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艺术学研究成果的里程碑_第1页
西北艺术学研究成果的里程碑_第2页
西北艺术学研究成果的里程碑_第3页
西北艺术学研究成果的里程碑_第4页
西北艺术学研究成果的里程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西北艺术学研究成果的里程碑 摘要秦腔大辞典是中国戏剧 学术史上全面反映西北第一大剧种秦腔 研究的里程碑式成果,从学科建设和学 术研究方面奠定了中国秦腔学术研究的 资料和理论基础。这部辞书具有条目丰 富、释文准确、资料新颖、学术性强等 特点。 中国论文网 /4/view-12868460.htm 关键词秦腔大辞典学术价值 编纂特点存在不足 中国西北地区是中国戏曲的发祥 地之一,也是当代中国戏曲学研究的重 地。作为西北地区艺术学科最重要的核 心,西北戏剧学无疑占有非常令人瞩目 的地位。西北戏剧学基础研究的兴起,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以 20 世纪 80 年代由国家文化部等发起 的“十大志书集成 ”编纂为标志,从那时 起,西北戏剧学研究开始走上学科化、 学术化建设的轨道。 中国戏曲志 中 国戏曲音乐集成西北各省卷本等一批 科研成果的陆续出现,可谓西北戏剧学 研究的第一个里程碑。王正强先生编著 的秦腔大辞典 (以下简称大辞典 ) 的问世,则成为西北戏剧学研究的第二 个里程碑,可谓西北戏剧学研究秦腔学 领域的厚重之作。 相对于历史悠久的中国古代语文 工具书编纂而言,中国古代戏曲工具书 的发展相对滞后。较为成熟的古代戏曲 工具书集大成者当属曲海总目提要 和今乐考证 。新中国成立后,以傅 惜华的元代杂剧全目 明代杂剧全 目 明代传奇全目 清代杂剧全目 清代传奇全目 ,陶君起的京剧剧 目初探等为代表的戏曲文献学工具书 成为戏曲工具书编纂的主流。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中国艺术学科的建设,中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国戏曲工具书的编纂方兴未艾,30 多年 来中国戏曲辞书进入了快车道,编纂方 式更加科学,门类更加齐全,词条更加 完备。由上海艺术研究所和中国戏剧协 会上海分会编纂的中国戏曲曲艺辞典 ,张月中主编的中国古代戏剧辞典 , 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编辑委员会编 的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 ,齐森华、 陈多、叶长海主编的中国曲学大辞典 ,陆澹安编著的戏曲词语汇释 ,王 学奇、王静竹合著的宋金元明清曲辞 通释 ,曾白融主编的京剧剧目辞典 , 陕西等五省艺术研究所合编的中国梆 子戏剧目大词典 ,李修生主编的古 本戏曲剧目提要 ,王森然主编的中 国剧目辞典 ,四川省艺术研究院等编 纂的川剧剧目辞典 ,余汉东的中 国戏曲表演艺术辞典等都是这一时期 戏曲辞书编纂成果的重要体现。但是, 在诸多戏曲辞书中,关于单一剧种的综 合性戏曲辞书相对较少。这一方面说明 中国戏曲研究中单一剧种或地方戏的研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究一直是短板,另一方面也说明地方戏 辞典的编纂难度更大。目前这类辞书的 代表性成果主要仅有胡度等的川剧词 典 ,吴同宾、周亚勋主编的京剧知 识词典 ,马紫晨主编的中国豫剧大 辞典 ,曾石龙主编的粤剧大辞典 , 吴新雷主编的中国昆剧大辞典等。 王正强先生的大辞典以辞典 形式从整体上全面反映了西北第一大剧 种秦腔研究的成果,表明中国秦腔研究 的学术理论建设已初步成熟。这部辞书 以 1995 年敦煌文艺出版社的秦腔词 典为基础,增补、修订后于 2014 年 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两书编纂工作 由王先生独立承担,足以令人肃然起敬。 从秦腔词典到大辞典 ,其过程 不仅仅是简单的量的增多,更重要的是 质的提升。这部大辞典在编纂方面 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一、 权威性与规范性 词条是否能获得学界认同,能否 起到开辟门径、引导后学的作用,关键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要看词条内容是否具有权威性,分类和 撰写是否规范。 大辞典在这些方面 颇见作者功力。1995 年版分为 9 大部分 29 个细目,2014 年版虽然也是 9 大部 分,但细目增加至 50 个,具体参见表 1。 中华戏曲是中华传统艺术中高度 综合的表演艺术,内容涉及文学、音乐、 舞蹈、美术、杂技及表演艺术,共有 300 多个剧种。随着作为门类学科的艺 术学的发展,一级学科戏剧戏曲学逐渐 形成了戏曲文学、戏曲音乐学、戏曲表 演学、戏曲舞台美术、戏曲民俗学、戏 曲文献学、戏曲考古学等分支学科。综 合性戏曲辞典的编纂难度要远远大于单 一戏曲分支学科辞典。 大辞典的整 体架构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特点,做到纲 举目张。在 9 个大部类下划分出的 50 个细目,基本上做到了全面展现综合性 戏曲学研究的所有领域,而且反映了秦 腔学自身建设的特点。如“书刊” 部类中 分设“古籍”“论著”“报刊”三类,收录了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大量最新的研究成果,很有学术价值。 其中, “古籍”类条目中清康熙时期张鼎 的秦腔论 、乾隆时期严长明的秦 云撷英小谱 、乾隆时期孙星衍的芍 药本事诗 ,都是稀见的秦腔珍贵史料。 词条的科学划分对反映一个剧种 的学科建设非常重要。以大辞典 “剧 目”部类为例, 1995 年版只包括 “传统戏、 新编历史剧” 和“ 现代戏”两个细目;而 2014 年版则包括“ 传统本戏、传统折子 戏、新编历史剧、新编历史小戏、陕甘 宁边区新编现代戏、新中国新编现代戏” 6 个细目。两相比较,后者更加全面, 更符合秦腔剧目发展的现实。特别是将 “传统折子戏、新编历史小戏” 单列,在 其他同类词典中还不多见;而“陕甘宁 边区新编现代戏” 单列一细目,则具有 鲜明的历史特征和地域特色,尤为难得。 陕甘宁边区新编现代戏是中国现代戏剧 史中的特有剧目,也是特定历史阶段的 文艺作品,在党史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开今天主旋律作品的先河。长期以来, 由于历史的原因,关于陕甘宁边区戏剧 作品的研究相对滞后,其中主要原因是 限于历史条件,戏曲文献资料奇缺,很 难全面掌握延安新剧运动的全貌。 大 辞典收录了黄俊耀的血溅卢沟桥 、 马健翎的一条路 查路条 好男儿 中国魂 、墨遗萍的张凤娇 满天 飞等 32 个新编秦腔剧目词条,为进 一步深入研究独具中国特色的陕甘宁边 区戏剧文化提供了指南。 词条的学术权威性要通过释文内 容来体现。一个高质量的词条虽则只有 数百字,其简短文字的背后,往往是作 者数万字的论著积累、十数年的研究成 果,同时还须获得学界的广泛认同。 大辞典中很多条目都体现出王先生 铁棒磨成针的治学精神。从表 2“西秦腔” 条目的释文,我们可以看到先生在西秦 腔研究方面的探索足迹和学术上的不断 深入。 大辞典 “西秦腔 ”之释文在史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料的发掘和解读方面无疑都达到了一个 新的高度。支撑这一词l 的基础则是 王先生的三篇重要学术论文1996 年 的西秦腔考 、2004 年的西秦腔再 考和 2006 年的魏长生晋京所唱何 腔 。其中征引古代文献资料有戏曲剧 本文献钵中莲 搬场拐妻 清车王 府曲本 ;历史文献有清吴长元燕兰 小谱 、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 、张际 亮金台残泪记 、李调元剧话 、徐 珂清稗类钞 、严长明秦云撷英小 谱 、陆箕永竹枝词 、刘献廷广阳 杂记 、萝摩庵老人怀芳记 、周寿昌 思益堂日札等十多种古代戏曲文献 资料和顾颉刚、王芷章等名家的研究成 果。由此可见,正是这些论文的智慧结 晶和真知灼见夯实了大辞典 “西秦腔” 词条的学术基础。 二、 博而能 约 章学诚(1985)有云:“学贵博 而能约,未有不博而能约者也。 ”大辞 典的编撰开阖纵横,上下千年,既涉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及经史子集、典章籍册,又更多地要俯 身村歌俚曲、乡谈民谣,对编纂者的知 识面和学术视野要求都很高。只会枯坐 书斋、摘章折句者不能胜其任;一味沉 溺于舞榭歌台者亦不能为之。仅就戏曲 一门而言,仅有秦腔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编者必须要有广义范畴的大“曲学” 概念。 以中国文史为基础,重点在戏曲研究、 曲艺研究、俗文学研究、民间音乐研究、 民族研究等诸多领域触类旁通,对比研 究。 大辞典词条内容的精准正是这 种跨学科交叉综合研究成果的体现。 如第一大部分“ 总类 ”中“名词术 语”细目中收录的很多名词,既是对秦 腔渊源的探索,也是对中国戏曲发展脉 络的勾勒。正是这种将秦腔放在中国传 统文化和中国戏曲史的大范畴视野下的 研究,方能更清晰地阐释其历史流变和 文化价值。其中“ 俗讲”“变文”“唱赚”“诸 宫调”“道情”“道曲”“ 贤孝”“劝善调”“宝 卷”等都属于曲艺类,但这些在甘肃历 史上流布的曲艺曲种与秦腔的形成和发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展均息息相关,血脉相承,立条至关重 要。 “灯影”“兰州影”“梆子佛”“老虎调” “华亭影”等几个词条厘清了中国影戏史 上的重要发现及京津冀地区的影戏与甘 肃影戏的渊源关系,对周妙中所持河北 西路影戏来源于甘肃说提供了很有说服 力的佐证。 三、 资料新颖,学术性强 大辞典在词目的确立和词条 的释义上,以宽广的视野,客观并尽可 能全面地反映了最新的研究成果。 大 辞典所依据的资料比较新,而且在内 容上与以往出版的同类工具书相比有较 大突破。王先生充分吸收了近年来发现 的西北戏曲各种文献资料和戏剧科研成 果,并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科 学论证,进行编写,总体上反映了 2013 年之前的西北戏曲学科研成果。新资料 的运用无疑使该辞典的学术水平和学术 价值相较于上一版有了本质的提高。这 一点充分体现在大辞典的“人物” 类 方面。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台湾历史学家严耕望先生 (2008)曾指出:“ 新发现的史料极其 难得,如果有用,当然要尽量用运 用新的史料也已很容易得到新的结论, 新的成果,自是事半功倍。 ”甘肃近代牛 芮青所撰陇上优伶志的发现是 20 世纪末甘肃戏曲文献挖掘中最重要的成 果。这部忠实记录清末甘肃秦腔艺人的 传记体文献填补了甘肃清末戏曲舞台演 艺史料的诸多空白。是书现存残稿,详 细记录了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十位陇上 优伶和一位检场人的传记。其中对三元 官、父亲自、招儿、张寿容、桑旦、王 宝童、陈德明、高毛娃、牛宝山、张长 龙、韩鸭子这些人物,不仅记述其生平, 更详细记录其舞台表演,是不可多得的 宝贵史料。由于该文献发现时间较晚, 国家艺术科研重点项目中国戏曲志 甘肃卷未能加以利用。这次大辞典 悉数分别引用,可谓别具慧眼。 四、 纵观古今,涵盖全面 大辞典以恢弘的气势,建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2 了一个纵贯古今,横跨学说、人物、论 著、活动的涵盖面极广的“百科全书” 式 的框架,将秦腔学这个新兴学科深入而 丰满地展示在人们的面前。 我们可以通过大辞典两版的 词条数量对比,看出大辞典已经具 备秦腔大百科工具书的性质。具体参见 表 3。 通过表 3 的对比分析可知, 大 辞典在词条总量上比前一版增加了 48%, 其中, “总类”“剧目”“表演”“人物”“ 剧场” 增加的比例都在 50%左右,而“书刊” 的 增幅达到了 111%。这些数据足以说明 大辞典重新编写的工作量之大。 与老版相比, 大辞典内容涵 盖面更全,历史意识更强。如大辞典 新增加古戏楼 86 条。戏曲考古文物学 是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兴起的新兴学科。 中国戏曲发展的重镇山西在此领域独步 于天下。以山西师范大学冯俊杰的山 西神庙剧场考 、黄竹三的戏曲文物 研究散论 、车文明的中国古戏台调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3 查研究等为代表的学术成果使传统的 戏曲史研究从文字走向了实物。科学的 戏曲文物鉴定和古戏台、古碑铭的考证, 不断拓宽戏曲研究的领域。王先生在这 些古戏楼词条的撰写上下足了功夫。不 少戏楼近些年已经被破坏殆尽,如重建 于元至正十四年的“ 华亭县翠峰山砚峡 寺戏楼”是目前已知甘肃最早的戏楼, 不幸在 1982 年被拆毁。所幸有先生的 详细记录,让世人得以了解这些珍贵遗 迹的沧桑变化。 五、 雅俗共赏,实用性强 一般而言,辞书要做到条目的实 用性强相对较容易,要做到雅俗共赏则 非常之难。 大辞典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 的探索。秦腔是百姓的艺术、是带着泥 土芬芳的地方戏。古往今来,秦腔的衣 食父母是百姓。笔者在田野调查过程中, 经常碰到一些大字认识不了几个却装了 一肚子戏文的老农民。由此可见民间艺 术的力量所在。 大辞典别出心裁地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4 设置了一个名为“ 名段唱词 ”的附录,为 广大秦腔好家提供了不少准确的名家名 唱。这对于规范化传承作为国家级非物 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秦腔,是一定有好处 的,可说是大辞典非常有意义的一 个创举。 大辞典的另一个附录“秦腔 大事年表”,纪事起于明代万历年间, 止于 2012 年,条分缕析,纲举目张, 字数不多却很有学术价值,简直是一部 简版的秦腔编年史。对从事戏曲研究的 学者来说,一目了然,大有裨益。 综上所述, 大辞典堪称是一 部厚重的秦腔学大百科工具书。然而, 以一人之力编纂这样一部一百多万字的 大型辞书,难免有所失误, 大辞典 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条目释文中定性语的准确性 还需核实。如“ 文华奖” 中 “我国政府的 舞台艺术领域最高奖”等表述就不 够准确。根据中宣部全国性文艺评奖 改革方案 ,应该改写为“中国文化艺术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