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现代烟草农业的探索与实践.docx_第1页
南平现代烟草农业的探索与实践.docx_第2页
南平现代烟草农业的探索与实践.docx_第3页
南平现代烟草农业的探索与实践.docx_第4页
南平现代烟草农业的探索与实践.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平现代烟草农业的探索与实践 福建省南平市地处福建北部,与浙江、江西交界,武 夷山脉环绕,拥有优良的生态环境、适宜的自然气候、丰 富的耕地资源,比较适合发展优质烟叶。 XX 年,福建省南平市烟草专卖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局 关于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部署要求,结合烟区的实际 情况,提出了紧紧围绕降低劳动强度、减少劳动用工、发 展规模种植、产生规模效益、建立职业烟农队伍的工作目 标,积极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在开展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工 作中,南平市局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1.整合社会资源,建设高标准农田。 XX 年,南平市局在全市各试点村投资 2285.5 万元,建 设烟田基础设施项目 175 个,其中与国土部门联合立项 53 个,建设高标准农田 9300 多亩。在建设过程中,我们按照 福建省烟草专卖局提出的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招投 标,分项管理、分项实施、分项验收,确保当年立项、当 年竣工的“三统三分一确保”原则,实行两种类型建设运 行模式:一种是“联合项目、部门建设”,指年度联合建 设项目规划区中国土与烟草项目无交叉的区域,实行部门 建设。另一种是“联合项目、联合建设”,指年度联合建 设项目规划区中国土与烟草项目有交叉的区域,实行联合 建设。通过与国土部门的联合建设,增加了建设资金,扩 大了建设成果。 2.探索土地流转模式,促进适度规模种植。 一是采用“烟草规划、村委组织、烟农自愿、专业户 承包”的土地流转模式。在试点村建立土地流转中心,在 “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采取租赁经营、地块互 换、返租倒包等方式进行土地流转。 二是以烟农协会、烟农合作社等组织为载体,建立土 地租赁档案,集中分散出租的土地,由烟农组织出租给烟 农。 三是烟农自发进行土地流转,通过以田换田的形式, 促进土地的集中连片,实现烟叶规模化种植。 3.探索烟叶生产组织形式,提高烟叶生产组织程度。 一是探索建立烟叶生产专业合作社。XX 年,在现代烟 草农业示范园区,由烟农自发组织,注入资金 14 万元,挂 牌成立了“绿源”和“原叶”两个烟草专业合作社。两个 合作社共有烟农 16 户,种植烟叶 166 亩。合作社实行“统 一分工管理、统一资产管理、统一组织生产、统一核算收 支”的运行管理方式,在土地流转、组织生产、机械化耕 作、专业化服务等方面发挥整体优势,从而有效降低了生 产成本,体现出规模效益。XX 年,两个烟草专业合作社的 亩均成本低于种烟大户 68.58 元,亩均效益高出种烟大户 186.51 元。 二是积极探索建立农机合作社机耕服务组织。XX 年, 南平建阳市小湖镇成立了“富民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 专业合作社由从事农机服务的农户本着“自愿、民主、平 等、互利互惠”的原则组成,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自我管理。农机专业合作社具有组织、协调、管理和服务 等职能,按照“统一联系业务、统一作业调度、统一服务 质量、统一机具修理、统一收费标准、分户管理收益”的 方式,为烟农提供烟地冬翻起垄、中耕培土、插秧、收割、 短途运输等综合性服务。 三是继续完善烟农联合体或互助组的生产组织模式。 烟农联合体按照“六统六分”、“五个集中”、“三个互 相”、“一个要求”的原则开展工作。“六统六分”,即 统一规划田块,分户种植管理;统一烟田机耕,分户整畦 起垄;统一调运物资,分户使用;统一技术培训,分户督 促落实;统一防治病虫害,分户承担成本;统一售烟时间, 分户入库结算。“五个集中”,即集中学习培训,集中种 烟田块,集中进行移栽,集中初分预检,集中售烟入库。 “三个互相”,即互相帮助,调节用工;互相学习,交流 技术;互相督促,共同提高。“一个要求”,即烟农联合 体在烟叶生产中要起带头示范作用,当好驻村烟技员的助 手,做好政府、烟草部门联系烟农的桥梁和纽带。据统计, 在南平全市的现代烟草农业试点村中,烟农联合体或互助 组织有 101 个,包括种烟农户 621 户,种烟 9952 亩,平均 每个联合体种烟 98.5 亩。 4.积极探索专业化生产服务模式,实现减工增效。 在专业化生产中,我们进一步细化专业化分工,扩大 专业化服务范围,在育苗、机耕、病虫害防治、采收、烘 烤、分级等烟叶生产环节建立专业化服务组织,探索专业 化服务模式。通过实施商品化育苗,每亩烟叶节省成本 5.82 元;通过实施病虫害统防统治,每亩烟叶节省用工 0.06 个,减少成本 3.15 元;通过实行专业化烘烤使每亩烟 叶减少用工 1.3 个。 5.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一是加强试点村硬件设施的配备。XX 年,全市各试点 村建立了 7 个培训中心,配备 51 台电脑,培训烟农达 4163 人次。二是加强与通信、气象部门合作,建立农信通短信 平台,实时提供农情信息、天气预报和灾害防范服务。三 是建立面向烟农的网络信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