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基岩煤层顶板突水影响因素分析_第1页
薄基岩煤层顶板突水影响因素分析_第2页
薄基岩煤层顶板突水影响因素分析_第3页
薄基岩煤层顶板突水影响因素分析_第4页
薄基岩煤层顶板突水影响因素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薄基岩煤层顶板突水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为研究厚松散层薄基岩煤 炭资源开采中容易出现的突水或溃砂事 故,本文基于赵固二矿 11151 工作面, 对其采场顶板上覆各含水层以及它们之 间的水力联系做了具体分析,通过计算 上覆岩层的“ 两带” 高度,在探讨岩层中 的粘土隔水层的工程特性、破坏规律以 及裂隙静水状态下的渗透性等因素的基 础上,得出底部粘土层的阻水机理不是 单一因素可以解释的,是有多种因素的 叠加作用。 中国论文网 /7/view-13020194.htm 关键词:薄基岩;顶板突水;粘 土隔水层;覆岩破坏 一、工程概况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赵固二矿 11151 工作面位于一盘 区东部,水平标高-525m 工作面走向长 度 760m,切眼长度 230m。主采煤层为 二 1 煤,厚度 5.936.42m,平均 6.14m,煤层倾角沿工作面方向 1-2。 基岩厚度 13.8768.41m,厚度薄,基 岩厚与煤厚之比为 2.2110.67,属典型 的薄基岩。该类型基岩由于受风化带的 影响大,可能难以形成组成结构的关键 层,具有原生节理、裂隙十分发育等特 点。 根据含、隔水层结构以及对开采 的影响,将松散层划分:埋深 215.8m 以浅的第一含水层段或上组含水层第一 含水层为第四系砂砾含水层,富水性强; 埋深 215.8419.8m 有 6 层单层粘土层 厚度大于 10m 并砂砾含水层均小于 5m 的为第一隔水层或中隔;埋深 419.8437.3m 由 2 层厚砂砾层组成的 为第二含水层或下组含水层,第二含水 层为新近系砂砾含水层富水性弱中 等;埋深 437.3518.8m 由 2 层厚层粘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土和 1 层中厚砂砾层组成的为第二隔水 层,为“粘 砂粘” 结构,这其中的夹 砂层为突水的关键因素。 二、覆岩破坏高度的确定 覆岩破坏高度是水体下采煤的一 项重要内容。其破坏导致的垮落带、裂 隙带是联系新近系含水层的重要通道。 对顶板跨落带和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的 预计,可以确定采煤活动导致上覆顶板 含水层发生水力联系的范围,为评价煤 层顶板突水威胁提供判断依据。 (一)经验公式法1 (二)现场钻孔注水测定 现场观测覆岩破坏高度的方法主 要有地面钻孔观测法和井下仰上孔观测 法。鉴于赵固井田具有松散层厚度大、 基岩柱薄和地面具有钻孔施工条件的特 点,决定采用地面钻孔的方法观测覆岩 破坏高度。根据已有资料和现场条件, 在 11151 工作面布置 2 个“两带” 观测钻 孔,编号 SD-01 和 SD-02,钻孔施工见 图 1,工程量见表 1,钻孔结构如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当 SD-02 孔钻进至 547m 时,钻 孔出现冲洗液漏失量突然增大、不反浆, 并伴有卡钻、掉钻等现象,岩芯为较为 破碎的砂岩。提钻后在孔口用打火机试 验有向孔内吸风现象,据此判定孔深 547m 处为垮落带顶点位置。 二 1 煤层上覆基岩厚度平均不超 过 50m,按照经验公式计算和现场实测 其上覆两带高度之和达到了 58.4- 72.2m。理论上已经穿透松散层中第二 隔水层下部的厚层粘土层,贯通到第二 隔水层的夹砂含水层,此含水层不但自 身具有大量水而且还有来自第二含水层 的补给水源。一旦由采动裂隙贯通到工 作面,就可能发生突水事故。 三、粘土层阻水机理分析 (一)粘土层工程特性分析 利用覆岩破坏高度观测孔(SD- 01)取底部粘土样,进行土工试验,结 果见表 2。 由表 2 可知,土样的塑性指数基 本都大于 17,液性指数都小于 0.25,该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粘土的状态分类为低液限半固结状态。 具有良好的隔水性和差的流动性。对防 止上面砂、砾层含水层的溃水、溃砂十 分有利。许延春2认为当粘土有一定厚 度并为半固态和硬塑状态时,基岩面出 现台阶状错动、开裂,但可保持层位的 连续性,由于粘土是十分致密的并且有 一定的塑性,因此难以在粘土层内形成 导水裂缝。从粘土的工程特性解释了虽 然预计的导水裂隙带高度达到其上部的 含水砂层,但工作面开采过程中没有出 现松散层水的下泄。 (二)粘土层破坏变形规律 底部粘土层在采后应力、应变产 生了复杂的变化。粘土层厚度越薄,垂 直集中应力越大,采厚越大,垂直集中 应力越大。水平拉应力的变化则因条件 而异,而水平拉应变最终导致粘土层的 开裂。粘土层的拉伸破坏和裂纹主要出 现在工作面上部,随动态推进,采空区 上部底粘裂缝逐渐闭合,裂纹随开采呈 现张开闭合的动态变化特征。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三)裂隙粘土样的渗透性3 开采过程中,裂隙处于张开闭 合的动态变化,这里对裂隙张开时渗透 性展开试验。实验中人为切割张开 1mm 的粘土裂隙,按不同时间进行浸 泡饱和,得到不同饱和时间-渗透系数 关系曲线。如图 2 所示,裂隙粘土层在 静水作用下时间越长,其闭合效果越好。 试验条件下饱和 7 小时即可获得稳定低 渗透性。 四、结论 通过研究可知松散层底部夹砂含 水层是顶板突水溃砂的重要因素;通过 经验公式和现场钻孔实测计算“两带” 破 坏高度,得知基岩基本上处于裂隙带范 围内,不具备阻水功能;底部粘土层的 阻水机理不是单一因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