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读后感800.docx_第1页
世说新语读后感800.docx_第2页
世说新语读后感800.docx_第3页
世说新语读后感800.docx_第4页
世说新语读后感800.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说新语读后感 800 如今, 世说新语除了文学欣赏的价值外,人物事迹、 文学典故等也多为后世作者所取材、引用,对后来的小说 发展影响尤其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世说新语 读后感 800 字范文,欢迎浏览借鉴,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这本书是初二时老师发给我们的,班里人人一本,起 初,捧着她我并不开心,我不喜欢文言文,因为每每语文 考试时,最令我头疼的不是繁琐的阅读,不是麻烦的作文, 恰恰就是那简短的文言文。就是这一小段文字,我却几乎 看不大懂,半猜半会的勉强去写题目。 世说新语这本书是一部记述东汉末年至东晋时豪 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的言谈轶事的书,一个个剪短的篇章 都是一篇篇有趣的故事。这本文言文体现了中文的博大精 深,几个字却能表达出丰富的内容。叙事简明,精炼生动。 对于这本好书,我也有在摘抄,摘抄世说新语的过程 中,我常常能悟出古人美好的品德。每读一个故事我就能 有心得体会。这样摘抄久了,借助每篇文言文下的翻译和 导读,我能了解很多故事,先自己揣测全文的意思,再看 看翻译,查漏补缺,在文言文阅读方面也有了不少提升。 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我领悟 最深的是德行 。 舍生取义中的荀巨伯面对胡贼攻郡, “宁以吾身代友人命” ,虽然我不太相信最后的结局“遂班 军而还,一军并获全” 。但我想已经是对荀巨伯很大的赞美 了,危难之中不弃朋友,可谓是充分展示了舍生取义的意 思。胡贼的撤军也展现了东汉以德为上的人物评价标准。 宋刘辰翁云:“巨伯固高,此贼亦当入德行之选矣。 ”这种 品德是珍贵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在看过国宝之忠的正文后才知道,这个忠理应打 上双引号,奸邪的王国宝知道自己的才能不如王徇,就阻 挠孝武帝见王徇之事可见他的阴暗心理和卑劣行为。这种 做法是不可取的,是我们应该警醒自己不能犯的错误。对 待比自己能力强的人,应该尊之敬之,向他学习,凭借自 己的努力超越他,而不是阻碍他为国家作贡献,用一些卑 劣的手段防止他威胁到自己,这是自私愚昧的行为,孝武 帝亲近他,是一种可贵的信任,而他的做法是对这一信任 的践踏。 古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宝库,而世说新语 则是这个宝库中一颗灿烂美丽的明珠。 世说新语是南朝的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全书用文言写成,分为言语、德行、政事、文学等三十六 门,其中的故事既有很强的哲理性,又不乏趣味性,篇篇 短小精悍,有的甚至只是几句话,但就在这些记录人物言 行举止的文句中,我们却可以体会到魏晋时代浓郁的政治 氛围和人物特色。 前几天,我读了世说新语中的一到三十页,其中 的一则小故事令我印象深刻: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 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 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 华、王之优劣。 这则故事的意思是这样的:华歆和王朗一起坐船避难, 有一人想搭他们的船,但却遭到华歆当即表示为难,王朗 说:“正好船还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后来追兵即将追上, 王朗想抛弃那个人。华歆说:“之前我犹豫不决,原因就 在于此。既然已经答应了他的请求,怎么可以因为情况紧 急抛弃他呢?”社会上从此便根据这件事判定华歆和王朗的 德行优劣。 这个故事中的华歆刚开始对于别人的请求犹豫不决, 看上去似乎品德不好,但尽管王朗答应了那个人的请求, 但当后来追兵到来情况紧急时,却想抛弃协助的那个人, 所以,华歆的品德是远在王朗之上的。 我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犯过像王朗一样的错误呢?以这个 故事为例,在开始时如果华歆和王朗在开始时没有携带那 个人,那么那个人可能会有生存的希望。可要是华歆和王 朗在中途抛弃了那个人,那么那个人就没有一点生存下来 的希望了。 生活中的事往往也是这样。如果我们答应了别人某件 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底。如果你拒绝他,他可能会受到损 失。但要是你在中途忽然停止,呢么他的损失会更大。 当然,我们在生活中要尽量帮助别人。但如果的确无 法帮忙,我们也要当即拒绝,荣国答应了,就不能半途而 废。 近日,教学之余,在翻阅世说新语时,读得其中 一个故事,觉得挺有味道,但细细品位之余,对其观点我 却不敢苟同: 郭洗马入洛,听伎人歌,言佳。石季伦问其曲,郭曰: “不知。 ”季伦笑曰:“卿不识曲,哪得言佳?”郭笑曰: “譬如见西施,何必知姓名,然后知美?” 在郭洗马看来,一个人完全可以凭感觉去认识美, “不 识曲”照样能言其“佳” ,-就像见了西施姑娘,不必“知 其姓名” ,也照样可以“知美”一样。 我感觉这是浅尝辄止的看法。美的事物一般都具有具 体可感性,或赏心悦目,或动听悦耳。审美欣赏活动首先 是凭感觉和直觉来把握事物,或者说,感觉和直觉是审美 欣赏活动的起点。因而,美育是通过对美的事物的欣赏, 陶冶人的思想感情,提高人生艺术化的程度。但是,审美 欣赏活动仅有这个起点是远远不够的,它起码还需要知识、 趣味、心境三个条件。 知识条件指的是丰富的知识修养。郭洗马“不识曲” 也能“言佳” ,这里的“佳” ,只是一般人说的“好听”的 意思。若进一步问“佳在哪里?” “为什么佳?”他是断然回 答不出所以然的。中国有句俗话:“不会看的看热闹,会 看的看门道。 ”郭洗马所说的“佳” ,充其量不过是听着热 闹而已。若是要听出门道,即能讲出“佳在哪里” “为什么 佳” ,则不仅需要“知其曲” ,而且要具有一定的音乐修养。 有人把音乐欣赏分为三个层次:一为“知觉的欣赏” ,指听 音乐而产生悦耳的感觉;二是“情感的欣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