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习题答案 第九章 1( 1)苯乙酮 ( 2) 2-(1丙基苯甲醛 ( 3)环己酮缩乙二醇 ( 4) 1,5,52 ( 5) 2131( 6) 47 ( 7) 56 ( 8) 32( 9) (E)21,4 ( 10)对溴苯基苯基甲酮肟 ( 11) 52 ( 12) 122 C H = C H C H O C H ( C H 3 ) 2 2 C C H 2 C H 3O C C H C H 3O B r( 1 ) ( 2 )( 3 ) ( 4 ) (6)(7) (8) 3 C H 3C H 3 C H 2 C C H 3N C O N H 2 C H 3 C H = C H C = N N H C 6 H 5( 5 ) ( 6 )( 7 ) ( 8 ) 33 ( 1 ) 乙 醛丁 醛黄 色 沉 淀( - )( + )( - )环 戊 酮I 2N a O H 土 伦 试 剂( + )( - )银 镜 反 应( - ) 无 变 化( 2 )C H 2 C H 2 C H 2 C C H 3C H H 5O 土 伦 试 剂( + ) 银 镜 反 应( + ) 银 镜 反 应( - )斐 林 试 剂( + ) 砖 红 色 沉 淀 2 饱 和 亚 硫 酸 氢 钠丙 醛丙 酮丙 醇异 丙 醇a O 沉 淀(+ )黄 色 沉 淀(+ )(-)(-)土 伦 试 剂(+ ) 银 镜 反 应(-)丙 酮异 丙 醇白 色 固 体(-)( 3)饱 和 亚 硫 酸 氢 钠丙 醛丙 酮丙 醇异 丙 醇a O 沉 淀(+ )黄 色 沉 淀(+ )(-)(-)土 伦 试 剂(+ ) 银 镜 反 应(-)丙 酮异 丙 醇白 色 固 体(-)( 3)( - )戊 醛2 - 戊 酮环 戊 酮苯 甲 醛I 2N a O 沉 淀( + )( - )( - )斐 林 试 剂( + ) 砖 红 色 沉 淀( - )( - )( 4 )土 伦 试 剂( - )( + ) 银 镜 反 应 4 ( 1)正丁醇 丁酮 乙醚 正戊烷 ( 2 ) O H 2 C H O C H 3 C H O C H 3 C C H 3O O H 2 C H O C H 3 C H O C H 3 C C H 3O ( 3) C H O C H 3 C H 2 C C H 3 3 C C H 3O ( 4)丙酮 丁酮 25 ( C H 3 ) 3 C C O C H 3 C O C H 3 C H 2 C H C H 3O H 以上化合物能发生碘仿反应 6 C H 3 C C H 2 C H 3O O H C H 2 C H 3OB r C H 2 C C H 2 C H 3OB 3 C C H 2 C H 3O - 优 先 进 攻 酸 性 强 和 立 体 位 阻 小 的 氢 C C H 2 C H 3O H +C H 3 C C H 2 C H 3O H+ 2 C H 3C H 3O 2 C H 2 C H 3( I )( I I )B r 2 C C H C H 3OB r( I ) 烯 醇 式 结 构 更 稳 定 7 3 B r C C H 3O( 1 ) C 2 O 3B M g , 无 水 乙 醚2 ) C O 23 ) H 3 O + 3H 3 O S O 4H 3 O +C C H 3ON a B H 4C H C H 3O 3 H 3 3 r C C H 3O(1 ) C H 2 O 2 O l H 3B r 1 ) M g , 无 水 乙 醚2 ) C O 23 ) H 3 O + 3 O O 4H 3 O + C C H 3 ON a B H 4 C H C H 3O 3 O H 3 3 O B r C C H 3O( 1 )C H 2 O 2 O 3B M g , 无 水 乙 醚2 ) C O 23 ) H 3 O + 3H 3 O S O 4H 3 O +C C H 3ON a B H 4C H C H 3O 3 H 3 3 H C 3 C H 3C O O 3H 2 S O 4 , H 2 OH g S O 4N a C O +( 2 )( 3 )B r + C H 3 C H 2 C H B r M g , 无 水 乙 醚2 ) H 3 O +4 8 % H B r 1 ) M g , 无 水 乙 醚2 ) D 2 O( 4 ) K M n O 4H + O N a O O( 6 ) ( 7 )( 8 )P h P g B rP h P C H 2 O 3 C H 3 C O O H 2 C H 3 ( 9 ) ( 1 0 )4 ( 5 )rB 3 C H 2 C H 2 C O C lA l C l 3B r 2F eZ n - H l( 6 )C H 3 C H 2 B r + P P h 3 P h C C H 3C H C H 3P h C C H 3OP h 3 P - C H 2 C H 3 B r -( 7 )H C C H N a C C N a C C C H 2 C H 2 C H 3C H 3 C H 2 C H 2C H 3 C H 2 C H 2 B rN a N H 2N H 3H 2 S O 4 , H 2 OH g S O 4 C H 3 C H 2 C H 2 C C H 2 C H 2 C H 2 C H 3O( 8 )C H Z N a O C H O 9 C H 3O C H 3O C H 3C H 3C O O O H( A ) ( B )H C l K M n O 4C H 3O C H 3O C H 3 C H 3C O O O H( A )( B )H C l K M n O 4C H 3O C H 3O C H 3C H 3C O O O H( A ) ( B )H C l K M n O 410 5 C H 3O C H 3O C H 3C H 3C O O O H( A ) ( B )H C l K M n O 411 C H 3O C H 3O C H 3 C H 3C O O O H( A )( B )H C l K M n O 412 H O C H 2 C C H 3 C H 2 C H C H 3O C H 2 C H 2 C H 3 C C H 2 C H 2 C H 3( I ) ( I I )( I I I ) ( I V )13 C H 3 3 3C H 2 C H 2 C H O H 3 3O( I ) ( I I )o ( 1)红外光谱,后者在 1700 近有醛羰基的红外吸收峰。 ( 2)核磁共振氢谱,前者 示一组三重峰和一组四重峰, 第十章 1( 1) 2,23丁酸 ( 2) 34( 3) (E) ( 4) 3 ( 5)甲基丙二酸 ( 6) N, ( 7) 2 ( 8) 3( 9) 烯丙基丙二酰氯 ( 10) 1,12 6 H 3 C C O O 2 C H C O O HB O H( C H 3 ) 3 N ( C 2 H 5 ) 2O( 1 ) ( 2 )( 3 )( 4 ) ( 5 ) ( 6 )3 C H = C H C O O HB r 2C H 3 C H C H C O O HB r +C H 3 C H C C O O HB r+C H 3 O +C H 3 C H C H B r C O O H 3主 要 产 物 C H 3 C H = C H C O O HB r 2 C H C H C O O HB r +C H 3 C H C C O O HB r+C H 3 O +C H 3 C H C H B r C O O H 3主 要 产 物 4( 1) CBA ( 2) CABD ( 3) ADBC ( 4) DCBA ( 5) BCDA 5 C H = C H C O O HB r 2 C H 3 C H C H C O O HB r+C H 3 C H C C O O HB r+C H 3 O + C H 3 C H C H B r C O O H 3主 要 产 物 C H 3 C H = C H C O O H B r 2 C H 3 C H C H C O O HB r +C H 3 C H C C O O HB r+C H 3 O + C H 3 C H C H B r C O O H 3主 要 产 物 6( 1)因为醋酸和乙酰胺能形成分子间氢键。 ( 2)因为甲酸乙酯中含有醛基,醛基有还原性,所以能发生银镜反应。 ( 3)因为酰胺分子中的 此,碱性弱。 7 7 C H 3 C H = C H C O O H B r 2 C H 3 C H C H C O O HB r +C H 3 C H C C O O HB r+C H 3 O + C H 3 C H C H B r C O O H 3主 要 产 物 C H 3 C H = C H C O O H B r 2 C H 3 C H C H C O O HB r + C H C C O O HB r+C H 3 O + C H 3 C H C H B r C O O H 3主 要 产 物 C H = C H C O O H B r 2 C H 3 C H C H C O O HB r +C H 3 C H C C O O HB r+C H 3 O + C H 3 C H C H B r C O O H 3主 要 产 物 产 物 C H 3 C H = C H C O O H B r 2 C H 3 C H C H C O O HB r +C H 3 C H C C O O HB r+C H 3 O + C H 3 C H C H B r C O O H 3主 要 产 物 产 物 8 C H 3 C H = C H C O O H B r 2 C H 3 C H C H C O O HB r +C H 3 C H C C O O HB r+C H 3 O + C H 3 C H C H B r C O O H 3主 要 产 物 C H 3 C H = C H C O O H B H 3 C H C H C O O HB r+ C H C C O O HB r+C H 3 O C H 3 C H C H B O H 3主 要 产 物C H 3 C H = C H C O O H B r 2 C H 3 C H C H C O O HB r + C H C C O O HB r+C H 3 O + C H 3 C H C H B r C O O H 3主 要 产 物C H 3 C H = H C O O H B r 2 C H 3 C H C H C O O HB r +C H 3 C H C C O O HB r+C H 3 O + C H 3 C H C H B r C O O H 3主 要 产 物 C H = C H C O O HB r 2 C H 3 C H C H C O O HB r+C H 3 C H C C O O HB r+C H 3 O + C H 3 C H C H B r C O O H 3主 要 产 物 C H = C H C O O HB r 2 C H C H C O O HB r +C H 3 C H C C O O HB r+C H 3 O + C H 3 C H C H B r C O O H 3主 要 产 物 8 C H 3 C H = C H C O O HB r 2 C H C H C O O HB r +C H 3 C H C C O O HB r+C H 3 O +C H 3 C H C H B r C O O H 3主 要 产 物 C H 3 C H = C H C O O HB r 2 C H C H C O O HB r +C H 3 C H C C O O HB r+C H 3 O +C H 3 C H C H B r C O O H 3主 要 产 物 (7) C H = C H C O O HB r 2 C H C H C O O HB r +C H 3 C H C C O O HB r+C H 3 O + C H 3 C H C H B r C O O H 3主 要 产 物 9 C H 3 C H = C H C O O H B r 2 C H 3 C H C H C O O HB r +C H 3 C H C C O O HB r+C H 3 O +C H 3 C H C H B r C O O H 3主 要 产 物 C H 3 C H = C H C O O H B r 2 C H 3 C H C H C O O HB r +C H 3 C H C C O O HB r+C H 3 O +C H 3 C H C H B r C O O H 3主 要 产 物 10 11 C H 3 C H = C H C O O H B r 2 C H 3 C H C H C O O HB r +C H 3 C H C C O O HB r+C H 3 O + C H 3 C H C H B r C O O H 3主 要 产 物 甲 乙 丙C H 3 C H 2 C O O H H C O C 2 H 5O C H 3 C O O C H 3 12 9 C O O O H C H 3 C O O O 3 C H 2 C O O O C 2 H 5C O O C 2 H 5 C O O O H C H 3 O H+( C ) ( D ) ( E )N a O C H 3C H 3 3C H 3( A )( B ) ( C )( D ) ( E )C H 3O 3C H 3 臭 氧 化A g 2 O I 2O H C O O O O O O O O O O H O( A ) ( B )( D ) ( E )C )C O O O H 十一章 1( 1)异丙胺 ( 2) 3 ( 3) ( 4)氢氧化二乙基铵 ( 5) N, ( 6)溴化对甲基苯基重氮盐 ( 7)六氢吡啶(哌啶) ( 8)环己胺 ( 9) 241( 10) 21,32 (1 ) N (C H 2 C H 2 C H 2 C H 3 ) 3 N + (C H 3 )2 (C 2 H 5 ) 2 2 N H C H (C H 3 ) 2 C O O C 2 H 5O 2 N N 2 + C H (C 2 H 5 C l) 2(2 )(3 ) (4 )(5 ) (6 )32 ) N H 3 H 2 OB r 2N a O H( C H 3 ) 3 C C O O H( C H 3 ) 3 C C H 2 N H 2( C H 3 ) 3 C C O N H 2 ( C H 3 ) 3 C N H 2( C H 3 ) 3 C C H 2 C O O H ( C H 3 ) 3 C C H 2 C O N H 21 ) S O C l 21 ) S O C l 22 ) N H 3 H 2 OB r 2N a O H 10 2) H 2()3 H()3()3H 2 ()3()3 H ()3H 21) H 2 4( 1) BDAC ( 2) DCAB ( 3) FBACED ( 4) EABDC ( 5) ABDC 5 溴代叔丁烷在氨水碱性条件下易发生 除,脱去 生成烯烃。 溴代新戊烷属于伯溴代烷,同时由于叔丁基的立体位阻,在氨水条件下按 理进行,生成正碳离子,此正碳离子不稳定,甲基迁移生成叔正碳离子,而后在氨水碱性条件下发生消除反应,收率 较低。 因此,可采用羧酸为原料,经 解反应制备。 2 ) N H 3 H 2 OB r 2N a O H( C H 3 ) 3 C C O O H( C H 3 ) 3 C C H 2 N H 2( C H 3 ) 3 C C O N H 2 ( C H 3 ) 3 C N H 2( C H 3 ) 3 C C H 2 C O O H ( C H 3 ) 3 C C H 2 C O N H 21 ) S O C l 21 ) S O C l 22 ) N H 3 H 2 OB r 2N a O 从分子间氢键的角度考虑,伯胺和仲胺能形成分子间氢键,但伯胺形成氢键能力最强,沸点最高,叔胺不能形成分子间氢键,沸点最低。 7 苯 胺环 己 酮苯 酚1 0 % N a O 为 苯 酚 钠 盐 苯 酚加 盐 酸调 p H 至 酸 性有 机 层 为苯 胺 和 环 己 酮1 0 % 盐 酸水 溶 液水 层 为 苯 胺盐 酸 盐有 机 层 为 环 己 酮水 溶 液加 1 0 % N a O H调 p H 至 碱 性苯 胺( 1 ) 11 苄 胺N - 甲 基 环 己 胺苯 甲 醇对 甲 苯 酚1 0 % N a O 为 对 甲 苯 酚 钠 盐 对 甲 苯 酚加 盐 酸调 p H 至 酸 性有 机 层 为 苄 胺N - 甲 基 环 己 胺 和 苯 甲 醇1 0 % 盐 酸水 溶 液水 层 为 苄 胺 和N - 甲 基 环 己 胺盐 酸 盐有 机 层 为 环 己 酮水 溶 液加 1 0 % N a O H调 p H 至 碱 性( 2 )苄 胺 和 N - 甲 基 环 己 胺对 甲 苯 磺 酰 氯 白 色 固 体 加 1 0 % N a O 液白 色 固 体加 1 0 % N a O 层 为N - 甲 基 环 己 胺加 盐 酸调 p H 至 酸 性白 色 固 体加 1 0 % N a O 层 为 苄 胺8( 1)加入亚硝酸钠和盐酸的 溶液振摇,丙胺与亚硝酸反应生成丙醇,在水相,二乙胺与亚硝酸反应生成 油层,然后加盐酸将亚硝基除去,用氢氧化钠中和提取液,乙醚提取,蒸馏得到二乙胺。 ( 2)加入乙酰氯, N,后用盐酸的溶液搅拌, N,乙醚提取乙酰化物,水相用碱中和,油层为 N,涤、蒸馏得到纯品。 9 N a N O 2H C C H 2 N H 2H 2 N 2 + C l - H O C H+ 2- H( 1 ) 12 N a N O 2H C C H 2 N H 2H 2 N 2 + C l - H O C H+ 2- H( 1 )N a N O 2H C C H 2H O C 2+ C l - H 2 +O H+ 2- H( 1 )N a N O 2H C C H 2H O C 2+ C l - H 2 +O H+ 2- H( 1 )N a N O 2H C C H 2 N H 2H 2 N 2 + C l - H O C H+ 2- H( 1 )10N a N O 2H C C H 2H O C 2+ C l - H O C H+ 2- H( 1 ) 13 N a N O 2H C C H 2H O C 2 + C l - H O C H 2 +O H+ 2- H( 1 )N a N O 2H C C H 2 N H 2 H O C H 2 N 2 + C l - H O C H 2 +O H+ 2- H( 1 )N a N O 2H C C H 2 N H 2 H O C H 2 N 2 + C l - H O C H 2 +O H+ 2- H( 1 )11 N a N O 2H C C H 2H O C 2+ C l - H 2 +O H+ 2- H( 1 ) 2 C H 2 C 2 C H 2 C H 2 N H 2- H 2 O H 2( 2 )12 14 ( A ) ( B )( C )( D )d / 3IA g O O C O C O C O C d 脱 氢C O C O C E )N ( C H 3 ) 3 I( C )N ( C -( D ) 热 力 学 稳 定13 N H 2 O H( A ) ( B ) ( C )N a N O 2 H 2 S O 4 K M n O 4C H 3 C O O O H+14 1. 4213 2. (1) (2) (3) (4) 或 15 (5) ; (6) (7) (8) + (9) (10) E C H 2P (O P h)2O O(11) (12) (13) (14) (15) , (16) (17) (18) 3. (1) (2) C H 2 O HM H S O 4 H 2N i T M(3) (4) 16 第十三章 1 (1) O C H 2 O H(2) 3C H 3(3) N C 3B r - (4) N C H 3C H 2 = C H (5) S ) N C 2 H 5C H 32 (1) 8 和 啉环能被 色,萘不会发生上述反应;喹啉与萘的另一差别是喹啉有有碱性,可溶于稀酸中,而萘没有碱性,不溶解于稀酸中。 (2) 可从水溶液的差异区分。吡啶易溶于水,而喹啉难溶于水 (喹啉较吡啶多一个疏水的苯环 )。 (3) 噻吩的亲电取代反应比苯容易进行,在室温时同浓硫酸作用即可磺化,生成 者能溶于浓硫酸;而苯在室温下较难磺化,利用该特性,可除去苯少量的噻吩。 (4) 吡啶易溶于水,而甲苯不溶于水。 利用吡啶的碱性。向混 合物中加入稀 啶呈盐溶于盐酸中,与甲苯分层。 (5) 六氢吡啶的氮上有氢,可被磺酰化,而吡啶中的氮上无氢,不能被磺酰化。向混合物中加入对甲苯磺酰氯 /氢吡啶形成不溶于水的磺酰胺固体,经过滤可除去。 3 有芳香性的是下列化合物,参与体系的未共用电子对如结构式所示 。 3C H 3 17 4 用盐酸处理吡咯时,如果吡咯能生成正离子,它的结构将应该是用轨道表示如下:N +个电子,不符合 以它没有芳香性。 5 (1) 3 O 3H 2 S O 4 3 O (2) H N O 3H 2 S O 4 3 O S N O 2C H 3 O(3) H N O 3H 2 S O 4 3 O C H 3 3 O C H 3(4) A c O HB r 2 2 2B r(5) A c O HB r 2 3 3B ) H 2S O 4H g S O 4 3 S(7) A c 2 OA c O N H O O C H = C H C O O H(8) ) 3 C 2 O C 2 H 5P C l 5( B e c k m a n 重 排 产 物 ) 0) (11) O+ C C O O C H 3C C O O C H 3 O C H 3C O O C H 3(12) N C H 3 K M n O 4H + P C l 5N C O O H N C C N C H 3 K M n O 4H + P C l 5N C O O H N C C N H 3 C l 2 , N a O N H 2 H 2, N H 3 C N a O N H 2 H 2(13) N , 75 , 18 6. (1) O C H O C C H 3C H 3 C H 2 C H O+ 稀 N a O H (2) ( C H 3 C H 2 C O ) 2 H O O C H C C O O 3+ 无 水 C H 3 C H 2 C O O K 7. 六氢吡啶 具有脂肪族仲胺的结构特征,其中的氮原子为 化,有一对未参与杂化的 孤对电 子处于 核较远,容易给出, 故碱性较强; 而 吡啶 中氮原子参与了芳环的构造, 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电子处于 核较近,不易给出,碱性较弱。 8. 喹啉与亲核试剂反应时,进攻 反应活化能降低,反应速度加快: 进 攻 u 电 荷 分 布 符 合 电 负 性 预 计 结 果 ,氮 环 中 的 双 键 与 苯 环 共 轭. . . . . . . . . u u 分 布 不 符 合电 负 性 预 计 结 果氮 环 中 的 双 键与 苯 环 不 共 轭异喹啉与亲核试剂反应时,进攻 形成更稳定的负离子中间体,使反应活化能降低,反应速度加快: 9. 2,3且 -、 4-、6不能共振到 3 ( I ) ( I I ) ( I I I )C O . . . . 有利于在 2 19 C O O 咪唑的结构如下: N( A ) 3 1N H( B ) 3孤对电子与吡啶中 N 上孤对电子的 分布相似,不参与芳环的共轭 (A),碱性较强;1一对电子与吡咯中 N 上一对电子的分布相似,参与芳环的共轭 (B),碱性较弱。 所以,在酸性溶液中 3被质子化,以下列形式存在:咪唑分子间存在较强的氢键作用,可以通过氢键形成链状缔合物: N N H N N 呋喃、噻吩、吡咯、噻唑均不能形成类似的分子间氢键。 12 原来的 O C H O O H 4 O 2 O N a O O a + H 4 OC a ( O H ) 2C 5 H 4 O 3 13. C 2 H 5 O O C C H C H 2 C O O C 2 H 5B O C 2 H 5C 2 H 5 O O H 5 N 这是一个 应。吡啶具有一定的碱性,它可以进攻溴原子的 溴代丁酸乙酯消除一分子 成稳定的产物。吡啶的优点是它的碱性小于氢氧化钾 /乙醇溶液,不会使酯皂化,而 醇则会使酯皂化。 20 14. 吡啶与 成吡啶 者对亲电试剂不敏感。 N + F e B r 3 N A l B r 3 云 密 度 小 于 吡 啶 环 ,不 利 于 亲 电 取 代 反 应缺 电 子 化 合 物 ,有 空 轨 道氮 上 有 孤 对 电 子 ,可 形 成 配 合 键 15. 脂环氮上的未共用电子为 饱和脂环的作用,电子 云更加集中,碱性强。而奎啉环氮上的未共用电子为 苯环的影响,电子云更加分散,碱性较弱。 16. (A)和 (B)的结构分别为: (A) ) 环比吡啶环活泼。因为苯环上电子云密度大于吡啶环。 17. 根据共振论, 1: 2 2 2 2( A ) ( B ) ( C ) ( D ) 2 2( E ) ( F ). . . . . B)具有特殊的稳定性:负电荷分散到电负性较大的 保持了一个完整的苯环; 另外, 1真实结构较稳定性。3: 2 2 2 2( I V )( I ) ( I I ) ( I I I )共振结构式 (稳定性不如 (B):虽然负电荷分散到电负性较大的 N 上,但却不能保 21 持完整的苯环。另外,在 3有两个共振结构式保持了完整的苯环,使得 3 所以, 1 18. (A)和 (B)的结构式分别为: (A ) 3C H 2 C C H 3O(B) 3C H 2 C O O H ( A , C 8 H 1 5 N O ) 3C O O H 3C H 2 C O O HP h N H N a O 沉 淀 3C H 2 C C H 3O( B , C 7 H 1 3 N O 2 )C r 3 I +( 古 液 酸 , C 6 H 1 1 N O 2 )苯 腙第十四章 1. 类脂化合物是指不溶于水,而易溶于非极性或弱极性有机溶剂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油脂是油和脂肪的总称,包 括猪油、牛油、花生油、豆油和桐油等动植物油。 磷脂是含有磷酸酯基团的类脂化合物,它广泛存在于动物的脑、肝脏和蛋黄,以及植物的种子和微生物中,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成分。 2. 单萜由两个异戊二烯单位组成,是某些植物香精油的主要组分。 二萜是含有四个异戊二烯单位的化合物,广泛分布于动植物界。 三萜 是由鲨烯经过不同的途径环合而成,而鲨烯是由倍半萜金合欢醇的焦磷酸酯尾尾缩合而成。 3. 大豆油、花生油等食用油均为植物油,是不饱和脂肪酸,其双键多为顺式结构,使得碳链的结构锯齿化,分子间更松散,作用力更弱,所以熔点较低。 猪油、牛油等为动物油,是饱和脂肪酸,碳链结构固定,分子间作用力较强,熔点较高。 4. 胆固醇的分子结构如图: 22 从其结构可以看出,分子的疏水性较强,而且比较刚性,和细胞膜中的脂肪链有较强的作用。由于疏水力的相互作用,切分子的刚性,导致胆固醇会较多的聚集在一起,并且和磷脂双分子相比,流动性较差。一旦聚集的较多,形成一个平面,就构成了 “脂筏 ”。胆固醇在脂筏中,因为其的分子刚性和疏水性,起到粘合脂筏中分子的作用。 5. ( 1) ( 2) ( 3) ( 4) 6. 第十五章 1. (略 ) 1 4 . C H O 2 O O 2 O 2 O O 2 O O O O C D 23 1 4 . C H O 2 O O 2 O 2 O O 2 O O O O C (1), (2), (4), (6)是还原糖 ; ( 3),( 5), (7),( 8),( 9),( 10) 是非还原糖 。 1 4 . C H O 2 O O 2 O 2 O O 2 O O O O C 型 和 型 稳定性不同,熔点和比旋光度也不相同。但是 不管开始时是 型还是 型,当它们溶于水放置一段时间后可 达到 溶液 平衡, 其 比例保 持恒定,其中 型约为 37%, 型约为 63%,开链式约 此时平衡体系的比旋光度恒定在 +。 1 4 . C H O 2 O O 2 O 2 O O 2 O O O O C 1) (2R,3R,4R,5R),4,5,6( 2) (2R,3S,4R,5R),4,5,6( 3) (2S,3R,4R,5R),4,5,6 24 1 4 . C H O 2 O O 2 O 2 O O 2 O O O O C . C H O 2 O O 2 O 2 O O 2 O O O O C D 9. 果糖 中的羰基碳具有前手性。 10. 没有游离的醛基和羰基。 1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余杭小学入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4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高分题库(原创题)附答案详解
- 幼教在编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自考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考试综合练习附参考答案详解(满分必刷)
- 2024年执业药师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培优)
- DB34-T 5226-2025 银缕梅育苗技术规程
- 英语教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英语单招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水路运输代理与船舶租赁代理服务合同
-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题及答案
- 香港《儿童发展范畴表现指标》
- 市政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课件上学期高二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件《认识货币》
- 黑布林阅读初一10《霍莉的新朋友》英文版
- 设计概论-第一章-导论课件
- 野天鹅-童话故事课件
- 2017-2018学年新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1全册教案
- 中国华罗庚学校数学课本八年级
- 新媒体营销与运营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三通一平”工程施工标准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