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与社会阅读.docx_第1页
图书馆与社会阅读.docx_第2页
图书馆与社会阅读.docx_第3页
图书馆与社会阅读.docx_第4页
图书馆与社会阅读.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图书馆与社会阅读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图书馆, 青海 西宁 810016) 摘 要: 文章阐述了的发展及它们相结合的漫长历程, 并进一步论述了 当今社会图书馆的状况及人们阅读心理的 变化,提出了加快图书馆建设,促进社会阅读 的一些方法 和措施。 关键词:图书馆;社会阅读;阅读心理;阅读方式 中图分类号:G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6921(XX)20017202 图书馆是一个传递文献信息,开发信息资源,参与社 会教育,保存文化遗产的社会机构。社 会阅读是社会各界 人士广泛进行阅读,从而丰富知识、充实头脑、或用于消 遣娱乐目的的行 为。书是用来阅读的,是密不可分的,但 是真正地结合 在一起,向社会开放,供广大群众使用,却 经历了很艰辛的过程。近代图书馆的特点就是通 过文献的 利用来传播知识,进行社会教育。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 社会实践的变化,人们的 政治趋向、经济趋向、知识趋向、 心理趋向的变化,之间的关系又出现了 新情况、新问题。 具有专业性、权威性、丰富资源的图书馆在倡导全民阅读, 联系群体阅读 和个体阅读,联合社会力量,振兴“书香民 族”,共建“文化中国“的进程中,还需要在自 身建设上 做一些改进,从而拓展图书馆的发展空间,更好地为社会 阅读服务。 1 溯源 1.1 图书馆的发展 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是以文字、文献的产生、演变和 进化为基础的。我国的图书馆发展历史 悠久,早在周朝, 就有专门保管图书的机构和官员。 我国古代的图书馆叫做“藏书楼”,它以官府藏书、 私人藏书、书院藏书和寺院藏书为主体 ,兴盛于唐、宋、 明、清,当时的藏书主要具有保存价值,只供达官贵人和 士大夫等人使用 。 正式提出设立公共藏书楼的是清朝的李瑞,他在推广 学校的折中,将设藏书楼作为兴学相辅 相成的措施,请求 在京师及 18 省会建藏书楼,收藏殿版、官书局所刻书籍及 制造局所译西 书。1904 年,湖南图书馆成立,它开创了我 国公共图书馆的先河。 1.2 社会阅读的发展 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口头传播的时代,书籍印刷的 时代和电子图像的时代。在口头传播的 时代,民谣、谚语、 民间故事、传闻、信仰、农业技艺、技能,甚至是某些祭 祀知识是通过 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这些知识多数属于集 体经验,集体智慧和集体记忆。 印刷在隋唐之际已出现,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后, 纸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书写方式也发 生了转变,人们可以 很容易地记下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造纸术已发明了两千 多年,但在以 农业为主的古代,看书认字是广大老百姓所 做不到的。阅读仍然只属于少数的文人士大夫 和一小部分 乡村的秀才儒生。 社会阅读的出现,在世界范围内应该是非常晚近的事 情。它大约开始于 18 世纪末期,以现代 报纸、杂志、图 书馆的出现,以及小说的兴起为标记。以谷腾堡印刷机的 发明为契机。印刷 物的普及使得昂贵的书籍变成了廉价商 品,它把少数人的特权变成了大众技能,把阅读行为 变成 了社会化的行为。人们开始大量地用阅读来汲取知识,转 化为智慧和实践,形成自己的 心得、感悟、发现和创新。 1.3 的结合 我国第一所近代图书馆是以古越藏书楼为标志。它在 1904 年由浙江人徐树兰私人创办。它具 有以下特点:藏 书范围广泛。古代的藏书楼藏书以经、史、子、籍为主, 它在这些藏 书的基础上,广泛收集了一些海外各国图书馆 和私家著述、报刊,备供人借阅,扩展了西学 、新学的传 播。完整的管理和借阅规程。有了完整的借阅规程,老 百姓就可以按一定 的借阅手续到藏书楼借书还书,它使书 籍与大众之间靠近了一大步。新的分类方法和 编目条例。 古越藏书楼是国内第一所正式确定对外开放借阅的图书馆。 “五四”运动之后, 在李大钊、蔡元培等人的倡导下,各 地的各种类型的图书馆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开放服 务 是近代图书馆的一大特点,它欢迎广大读者来借阅、咨询, 它的宗旨是“为读者服务,为 社会服务。” 在国际上,阮冈纳赞的图书馆学五定律的诞生是 图书馆事业史和思想史上的大事,它引 起了一场图书馆变 革。在这之前,虽然印刷术的发明使图书不再稀少,而长 期以来掌握和管 理图书馆的人并未畅通无阻地让读者使用 图书。直到 20 世纪初,美国的新图书馆运动的发起 ,以 及阮氏五定律的发表,改变了“书为少数人”的概念,它 打开了图书馆的大门, 使图书馆向一切人开放,使图书馆 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并使图书 馆更具有社会价值和社会意 义。 2 的现状 2.1 图书馆的现状 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图书馆一直处于发展、变革 中,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知识充满了 渴望,培根说过 “知识就是力量,”谁拥有知识,谁就会拥有智慧、才干, 甚至是财富和权 力。现代的知识瞬息万变,每个人必须不 断吸收新知识,很多人在图书馆里如饥似渴地汲取 着知识, 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很迫切,很广泛。用户需求的演变与升 级一次又一次改写了图书 馆信息服务的外延和内涵,图书 馆在用户需求的推动下,也在不断地升级。 1978 年以后,我国图书馆事业迅速发展。图书馆的规 模、数量、条件都大大发生了改变,据 统计,1987 年,高 校图书馆发展到 1 053 个,藏书达到34 500 万册,馆 舍面积 290 万 m2 。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我国的图书馆更是朝着电子化、 网络化方向迅速发展。许多图书馆建立 了电子阅览室、数 据库检索、网络服务系统,加大了电子版文献的购买力度, 工作人员的整 体素质也提高了。很多图书馆将计算机技术 和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实现了远程文献传输, 为文献资 源的广泛使用创造了条件。图书馆正在通过书刊借阅、馆 际互借、参考咨询、专题 讲座、宣传报道等多种途径,向 读者们迅速准确地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2.2 现代人的阅读心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阅读也发生了变化。社会需求 的多样性和快速性引发了现代人阅读趣 味的转变。现代人 的阅读心理存在以下特点: 2.2.1 阅读方式的改变。进入电了图像时代后,文献 载体的类型更加多样,声像型,机读型的文献载体更加受 到了人 们的青睐。既具有声音,又具有图像的文献给人一 种“闻其身、观其形”的切身感触,能给 人留下鲜明生动 的直感印象。印刷型文献的笨重、体积大、存储密度低等 缺点,又使光盘、 磁盘等磁性载体倍受欢迎。社会阅读习 惯正在趋向于图像传播,人们通过图像和声音而不是 阅读 文字的形式来获得经验。 2.2.2 阅读对象的改变。培根说:“读书使人明智, 读诗使人聪慧,演绎使人精彩”。我们的祖先阅读的 是雅文 学,他们喜欢读诗歌、名著、经典,其目的是接受 前人成果,理清思想脉络,建立文化结构 ,夯实知识基础。 当今社会中,人们阅读的对象主要是报纸和时尚杂志。 报纸和期刊具有传递速度快、信息量 大、内容丰富、新颖, 能及时反映最新动态、现实感强、传播面广、具有群众性 和通俗性等 特点。人们需要快速地获取信息、增长知识来 应对环境、与人交流、把握机遇、与时俱进。 轻松的休闲 式阅读正在取代深刻的经典文学的阅读。 2.2.3 阅读倾向的改变。 社会阅读是作品进入消费领域的实施,是艺术生产的 最终完成。工业文明取代了小农经济模 式,快节奏的生活 方式取代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存状态,人们的 审美心理发生了 变化,阅读倾向随之发生了改变。从当今 流行的通俗小说,网络小说来看,以英雄传奇和儿 女恋情 的小说最为畅销。人生离不开正确的自我调节,阅读英雄 传奇,正是通过“英雄情结 ”来获得“自我”与“社会” 之间沟通的心理互补,这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人生动力。 阅 读“ 言情”型作品,又使人们在忙碌之余获得精神的 愉悦和情感之满足。另外,由于投资 热、上网热、写作热 和考试热,一改以前以名著、数理化为主的局面,涌出了 许多股票书、 网络书等现代书籍。 2.3 现代的关系 1996 年,上海图书馆提出“360 行人人都发借书证, 365 天天天都开馆”的口号。各图书馆普 遍开展开架借阅、 馆际互借、参考咨询、定题服务、读者教育、缩微复制等 多种方式的读者 服务,同时提供了电子版的文摘,索引、 书目等检索工具。图书馆更加体现了它的群众性和 社会性。 阅读是一项极重要的能力,但是到了 21 世纪,随着新 技术的发展,荧屏与网络的普及对传统 阅读造成了极大的 冲击。读书人,特别是青少年,阅读时间大大减少了。阅 读的必要性引起 了一些学者的关注。1982 年联会国教科文 组织提出“建设阅读社会”的目标。1995 年,联全 国教科 文组织第 28 届大会将 4 月 23 日,定为“世界图书日”, 世界范围内的读书活动朝着长 期,稳定的方向发展。 现代图书馆在服务内容上,不仅是满足人们的知识信 息需求,而且还要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 、权利需求。体现 人性化的内涵,以人为本,正确地引导和迎合读者们的阅 读心理、阅读趣 味,才能更好地拓展自身的发展空间,并 且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图书馆在现代化建设等方面 已经做 了很多努力,除此以外,它还需做以下几件事: 2.3.1 采取多种形式引导读者。尽管计算机已十分普 及,但计算机并不能代替人阅读。当荧屏的光射入大脑时, 人几乎不用 动脑筋。就是说电视观众占大多数的国家基本 上不用大脑。当孩子们沉迷于网络、电视时, 当人们的阅 读时间大大减少时,图书馆作为推动“全民阅读”的重要 角色,要以发展图书馆 事业为手段,以倡导读书,传播知 识,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为目的,开展多样的读者服务活 动吸引更多的读者来图书馆,使读者们在良好的氛围中养 成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可以采用 作品讨论会,读者报告 会和讲演会,网络笔会等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引 导人们广泛 交流阅读心得,讨论阅读过程中存在的疑问, 从而养成喜欢阅读、阅读思考的好习惯。 2.3.2 通过不同方式服务读者。图书馆的宗旨是“读 者第一,服务至上”。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大众,但是有 些图书馆却对 读者有限止。一些弱势群体,如农村人口、 农民工,被排挤在主流文化之外。借阅证的办理 条件和费 用问题是限制这些人群使用的门槛,据调查,国内大多数 图书馆的一次性收费在 60 元以上,这相当于绝对贫困人口 年收入的 20.20%。 农村弱势群体要脱贫致富,就要掌握科学知识。图书 馆作为传播知识和信息的重要阵地,应 该健全合理,高效 的运行机制,比如,为农民提供免费借书证、阅览证,经 常性开展技能培 训、农技讲座,传播农产品种植技术信息、 农产品供求等方面的信息,让农民朋友看到读书 创造财富、 知识开创未来的希望。 2.3.3 美化内外环境吸引读者。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造型美观的图书馆造型,富 有文化韵味的室内设施,功能齐全的微 机室,宁静明亮的 阅览室,给读者一种赏心悦目的印象。宣传橱窗、壁画、 治学名言的布置 ,着装得体、高雅稳重、热情大方的馆员, 完备多样的服务设施,丰富的馆藏资源都能得到 读者的认 可和好感。 图书馆内条理分明的规章制度,井然有序的借阅秩序、 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浓厚的文化氛 围,温馨的人文关怀, 能形成一种无形的吸引力,将读者牢牢的吸引到图书馆。 总之,在数字化的时代,各图书馆要激发个人的阅读 动机,培养大众的阅读能力,努力扩大 文献品种,提高文献 质量、深化现代化力度,完善服务设施。图书馆在不断加 强自身建设中 ,还要采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