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中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综合报告综合报告 中国工程院中国工程院 二一年七月二一年七月 1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中国工程院于 2008年启动了 “中国制造业 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重大咨询项目,由朱高 峰院士任项目负责人, 12位院士和上百位专 家参与了项目研究。项目选取了能源装备、 轨道交通、机床、汽车、钢铁、石化、电子 信息、通信设备、轻工、纺织等十个产业进 行专题研究,经过反复讨论后形成了项目综 合研究报告。报告已于今年初上报国务院, 并引起了领导的高度重视。 2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一 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 国际制造业发展综述 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 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 三 四 五 六 制造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及路径 结论和建议 3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一) 近十年来取得的成绩 (二) 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一 4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一) 近十年来取得的成绩 1、 规模总量快速增长 2、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3、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 5、自主创新能力取得提高 6、国际地位不断上升 4、产业竞争力水平得到提升 5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1、 规模总量快速增长 我国制造业整体规模快速增长,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 制造业各行业均有较大发展,部分如有色、钢铁等行业 年均增速达 30%;很多产品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 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 规模总量规模总量 快速增长快速增长 主要经济指标增长情况 主要行业实现高速增长 主要产品产量快速增长 6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主要经济指标增长情况 年份 企 业 数 工 业总产值 工 业 增加 值 主 营业务 收 入 利 润总 额 从 业 人 员 2000 144399 73923.77 19396.51 70601.65 2713.65 4461.61 2001 152508 83103.67 21971.28 79067.71 3087.93 - 2002 162172 96854.59 25923.98 92734.68 4097.69 - 2003 181186 127352 34089 124035 6165 4883.81 2004 203617 175283.47 45774.83 163240 8304 5220 2005 251499 217836 57231 213844 9704 5935 2006 279282 274571.67 72436.89 270477.85 12811.17 6346.89 2007 313046 353631 93977 347890 19622 6856 2008 396950 441358 - 432760 21674 7732 2008比 2000增长 175% 497% 385% 513% 699% 73.3% 2000 2008年我国制造业主要经济指标增长情况(个、亿元、万人) 7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8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9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主要行业实现高速增长 排名 行业 2000年 2008年 年均增长率 1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2180.23 20948.74 32.69% 2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4732.90 44727.96 32.41% 3 家具制造业 370.18 3072.80 30.28% 4 普通机械制造业 3046.95 24687.56 29.89% 5 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造业 656.77 4803.60 28.24% 6 专用设备制造业 2192.63 14521.30 26.66% 7 食品加工业 3722.70 23917.37 26.18% 8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4834.68 30428.84 25.85% 9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5364.83 33395.28 25.68% 10 金属制品业 2539.76 15029.61 24.89% 11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5749.02 33955.07 24.86% 12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7549.58 43902.82 24.62% 13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 867.91 4984.49 24.42% 14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3692.85 20943.45 24.23% 10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排名 行业 2000年 2008年 年均增长率 15 食品制造业 1442.52 7716.54 23.32% 16 塑料制品业 1899.70 9897.17 22.91% 17 橡胶制品业 812.70 4228.61 22.89% 18 石油加工及炼焦业 4429.19 22628.68 22.61% 19 造纸及纸制品业 1590.36 7873.87 22.13% 20 医药制造业 1781.30 7874.98 20.42% 21 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造业 1345.17 5871.43 20.23% 22 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 616.71 2685.01 20.19% 23 纺织业 5149.30 21393.12 19.49% 24 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 2291.16 9435.76 19.35% 25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617.94 2498.39 19.08% 26 饮料制造业 1752.37 6250.46 17.23% 27 化学纤维制造业 1243.07 3970.16 15.62% 28 烟草加工业 1451.29 4488.87 15.16% 11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工业总产值 工业增加 值 主营业务 收入 利润 总额 利税总 额 出口总额 (亿美元) 能源装备 (发电设备) 1385.30 299.43 1299.71 142.75 (亿元) 轨道交通 845.98 711.45 32.15 39.85 36.46 汽车 18780.54 4104.13 18766.99 923.58 1969.15 476.25 机床(金切) 1228 1160 电子信息 12100 55433 1559 528 5217.6 通讯设备 8460.3 1917.9 870.5 钢铁 44728 9007.14 25650 846 1950 234 石化 5299 纺织 31023.47 8126.22 1301 1896.25 轻工 93898 26235.3 3882 6278 3092.3 本课题重点分析的十大行业的主要经济指标 12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主要产品产量快速增长 产 品名称 2000年 产 量 2008年 产 量 年均增 长 居世界位次 化学纤维(万吨) 695.42 2404.61 16.8% 纱(万吨) 660.11 2123.33 15.9% 布(亿米) 277.00 710.00 8.4% 印染布(亿米) 158.71 494.34 15.3% 服装(亿件) 209.34 460.00 10.3% 粗钢 ( 万吨 ) 12850 50049 18.5% 1 数控金切机床 ( 台 ) 14053 122211 31.0% 彩电 ( 万台 ) 3858 9033 11.2% 1 微机 ( 万台 ) 712 13667 44.7% 1 集成电路 ( 亿块 ) 59 417 27.7% 程控交换机 ( 万线 ) 8575 4584 -7.5% 1 手机 ( 万台 ) 3852 55964 39.7% 1 显示器 ( 万台 ) 2861 13365 21.3% 1 13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产 品名称 2000年 产 量 2008年 产 量 年均增 长 居世界位次 电力机车(辆) 295 445 5.3% 内燃机车(辆) 624 566 -1.2% 铁路客车(辆) 3010 1101 -11.8% 铁路货车(辆) 10898 41210 18.1% 动车组(辆) 64 694 34.7% 城轨地铁(辆) 170 897 23.1% 发电设备(万千瓦) 697 13314 44.6% 1 汽车(万辆) 207 935 20.7% 2 炼油(亿吨) 2.77 4.4 6.0% 2 乙烯(万吨) 445.7 998.5 10.6% 2 合成树脂(万吨) 811 3422 19.7% 2 合成纤维(万吨) 853 2990 17.0% 1 合成橡胶(万吨) 111.5 235 9.8% 2 14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2、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产业结构产业结构 逐步优化逐步优化 产业结构趋向重型化 资本结构呈现多元化 组织结构合理化 15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产业结构趋向重型化 年 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5 2006 2007 2008 机械 电 子制造 业 34.16 34.62 35.48 36.43 35.30 35.79 35.30 37.83 轻纺 制造 业 31.02 30.99 30.24 28.26 27.31 26.70 26.21 22.66 资 源加工工 业 34.83 34.39 33.01 34.27 36.29 36.40 37.20 38.33 其他制造 业 - - - 1.05 1.10 1.11 1.15 1.18 我国资源加工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重 提高明显,产业结构趋向重型化的趋势渐为突出。 16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资本结构呈现多元化 年份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 业 私 营 工 业 企 业 “ 三 资 ” 企 业 2000 8757.05 - 5442.78 2001 9293.69 - 6411.96 2002 10163.49 - 7352.07 2003 12174.89 - 10751.78 2005 15238.68 12136.41 19062.50 2006 17325.02 17578.79 24053.99 2007 21726.40 24525.22 30341.67 “三资 ”企业和民营企业增长速度较快,到 2007 年已均超过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17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组织结构合理化 年份 大中型工业企业 工业总产值 占规模以上企业比例 工业增加值 占规模以上企业比例 2000 40363.77 54.60% 10893.73 56.16% 2001 48366.17 58.20% 13016.22 59.24% 2002 55267.59 57.06% 15209.94 58.67% 2003 84438.67 66.30% 22735.21 66.69% 2005 141737.42 65.07% 36557.68 63.88% 2006 176245.22 64.19% 45060.89 62.21% 2007 223825.79 63.29% 57754.14 61.46% 2008 269826.66 61.14% - - 大中型企业比重不断增加。 大企业集团数量不断增加 。 * 18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3、 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 对外开放对外开放 不断加强不断加强 国际合作逐步深入 产品出口增速加快 出口产品结构发生变化 19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国际合作逐步深入 近年来,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 资总体呈增长态势 。 20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产品出口增速加快 2000 2007 规模以上制造业出口交货值(亿元) 14193 72889 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率 19.4% 21% 近年来制造业产品出口增速明显加快 , 产品出口率持续上升。 行业 出口交 货值率 行业 出口交 货值率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 制造业 68%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43%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47% 家具制造业 44% 皮革毛皮羽毛 (绒 )及其制品业 43%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61% 我国制造业外向型特征明显,少数行业已成为出口主导。 22.5% 21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出口产品结构发生变化 1980 2000 初级产品出口额占出口商品总额的比重 50.3% 10%以下 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 49.7% 90%以上 我国生产的工业品,如家电、服装、纺织品 、日用品、电子通信产品等已有很高的市场占 有率,中国已成为名符其实的 “世界工厂 ”。 22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4、 产业竞争力水平取得提升 发电设备方面 :我国上气、哈电、东电三家企业的综 合竞争力已由第三集团跃居第二集团,处在世界 5 7位 。 举例: 汽车产业 :我国的综合竞争力水平已达美国的 41.7% 、日本的 42.4%、德国的 47.3%和韩国的 61.6%,取得显 著提升。 磷肥产业 :取得明显进步,在国内市场的综合竞争能 力排名第一,在国际市场上的综合竞争能力排名第五。 其它产业也都有明显进步。 23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5、 自主创新能力取得提高 2003 2007 制造业大中型企业研发经费(亿元) 676.38 2009.56 研发经费占企业总销售收入 0.81% 0.90% 自主创新投入加大 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进展 国家工程 研究中心 国家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 国家工程 实验室 2008年 100 54 45 24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6、 国际地位不断上升 年份 中国 世界 中国占世 界比重( %) 世界 位次制造业 增加值 年增长 率( %) 制造业 增加值 年增长 率( %) 2000 3849.4 10.8 58033.2 6.1 6.6 4 2001 4191.1 8.6 54772.7 -1.8 7.7 3 2002 4567.3 10.1 55802.8 1.6 8.2 3 2003 5390.3 14.9 61809.2 3.6 8.7 3 2004 6252.2 9.0 69507.3 6.0 9.0 3 2005 7511.7 12.1 74476.1 3.9 10.1 3 2006 7511.72 - 74408.3 - - 3 2007 13413.4 - 79985.5 - 16.77 2 10.9% 3.3% 25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二) 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过度依赖规模增长,经济效率不高 2、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产业共性技术缺位 3、大企业集团不强,缺乏专精特的中小配 套企业 4、地区结构趋同化,重复建设严重 26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1、 过度依赖规模增长,经济效率不高 制造业过度依赖于规模的高速增长,发展方式粗放 随着规模增加,部分行业出现了较大的产能过剩,为 今后发展带来隐患 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率 制造业劳动生产率 2000 26.24% 4.35万元 /人 2007 26.57% 13.7万元 /人 制造业的经济效率没有明显提高 17.8% 27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2、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产业共性技术缺位 制造业对外 技术依赖 程度仍很高 产业共性 技术研究 缺位 l 很多关键产品和核心技术仍依靠进口 l 部分成套装备的核心主机 国内还无法制造 l 部分设备虽然国内可以制造,但不具备 设计能力 转制后的行业科研院所出于市场竞争和上级 考核的压力,在共性技术开发方面力不从心, 技术开发和创新力度不足 。 * 28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3、大企业集团不强,缺乏专精特的中小配套企业 大型企业集团 : 多数大型企业集团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很高,但不少是 依靠垄断地位保护所得,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国际市场开 拓能力较弱,大而不强。 中小配套企业 : 普遍存在着投资少、研发能力不足、产品质量差、 品种不全的问题。 29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各省市的 “十一五 ”发展规划中, 24个省市将化工产业定位支柱 产业, 23个省市把装备制造业定为支柱产业, 18个省市将电子 信息定为支柱产业, 15个省市将汽车产业定为支柱产业。 4、地区结构趋同化,重复建设严重 各地在制定产业政策时所确定的主导 产业或支柱产业有很大的相似性 。 钢铁、平板玻璃、水泥、太阳能、风电设备、大型盾构机、公路 施工机械、经济型数控机床等行业一哄而上、过度投资、产能过剩 * 。 为保证 GDP的增长,各地都把拉动 GDP较快的制造业作为发展重点 。 30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小 结: 进入新世纪的十年,我国制造业取得了巨大成 就,年均增长速度达到 25%,制造业增加值占 GDP 的三分之一左右,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 。 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我国制造业还存在着 很多问题。 * 31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二 国际制造业发展综述 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 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 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一 三 四 五 六 制造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及路径 结论和建议 32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一) 国际制造业发展现状 国际制造业发展综述二 (二) 国际制造业未来发展趋势 (三) 国际制造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33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一)国际制造业发展现状 1、发达国家制 造业发展概况 国际发展现状 3、发达国家的主要 经验和做法 2、国际制造业 发展格局变化 34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1、发达国家制造业发展概况 主要发达国家制造业规模 2000-2007年各国制造 业 增加 值 ( 单 位: 亿 美元) 国家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美国 19736.2 18539.3 18892.9 19234.2 20414.3 17383.1 23055.9 17000.0 日本 10327.4 8566.9 8074.52 8861.72 9619.31 9521.33 9338.18 中国 3849.3 4191.0 4567.3 5390.3 6252.2 7596.6 8126.8 10257.6 德国 3924.73 3889.00 4070.77 4897.67 5655.45 6428.33 5950.45 当今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是制造业强国 * 35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主要发达国家制造业占经济比重 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第一产业比重很小,第二 产业一般占 GDP的 20-30%,而第三产业占比超过 70%。 36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2000-2007年各国制造 业 增加 值 占 GDP比重( 单 位: % )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美国 20.21 18.40 18.14 17.63 17.51 17.78 17.48 14.00 日本 22.21 20.96 20.68 20.94 20.98 21.00 德国 20.65 20.57 20.18 20.08 20.64 23.00 中国 32.27 31.83 31.41 32.71 32.29 32.83 30.47 32.00 英国 20.21 18.40 18.14 17.63 17.51 17.78 17.48 14.00 发达国家制造业占本国经济比重低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 。 37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2、国际制造业发展格局变化 在全球范围内 配置资源和进行 产业链分工 发达国家产业 转移是有限度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国际制造业 跨国公司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竞争优势,建立起 世界范围的研发、生产、销售体系,实现全球化制造 * 在产业转移中,发达国家保留着技术开发、产品设计、 关键核心零部件生产、品牌和销售渠道等高端环节, 而将生产、组装、加工等低端环节转移, 发展中国家只能分享少部分增加值和微薄的利润。 38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世界主要地区制造 业 增加 值总 量 制造业增加值(单位:亿美元) 主要地区 1995年 2007年 发达国家 44677.11 55444.26 东亚及环太平洋 3907.09 11602.50 拉丁美洲及加勒比 2909.74 5800.99 中东及北非 393.88 868.34 南亚 750.44 2212.20 撒哈拉以南非洲 459.59 826.42 发达国家制造业创造财富的能力远强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39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3、发达国家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2) 加大研发投入, 搭建研发平台,促 进产学研协调发展 1) 政府从战略高度重视制造业的发展 3) 积极发展先进 制造技术,探索适 应未来需求的现代 制造模式 4) 改进教育和培训体 系,培养高素质人才 40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美、日、德、中、英等国研 发 情况比 较 国家 研发投入占 GDP比例( %) 研究员人数(每百万人) 科研期刊论文数量 2000-2006年 2000-2006年 2005年 美国 2.61 4651 205320 日本 3.4 5546 55471 德国 2.52 3386 44145 中国 1.42 926 41596 英国 1.8 3033 45572 韩国 3.23 4162 16396 41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一) 国际制造业发展现状 国际制造业发展综述二 (二) 国际制造业未来发展趋势 (三) 国际制造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42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随着环境压力的加大,减少废物排放、把对环境的影响 降至 “接近于零排放 ”,是制造业面临的长期挑战。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突出和制造业高技术化趋势 的显现,制造业面临着合格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的短缺。 全球范围内企业的兼并、重组频繁,国际制造企业间的 竞争不断加剧 。 在 WTO规则的约束下,各国被要求开放国内市场,工业 产品的市场逐渐统一化和国际化,加剧了全球制造业的竞争 . 发展中国家间在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上也存在激烈的竞争 (二)国际制造业未来发展趋势 环保、资源和能源形势日益严峻 人才短缺 全球竞争加剧 * 挑战 43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1 4 2 3 5 全球化 高技术化 绿色化 信息化 集聚化 6 服务化 趋势趋势 44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全球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 制造业在融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等环节均 体现出了全球化的趋势。这在大型民用飞机的生产 方面尤为明显。 例如,波音 787飞机共有 132,500个工程部件,是通过 分布在全球十多个国家的 545个企业生产的,波音公司通过 制造环节的全球布局,极大地获得技术、成本、质量等诸多 方面的优势。 45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高技术化 二十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给人类生 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技术的加速发展给制造业带 来了深刻的、甚至是革命性的变化,当前与制造业 结合最紧密的有 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 术、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 等。 46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信息化 信息化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 l 信息化改善了产品研发过程及其管理,提升了 创新能力。 l 信息化促进制造企业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的变 革与创新,大大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加强同协作企 业之间的配合。 制造业的信息化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 管理与制造技术相结合。 47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服务化 制造业正从只提供单一产品向提供包含产品在 内的服务和解决方案转变,产品创意、市场营销、 客户服务的增值作用明显增强,服务型制造的理念 不断深化,这是制造业的重大进步。 建立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制造服务业 ,是引领制造业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已成为当今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 48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集聚化 集聚化是现代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高 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源泉。由于优势企业的引领和 产业链的延伸,一些地区聚集了紧密关联的企业, 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集聚区。 当今的市场竞争已不再是单个企业的竞争,而 是产业链间的竞争,甚至是产业集群区域间的竞争 。 49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绿色化 目前大力提倡的循环经济模式是追求更少资源 消耗、更低环境污染、更大经济效益和更多劳动就 业的一种先进经济模式 。 绿色制造过程 50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一) 国际制造业发展现状 国际制造业发展综述二 (二) 国际制造业未来发展趋势 (三) 国际制造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51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三)国际制造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发达国家制造业仍在全球制造业中占有最大份额。 与此同时,发达国家政府正在不断采取措施推动制造 业发展。 1、发达国家并没有放弃制造业。 * 52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发达国家政府采取了研究提出新型战略性产业、搭建 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促进产学研协调发展、不断加大 研发投入、以法规或科技专项方式推动重大技术研究 等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2、发达国家政府在制造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53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发达国家服务业已占到最大比重,第二产业比重逐 步降低。 制造业已走上了依靠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获取高额 利润的发展道路。 3、抓紧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制造业升级。 54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小 结 综上所述,我们应学习西方国家发展制造业的 先进经验,顺应世界制造业发展趋势,以需求为导 向,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应用 先进的组织管理模式和现代信息技术,从战略高度 推动我国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 55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三 制造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 国际制造业发展综述 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 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 一 四 五 六 制造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及路径 结论和建议 56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 一)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制造业将产生深 远的不利影响 制造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三 (二)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对制造业可持续发 展有机遇亦有挑战 (三)资源与环境问题严重制约制造业发展 (四)结构调整难度进一步加大 (五)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 57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一)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制造业将产生深远的不利影响 1、 外贸出口下降 2、 外商对华制造业直接投资减少 3、 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成为世界各 主要国家谋求再发展的依托 5、 传统企业低成本竞争优势减弱 4、 贸易保护主义加剧 58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2009年 1 11月中国出口情况 1、 外贸出口下降 商务部预计 2009年全年中国出口将下降 16.5%,与 2008 年相比至少减少 3500亿美元。 59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2、 外商对华制造业直接投资减少 外商直接投资制造业 合同项目数(个) 金额(亿美元) 2008年 1-11月 10347 465 2009年 1-11月 8579 414 08年 10月份以来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持续下降, 形势比较严峻。 60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3、 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成为世界各主要国 家谋求再发展的依托 经济失衡导致金融危机爆发。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国家 提出再平衡的方向是 “再工业化 ”,主要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全球需求结构改善并更加均衡,回到能增加可支 配收入的轨道; 二是要突破资源和环境瓶颈。 需要依靠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来实现 61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再工业化 一方面是对本国企业进行保护; 另一方面,再造一个新 “实体 ”,即结合 突破资源和环境的制约,以节能、提 高能效和可再生能源、新材料等为代 表的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业。 62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4、 贸易保护主义加剧 “2009年我国遭受国际 “两反一保 ”(反倾销、反补贴 、贸易保护) ”的案件超过 100件,涉案金额达到 120亿 美元,是 2008年的 2倍。 ” 商务部副部长钟山 “2009年全球许多国家经济显现复苏迹象之际,贸易 保护主义加剧。 中国成为贸易保护主义最大受害国。 ” 英国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报告 “正在推行中的贸易保护措施不断增加,这种(趋势) 没有暂缓。 ” 瑞士圣加仑大学教授西蒙 埃夫奈 特 贸易保护措施如今呈现新特点,日趋多样化。 63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5、 传统企业低成本竞争优势减弱 近年来,由于原材料、交通运输、能源、环境、 劳动力和土地的价格越来越高,传统企业的低成本优 势逐渐减弱,特别是加工类的劳动密集型的外企已经 离开中国转向印度和越南,尤其是一些台企和港企。 无论是在金融危机中还是在之后,我国制造业产品 的出口将会遇到越来越大的阻力。 64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启示:启示: 加大对国内现有企业的贸易保护力度; 加大科技投入,依靠科技进步培育新的经济增 长点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结论:结论: 中国经济需要从出口主导型转向内需型为主 ; 制造业需要尽快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并 结合资源与环境的约束,进一步依靠科技进步培育 新的经济增长点 。 65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 一)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制造业将产生深 远的不利影响 制造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三 (二)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对制造业可持续发 展有机遇亦有挑战 (三)资源与环境问题严重制约制造业发展 (四)结构调整难度进一步加大 (五)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 66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二)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对制造业发展有机遇亦有挑战 1、 城市化滞后工业化 3、 传统制造业产品的实物量需求趋于饱和 ,有些已供大于求 2、 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过弱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已经明确, 提高内需 是我国今后经济 发展中的主要任务之一,并提出了多项对策,这对制造业持续 发展是一次很好的机会,但也要清醒地看到还面临不少问题: 67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1、 城市化滞后工业化 我国目前真实的城市化水平,大约相当于国际上人均 GDP 300-500美元的穷国。 2009年 6月 15日社科院 城市蓝皮书 68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2、 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过弱 投资率 消费率 我国 年 22.2 78.9 年 43.5 48.6 人均(美元) 投资率 私人消费率 最终需求率 140 15 73 71 560 20 66 65 2100 23 60 59 世界银行钱纳里、赛尔奎因等 09年上半年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 8成。 而消费率明显偏低,国内消费持续不足 。 69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3、 传统制造业产品的实物量需求趋于饱和 ,有些已供大于求 我国经济经过近三十年的快速增长,国内市场需 求已经开始发生变化。 但是,食品、服装等总体上呈刚性需求的实物消耗量 不会有大量增加;有些传统制造业产品的需求已经趋于 饱和,甚至供大于求 。 对于某些新兴产业,如汽车、新型产品和电子类个人 用品、新型生产装备等等,受需求牵引实物量会出现较 大幅度增长。 70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结论:结论: 国内市场对制造业产品的需求是具有约束性的;国内市场对制造业产品的需求是具有约束性的; 在一部分制造业产品保持实物量增加的前提下, 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提高产品性能和档次, 以提高制造业产品价值的增量 ,这样制造业的可持续 发展才有希望。 71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 一)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制造业将产生深 远的不利影响 制造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三 (二)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对制造业可持续发 展有机遇亦有挑战 (三)资源与环境问题严重制约制造业发展 (四)结构调整难度进一步加大 (五)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 72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三)资源与环境问题严重制约制造业发展 1、 资源方面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偏低。 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及其与世界水平的比较( 2004 年) 参数 石油 /亿桶 天然气 /万亿 m3 我国总量 170.7 2.2 占比世界 /% 1.4 1.2 我国储量 /开采量比值 13.4 54.7 世界储量 /开采量比值 40.5 66.7 我国人均水平 13.23 桶 0.2万 m3 为世界人均 /% 7 6.1 73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我国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高 。 预计 2020 年石油消费量达到 6.2亿吨,对外依存度将 超过 70;如果达到 4.5亿吨,对外依存度也将超过 60 。供需缺口越来越大。 2007年,铁、锰、铬矿石的对外依存度已分别达到 52%、 55%和 100%,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 今后一二十年内我国的工业化将仍然依靠重化工业支 撑,能源需求将仍然保持高速增长。 * 74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2、 生态环境方面 2001-2006年我国工业污染物排放量总体来说仍以较高速率增长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工业废水排放量 ,亿吨 200.7 207.2 212.4 221.1 243.1 240.2 比上年增长, % 3.35 3.24 2.51 4.10 9.95 -1.19 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万吨 607.5 584.0 511.9 509.7 554.8 541.5 比上年增长, % -13.77 -3.87 -12.35 -0.43 8.85 -2.40 工业氨氮排放量 ,万吨 41.0 42.1 40.4 42.2 52.5 42.5 比上年增长, % - 2.68 -4.04 4.46 24.41 -19.05 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 ,万吨 1566.6 1562.0 1791.4 1891.4 2168.4 2234.8 比上年增长, % -2.85 -0.29 14.69 5.58 14.65 3.06 工业烟尘排放量 ,万吨 841.2 804.2 846.2 886.5 948.9 864.5 比上年增长, % -11.76 -4.40 5.22 4.76 7.04 -8.89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 ,万吨 88745.7 94509.4 100428.4 120030.0 134448.9 151541.4 比上年增长, % 8.75 6.49 6.26 19.52 12.01 12.71 75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单位 GDP SO2排放量是美国的 6.0倍、德国的 26.4倍、日本的 68.7倍; 排名前五位的行业 占排放总量的比重 废水排放量 造纸、化工、电力、纺织、钢铁 61.6% SO2废气排放量 电力、建材、钢铁、化工、有色金属 84.3% 温室气体排放量 电力、钢铁、化工、石化和建材 70% 76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2009年 11月 26日中国政府正式对外宣布控制温室 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决定到 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 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年下降 40 45, 并提出了 相应的措施建议,这对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77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 一)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制造业将产生深 远的不利影响 制造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三 (二)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对制造业可持续发 展有机遇亦有挑战 (三)资源与环境问题严重制约制造业发展 (四)结构调整难度进一步加大 (五)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 78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四)结构调整难度进一步加大 3、 制造业产品出口比重过高 2、 外资在制造业的比重增加过快 1、 地区产业结构趋同使我国制造业结构处于 严重的不合理状态 5、 大企业集团不强和专特精零部件企业缺乏 4、 制造业产品结构仍处于低端水平 6、 资本结构不合理对制造业企业成长不利 79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1、 地区产业结构趋同使我国制造业结构处于 严重的不合理状态 我国地区产业结构趋同问题十分严重,据有关资料对 沿海地区调查的数据显示,某地区 16个城市各自产业 结构的相似系数都在 0.9以上, 80以上都是制造业 企业。经济互补性不强,重复投资和产能过剩严重。 主要集中在钢铁、建材、电解铝、机械、化工、 轻纺、电子等行业,新型产业中的光伏和风电等行业 均出现产能过剩。 80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2、 外资在制造业的比重增加过快 按资本结构分制造业增加值变化情况 单位:亿元 年份 国有及国有控股 企业 私营工业企业 “ 三资 ” 企业 2000 8757.05 - 5442.78 2001 9293.69 - 6411.96 2002 10163.49 - 7352.07 2003 12174.89 - 10751.78 2005 15238.68 12136.41 19062.50 2006 17325.02 17578.79 24053.99 2007 21726.40 24525.22 30341.67 81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各类经济性质的企业占 电子信息产品出口比重 2008年电子信息产品 出口主要贸易方式 82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3、 制造业产品出口比重过高 制造业产品出口增速明显加快,产品出口率持续上升 2000 2007年我国规模以上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平均 每年增长 22.5%,出口交货值由 2000年的 14193亿元 增长到 2007年的 72889亿元,翻了两番多。 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率由 2000年的 19.4%上升 到 2007年的 21%。 83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4、 制造业产品结构仍处于低端水平 这几年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大部分仍处于低端水平 以机床行业为例, 2008年我国机床产量达 61.7万台,但数控 金切机床只有 12万多台,而其中 2/3是价位较低的经济型数控 金切机床。 84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5、 大企业集团不强和专特精零部件企业缺乏 大型企业集团:研发能力弱;自主知识产权少;劳动生产率 和工业增加值率低;系统集成能力弱等,除极个别集团外,绝 大部分企业仍不具备与国际大型跨国公司竞争的实力。 缺乏专特精零部件企业。不仅提高了产品的成本,而且对 外依存仍居高不下。 85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6、 资本结构不合理对制造业企业成长不利 以股市融资为代表的市场型直接融资不足 30%,远 低于发达国家 70%左右的水平; 金融风险过度集中在国家银行,银行的运作效率低 ,市场竞争不足; 企业不能以低成本获得资金支持; 资本区域配置不合理、民营资本进入壁垒高、装备 制造业的融资问题突出,创业投资及风险投资严重 不足等。 86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 一)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制造业将产生深 远的不利影响 制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难点详解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升华和凝华》章节测评试卷(含答案详解版)
- 市政管道施工工艺优化与节能减排方案
- 考点攻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重点解析试卷(解析版含答案)
- 解析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特性声的利用》综合测试试题(详解)
- 土建施工现场协调方案
- 解析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升华和凝华》专题测评试卷(含答案详解版)
- 建筑声光环境智能调节系统方案
- 第3单元 复习指导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中图中华地图版必修第一册-中图中华地图版2020
- 塑料玩具制作工岗前岗中技能考核试卷含答案
- 9 心中的110-有点警惕性(第1课时)(教学设计)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 【《基于Java Web的网络题库和考试系统设计与实现》8900字(论文)】
- 学堂在线 实验室安全教育 章节测试答案
- 医院应急知识培训课件
- 2025-2030中国抗骨质疏松药物市场调研及未来增长预测报告
- 2025年注册道路工程师执业资格基础考试应试辅导(公共基础)(上下册)
- 终极焊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国家能源安庆市2025秋招能源与动力工程类面试追问及参考回答
- 房屋安全性鉴定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广西南宁上林县公安局面向社会招聘警务辅助人员5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知识产权普法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