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五水共治”的源头活水_第1页
森林“五水共治”的源头活水_第2页
森林“五水共治”的源头活水_第3页
森林“五水共治”的源头活水_第4页
森林“五水共治”的源头活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森林“五水共治” 的源头活水 衢州作为钱塘江源头,抓好“五 水共治”不仅关系着衢州 253 万百姓的 切身幸福,也牵动着浙江全省人民的心。 近年来,衢州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 一部署,坚决打好推进“ 五水共治 ”共建 生态家园这一攻坚战,保证了绿水青山 永驻衢州, “一江清水送下游” 。 中国论文网 /4/view-12746788.htm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 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 这一论述科学阐明了自然生态系统各个 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林业具有显著的 生态功能、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是生 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纽带,特别是在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五水共治”促转型中,林业既肩负涵养 水源、保持水土、调节径流、排涝泄洪 等作用,也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屏障。 衢州林业部门适应新形势和新发展的需 要,努力推进林业更好更快发展,发挥 森林在“五水共治 ”中的重要作用。 森林与水的关系 林水一家,有水才有林,有林则 有水,森林与水的关系是辩证的关系, 是密不可分的。在“ 五水共治 ”中,需要 重视森林的水文功能作用。 农谚所说:“ 山上多栽树,等于 修水库”。这也在现实中得到实证。杨 善洲造林的云南保山施甸大亮山以前遇 到干旱,就要到处找水吃。而在 2009 年2012 年连续 3 年干旱中,来自大亮 山上不间断的清泉没再让当地的百姓找 水喝,这就是森林发挥蓄水功能的最好 教材。而在国外也早有例子实证,早在 1997 年,美国纽约市为保证饮用水供给, 决定投资 15 亿美元用于该市集水区森 林的经营和管理,以取代原准备投资 80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亿美元建设新水利工程的方案。森林具 有保水功能。由于树木扎根 1 米以上土 壤深度后,森林土壤形成涵水能力很强 的孔隙,具有了很强的涵养水源的功能。 根据我国森林生态定位监测结果,4 种 气候带 54 种森林综合涵蓄降水能力平 均值为 103.40 毫米。以此来计算,1 公 顷森林涵蓄降水 1000 吨,衢州市森林 覆盖率达到 71.5%,林地面积有 1004 万亩,就相当于一个蓄水能力 7 亿吨的 大水库。 衢州市境内钱塘江水系的流域面 积 8332.6 平方公里,占市域面积 94.2%,是钱塘江的重要源头地,主要 干流分别有马金溪、常山港和衢江。而 森林对总径流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对 洪涝灾害有着四道防线,第一道是雨水 降落的树木的阻隔、截留地表流,第二 道是林下植被像海绵一样吸收壤中流, 第三道是根系吸收形成地下流,第四道 是湿地的蓄洪。这有效减缓了地表径流 速度,使降水缓缓渗入土壤,从而有效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地延缓洪水形成时间,削减洪峰,减少 水患的发生。其实森林、湿地在国内外 防洪排涝上应用广泛,法国的拉洛地区、 印度尼西亚红树林,广州红树林,都在 海啸中屡立奇功。北京面临城市内涝, 在 2013 年实施了两个手段完善流域防 洪体系,加强水务工程建设、大力实施 平原地区造林工程,在六环内打造 35 万亩的平原林带。南宁 5 年计划建设 6 座国家级湿地公园,苏州建环太湖最大 湿地公园,合肥集中于合肥城南巢湖畔 规划 10 座湿地公园,都基于湿地的蓄 洪防旱功能。 科学证明,林地涵养水源的能力 比裸露地高 7 倍。22 年生人工水源林树 木每小时可吸收 300 毫米降水。相比之 下,裸露地每小时吸降水仅 5 毫米。林 地的降水有 65%为林冠截留或蒸发,35%变 为地下水。在裸露地面,约有 55%的降 水变为地表水流失,40%暂时保留或蒸 发,仅有 5%渗入土壤。以色列全年降 水量不足 50mm,淡水资源奇缺,属于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典型的干旱气候地区。以色列人把节约 水资源、高效利用水资源看成是关系民 族生存、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以 色列通过近百年城市森林建设的成功实 践,通过改造沙漠、大量植树,节水技 术应用等取得了很大成果,很有借鉴意 义。当然,森林作为一个完备的生态系 统,其中森林土壤中的微生物净化污水 的功能也非常强大。 森林在“ 五水共治”中的作用 森林与治水密不可分,山青才有 水秀,青山方有绿水,治林就是治水。 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强调,我们要把植 树治水作为加强生态建设的重要手段和 方法,作为“ 五水共治” 不可或缺的重要 内容和有效抓手,全面、系统地推进植 树治水,努力让绿色成为美丽浙江的主 元素和主色调,加快走出“绿水青山就 是金山银山” 发展新路。 明确了森林在“ 五水共治 ”中的重 要作用,就要坚定不移、扎扎实实地去 落实。一是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根据其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生态区位、功能,在生态区位重要、具 有特殊功能的森林资源规划生态公益林 389 余万亩,实行专项管理与专人管理, 建立了资源管护良性运行机制。探索建 立湿地、沙区植被、物种生态保护红线, 尽快落实到地图上、地块上。二是完善 重点生态功能区管理和保护措施。按照 生态功能划分方案,加强对源头保护区、 水源涵养区、湿地、地质遗迹等重要区 域实施重点保护,通过封山育林、配套 基础设施建设等手段,进一步改善生态 条件。实施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封山 育林等措施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保 护乌溪江、铜山源库区等重要生态公益 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三是构筑生态屏障。 实施退耕还林和防护林建设工程,因地 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25 度以上 的坡耕地一律实施退耕还林,25 度以下 推行经济林建设,25 度以上进行封山育 林。开展以主要干线公路、铁路、河流 沿线两侧植树造林为主的绿色通道工程 建设,与农田林网、水土防治林、城镇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村庄绿化有机结合,形成带、片、网相 结合的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在花园街 道西北面建设 2000 亩以上的市区防护 林带,有效净化巨化工业废气,同时成 为城市绿色景观带。四是探索国家公园 体制建立。以开化钱江源国家公园、古 田山自然保护区为重要依托,加快开化 国家东部公园建设,发挥自然生态系统 的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功能。 五是加快湿地管理与建设。开展沿江及 各支流上游湿地的涵养水源、蓄洪防旱 等生态功能的研究,建立湿地资源及其 生态功能监测,加强对湿地资源的管理、 保护工作和湿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