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英语课程教学方案设计书_第1页
高级英语课程教学方案设计书_第2页
高级英语课程教学方案设计书_第3页
高级英语课程教学方案设计书_第4页
高级英语课程教学方案设计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级英语课程教学方案设计书 一、 课程概况: (一)课程的性质特点 1、课程名称: 高级英语 I 2、学时: 总学时: 72 学时 ; 周学时: 6 学时;共计 18 教学 周。 3、学分: 6 学分 4、开课时间: 2008年第一学期 5、课程性质与地位:专业 必 修课 6、开课专业:英语专业 (二)教学定位目标 ( 1)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能参阅有关参考书目, 会自己动手做记录。 ( 3)掌握基本的英语修辞手法及使用技巧,并能将其应用于写作。 ( 4)领悟课文内容,并分析、欣赏课文。 ( 5)培养语篇分析能力, 学会用英语进行词语释义。 ( 6)逐步培养对人文知识的敏感性。 ( 7)理解构词法,区分词义的差别。 (三)前接后续课程和学科特点 本课程是一、二年级基础英语课程的延续。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学生逐步学会用辞典和其他工具书独立解决语言文化和背景知识方面的难点,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增加文化知识,尤其是英、美国家的背景和文化知识,更好地使语言和文化结合在一起,为英美文学、翻译、语言学、词汇学等后续课程打下必备的基础。 英语专业具有应用性和人文性的学科特点。 作为国际上最通用的语言之一,英语具有鲜明的应用性。 高级 英语 I的教学更要强调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即说、写、译的能力。英语语言的语音、词汇、短语、句型,无一不具有人文内涵。本课程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不仅仅是对所读内容的一般的理解,更是对作 2 者写作观点和写作目的的深层次的领悟,以及对语言的欣赏能力,并在此过程中汲取丰富的人文精神养分。 逐步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思辨能力、口语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四)授课对象学习适应性及动机分析 教学对象为本 校英语专业(四年制) 三年级 学生 ,本人在授课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历史,人文等相关基础知识匮乏。于是每单元授课前,就将下单元所授课程中涉 及到的相关背景人文知识布置成作业让学生去课后查找,并在课堂上检查提问,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可以使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二、课程教学要求: (一)、 课程内容体系 : 高级英语 I 课程所选教材的内容全部选自原文,有些经过压缩或节选。课文的内容及题材力求多样化, 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学、教育、哲学等方面。 以便学生接触不同的文体,吸收较广泛的知识。 课文与练习的设计安排如下: 二)、课程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本课程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提高学生分析综合能力,拓展其文化视野,使之不仅具备高级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还能涉猎其他学科,如科技、政治、经济等,更能启迪思想、提高修养,为其进一步向语言学,文学,翻译及其它高层次研究方向的发展打好坚实基础。课程结束时,学生应具备 较高水平的英语应用能力,词汇量达到一万五左右,能承担常规双语互译任务,能从文体修辞和历史文化的角度对各类作品进行高层次的分析、鉴赏和评价,能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方法,能自由表达思想理念。 (三)、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 本课程在教学中将教学内容大致分为理论性、应用性 2 类,按各类内容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组织教学。 3 ( 1)理论性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 理论性教学内容包括高级英语所涉及的基本范畴和基础知识,这部分是本课程教学最主要和重要的内容。教学组织方式以任课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占总课时的 50%以上;课堂讲授 的基本目的是增强学生对基本概念范畴、基础知识的理解,使学生 通过阅读和分析内容广泛的材料,扩大知识面,加深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培养对名篇的分析和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巩固和提高英语语言技能。 ( 2)应用性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 应用性教学内容包括学生提问,完成作业,课堂讨论等。应用性教学内容的教学组织方式采用教师课堂指导与学生课堂或课下完成作业相结合的方式。教师在讲授基本理论内容的基础上,对应用性内容作简要指引,布置作业,作业形式包括课后书面完成的小论文,课堂内完成的 测试题,以及小组协作完成的话题讨论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组织方式,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四 )、教材的选用: 课堂使用教材: 何兆熊主编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 辅助教材(参考书): 1. 张汉熙,高级英语( 1、 2 册,(修订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高级英语学习指南 .(第 1、 2 册)武汉 : 湖北人民出版社 , 2000. 高校 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指南 . 上海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1999. 利平 . 英语专业八级全真模拟试卷 . 北京 : 世图音像电子出版社 , 2004. 高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技巧与训练 . 上海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2005. 英语专业八级考试一本通 . 大连 : 大连理工出版社 , 2005. 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模拟与解析 . 上海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2005. 英语与社会 . 合肥 : 安徽大学出版社 , 1999. 英语简史 . 长沙 : 湖 南教育出版社 , 1984. 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上下册) .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 4 社 , 2004. 珏等 . 欧洲文化入门 . 北京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2002. 英美文化辞典 . 北京 : 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 1995. 润清 . 语言与文化 . 北京 : 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 1989. 当代英国概况 . 上海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 , 1996. 英语国家概况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1996. 高级英语阅读教程 .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2. 英国散文名篇欣赏 .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1995.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汉英对照) . 上海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1999. 散文佳作 108 篇 . 南京 : 译林出版社 , 2002. 英语修辞大全 . 北京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1995. 英语修辞与写作 . 上海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2001. 现代英语修辞学 . 上海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2004. 英汉语篇综合对比 . 上海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2000. 英国文学阅读与欣赏 . 广州 :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2000. 英美文学选读 . 北京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1998. 漫谈外国文学作品欣赏 . 上海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1996. 英语词汇学研究 . 上海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2000. 三、课程教学模式建议 : 高级英语 I 课程的教学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 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课堂教学和相关的练习过程中,除了教师讲解外,结合学生课堂陈述、讨论等形式,尽量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生动机和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在教学中注重开展以任务为中心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首先,教师注重分析讲解一些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同时,教师及时介绍与本课程相关的研究新动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利用现有图书资料和网上信息,获取知识,最大限度 地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另外,我们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过程,选择和灵活使用上述的教学方法。 除了课堂教学,还应重视学生的课外学习和实践,鼓励和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和收集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语言资料,要求并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和感知的能力。 5 当然,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提供了条件,并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英语教学资源。要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以及因特网的资源,探索和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实践证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1、“启发式”教学方法:在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之前,将课文内容中的理解重点、语言点、文化知识点设计成问题,将问题写在小纸条上,由学生抽签,并就抽到的问题进行回答。该方法摒弃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其特点是形式新颖,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2、“讨论式”教学方法: 1)针对课文中的教学难点进行分组协商、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在讨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就课文所涉及到的社会热点问题(如失业、代沟等社会现象)进行课堂讨论,并结合自己的亲 身经历,以加强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该方法能有效改善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被动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研究式”教学方法: 1)布置学生在课前预习的环节中借助字典自学生词,掌握单词的不同意义以及不同用法; 2)要求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上网查找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及其他相关资料。 3)由学生自发组成“ “ 不同规模的学习小组,协作完成教师布置的词汇、阅读、翻译等作业。该方法旨在帮助学生抛弃学习过程中对教师的依赖,培 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4、“互动式”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进行课堂角色互换,由学生当“老师”,模仿教师的授课步骤和授课方式,讲解一些较为简单的课文。教师则作为“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长处与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该方法旨在改变传统的“ 教学理念,逐步树立先进、科学的 学生由学习过程中的“被动接受者”变为“积极参与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5、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组织学生在多媒体教室观看图片、录像、电影等视频资料,增 强对课堂授课内容的感性认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四、课程教学设计: (一)教学周次安排 序号 章节标题 学时 其中 讲授 讨论 实验 自主学 习 习题 其他 2 6 4 2 2 A 4 2 2 in 4 2 2 , 3 & 4 4 2 2 4 2 2 4 2 2 4 2 2 1 4 2 2 , 7, 9 & 11 4 2 2 6 16 6 10 6 0 6 4 合计 108 66 14 28 7 . s of an . To be . To s of . To s in an . To s to 2. of . . . . 1. 20 2. (20 3. of 180 4. 25 5. 25 6. 30 7. 20 1. of 2. 3. (1). is or of (2). or or in of s s 8 V. . 1907 he in I a of of 1947); 1959); 1978); 1980); 1982); 1985); 1988); 1991); 1994); A 1995); 1957); 1968); A 19501973); s s 1992). 2. in 1. 2. 3. 4. 5. in 6. 7. 8. 9. 10. . of of a 677in of of an to 4. to of by by In by a s of by to of be st of At 9 or At is an of it at is on in he of an is to s or to an or a or a in or a by is to or is to by of of or an . in an by s by to 2. is a by s or to in 3. to a In to at to to to is is a in it be in to as by Do be to In to it at is a of 1. to 2. 10 3. 4. to a be to be a to or as in a in . . In a of it is we of we In a of it is us to of we to or : to on to Or be to it or to it to it or to it to a to he t to 2. as to as to s be as to 对少年犯罪的不轨行为应妥善处置,而不是进行惩罚。 to to to a to 1. to be to be to or in of He a of Is it 2. 980 a to as 980 a to in of of in 11 of in of to 在 的范围内 ;到 的程度 Ill 我一定尽 力帮助你。 We as we to 我们成就的大小只能取决于我们准备牺牲多少次要目标。 as is as is I am 我在钱方面一直都很小心。 3. It is as if 960s 970s of to as do a It as 960s 970s to to an to as do is of of to of of a n. or I of a on on n. a of or a ; ( on on a is to a on as a to on a to a or by a 车 n. (of in 狂饮作乐; 无节制的狂热行动 He on a 他狂饮三天。 a 为期一周的购买热过去后,生意变得清淡了 4. We to a of on a to of of We be to o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