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经济安全角度分析中国石油安全问题.docx_第1页
从国家经济安全角度分析中国石油安全问题.docx_第2页
从国家经济安全角度分析中国石油安全问题.docx_第3页
从国家经济安全角度分析中国石油安全问题.docx_第4页
从国家经济安全角度分析中国石油安全问题.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国家经济安全角度分析中国石油安全问 题 (中国人民大学 经济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XX 100872) 摘 要:论述了石油安全与国家经济安全的关系与影响 途 径,从国家经济安全角度分析了中国石油安全现状及存 在的问题,并在介绍了我国现有的解 决措施的同时,提出 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国家;经济安全;石油安全;石油战略储备 体系;份额油 中图分类号:F407.22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 10076921(XX)03005202 1 石油安全与国家经济安全的关系及影响 石油安全主要指一国可以控制的,或实际可控制,或 实际可以获得的石油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能够保障该国当 前经济的需要,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石油安全和国 家经济安全紧密相关,客观上,如果不能保 障国家石油安全,那么该国经济发展将受到很大 威胁。石 油之所以同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关系重大,首先是因为石 油能源在当代国家经济生 活中的作用很大。能源是国家经 济的命脉,石油消费占世界各国全部能源消费的 40%以上, 如果不能保证石油供应,与石油消费有关的各种经济社会 生活将受到很大冲击,另外,石油 产业以及与石油产业直 接关联的上下游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构成中占有相当大的 比重。如果 减少了石油供应,这些产业的动荡会给国民经 济带来极大损失。 石油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石油的供求, 石油价格的波动这两个途径来实 现的,而这二者之间又是 紧密相连的。石油价格上涨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既表 现在对石 油消费国或进口国经济安全的影响,又表现在对 石油生产国经济安全的影响上。据有关研究 ,对于发达经 济体,油价每桶上升 10 美元将使 GDP 下降 0.2%,但是对发 展中国家却会导致 0.4 %甚至更多的损失。据有关历史资料 显示,国际石油价格每上涨 1%并持续一年,我国 GDP 要下 降 0.01%,如 XX 年国际油价上升 64%,我国 GDP 下降 0.7%,对国民经济造成约 600 亿元的损失 ,所以为了保障 国家经济安全,一定要确保石油安全。 2 中国石油安全现状 2.1 石油供需失衡 20 世纪 80 年代末,中国还是欧佩克之外最大的石油出 口国,可是从 90 年代开始,经济的持续 高速发展带动了 石油消费量的急剧上升。1993 年,石油进口量超过了石油 出口量,在数量上 成为净进口国;1995 年,石油进口的金 额超过了石油出口的金额,在石油贸易金额上成为石 油净 进 口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国内 能源消耗迅速加大,而与此同时,国 内能源的生产和供应 增速却相对缓慢,致使国内能源供需缺口日益增大(见图 1)。 过去几 年,全球新增石油需求量中 30%40%来自中国,随 着国际油价的飙升,中国受的影响越来越 大。而且政府补 贴使得中国石油价格偏低加上企业能效低下,使得进一步 放大了中国对石油 的需求。中国经济的发展受石油供给和 需求变化的制约。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以 XX 年为例,我国的石油消费量 3.4 亿 t,增长 6.3%。而我国的原油产量 1.87 亿 t,仅增长 1 .1%,供需 缺口达 1.53 亿 t(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XX 年统计公报)。 另据专家预计,到 20 20 年,中国石油年消费将达 4.84 亿 t,而产量仅为 1.85 亿 t,缺口将达 2.99 亿 t。这说明, 中 国能源总消费已大于总供给,能源需求对外依存度迅速 增大(见表 1)。据美国能源部预测,2 010 年和 2020 年, 中国对外石油依存度分别高达 50%和 60%;而国际能源机构 (IEA)预测的数字 更高,分别为 65%和 76%。根据国内有关 分析和预测,日本综合能源调查会下属的国际能源小 组委 员会则预测,XX 年中国的石油消费量将达到 330 Mt,超过 日本而居亚洲第一位。尽管 国内外有关的预测数据有一定 的出入(见表 2),但对中国石油安全变化趋势的估计却是一 致 的:即国内原油自给率不断下降,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 石油对外依赖程度越高,表明石油 供应安全越可能具有脆 弱性。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2 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高 如图 1 所示,我们可以知道在世界范围内石油都存在 供不应求的情况,这也就难怪如图 2 所示 ,国际原油的价 格不断上扬了。油价上涨将直接导致外汇支出增加,进而 降低经济增长率, 据我国海关统计,XX 年 17 月我国进 口原油 1.04 亿 t,价值 777.6 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 长 8.3%,进口平均价格为 745.4 美元t,上涨 694% ,结果 外汇支出净增 59.6 亿美元。 油价上涨还将拉动物价上涨, 国际市场油价上涨导致国内成品油价格的上涨, 进而推动 了 以石油为主要燃料、原料的相关行业产品价格上涨, 如煤炭、钢材行业等, 产品成本的增 加推动物价走高, 随之引起通货膨胀。因此,一旦国际石油市场发生波动, 必将直接影响 我国经济运行、人民生活和国家安全。源于 石油的经济风险将成为我国经济安全的最大风险 之一。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3 中国石油战略储备体系落后 西方发达国家为防止石油供应暂时中断对国家经济安 全带来负面影响,都进行了石油的战略 储备。石油的战略 储备有两大功能,一是保证供应,二是价格管理。中国石 油战略储备体系 十分落后,面对危及石油供应的战争和其 他突发事件,应对石油风险的能力很低,这就导致 了我国 屡次出现“买涨不买落”的现象。如 XX 年,当国际油价大 幅上涨时,中国进口原油 7 000 万 t,比 1999 年增加了一 成多;随后原油价格有所回落,到 XX 年年底国际油价回落 到 每桶 17 美元左右,此时中国却在释放库存压力,减少 石油进口,XX 年石油进口比上一年下 降约 7%。而且中国 虽然现在是世界第二大原油消费国,但是在国际市场上却 对原油价格没有 影响力,这使得我国面对油价的强烈波动 时总处于被动地位。这些都是因为我国没有完善的 石油战 略体系造成的。 4 应对中国石油安全问题的措施 如上所述,我国石油安全已经亮起了红灯,但是我们 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积极的寻找解决 办法,以图缓解我 国的石油安全问题。 4.1 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自 XX 年起,我国已经开始在镇海、舟山、黄岛、大连 四个沿海地区建设第一批战略石油储 备基地。这四大石油 储备基地建成后,中国总的石油储备能力将超过 30 天原油 进口量。 4.2 在全球争夺油气资源 “走出去”战略是我国政府应对国际油价暴涨的对策 之一。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石油进口 多元的政策,将进 口地区分散在拉丁美洲、非洲和中东,中国国有石油公司 也在这些地区加 快了并购的步伐。其中,获取份额油是我 国主要目的之一。份额油就是通过参股,投资,技 术服务 参与国外石油资源开发,根据分成合同稳定获得的分成油。 这些份额油在一定程度上 保障了中国的石油供应,XX 年, 中石油的油气投资业务扩展到全球 26 个国家,中国的海外 份额油大致在 5 000 万6 000 万 t,约占中国原油进口量 的 20%30%。 4.3 石油战略储备体系的完善措施 然而,我们也要意识到为威胁的存在,首先,我国的 石油战略储备体系仍然不够完善,而且 近年来,“中国石 油威胁论”有所抬头,中国公平合理参与全球油气资源的 竞争受到少数大 国的误解,这对中国开拓海外石油资源和 建立资源保障体系极为不利。对此,我们应该给予 高度重 视,并消除世人的误解和疑虑,为中国石油安全的“走出 去”战略的实施创造有利的 国际环境。 4.3.1 提高石油的使用效率。即提高石油的开发和利 用效率。发达国家都把提高能效、节 约能源作为其能源发 展战略的重要目标和措施。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能源 利用效率很低 ,每单位石油消耗生产的 GDP,仅相当于发 达国家的 1/4 左右。因此,中国石油安全战略要坚 持开发 节约并举,确立节能首要位置,提高利用效率。 4.3.2 参与国际能源金融市场的运作。石油由于一些 因素,其实际的价格水平往往不是市 场因素所完全决定的, 所以我国应该尽快开设石油期货市场,规避国际石油价格 风险。如以 远期合同交易方式降低近期价格风险,逐步与 国际接轨。 参考文献 1 雷家骕.国家经济安全导论M.西安:陕 西 人民出版社,XX. 2 IEA, XX Annual Energy Outlook Projections To XX,Washington D.C .,XX.153. 3 安维华.中国与中东的能源合作J.西亚非洲, XX,(1):13. 4 陈章元.战略机遇期的中国安全M.XX:解放 军出版社,XX. 5 丹尼尔耶金.石油、金钱、权力M.XX:新 华出版社,1992. 6 戴维A迪斯,约瑟夫奈.能源与安全M.上 海:上海译文出版社,l984 . 7 过启渊,吕秋凉.世界能源经济M.XX:XX 出 版社,1996. 8 R贝尔格雷夫.XX 年的能源安全M.XX:时 事出版社,1990. 9 石宝珩.源资源与可持续发展M.X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