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生七年观后感 人生七年观后感应该怎么写?人生七年由迈 克尔艾普特执导,Bruce Balden 、Jacqueline Bassett 、Symon Basterfield等出演的一部由 ITV出品的纪录片。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人生七年观后感,希望大家多多 阅读! 人生七年观后感 1 暑假里花了两天不到的时间 把这部记录片看完了。看完真的感慨很多。不得不说 BBC 的纪录片真是无人能出其右,更何况这个纪录片横跨了那 么多年,这份用心让人感动。 1964 年,十四个来自不同阶级的七岁的孩子的被挑选 出来拍摄这部记录片,从 7岁到 56岁,每隔七年拍摄一次, 意图展示 XX年时英国的缩影。这一系列纪录片的拍摄对当 事人的影响是好是坏尚且不论,我们可以用很短的时间看 完他们大半辈子的生活,感谢这些参与人。 我猜测有不少的观众和我一样,一开始会在心里预测 这个或那个孩子的将来。人家说三岁看到老,其实我们不 必这么武断。小时候开朗活泼的孩子长大了未必就是乐观 向上的,小时候害羞自卑的孩子长大了却变得自信多了。 也许许多看过的观众会说这部片子里的孩子大多数没 有脱离自己所在的阶层,我们这里不必去讨论阶级固化的 残酷性还是什么。 我所看到的是平凡人的幸福。 片中年轻时迷茫焦虑的孩子们大多数在 49岁 56 岁的 时候获得了内心的平静。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古人诚 不欺我。 我不想去评价别人的生活是成功还是失败,也不认为 自己有资格说些什么。 只能说说从这部纪录片我收获了什么。 1、受教育 受教育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不论这教育是来自大学还 是来自社会,我们都应该努力的去学习。 2、工作 有一份自己可以长期为之努力而不厌倦的工作 3、家庭生活 在是否结婚生子上自己要慎重选择,因为每个人都应 该对自己的家庭负责。 不过不要对婚姻期望太高,因为婚姻没有那么多的浪 漫。 4、记录 看了这部纪录片第一时间产生了记录下自己每天生活 的冲动。 生活匆匆,而我又是个健忘的人。 说来遗憾我小时候的照片大多遗失了。我挺羡慕那些 从小到大相册都在的人。 5、梦想 我人生的第三个七年快要来了,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 自己的梦想,准确的说,我觉得我的梦想太远,让我甚至 不敢宣之于口,唯恐他人嗤笑。 我猜测我将一辈子是个庸人。 不过人还是应该该尽力去尝试一些不同的东西。 不知道下一个七年的我会怎么样,有没有一份稳定的 工作,有没有结婚生子,有没有一个房子。 所以说,不要指望看了这部纪录片,你的灵魂会得到 升华。该怎么过你还是会怎么过,就像我该迷茫还是一样 迷茫。 人生七年观后感 2 看这部纪录片,就象参加七 年一届的同学会,看看大家不可逆转的成长经历。谁通过 钻研成为大学老师,谁通过努力成为中产阶级,谁在破旧 的社区里生养儿女,谁在慈善中寻找生活的意义,谁在自 我否定中不断流浪从孩子到少年,从少年到婚姻,从 婚姻到孩子,又从孩子到孙辈人生的轮回就这样真实 地放在面前,当时的 14个天真无邪的孩子,曾在游乐场里 如此无忧无虑地疯玩着的,现在都在自己的轨道上努力生 活,安心老去而这些,又都放在英国社会高离婚率、 高流动性的大背景下一一呈现,并且隐隐带着每个人生命 中的缺憾和挣扎的痕迹。看着这片,仿佛眼睁睁看着时光 流逝,心头无法不生隐隐发痛的悲悯之情,却又无法不继 续把它看下去。 Up Series诞生于 1964年,之后每七年拍摄一次,选 取了 14位主人公,49 Up是迄今为止系列纪录片的综合。 导演 Michael Apted自己出生于 1941年,当这部纪录片在 64年首拍时,他还只是个助手,而后来则成为核心导演。 七年、又七年,一部部拍下来,他自己也在电影电视圈中 不断积累着丰富的经验。作为英国左翼思想的知识分子代 表,他从英国到美国,从电视到电影,不断探索表达着自 己对政治、对伦理、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他不但成为知名 导演,而且在 03年被选为美国导演工会的主席。就在这一 部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导演也发现自己从开拍时试图映 照英国阶级社会状况的政治动机,演变成一个命运的沉思 者。而激发这部影片灵感的耶稣会格言“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和 中国格言中的“三岁看小,七岁看老” ,又是多么惊人的相 似! 我看这部片子,正值自己经历了死亡和新生两个阶段, 又重新开始努力攻读电影史的过程中。坐在第三世界转型 中国的书斋里,怀着佛教情怀看这部片子,我看到政治, 看到思想,看到因果,看到情感和自己,看到人的命运。 电视选材所限,对人生无常表现的也许只是冰山一角,可 是片子中每个人最真实的表露,和片子本身优秀的剪辑和 构思,足够让我落泪好几次了。或许别的观众会有别的想 法,但是我的冲动就是:把它推荐给我所有认识的人看。 这部片子对于我,真的十分震撼。三年以前,我曾经想过 作一个项目就是为那些临终的人们拍摄纪录片,采访他们 所有的思想和感情经历,为他们编排一次完美的蒙太奇, 但是三年过去了,这个梦想还没有实现。也许有一天,当 我觉得自己实力足够的时候,我会来试一试。 人生七年观后感 3 49UP ,一部纪录片,讲 述的是导演从 1964年开始跟拍英国各个阶层普通人的生活, 从他们 7岁开始,每隔 7年会重访受访者,直至他们 49岁。 生命历程跨越之大,足以让人看清人们面对人生的无 力感。小时候总是有很宏伟的理想,科学家,工程师,当 随着人生不断的进展,这些宏伟的理想也慢慢消散,被打 磨殆尽。 里面一个男孩理想是当赛马手,但却没这方面天赋。 没上过大学,但后来进修过一段表演,却当上了演员,人 近中年的时候在西班牙买了房子,孩子们发展也不错,算 是比较幸运的。而其他社会阶级底层的孩子,他们的生活 却并没有这么好。因年幼的时候住校,父母要么离异,要 么就不在身边,年幼时被同学欺负,自信心被打击,性格 也孤僻。学习又不好。成年之后干着体力劳动的工作。婚 姻起伏不定。又面临失业。不过因为英国社会保障做的比 较好,这些人有独门独院的房子,可以养得起好几个孩子。 中年的时候生活也算比较幸福。 影片中一个男孩出身贫苦,但学习天赋秉义,考入知 名大学,进行科学研究。但后来发现研究好几年的议题, 却是死胡同。这对他打击也非常大。而另一个男孩在年幼 的时候就下定决心要从政,锋芒毕露。但在中年的时候却 目光随和,政治抱负并没有成功,现在只是一个普通的白 领。 导演起初拍这个片子是为了反映当时英国的“阶级凝 固” ,底层的孩子很难上升到精英阶层,而精英阶层应该更 幸福的生活,但后来发现,人们之间对梦想的相对距离都 是一样的。精英阶层不见得就比底层的人更幸福。 影片最后采访的一个是 35岁的时候还是无家可归,身 无分文的人。采访他的时候看着让人心痛,在冬天的寒风 中抖动着身躯,他说,关键不是人们想做什么,是能做什 么。记者问他,你未来七年打算做什么?他说,我可以想 过任何一种我想过的生活,但我不知道真正想过的是什么 样的生活。但在他 42岁的时候却成为民主党的一名议员。 生活境况也逐渐好起来。可依旧没有结婚生子。这不得不 说是他的人生遗憾。 看过之后我在想,我们对自己的人生历程究竟能决定 多少呢?七岁看老,这说的似乎格外残酷。都说性格决定 命运,但是什么决定性格呢? 每一个生命都是伟大的,但在整个社会中又显得极其 渺小。无论做什么,无论怎么做,理想的标杆似乎永远也 无法触及。大部分人最终都会回归平凡,在抗击生活挫折 的道路上不断的败下阵来。 人生远比我们想象的残酷,自己是否做好准备,用伟 大的生命证明自己的无比渺小?我不知道。人生就像巧克 力,永远不知道下一个颗是什么味道的。只能期望心灵的 成长来抚慰现实的伤痛。 人生七年观后感 4 会看这部纪录片起初是因为 知乎上有人强烈推荐,恰巧微博上也有人写了篇文章介绍 这部片子。但更吸引我的是它的拍摄方式和内容,每七年 一次拍摄,来记录一个人的成长轨迹。处在毕业之际,人 生交叉口的阶段,难免有些困惑。因而不顾一切想要寻求 一些东西消除我的困惑,而这部片子就是其中之一。但看 完最新的56 up后,我的困惑依然没有解除。 虽然这部片子没有什么直接的结论,但仅仅通过观察 还是给我带来了很多收获。但很长时间我不知道对这部片 子写些什么。 首先是几位纪录片主人公的一些言辞一直萦绕在我耳 边。 “人们会误把我们当作代表,然后说他们就是这样的.”, “七年的时光,却要通过镜头前的 10分钟展示,这太片面 了.“。假设导演选了另外 14个小孩拍了这部片子,这部 片子又会变得怎么样呢?仅仅是 14个人不同背景的人就能 代表英国的阶级现状吗?他们的真实生活真的是镜头前所 表现的那样吗?即使导演以最真实的手法来记录他们的生 活,我还是不愿亲率地下定一些结论。 其次,如果不轻率地下定一些结论的话,那我只能从 叙述主人公的生活入手。但纵观 14位主人公从 7岁到 56 岁的生活经历,我发现自己也很难写出什么。当然我可以 写 Paul和他妻子卖了房子换了辆房车环游澳洲,也可以写 Bruce孟加拉国支教,但主人公大部分的时间还是在生活, 生活,生活。结婚,生子,离婚,再婚,失业,换工作, 亲人世,看着子女成家立业. 对这部片子的很多论述都集中在社会的阶级问题上, 之前提到的微博上那篇文章就从这个角度写了很多。除了 Bruce,Nick,Neil比较特殊外,其他 11个孩子基本都延续 了父辈的成长轨迹。当拍到56 up时,他们的孩子也延 续着他们类似的轨迹。Neil 从少年起就受精神疾病的困扰, 一生比较坎坷。而 Bruce和 Nick家境一般,但他们通过另 一种方式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教育。 虽然有“阶级”的存在,但由于英国比较完善的社会 制度,即使是那些工薪阶层都有着非常不错的生活。Tony 是出租司机,在西班牙有一套度假房;Simon 是单亲家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协议及执行合同模板
- 离婚协议违约金计算及财产分配执行标准
- 离婚协议范本:涉及家庭农场或农地分割的详细协议
- 太空课堂回顾课件
- 2025年医学教育医学教学理论及实践检测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医德医风仪容仪表礼仪模拟考试答案及解析
- 中国银行2025江门市秋招英文面试题库及高分回答
- 建设银行2025通化市数据分析师笔试题及答案
- 工商银行2025焦作市秋招笔试性格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2025年3D打印的医学应用
-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 公司数字化与信息化管理制度
- 工作生活平衡总结
- 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技术 课件 模块五 装配式隔墙
- 医院课件:《急救应急培训-心肺复苏(CPR)》
- 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重点词语解释归纳
- 猪肉配送服务方案
- 建筑工人的安全文明着装与防护用品
- 《五环旗下一家人》课件
- 《教育诊断与幼儿心理健康指导》课程标准
- 循环经济 实现低碳目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