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区域化党建为纽带 促进基层社会管理创新(街道党工委事迹材料).docx_第1页
以区域化党建为纽带 促进基层社会管理创新(街道党工委事迹材料).docx_第2页
以区域化党建为纽带 促进基层社会管理创新(街道党工委事迹材料).docx_第3页
以区域化党建为纽带 促进基层社会管理创新(街道党工委事迹材料).docx_第4页
以区域化党建为纽带 促进基层社会管理创新(街道党工委事迹材料).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区域化党建为纽带 促进基层社会管理创 新(街道党工委事迹材料) XX 路街道辖地处 XX 市 XX 区城区中心位置,辖区面积 2.14 平方公里,有居民 13141 户、35133 人,共有蒙、满、 回等 13 个少数民族居民 1517 人。具有辖区单位多、商业 网点多、改制企业多、困难群体多,社区管理任务重、服 务民生工作重等“四多、两重”的实际特点。近年来,XX 路街道党工委按照“共创、共建、共赢”的工作理念,以 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创新工作机制、强化工作力度,构 建了街道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创新发展了富有城区中心 特色的街道社区区域化社会管理模式。 一、创新建立“非建制性党组织” 搭建区域化社会管 理的平台 街道党工委在强化传统建制性党组织的基础上,在街 道、社区两个层面建立区域性党组织,完善了街道区域化 党建的组织架构。一是强化建制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街道党工委下设 7 个社区党委、个党支部,有党员 851 人, 全面加强街道社区领导班子建设,配齐配强街道领导班子, 实行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双向述职”,抓好社区干部的选 聘、管理、考核、评价,推行社区干部绩效工资,为每个 社区配备民族工作助理员一名,选派大学生志愿者到街道 社区从事党务工作,进一步探索社区干部党建工作的专职 化。 二是建立街道社区两级区域性党组织。XX 路街道率先 成立了区域党工委,吸纳辖区 16 家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作为 委员单位、20 家党组织作为成员单位,区域党工委有党员 4556 人;七个社区党委分别组建了联合党委。同时,明确 了区域党工委和社区联合党委的职能职责,建立了议事规 则、例会制度、通报制度等相关工作制度,形成了辖区单 位联合定期解决辖区内重大问题的工作机制。区域党工委 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和指导下工作,是街道区域化党建的 重要力量。 三是成立社区层面特色非建制性党组织。根据辖区内 商贸企业、商业网点多的实际,街道组建了南市场商会党 支部、电动自行车商会党支部、XX 市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党 支部等 5 个特色党组织,社区按照适于管理、适于发挥作 用的原则,按照“业缘、趣缘、地缘、志缘”的关系,组 建了特色非建制性党支部 20 多个,有效地把辖区内各级各 类党组织和党员统筹吸纳在街道和社区两级党组织之中, 搭建了建制性和非建制性党组织作用发挥的平台。非建制 性党组织以建制性党组织为依托,同频共振,形成了“党 建同心圆”。 二、激发区域党员内生动力 凝聚区域化社会管理的力 量 党员是党的建设的主体,XX 路街道通过激发党员的内 生动力,形成了各领域党员群众共同推进区域化社会管理 的良好态势。一是打造服务辖区党员群众的“阳光驿站”。 街道整合辖区资源,通过区财政匹配、辖区单位出资等多 种方式,筹集资金 100 多万元,率先在 XX 区打造了 平米 的街道级党员服务中心“阳光驿站”,在社区建设社 区级阳光驿站,构筑了面向区域全体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 保障平台,实现了“服务党员在驿站”。同时进一步扩展 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为辖区内广大居民群众提供如政策 解读、司法咨询、劳动保障、计划生育、便民服务等各个 方面的服务内容。 二是强化党员作用的发挥,激发辖区党员参与社会管 理的内生动力。对辖区党员进行针对性、精细化管理,实 行社区干部党员“重点管理”,下岗失业党员“温情管理” ,流动党员“跟踪管理”,离退休党员“关爱管理”,在 职党员“双重管理”,并健全党员登记卡、党员联 络卡、党员活动卡的“四化三卡”式管理;在区域 党员中广泛开展“选择一岗、贡献一技、奉献一日”的主 题实践活动;倡导“每名党员每月交纳 1 元特殊党费”, 探索建立了“党员爱心基金”,目前筹集资金近 150 万元。 在区域范围内建立了“街道社区楼院党员个人”的 “四级党员服务网络”,在服务网络中有 20 名党员个人服 务点“心烛之家”,每个“心烛之家”中都有几名为 居民群众提供义务服务的退休老党员或在职党员。街道特 色非建制性党组织老党员宣讲团成立 8 年来,共义务开展 形势宣讲、座谈 200 多场次,得到居民群众的喜爱。 三是 XX 年,XX 区被命名为全国社会工作人才工作试点 区后,在 XX 路街道建立了社工人才实践基地,街道本着 “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工作理念,立足实际,形成了 社工为引领、助工为主体、义工为辅助的“三工联动模式” 。以关注帮扶救助弱势群体、流动人口就业、社区老年人 的福利照顾和权益争取、青少年的心理与教育、社区文化 建设及社区健康、和谐发展等一系列问题为主要工作内容, 切实为辖区居民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凝聚力辖区内广大 群众的力量,受到了群众的好评,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三、统筹辖内各类社会资源 增强区域化社会管理的实 效 一是精神文明方面。利用“XX 网”、远程教育站点和 广播电视、板报橱窗等宣传媒介,通过组建老党员宣讲团、 文化宣传队,创办党员论坛等形式,宣传主旋律,弘扬新 风尚。在街道制作党史文化墙、在各社区设立文化橱窗、 打造居民区楼道文化,联合辖区单位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 “社区艺术节”、“趣味运动会”、“家庭美术展”、 “红歌大家唱”等活动,使“六进社区”工作生动活泼, 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了“党旗 熠熠耀社区创先争优榜样传递”活动,全力做好全国 卫生城市创建等工作。 二是维护稳定方面。由街道司法所、综治办、信访等 部门联合成立了街道综治信访中心,设置了居民说事厅和 心理访谈室。制定了民情接待日制度,要求党委委员每周 二下午轮流在街道信访中心进行接访,变“应付上访”为 “主动接访”,每月召开一次民情恳谈会,倾听居民群众 的诉求,把矛盾有效化解在萌芽状态。建立了少数民族法 律援助中心,为少数民族群众优先提供帮助、解决问题。 近年来,街道在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方面共投入资金 230 万 元,解决了如 等重点信访问题,共解决信访矛盾突出问题 件,有效的维护了辖区的和谐稳定。 三是民生救助方面。结合辖区内下岗失业人员多、困 难群体多、老年人多的实际,街道党工委将服务民生作为 重点,开展了“访千家、帮百户”活动,每年帮扶百名特 困党员、百个特困学生、百户特困家庭,对少数民族家庭 优先提供救助;将辖区单位党组织、党员、团员与 130 多 户空巢老人、特困家庭、特困学生结成帮扶对子,为他们 提供政策、资金、岗位、关怀等方面的扶助;依托社区卫 生服务站,打造社区居民“十五分钟就医圈”;在辖区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