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物学》习题答案_第1页
《动物生物学》习题答案_第2页
《动物生物学》习题答案_第3页
《动物生物学》习题答案_第4页
《动物生物学》习题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动物生物学试题 一、对象 生物科学、科学教育专业本科生 二、目的要求 掌握动物学的基本概念,各个动物类群的结构特征、生命活动规律,动物的结构功能、发育、进化和多样性保护等。 三、内容 四、方式及时间 闭卷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五、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问答题 六、参考用书 许崇任,程红 . 动物生物学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蔡益鹏等译 . 动物生物学 . 科学出版社 . 2000. 刘凌云,郑光美主编 . 普通动物学 . 第三版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七、其他 教研室:动物教研室 执笔人:沈文英 审核人: 制定日期: 2005 年 9 月 第一篇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 自然分类系统 :从比较解剖学入手,结合比较胚胎学、生物化学、免疫学、遗传学等学科,建立一个能反映生物界亲缘关系和进化发展的自然分类系统。以动物形态和解剖上的相似形和差异性的总和为基础,基本上能反映动物界的自然类缘关系。 2、 物种 : 物种是由种群组成的生殖单位,在自然界中占有一定的生境地位,在宗谱线上代表一定的分支,而且与其他这样的群体在生殖上是隔离的。 3、 二、填空题 4、 1979 年陈世骧提出的生物 六界系统分别是(病毒界),(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 5、 瑞典博物学家林奈 , 1768 年在(自然系统)这本书中正式提出科学的生物命名法(双名法)。 6、 现代分类系统可以分为四个学派,分别是(传统分类学派),(数值分类学派),(支序分类学派),(进化分类学派);其中以(支序),(进化)为当今动物分类学界的主流。 7、 自然分类系统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8、 963),971),975),978)等认为物种形成的方式一般可分为三种,(异域形成),(同域形成),(邻域形成)。 三、判断题 1、 物种间具有生殖隔离性。( T) 四、选择题 五、问答题 习动物生物学的目的和任务。 研究动物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从不同层次认识动物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等结构生物学特征;掌握动物生命活动的规律以及相互关系;动物类群的多样性;动物系统与进化的基本规律,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 物种 ” ?区别物种形成的三种方式。 物种是由种群组成的生殖单位,在自 然界中占有一定的生境地位,在宗谱线上代表一定的分支,而且与其他这样的群体在生殖上是隔离的。异域(地理)形成:由于地理或者环境分化导致新物种形成,是物种形成最常发生的一种,动物中尤其。同域形成:在祖种的原分布区内由于生态的分异或其他原因,产生强烈分化而形成新物种的过程。领域形成:发生于祖种分布区的边缘,始于较孤立的小种群,与异域形成的第二类相似,但有区别:遗传结构发生变化的个体在自然的选择下不需要出现地理隔离就可产生生殖隔离,产生新物种 每个物种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 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名,种名后面还应有命名者的姓名,有时可省略。 动物的学名 = 属名 + 种本名 + 命名人姓 4请列出动物实验解剖过程中的一些基本原则是什么 动物实验解剖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动物的结构特点,巩固理论知识。因此,在解剖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根据动物结构的特点进行解剖。无脊椎动物的内脏多位于腹面,而背面结构简单,从背面剪开;脊椎动物出现脊椎结构,从腹面剪开。 2、解剖过程中保证结构的完整性。解剖时,剪刀头上翘,观察时,牵拉器官结构动作要轻拿轻放,避免损伤内脏结构 。 3、解剖观察时按顺序观察,先上后下,一个系统观察完再观察下一个系统。 4、做到细心,认真,实事求是。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 什么说自然分类系统基本上反映动物界的自然亲缘关系? 6 动物学及其分支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 7动物学研究的指导方针及常用方法? 8 五界系统的内容及各界的主要特征? 9 何谓物种?就你的了解谈谈物种概念的过去和现在 10 任选一种你熟悉的动物,从分类地位,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地理分布等方面写 100字该动物简介 (答案略 ) 11 从动 物学的角度举例说明什么是农作物的生物防治?它具有什么优点 12 说明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的区别及联系。 13 试述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及它的生态学理论基础? 14 简述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写出使用油镜观察玻片标本的步骤 15 如何制作从潮间带采集到的海鳃,海葵,海参等动物的浸制标本? 16 如何解剖并制作完整的蝗虫神经系统标本? 第二篇 动物体的有机结构及其机能 一、名词解释 1、单位膜: 细胞膜 ( 又称质膜 ( 由内外 2层球状蛋白分子和中间 1层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 , 此种三层膜结构称单位膜。 2、细胞周期:指细胞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的过程,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3、 细胞分化:本质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特异功能蛋白质的过程。 4、细胞连接:植物细胞间的连接称为胞间连丝( 细胞壁上有沟通相邻细胞的管道,相邻细胞的膜进入孔内相互联系。动物细胞间的连接称为细胞连接( 细胞膜在相邻细胞间分化而形成的特定连接。 5、 处于休眠状态,不能合成 是能育的,在适宜条件刺激下能重新进入 细胞周期,如癌症细胞的特征是无限制的分裂,进而影响正常细胞的正常生理过程,当营养物质不足于提供时,癌细胞就进入 隆技术:供体细胞核处于 融合细胞基因处于同步。 6、 组织:由形态相同或相似的细胞群,以一定的形式连接,形成担负一定机能的结构。 7、 器官 :由几种不同类型的组织联合形成的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和生理机能的结构。 8、 系统 :机能上密切相关的器官联合形成能完成一定生理机能的结构。 9、 动物结构机制( :反映动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机制,也反映动物体的进化水平;在胚胎发育、系统进化中产生变 化,使动物体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 10、 尼氏体( :有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蛋白组成,与蛋白质合成有关。对神经递质和神经分泌物的形成及执行神经原的机能活动很重要。 11、 神经原纤维 ;有微管微丝组成,在胞体内交错成网,在胞突内平行排列达末端,具有支持胞体和参与蛋白质、离子和化学递质的运输。 10、 神经网: 由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组成的结构。 12、 神经纤维( :由轴突和长的树突(统称轴索)和包在外面的膜鞘组成。主要机能是传导冲动 13、 神经末梢 围神 经纤维的终末部分。终止于其它组织形成的一定结构称神经末梢装置。 14、辐射对称( : 通过身体纵轴的任何面切割均可得到相似的两部分; 15、两辐对称型( : 通过身体的中轴,只有两个切面可将身体分为等的两个部分。 16、两侧对称( 只有通过身体正中的矢状切面才能得到相似的两部分 . 17、桥粒( 相邻细胞间细胞膜间、膜与细胞质中纤维间牢固的连接。 18、紧密连接( 相邻细胞间细胞膜紧密靠拢使之不留空隙。 19、 间隙连接 ( 相邻细胞间间隙宽度在 2二、填空题 1、 细胞周期包括分裂期和分裂间期,分裂间期包括三个阶段(),(),(),()。 间期:包括 白质合成; 分裂期:即 色体凝集和分离。 2、 物细胞间的连接称为细胞连接( 根据连接的紧密程度不同分为(),(),()等三种。 桥粒( 紧密连接( 间隙连接( 3、动物体有不同形态和机能的组织构成,一般分为(),(),(),()。 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肌肉组织 神经组织 4、 神经元种类按胞突数目不同分(),(),();按神经元的功能分(),(),()。 1)、按胞突数目不同分:假单极神经元 双极神经元 多极神经元 2)、按神经元的功能分:感觉神经元( 入神经元,联络神经元( 间神经元,运动神经元( 出神经元 5、 细胞分裂有 3种方式,即()()()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6、 神经组织有()细胞和()细胞组成 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 7、 分化后的细胞根据合成 ,(),()三种情况。细胞保持分裂能力,细胞永久失去分裂能力,静止细胞 三、判断题 1、 单位膜由内外 2层球状蛋白分子和中间 1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 T) 2、 细胞膜和核膜是单位膜结构。( F) 3、 线粒体膜和核膜是双层单位膜结构。( T) 4、 静止细胞永久失去分裂能力。( F) 5、 血液流出血管时,血浆中溶解的纤维蛋白质原凝集成不溶解的纤维蛋白 ,渗出的液体为血清。( T) 6、 骨骼肌是随意肌,心肌和平滑肌是不随意肌。( T) 四、选择题 五、问答题 1、 细胞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细胞( 生命的基本结构单位,具有多样的形态和机能,但也有共性: 新陈代谢的结构单位, 具有自我复制和分裂繁殖的能力, 协调细胞机体整体生命的能力。 2阐述动物界里动物体制结构的演化发展。 反映了动物体主动适应环境的能力和水平。 非对称型( 球形对称型( 通过机体中心的任何平面都可将身体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辐射对称 ( 通过身体纵轴的任何面切割均可得到相似的两部分; 两辐对称型( 通过身体的中轴,只有两个切面可将身体分为等的两个部分。 两侧对称( 只有通过身体正中的矢状切面才能得到相似的两部分 . 3、 组成细胞的重要化学成分有哪些? 无机物:水、无机盐、蛋白质 有机物:核酸、糖类、脂类 所有的物质基础构成了执行功能的细胞结构 4、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及其机能是什么? 细胞膜:由内外 2层球状蛋白分子和中间 1层磷脂双分子层构 成,此种三层膜结构称单位膜。 膜蛋白对细胞的信息传递、代谢调控、细胞识别和免疫应答等起作用。 膜脂具有流动性,使膜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膜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恒定,并吸收营养和排除废物; 5、 细胞核包括哪些部分?各部分的主要结构特点和机能是什么? 核膜 (双层单位膜组成,控制核内外物质的出入,维持核内环境的恒定; 核仁:合成 质:染色体和染色质,遗传作用 核孔 (控制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 6、 什么是细胞周期,它包括哪些 阶段 ? 细胞周期 ( 指细胞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的过程 , 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细胞周期分为四个阶段: 间期:包括 蛋白质合成; 分裂期:即 色体凝集和分离 7、 四类基本组织的主要特征和机能是什么? 一、上皮组织 分布:覆盖在体表及体内各种管、腔、囊的内表面及某些内脏器官的外表面。 特征: 1、细胞排列紧密整齐、细胞间质少; 2、细胞具有极性; 3、无血管分布;神经末梢丰富; 4、细胞游离面常分化出一些特殊结构。 功能:保护、分泌、呼吸、 感觉等; 二、结缔组织 特点: 细胞种类多,无极性的分散在细胞间质中。 细胞间质大量,包括液态、胶态、固态的基质和胶原、弹性、网状的纤维。 分布:全身; 功能:支持、保护、营养、修复、物质运输等 三、肌肉组织 构成:由收缩性强的肌细胞组成; 分布:全身; 功能: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使肌细胞收缩。 四、神经组织 分布:全身; 功能:感受刺激,传导兴奋; 8、 高等动物有几种组织及其名称 上上 皮皮 组组 织织 、 结结 缔缔 组组 织织 、 肌肌 肉肉 组组 织织 、 神神 经经 组组 织织 9、动物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及类型 组织:由形态相同或相似的细胞群,以一定的形式连接, 形成担负一定机能的结构。 上上 皮皮 组组 织织 、 结结 缔缔 组组 织织 、 肌肌 肉肉 组组 织织 、 神神 经经 组组 织织 器官:由几种不同类型的组织联合形成的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和生理机能的结构。 系统:机能上密切相关的器官联合形成能完成一定生理机能的结构。 12、简述神经元的基本结构,主要特征及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 神神 经经 元元 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1、功能特点:具高度兴奋性和传导性 2、结构: 神经元:有胞体和胞突包括树突、轴突组成。 胞体:神经元代谢和营养中心,细胞膜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神经冲动,细胞质有尼氏体( 神经原纤维。 胞突: 树突接受刺激,轴突将神经冲动从胞体传出,到达与他联系的各种细胞,支配其生理功能。 尼氏体( 有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蛋白组成,与蛋白质合成有关。对神经递质和神经分泌物的形成及执行神经原的机能活动很重要。 神经原纤维;有微管微丝组成,在胞体内交错成网,在胞突内平行排列达末端,具有支持胞体和参与蛋白质、离子和化学递质的运输。 13、 简述骨骼肌细胞的结构特征与收缩机制。 横纹肌特点:肌细胞多核,长圆柱形,为随意肌。 横纹肌结构:肌动蛋白( 肌球蛋白 肌细胞收缩原理:通 过肌动蛋白沿着肌球蛋白滑动所致。 第三篇 动物的胚胎发育 一、名词解释 1、卵裂 : 指受精卵开始有丝分裂并产生由较小的细胞构成囊胚( 过程 ,是一系列迅速的细胞分裂 。 2、原肠作用: 指囊胚细胞有规则的移动,使细胞重新排列,形成内胚层和中胚层的细胞迁入胚胎内部,形成外胚层的细胞位于胚胎表面 3、变态发育: 指动物个体整体形态的重大改变,并常伴随有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性的变化 4、再生 : 重新产生新的细胞、身体结构和个体等 5、浮浪幼虫 6、担轮幼虫 7、面盘幼虫 8、钩介幼虫 9、羽腕幼虫 10、直接发育 : 胚胎发育的结果为幼体,成体由胚胎逐渐发育而成,叫做直接发育 11、间接发育 : 幼虫在形态结构和生理上与成虫不同,包含幼虫期的发育,叫做间接发育。 12、变态: 指动物个体整体形态的重大改变,并常伴随有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性的变化: 12、完全变态 : 完全变态( 括卵、幼虫、蛹、成虫四个虫期 13、不完全变态 : 不完全变态( 括卵、幼虫、成虫三个虫期 14、渐变态 15、半变态 16、稚虫 17、若虫 二、填空题 1、 大多数动物的个体发育要经历( 胚前发育 ),( 胚胎发育),( 胚后发育 )三个阶段。 2、 再生是生物体重新产生新的细胞、身体结构和个体等,有(生理性再生),(修复性再生),(无性繁殖),(重建)等四种再生类型 3、 昆虫的变态受(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两种激素的双重调控;两栖类变态受(促乳激素)和(甲状腺素)两种激素的双重调控。 4、 中胚层形成的两种方式是(裂体腔)和(体腔囊法)。 5、 卵裂包括三种完全卵裂方式分别是(辐射型),(旋转型),(螺旋型);和两种不全卵裂方式(盘状偏裂),(表面裂)。 6、 神 经胚形成的两种方式分别是(初级神经管形成)和(次级神经管形成)。 7 、中胚层形成的实质组织具有(储存水分和养料)和(抗干旱和饥饿)的功能,是动物由(水生生活)走向(陆生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 三、判断题 1、 卵细胞内部是不对称的,具有极性。( T) 2、 卵细胞减数分裂中释放极体的位点为动物极,形成动物的器官组织。( T) 3、 卵细胞营养物质集中的一极为植物极,细胞器集中的一极为动物极。( T) 4、 变态指动物个体整体形态的重大改变,并不常伴随有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性的变化。( F) 5、 哺乳动物的卵裂是旋转型全卵裂,经 3次卵裂后 8细胞期, 发生紧密化现象。( T) 6、 久失去分裂能力。( F) 7、 由肠腔法形成中胚层和真体腔是后口动物的共同特点。( T) 四、选择题 五、问答题 1、动物个体发育的基本阶段有哪些? 大多数动物的个体发育要经历: 胚前发育:生殖细胞的形成、受精 胚胎发育期:卵裂、原肠胚等 胚后发育:幼体期、变态发育期、成体期 2、胚胎发育的主要阶段有哪些? 卵裂 ( 囊胚 ( 原肠胚 ( 中胚层和体腔形成 胚层分化 器官形成 3、神经管是如何形成的? 神经管( :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基,其形成称为 式分为 初级神经管形成( :由外胚层细胞增殖、内陷最终离开外胚层表面形成中空的神经管,大多数脊椎动物前部神经管的形成采用此种方式。 外胚层细胞的命运:背部中线区细胞形成脑和脊髓;外侧生成皮肤;相交处为神经嵴细胞形成外周神经 次级神经管形成 (神经管有胚胎内细胞组成的实 心索中空形成,鸟类、哺乳动物、两栖类动物的胚胎后部神经管和鱼类胚胎的全部神经管的形成采用此法。 4、说明卵裂及其特点和方式。 卵 裂的特点: 分裂周期短; 分裂球的体积下降; 早期卵裂球中合子基因大多处于休眠状态; 卵裂常经历由均等向不均等裂变化。 卵裂的类型: l)辐射型全卵裂:两次经线裂一次纬线裂,如此重复, 2)螺旋型全卵裂:均采用经线裂,第三次分裂前卵裂球内的纺锤体转动 45度,分裂方向也随之改变,动物极形成小卵裂球,此后大卵裂球形成大卵裂球,小卵裂球形成小卵裂球。 3)旋转型全卵裂:第一次采用经线裂,其后的 2 个卵裂球分别采用不同的分裂方式。 哺乳动物经 3次卵裂后 8细胞期,发生紧密化现象。 8细胞胚胎 的外层细胞形成紧密连接,内层细胞形成间隙连接。 位置决定论:哺乳动物囊胚细胞命运的早期分化, 16细胞期桑葚胚( :位于内部的少数细胞产生的子细胞组成内细胞团,位于外部的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大多构成滋胚层。 32 细胞期胚泡 (位于囊胚腔一端的内细胞团发育为胚胎的本体及其相连的卵黄囊、尿囊和羊膜;外层的滋胚层生成绒毛膜,为胎儿从母体摄取营养物质和氧,并产生激素以避免母体的排斥反应。 4)盘状偏裂:卵裂只发生在动物极, 5)表面卵裂:多黄卵,先是细胞核分裂,然后移至细胞卵周质,膜内 陷包围核,形成细胞化胚。 5、说明原肠及其形成方式。 原肠作用:指囊胚细胞有规则的移动,使细胞重新排列,形成内胚层和中胚层的细胞迁入胚胎内部,形成外胚层的细胞位于胚胎表面。 原肠胚( :原肠作用期的胚胎 . 原肠作用中的主要细胞迁移: 1) 外包( 表皮层作为一个整体扩展,使胚胎内层被覆盖。 2) 内陷 (胚胎局部区域的内陷。 3) 内卷 (正在扩展的外层向内卷折,去从内铺盖原来的外层细胞。 4) 内移 (表层的单个细胞迁入胚胎的内部。 5) 分层 (一个细胞层分成平行的细胞层。 6) 会聚延伸 (细胞间相互插入,使所在组织变窄变薄,并推动组织按一定方向移动。 6、根据胚孔的形成发展,如何将动物分为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 原肠期细胞迁移导致原肠腔的开口 根据胚孔的形成发展,多细胞动物分为: 原口动物:胚孔成为成体的口,多数无脊椎动物 后口动物:胚孔成为成体的肛门或封闭,幼体口重新形成 7、 中胚层形成的方式有哪 2种? 中胚层形成的方式主要有 2种: 1) 体腔法( 形成的胚孔成为动物幼体的口,成为原口动物, 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等。 裂体腔法:植物极的一个细胞(中胚层的端细胞 分裂为 2个细胞,位于胚孔两侧,继续分裂形成中胚层带,中胚层细胞裂开形成体腔囊。 2)体腔囊法或肠腔法( 形成的胚孔成为动物的肛门或封闭,幼体的口重新形成,成为后口动物,棘皮、半索、原索动物、高等脊索动物。体腔囊法:内胚层两侧细胞向外突出形成成对体腔囊,体腔囊和内胚层脱离后发展成中胚层,中胚层包围的空隙为体腔。 9说明卵细胞的极性。 卵细胞的极性:卵细胞内部是不对称的,具有极性。 动物极:减数分裂中释放极体的位点为 形成动物的器官组织。 植物极:动物极对应另一极为 养器官,发育后期形成原肠。 10三胚层各发育成动物的什么器官组织? 细胞分化成三个具不同发育潜能的胚层: 内胚层 ( 分化成消化系和呼吸道, 中胚层 (: 产生心脏、肾、 性腺、结缔组织及血细胞等 外胚层 (分化形成表皮和神经系统 第四篇 生命的多样性及其进化 第一章 原生动物门 一、 名称解释 1、伸缩泡:伸缩泡是调节水分的胞器,内质网、伸缩泡和体表开口完成水和代谢废物的排除 2、全动营养:自由生活的个体,吞食他生物或有机碎片摄取营养 3、全植营养:具有色素体的个体,光合作用合成营养物 4、腐生营养:寄生的个体,借体表渗透作用,吸收摄取周围可溶性的有机物营养,如疟原虫。 5、接合生殖:纤毛虫特有的有性生殖方式。两个个体以口沟贴附在一起,交换部分细胞质,大核退化,小核分裂,其中一个进行交换并结合为异形合子,然后虫体分开,各自进行个体分裂。 二、填空题 1、 原生动物根据结构和生活方式不同有 3种营养方式, 分别是(光合营养),(吞噬营养),(腐生营养)。 2、 水螅,海葵和涡虫的生殖细胞分别起源于(外)胚层、(内)胚层、(中)胚层 3、 草履虫的有性生殖方式为(接合)生殖,无性生殖为(配子)生殖 4、 草履虫 的无性生殖为(横二裂)分裂,绿眼虫的无性生殖为(无性纵二裂)分裂 5、 大草履虫 的有性生殖方式是(接合),每个个体通过一次有性生殖可形成( 4)个新个体 6、 绿眼虫在有光的情况下可进行(光合)营养,制造的过多的营养以(副淀粉粒)的形式储存在细胞质中,在无光的情况下可进行(渗透)营养 7、 绿眼虫,大变形虫和草履虫分别以(鞭毛)(伪足)( 纤毛)为运动器官 8、 水螅的体壁由(外胚层)(中胚层)(中胶层)组成 9、在草履虫 身体的前后各有一个(伸缩泡在体表开口),两者交替收缩不断排出体内(水份和代谢废物),以调节(渗透压)。 10、水螅的神经为(网状神经系统)神经,涡虫的神经为(梯状神经系统)神经,蚯蚓和沙蚕的神经为(索状神经系统)神经 11、鞭毛纲动物的营养方式有(全植)营养,(全动)营养,(渗透)营养, 12、绦虫的身体主要由节片组成,按其成熟程度可分为(未成熟节片)(成熟节片)(孕卵节片) 3种 三、判断题 1、 接合生殖是纤毛虫(草履虫)特有的有性 繁殖方式。( Y) 四、选择题 五、问答题 1、 单细胞动物与多细胞动物的单个细胞有何异同 ? 单细胞动物的群体与多细胞动物有何区别 ? 一 1) 、二者结构上相似,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2) 、不同点是行使的机能有差异。 单细胞动物尽管只有一个细胞,但它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具有一切生物特性的有机体。是由细胞体的原生质分化出来的各种细胞器来完成这些生命活动。 二 1) 、两者细胞分化的程度不同。单细胞动物的群体仅有营养细胞 (又称体细胞 )和生殖细胞的分化,而体细胞本身没有什么分化, 2) 、群体内的每个个体各自具有 相对的独立性,故仍属单细胞动物。当体细胞进一步分化为不同组织、器官时,就成为多细胞动物了。这说明单细胞动物与多细胞动物既有明显区别,又没有绝对界限。群体单细胞动物是单细胞动物向多细胞动物过度的中间类型。 2、为什么说原生动物的单个细胞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单细胞动物尽管只有一个细胞,但它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具有一切生物特性的有机体。如对刺激的反应、运动、消化、呼吸、排泄、生长及繁殖。它没有象高等动物那样的器官系统 ,而是由细胞体的原生质分化出来的各种细胞器来完成这些生命活动,如司运动的胞器有鞭毛、伪足、纤 毛等,营养胞器有胞口、胞咽、胞肛等 3、 如何理解原生动物是动物界最低等、最原始的类群? 身体由单细胞构成, 它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具有一切生物特性的有机体。如对刺激的反应、运动、消化、呼吸、排泄、生长及繁殖。它没有象高等动物那样的器官系统 ,而是由细胞体的原生质分化出来的各种细胞器来完成这些生命活动,如司运动的胞器有鞭毛、伪足、纤毛等,营养胞器有胞口、胞咽、胞肛等。所以说作为一个动物来说,原生动物是最原始最低等的 。 4、 掌握 原生动物个纲的结构特点 ,了解各类群动物与人生的关系。 鞭毛纲:具有鞭毛作为运动器官 ,有捕食、附着、感觉功能。一般 1,是细胞质的延伸。眼虫是一种水质污染的指标物,眼虫耐辐射性物质,可以作为祛除辐射物的动物。 肉足纲: 伪足:以伪足为运动器,具有运动和摄食功能。 有矽质骨骼,沉积于海底有利于矿产和石油的开发。 孢子纲:代表动物 疟原虫主要特征无运动器官,全为寄生性 纤毛纲:代表动物 草履虫 主要特点体表具有纤毛,具有运动、感觉功能。结构同鞭毛( 9+2)结构,但数量多,较粗。 草履虫个体大,繁殖快,容易采集培养,是研究细胞遗传的好材料;草履虫的水溶性 提取物可以诊断癌征。 5、 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如何理解它是动物界里最原始、最低等的一类动物? 单个细胞构成,个体细小 ; 营养方式:植物性 (动物性 (腐生性 ( 生殖方式分:无性:二分裂 , 出芽和复分裂;有性:配子生殖和接合生殖 ; 运动胞器为鞭毛 , 纤毛或伪足 ; 呼吸靠体表进行,无特定呼吸器官 ; 排泄通过体表或伸缩泡完成 ; 它没有象高等动物那样的器官系统 ,而是由细胞体的原生质分化出来的各种细胞器来完成这些生命活动 。 所以说作为一个动物来 说,原生动物是最原始最低等的 6、 纤毛和鞭毛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在原生动物生活中起什么作用? 纤毛:具有运动、感觉功能。结构同鞭毛( 9+2)结构,但数量多,较粗。 鞭毛:数量少,较长,作为运动器官,有捕食、附着、感觉功能。一般 1细胞质的延伸。 7、 原生动物如何获得营养?消化过程怎样进行? 营养方式有 3种:光合营养(全植营养)、吞噬营养(全动营养)、腐生营养(渗透营养) 消化过程:在细胞内形成食物泡,行胞内消化,营养物质进入胞质,代谢废物通过细胞膜排出体外。 8、 原生动物的生殖方式有哪几种?各 举一代表动物。 无性生殖方式:二裂:草履虫 出芽:眼虫 复分裂:疟原虫 有性生殖方式:配子生殖(疟原虫)和接合生殖(草履虫) 9、 疟疾、黑热病、昏睡病各是由什么原生动物引起的?它们属于原生动物的哪一个纲 疟疾 (疟原虫,孢子纲) 、黑热病 (利史曼原虫,鞭毛虫) 、昏睡病 (錐虫,鞭毛纲) 10、 掌握疟原虫的主要形态结构特点及其生活史、危害和防治原则。 无运动器官(只在生活史的某个阶段出现鞭毛或伪足) 寄生生活:营渗透和吞噬营养。 具有顶复合器。 生活史复杂,有世代交替现象。 疟原虫的生活史:分为三个时期,经过两 个寄主人和按蚊。 裂体生殖:在人体肝脏、血红细胞中进行; 配子生殖:是在人体中开始,在按蚊胃中完成; 孢子生殖:是在蚊体中进行。 它能大量地破坏红血细胞,造成造成贫血,使肝脾肿大,间日疟原虫也能损坏脑组织,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甚至造成死亡 防治与采取综合措施的方针,治病与灭蚊并进 11简述草履虫接合生殖的过程? 两个个体暂时以口沟贴附在一起,交换部分细胞质,大核退化,小核分裂,其中一个进行交换并结合为异形合子,这个过程相当于受精,然后虫体分开,各自进行个体分裂。 12华枝睾吸虫的生活史及防治原则。 华枝睾吸虫受精卵由虫体排出后,到人或猫狗的胆管或胆囊里,经总管进入小肠,然后随粪便排出体外,虫卵被第一寄主吞食后。毛蚴在螺的小肠或直肠中从卵中排出,穿过肠壁变成胞蚴,不久就移往直肠的淋巴间隙。 防治原则:切断生活史的各个环节。由于经口感染,囊蚴集中在鱼虾内,因此不吃生的或不熟的鱼虾加强粪便管理,防治病人,管理猫狗等动物,对患病的猫狗进行驱虫治疗或捕杀 13原生动物门各纲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 根据形态和生理特点分为 4纲。分类依据:细胞器的超微结构;运动生殖方式;核酸序列。 14原生动物的生殖方式有哪两 大类?各包括哪些类型? 生殖方式分 无性:二分裂 , 出芽和复分裂 有性:配子生殖和接合生殖 15试从眼虫藻的运动,营养及身体结构,讨论其分类地位? 鞭毛作为运动器官,有捕食、附着、感觉功能,具叶绿粒 营养方式光合营养(全植营养) 生殖方式: 无性纵二裂、出芽分裂 有性的配子生殖。在环境不良的情况下一般能形成包囊。 分类:鞭毛纲 16赤潮形成的原因和危害? 赤潮是由于赤潮生物(有 30多种,其中甲藻类有 20多种)的大量繁殖,高度密集引起的水体污染现象。赤潮的发生,原因是由于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大量排入海洋,使海水中的有机氮和磷过量富集,富营养化的海水导致赤潮生物的过量繁殖。 其造成的后果是对水产养殖业和海水污染均产生危害。 1、大量消耗氧气,缺氧导致赤潮水域的水产死亡。 2、一些赤潮生物分泌大量毒素危害周边海洋生物。 3、赤潮生物黏附于鱼鳃或贝类鳃片上导致死亡。 第二章 原始的多细胞动物 一、名称解释 1、 逆转发育;动物极细胞内陷形成内层,植物极细胞形成外层; 2、 皮肌细胞:上皮组织占优势,在上皮细胞内含有肌原纤维,具有上皮和肌肉的功能。 3、 弥散神经系统或网状神经系统: 存在于体壁的两极或多极神经细胞互连成网状,称为神经网。具有传导无定向,传导速度慢等特点,又称为扩散(弥散)神经系统 4、 辐射对称体制 : 通过中轴(从口面到反口面)有无数个切面可以把身体分为相等的俩部分 二、填空题 1、海绵动物体壁有两层细胞构成,从外到内为皮层由(扁细胞)和(孔细胞)组成;中胶层是没有细胞形态的胶状物质,含有 4 种变形细胞分别是(骨针细胞),(海绵质细胞),(原细胞),(芒状细胞);胃层由(领细胞)组成。 2、 腔肠动物的体型分为(水螅型)和(水母型)两种,它们的(生活方式 ),(结构形态),(生殖方式)不同。 3、 海绵动物的生殖细胞来源于(原细胞),腔肠动物的生殖细胞来源于(间细胞)。 4、 腔肠动物世代交替中水螅型为(无性)世代,水母型为(有性)世代,其受精卵发育为具纤毛的(浮浪幼虫)幼虫。 5、 腔肠动物的无性生殖方式为(出芽生殖),有性生殖为(配子生殖) 6、 腔肠动物的上皮细胞既有(上皮)的功能,又有(肌肉)的功能,因此称为(皮肌)细胞 7、 腔肠 动物为真正的(两)胚层动物,首次出现了()消化 8、 腔肠 动物可分为(水螅纲)(钵水母纲)和(珊瑚纲)三个纲 10腔肠动物的海产种类在其个体发育过程中 要经历的幼虫阶段为(浮浪)幼虫,河蚌在其个体发育过程中要经历的幼虫阶段为(钩介)幼虫 11水螅的消化方式有(细胞内)消化和(细胞外)消化 12 水螅体壁的外皮肌 细胞收缩可使水螅身体变(短),内皮肌细胞收缩可使水螅身体变(细) 三、判断题 1、 海绵动物是两胚层动物。( F) 2、 腔肠动物是两胚层动物。( T) 四、选择题 五、问答题 1、 根据什么说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 古生物学的证据,形态学证据,胚胎学证据 2、为什么说海绵动物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 原始性:体制不对称;无组织器官分化,细胞水平的多细胞 动物;无消化腔和神经系统,发育中只有两层细胞。 3、 为什么说海绵动物是侧生动物? 侧生性:发育逆转,具有水沟系,领细胞,骨针等特有的结构。认为是由群体领鞭毛虫发展来的一个侧枝。 4、 关于多细胞动物起源有几种学说?主要内容是什么? 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的学说 郝克尔的原肠虫学说:球形单细胞群体的一边内陷形成类似于原肠胚结构,是有两胚层和原口的多细胞动物的祖先。 梅挈尼可夫的吞噬虫学说:由一层细胞构成的单细胞动物群体,个别细胞摄食后内移到群体的内部形成内胚层,形成两胚层动物,起初为实心的,后逐渐形成消化腔。此学说更符 合结构和功能统一的原则。 合胞体学说:多核原生动物胞质分裂形成多细胞动物。 5、 比较腔肠动物中水螅型和水母型的异同。 水螅型 水母型 生活方式 营固着生活 营漂浮生活 形态 圆筒形,口向上,中胶层薄 圆盘形,口向下,中胶层厚 生殖方式 无性出芽生殖 有性异配生殖,性细胞有中胶层的间细胞生成。有些类型在囊胚形成原肠胚时发育为体表长满纤毛能游动的浮浪幼虫。 5、 为什 么腔肠动物是高等多细胞动物发展的起点?如何理解腔肠动物在动物进化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出现辐射对称体制;出现两胚层;出现网状神经系统;出现原始的消化循环腔 6、在进化史上海绵保持其构造上原始 性的关键原因是什么? 第三章 三胚层无体腔动物和原腔动物 一、名词解释 1、 皮肤肌肉囊:中胚层形成的肌肉组织与表皮相互紧密结合成体壁,称为皮肌囊,具有保护和运动的功能 2、 梯形神经系统:由前端的“脑”和脑向后分出的几条纵行神经索以及各神经索间相连的横神经组成,神经纤维联系身体各部分 3、 实质组织:实质组织存在于肌体中,包埋 器官,储存水分和养料,可抗干旱和饥饿,为从水生生活向陆生发展奠定了基础。没有封闭的体腔,为无体腔动物 4、 假体腔:由囊胚腔发展形成的内边界,外边界是中胚层,中胚层衍生为体壁肌肉,体腔无体腔膜,起到了流体静力骨骼的作用并能容纳生殖器官。 5、 尾感器:位于尾部具有感受化学刺激的感觉器官,是分类依据 6、 左右对称体制:只有通过身体正中的矢状切面才能等到相似的两部分是最高等的。 7、 合胞体:是吸虫纲和绦虫纲动物为了适应寄生生活而出现的结构 。表皮细胞本体下沉到实质组织,细胞质融合成一体。 具有保护、气体交换、代谢物排泄和利于氨基酸 的摄入等作用。 二、填空题 1、中胚层的出现使动物体的一系列组织、器官、系统分化,达到器官系统水平,扁形动物的中胚层分化为(生殖系统),(肌肉组织),(实质组织)三部分。 2、蛔虫的上皮细胞向内突起成脊,于身体两侧形成侧线,内含(排泄管和侧神经索);于身体背腹侧形成背线和腹线,内含(背腹神经)。 3、扁形动物生体的分化使得前端司(定向),后 端司(生殖),背部 司(保护),腹部 司(运动)。 4、原腔动物消化管分化简单,是(不完全)消化系统。 5、扁形动物两侧对称出现使动物运动由(不定向)变为(定向),使 (神经系统)和(感觉系统)向虫体前端集中。 6、扁形动物体壁由(表皮)和(肌肉)紧贴在一起形成,称为(皮肤肌肉囊 ) 7、蛔虫的(内胚层)和(中胚层)之间有一个空腔,由(囊胚腔)发展来的体腔,所以叫原体腔 8、在扁形动物门中比较常见的自由生活的有(涡虫),寄生生活的有(吸虫)和(绦虫)等 三、判断题 1、 扁形动物具有皮肌细胞。( F) 2、 原体腔是真体腔的前身,随着动物的进化逐渐变为真体腔。( F) 四、选择题 五、问答题 1、为什么说扁形动物比腔肠动物高等? 扁形动物门比腔肠动物门高等的主要理由如下: 由辐射对称 两侧对称;两胚层三胚层;外胚层皮肤肌肉囊;无肠具肠;无排泄系统原肾管;网状神经系统梯形神经系统。 2、归纳并说明无脊椎动物由水生进化到陆生的基本条件。 中胚层出现分化出实质组织,储存水分和养料,可以抗干旱和饥饿; 两侧对称体制出现,使身体平衡性加强,运动方向由不定向向定向发展,从漂向游泳和爬行转变; 3、为什么说更换宿主的现象是动物对寄生生活的一种极其重要的适应? 寄主的进化,有利于生存; 减轻对寄主的危害,使寄生虫本身有更多的生存机会。 4、 中胚层分化成为哪些组织、器官 ,有何意义 ? 中胚层的 出现使动物体的一系列组织、器官、系统分化,达到器官系统水平:分化出:生殖系统、肌肉组织和实质组织 5、 原肾型排泄系统 的 结构是怎样的? 原肾管:由焰细胞、管细胞、排泄管和排泄孔组成。通过焰细胞纤毛的摆动形成负压收集体液中的代谢废物。 后肾管:是一条迂回曲折的管子,一端开口于前一体节的体腔,称为肾口,带具有纤毛的漏斗;另一端开口于本体节的体表,称为肾孔 6、 说明血吸虫的结构和生活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