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12ppt课件_第1页
西方经济学12ppt课件_第2页
西方经济学12ppt课件_第3页
西方经济学12ppt课件_第4页
西方经济学12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经济学 宏观 部分 Macro-Economics 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宏观宏观 第第 12章章 1 本人简历鞠方 l 1993-1997,湘潭大学读本科 ,1997年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 ; l 1999-2002,湘潭大学读硕士研究生 ,2002年获得经济学硕 士学位 ; l 2002-2005,南开大学读博士研究生 ,2005年获得经济学博 士学位 ; l 2005, 破格晋升副教授 ,遴选为硕士生导师; l 2005-2007,北京师范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研究; l 2008年 1月 12月,德国弗莱堡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l 2008年 3月,湖南省新世纪 121人才; l 2009,破格晋升教授; l 2011,遴选为博士生导师。 2 教材及学习要求 p教材: p西方经济学 , 宏观部分 / 高鸿业主编 5版。 p北京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11 p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 p平时占 30%: p 抽查提问,一次不到扣 5分。 p 完成作业。 p 检查笔记。 p期末闭卷考试占 70% 3 导言 一 、经济学的科学性 二 、宏观经济学及其特点 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宏观宏观 第第 12章章 4 一、经济学的科学性 1.科学的本质特点:实证性,即解释 “是怎样的 ”问题。 p ( 1)可证伪性:提出科学理论时,必须同时包含放弃这 一理论的条件。理论陈述必须在逻辑上有可能被经验证 明是不真实的。 p 爱因斯坦在有人宣布拥有反对狭义相对论的实验证据时 ,他立刻申明,如果这些证据被证明确实存在,他将放 弃相对论。 这些证据就是证伪条件。 n ( 2)假设与简化:必须把一切科学定律和理论看作假说 或猜想。科学上,没有绝对正确的。 5 p( 4)经验一致性:科学理论需要接受经验的检验:与理 论假设对照,然后决定对理论取舍。 p科学有可能通过实验方式提供经验证据。 “ 可控实验 ” 就是提供 “ 其它条件不变,只有关注的某个因素改变 ” 的特定状态或条件。 p然而,天文学等也不具有实验性,而是自然过程提供的 观察现象。 n ( 3)内部一致性:同一理论体系内部逻辑必须一致,不 能有逻辑互相矛盾的假设和命题。需要一个统一假设系 统,能够同时解释两个现象。 n 一个喝酒和没喝酒的同时驾车,没喝酒的人出事,喝酒 人反而没事。不能用 “由于喝酒所以没出事 ”来解释。 6 2.经济学的科学性 p 第一,符合科学的可证伪原则。 1999年贸易额 3600亿美 元, GDP为 81911亿元等事实陈述,无疑具备可证伪性。 p 第二,采用假设手段构造理论,用简化模型表达理论。 1/1地图就是取消地图。所以,开学研究必须大量运用简 化模型。 p 第三,坚持内部逻辑一致性原则。 严谨的经济学家,在 不同场合,对不同问题,分析具有内在逻辑一致性。 p 轻率的经济学家,他写的不同文章,潜在分析逻辑互相 打架,甚至一篇文章前后部分也会打架。 p 第四,不断把理论假设与经验事实相对照,以检验理论 真伪。 经验观察,包括直观性事实,整理性事实,标准 性事实。 7 3.经济学 作为科学的 “软肋 ” l 经济学在其科学性方面至少存在三根软肋: ( 1)实证检验不确定性。 l 经济现象特别复杂,度量成本很高,或数据质量存在问题。 l 受心理和预期的影响,比一般自然科学更为复杂。 l 经济过程不具备完全可重复性,难以采用可控实验研究。 ( 2)需要大量发表规范性意见。 l 规范性意见,涉及价值判断,不具有纯粹科学性 。( 3)经济学家难以摆脱利益因素影响。 l 配置资源,必然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经济学家发表规 范性意见,本身也有利益涉及其中。 l 经济学领域存在争议, 10个经济学家有一打观点和意见。 p为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叫屈 8 二 、宏观经济学及其范围 l 宏观经济学: 研究一国的整体经济运行及政府运 用经济政策来影响经济运行等宏观经济问题的社 会科学。 l 宏观与部门或某个地区的局部性整体不是一个概念。 l 经常提到部门性或地区性的所谓 “宏观调控 ”问题。不仅 政府行政职能部门经常以宏观调控的名义进行经济干预 ,地方政府把它们的管理和干预活动看作宏观调控,甚 至有的基层干部也要 “搞一点宏观调控 ”。增加了对市场 干预的随意性,带来不必要的效率损失。 l “宏观( Macro-) ” 希腊文表示 “大 ”的含义。 l “宏观经济学 ”一词,最早是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 1933年提出。而凯恩斯 1936年发表 就业、利息 和货币通论 被称为宏观经济之父。 9 宏观经济分析的简化模型(货币流程) 产品市场要素市场 资本市场 家庭 部门 厂商 部门 政府部门 世界市场 进出口 关税 进口 转移支付 直接税储蓄消费支出要素收入 要素支出 销售收入 投资 间接税 政府购买 居民进口 资本往来 货币发行 公债发行 10 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内容 对象 (GDP) 核算 (GDP) GDP的 决定 货币市场均衡 产品市场均衡 三重市场均衡 四重市场均衡 GDP 的波动与增长 失业与通胀 经济周期 经济增长 双重市场均衡 宏观经济政策 11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趋势 l 一 政策化 宏观经济学家担任政府要职具体负责经济事 务和宏观管理;政府决策者愈来愈需要宏观经济理论作 为分析经济形势、 进行预测的工具,和制定政策 进行 评价的依据;理论转化成经济决策的时间大大缩短,有 的理论尚未成型,却已在实际决策过程中体现出来。 l 二 动态化 如理性预期理论,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等。 l 三 合流化 对立学派吸收对方论点,补充修改原有理论 ;不同学派相互容合,形成新的学派。 l 四 数学化和社会学化 l 五 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的微观化 12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一、国民收入帐户 二、国内生产总值 三、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 四、其他 宏观经济指 标 五、总产出核算的校 正 六、国民收入公式 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宏观宏观 第第 12章章 13 一、国民收入帐户 GDP 1.国民收入帐户的重要性 把一国经济比喻为一辆汽车,国民收入帐户就是汽车发动机 的机械示意图。 u是国民经济运行最重要的 指标,宏观调控的基础 l 20世纪即将结束时,美国商业部长把国民收入帐户的发 明和运用称为 “世纪性杰作 ”。认为: “当我们要寻找商务 部的先驱们创造的对美国影响最伟大的成就的时候,国 民经济帐户 今天称之国内生产总值或 GDP 的发 明则当之无愧 ”。 l 得到美联储主席艾伦 格林斯潘,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保 罗 萨缪尔森,詹姆斯 托宾等政要和专家的一致赞同。 14 2. 国民收入帐户的产生背景 l 国民经济帐户 GDP 的度量是 20世纪最重要发明之一 ,本身是历史需要的产物。 l 20世纪 30年代西方经济大危机,使得了解经济运行整体 情况信息的需求比任何历史时期都更为迫切, l 国民经济帐户和 GDP度量体系应运而生; l 随后,二战期间政府控制经济的需要上升,推动了有关 统计体系进一步发展; l 在政府、专家、企业界和公众的合作和不断努力下,国 民收入帐户统计不断改进和丰富。 n统计员 经济学家 政府幕僚 政府官员 公众 15 3.中国国民经济核算演变 ( 1) 20世纪 50年代建立中央计 划体系,采用物质产品平衡表 系统( MPS)。 System of Material Product Balances l 建立在 “生产性劳动 ” 基础上 ,核心指标是国民收入。 ( 3)统计部门对 GDP历史数据进行了两次重大补充和调整,使之与新的 GDP数据适当地衔接起来。 u建立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 SNA) 两个缺陷 : n一是仅反映五大物质生产 部门,即工业、农业、建筑 、运输邮电和商业的经济活 动,不包括服务性行业,低 估了经济活动规模。 n二是不区分中间、最终产 品,存在大量重复统计,高 估了经济活动规模。 ( 2)改革后,服务业迅速发展。 u从 1985年开始建立了国家和省 两级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制度。 16 二、国内生产总值 1.国民生产总值 GNP: gross national product 即国民总收入 GNI gross national income 指一国国民在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格的总和 。 2.国内生产总值 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 指一国国境内、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格的总和 。 l国内生产总值 (GDP) :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 (或 地区 )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 国家统计局的定义) 17 3.GNP与 GDP的比较 u GNP按照国民原则。 以本国公民为统计标准。 u 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暂居外国的本国公 民。 u GDP按照 国境 原则。 以地理国境为统计标准 . u 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的外国 公民。 l 中国诺基亚公司归芬兰人所有,所以该公司在中国经营得到的利润, 虽是中国 GDP一部分,但不被统计为中国 GNP,而应归入芬兰 GNP。 l 中国海尔在美国工厂的利润,应作为美国 GDP一部分,但应被统计为 中国的 GNP。 l 随着国际经济联系加强,重视地域范围的 GDP相对重要性上升。 nGNP是个收入概念, nGDP是个生产概念。 区别 18 GNP与 GDP的联系 l 封闭条件下, GNP GDP。 l GNP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l GDP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l 如果 GNP GDP,说明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l 如果 GNP s( 总需求 总供给)经济增长扩张 n 储蓄由消费者提供;投资由企业进行。 n 储蓄动机和投资动机不同,储蓄与投资 可能不一致。 比如: n个人肯 定不会为 存货投资 提供储蓄 。 57 2.三部门的收入构成 u三部门:两部门政府部门。 Y GDP l 支出方面: Y=C+I+G消费投资政府购买 n 政府转移支付不在内,因为:政府的转移支付给予后, 无非是归入个人消费和投资 (主要是消费) 。 u所以: C+I+G = Y = C+S+T, u即 I+G = S+T , I= S+( T G) u( T G)为政府储蓄 u投资储蓄的恒等式仍然存在。 l 收入方面: Y=C+S+T, n T是政府净收入(净税金) =T0-Tr 全部税金转移支付 。 n 居民要交纳税收,又要得到政府的转移支付 (忽略掉转 移支付也可以) 。 58 3.四部门的收入构成 u四部门三部门国外部门。 l 支出方面: Y C+I+G+( X-M) (X-M)为净出口 u收入方面: Y C+S+T+Kr Kr为是本国对外国人的转移 支付,如救济性捐款等,都来自要素收入。 l 所以 C + I + G + (X-M) Y C + S + T + Kr u即 I + G + (X-M) S + T + Kr uI S +( T G)( M Kr X) u 本国居民储蓄政府储蓄国外储蓄 59 2.5.2.1 GDP缩减指数 名义 GDP GDP缩减指数 实际 GDP 60 2.5.2.2 消费价格指数与生产价格指数 消费物价指数 (CPI) (Consumer Price Index) CPI=(PitQit/PioQit)x100 i:某种产品或劳务 , n:若干种产品或劳务 , t:当期 , o:基期, P: 价格, Q: 产量。 普通消费者购买的物品与劳务的费用的衡量指标。 n消费价格指数 (CPI)度量代表城市消费者购买一揽子固定 商品和服务的费用。 n 61 CPI指数的统计源构成 62 63 64 65 CPI与 GDP缩减指数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 方面: l 缩减指数计量的是远比 CPI涉及的范围广泛的多的商品 价格。 l CPI计量的是一揽子给定商品,年复一年没有变动; GDP缩减指数包括的一揽子商品,取决于每年经济生产 的什么而有所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