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周列国志读书笔记 3 篇 东周列国志讲述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列国纷 争的伟大时代,无数国家和人在这段长达数百年的动荡不 安中沉浮。以下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提供到的范文,欢迎 阅读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东周列国志读书笔记 3 篇 书第一回。作者从周宣王上 追两代:周夷王、周厉王、周宣王。作者总结西周王室衰 微的原因: 周夷王觐礼不明,导致诸侯逐渐强大; 周厉王暴虐无道,为国人所杀,开后世民变之始; 周宣王前期英明有道,但宣王三十九年征伐姜戎失败, 国力大衰,后期更错杀忠臣,晚节不保。 本书第二回。周宣王驾崩,周幽王即位。周幽王无道, 宠信谗臣,将大夫赵叔带免官。赵叔带携家奔晋。大夫褒 珦(xiang4)谏阻,被囚。褒珦之子洪德在民间搜得美女, 取名褒姒,进献给幽王。幽王宠爱褒姒,释放褒珦。褒姒 生子伯服,与王后及太子宜臼争位。太子宜臼被外放到申 国,王后被打入冷宫。褒姒被立为王后,伯服为太子。周 幽王、褒姒、虢石父又导演了一出烽火戏诸侯的恶作 剧,以王室威望与社稷安全为儿戏,大失诸侯之心。 本书第三回。幽王欲兴兵伐申,申侯引犬戎之兵先行 攻占长安,周幽王、褒姒、伯服身死,司徒郑伯友亦护驾 死节。卫侯、晋侯、郑世子掘突领兵将犬戎逐出长安,迎 立宜臼即位,是为周平王。周平王无力抵御犬戎骚扰,同 时觉得西京残破,遂东迁雒邑,中国进入东周时代。 这就是这三回的梗概。细思之,仍可发散。 东周列国志读书笔记 3 篇 我看了东周列国志这本 书,深有感触。书中描写春秋战国时期战国历史上绝无仅 有的百家争鸣、列国纷争的伟大时代。记载了无数国家和 个人在这段数百年的动荡不安中府仰沉浮。它比三国演 义内涵丰富,人物智谋比三国强。全书精彩纷呈, 描绘了许多个人。 幽王烽火戏诸侯 是一个让我很气愤的故事。幽王 是一个残暴的人,他为了让一个叫褒姒的姑娘笑,听信奸 臣的话,带着褒姒到骊山游玩,骊山脚下有二十多座烽火 台,点起了狼烟,附近的诸侯都以为犬戎来了,带着各自 的士兵来作战,发现没有敌人,日记,都回去了。虽然褒姒 高兴地笑了,但是这件事给幽王种下亡国的种子。后来, 犬戎真的入侵了,再点起狼烟就没人来救援了。幽王最终 被杀死了。结果是,君不是君的幽王因为戏弄了诸侯导致 了亡国。我们都应该引以为戒,更不能向他学习,做事做 人都要诚实讲信用,不能说,欺骗别人。 卧薪尝胆最让我敬佩的人是越王勾践。他在越过 辅佐君主。一次,吴国为了报以前越国侵犯的仇,发兵伐 越,结果大败,后来吴国君主死后。波的儿夫差继位吴王。 他打败越国后,越国勾践求饶,吴国答应了。与施工见到 了吴国养马,而且整天穿着童仆的衣服,天天斩草料喂马, 还舔过夫差的大便,夫差见勾践如此忠心于他,就放松了 对他的警惕。其实,他每天都要卧薪尝胆,不忘国耻。20 年后,文中训练的精兵终于灭了吴国。他的这种精神是值 得我们学习的,但却是要运用到学习中去,因为只有这样 我们才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这本书主要写了春秋中的战国时期中的事,它忠实而 精彩的记载着那时的情景,仿佛让我又重新回到了战国时 期。仿佛又听到了那马蹄的厮杀声,仿佛自己是其中的一 位战兵,一位谋士或一位皇帝. 通过我们提供的读东周列国志故事有感 200 字,大家 一定会对读后感有新的认识,从而养成写读后感的好习惯! 东周列国志读书笔记 3 篇 【春秋戰國】中國春秋時代 始於公元前 770 年(周平王宜臼遷都洛邑),止於公元前 476 年;戰國時代始於周元王元年(公元前 476 年),終於公元前 221 年(秦王嬴政攻滅齊國)。 東周列國志開篇詞:“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後 商周;英雄五霸鬧春秋,頃刻興亡過手!青史幾行名姓,北 邙無數荒丘;前人田地後人收,說甚龍爭虎鬥。 ” 料民:即“將本地戶口,按籍查閱,觀其人數之多少, 車馬粟芻之饒乏,好做准備,征調出征。 ”(東周列國志 , 第 1 頁) “婢子聞夏桀王末年,褒城有神人化為二龍,降於王 庭,口流涎沫,忽作人言,謂桀王曰:吾乃褒城之二君 也。 桀王恐懼,欲殺二龍。命太史占之,不吉。欲逐去之, 再占,又不吉。太史奏道:神人下降,必主禎祥,王何 不請其漦(Ch)而藏之?漦乃龍之精氣,藏之必主獲福。 桀 王命太史再占,得大吉之兆。乃布幣設祭於龍前,取金盤 收其涎沫,置於朱櫝之中,忽然風雨大作,二龍飛去, 桀王命收藏於內庫。 ”(同上,第 2 頁) 日已矬(Cu)西:日已偏西(見醒世恒言卷二七)。 矬倒:蜷伏倒地,跌倒。 乘興而來,敗興而歸(返)。 【千金買笑】出自鮑照代白纻曲:“齊謳秦吹盧 女弦,千金雇笑買芳年。 ”典出東周列國志(第二回) “幽王烽火戲諸侯”:周幽王寵妃褒姒不愛笑,幽王便命 人點燃了告警的烽火。於是,各諸侯王帶領人馬匆匆來救, 結果並沒有敵人。褒姒看到這種情況,開心大笑。周幽王 說:“愛卿一笑,百媚俱生,此虢石父之力也!”乃賞虢石 父黃金千兩。自此,離幽王身死國滅不遠矣。曾有詩雲: “良夜驪宮奏管簧,無端烽火燭穹蒼。可憐列國奔馳苦, 止博褒妃笑一場!”(第 1011 頁) “杜大夫化曆鳴冤”:周時大夫杜伯因尋訪妖女不力 一事被周宣王冤殺。下大夫左儒曾勸宣王未果。左儒曰: “君是友非,則當逆友而順君;友是君非,則當違君而順友。 ”宣王不聽,遂斬杜伯於朝門。左儒回到家中,自刎而死。 後杜伯、左儒化厲鬼向宣王索命,宣王由是一病不起,卒 崩,傳位於幽王宮涅。後世人曾贊左儒雲:“賢哉左儒, 直諫批鱗。是則順友,非則違君。彈冠誼重,刎頸交真。 名高千古,用式彝倫。 ”(見第 4 頁) 【萇弘化碧】出自莊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 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員流於江,萇弘死於蜀,藏其 血三年而化為碧。 ” 【萇楚】也稱羊桃。野生植物。花紫紅色,實如小桃, 可食。 詩檜風隰有萇楚:“隰有萇楚,猗儺(Y Nu)其枝。 ” 隰(X),水邊低濕之地。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泰山壓卵(頂)。 斬草留根, 逢春再發(第 21 頁)。 【鸮(Xio)】俗稱貓頭鷹(owl)。鳥綱鸮形目夜行性猛 禽。有典型鸮(鴟鸮科)、倉鸮和草鸮(草鸮科)、灣鸮(褐鸮 科)。倉鸮(Tyto alba)及短耳鸮(Asio flammeus)等是分布 最廣的鳥類之一,而帕勞鸮(Pyrroglaux podargina)及塞 舌爾鸮(Otus insularis),僅在某些島嶼有地方性分布。 鸮以樹洞、峭壁岩洞為巢,或巢於地面。飛行無聲,有保 護色(一般棕色),借以捕捉昆蟲、鳥和小型的哺乳動物。 眼圓形,均向前方。喙尖端鉤狀。聽覺、視覺靈敏。體長 1370 厘米。面部有面盆。耳大,圍以紙狀羽毛構成的羽 翎,其功能為集中聲音,有助於尋找獵物。頭可向任何方 向轉動 180以上(有些種能轉動 270)。參閱角鸮 (horned owl)、鳴角鸮(screech owl)和雪鸮(snowy owl)。 在西方,鸮是智慧的象征(wise as an owl)。在古代中國, 則被認為是惡聲之鳥。詳見東周列國志第四回:潁考 叔對曰:“此鳥名鸮,晝不見泰山,夜能察秋毫,明於細 而暗於大也。小時其母哺之,既長,乃啄食其母。此乃不 孝之鳥,故捕而食之。 ”潁考叔以此勸鄭莊公見其母武薑氏。 後莊公掘地拜見其母,遂成千古孝名(第 2021 頁)。 “欲人勿惡,必先自美;欲人勿疑,必先自信。 ”(第 61 頁) 子突:“天下之事,理勝力為常,力勝理為變。 ”(第 65 頁) 【管鮑之交】卻說管夷吾字仲,生得相貌魁梧,精神 俊爽,博通墳典,淹貫古今,有經天緯地之才,濟世匡時 之略。與鮑叔牙同賈,至分金時,夷吾多取一倍。鮑叔之 從人心懷不平,鮑叔曰:“仲非貪此區區之金,因家貧不 給,我自願讓之耳。 ”又曾領兵隨征,每至戰陣,輒居後隊, 及還兵之日,又為先驅。多有笑其怯者。鮑叔曰:“仲有 老母在堂,留身奉養,豈真怯鬥耶?”又數與鮑叔計事,往 往相左。鮑叔曰:“人固有遇不遇,使仲遇其時,定當百 不失一矣。 ”夷吾聞之,歎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 哉!”遂結為生死之交。(東周列國志 ,第 68 頁) 鮑叔牙:“成大事者,不恤小恥,立大功者,不拘小 諒。 ”(第 73 頁) 管仲:“大廈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潤,非一流 之歸也。 ”(P75) 【息夫人】唐代大詩人杜牧曾做詩詠息夫人一事: “細腰宮裏露桃新,脈脈無言幾度春。畢竟息亡緣底事?可 憐金穀墜樓人。 ”息夫人即指息媯(gu),春秋時息國夫人。 楚文王覷其貌美,遂發兵滅息而奪之。據說,息夫人“目 如秋水,臉似桃花,長短適中,舉動生態,又曰桃花夫人。 ”(參見第 81 頁) 【不去慶父,魯難未已】春秋時期,魯國第 17 代君主 魯莊公(姬同)的三個兄弟(慶父字仲,魯莊公之庶兄,其同 母弟名牙字叔,則莊公之庶弟)中慶父十分專橫,與他的妻 子哀薑勾搭成奸,先後害死後魯君姬般及哀薑妹妹的兒子 魯閔公(姬啟)。慶父野心越來越大,打算自己做君主。最 後被他的弟弟季友處死,擁立姬申(魯僖公)為君,自此魯 國才得以安寧(見第 104 頁)。 【鶴將軍】春秋時期,衛惠公之子懿公,自周惠王九 年嗣立,在位九年,般樂怠傲,不恤國政,最好的是羽族 中一物,其名曰鶴。懿公所畜之鶴,皆有品位俸祿:上者 食大夫俸,次者食士俸。懿公若出遊,其鶴亦分班從幸, 命以大軒,載於車前,號曰“鶴將軍” 。有齊高帝詠鶴詩為 證:“八風舞遙翮(h),九野弄清音。一摧雲間志,為君 苑中禽。 ”(東周列國志 ,第 109 頁) 【假途滅虢】出自左傳僖公二年:“晉荀息請 以屈產之乘,與垂棘之璧,假道於虞以伐虢。 ”春秋時期, 晉獻公要向虞國借路去攻打虢國,同時給虞國送去寶馬和 貴重禮物。虞國國君貪財,大夫宮之奇勸阻說:“虢國是 虞國的近鄰,它的滅亡必然會導致虞國滅亡。 ”虞國君主不 聽勸諫,答應晉軍過境,結果是晉國滅掉虢國後立即滅虞。 成語“唇亡齒寒” ,正謂此也。(東周列國志 ,第 122125 頁) 【五羖大夫】 “脫囚拜相事真奇,仲後重聞百裏奚。從 此西秦名顯赫,不虧身價五羊皮。 ”此詩吟詠春秋時虞國人 百裏奚,秦穆公曾用五羖皮將他從楚國贖回,拜為上卿, 委以國政,其時齡已達七旬。當時,秦人都稱他為“五羖 (g)大夫”(見第 128 頁)。另參見史記秦本紀 。羖, 指黑色公羊。 繇餘:仁者不趁危以邀利,智者不僥幸以成功。(第 147 頁)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施薄報薄,施厚報厚。有施無 報,何異禽獸? 若要不知,除非莫為;若要不聞,除非莫言。(第 154 頁) 蛟龍失勢,比於蚯蚓。(第 155 頁) “弟友臣忠無間然,何堪歂犬肆讒言?從來富貴生猜忌, 忠孝常含萬古冤。 ”此詩贊衛叔武之孝友,而諷衛成公之猜 忌、公子歂犬之饞諛。(第 212 頁) 【燭之武退秦師】見左傳僖公三十年 、 東周列 國志(第四十三回)。時周襄王十二年,秦晉兩國率兵伐 鄭, “晉軍函陵(在今河南鄭縣北),秦軍泛南(在今河南中 牟縣南)。 ”鄭文公見國危矣,乃召大夫叔詹商議解圍一事。 叔詹薦佚之狐,佚之狐薦燭之武。文公曉以利弊,燭武遂 縋(Zhu)城見秦伯(秦穆公)。燭之武口若懸河,明為秦國 打算,實則保全鄭國。燭武曰:“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 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 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 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 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 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此番話說下來,秦穆公不但不助晉 文公圍鄭,反而遣杞子、逢(png)孫和楊孫三大夫率師戍 守鄭城。晉文公聞之,亦撤圍歸國。反觀之,燭之武一句 “夫晉,何厭之有” ,可謂道盡了亂世諸侯的野心。曾有詩 贊燭武之才:“說時石漢皆開眼,道破泥人也點頭。紅日 朝升能夜出,黃河東逝可西流。 ” 【介之推不言祿】介之推曾隨晉公子重耳周遊列國十 九年。重耳過衛國乏食,介之推便割股肉以飽其腹(見東 周列國志 ,第 156 頁)。後晉文公回國即位,論功行賞時 獨忘了介之推。介之推亦恥於求賞,負其母隱於綿上深穀 之中。文公屢召不至,便放火燒山,企圖逼他出山。怎奈 介之推寧被燒死也不肯出山,最後子母相抱死於枯柳之下。 晉文公感其誠,遂葬其骸骨於綿山之下,立祠祀之。舊俗 “乞新火”即源於此:清明節前兩天為寒食節,禁火寒食 (即一天兩餐吃冷飯冷菜),第二天才能重新生火,故曰 “乞新火” 。 荊楚歲時記說到,冬至後一百五日(或一百 六日),謂之寒食,禁火(煙)三日。因此,有人以“一百五 (六)”作為寒食的代稱。 “遇節,家家插柳於門,以招子推 之魂,或設野祭,焚紙錢,皆為子推也。 ”(見東周列國 志 ,第 188 頁) 鯉魚脫卻金鉤去,擺尾搖頭再不來。 【秦女弄玉】弄玉乃秦穆公之幼女,善吹笙,不由樂 師,自成音調。穆公命巧匠,剖美玉為笙。 “女吹之,聲如 鳳鳴。穆公鐘愛其女,築重樓以居之,名曰鳳樓。樓前有 高臺,亦名鳳臺。 ”後弄玉乘紫鳳,蕭史乘赤龍,自鳳臺翔 雲而去。今人稱佳婿為“乘龍” ,正謂此也。(見東 周列國志 ,第 239241 頁) 【蕭史論笙簫】蕭史乃華山之主,與弄玉有夙緣,故 以簫聲作合,後弄玉隨其翔雲而去。秦穆公曾問蕭史“笙 簫何為而作” ,蕭史對曰:“笙者,生也;女媧氏所作,義 取發生,律應太簇。簫者,肅也;伏羲氏所作,義取肅清, 律應仲呂。昔伏羲氏,編竹為簫,其形參差,以像鳳 翼;其聲和美,以像鳳鳴。大者謂之雅簫 ,編二十三管, 長尺有四寸;小者謂之頌簫 ,編十六管,長尺有二寸。 總謂之簫管。其無底者,謂之洞簫 。其後黃帝使伶倫伐 竹於昆溪,制為笛,橫七孔,吹之,亦像鳳鳴,其形甚簡。 後人厭簫管之繁,專作一管而豎吹之。又以長者名簫,短 者名管。 ”(第 240 頁)六朝鮑照有蕭史曲雲:“蕭史愛 少年,嬴女恡(吝)童顏。火粒願排棄,霞霧好登攀。龍飛 逸天路,鳳起出秦關。身去長不返,簫聲時往還。 ”又江總 亦有詩雲:“弄玉秦家女,蕭史仙處童。來時兔月滿,去 後鳳樓空。密笑開還斂,浮聲咽更通。相期紅粉色,飛向 紫煙中。 ”(東周列國志 ,第 240241 頁) 同病相憐,同憂相救。(第 401 頁) 驚翔之鳥,相隨而集;瀨下之水,因複具流。(第 401 頁) “肅霜”乃雁名,其羽如練之白,高首而長頸,馬之 形色似之,故以為名。後人複加馬旁曰骕骦,乃天下希有 之馬也。(第 408 頁) 高飛之鳥,死於美食;深泉之魚,死於芳餌。(第 442 頁) 鬥筲(Sho)之輩:比喻才識短淺或氣量狹小。筲: 竹制盛器;桶。如“筲箕” 。 【臥薪嘗膽】春秋末期,越王勾踐兵敗於會稽,成為 吳王夫差的階下囚。勾踐歸國後, “冬常抱冰,夏還握火; 累薪而臥,不用床褥。 ”“又懸膽於坐臥之所,飲食起居, 必取而嘗之。中夜潛泣,泣而複嘯,會稽二字,不絕於口。 ”曆經十年生聚、十年教訓,遂伐滅吳國。(見東周列國 志 ,第 442 頁) 【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 】此是勾踐滅吳 後,越國謀臣範蠡致信大夫文種所言。 東周列國志第八 十三回評道,範蠡並未攜西施而歸隱。西施當時已被越夫 人負以大石沉於江中。後人不知其事,訛傳範蠡載西施入 五湖,遂有“載去西施豈無意?恐留傾國誤君王”之句。後 來,範蠡入齊,改名鴟夷子皮。不久棄官隱於陶山,畜五 牝,生息獲利千金,自號陶朱公。後人所傳致富奇書 , 雲是陶朱公之遺術也。其後吳人祀範蠡於吳江,與晉張翰, 唐陸龜蒙為“三高祠” 。宋人劉寅有詩雲:“人謂吳癡信不 虛,建崇越相果何如?千年亡國無窮恨,只合江邊祀子胥。 ”(見東周列國志 ,第 463 頁) 【響屧(Xi)】春秋末期,吳王夫差寵幸西施,乃為其 建“響屧廊” 。 “屧乃鞋名,鑿空廊下之地,將大甕鋪平, 覆以厚板,令西施與宮人步屧繞之,錚錚有聲,故名響屧。 ”唐高啟館娃宮詩雲:“館娃宮中館娃閣,畫棟侵雲 峰頂開。猶恨當時高未極,不能望見越兵來。 ”宋王禹偁有 響屧廊詩雲:“廊壞空留響屧名,為因西於繞廊行。 可憐伍相終屍諫,誰記當時曳履聲!”(東周列國志 ,第 446 頁) 【三家分晉】時周威烈王(名午)二十三年,威烈王命 內史作策命,賜籍為趙侯,虔為韓侯,斯為魏侯,各賜黼 冕圭璧全副。趙都中牟,韓都平陽,魏都安邑,立宗廟社 稷。未幾,三家廢晉靖公為庶人,遷於純留,而複分其餘 地。晉自唐叔傳至靖公,凡二十九世,其祀遂絕。(東周 列國志 ,第 471 頁) 【吳起殺妻】曾參:“夫水無本則竭,木無本則折, 人而無本,能令終乎?”戰國時,衛國人吳起曾求學於曾參 門下。吳起聞母死而不奔喪,曾參於是說出此段話,便將 他逐出師門。吳起後棄儒學兵法,三年學成,求仕於魯, 為拜將而不惜殺妻。史官有詩雲:“一夜夫妻百夜恩,無 辜忍使作冤魂?母喪不顧人倫絕,妻子區區何足論。 ”(東 周列國志 ,第 476477 頁) 【鄒忌拜相】 “昔伏羲作琴,長三尺六寸六分,象三百 六十六日也;廣六寸,象六合也;前廣後狹,象尊卑也;上圓 下方,法天地也;五弦,象五行也。大弦為君,小弦為臣, 其音以緩急為清濁,濁者寬而不馳,君道也;清者廉而不亂, 臣道也。一弦為宮,次弦為商,次為角,次為征,次為羽。 文王武王各加一弦,文弦為少宮,武弦為少商,以合君臣 之恩也。君臣相得,政令和諧,治國之道,不過如此。 ”齊 國騶忌以琴道勸齊威王(名因齊)治國,威王聞之大喜,遂 拜騶忌為相,齊國乃大治。(東周列國志 ,第 481 頁) 【商鞅變法】衛人公孫鞅素好刑名之學,曾仕於魏而 不得用,遂仕於西秦;後秦孝公拜其為左庶長,開始變法革 新。衛鞅之法可略括為:“定都(遷都鹹陽)、建縣、辟土、 定賦(廢井田什一制)、本富、勸戰、禁奸(五家為保,十家 相連,互相覺察)、重令。 ”(見東周列國志 ,第 485 頁) 衛鞅之法雖使秦國國力大增,然其令甚嚴,致使後來他逃 罪未遂,被秦惠文王下令五牛分屍於市曹,並盡滅其族(見 東周列國志 ,第 501 頁)。 【鬼穀子】鬼穀子乃戰國時期的術士,相傳姓王名栩, 晉平公時人,曾潛居鬼穀(周之陽城),故稱鬼穀子。通數 學、兵學、遊學(口辭雄辯)和出世學(修真養性)四家學問。 齊人孫臏、魏人龐涓、張儀、洛陽人蘇秦都曾求學於其門 下。(見東周列國志 ,第 486 頁) 良材不終朽於岩下,良劍不終秘於匣中。(東周列國 志 ,第 488 頁) 【懸梁刺股】 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 引錐自刺其股。 ”太平禦覽卷三百六十三引漢書: “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 頭,懸屋梁。後為當世大儒。 ” 【合從(縱)連橫】戰國時,蘇秦佩六國相印、金牌寶 劍,總轄六國臣民,被封為“從約長” 。 “合從”即指使齊 楚燕韓趙魏六國同心協力,孤立西秦,從而求得自立。張 儀所謂“連橫”則是瓦解蘇秦的“合從” ,從而各個擊破六 國。事實上,蘇秦的“合從”並未發揮多大效應,張儀的 “連橫”倒是攪得六國永無寧日,自顧不暇。縱觀各路諸 侯野心勃勃, “合從”談何容易!昔強秦加以威逼利誘,六 國之“合從”不複存在。唯張儀憑其如簧巧舌,往來六國 之間,翻雲覆雨,好不自在!有詩評張儀者雲:“仕齊卻為 燕邦去,相魏翻因秦國來。雖則從橫分兩路,一般反複小 人才。 ”(東周列國志 ,第 509 頁) 【黃金臺】戰國時,燕昭王(名平)為招攬四方賢士, 乃命人在易水之旁,築起高臺,積黃金於臺上,名曰招賢 臺,亦曰黃金臺。是時, “劇辛自趙往,蘇代自周往,鄒衍 自齊往,屈景自衛往。昭王悉拜為客卿,與謀國事。 ” (東周列國志 ,第 511 頁) 【九龍神鼎】九鼎是禹王收取九州的貢金,各鑄成一 鼎,載其本州山川人物,及貢賦田土之數,足耳俱有龍文, 又謂之“九龍神鼎。夏傳於商,為鎮國之重器。及周武克 商,遷之於洛邑。鼎腹有荊、梁、雍、豫、徐、揚、青、 兗、冀等九字,是為九州。 “九州之說,最早見於尚 書禹貢:禹別九州,隨山浚川,任土作貢。 ”(參見 蒙文通古地甄微 、 東周列國志第九十二回)昔秦武王 (名蕩)好勇力,曾至洛陽舉鼎,不幸壓斷踁(Jng)骨而亡, 臨死前自言:“得遊鞏洛,雖死無恨。 ”(東周列國志 , 第 517 頁) 【端午節】戰國時楚大夫屈原因屢屢進諫而被頃襄王 貶歸故裏。原歸故裏秉耒而耕,憂思深重,形容日漸枯槁。 “忽一日,晨起,抱石自投汨羅江而死。其日乃五月五日。 裏人聞原自溺,爭棹小舟,出江拯救,已無及矣。乃為角 黍投於江中以祭之,系以彩線,恐為蛟龍所攖食也。又龍 舟競渡之戲,亦因拯救屈原而起,至今自楚至吳,相沿成 俗。屈原所耕之田,獲米如白玉,因號曰玉米田 。裏人 私為原立祠,名其鄉曰秭歸鄉。今荊州府有歸州,亦因秭 歸得名也。至宋元豐中,封原為清烈公,兼為其姊立廟, 號秭歸廟,後複加封原為忠烈王。髯翁有過忠烈王廟詩 雲:峨峨廟貌立江旁,香火爭趨忠烈王。佞骨不知何處 朽,龍舟歲歲吊滄浪。 ”(東周列國志 ,第 520 頁) 【馮諼(Xun)彈鋏客孟嘗】戰國時齊國孟嘗君(田文) 養士三千,名噪一時。其門下士人馮諼曾彈鋏三歌(“長鋏 歸來兮,食無魚;長鋏歸來兮,出無車;長鋏歸來兮,無以 為家!”),遂被孟嘗君請為上客。成語“彈鋏無魚”即源 於此(參見戰國策齊策四)。鋏,指劍柄。(見東周 列國志 ,第 525 頁) 【相思樹】戰國時宋康王(名偃,諸侯號曰桀宋)慕舍 人韓憑妻息氏之美,使人即其家奪之。韓憑心中不忍,遂 自殺。宋王召息氏共登青陵臺,欲迫使其從之。息氏乃作 詩以答曰:“鳥有雌雄,不逐鳳凰;妾是庶人,不樂宋王。 ”宋王聞之亦無可奈何。後息氏從臺上自投於地而死,遺 書宋王乞賜遺骨與韓憑合葬於一塚。 “宋王大怒,故為二塚, 隔絕埋之,使其東西相望,而不相親。埋後三日,宋王還 國。忽一夜,有文梓木生於二塚之旁,旬日間,木長三丈 許,其枝自相附結成連理。有鴛鴦一對,飛集於枝上,交 頸悲鳴。裏人哀之曰:此韓憑夫婦之魂所化也!遂名其 樹曰相思樹 。髯仙有詩歎雲:相思樹上兩鴛鴦,千古 情魂事可傷!莫道威強能奪志,婦人執性抗君王。 ”(東 周列國志 ,第 528 頁) 【殺鷂祭鳩】昔信陵君(公子無忌),乃是魏昭王之少 子,為人謙恭好士,接人惟恐不及。曾為一鷂逐食一鳩而 命人大肆搜捕,得鷂百餘頭,各置一籠以獻。 “無忌曰: 殺鳩者止一鷂,吾何可累及他禽!乃按劍於籠上,祝曰: 不食鳩者,向我悲鳴,我則放汝。 群鷂皆悲鳴。獨至一 籠,其鷂低頭不敢仰視,乃取而殺之。遂開籠放其餘鷂。 聞者歎曰:魏公子不忍負一鳩,忍負人乎?由是士無賢 愚,歸之如市,食客亦三千餘人,與孟嘗君平原君相亞。 ” (東周列國志 ,第 530 頁) 【和氏之璧,隋侯之珠】典出西漢劉安淮南子覽 冥訓:“譬如隋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 貧。 ”春秋時珠寶匠卞和發現一塊璞玉,進獻給楚厲王,楚 厲王砍了他的左腳;進獻給楚武王,楚武王砍了他的右腳。 只有楚文王識貨,遂將此玉名為“和氏璧” 。 “漢東之國” 姓姬的隋侯救蛇,蛇吐出一顆大珍珠報答他,這顆珍珠就 是“隋珠” 。後“和氏璧”為戰國時趙國內侍繆賢所得,趙 惠文王索之不得。王怒,因出獵之便突入賢家,搜其室, 得寶櫝,收之以去。和氏璧“置暗處,自然有光,能卻塵 埃,辟邪魅,名曰夜光之璧 。若置之座間,冬月則暖, 可以代爐,夏月則涼,百步之內,蠅蚋不入。 ”(東周列 國志 ,第 536 頁) 【完璧歸趙,return something to its owner in good condition】戰國時趙國大夫藺相如奉和氏璧入西秦, 憑其智謀周旋於秦庭,最終得以完璧歸趙。 史記廉頗藺 相如列傳雲:“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 ”此處“城”指秦昭襄王曾許以酉陽十五城換取和氏璧。 另參見東周列國志第九十六回。 【將相和】趙國大夫藺相如曾兩屈秦王,深得趙惠文 王器重,拜為上相,班在廉頗之右。廉頗不以為意,揚言 將擊殺相如。每遇公朝,相如遂托病不往,不肯與廉頗相 會。相如門下舍人不解,相如解釋說:我連秦王都不怕, 何懼一廉將軍哉?吾所以強顏引避者,國計為重,而私 仇為輕也。後廉頗聞言慚愧不已,乃肉袒負荊,自造於藺 氏之門謝罪。相如仍待之以禮,遂結為生死之交。後世稱 “負荊請罪” 、 “刎頸之交” ,正謂此也。(東周列國志 , 第 540 頁) 【紙上談兵,an armchair strategist 】趙國名將趙 奢(被封為馬服君)之子趙括自幼喜談兵法,家傳六韜 三略之書,一覽而盡。嘗與父奢論兵,指天畫地,目 中無人,雖奢亦不能難也。然奢私謂其妻曰:“括不可為 將。趙不用括,乃社稷之福耳!”括母以奢之語告之,括不 以為意。後長平關大戰,趙王棄廉頗而用趙括,遂為秦武 安君白起所敗,括亦中箭身亡。趙降卒四十萬盡被秦軍坑 殺,止存年少者二百四十人未殺,放歸邯鄲,使宣揚秦國 之威。此正謂 “紙上談兵無濟事,長平坑殺四十萬。 ”(見 東周列國志 ,第 541 頁、第 555 頁) 【遠交近攻,be friend distant states while attacking those nearly】戰國時期,秦昭襄王向丞相張 祿(原名範雎,大梁人)討教治國方略,張祿說秦國有天然 屏障與兵車,勢力足夠號令諸侯,最近攻打遙遠的齊國, 這是一個大錯,應采取遠交近攻之策。先前已有魏國攻打 中山結果讓趙國吞並中山,秦王采用他的計謀遠交齊楚, 近攻韓魏,遂獲地千裏。所謂“遠交近攻”即指“遠交以 離人之歡,近攻以廣我之地。自近而遠,如蠶食葉,天下 不難盡矣。 ”(東周列國志 ,第 545 頁) “安排地網天羅計,待捉龍爭虎鬥人。 ”(東周列國 志 ,第 554 頁) 【戰國四君子】齊國孟嘗君(田文)、趙國平原君(趙勝)、 魏國信陵君(公子無忌)和楚國春申君。 【毛遂自薦,volunteer ones services as Mao sui once did/se recommander,se prsenter soi-mme】戰國 時趙孝成王九年,秦兵攻打趙國,趙孝成王命平原君趙勝 到楚國去求救,平原君的門客毛遂主動自薦隨同前去。平 原君與楚王談判半天沒有成效,毛遂手拿寶劍走上宮殿, 陳述利害關系,終於打動楚王出兵聯合抗擊秦國的侵略。 (東周列國志 ,第 557558 頁) 【奇貨可居,rare commodity which can be hoarded for better price】 史記呂不韋列傳:“呂不韋賈邯 鄲,見(子楚)而憐之,曰:此奇貨可居。 ”指把少有的 貨物囤積起來,等待高價出售。也比喻拿某種專長或獨占 的東西作為資本,等待時機,以撈取名利地位。 【趙姬】趙姬乃陽翟人呂不韋所娶的邯鄲美女,善歌 舞。 東周列國志第九十九回曾如是描述趙姬之美:“雲 鬢輕挑蟬翠,蛾眉淡掃春山,朱唇點一顆櫻桃,皓齒排兩 行白玉。微開笑靨,似褒姒欲媚幽王;緩動金蓮,擬西施堪 迷吳主。萬種嬌容看不盡,一團妖冶畫難工。 ”呂不韋後將 趙姬嫁給異人(子楚),其時已懷兩月身孕。秦昭襄王四十 八年正月朔旦,趙姬產下一子,名政,即後世所稱的秦始 皇。故此,後人多疑秦王嬴政乃呂不韋之子。(東周列國 志 ,第 561562 頁) 【秦昭襄王滅周】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 256 年), 秦昭襄王(名則,又名稷)命嬴樛(Ji)與張唐合兵,取路陽 城,攻滅西周。此前, “韓趙分周地為二,以洛邑之河南王 城為西周,以鞏附成周為東周,使兩周公治之。赧王自成 周遷於王城,依西周公以居,拱手而已。 ”(東周列國志 , 第 569 頁)自次年(秦昭襄王 52 年,公元前 255 年)起至秦 王政 25 年(公元前 222 年),史家以秦王紀年。 【秦莊襄王滅東周君】周自武王己酉受命,終於東周 君壬子,曆三十七王,共八百七十三年,而祀絕於秦。 (東周列國志 ,第 573 頁) 【甘羅童年取高位】秦時甘羅乃甘茂之孫,年十二歲 奉命出使趙國,以其謀略說動趙悼襄王發兵攻取燕上穀三 十城,趙得十九城,而以十一城歸秦。秦王政大喜,乃封 甘茂為上卿,複以向時所封甘茂田宅賜之。 “忽一夕,甘羅 夢紫衣吏持天符來,言:奉上帝命,召歸天上。 遂無疾 而卒。高才不壽,惜哉!”(東周列國志 ,第 588 頁) 【秦滅六國】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 230 年),發兵攻 滅韓國,以韓地為潁川郡。 “韓自武子萬受邑於晉,三世至 獻子厥,始執晉政。闕三傳至康子虎,始滅智氏。虎再傳 至景侯虔,始為諸侯。虔六傳至宣惠王,始稱王。四傳至 王安,而國入於秦。自韓虎六年,至宣惠王九年,凡為侯 共八十年;自宣惠王十年,至王安九年國滅,凡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膝关节置换术后健康护理
- 感染科感染性肺炎治疗指南
- 放射科胃部X线检查操作规范
-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新世界中英文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化学高二上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环境设计创新训练(2)》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连滩中学生物高一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人工智能的职场技能需求
- 重庆科技学院《文创设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岳阳华容县县直机关事业单位选调真题
- 司机冬季安全培训简讯课件
- 锂电池pack工厂安全培训课件
- 安全使用人字梯注意事项
- 体育教学经验分享课件
- 2025年前端开发工程师求职面试指南与预测题
- 2025年度艺术品电子交易市场数字版权使用授权协议
- 2025年陕西省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
- 2025年中国邮政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笔试-甘肃-甘肃麻醉学(医疗招聘)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新《治安管理处罚法》解读课件
- 监理公司质量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