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仲委“三国分晋”式内争风波的回顾_第1页
贸仲委“三国分晋”式内争风波的回顾_第2页
贸仲委“三国分晋”式内争风波的回顾_第3页
贸仲委“三国分晋”式内争风波的回顾_第4页
贸仲委“三国分晋”式内争风波的回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贸仲委“三国分晋” 式内争风波的回顾 【摘 要】长期以来,中国国际 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北京总会、上海分 会以及华南分会均被大众天然视为是一 个不可分割的和谐整体。然而起始于 2012 年 5 月的贸仲委内争风波提醒人们, 在历史现实的迷雾中,这三者的法律地 位有颇多值得商榷的地方。分会的独立 地位不可被一概否定,尤其是在贸仲委 内争风波后期相关分会均已通过司法登 记、更名(放弃使用原贸仲委品牌)等 方式再次强调了其独立法律地位。贸仲 委现实的分裂不可逆转,不过得益于最 高院于 2013 年金秋时节以发文要求相 关案件必须“ 逐级报告” 的方式出面协调 统一裁判尺度,尽管存在理论上的不确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定性,乐观估计我国的仲裁实践在今后 应不会受到太多的负面影响。 中国论文网 /5/view-5685295.htm 【关键词】贸仲委“内争” ;仲裁 机构独立性;管辖权 2012 年仲暮春时节,类似“三国 分晋”i 的大事件在中国仲裁界引爆 ii。 这场突如奇来的关于国内顶级仲裁机构 即“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 (简 称“贸仲委”)的内争分裂风波发酵于两 年前起始的关于贸仲委 2012 年版仲裁 规则的修订争论,并于 2012 年 5 月突 然通过公共媒体进入大众视线。该次风 波以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北京 总会(简称“ 贸仲北京” )高调宣布将于 2012 年 5 月 1 日启用新版仲裁规则而正 式公开,随即便激起了当时的中国国际 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分会(简称 “贸仲上海”)及华南分会(简称 “贸仲 深圳”)的强烈反弹,事件一发生就吸 引了国内外法律界尤其是仲裁界人士的 高度关注。很多业界人士担忧贸仲委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前景,疑虑于贸仲上海及贸仲深圳的法 律地位。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一年多之 后的今天,该风波本身随着贸仲委的三 地分家而业已告一段落,普罗大众的视 线也随着公众媒体视角的转移而早已挪 至他处,不过该事件对中国仲裁事业的 发展影响深远,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讨。 一、 “贸仲内争 ”引发的机构地位 和权限问题 纵观贸仲的本次“ 内争 ”风波,核 心争议集中于两点:其一是独立仲裁机 构问题,即贸仲上海和贸仲深圳本身是 否为独立仲裁机构还是单纯的派出机构; 其二就是仲裁案件管辖权问题,亦即是 对于仲裁当事方事先明确约定由“中国 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分会”或 是“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华南 分会”仲裁管辖的案件,应当由哪个仲 裁机构来受理案件的问题。从务实的角 度而言,自从贸仲深圳与贸仲上海分别 于 2012 年 12 月 1 日以及 2013 年 5 月 1 日在地方政府有力支持下隆重正式更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名并同时各自启用“ 深圳国际仲裁院 ”和 “上海国际仲裁中心 ”的名称之后,贸仲 委“三国分晋 ”式的结局即已在实践中不 可逆转,往昔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 员会在国内一家独大、在国际上也合力 发声的局面已然成为历史。 二、关于贸仲委纷争的法律分析 参看内争风波之前的媒体宣传, 分别采用贸仲北京“ 派出机构说 ”和贸仲 上海及贸仲深圳“ 联盟合作说 ”的公开文 章均不鲜见,在内争风波之后也有不少 媒体通过采访相关内部人士对贸仲北京、 贸仲上海和贸仲深圳之间的历史渊源进 行了多个维度的深层挖掘,以上在公共 信息平台出现的信息纷繁芜杂,尤其对 于种种由“深喉 ”提供的内幕信息以及相 关政府文档,核实难度也极大,时至今 日,具体故事已不可考,且在笔者看来 亦无再深究的必要,最简单而直接的做 法即是从法律的专业的角度审视贸仲上 海和贸仲深圳是否构成独立的仲裁机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一)相关刚性法律规定。依据 1995 年开始实施的仲裁法第十条的 规定,仲裁机构可以在直辖市和省、自 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设立,也可以 根据需要在其他设区的市设立,据此, 北京、上海、深圳均是合法的机构设立 地点。此外,独立的仲裁机构(无论是 否是在仲裁法颁布时即已存在)应 符合仲裁法第十一条关于仲裁委员 会的设立条件、以及仲裁法第十条 和国务院仲裁委员会登记暂行办法 的登记要求 iii,共计十一条。 (二)贸仲上海与贸仲深圳的登 记实践。从上海市司法局“沪司发法制 20127 号”文以及广东省司法厅 2012 年 11 月 23 日的仲裁委员会登记公告 iv 可以看出贸仲上海以及贸仲深圳在地方 政府的支持下均已在内争风波出现后正 式办理了相关司法登记,由此在形式要 件上完全符合了独立仲裁机构的十一个 要件。鉴于贸仲上海以及贸仲深圳均已 在实际上放弃了“ 贸仲” 这一品牌的使用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及后续相关案件的管辖,毅然斩断了与 贸仲北京的最后联系,故此,在该时点 之后各仲裁当事人不太会存在误导误判 情形,而贸仲北京方面即使再有异议, 也很难再起波澜。其次再看看贸仲上海 与贸仲深圳司法登记注册之前也就是内 争风波之前的状态,在那个时间点之前, 两者是否是合法合规的真正独立的仲裁 机构? 基于贸仲上海与贸仲深圳所主张 的“加盟说”,我们很难用 仲裁法第 十一条中仲裁委员会的设立条件去否定 二者的独立性,若真是本着“推广贸仲 品牌”的目的,那么仅因为两个独立运 营核算的机构遵循与贸仲北京一致的品 牌、规则、组成人员名单和仲裁员手册 即坚决否定两者独立性显然是有欠妥当 的。毕竟权利意味着可以放弃可以选择, 且实践中, “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的情形 也不鲜见。诚然,仅满足仲裁法的 设立条件并不当然足够,独立仲裁机构 还应当满足仲裁法第十条和仲裁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委员会登记暂行办法的登记要求。尽 管贸仲上海与贸仲深圳的设立都先于 仲裁法的颁布,按照仲裁委员会 登记暂行办法第九条的规定,所有仲 裁法施行前设立的仲裁机构,仍然都需 要重新组建并依法登记。 (三)司法登记的例外。有趣的 是,贸仲北京与贸仲上海和贸仲深圳一 样,均一直未进行仲裁法第十条所 要求的司法登记,对此有学者 v 的解释 是仲裁法第六十六条已赋予了中国 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设立涉外仲裁 机构的权利,故此凡是经其批准设立的 涉外仲裁机构无须另行进行司法登记。 笔者认为,该等观点是符合当时的立法 精神以及嗣后一直以来的司法实践的, 譬如,未曾进行司法登记且由中国贸促 会(中国国际商会)所设立的中国海事 仲裁委员会即是一例。笔者认为贸仲上 海与贸仲深圳的设立均是地方与中央一 齐努力的结果,其审批的流程遵循的均 是“中国贸促会同意发起,国务院批准,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然后中国贸促会行文地方,最后地方政 府正式批准设立” 这样一个过程。尽管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为尊重或开发利用 贸仲品牌之目的,贸仲委内争风波前从 未有任何一方给业界传递过有关独立法 律地位的清晰信息,然而,退潮时节, 在繁华落尽之后人们终于可以厘清事实, 即无论外界此前印象为何,贸仲上海与 贸仲深圳实际是由地方政府和中国贸促 会(中国国际商会)双重批准设立的独 立仲裁机构,其独立性是可以得到现行 法律支持的。 三、结 语 时至今日,不管之前业内外专家 学者们如何呼吁和不舍,三地贸仲的正 式分裂亦是现实,落花流水春去也,换 了人间。所幸最高院最终还是以正式行 文的形式出面调停,排除了内争风波后 对相关裁决执行的潜在法律障碍。换个 角度看,此次“ 三国分晋”式的贸仲委内 争风波,结束了贸仲委在国内仲裁界一 家独大的局面,排除了以往的相对垄断,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将充分调动全国各地涉外仲裁机构的良 性竞争,未尝不是国内仲裁界的一次积 极洗牌和浴火重生,有利于未来各地仲 裁机构在新时期的良性竞争与发展,笔 者乐观其成并对此充满信心。 注释: i 中国历史上的晋国(公元前 1033 年公元前 403 年)曾是春秋五霸 之一,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 403 年) ,晋国大夫魏斯、赵籍、韩虔被封 为诸侯,史称“ 三国分晋”(或“三家分 晋”)这是 资治通鉴记载的第一个 历史事件也是春秋与战国的分界。 ii 参见本文附件贸仲委内争风 波大事表 iii仲裁委员会登记暂行办法 第三条:“ 设立仲裁委员会,应当 向登记机关办理设立登记;未经设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