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学过程工艺学 第二版 刘代俊、蒋文伟、张昭编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三章 思考题 起什么作用。 答 : 浮选过程加入药剂是为了改变某些矿物的湿润性以达到分离的目的。浮选剂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捕收剂 与气泡结合使矿上浮。 起泡剂 且有较长的持续时间。起泡剂亲水极性基朝向水,非极性基朝向空气,可避免气泡兼并,降低界面张力,使气泡稳定。 抑制剂 而提高 选矿效果。 调节剂 节 除有害离子的影响,调节泥浆的分散度和絮凝度。 00需要粉碎到 00 目 ),试选用适当的破碎机与流程 (规模 3 万吨 /年) 答:由题目知道,进料粒度 400破碎机的进料粒度范围首先选择颚式破碎机(进料粒度2501250碎比 ),取破碎比为 出料粒度 01 , 根据破碎比,在进料粒度允许情况下,选择锤式破 碎机(进料粒度 40300碎比 820),取破碎比 15,则出料粒度 12 ,到达粉碎机允许的进料粒度范围。选择球磨机(进料粒度425碎比 60340),将破碎比控制在 103 左右,即可达到粉碎后粒度 矿石 筛分 颚式破碎机 筛分 锤式破碎机 粉碎机 筛分 出料 解释为何在反应中有气体产生 。 答:磷矿石酸浸取主要是磷矿先被磷酸分解成磷酸一钙,磷酸一 钙再与硫酸反应生成磷酸。此外,还存在一些杂质副反应,如:第一步反应生成的氢氟酸,与磷矿中二氧化硅生成氟硅酸,氟硅酸分解有四氟化硅气体产生;磷矿中含有镁的碳酸盐,与磷酸和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也是气体产生的另一种途径。 0%磷酸( ,反应温度为 75,求此时对应的 衡浓度。 化学工业出版社 又由于矿种含有较多杂质,要求实际控制 度为 此时能否保证二水物工艺的正常进行。 解:生产 20%磷酸( , 75对应的 A=B=照式 3 即二水物工艺生产 20%磷酸( ,反应温度为 75对应的 衡浓度为 要求控制的控制 在 75时允许的 衡浓度范围内,所以能够保证二水物工艺的正常进行。 答:单槽多桨反应槽由 两个同心直立圆筒组成。分解过程在环形室中基本完成,中间的内筒起消除磷矿短路和降低过饱和度的作用。环形室内有八个搅拌桨和多个阻涡挡板。搅拌桨造成 料浆沿环形室以大流速朝一个方向运动形成湍流,环形区分 8 个小区,中心筒为第 9 区。第一区送人矿浆和返回的稀磷酸,第二区末端送入硫酸,第八区两个溢流口一个通向一区送去回浆,一个通向九区。料浆从九区底部打出。 第四章 思考题 度约为 05拌釜的容积为 选择合适的搅拌桨。 解: 0550s, 08图 4知螺旋桨及涡轮适用。 化学反应速率式 cc,c 试问,在间歇操作和连续操作中应怎样选择反应器和控制浓度,才能使产物 P 有较大的收率。 答:由题知, a1a2,b1=据表 4得,连续反应使 变大,使用平推流反应器或者全混流反应器串联进行操作,可以使 P 有较大的收率。间歇反应应尽力使 、B. 化学工业出版社 产的作用机理,并简述书中间歇法生产邻苯二甲酸增塑剂的工艺流程中硫酸的走向,并解释这样处理的原因,若采用固相催化剂时,又该怎样处理? 答:硫酸催化剂电离出 H+首 先进攻单酯中羧基的酰基氧,形成碳正离子中间体,形成醇分子羟基氧原子亲核进攻的有利条件,降低反应活化能,从而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形成双酯。 间歇法生产 程中的硫酸由双酯化反应釜顶部加入,在釜内催化酯化反应后,随酯化液进入中和洗涤器,被 液中和后随废水排出。原因:浓硫酸具有脱水氧化的作用,如长期停留在反应体系中不脱除,与醇作用易生成醛类、烯类、醚类、以及硫酸酯类副产物,影响产品色泽和酸值,为保证产品质量,在酸催化反应结束后,应立即将其从酯化液中脱离出去。 若采用固体催化剂,可以将固体催化剂安装在固 定床上,使反应物流经固定床,即可发挥作用。其优点如下: 原料利用率高; 催化剂的活化温度高于硫酸法工艺的活化温度; 回收醇使用时间长,原料醇质量适应性强; 工艺废水量小,水质好,处理简单; 工艺热能利用率高; 对设备条件要求高,腐蚀小。 考虑氯乙烯悬浮聚合过程中有无固相产生。 答:先将去离子水加入聚合釜内,在搅拌下继续加入分散剂水溶液和其他助剂,后加引发剂,密封,抽真空,以氮气排除釜内空气。最后加入单体,升温至预定温度进行聚合,为了缩短聚合时间,也可将排氧后的釜内物料先加热至预定局和温度,然后引入单体聚合。 有固相产生。第一种由于搅拌过快,黏结成块;第二种,当聚合反应转化率较高时,液珠会基本变成固体颗粒。 过程中的作用。如果没有膜,能否生产烧碱,二者有何不同,可查相关资料说明。 答:离子膜的作用:运用正负离子具有选择性的特点,与反应过程进行耦合。同时膜体中的活性基团中的固定离子,排斥 而获得高纯度氢氧化钠溶液。 如果没有膜材料,也可以生成烧碱,工业生产烧碱的方法主要通过电解食盐水溶液来制取,途径有:隔离法、水银法和离子交换法。其他两种方法都是在没有膜的情况下进行的。如果使用电渗析法,没有膜材料,则不能得到纯净烧碱,但可以得到含有烧碱的产品。 原理不同:膜分离是阴极生成氢氧根钠离子通过阳离子交 换膜来到阴极一侧,结合生成烧碱。直接电解过程是电解食盐水,得到氢氧根和钠离子,结合生成烧碱。 化学工业出版社 求获得高于 90%的 望从 60%的 要杂质是 0%,试求级数。 解:已知:酸性萃取剂可以分离 3 价 d, d/u , 由于m与u相近,所以 两种杂质可以作为一种杂质考虑, 主产品。 由题意,设 A= B=: f, P , A Y . , (b b 计算工艺参数: f 8 2 1M E MM 6lg) E 可得 5.5m ,因此可取 10,10 即萃取 10 级,洗涤 10 级。 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五章 思考题 床层中气速为 5m/s,从床层的膨胀情况来看,大致处于何种状态? 解:床层中气速为 5m/s,从表 5看,在 6m/s 和 3s 两个区间内都存在。分两种情况讨论: 其一,气固并流上行快速流化床。提升管中为几 秒,周期性循环,颗粒平均直径 粒外循环量 152000m2s)空隙 率 量气体返混,床内颗粒为同环 混严重。 其二,气固并流下行快速流化床 。下行管中 为几十毫秒至 1 秒,周期循环。 粒外循环量 152000m2s)空隙率 体和床内颗粒轴向返混很小。 2 实现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 艺有哪些优点。 答: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工艺,清洁高效。制取得到中热值煤气,汽化和净化系统体积较小,煤气净化技术如采用新式的克里提高供电效率 2%,燃气轮机发电量一般比蒸汽轮机大,功率比蒸汽轮机高, %。 3 水煤气与混合发生炉煤气的生产有哪些不同,各有什么用处? 答: 生产方式:发生炉煤气为连续进料,物料层缓慢下降;水煤气为间歇生产,需要送风设备; 料层不同:炉气料层分为五个区,水煤气没有; 反应方式:一个是气固非催化反应,一个是气体间反应; 设备结构:发生炉结构不同; 反应过程:炉煤气单元反应较多,比较复杂,水煤气相对简单; 气化剂不同:炉煤气主要是水蒸汽和空气,水煤气主要是氧气和水蒸气; 成分不同:炉煤气为一氧化碳、氢气和甲烷,水煤气为一氧化碳和氢气。 答: 用铁锰氧化锌催化剂脱硫中,氧化锌固体吸收硫化氢,分离出其他气体; 用液体溶剂吸收二氧化碳,如热钾碱溶液吸收; 氢气膜分离; 氨气通过冰机冷凝制液氨。 化学工业出版社 答:天然气合成氨转化工段要求出口甲烷含量很低,需要的反应温度和水碳比较高,目前材料不能满足温度要求, 因此分两段。在一段转化炉中较低温度下进行烃类的蒸汽转化反应,在有高温耐火砖衬里的二段炉中加空气和合成气需要的氮,实现一段转化气中甲烷的进一步转化。 答:在很多需要换热器的地方改成废热锅炉,用蒸汽推动透平。充分利用大装置余热供给小装置,实现能量的逐级充分利用。 知一段转化气组成为 请计算转化前原料气中水和甲烷之比。 思路:根据元素 守恒,设原料气的水碳比为 x,即 H 42 ,以一段转化气 100基准,计算转化气中 C、 H 元素的量,根据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关系,计算反应前 C、 H 元素在各组分中对应的摩尔数,从而得到反应前原料气的组成。(计算过程输入有点儿麻烦,写在纸上了,最终结果 第六章 思考题 观液速 1m/s,表观气速 s,试问床层操作处于何种状态? 答:湍流鼓泡区 者采取什么 手段才能使停留时间降至毫秒级? 答:毫秒裂解炉辐射管为单程直管,原料烃和稀释水蒸汽混合物在对流段预热至物料横跨温度后,通过横跨管和猪尾管有裂解炉底部送入辐射管。物料自下向上流动,进入第一急冷段,通过套管换热器,由辐射室顶部辐射管进入第一废热锅炉。毫秒裂解炉的停留时间仅为 普通裂解炉停留时间的 1/41/6 。毫秒裂解炉由于停留时间短,裂解温度高、裂解所得产品中炔烃收率大幅调高,比停留时间为 普通裂解炉高出 80%以上。 工 业实践上各自有何特点,催化剂是怎样进行循环使用的? 化学工业出版社 答:催化机理的不同点 :所使用的活性金属不同,活性中间体组成也有差异,反应动力学、速率控制步骤也不同。 高压法催化方程式: C O O (反应过程见 碘镍催化剂;高压法条件苛刻,高温高压,催化剂循环使用详见 6 低压法催化方程式: C O O (反应过程见 铑基催化剂;反应条件相对温 和,副产品较少,生产过程收率极高,产品较纯;催化剂循环使用详见 6 问有无更好的磺化反应器?基本原理如何?工业化前景怎么样? 答:特点:反应物料在圆管表面形成薄膜,自上而下流动,三氧化硫 并流中,气液两相表面发生接触进行反映,反应热有管壁上的冷却水带走,气液相界面上会形成气膜,表面流动状况会影响传递效果,为控制磺化速率,有些反应器在烷基苯表面吹入二次风,增大气膜厚度,减缓三氧化硫向反应物料表面的扩散速率。 目前,有日本研制 的 温反应器)的分配系统最为先进。不但加工、制造、安装简单,采用二次保护风新技术,减缓了磺化反应速率,使整个反应段内的温度分布都比较均匀,接近于等温过程。在改善产品质量,减少副反应方面有很大突破。 解并介绍其他气液相过程的工业实例,叙述这些过程中气液相接触器的形式与原理。 答:在恒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气、液两相发生接触后,吸收质由气相向液相转移,随液体中吸收质浓度的逐渐提高,吸收速率逐渐减小,解吸速率逐渐增大。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接触后,吸收速率与解吸速率相等,即吸收质在气相中的分压及在液相中 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七章 思考题 m/s,气体速度为 20cm/s,床层处于何种状态?若要达到湍流状态应该怎样调整气液两相的流速? 答:栓流区。降低气体流速在 10cm/s 以下。 际上有多少相参与此过程? 答:有 10 个化学反应发生。三相参与此过程。 、 Q 化合物产生与变化的条件。 答:产生条件:当 F/( e)的原子比小于 2,形成 Q 和 S 化合物。 变化条件: , Q 化合物消失,形成 (e)胶和 S 化合物,当 F/(e) 的原子比增大, Q 化合物消失, S 化合物单独存在的区域增大,转折点的 小。 答:区别: 中和反应预浓缩的先后次序不同,浓缩法是先浓缩,再中和,料浆法正好相反; 料浆法中间过程为水分分离过程,在蒸发器中进行,浓缩法无此过程,反应后直接干燥造 粒; 浓缩法对品位高的磷矿比较有利,料浆法对品位低的磷矿有利。 答:优点:结构简单,内部三相成激烈的翻腾状态,气泡切割迅速,流速很快,三相体系在输送状态中可在近似绝热的条件下反应,因而,料浆可以在很短时间内上升至沸点,反应温度可达 180 ,特利用率高,对后续干燥过程有利。 答: 调节预中和的中和度和中和量; 调节返料比,返料比大,有利于散热; 调节抽气量,进而调节温度。 气脱硫工艺过程及原理。 答:工艺过程主要有:吸附、浸取、中和、吸收、氧化、浓缩干燥等单元组成。原理:以及脱硫吸附与 化学工业出版社 催化反应过程,对磷矿的浸取,氨对磷酸的中和,二级脱硫,对脱附物料的氧化,浓缩,干燥。 发酵罐中搅拌速率过快,会产生什么影响? 菌种量大,有利于缩短发 酵周期。供氧程度较低,氧气不足,赖氨酸产量少,乳酸积累较多。 答:精制过程包括重结晶和干燥,将粗产品加适量水,加热到 7080 ,使其浓度达到 16入 3%5%的活性炭,搅拌脱色,停留时间约 1h,过滤得清液,将清液在 空度、 70 一下蒸发至 2122入搅拌结晶槽中搅拌结晶,离子交换柱洗涤、结晶、干燥即可得到赖氨酸晶体。 超重力机制备纳米材料有什么特点? 答:原理:首先是石灰石的煅烧,得到纯净的氧化钙,氧化钙经水消 化得到石灰乳,石灰乳与二氧化碳在超重力反应器中完成碳酸化反应并形成纳米级碳酸钙晶体。 特点:克服了间歇鼓泡及搅拌釜等传统碳化法中传质速率低、粒度分布宽、粒径较大、产品质量不均匀等不足。 第八章 思考题 元相图,指出制备 块的理论依据和具体配料要求。 理论依据: 际配方中,钛酸钡配方中,总是二氧化钛稍微过量。 用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赴埃及汉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研究
- 绵羊肺炎支原体
- 影响初中生英语课堂心流体验的课堂活动因素研究
- 化疗患者发热护理常规
- 保险行业健康人力发展策略
- 颈部护理课件
- 鼻综合整形培训
- 精益管理培训心得汇报
- 预防艾滋病课件
- 预防登革热班会课件
- 学校困难教职工帮扶救助制度
- 相机基础操作介绍
- 2025年信息处理技术员职业技能认定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GIS设备安装施工方案
- 心理疏导师测试题及答案
- 贵州企业招聘2025贵州贵旅国际旅行服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心理b证笔试试题及答案
- 玉盘二部合唱简谱
- 气瓶充装质量保证体系手册
- 《布病防控知识》课件
- 2024年社区工作者考试必考1000题及完整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