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关于高一新生化学学习现状调查报告.docx_第1页
xx年关于高一新生化学学习现状调查报告.docx_第2页
xx年关于高一新生化学学习现状调查报告.docx_第3页
xx年关于高一新生化学学习现状调查报告.docx_第4页
xx年关于高一新生化学学习现状调查报告.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 年关于高一新生化学学习现状调查报 告 XX 年关于高一新生化学学习现状调查报告 期末来了,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时间到了,想 用一个事例告诉学生什么是研究性学习,选一个有意义有 价值的联系实际的课题,于是想到了调查一下高一学生化 学学习现状,可以为下一学期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提 供参考。 20xx 年 1 月 21 日晚上进行的问卷调查,自己任教的高 一某班,发出 48 份,收回 47 份。事先没有明确单选,结 果有的题成了不定项选择,统计时都给予考虑。 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调查,指导被调查的高一新 生如实填写。欢迎提出建设性的宝贵想法,非常感谢同学 的参与。 1、你喜爱上化学课吗?( ) A、很喜欢(35%) B、喜欢(28%) C、不喜欢也不讨厌 (31%) D、讨厌(6%) 分析: 选 A、B 和占 63%,不知道有没有水分,自己调查自己, 估计自己只能得 63 分,刚刚及格的哦。选 C 表明学习化学 是一个不好玩不轻松的事情,比重可观,提高化学课的吸 引力“永远在路上“,选择 D 不一定只是对化学,可能对其他 学科也是类似。并不是仅仅依靠“喜欢“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各行各业那么多又苦又累的事情都有人在干,是不是真的 喜欢。 2、你认为你学习化学的目的是( ) A、由于兴趣(21%) B、应付考试(39%) C、增加智慧 (34%) D、不得不(6%) 分析: 由于仓促选项 C 设置不理想,太笼统,改成“实现人生 目标“会更合理,排在第一的是“应付考试“绝不意外,如果 没有考试还有多少人会象现在学习这样用功,同时也反映 出了被动学习不是少数人。 3、你认为化学难在 ( ) A、方程式太多(30%) B、太多零碎的东西不好记忆(37%) C、不喜欢做计算题(12%) D、不会应用学过的知识解 决问题(21%) 分析: 必修 1 专题 2 和专题 3 仅课本上的方程式有多少?氯溴 碘及其化合物 16 个,钠及其化合物 14 个,铝及其化合物 12 个,铁及其化合物 8 个,硅及其化合物 5 个,共 55 个, 还有一部分课本延伸出的方程式,例如课本上实验室制氯 气用 MnO2、也可以用 KMnO4、KClO3 与浓盐酸反应,课本上 铝热反应氧化剂是 Fe2O3,解决问题时经常遇到 FeO、Fe3O4、MnO2、V2O5 等氧化剂,大概有三分之二的方 程式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又会出现一大堆学生看起来“不顺 眼“的离子方程式,还有强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加在一 起不会少于 100 个。 选 B 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与方程式有关,每一个方程 式反应物有几种,生成物有几种,化学式如何写,稀的还 是浓的,条件是加热、点燃还是高温,还有没有其它条件, 怎么样配平都是需要考虑的。选择 A 和 B 的学生加起来占 67%,选 D 的学生方程式都没有掌握,一个问题反应原理就 搞不清,题意就读不懂,谈不上去应用,如果方程式这一 难点突破了,对 70-80%的高一学生来说,化学将变得容易 多了。 怎样突破这一难点?有一次某同学在纸上写了几个方程 式铝、氧化铝、氢氧化铝分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铝热 反应等问:“这些方程式怎样记?“我对自己成功克服了潜意 识中的不耐烦深感欣慰,讲了用理解的方法去记。氧化铝 是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氢氧化铝可看成铝酸, 与氢氧化钠中和,铝与氢氧化钠反应可以当成铝先与水反 应,生成的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让学生翻开课本, 正好找到了学生的上课笔记,铝热反应可以置换出没有铝 活泼的金属。同样的困难并不是每个学生都会提出来的, 怎样大面积解决?一个班 48 个人,记了一个学期又记住几 个学生的名字,接触少,班主任很快就记了所有学生的名 字,去教室多,需要记住,学生也能记住他们班所有人的 名记,因为每天都能见到,天天“复习“.我在想下一年的文 化活动月能否搞一个“方程式比赛“充一个数。 期末考试前一天有一同学问:“我每个地方都复习了, 为什么一考试还是考四五十分?“我让他写 10 个方程式,只 有三个写正确,Al 与盐酸、Al2O3 与 NaOH、Cl2 与水反应, 四个化学式写错:Al 与 NaOH 溶液反应漏水、制漂白粉生成 O2、氯碱工业生成钠单质、Al(OH)3 与 NaOH 反应不知道生 成什么,铝热反应、实验室制 Cl2 漏反应条件,钠与水反 应没有配平,大概就是 50 分的水平,是否有这样一个规律, 方程式能得多少分,高一化学考试就能得多少分。 4、除了化学课堂学习,你平均每天花多少时间在这门 课上? 分钟/天 分析: 按大于、等于、小于 30 分钟进行统计。大于 30 分钟 占 32%,等于 30 分钟占 36%,小于 30 分钟占 32%,可以看出平 均大约为 30 分钟,属于合理时间。 5、学习化学你有完成下面的工作吗?(在选项上打钩) 课前预习 课堂主动提问 上课记笔记 上课注意力集中 按时独立完成作业 仔细核对答案 订正作业 用小本本整理错题好题 记下灵感或记下很意义的 经常 21% 15% 87% 59% 70% 57% 67% 2% 11% 有时 64% 39% 13% 39% 26% 39% 29% 28% 36% 从不 15% 46% 0% 2% 4% 4% 4% 70% 53% 分析: 64%学生选有时预习,有时间预习没时间就算了,经常 的人数 21%较少,可能不少同学没有意识到预习的重要性, 通过预习“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与被动的让老师牵着走能一 样吗?一个是积极主动学习,另一个消极被动学习。从校门 口到知行楼一共上了多少个台阶?从一楼到三楼又上了多少 台阶?走过无数次也不知道,如果带着这些问题上台阶肯定 道。预习就是打有准备的仗,“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 思是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 会失败。预习意识需加强。 课堂上主动提问的 15%,从不提问的占 46%接近一半, 对于从不提问的学生课堂就变成了“一言堂“,缺少了师生之 间的互动交流,缺少了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和质疑。自习课 越静越好,上课时越“乱“越好,主动“提问“就是发现问题, 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上课经堂记笔记的人占 87%,从不记的占 0%,说明绝大 多数同学有记笔记的习惯值的赞赏,“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 强的记忆“.让人眼花缭乱的 ppt 上内容繁多,哪些记哪些 不记,需要选择的。 课注意力集中的人占 59%,有时的占 39%,高一学生年龄 大约在 16 岁,注意力能持续集中的时间=年龄+2 分钟=18 分钟,一节课 45 分钟,需有轻重缓急,课中要有小故事或 “废话“等内容插入,调节学生的注意力。 能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的占 70%,有时的占 26%,从不的占 4%.大多数人能按时独立完成作业。 仔细核对答案占 57%,有时占 39%,从不 4%.作业做完不 管对错不去核对答案为什么会有如此惊人的比例?一直不懂。 这是学习的常规,如同每天需吃饭和睡觉一样还会没时间 还会“有时“和“从不“吗?不知道是对还是错心里能亮堂吗? 做作业有意思吗? 订正作业经常的占 67%,有时的占 29%,从不的占 4%.与 核对答案有很强的关联性,连对错都不知道怎么去订正。 所以对高一新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很必要的,不能想 当然地认为学习上的常规他们都懂,既使知道也不一定做 的到,督促要经常化,让学生养成习惯。 用小本本整理错题好题占 2%,有时的占 28%,从不的占 70%,我认为这个数据是可靠的,只有极个别才能做到。属 于学后反思。多数人想的是怎样去完成作业,做完作业就 是万事大吉,深入细致全面的反反复复的思考方面极度溃 乏。 记下灵感或记下很意义的经常占 11%,有时占 36%,从不 占 53%,比上一项稍微好一点点,也属于深入思考方面的, 只是不用“小本本“了,可能是写在书上试卷上。 最大的欠缺是思考上欠缺,可能有一百条理由。但“学 而不思则罔“是实事,学而不深思也罔。 6、老师批改过的作业你会( ) A、认真订正错误,及时弄清原因(76%) B、很少去想 错误的原因(18%) C、不关心无所谓(6%) 分析: 76%的人对老师批改过的作业比较在意,能订正错误, 查找错因,高于老师不改作业让学生自已订正约十个百分 点,说明高一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比较强。很少去想错误 的原因比例不低 18%,这一部分人学习还没有入门。 7、遇到化学难题你会( ) A、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深入思考(37%) B、先看答 案或参考他人的作业(33%) C 、稍微点难度就向别人救助(18%) D、直接跳过、等 老师上课讲(12%) 分析: 选 A 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约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主 要依靠自身能力解决问题,选 B 自主学习能力一般,借助“ 工具书“学习,约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选 C、D 自主学习 能力低,不习惯动脑筋,习惯求助于他人,约占总人数的 三分之一,钻研的比较少,不爱思考,遇到问题爱逃避。 学习是干什么的?就是训练思维能力。自己想出来的是 能力,别人教给你的是知识。 8、对课本上的知识或老师传授的知识,你会( ) A、喜欢寻找缺点并提出不同看法(20%) B、缺乏勇气 提出缺点(11%) C、尊重书本或老师传授的知识(65%) D、没有自己的 主见(4%) 分析: 20%的学生喜欢寻找缺点并提出不同看法,有自己的思 考有主见不盲从,大部分同学都比较倾向于接受老师或课 本上的知识,属于接受式学习,缺乏质疑精神,只有勇于 质疑的人才能不断的进步。 9、对于新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你通常( ) A、接受新知识能力较低,常通过机械性记忆学习新知 识(17%) B、接受新知识能力强,通过理解性学习(10%) C、接受新知识能力一般,要通过练习巩固和记忆学习 (73%) 分析: 有 17%的人认为接受新知识能力较低,通过机械性记忆 进行学习,找不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习效率较低, 10%的人接受新知识能力强,通过理解进行学习,理解就是 不但知识是什么,还要问一问为什么?73%的人认为接受新 知识能力一般,要通过练习巩固和记忆学习。 10、影响你化学成绩的最主要因素有哪些?( ) A、学习态度(14%) B、个人的努力(34%) C、化学学科 难度(12%) D、对化学的投入的精力(29%) E、教师的教学水平(11%) 分析: 影响化学成绩的主要因素多数人认为是个人的努力、 投入的精力和学习态度,这些都是学生自己可控的因素, 学生普便认为后天的努力可以弥补很多的不足。 11、(如果你化学较好请回答这道题)你取得好成绩的 主要原因是什么? A、自己有这方面的天赋(17%) B、喜欢学化学(39%) C、平时能认真复习预习,独立完成作业(44%) 分析; 取得好成绩主要是平时能认真复习预习,独立完成作 业,和喜欢学习化学,学习态度认真肯下功夫是最主要的, 天赋不是最主要的。 12、(如果你化学较差请回答这道题)你化学成绩不好 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老师的教学方法不适合自己(12%) B、对化学不敢 兴趣(9%) C、平时花在化学学习上的时间较少(49%) D 平时很少复习、预习功课,不能很好的完成作业(30%) 分析: 化学成绩不好的原因多数人认为是化学学习上的时间 较少(49%)和很少复习、预习功课,不能很好的完成作业 (30%),说明学生能客观地认识成绩差的原因,不是把学习 差的原因全部推到老师头上。“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少劳 少获,不劳无获。 13、你觉得以下哪种化学课堂教学形式有助于你学习? ( ) A、以老师讲为主(34%) B、以学生讨论为主(2%) C、 师生合作学习(64%) 分析: 有 64%的同学觉得以师生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形式有利 于他们的学习,老师采取积极互动的课堂教学形式能够一 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 34%的学生认为应以老 师讲为主,这一意识有碍于个人主观能动性地发挥,老师 讲得越多,学生自已思考的空间就越小。 14、你希望化学课( )(可以多选) A、多做实验(16%) B 、信息量大,善于归纳总结(9%) C、条理清晰,便于掌握(22%) D、老师有激情能调动 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20%) E、广泛联系生产生活或联系其它学科知识(16%) F、 讲解例题注意思路点拨(17%) 分析: 本题答案比较分散,就像学生说的:“感觉都需要选“. 得票最高的前几项是:1.上课条理要清晰(22%),2.要有激 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20%),3.讲题多讲思路点拨(17%), 4.多做实验(16%)和多联系实际(16%)。在平时教学中应关 注这几点。 有同学写道: “多讲一些有代表性的题目,少讲废话“,有的同学不知 道“废话“是为了调节课堂气氛的。 “上课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视而不见,以免打击学 习热情和兴趣“,有的同学业提出问题很好,但只能听到有 声音不知道说的什么,让同学站起来说。 “课堂应成为师生的狂欢,而不是老师一个人独舞“,让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不能一个人满堂讲 “对于较乱较杂的知点,希望老师列表格“、“多做练习 “ “最重要的是让同学觉得化学有用的有趣的面而不是枯 燥无味的“ “经常提出一些有难度的问题与同学们一起思考,提问 同学,提高同学们学习化学的热情,帮助同学找到学习化 学的方法“, “多去实验室“、“举一反三,加强课堂训练“ “讲题要详细“,“老师放慢讲题速度“ “多讲一些考试重点,提醒我们应该重点记,知识有侧 重“ “上新课前回顾一下上节课内容“作业量增多“ 1、学习态度方面 绝大多数高一生对学习化学持积极态度,讨厌化学和 不得不学习的人数极少,大概每个班 3 人左右。在当前大 环境下,为应试而学的人不是个别属于正常,大多数学生 来到厦大附中都是带着自己的梦想来的。只有三分之一的 人遇到难题能深入钻研,其他的人则是采取各种方法回避 困难。 2、学习时间方面 除化学课堂外,平均每天 30 分钟的学习时间是合适的, 这说明化学作业的量的多少和难度基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