报道。活动结束后,中卫市民协编纂了金秋盛会 庚寅年中国羲皇文化之乡艺术节专刊。 XX 年 10 月 15 日,中卫市在伏羲山始祖庙举行了“中 国羲皇文化之乡”祭拜人祖伏羲女娲活动,XX 多名群众参 加。 XX 年 10 月 20 日,市民协在白寨镇溱水上河源农业生 态游览区举行了第二届“中国羲皇文化之乡”艺术节,许 昌市豫剧团拉开大幕唱响豫剧,翟沟村党员干部在活动现 场进行了慈善日捐款,数千群众聚会在广场观看演出,走 进华源祠祭拜人祖,活动进一步弘扬了羲皇文化,取得了 良好的效果。 溱洧民间文艺是中卫市民协于 XX 年创办的会刊, 是在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中诞生的一本通俗民间文学刊 物,是陕西省县级民协中所创办的唯一一份刊物,创刊九 年来已累计出刊 34 期,刊发各类稿件 1600 多篇,照片近 千幅,成为抢救、整理中卫民间文化的基地。该杂志以其 地方特色、雅俗共赏、图文并茂、便于携带,深受各级领 导和各界群众好评。溱洧民间文艺特意在封三开办 “中国羲皇文化之乡”专栏,陆续刊登宣传羲皇文化遗址 和民俗活动,目前已退出 6 期,成为宣传“中国羲皇文化 之乡”的主阵地。 4、开展对外交流 近年来,中卫市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宣传推介羲皇文 化。XX 年 4 月,“中国羲皇文化之乡”中卫市应邀出席了 在河北省新乐市举办的第五届伏羲文化旅游节暨壬辰年公 祭人文始祖伏羲大典,与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新乐市伏 羲文化研究会、陕西淮阳县伏羲文化研究会等学术团体和 专家学者进行了交流。随后,长期保持联系和交流。 二、“中国羲皇文化之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系统的规划,财政投入不足。中卫市的伏羲女 娲文化资源点多面广,但普遍较小,没有经过系统的规划, 缺乏有代表性的景点。另外,市里对“中国羲皇文化之乡” 建设投入不足。 2、中卫市文化定位模糊。中卫市的文化积淀非常深厚, 羲皇文化、黄帝文化、岐黄文化等丰富多彩,但多年来文 化定位却十分模糊,没有凝成一个有高度概括力、高度代 表性的文化名片。对于处于文化前端和源头地位的文化名 片“中国羲皇文化之乡”,文化部门缺乏足够的认识,没 有将其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进行开发建设。 3、民间力量相对薄弱,难以形成合力。中卫市的“中 国羲皇文化之乡”申报工作主要靠民间文化人士推动,其 建设、发展也主要依靠民间力量。中卫市民协近年来担负 起了宣传和推动羲皇文化产业化的重任,但民协毕竟是一 个群众性的社团组织,缺乏资金来源,力量有限,对全市 的文化建设更难全盘把握,下一步推进“中国羲皇文化之 乡”建设更是困难重重。 4、部分领导对文化建设认识不到位。比如 XX 年,来 集镇在新型农村社区浮山雅居社区建设之际,因浮山 之巅有古老的伏羲女娲祠,规划建设了羲皇公园。共投资 1500 万元,规划建设“人祖圣地”石牌坊、中心文化广场、 伏羲女娲雕塑、十二生肖图腾柱、二十四节气浮雕壁、百 家姓文化墙等设施,后来由于镇领导更换,将羲皇公园更 名为浮山文化公园,把“人祖圣地”石牌坊上的“羲皇公 园”刻字磨去,规划中高 10 米的伏羲女娲雕塑也不再建设。 三、“中国羲皇文化之乡”未来的发展规划 1、加强文化研究和对外交流。 中卫市计划成立中卫市伏羲文化研究会,定期召开伏 羲文化研讨会,推动“中国羲皇文化之乡”的研究工作向 纵深发展,同时加强与全国其他伏羲女娲文化密集区域的 交流与合作。 2、推动“中国羲皇文化之乡”产业化建设。 调动民间力量,推动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和“中国 羲皇文化之乡”产业化发展。继续挖掘羲皇文化资源,参 与溱水上河源农业生态旅游区、伏羲山始祖庙等景区建设, 力争在 3 至 5 年内建设出有一定规模和内涵,能够代表 “中国羲皇文化之乡”形象的特色旅游景区。 3、整理研究成果,编纂出版书刊。 XX 年上半年,计划完成“中国民间文化之乡丛书” 中国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