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水库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设计与施工_第1页
某水库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设计与施工_第2页
某水库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设计与施工_第3页
某水库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设计与施工_第4页
某水库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设计与施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某水库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设 计与施工 摘 要:本文重点从某水库大坝 的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的实施,谈到了 对测位的布置、信号传输及设计、施工, 同时也对防雷等问题做了分析。 中国论文网 /2/view-12910610.htm 关键词:水库大坝;监测;自动 化;设计实施 0 前言 在土石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中, 基础土建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往往由于 认识的不足和工程应用研究较少,造成 系统脆弱,成为水利自动化推广普及以 及向深层次发展的屏障。为此,应重视 并研究水利自动化系统的基础土建问题,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为新建、改建及扩建的自动化工程建立 可行的基础条件。 测位布置 测位的布设原则是在满足大坝安 全监测需求的基础上与自动化建设过程 及长期稳定运行相适应的综合建设体系。 某水库枢纽工程由土坝、溢洪道、输水 洞和水电站等组成。土坝坝型为粘土心 墙坝,最大坝高 63m,坝顶长 267m。 目前实施的主要测点及监测项目有:大 坝渗流压力、浸润线、绕坝渗流、上游 坝坡渗透压力、心墙渗透压力、坝基渗 透压力、排水导渗降压效能、地下水位、 渗流量、库水位、温度场等。主要监测 方法为测压管传感器法。主要监测设备 为测压管、渗压计、投入式压力传感器、 超声波水位流量计、电磁流量计、铂电 阻温度传感器等。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要 求是将各测点采集的监测数据传送到监 测中心站,由监测中心站完成数据处理 与存储过程,实现土坝安全监测的自动 化。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2 信号传输 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是国内 外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应用技术,其系统 的土建设计与施工目前还缺乏想应的行 业规范,实施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有传输 路径研究、设备保护、线路防护等,防 护过程包括防止人为破坏、气候因素造 成的破坏、电磁干扰及雷电轰击等。过 去的水库管理中,曾有过自动化的雏形, 如单一的远传水位计或坝体内预埋传感 器等,信号传输路径通常是线路直埋或 配合部分架空敷设,多数设备不可避免 地在外力场、温度及电磁场的作用下很 快夭折。总结其破坏形式,主要是外力 破坏(如剪刀、拉力等) 、生物破坏 (如鼠嗑、虫灾等) 、雷击破坏等;而 内力破坏则不多见。这种系统一般只适 应单测点的场合,而且不能改变结构, 极易造成系统报废。 当前实施的土石坝安全监测自动 化系统是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综合系统, 是集多项目、多测位和多传感器于一体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的自动化工程系统。从国际坝工管理发 展趋势和我国水库水资源在现化国民经 济中的重要地位考虑,在一改过去粗放 型管理模式,朝着美化、细化和人文化 的方向发展的基础上,建立经济、可靠、 运行稳定的实用型信号线敷设和传感器 仪表箱设计安装等方面是值和研究的。 从多种传输模式比较来看,在大坝距管 理监测中心相对较近处建立大量的无线 传输点,在现阶段显然是不适合的。大 坝监测主要采用有线传输方式,对于距 离较远且测位分散的点一般采用无线方 式建点再并网运行。 信号传输及其路径是为实现测位 与中心站的连接即数据传输而设计,是 实现各测点与中心站数据信号连接的基 本手段和必由之路,系统传感器至测控 单元(MCU)至中心站主要采用有线传 输。 3 土建设计与施工 31 线路土建 311 线路走势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线路走势采用最短距离和尽量不 破坏或少破坏原建筑结构的原则确定监 测点之间的线路。视监测点的数量,一 般以一个断面为一个点组,当两相邻断 面相距较近且点数较少时,可将两个断 面或几个断面从电连接上归并成组,其 中一个断面的测点归至另一断面处理, 使总体上形成树形。 主干线路布设需考虑与各结点组 之间搭配连接,尽量取消或减少引接线 路。在不增加总线路长度的原则下,尽 可能选在便于施工又不影响美观、土层 电阻率较低且没有积水、靠近坝脚的坝 坡较低处布设。当遇有局部沟壑,尽量 采取绕行布线而放弃沿沟底或架空布线, 以避免雨水冲刷和雷击。图 1 是某水库 的布线设计图。 312 线路敷设 3121 结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从几年的工程运行情况看,较理 想的方式是穿护管地埋敷设。这种敷设 方式是一种“ 活” 的结构,如果系统需要 增容、更改电气结构、更换线路以及系 统结构升级等,不需要重新进行土建或 仅进行增容土建。 3122 选材 护管材料的选择,通常以铁磁质 材料的镀锌管为宜,它不仅能起到很好 的防鼠、防虫作用,更能起到良好电磁 屏蔽作用。 3123 敷深 线路敷设设深度依施工地的土层 及地下水状况确定。对于地下水位较高、 冬季地下水常位于冻层以上以及冬季形 成冻层的土料区域,线路埋深一般要在 冻层以下,防止冰胀拉断线路。对于不 存在冰胀的区域,如砂砾料坝坡、坝顶、 冬季地下水位低于冻层的砂砾石料区域 以及南方地区,埋深仅需考虑地面防护, 一般在 700mm 左右;对某些不易开挖 的坝坡,管线敷设可考虑利用纵横向排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水沟等结构明敷,但要与整体美化相结 合。 3124 管线施工 沿设计走势开挖线缆沟,新建及 改扩建的坝面施工均与筑坝加高工程配 合进行,避免二次启开坝面护坡石。达 到设计挖深经有关方面检测合格并作好 隐蔽工程记录后,敷设管路。护管安装 前其端面需经过机械加工或人工倒角倒 圆,用螺纹管接头连接,防止穿线时割 破线缆。在有接头的两管段间跨螺纹管 接头,对称焊接两个直径 8mm 左右的 钢筋,并涂防护漆保护,以确保两管间 的电气连接。护管敷至测压管附近时, 按电缆要求的弯曲半径做冷煨弯延至地 面与测压管口平齐,再与测压管进行焊 接固定,实现电气连接。 通信电缆管路设计时应考虑对通 信电缆的修复问题,沿线路间隔 50m 左 右设一电缆井,井体由砌筑砖混结构组 成。电缆井结构见图 2。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电缆井结构设计时考虑防雨水进 入,且井内不允许存水,井口用盖板盖 严后敷土埋设。 3125 可靠性 线缆敷设系统设计取消或减少线 路施工接头,特殊出现的接头均专门处 理,以降低接头处的信号散射和杂波干 扰。土建设计与线缆敷设施工设计配合, 仅有的接头只出现在电缆井中,以便于 日后维护。 32 防护设计 321 线路防护 线路防护主要是防止人为破坏, 防止线路受外力作用断,如冬季受冻胀 拉断、受剪力切断、鼠嗑破坏等。施工 时,线路通过坝顶、防浪墙、公路、桥 涵、渠塘等时,视现场情况对管线进行 加固。过公路时,用大一级的套管防护 并留出扩容余地。穿防浪墙的管线施工 时进行封堵防涌。过桥梁时一般用钢拉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线固定,同时需检测拉线的接地状态。 322 防雷设计 进行自动化系统设计应确保防雷 接地系统的设计,国内外许多自动化系 统出现故障或破坏,均因防雷设施欠妥 所致。 系统采用多重防雷设计和等电位 接地技术,护管施工时(参见 3.1.2.4 节) ,沿管线全程间隔 15m30m 向地下打 入不短于 2m 的接地极,形成全线致密 的加强型接地施工(网) ,在跨手井盒 的部位焊接不少于 2 条导流筋。 除管线系统(穿线管形成大面积 接地体)的自然接地外,在监测中心附 近建设专用接地系统,并与穿线管可靠 焊接,形成全面的法拉第笼,使接地体 面积足够大,接地电阻小于 1,能够 有效地防止直击雷、感应雷等造成的雷 击。 323 其他防护 测压管孔口浇筑混凝土基台,用 于固定护管及安装防水仪表箱。在坝上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及大坝附近使用时,有效地防止人为撬 动破坏,以及防止雨水进入测压管影响 监测精度。夏季可防止高温对现地仪表 的影响。秋季箱内产生大量的水汽能自 动排出。箱内还设有防护装置,冬季能 有效地防止测压管内结冻。起到很好的 防护作用。 4 结束语 在保证最优性比的基础上实现自 动化系统的可持续性,有线传输是多年 来普遍采用的方式之一,是大坝安全监 测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