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坠子戏的源流与嬗变_第1页
皖北坠子戏的源流与嬗变_第2页
皖北坠子戏的源流与嬗变_第3页
皖北坠子戏的源流与嬗变_第4页
皖北坠子戏的源流与嬗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皖北坠子戏的源流与嬗变 摘要:以皖北坠子和坠子戏的源 流与嬗变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皖北坠 子与皖北坠子戏的区别与联系入手,梳 理其发展过程中名称和形式上的更迭, 界定两者在形式上的差异性,通过剖析 其发展与嬗变的历程,探究坠子戏作为 一种综合艺术形式的发展与演变的历史 轨迹。 中国论文网 /4/view-12741192.htm 关键词:皖北;坠子;坠子戏 中图分类号:J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1101(2015)02001603 Abstract: Taking the origin and evolvement between Wanbei Zhuizi and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Wanbei Zhuizi play as a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through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s and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two, combs out the changes in name and form in the developmental process and defines their differences in form. Moreover, through analyzing the history of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the paper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history of Zhuizi play as a kind of comprehensive art form. Key words:Wanbei; Zhuizi; Zhuizi play 坠子,因用“ 坠琴”伴奏而得名, 是流行于苏鲁豫皖地区也包括河北和京 津一带的一种地方性曲种,现存影响较 大的有河南坠子、皖北坠子、河北深泽 坠子等。但对于坠子戏的源流考辨,却 有着不同的声音。究竟其源起于河南曲 艺坠子,还是安徽萧县的化妆坠子,抑 或是其两者本就同源而因为流传地域、 区域文化的差异使得其形成了不同的样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态呢?坠子戏音乐形态嬗变的张力是什 么?目前学界自关注坠子研究以来,在 这一问题上并未达成共识,因而在文章 的初始,笔者认为有必要做一些概念性 的阐释和梳理,以此梳清皖北坠子戏源 起的相关问题。 一、皖北坠子与坠子戏音乐样态 的演变探求及其嬗变轨迹 (一)皖北坠子的源起考辨 经笔者查阅戏曲曲艺音乐的相关 工具书,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 艺卷1、 中国音乐词典2151 曲 艺曲种类目下均有坠子的相关记载。但 是各类工具书中仅仅记载了河南坠子, 对其他坠子形态并未有描述,所查中 国音乐词典版本于 2013 年第八次印 刷版也仍未能将皖北坠子戏收入,在颇 感遗憾的同时,也引发笔者思考。因此, 下文将分追根述源、现状与发展两个层 面分述。条目中均提到在河南坠子的形 成过程中,吸引了多路艺人的参与,以 及河南坠子发展成熟后,逐步流行到安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徽、山东等邻近各省的事实。据此,笔 者推断皖北坠子的源流应该是在河南 “道情”和“颍歌柳”两种曲艺形式的基础 上,合流皖北以及山东一带的三弦书、 山东大鼓等多种曲艺元素而成的河南坠 子,在其曲型成熟之后继而流传至邻近 各省。也即是说众多坠子艺术形态(包 括皖北坠子)本就同源于清代末叶逐步 成型的河南坠子,继而在之后一百余年 的历史中,逐步植根于皖北的区域文化 而生发的,是区域文化间的差异使得此 后坠子的发展具有了不同的样态。皖北 坠子是在道情书艺人改唱的东路坠子的 基础上,结合以淮北、宿州、阜阳、蚌 埠、亳州等地为中心的皖北地域文化交 织融汇、形成的一种区别于河南坠子的 新的艺术形态。 (二)皖北坠子和皖北坠子戏的 名称考辨 鉴于文章的研究对象是皖北坠子 戏,因而在此处仅围绕皖北地区的坠子 和坠子戏展开,对他处的坠子形态不做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论述。皖北坠子和皖北坠子戏二者虽仅 一字之差,表演形式的所指却有较大差 别。从表演样态上看,坠子作为一个地 方性曲种,在音乐表现形式上主要体现 为以说唱艺术为主的曲艺形式,而坠子 戏则在音乐表现形式上具体体现以戏曲 音乐的形式为代表的综合艺术形态。皖 北坠子在河南坠子“ 寒韵”、 “四句腔”、 “垛 子板”等板式唱腔的基础上,吸收了皖 北地区的其他艺术形态诸如“叠断桥” 、 “凤阳歌”等唱腔形态而成,是植根于曲 艺曲种河南坠子,继而同皖北文化融合 的产物。皖北坠子戏作为一种戏曲形态, 同说唱坠子的关联紧密,在单口坠子基 础上,分别经历了“ 清音大洋琴班 ”、 “道 情班”、 “曲艺剧”的形式发展而成。坠子 戏不仅在唱腔上改变,在表演形态上更 是实现了质的飞跃,加入了角色、化妆、 表演等新的元素,从最初较为简单的说 唱曲艺形态发展为舞台表演的戏曲形态, “以歌舞演故事 ”的形式是坠子戏同坠子 最本质的区别。自 20 世纪初期之后,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坠子戏迅速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剧种形 态,成为全国稀有的地方剧种之一。 另外从生发的地域差异上看,坠 子最初的根基在河南,随着与皖北文化 的融合被赋予了皖北的区域文化特征; 坠子戏的产生初始即在皖北本土,在 20 世纪 40 年代初的萧县一带形成并迅速 发展成熟,因此皖北坠子戏的皖北地域 色彩更浓,无疑与皖北地区劳动人民的 日常生活和劳作习惯有着更天然和更密 切的联系。 (三)皖北坠子和皖北坠子戏音 乐样态变迁的考辨 客观存在的差异并不能否定二者 间的共性,在说唱形态的坠子向戏曲形 态的坠子戏转化的过程中,除了表象上 表演形式的变化外,内在艺术性的提升 才能满足“以歌舞演故事 ”形式承载的需 要,这也是皖北坠子戏能够实现形式上 质地飞跃的先决条件,音乐样态的基本 特征的演进才是真正皖北坠子戏发展的 内在张力。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河南坠子在定型初期, “道情书” 、 “颍歌柳书”、 “三弦书”等多样态的曲艺在 唱腔上的相互吸收融合, “虽同用坠琴伴 奏,也有大致相同的腔调,但三弦书、 道情调的根底仍存,于是便形成了两大 流派:一是由道情书艺人改唱坠子后形 成的东路调;一是由三弦书艺人改唱后 发展的西路调。后又出现一支由豫 北一带唱颍歌柳书的艺人发展的北路调。 ”2151-152 安徽坠子是在河南东路调的 基础之上与皖北文化发生联姻的产物。 皖北坠子是板腔体体制,腔调抒情婉转, 坠子的板式唱腔是在河南坠子“寒韵” 、 “四句腔”、 “垛子板”等唱腔的基础上,吸 收了皖北地区 “叠断桥”、 “凤阳歌” 等唱 腔形态,也先后加入了清音大洋琴班。 演唱时演员多用本嗓演唱,分单口和对 口两种形式,又因行腔风格的不同而有 东路男腔刚健质朴的“ 大口 ”和女腔婉转 俏丽的“小口 ”(也称“坤口”)之分。当 东路坠子逐步在皖北扎根之后,又与当 地的琴书、渔鼓、花鼓、梆子等多种艺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术形态兼容并包,继而产生了更加灵活 多样的唱腔形式。 起初唱坠子常见用脚自击梆子自 拉自唱的表演形式,后来逐渐发展为一 拉一唱、二人对唱、三人同台等形式, 演说角色也逐步从说唱坠子的第三人称 改为第一人称表演的样态,角色的分工 开始明朗化,有了生、旦、丑为主要角 色的“三小戏 ”。皖北坠子戏在发展过程 中又不断借鉴梆子戏、花鼓戏、豫剧等 戏曲剧种逐步完善了生旦净丑等角色行 当。在角色装扮上,皖北坠子戏也具有 浓郁的乡土气息,因为坠子戏演出的场 所多在集市庙会之中,因此装扮也相对 简单,小生穿大褂戴礼帽,老生带麻质 髯口;旦则多头扎花毛巾,穿花平布褂 配红裙;丑角更为简单多抹白鼻装扮。 伴奏乐器由早期简单的坠琴配鼓、板、 梆子的曲艺艺术的典型样式变为与皖北 乡村礼俗、民俗联系的笙管类乐器。 唱腔、表演、化妆、伴奏等戏曲 表演要素逐步齐备为皖北坠子戏的声腔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成熟提供了必要条件,但从说唱到戏曲 表演形态的跨越还需要剧目题材内容的 扩大化做支撑。在秉承传统坠子剧目的 基础上,皖北坠子戏经历了从传统剧目 向现代剧目的逐渐演变历程,不仅编创 了诸如拾棉花等贴近乡土生活的新 剧目,而且紧扣时代旋律编创了人生 配方 、 打工奇缘等现代剧目,有力 地推进了坠子戏唱腔行当进一步地深化 发展,突出了皖北坠子戏强大的包容力, 同时也提升了剧目的编创水平,使脱胎 于说唱曲艺的皖北坠子戏成长为一种独 立的戏曲形态。 二、文化语境下皖北坠子戏的嬗 变与解读 音乐样态的产生、发展与嬗变的 过程并非是孤立而为、一蹴而就的,更 不能简单的理解为音乐事象的产生与发 展仅仅是音乐主客体二者间的简单关系。 相反,音乐作为一种文化事象,在后现 代语境下被赋予了生态学的内涵,即是 要以对音乐样态生存环境的解构入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分析其嬗变的缘由,而不能孤立地、脱 离文化与社会层面、单纯地去考量。音 乐事象作为本体样态,其内化变异的过 程必然与外部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音 乐在其他相关音乐多重因素的作用下, 揭示了音乐文化生态系统下内外因平衡 发展的轨迹。简言之,音乐事象的演变 历程并非是单向关系的演变,而是多元 诱因的结果。因此对皖北坠子戏的研究 本身同样不能局限于单一的音乐本体视 角,而应当关注音乐事象本体与外部共 同关系的研究。 (一)文化语境下解读皖北坠子 戏音乐本体的演变 不同的文化生态环境造就了不同 的区域文化属性,音乐艺术作为区域文 化的组成部分亦非孤立存在的,它必然 要与该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密切 相连,和合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区域音 乐文化样态的嬗变与发展也从某种程度 上反映出该地区文化生态环境的基本特 征,同样区域文化环境的变化也会反作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用于音乐样态之中,皖北坠子戏自成形 发展于萧县之后,其演进与发展的特征 即可以做很好的例证。 从生态学意义上讲,人所生存的 自然环境,对人的行为以及文化都会产 生莫大影响。坠子流行的区域大多在黄 淮平原,皖北地区又处南北交通要塞, 现今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但历史上的 皖北却并非如此, “据皖北治水弥灾条 议说:寻访土风,农民习为广种薄收 之说,布种以后,即仰赖天时,坐俟收 获,全不加以人功,故发大水则成大灾, 大小水则成小灾。 ”3宋明之时由于连年 自然灾害不断,自然的生存环境恶化, 至晚清愈发加剧,继而此地的流民文化 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从灾年的不可 不为的“逃荒 ”逐渐变成了 “备荒”的自然 习惯。从皖北坠子到坠子戏伴奏乐器地 演变情况,可知由单人弹坠琴以脚击梆 的伴奏形式与流民文化的重要关联 由所持乐器的便于流动性所决定的。20 世纪 40 年代皖北坠子戏在皖北宿州萧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2 县成形后,由于演出的实际需要扩充了 伴奏乐器的规模,而初元的流民在生存 的自然环境改观的前提下,安居劳作休 养生息,成为其日常闲暇的文化需求和 稳定社会环境下的礼俗要求,它也促进 了在皖北坠子戏的伴奏乐器中逐步加入 笙、笛、唢呐等乐器,继而丰富和发展 了皖北坠子戏的艺术表现力。 皖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 孕育了皖北人民豪爽粗犷的个性,因而 坠子戏的音乐用高亢的音调,直抒胸臆 地表达抒发情感。音乐中高亢的音调与 皖北地区的方言系统也有着极为密切的 关系,河南坠子流入皖北的重要原因之 一即与方言的相似性有关。皖北地区同 豫东一带、鲁西南地区、苏北部分地区 同属于中州方言区,方言的相似性为坠 子最初的流行提供了便利。从方言体系 上看皖北坠子以阜宿方言区淮北话语音 字调为主,语速较快,腔调辅音,重视 对尖团音、唇齿音区分,同普通话比较, 通常强调三声也常将高升调读成高平调,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3 如大姐。还有不少特殊发音的字,如俊 (zn) 、用( rng)等,皖北坠子戏的 演出中方言性色彩并不可以消解,因此 可以说这种特殊的发音方式凸显了皖北 坠子戏浓郁的风土韵味,也恰恰是皖北 人民质朴纯真性情的自然流露。 (二)皖北坠子戏艺术形态的嬗 变解读 通过对皖北坠子戏发展历程的剖 析,体味了其强烈的地域性色彩,但是 皖北坠子戏也具有强大的包容性,从其 在 20 世纪 40 年代产生之后,就不断地 主动吸纳多种艺术元素,伴随着中国社 会的转型和文化土壤的变化而变化。 传统坠子戏的表演形式和内容与 当地农民长期以来形成的日常生活和劳 作习惯紧密相连。根深蒂固的农耕文化 影响着皖北平原的劳动人民,农闲之余, 听赏坠子戏变成了当地农民主要的消遣 方式。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生产方式 的转型,皖北地区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 多出门务工,加之随着文化视野和现代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4 传媒技术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皖北坠子 戏固有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坠 子戏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这种挑战不 仅仅是皖北坠子戏所面临的困境,同样 也是中国传统艺术形态面临的共同困境。 然而皖北坠子戏并未被动地接受“命运 的安排”,而是主动地选择了“ 变而思变, 变而求变”。在皖北坠子戏原有文化生 态发生改变的现实环境下,必须发掘其 当下存在的动力,形成新时期发展的张 力,使皖北坠子戏成为新时代环境下所 需要的艺术形态。皖北坠子剧首先选择 的是在剧目上的创新,在传统剧目诸如 小菜园 、 拾棉花 、 卖甜瓜等的 基础上,开始选择以现代城市、农村的 新题材为内容创造了打工奇缘 、 人 生配方 、 歪脖树上落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