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武夷岩茶制作工艺 摘要 介绍了武夷岩茶的制作工 艺,包括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初 焙、扬簸、晾索、复焙、成品毛茶等工 序,以期促进武夷岩茶制作工艺的发展。 中国论文网 /8/view-12902387.htm 关键词 武夷岩茶;制作工艺; 做青;复焙 中图分类号 TS272.4 文献标识 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3- 0337-02 武夷岩茶每年基本上采 3 次,即 春茶、夏茶、秋茶(俗称“三春” ) 。鲜 叶的采摘标准,以新梢芽叶生育均臻完 熟,形成驻芽后采 1 芽 34 叶,对夹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叶也采,俗称开面采,一般掌握中开面 采为宜。采摘鲜叶太嫩则叶片纤维素少, 角质层未成熟,制作后茶叶品质差,香 低味淡并有青涩气味。太老的鲜叶制作 后也难达到质量要求1-3。 武夷岩茶的传统手工制法有 13 道工序,即晒青、晾青、做青(包括摇 青、做手、静置) 、炒青、揉捻、复炒、 复揉、毛火、扇簸、摊放、拣剔、足火、 趸鸬取衷诔 了极品名茶仍用传统 的手工制法外,大宗武夷岩茶产品都采 用机械化生产方式。其制法由 6 个工序 组成:萎凋(包括晒青和晾青) 、做青 (包括摇青和静置) 、炒青、揉捻、毛 火(包括摊放) 、足火等 6 道工序4-5。 1 萎凋 萎凋是形成岩茶香味的基础,目 的在于蒸发少量水分,软化叶片,扩大 叶片与梗之间含水量的差异,提高叶片 细胞的吸水力,为做青加速“走水” 准备 条件;加速化学变化,为提高香气、除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去苦涩味准备物质基础。萎凋前期方法 有 2 种:日光萎凋(晒青)和加温萎凋。 日光萎凋促使苄基氰和吲哚形成,加温 萎凋使 -法尼烯含量大量增加,因此日 光萎凋会形成加温萎凋所不具有的花香。 1.1 晒青 武夷岩茶创造了开青技术,茶青 进厂后,即倒入青弧内,用手抖开(避 免内部发热红变) ,将茶青均匀摊于水 筛中(俗称开青) ,每筛鲜叶约 500 g, 摊好后排置于竹制萎凋棚上(俗称“晒 青架”) 。大规模生产用晒垫晒青,用手 轻撒,尽量做到叶叶见太阳、撒青均匀。 晒青技术要点:气温高达 34 要停 止晒青。依气温高低掌握晒青时间, 日光强、空气干燥晒青时间短,日光弱、 湿度大晒青时间长。晒青技术的掌握 要依据各品种鲜叶的理化状态不同而异。 一般适度的标准:第 1 叶或第 2 叶呈 现下垂。加温萎凋已由传统的室内加温 萎凋改为使用萎凋槽萎凋,萎凋质量不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如晒青,但产量高,可克服阴雨天日光 萎凋困难,具有实用价值。 1.2 晾青 晒青或加温萎凋之后、做青之前 的工序称之为晾青。初采茶青,因水分 多,富有弹性,经日光晒后叶片渐呈萎 凋状,光泽渐退,将 2 筛并为 1 筛,摇 动数下,再晒片刻,即移入室内晾青架 上,称晾青。待鲜叶稍复原时,再移出 复晒片刻,轻轻摇动后稍收拢,摊于筛 中,移入晾青架上再次晾青。晒青程度 以叶片半呈柔软、两侧下垂、失去固有 的光泽、由深绿变成暗绿色,水分蒸发 掉 15%左右为宜。在晾青的过程中,由 于晒青叶经过搬动、并筛、抖动等振动 作用,促进梗脉里的水分往叶肉细胞输 送,使原来晒青叶的萎软状态消失,转 现复苏现象,这种现象称“还阳” 。还阳 过程中,茶叶叶片中的水分和可溶性物 质的输送称“ 走水” ;随后又由于叶片水 分蒸发速度大于梗的水分往叶片输送的 速度,因此叶片又萎软下来,称“退青” 。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2 做青 武夷岩茶特殊品质形成的关键在 于做青。做青是岩茶初制过程中特有的 精巧工序,其特殊的制作方法形成岩茶 色、香、味、韵及绿叶红镶边的优良特 质。做青的过程十分讲究,其费时长, 要求高,操作细致,变化复杂。做青的 目的有 3 项:实现茶青走水(还阳和 退青) ;做青叶在摇青和静置过程中, 叶片边缘细胞组织逐渐损伤而逐渐红变; 做青叶在摇青和静置的过程中内含物 发生如萎凋的化学变化:叶绿体解体、 蛋白质解体、醛类物质形成。时而摇动, 时而静放,动静结合,摊青前薄后厚, 摇青前轻后重,灵活掌握。总之,应通 过摇动发热促进青叶变化,又要通过静 放散热抑制青叶变化。尤其是做青时, 还必须根据不同品种和当时的气候、温 度、湿度条件,采取适当措施,俗称 “看天做青,看青做青 ”。 2.1 做青的原则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做青的原则是:重萎轻摇,轻萎 重摇,多摇少做,转动先轻后重,先少 后多,做青的时间先短后长,发酵的程 度逐步加重,做到“ 看天做青,看青做 青”。应根据茶树品种、鲜叶老嫩、萎 凋程度、气候条件等“ 看青做青 ”。一般 水仙等含水量较高品种,特别是制极品 茶,操作要“ 轻、细、多摇少做,或只 摇不做”。对菜茶或水分较少的品种, 可以“少摇、多做、厚堆 ”。 2.2 做青的程度 做青的程度主要观察第 2 叶的变 化程度。叶脉透明则说明走水完成。 叶面黄绿色,叶缘朱砂红,叶片边缘 变色部分较大,约占全叶面积 30%,称 之“三红七绿 ”。青气消散,散发出浓 烈花香。由于叶缘失水较多而收缩, 叶形成汤匙状。减重率为 25% 28%,含水量为 65%68% 。 2.3 做青方法 做青分手工做青和机动做青。 手工做青做法:茶青移入青间前,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需将茶青摇动数下,然后移入较为密闭、 温湿度较稳定(温度 25 左右、湿度 70% 80%)的青间。放置于青架上静 置不动,使鲜叶水分慢慢蒸发,继续萎 凋。经 1.01.5 h 后,进行第 1 次室内 摇青,摇青次数约 10 下。用武夷岩茶 特有的摇青技术,使萎凋的青叶在水筛 内呈螺旋形,上下顺序滚转,翻动的叶 缘互相碰撞摩擦,使细胞组织受伤,促 使多酚类化合物氧化,促进岩茶色、香、 味的形成。摇青之后将茶青稍收拢,仍 放置在青架上。第 2 次摇青时可见叶色 变淡,即将 4 筛茶并为 3 筛,再进行摇 青,同时用双手掌合拢轻拍茶青 1020 次,使青叶互碰,弥补摇动时互撞力量 的不足,促进破坏叶缘细胞(俗称“做 手”) 。做手后需轻轻翻动茶青并将其铺 成内陷斜坡状(水筛边沿留有空处,不 放青叶) ,在青架上静置 2 h 后,再进行 3 次摇青,其方法同前。摇青、做手的 次数及轻重视青叶萎凋程度而适当地增 加,此时的茶青已呈萎软状态,放置相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当时间后,枝茎部分所含水分逐渐扩散, 青叶呈膨胀状,富有弹性,当地制茶工 人将此称为“ 走水返阳” 。第 4 次摇青时, 茶青 4 筛并为 3 筛,摇青转数逐渐增多, 力度逐渐加重。之后,摊叶面积缩小, 并铺成凹形,中有直径 17 cm 的圆圈, 水筛边沿留 10 cm 空处,这样可使空气 流通,不致使青叶发热、发酵过度。整 个做青过程需经 67 次的摇青和做手, 时间为 810 h。最后一次摇青和做手 较为关键,因青叶经数次摇动后,叶缘 细胞已完全破坏,随着发酵作用越来越 快速,青叶的红变面积逐渐增加,叶内 的芳香物质激发出来,青叶由原来的青 气转化为清香,叶面清澈,叶脉明亮, 叶色黄绿,叶面凸起呈龟背形(俗称 “汤匙叶”) ,红边显现。这说明做青程 度已适度,即可将茶青装入大青弧,抖 动翻拌数下,然后装入软篓,送至炒青 间炒揉。机械做青有 2 种,一是摇青机, 二是综合做青机,综合做青机仍在试验 阶段。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3 炒青 炒青的目的是利用高温火力,破 坏酶的活性,中止发酵,通过热化学作 用,进一步破坏叶绿素,部分多酚类化 合物受热加速自动氧化,青气消失,新 的高沸点芳香物得到发展,新香气组成。 手工炒青时,炒灶火力要极大,锅温逐 渐增高至 230260 。每锅中约投入 750 g 进行翻炒。翻炒时两手敏捷翻动, 但翻动时不宜将茶青过于抖散,以防水 分蒸发过量,不便揉捻,23 min 翻炒 4050 次后,青叶表面带有水点,已柔 软如棉,即取出揉捻。机械炒青机与绿 茶杀青机相同,有滚筒杀青机或单锅、 双锅杀青机。 4 揉捻 茶青取出后,趁热迅速置于揉茶 台上进行揉茶,将炒青叶压于揉捻筛中 来回推拉,直至叶汁足量流出,卷成条 形,浓香扑鼻,即解块抖松。然后再将 2 人所揉的叶量并入锅中复炒,复炒温 度比初炒低(200240 ) ,时间也比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初炒短,约 30 s,仅翻转数下,取出再 揉,揉茶时间比初揉略短。经双炒双揉 之后的茶叶,即可进入焙房初焙。 双炒双揉技术是武夷岩茶制作工 艺中特有的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复炒可弥补第 1 次炒青的不足,通过再 加热促进岩茶香、味、韵的形成和持久; 复揉使毛茶条索更加紧结美观。双炒双 揉形成武夷岩茶独特的“ 蜻蜓头 ”、 “蛙皮 状”、 “三节色”。机械揉捻所选揉捻机应 是机型小、棱骨高滑、装叶出叶方便的 揉捻机,便于趁热揉、快揉、少渥闷, 免生磺味。 5 初焙 初焙,俗称“ 走水焙 ”,其主要目 的是利用高温使茶叶中一些物质受热转 化。青叶经双炒双揉后,即送至焙房进 行烘焙。焙房窗户需紧闭,水分仅能从 屋顶隙缝中透过,温度以控制在 100110 为宜。将炒揉的茶叶均匀放 置狭腰篾制的焙笼中,摊叶厚度为 23 cm,然后将焙笼移于焙窟上,时间为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1012 min,翻拌 3 次。由于各焙窟温 度有高有低,茶叶初焙应在不同温度下 完成。下焙后 67 成干的茶叶叫茶索。 岩茶初焙,是为了抑制酵素,固 定品质,要求高温快速烘焙,以提高滋 味甘醇度,发展香气和加深汤色,力求 避免焖蒸现象出现,否则香低、味苦、 色泽灰暗。 6 扬簸 茶叶起焙后,倒入簸箕弧内,用 簸箕扬去黄片、碎片、茶末和其他夹杂 物。扬簸在烘焙房内进行,簸过的茶叶 摊入水筛中,每 6 焙拼一水筛,厚度为 35 cm,然后移出焙房外,搁于摊青 架上晾索。 7 晾索 晾索的目的:一是避免焙后的茶 叶积压一堆,未干茶叶堆压发热易产生 劣变;二是避免受热过久,茶香丧失, 同时晾索也可使茶叶转色,有油润之感。 晾索时间为 56 h,然后才能交由拣茶 工拣剔。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2 8 复焙 拣去扬簸未干净的黄片、茶梗以 及无条索的叶子,拣茶一般在茶厂较亮 处进行复焙。为了使茶叶焙至相应的程 度,减少茶香丧失和茶素的减损,复焙 时,温度应比初焙时略低。 方法:经拣剔的茶叶,放入焙笼 内,每笼约 750 g,将其平铺于焙笼上, 进行烘焙。烘焙所需的火温通常为 100 左右,焙至 20 min 后进行第 2 次翻 茶。其后,焙至约 40 min,进行第 3 次 翻茶。3 次翻茶后,再焙约 30 min,用 手捻茶即成末,说明茶已足干。这只是 一般要求,在实际操作中,还要凭焙茶 师的经验灵活掌握,每次翻茶时焙窟的 火堆,需进行 1 次“ 拨灰”,即用木制小 焙刀,在火堆边沿将灰拨匀,使火力均 衡,并控制火温。 茶叶在足干的基础上,再选择交 文进行慢炖。炖火:即低温慢烘,是武 夷岩茶传统制法的重要工艺。岩茶经过 低温久烘,促进了茶叶内含物的转化,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3 同时以火调香,以火调味,使香气、滋 味进一步提高,达到熟化香气、增进汤 色、提高耐泡程度的效果。炖火的高超 技术,为武夷岩茶所特有。 炖火的火温,传统的方法是用手 背靠在焙笼外侧,有一定的热手感即为 适度,或用眼睛距焙笼内的茶叶 1720 cm 处利用火温对视觉的冲击来把握温 度。炖火的温度以 85 左右为宜。为 了避免香气丧失,焙笼还需加盖。对优 良品种及名丛,在炖火时,还需垫上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买卖合同中的装运条款说课稿-2025-2026学年中职专业课-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财经商贸大类
- 2025年特色活动策划合同书
- 2025新劳动合同书(技术咨询)
- 2025磁带复制加工合同书(合同版本)
- 2025西安市产品买卖合同(合同样本)
- 塑料厂固定资产折旧管理办法
- 2025企业内部餐厅外包合同
- 2025年私人汽车租赁合同简易版
- 线缆厂财务对账流程细则
- 2025合作伙伴管理协议 合同范本
- 《大肠癌的治疗进展》课件
- GB/T 15268-2024桑蚕鲜茧
- GYK运行记录智能分析系统研究
- 计划生育服务站劳动合同
- GB/T 44757-2024钛及钛合金阳极氧化膜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富源学校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红领巾爱祖国 星星火炬耀成长主题班会2
- 中国地级市经纬度-精确版
- 07SG111-1 建筑结构加固施工图设计表示方法
- DB44-T 2474-2024 自然教育标识设置指引
- 2022年高考全国Ⅰ卷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全国Ⅰ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