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师“教育爱” 谈师范生教师职业情感培养Ξ.pdf_第1页
从教师“教育爱” 谈师范生教师职业情感培养Ξ.pdf_第2页
从教师“教育爱” 谈师范生教师职业情感培养Ξ.pdf_第3页
从教师“教育爱” 谈师范生教师职业情感培养Ξ.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4年1月第3卷第1期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JournalofEducationalScienceofHunanNormalUniversityVol.3No.1Jan.,2004从教师“教育爱”谈师范生教师职业情感培养X傅宝英(浙江师范大学教育评论研究所,浙江金华321004)摘要:“教育是根植于爱的”,“教育爱”是教师职业情感的灵魂。要确立教师职业情感培养标准,强化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意识,改革教育教学内容和过程,以大学教师的“教育爱”催化师范生教师职业情感的养成。关键词:教师;“教育爱”;师范生;教师职业情感中图分类号:G6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124(2004)0120101204鲁讯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根植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爱心是教育的最基本条件,爱心也是教育成功的原动力。“教育爱”是照亮教师职业生涯道路、照亮学生心灵的不灭明灯,正是教师有对事业、对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教育爱”,才能创造并展现教育美。一、“教育爱”是教师职业情感的灵魂马卡连柯曾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人,惟有爱,教师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才会把辛苦的教育工作当作乐趣来从事,它使教师感觉到每个儿童的喜悦和苦恼都在敲打他的心,引起他的思考关怀和担心。”这种根植于教育的爱就是“教育爱”!任何一位优秀教师在他(她)的工作历程中都倾注了这份“教育爱”,正是由于对全体学生的爱,对每个学生所有方面的爱,甚至对品行后进生、学困生和体育达标困难生的“教育偏爱”,使得他们赢得学生,赢得事业,也赢得了生命的成就。“教育爱”作为人类复杂情感中最高尚情感的结晶,它不是一种直觉的情绪反映,也不是一种个人的狭隘感情,它超越了父母子女之间、兄弟手足之间、亲朋好友之间的血缘的个人情感需求层次,它自觉真诚、普遍持久,体现了社会发展寄予教师的重托,它是无私的合乎理智的具有伟大社会意义的情感,它具有指向未来的性质,关注的是人的素质提升。西方哲人认为爱意味着同情与献身精神,是无条件的给予。“教育爱”体现了教育者对教育事业、对教育教学活动、对学生的一种崇高的、负责的、道德的专业意识、专业情感和专业态度,它将人类最崇高的情感倾注到培养人的事业中。一个理想的教师是怎样的?在时代变迁的背景下教师应具有何等的素质才能适应并胜任新世纪的教育工作?作为教师培养工作母机师范院校和一些综合大学的教育学院该如何定位自身的培养对象的素质标准,这是摆在每一个教育政策制定者、决策者、管理者和教师面前的一个应该明确的问题。在我们对教师素质的期待中有这样一种理想的模型:对人类的热爱和博大的胸怀,对学生成长的关怀和敬业奉献的崇高精神,良好的文化素质,复合的知识结构,在富有时代精神和科学性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育能力和研究能力,在实践中凝聚生成的教育智慧。而这样的个体素质如何才能养成,师范院校该如何来促成这一理想目标的达成呢?在诸多因素中,我认为教师最需要拥有的一种基本的从业情感就是“教育爱”,教师惟有具备这一情感,才有扎根教育事业的坚实情感基础,才有甘愿奉献教育事业的崇高意识,才有孜孜不倦追求职业价值实现和个人自我实现的强大动力。一群高中毕业生不管其以何种动机与心态进入师范院校或综合大学教育学院,只要是认定了今后做教师职业的方向,就必须逐渐地形成正确的教育101X收稿日期:2003206229作者简介:傅宝英(19672),女,浙江金华人,浙江师范大学教育评论研究所访问学者。1994-2008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观、学生观、教学观、德育观、管理观,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拥有实践“灵魂工程师”、“园丁”、“天底下最光辉职业”的技能和情感。在专业化的诸多素养中师范生首先要有正确的职业认识,惟有抱定教育可左右现代人命运的信念,惟有认同教育是人类在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环节与资源,才有可能在形成职业素养的过程中有目的地去积累职业能力和职业情感。大学应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设备条件,科学的管理方式,正当的教育要求,浓厚的师范氛围,理性的学以致用的实践培植,方能塑造新时代称职的教师。任何一所培养师资的高等院校都应充分地发展每一个未来的教师的素质,要使社会的期待和职业的高标准要求有兑现的可能,“教育爱”教师职业情感的培养必须加强。二、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情感培养“教育爱”这种教师职业情感如何培养?这个问题在教师职业专业化的今天是不容忽视和冷落的。笔者认为,师范院校及综合大学教育学院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情感。1.要确立教师职业情感培养标准在世界范围内推行教师专业化的前提下,教师专业的从业标准在提高,各国普遍在教师资格认定上做起了文章,并从法规、政策等制度上对教师提出了职业标准。如美国的准备就绪的国家的报告中要求在教育政策上做出变革,要建立一支教学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和具有远大抱负的专业队伍。我国教师职业道德情感中最核心的标准就是“热爱学生”,这一内容不仅是法制上、政策上的规定,也是无数教师取得教育实践成功,赢得学生爱戴的前提,它是教师最具光辉的人格趋向和职业情感的体现,是师德的灵魂。教师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大学教师要在尊师爱生上用大量的身体力行和模范示例昭示未来的教师们积蓄这份情感。大学教育要充分体现人文意识和人文精神,使师范生的人文素质得到整体提高,在“为教”、“为学”、“为人”上体现大学的理念,塑造站得高(知识、人格制高点)、看得远(面向世界、过去和未来)的一代新型全才型教师。为此,高师院校要对师范生进行师范生角色塑造,确立教师职业情感培养标准,下大力气培养学生正确的教师观,使他们充分理解自己的专业目标和未来职业的定位。在管理上通过修订有关教学管理的制度,提供面向中小学实践的机会,延长实践活动时间,增加师范生的职业体验,提高学生崇高、无私的职业情感。在课程设置上体现教师教育专业特有的意识形态及主流社会观念的内容。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朱小蔓提出“情感人格型师范教育的建构”,希望包括师范生、包括教师的情感人格素质能够引起足够重视。朱小蔓认为,教师缺乏这种素质,就无法真正理解教育;对教育没有热爱之情,是不可能自主地从事教育工作的,只能是就知识论知识。而一个自主型教师在任何场合、任何时间,都可使自己的行为成为一种教育。我们从制度上,从培养体系上都应保障这样的人的培养。至今,虽在政策制度和评价体系上仍未解决,但人们在意识、观念及认同感上已有了很大的进步,国际国内教育发展改革的背景,也使人们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可借鉴美国经验,提高教育专业报考要求,招收基础好的学生,向他们提供教育贷款和奖学金,实行淘汰制,不合格的劝其退学或转系,以保证培养具有过硬教师素质的人去从事教师职业。2.用大学教师的“教育爱”催化师范生教师职业情感的养成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标准,师范院校的教师尤其应是这一标准的楷模,是直观的最有益的模范。俄罗斯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得好:教师个人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所产生的力量,无论什么样的教科书、无论什么样的思潮、无论什么样的奖惩制度都是代替不了的。教师的世界观、品行和对每一生活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学生。教师应感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学生监督之下,国家和人民把未来一代信托给教师,使得教师承担的是一种伟大的社会责任,为此,高尚的人格成了这一职业的基本标准。有人把教师比喻成蜡烛、园丁、渡船、人梯、基础,这表明从事这一职业活动的人需要有高尚的情操和德性,有献身的精神,这也正是教师事业心的真实体现。在教师的字典里“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是德,教师职业道德里“无功便是过”。惟其用这样的情操和德性去育人,教师教育才会结出芳香之花,也才能养成师范生教师职业情感。(1)让师范生在优秀教师的典型事例中体验感受爱的教育力量在师范生的职业情感培植过程中,经历和体验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在师范性课程的教授及平时营造的校园文化里,要用真实感人的例子让师范生体会到一个人民教师爱的份量。我们可以用身边的、媒体上的事例通过录像讲座、直面优秀教师等方式让学生感受真实,接受熏陶。如:全国第五届十杰教师候选人郑捷认为,做一名教师要倾其所爱。她2011994-2008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是一位直肠癌晚期患者,当她夹着教案走进课堂时并不知道是否能像进来时那样笑着出去,但她心底在想,只要还能站起来,生命就应属于崇高的教育事业!她用爱的力量直面人生,直面她所热爱的事业与学生。老教育工作者王企贤从27岁做教师到后来放下粉笔,后又拿起钢笔对青年教师进行辅导,从没有厌倦过教师工作。他愿做一支两头点亮的蜡烛,照亮更多的人。一位省模范教师为了向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把自己的名字也排在班值日表内,每天值日与学生一起洒水、扫地、摆桌子。学生是教师的影子,教师一言一行都会感染学生。同时,“教育爱”还可以弥补教师的教育机智和教育才能的不足,甚至能弥补教育上的某些失误。卢梭说过:“无学问的父母对于儿童贤明的地方,要比巧妙练达的教师多得多,因为热心可以弥补才能之不足,而才能不能补热心。”在教育佳话中,马卡连柯一记耳光的教育失误却出现了教育奇迹:使彪壮强悍的学生扎陀洛夫接受了教育。这些优秀教师的成功范例激励着师范生萌生职业爱的情感,使他们树立爱学生是教育工作法宝的认识。(2)让师范生在教师“教育爱”的示范中养成教师职业情感教师自身对教育事业的孜孜以求,积极进取,不断创新,所表现出来的姿态与境界让师范生体会到当教师的崇高和乐趣。教师应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教学技巧、教学趣味,用自己对事业的执着、虔诚感化学生,真正让师范生佩服教师是智者、德者、能者,把教师职业当作一种乐趣来从事。在管理工作中、教学环节上、育人过程里现代教师应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对教育本质、责任及特点的深刻理解。教师从事的教育事业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未来,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价值和每个家庭的幸福与希望,这种责任感、使命感、崇高感、荣誉感是教师不断开拓自己的事业,努力寻求科学教育教学方法,不断完善自己、充实自己的前提。教师以自己崇高的精神、博大无私的爱、专家研究者的知识视野、温暖的亲和力、完善的能力结构、健康的心理素质,树立一个良好的职业形象,身教重于言教、无声胜有声,师范生置身在这样丰富的人文氛围里,其职业情感的滋长也是自然的、深刻的。(3)让师范生在教师“教育爱”的尊重信任中形成教师职业情感爱是教育的工具,又是鉴别教育的尺度。在倡导学生主体与研究性教与学的今天,教师的学生观应发生改变。在学校里学生是主角,教师是为学生发展提供服务的人员。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主体性是学生内在的属性,而教育是为了人的发展。只有学生的主体意识觉醒了、主体能力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才真正落到实处。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用学生主体的观念指导教师的教育言行,实践“皮格马利翁效应”。古语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自己的老师也连带会愿学他教的课程,不仅言听计从,而且能领会老师微妙的暗示、无形的教诲。“良师益友”型的师生关系表达了教师爱的期望和信任,使学生意识到老师对自己的期望和信任,使心灵的窗户无保留地敞开,师生间架起情感的桥梁,形成“心心相印”的默契,无言无形的教育通过爱的交流,产生潜移默化效果,并由此体会到“教育爱”的重要。此外,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创造性和艺术性,更能使学生体会到教师职业的巨大挑战性和极有潜质的发展余地。3.改革教育教学内容和过程,培养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情感蔡元培先生在教育独立主义中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人格,于人类文化上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师范教育中除了在教育政策、规章、教师的教育行为体现这一精神外,还应在所凭借的教育内容及展开的过程中,把教师的人文情怀培育起来,只有让每个师范生具备这一职业情感,才有从教不竭的动力,才有正确的教育观和职业观。从课程内容上看,我国师范教育非常注重对学生意识形态观念的渗透,开设了中国革命史、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概论、哲学、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在思想品德教育与教师素养方面有独特的师范性要求,这有利于师范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念与方法,懂得教育的阶级性和确立科教兴国的思想意识,体会到教师职业极高的道德人文要求,从而给自己设定一个方向。从教学过程上看,高师院校非常注重师范性和人文素质养成,开展的活动形式多样,影响广泛,效果良好,如文化艺术周、电影周、师范技能大比武、教育论文大赛、军训、三笔字考核、普通话考核、具有浓厚教育意义的支教、志愿者活动、题材广泛的音体舞画活动等,这些都为师范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舞台和教育契机。另外,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教师意识,丰富从教情感,也是培养师范生职业情感的重要渠道。3011994-2008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4.强化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意识,巩固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情感师范生自身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是教师情感最有持久性的源动力,是从事教师职业的基本心理准备,是今后教育实践道路上需一路飘扬的职业情歌。填报师范大学或综合大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一开始就有一种从教的心态,这一天然的职业倾向性、既定选择性,加上教育环节、课程标准及教学活动的强化促成了师范生教师职业情感的进一步丰富,不断坚定自己既定的选择。教师职业具有无私性、奉献性、艰巨性的特点,每一位师范生在接受师范教育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自己即将从事的这份职业的性质和特点,在学习期间,通过丰富学识,增强能力,不断储备自己的职业情感。师范院校及综合大学教育专业要倡导“五爱”之情(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使学生具备“五心”之境界(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学生、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养成“五自”的惯性(人格上要自尊、纪律上要自觉、学习上要自强、工作中能自主、生活上会自立)。在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沟通、学会关心中学会教书育人。通过学习古今中外教育家的先进思想和教育工作者的先进事迹,在实践中不断净化教师职业情感,使之由观念到信念,把人类爱的情感融合到职业的体验中,并在学习中践行这一信念,使这一职业情感得以升华。正像有学者所说的,胜任的教师不仅表现出以大量知识为基础的专业技能,更应拥有一种渗透于行动且指导行动的专业特性,如信念、价值观、对经验的反思、对问题的探究等。在师范教育以能力为本的今天,学生更关注的是学科成绩、证书,对教师职业情感的关注被功利的追求所淹没。因此,更要坚定对教师职业情感的培养,在职前、入职教育环节上打好信念关,让真正有能力、有爱心的教师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生。FosteringforTeachersProfessionalFeelingsoftheNormalSchoolStudentsfromEducationalL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