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前隐窝进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临床研究_第1页
泪前隐窝进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临床研究_第2页
泪前隐窝进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临床研究_第3页
泪前隐窝进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临床研究_第4页
泪前隐窝进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临床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泪前隐窝进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 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经鼻内镜泪前 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适应证 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1 年 1 月到 2015 年 1 月收治的上颌窦良性病 变患者 80 例,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 组,每组 40 例。研究组采用鼻内镜下 泪前隐窝进路,对照组采用中鼻道及下 鼻道开窗联合进路,比较分析两组手术 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观察患 者的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疗效。结果研究 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 低于对照组(P0.05 ) 。结论经鼻内镜泪 前隐窝入路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住 院时间短、术后复发率低,可作为处理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上颌窦良性病变的术式之一。 中国论文网 /7/view-12911448.htm 【关键词】鼻内镜手术;泪前隐 窝;上颌窦;良性病变 中图分类号:R765.4 文献标识码: A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6.05. 011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indication and clinical effects of treatment of benign lesion of maxillary sinus through anterior lacrimal recess.Methods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on 80 cases of benign maxillary sinus diseases admitted to hospital from January,2011 to January,2015.All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study group were adopted anterior lacrimal recess under nasal endoscope,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adopted windowing of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middle nasal meatus combined with inferior nasal meatus. And then,operation time,amount of bleeding during operation,hospital sta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In addition,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postoperative curative effects were observed.ResultsOperation time,amount of bleeding during operation and hospital stay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less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Endoscopic anterior lacrimal recess approach has some advantages like short operation time,less bleeding,short hospital stay and low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rate,it can be regarded as first choice in the treatment of benign maxillary sinus diseases. 【Key words】nasal endoscopy;anterior lacrimal recess;maxillary sinus;benign lesions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S 着鼻内窥镜手术的发展,近 年来处理上颌窦良性病变的手术方式不 断改进,过去主要利用中鼻道进路,或 者中鼻道进路联合下鼻道开窗以及传统 的柯陆氏进路的手术方式,然而上颌窦 的解剖特点决定了这些进路都无法全方 位暴露上颌窦,特别对于上颌窦的前壁、 前内侧部位,以及泪前隐窝和齿槽隐窝 部位存在手术盲区和死角。本研究将 80 例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采用鼻内镜下 泪前隐窝入路及中鼻道联合下鼻道开窗 进路手术并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为上颌 窦良性病变的手术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 性分析 2011 年 1 月到 2015 年 1 月我院 收治的上颌窦良性病变的 80 例患者, 男性 46 例,女性 34 例;年龄 1475 岁,平均(54.010.8)岁,病程 (3.82.1)年;累及上颌窦的上颌骨囊 肿 37 例,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18 例, 复发性上颌窦后鼻孔息肉 13 例,上颌 窦出血坏死性息肉 12 例。术前所有患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者均经鼻内镜、CT 或/和 MRI 检查、鼻 内镜下活检,术后行病理检查确诊为上 颌窦良性病变。将入选的病例随机分成 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 40 例,两组的 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手术方法 1.2.1 研究组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 醉,常规消毒铺巾,以 0.1%肾上腺素 棉片收缩局部鼻腔黏膜,使用 0鼻内镜, 切割器切除鼻腔部位的病变,对于出血 较多的病变,边切除边电凝,根据 CT 及 MRI 结果决定是否行前后组筛窦、 蝶窦、额窦的开放。30 内镜下扩大上 颌窦自然口,然后行泪前隐窝入路,鼻 腔外侧壁作一弧形切口,范围由下鼻甲 前缘与鼻内孔之间,至鼻底为界,切开 鼻腔黏膜,切口深达骨膜(见图 1A) 。 向后钝性剥离鼻腔外侧壁黏膜,暴露下 鼻甲骨附着于鼻腔外侧壁的骨性结构和 骨性鼻泪管的下端。剪断下鼻甲与鼻腔 外侧壁后,从下鼻甲根部开始,电钻磨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开局部骨壁,充分显露膜性鼻泪管,形 成鼻泪管下鼻甲瓣,内移显露上颌窦腔, 暴露泪前隐窝,部分病例需要电钻磨除 鼻腔外侧壁的骨质至上颌窦顶壁达眶底 水平,对于累及齿槽隐窝的病变,去除 上颌窦内壁的前内下,可充分暴露齿槽 隐窝。根据病变范围充分暴露上颌窦前、 下、外侧、顶壁、泪前隐窝及齿槽隐窝 后,彻底清除病变组织(见图 1B) 。复 位、对位缝合鼻甲黏膜瓣,为了方便术 后上颌窦的引流和术腔复查,予以行上 颌窦下鼻道开窗;纳西棉填塞术腔,所 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A:泪前隐窝 入路切口,鼻腔外侧壁作一弧形切口, 切开鼻腔黏膜, 切口深达骨膜; B:显露膜性鼻泪管,暴露上颌窦内的 肿物。 1.2.2 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 醉,常规消毒铺巾,经中鼻道切除钩突, 将上颌窦的自然开口扩大,以尽量看清 病灶为原则,同时凿除下鼻道外侧骨壁 以及对应的黏膜,根据病变情况尽量扩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大下鼻道开窗口,暴露病灶,联合入路 后用内镜清除上颌窦病变。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手 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 对两组患者平均随访 1 个月(每 3 个月 随访 1 次) ,观察其术后并发症及术后 疗效(复发率) 。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 20.0 统 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使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 用率(%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2 检验, 检验水准:=0.05 。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研究组手术 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 于对照组(P0.001) 。见表 1。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比 较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5.0%, 术后复发率为 2.5%,均低于对照组的 15.0%,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值分别为 1.250、2.505 ,P 值分别 为 0.264、0.114) 。见表 2。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3 讨论上颌窦良性病变的病种多 样1, 2,本研究所选取的 80 例患者中, 包括累及上颌窦的上颌骨囊肿 37 例, 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18 例,复发性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 13 例,上颌窦出血 坏死性息肉 12 例。其中,有 40 例患者 术前行 CT 或 MRI,术中利用角度镜明 确病灶浸润至上颌窦前壁、靠前内侧部 位或者泪前隐窝及齿槽隐窝难以暴露的 部位,这些部位手术器械难以到达,病 灶不能完全暴露。过去在处理类似病变 时,国内的手术进路方式包括传统的鼻 侧切开、柯陆氏进路,以及在鼻内镜下 中鼻道上颌窦开窗术,将上颌窦自然开 口扩大,向后咬开后囟及向上扩大,前 后径可达 15.0 mm 左右,上下径可达 8.0 mm 左右,同时在下鼻道进行上颌 窦穿刺,切割器扩大下鼻道开窗口,内 镜及手术器械分别经不同的位置进入进 行手术操作。 本研究中采用泪前隐窝入路行上 颌骨囊肿开窗术,对于囊壁不要求全部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切除,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无一 患者面部肿胀,牙齿麻木,随访患者见 术腔上皮化,无一例复发。而传统的唇 龈切口的手术方法,囊壁需要全部切除, 囊肿容易分离破裂,残留复发。有学者 研究显示3,通过鼻内镜上颌窦开窗入 路较传统的手术方法在手术时间、出血 量方面具有明 的优势,泪前隐窝入 路报道较少。本研究显示,研究组手术 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 照组(P0.001) ,这与上述学者观点一 致。 我们的体会是,并不是所有的囊 肿都适用于行泪前隐窝入路,一般适合 于无法经过中鼻道开窗,较大的突入鼻 腔的上颌骨囊肿,较小的囊肿会由于开 窗过小导致开窗口闭合而复发。本研究 中 18 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 按照 Krouse 临床分期标准 4,T2 有 13 例,T3 有 5 例;T1 及 T4 病例排除在 外,内翻性乳头状瘤具有术中出血多、 容易复发的特点,乳头状瘤的复发主要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与术中切除病变不彻底有关。传统的鼻 侧切开术,虽然视野暴露好,但是并发 症多,术后患者面部肿胀、畸形、瘢痕 形成,鼻泪管损伤后,患者长期溢泪, 破坏鼻腔内的正常结构。学者周兵等人 5设计的鼻内镜下经鼻鼻腔外侧壁切开 处理上颌窦病变,保留了鼻泪管及下鼻 甲的功能,减少了术后面部瘢痕。张立 强等6研究报道了经鼻内镜及辅助联合 其他入路切除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结果提示泪前隐窝入路可作为首选术式。 本研究中对于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患者,采用泪前隐窝入路,术中用电钻 磨掉上颌窦内侧壁,可充分暴露肿物, 为术中完整切除肿物及术中止血、术后 长期复查换药提供了良好的视野。 本研究中,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及 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间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观察的样本量 较小有关。其中研究组复发的 1 例,考 虑与上颌窦顶壁,眼眶底部切除不彻底 有关,具体原因尚不完全明确,是否与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手术技巧有关,需要进一步探讨。对照 组有 6 例复发,均为复发性上颌窦后鼻 孔息肉既往手术均经鼻内镜下中鼻道上 颌窦开放术的患者,该 6 例复发后均采 用泪前隐窝进路,能够充分暴露基底部, 将基底黏膜完全切除;术中发现 1 例患 者基底部靠前内侧部位,1 例靠近泪前 隐窝部位,1 例接近齿槽隐窝。这些病 变部位常规鼻内镜中鼻道进路,手术器 械难以到达病灶,容易复发。也有学者 报道7泪前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